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墙外楼: 再谈“无风险”的意义及其他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ry Moz Analytics Today!

Take a 30 day free trial of Moz Analytic today! Manage all of your inbound marketing efforts, search, social, links, and brand from within one easy to use platform.
From our sponsors
再谈"无风险"的意义及其他
Feb 12th 2014, 11:46, by 墙外仙

天气太冷不想上班,缩书房吹空调上论坛码字休息大脑。

继上次开帖谈余额宝大战狗子三百回合最后狗血在一起收场后,最近又看到不少贴说什么真的存在高收益低风险产品之类的,于是开帖来说说"无风险"这个对金融业意义跟老百姓想象非常不同的概念。

关于这个话题的缘起,大家可以看这个

其实有很多保底保收益10点及以上的产品或项目,只不过与屌丝无缘罢了
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绝对有效的

保底12%,都是公司挑选优质客户电话联系的,不公开,一般500W起,给你一个账户,你汇钱就去就行。这种的我天天见,有什么稀奇,电话给你一个你要吗?

目前国内也就信托产品还算安全 目前国内所有信托产品出现问题的都基本由信托公司兜底了
要注意的是 合同请直接和信托公司签 不要把钱打给中间公司 非常危险!

至于信托公司 直接上该公司的网站就可以查到市场部的联系方式

不是说制造业的利润都很低吗?有保底12%干嘛还做什么制造业啊?那些老板500w总拿的出来吧

做生意最怕缺现金,很多时候就差那么一口气整盘生意就要完蛋

说的大实话,可惜明白人不多,信托一般100万起,目前年息10%左右,都没问题

保底12的有,就是跑路了你就哭了

信托也是有风险的但是很小,另一个信托是锁死资金的

有准入标准

我自己买的产品收益快16%,6个月,你自己去买同样产品也就10%。因为我把销售费用也拿来了当然高。至于风险,我自己做的项目,全部能控盘。但这种事情拿出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大家记得一句话,投资信托也好,基金子公司也好,找政府兜底项目,别去找民营企业。

到底是保底还是保收?这标题我就看不懂了。
保证收益敢往合同里写么?

信托一样有风险,背后的担保公司如果倒掉了我敢说一大批人要跳楼。
而国内担保公司实力参差不齐,难保哪天会出大事。

很正常啊,我们集团内部信托,100起,稳定12,200,13,500以上都是15

那俺把房子抵押贷款出来放进去是不是有几个点的差价能赚。

是,但是轮不到你买,懂了吗?

这种和老鼠仓也没啥区别,真出问题,你也第一时间自己先撤了。

不是完全没有,但不会比屁民买的六七个点的理财高。

非集团内部买不到,认购也是有上限得。另外我们集团金融领域国内一家独大,出了集团也不敢保证了。毕竟现在信托也不能确定是百分百刚兑了

我2、3年前就说过老板的金融投资,2000W一年目标收益18%,实际收益13%。

10%靠谱的都少,还满街呢
银行能有个8-9保本就是爆表的收益
年初卖的对公理财,一年期7.4%保本保收益,一天卖了50亿,问题是这个收益的理财,现在我家资产都没配上,要是10以上保本保收益满街,给我推荐下,我能吃下来30亿以上,不用pm,直接回帖就行

10算什么更高的都有 还是四大出的 只不过门槛高了点 一般都是500W起还不对外公开发售的

LS说的这些所谓无风险,其实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差价和无手续费收益,根本就不算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产品,没有意义的。要扯这种"产品",PE圈很多的,我自己公司投的项目,光请券商律师会计师做DD就花掉100多万,啥都看明白了公司投进去1、2个亿,这种企业本身安全性就被分析过了,他要贷款的时候我跟他说我放1、200万年息12%给你,比银行低,其他钱你找银行贷吧,人家也答应。
这种模式你说安全性高不高,当然高,问题是他根本不普适。要知道"风险"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而你消除这种不对称是要付出成本的,只不过这种成本可以通过别人承担,或者你长期呆在这个公司里掌握了信息来消除。前者就是我这种公司投资我放贷模式,后者就是很多国有企业的内部集资模式——再说了,很多国有企业内部集资那本来就是变相发福利,不是市场化行为,外部人也拿不到,这怎么能算"理财"?我一朋友是国有建筑公司的,工资卡得紧,公司就搞内部集资,18%的年利,明明银行能贷到10%但不贷,就集资,你说为啥?
我坚持认为,做理财,第一个需要树立的观念就是"风险收益是绝对成正比的"。有了这个观念你才能理性,才不至于迷失在高收益低风险的贪欲中去。这个社会就是太多像这贴里面的故意隐藏某些关键逻辑而只炫耀高收益低风险的人,才会导致很多老百姓只看到高收益低风险而没看到各种限制前提,梦想着自己也能撞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最终被骗。留点口德吧各位,你划胖赚了虚荣心,很多人可会因为这个而损失金钱啊。

别和他们扯淡了,快来和我勾兑勾兑保函买入返售

中诚信托那亏本买卖没人提?人家不是信托?

该贴及贴中跟帖里有一个观点,就是"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充分掌握而战胜风险收益比,获得高收益低风险回报",举的例子包括企业内部集资、投资于自己了解内幕的高收益金融产品。对于这个论点的反驳大家可以直接看我在该贴32F的回帖,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个贴主要说一下为什么从金融逻辑上"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

首先,风险是可以计算的——这个观念对于非金融专业的人来说有点难理解,这涉及到对风险的定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统计学知识。我简单的说一下,就是对金融业来说,风险是一种波动的概率,因为对于金融业的参与机构来说,资金是有限的,而波动则可能导致有限的资金爆仓,爆仓就意味着损失不可回收,这就是风险。这个定义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只要突破其中一点,风险就可以消失:比如说假设资金是无限的,那就没有风险的概念了,因为就算跌到谷底,我也可以通过无限追加仓位的办法来保证不爆仓,只要波动存在,就一定有反弹回去的概率,那我就能等到那时候。说这个比较难理解,其实这个概念有个很简单的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翻倍下注"策略,我在赌场赌大小,输了就加倍赌注再赌,总有赢的一次,而只要我一直加注到赢,那我一定能获得第一次下注金额的等额收益。比如第一次丢1元,输了,第二次丢2元,输了,第三次丢4元,赢了,那我一共输了3元赢了4元,净赚第一次下注的本金1元。但为什么在赌场没人使用这个策略呢?因为这个策略的前提是——你有无限的资金,否则你钱输光了,你就没有翻本的机会了。所以说,赌场没有稳赚的策略,金融市场也一样,没有无限的资金,就不可能跳出波动(这句话感觉好像JOJO历险记)。

回到可计算的问题上来。既然风险是波动,波动大了就爆仓,那怎么计算呢?就是计算你的投资有多大的可能性会触及到爆仓的线。具体的计算我就不说了,大意就是看某个投资标的过去的波动"模式",然后假设这种波动模式在没有大的前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不变,然后计算这个波动模式触及爆仓底线的几率有多大。这个计算过程既有技术又有艺术,技术的是世界最基本的运作原理之一——概率论;艺术的是对外部环境的判断,比如你是炒外汇的,那你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两者综合考虑,就形成了金融上的风险。

好了,有人会问了,风险"可计算"对你讲不存在"高收益低风险产品"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就在,既然风险是可计算的,那其实理论上每个人只要学得足够好,就能够计算出一个产品的风险来!这句看上去像废话的话其实是市场经济理论最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即市场有效论。如果有足够多的聪明人能计算出一个产品的风险,那他很容易就能根据风险和收益计算出这个产品的"收益预期"——关于这个概念我不讲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百度——然后根据收益预期来决定买入还是卖出。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假设真的存在一款"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为后面方便,我假设这个产品就是风险跟SHIBOR一样但收益比SHIBOR高3个点的产品,那么这个地球上至少有一万个金融交易员能在一天之内发觉这个产品拥有不正常的收益预期,如果你是那个交易员,你会怎么办——没错,卖了SHIBOR买它啊!有人会说了,那又怎么样,一个人的钱是有限的,他又不可能把产品买完,总有可能落在我头上吧?那你就错了。金融业有种很神奇的东西叫做"杠杆",在股市他叫融资融券、在期货市场他叫保证金。回到那个比SHIBOR高3个点的产品上,如果我是一个交易员,我看明白了这个产品,我钱不够怎么办?简单,我自己做SHIBOR卖给别人,拿SHIBOR融回来的钱买这个产品就行了啊!这么说很高深是不是?那我说,比如你看明白了余额宝一年4%的利息没风险,你朋友说他愿意2%的利息借钱给你用,你会不会借他的钱来投余额宝?其实就是一个道理,而在金融行业中,只要你胆子够大信用够好,这种杠杆能把你的资金放大几十倍!你看外汇市场和贵金属市场,一年可能波动也就几个点十几个点,等那么久赚这么点傻子去做啊?为什么那么多人做,就是因为这些市场你可以疯狂的放杠杆,你自己有100万,你可以融1000万、2000万去炒,涨1%你就赚10%——当然啦,跌1%你就亏10%,跌10%,对不起,你爆仓了。

看明白了吗?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产品的话,理论上市场会马上反应过来然后从其他正常收益预期的金融市场上把钱取出来买这个产品,这个产品瞬间就被抢光了,根本轮不到你——事实上,金融市场还真有这样的机会和这样赚钱的商业模式——就是量化交易,设定好策略,计算机不停的扫描盘面,看到定价错误的卖盘就抢下来,这种模式在股市上不多见,因为定价机制比较稳,在杠杆放得很凶交易非常活跃的期货市场很常见。我交大一个学计算机的师兄,90年代涉足期货,利用计算机知识设计了中国第一批"捡漏"交易程序,专门抢乌龙蛋,现在身家早已过十亿退出江湖。谈起当年事,这哥们说得很实在,就是赶上了时光,傻子都挣钱。但现在计算机如此普及,这个策略早已无数人使用,很难再捡到漏了。所以说,定价违背风险价值规律的产品,在成熟的市场下,是不可能作为一种长期的普发的现象存在的。而那种短期的偶发的情况,不具备普适性——讨论一个不具备普适性的投资策略,其意义除了秀优越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了。

上面还只是说了买方市场的情况。大家可以想想一下,买方都这么聪明,卖方难道是傻的吗?买方能够通过一个公开的算法计算产品的收益预期,卖方算不出吗?这是什么意思?这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产品突破了风险收益规律,买方能够马上计算出来,你觉得卖方为什么会发行这样的产品呢?卖方比买方更笨?还是卖方知道一些买方不知道的风险?中国有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你觉得自己比发行方聪明,你觉得你能战胜庄家,我建议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跟我一起念——天亮了,别做梦了。

上面松散的说了下风险收益比无法突破的原因,为了巩固这个观念,我来说说很多人嘴巴里讲的好像只要认真找就一定能找到的高收益无风险产品。"无风险"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不管任何情况,我都能保本。这听上去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比如一个极端靠谱的人找你借钱,比如美国的国债,都有利息啊,而且没风险啊。其实不对的,他们都有风险,比如你那靠谱的朋友走路上被车撞死了,比如外星人入侵地球把美国灭了。好,不谈现实,假设真有一种真正完全没风险的产品,给的利率也很正常,比如5%吧,也没什么不合理的啊?我要说,这在金融上,那就是个超级无敌大BUG,有多大呢,跟黑洞奇点对物理学的BUG一样大(啊啊,不要跟我说什么奇点是存在的,有兴趣请自行科普)。金融产品的预期收益受几个因素的决定——风险、利率、持有期、持有规模、杠杆水平。一个正常的有风险的产品,其计算出来的预期收益是一个"有上限"的数字。而如果风险为0的话,这个预期收益就是——无限大。为什么呢,因为没风险,所以任何有风险的产品只要利率比这个无风险的产品低,那交易员们就会卖出那些产品筹资来买这个无风险的产品,有多少买多少,直到把所有比这个产品利率低的产品的资金都抽到这个产品中为止,交易员会放无穷大的杠杆(即借入无穷多的金钱)来投资这个产品并且持有无限长的时间(因为不存在波动性——波动性风险是跟持有期成正比的,不存在波动性就不存在持有期贴水因素了)。问题是,交易员做出来的产品的买家是傻X吗?他们为什么要买交易员的有风险的产品而不直接买这个无风险的产品呢?这就好比,如果一个理财产品(方便理解我就说是余额宝吧),它"真的"是风险低收益高,那说明它融资来做的某个实际产业(银行间交易市场)"真的"是风险低收益高,那说明他这个产业产品的交易对手(银行)是在买一个"真的"风险高收益低"的产品(高息大额存单)。那么问题来了——银行的交易员不比天弘的产品经理能力差,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们在买余额宝的高息大额存单风险收益不成比例,如果你是那个交易员,你又知道这个问题,你怎么办?简单啊,我拒绝跟余额宝做大额存单——更极端的说,我做大额存单就是为了放贷然后赚取其中的收益差(这个收益差是银行的渠道升水和起风控能力带来的风险收益升水),现在放贷的预期收益还不如余额宝,我还融资放贷个P啊,我把所有贷款收回全部投你余额宝好了,你余额宝帮我去赚钱啊谢谢。看,车轱辘了吧?

说来说去这么多,其实总结下来非常简单——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对抗风险收益规律的产品,那市场会疯狂的买它买到他的风险收益比符合规律为止。这种机会既少且不持续,拿来作为教授所有投资者的普适规律纯粹是犯了总体和局部矛盾的哲学错误——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百度一下朱镕基时期时任钢铁业协会会长的陈永泰推广鞍钢模式的失败案例,非常有启发性——总结来说就是,某种对局部有利的博弈策略如果放到整体上要求所有博弈方共同采用,反而会得到最差结果,没错,就是囚徒困境。当时中国钢铁业蓬勃发展,鞍钢率先开始通过增产降低成本打价格战,销量和收入规模一下就上去了。陈永泰觉得这个办法好,市场经济,于是就到处推广,要求所有钢铁厂都这么搞,结果呢,产能过程价格猛跌,所有钢厂都亏亏亏。这算是典型的中国式官僚搞经济的样板啊,任何一个学过经济学供需模型的人都不会犯的错误,让一个中国官僚把一个支柱产业搞得生不如死十几年。

扯远了。最后再说一个跟风险收益规律无关但一定有人提的话题——现在理财产品收益高是因为供需失衡造成的,那发现局部供需失衡而突破风险收益规律是否可能呢?比如说我是做医疗器械的,我发现医疗器械这个行业很赚钱而且没什么风险,但银行就是不给贷款,那我做个高息贷款给他们,不就是高收益低风险吗?首先,局部供需失衡会导致局部产品预期收益超出市场水平,这句话是对的。其次,据此突破风险收益规律,这句话是错的。差异在哪里?差异在"产品"收益预期和"你的"收益预期是有区别的——一个产品的内涵价值,和你通过它获取的价值之间还有一个成本——寻找成本。这跟找好股票一样,这个市场上充斥着价值被远远低估的好股票,这不符合风险收益规律,但你要找到这样的股票,你得付出成本。要么你自己实地去调研企业,要么你买投行的分析报告,这些都要花钱。当然,寻找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跟投资规模关系不大,所以说理论上你的投资规模越大,你越可以从寻找成本的固化上寻求超额收益——这就是阳光私募、PE投资行业的获利逻辑。不过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因为,不管是你自己,还是为你去寻找的人,其分析能力是否真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你觉得你看明白了这个企业,你觉得你买的这份报告的撰写人比你更聪明,那都是"你觉得",真相如何,不知道。而要找出这个真相,抱歉,又是寻找成本啊。所以金融业只有很少有自信的人才在干这种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PE啊阳光私募啊比起理财产品的规模连小指头都不如的原因——市场再一次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而理财产品直接就放弃了这种虚无缥缈的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超额收益的想法,他们体量够大,赚体力钱都很开心,于是他们一致接纳风险收益规律,仅仅去赚那些附加的渠道升水和整合风险的处理升水——本质上,他们赚的不是投资收益,而是跟搬砖工人一样的劳动收益,他们做这个赚这么多钱,你学了几年金融知识来做这个,照样赚这么多钱,跟个体能力无关。所以说,如果有哪个理财发行机构说他的产品在同风险水平下比其他产品收益高——放心,那绝对不是水平差异,他就是收你的手续费少点罢了。

这篇比上篇讲余额宝的要深奥很多,主要设计到很多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讲得不系统也不准确,有兴趣深入了解金融体系的朋友不妨去买Stephen A.Ross的《公司理财》和John C.Hull的《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来看。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