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星期五

墙外楼: “富二代”政商观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富二代"政商观
Sep 20th 2013, 12:08, by 墙外仙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遇袭消息经警方最终证实后,围绕这位前中国首富的猜测并未停息。

  有关超级富豪的话题,总是能引来关注热潮。

  在这之前,一段据称宗庆后女儿宗馥莉接受媒体采访的话语也曾引发媒体的广泛讨论:"我觉得政府需要面对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可能像我老爸这一代一样。"据称,她还表示,有可能将娃哈哈搬到国外。

  在政商关系话题持续发酵的当下,这起袭击事件与"可能出走"的言词无不让人浮想联翩。

  其中,较具解读意义的,是诸如宗馥莉这样的家族企业接班人对于财富、接班、政商之道的理解。

  去年5月,中国青年报记者陶涛等人出版了《中国独二代调查报告》一书。其中将"富二代"定义为民营企业家"富一代"的子女们,多为70后、80后、90后,以继承为媒介继承上一代人的名声、财富和资源,承担着延续财富神话的家族使命。

  换用更加中性的名词,这就是"富二代"。这群在金子铺就的路上肆意奔跑的年轻人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多接受过海外的教育,而他们与父辈的差异从生活经历、办事方式一直延伸到政商观、经营理念,无处不在。

  宗馥莉的一番话让不少人警觉,当民营企业经历代际传承,政府应该面对新的掌舵者—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更加开放、自由,但同时,对复杂的人情世故和政商关系无所适从。而因为改革停滞以及经济模式的落后、单一,他们的接班往往会遭遇各种难题,有的甚至危及企业的存续。

  不过,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这群人不愿主动站在聚光灯下说话,以至于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也大多在匿名的前提下进行。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富二代"不会如此轻易地拥有财富。但同样,如果不是因为父亲,他们或许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求自我,躲开接班的矛盾、复杂的政商关系,以及全社会灼热的目光。

  我的父亲母亲

  陈斌的父亲下海前是浙江沿海一座小县城里的体育老师,身高1.8米,体格健硕,不苟言笑、不怒自威。

  上世纪90年代初,其父亲开始跑长途客运时,陈斌还在念小学。那时,他家是负资产,父母经常需要筹钱。有关这段时光,陈斌尤其记得母亲吃过的苦,她经常整天守在车站里卖票,饿了就啃几口冷馒头。

  陈斌的母亲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因为老师反复劝说而免于辍学。陈斌觉得,幼时的经历让母亲怀揣着强烈"改变命运"的愿望,甚至于如今50多岁的她依然维持高强度的工作,"偶尔停下来就会像傻子一样不知所措"。

  黄晴的父亲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闯荡上海。初时,他与亲戚合开了一家公司,但不久后倒闭。为东山再起,他转而承包工地。

  黄晴或许是中国最早一批的留守儿童。在读高中之前,她只有在每年的寒暑假才能和妈妈一起到上海找爸爸。

  这种相聚通常是黄晴所有在上海打拼的亲戚一起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而他们一家三口很少单独相处。

  久而久之,幼时的黄晴觉得,父亲是繁忙而陌生的,他对自己以及母亲的关怀全都是通过一部电话。而她那时所不知道的是,破产的父亲非常落魄。在接到人生中的第一个工程之前,他蜗居在狭小而又破旧的棚户房里,大夏天不舍得坐带空调的公交。

  等黄晴上了初中,她可以明显感受到父亲越来越富有,而代价是父母的婚姻亮起了红灯,最终在多年后破裂。

  初中毕业后,黄晴被父亲接到上海读书。尽管父女俩住在一起,但他们的相处时间依然很少。通常一大早,她上学,他上班,而晚上,他总是很晚回家。

  对于应酬,黄晴毫不陌生,因为,父亲的建筑公司主要承接政府单位的基建、员工宿舍等配套项目,捋顺关系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

  小时候的假期,黄晴和母亲来到上海,父亲常常带着她们,约上一些领导以及他们的家人,"像朋友一样外出郊游",这是黄晴印象中的"建立关系"。

  稍大一些的黄晴不愿再与父亲一同出现在饭局上,她有时像一个局外人,不远不近地看着觥筹交错中的父亲。有时,黄晴会很心疼,因为,他一杯一杯地喝酒,喝完吐,吐完再喝。有时,她又感到痛苦,"尤其看到父亲小心翼翼地说话、点头哈腰地对领导陪笑"。但同时,她又会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弯下腰是为了更好地抬起头。"

  如今,黄晴父亲的生意走得很顺,她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资产,但几千万总是有的。而陈斌的父母完成了蜕变,成了陕西省某中心城市一家大型豪华商务酒店的老板。这栋陈家的酒店主楼21层,地处当地县城的繁华闹市,是县政府的政务接待中心,提供客房、餐饮、购物、康乐等一条龙的服务项目。

  由于生意的关系,陈斌的父亲常与政府官员接触。"他是90年代出来的企业家,靠的是气魄和胆量。若论经商,他的管理是粗放式的,细节都是我母亲落实,但要说与官员打交道,他绝对是个角色。"

  陈斌觉得,父亲处理关系就像是下一盘象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没有谁吃得住他"。更让陈斌佩服的是,在一些场面上,父亲的态度、说话的角度,发声的音量乃至抑扬顿挫都很有水准,"他似乎天生就具有某种领袖气质,而我可能永远无法像他那样。"

  "你不得不承认,压倒众人的气场,以及信心爆棚乃至于夸大其词的'演说'往往是老板和官员信服你的两个条件。"王大骐是中国著名战略策划咨询机构王志刚工作室创始人王志刚之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无数次列席父亲的饭局,有时,父亲滔滔不绝的发言让他感到窒息。

  不过,他又认为,自己父亲与官员的关系往往是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同时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业务之外再无任何其他往来。

  不一样的"企二代"

  2013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外滩一家非常高级的法国餐厅,一位男性迎来了美丽的女伴。他们倒不是情侣,不过男性还是忍不住地激动,因为这位叫万青的女孩,似乎是从文艺作品里走出来的大小姐一般,美若天仙又背景显赫。

  "要不要换这个位置,我这里可以俯瞰外滩,景色不错。"男士作出了一番绅士的表态,但对方的回答让他略吃一惊。

  "呵呵,不需要了,我每天都可以俯瞰外滩。"万青的父亲是一家崛起于广东客家的上市公司的老总,不到30岁的她在十多家企业挂名董事长或者董事。

  这位男士又转向另一个话题,"每天都会去上班吗?辛苦吗?""不会,反正都是爸爸的公司,想去就去嘛。"

  2010年,中国社科院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彼时,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已达到55岁至75岁,此后5到10年内,全国将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迎来代际传承。

  于是,"企二代"粉墨登场。他们拥有父母的遗传基因,也将继承财富,但两代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他们的代沟可以简单地体现在KTV里唱的歌以及玩乐的方式上。而其实,这种差异从生活、办事方式一直延伸到价值观,无处不在。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该就像中国大学宿舍里舍监对于每个学生宿舍的作用吧。"说完,万青哈哈大笑,"这是我的想象"。

  同样的问题,小曼则不甚了解,尽管她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投资公司,多年前红遍半边天的一部爱情电视剧就是他的一大手笔。

  实际上,小曼很小就去了国外,以至于说起话来英文更像母语。两年前,她回到北京,并一直赋闲在家。她选择了各种健身和保养项目,再加上各种高层次的社交,整个人看上去总是光彩照人。

  2013年,她体验了20多年来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坐地铁,尽管10分钟之后,她就逃了出来,因为被北京地铁里的高温和拥挤吓到;第一次看7点档的新闻联播,因为她终于要工作了,而且单位是一个国家部委。而对于新闻联播,她的观后感独特,认为"很有意思"。

  在工作之前,万青也在国外度过了很长的时光,她在英国上过高中,又去加拿大读过本科。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国外的教育促成了她直率的性格,不熟悉的人会被她的直白所震惊、甚至伤害。

  比如,在国内读一个专为富二代子女而开的班时,每个女孩都可以获得一次去LV、CHANEL或是GUCCI[微博]实习的机会,所有人都去了,只有万青失败,因为,原本只是走个过场的面试,因为她的"嚣张"或是直接,年轻的女HR彻底崩溃了。

  在处理各种"关系"上,万青有时的确笨拙,她甚至在入籍加拿大时,和加方官员大吵一架,搅黄了面试。不过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万青依然充满个性和魅力,她甚至还曾当选加拿大华裔小姐。

  回国后,作为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至少名义上如此,万青参加过一些政府组织的活动,既有说明会,也有为拉近关系服务的场合。但这些因为她的不太重视而没有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对国家大事还算感兴趣,喜欢听听看看,但不会做深入的研究。"她一度热衷于微博,喜欢关注和转发各种流行的言论。至于那些官媒和他们宣扬的价值观,她则直白地表示,"鄙视!"

  而小曼喜欢社交,有着各种各样的朋友,包括文化人、媒体人等。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发表一些与新闻联播相去甚远的观点。小塔喜欢这样的朋友,觉得这些人见多识广,常听得津津有味。而对于他们的诸多观点,她的感受和自己看《新闻联播》一样—有趣。

  接班的故事

  黄晴曾经以为,自己会与万青不同,会远离父辈的生意和复杂的官商关系。2007年,她高中毕业准备赴澳大利亚留学前与父亲有过一段促膝长谈,"要不我去读建筑,回来后帮您?"

  那是父亲第一次对黄晴袒露心声。他希望女儿当公务员,不愿她步己后尘,因为,"下工地太苦,和官员打交道太累。"

  小曼的父亲、一位成功的山西商人同样不赞成女儿接班。他的公司以他为核心,高度个人化,不是一个80后能够轻易介入的。

  这一点王大骐深有感触,"每个财富的第一代积累者,其企业无不深深地印着他或她的烙印。他的社会关系,他的江湖地位、他的逻辑思维、他的酒量、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说话方式,他的一切一切,你必须突破,否则你只是一个守大门的。"但突破谈何容易。

  而当小曼这个"白富美"在家待业2年后,父亲极为发愁。后来,父女俩认真分析了几种可能性,出于北京人对政治和面子的热衷及重视,最终选择了从政之路。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小曼父亲觉得,"公务员不会太辛苦。"

  如果这一对父亲的考虑包含明显的性别因素,那么,陈斌父母的想法值得深思——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独生子能够在北京或是上海找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至于酒店以及其他可观的资产,他们退休时可以全部卖掉。

  而陈斌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12月,在澳大利亚学习、生活7年,并尝试了几桩小本买卖后,他回到国内,先在上海呆了小半年,面试了几份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回想起来,陈斌觉得自己选择了错误的"打开方式":他竟然开着限量版的宝马跑车,叼着中华烟,摆出一副在澳洲谈项目的架势去应聘一份起薪五六千元的工作。于是,陈斌只得回到父亲身边。

  而黄晴回到上海后没有接受父亲的安排。她曾准备应聘四大会计事务所,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但这时,她收到了舅公的邀请。

  这是上海一家创立于90年代的综合性民企集团,如今拥有子公司十多家,产业涉及房地产、五星级酒店、商业街、博物馆、小额贷款公司等。

  由于黄晴父亲一支的家族中,青年一辈只有她与长她五岁、从小玩在一起的小叔(黄晴舅公的儿子),故而,黄晴被寄望进入企业帮忙,辅助小叔接班,两人共同打理公司业务。

  在这件事上,黄晴选择接受。但现实中,围绕接班的父子冲突并不少见,尤其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碍于计划生育政策,企二代没有接班之外的选择。

  目前,仅工作两年的黄晴担任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业主方助理,这是普通人需要很多年才能得到的职位。该酒店聘请国外专业团队管理,而黄晴和她的领导两人是集团派驻酒店的监管方。

  同样,黄晴小叔进入集团的方式也是"空降"。他在澳洲留学十年,从高中一直读到MBA,回国后直接出任集团副总裁。

  这样的经历让黄晴感觉到了人员管理的难度,"因为我们都不是从基层做起,而且,过去的人生经历也无助于了解底层员工的想法。"

  与此同时,经营理念的代沟横亘于两代人之间。"比如,集团旗下的商业街搞节日活动,我们的想法是搞台湾夜市、小吃一条街,但父辈却希望策划一个游园会。"

  此外,黄晴认为,接班的第三重难题在于如何维护官商关系。"目前,父辈已经建立了很多稳固的关系,我们的任务只是维护、保护它,这并不困难。但问题在于,伴随我们的继承,政府官员也会出现更替,那么,如何建立新的人际圈子呢?当然,我们知道这层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但我们都在国外接受过教育,对于过去乃至现在的一些做法,从内心来说,我们并不喜欢。"

  事实上,这也是陈斌的难题。去年6月始,他自己做起了生意,承接钢构项目,但依托的仍然是父亲的人脉、关系以及酒店的平台。在建立全新而有效的官商关系上,他还不能独当一面。

  "二代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尤其是留学回来的,更为自由、平等、单纯,他们往往做不来放低尊严的事情,对复杂的人情世故也更为厌倦。"王大骐正在写一本关于富二代的书,为此寻访了不少与他背景相似的孩子,而对于他们无法融入官商文化的现实,他如此解释。

  富二代的创业

  从2008年苏浩飞往美国读研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自己最终要回国接手父亲的企业。但他没有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会是因为父亲病重。

  去年下半年,得知父亲被诊断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后,苏浩匆忙带着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女儿回到国内。后来,父亲的情况好转,他又有了一段缓冲期。

  可是,父亲的企业究竟要怎么接手?苏浩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几年了,但没有答案。这是浙江东部地区一家规模中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中低端的鞋子。过去兴盛时期,企业的年产值曾有好几千万,但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不断上升,利润越来越薄。

  在浙江当地,很多这样的企业主并不舍得儿女接班,反而希望他们到银行、政府等单位谋求一官半职。苏浩一位同学的母亲甚至认为,与其天天与素质低下的农民工打交道,还不如老老实实上班去。

  但苏浩是喜欢经商的,只是目前的经济形势让他感到迷茫。他想接手父亲企业的"壳",换掉"内容",但换成什么呢?如果他把企业卖了,成立一家投资公司,那么,投资什么呢?

  2013年 8月底,全国工商联发布"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发布会上,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谭林表示,过半数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才缺乏、税费负担重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民企的转型升级被旧话重提,而随着近几年民企的更新换代,希望开始被寄托于那些往往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企二代"身上。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1985年出生的罗茵茵17岁留学英伦,大学期间母亲罹患癌症,她临危受命,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接手母亲的房地产公司,并通过拓展红酒和游艇业务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那些父辈已通过创业获得一定财富与社会地位,但自己选择脱离父辈的原始产业重新创业或者带领父辈的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二次创业的群体,社会上越来越多地称之为"创二代",他们的社会形象要比富二代积极、正面许多。

  在采访过程中,时代周报记者遇到了回国不足两个月的祁碧臻。他正带着如火的激情准备将美国家喻户晓的冻酸奶品牌TCBY引入中国市场,并扬言要在未来10年帮助中国消费者了解、创造一种全新、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

  很难想象,这位认为酸奶里蕴藏大商机的男孩出生于字画、古董鉴赏世家。他的父亲数年前从著名的朵云轩出走后自立门户,拥有一家赚钱的艺术品公司。而自小学习书画的祁碧臻拒绝继承家业,转行卖起了冻酸奶。

  祁碧臻认为,四年的美国本科激发了他的创业兴趣和创业精神。"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很多年轻人都希望通过找到好的项目白手起家。"

  受之感染的祁碧臻毕业后徘徊在美国东部,圈子里全是志同道合者,所有人都在寻找和等待机会。而祁碧臻的基本经济观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健康的关注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

  于是,当祁碧臻接触到冻酸奶项目时,他认为自己带回国的将不只是一个甜品,而是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以及美国对于食品极其严苛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挖到金子的祁碧臻回到了上海,他的第一家冻酸奶店也即将开业。而此时,苏浩正谋划着回到美国东部寻找创业灵感,他已经受够了"中国民企兜兜转转难以升级"的怪圈,也不敢将资本投入民间金融的灰色地带。然而,在大洋彼岸,他的掘金之路注定不会比20年前父亲的创业来得轻松。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厂佬谈打井排污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厂佬谈打井排污
Sep 20th 2013, 10:05, by 墙外仙

2013年9月20日

劉健威 此時此刻

打井排污

在內地,高架橋下,柱子上往往寫着「打井」二字,跟着姓名也沒有,只留下一個電話號碼,鬼鬼祟祟的。

朋友說,這就是為工廠打井排污者留下的電話號碼。

內地近年環保抓緊了,去年,一間化工廠的排污費是每立方米一點九元,每日排污千噸以上的企業每月排污費便逾六萬元;可是找人打口深約百米的井排污,兩三天工夫,所花不到三萬元,就一勞永逸, 省掉龐大的排污費,所以打井排污,現在十分普遍。

那是比賣地溝油更黑心,遺禍更深遠的事──買賣和使用地溝油,頂多損害這一代人的健康,可是把化工污水輸進地下水層排污,既污染地下水,也污染土地,長此下去,水不能喝、土地不能種稼莊;據說,山東有個縣,半個縣的食水是有味的,裏面也不知有多少化學物質。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水源都沒有了,子孫後代,如何生活下去?

這一兩代中國人自私到了極點,自然資源毫不留情地砍伐貽盡;更不止,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水源和土地都不留給子孫後代;猛虎猶不食其子,只有人類才做得出這比禽獸更冷酷的事。

有人問住在那裏的人為啥不在別的城巿買房?他說:「我覺得打井排污是向四周圓周擴散的。你在哪都跑不掉,除非出國。」

前夕,在北京碰到一個中年人,他感慨說:「你知道嗎?文革的時候,偌大一個中國,也容不下一個人。」他指的是政治網羅,令他無藏身之所;而很快的未來,自然遭受大破壞,大部分中國人恐怕也無地立足了。三十六着走為上着,向外逃,是必然的選擇。事實現在許多高官富商也早做好了安排──哪一個的下一代沒外國護照?但能走的只有少數人,上十億的人如何生存下去?真叫人不敢想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RFI:薄熙来家书公开后将成毛派精神领袖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etargeting on Facebook?

Get more sales and conversions with Facebook retargeting. Try it free for 14 days. Set up takes just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RFI:薄熙来家书公开后将成毛派精神领袖
Sep 20th 2013, 10:08, by 墙外仙

作者 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

本周(9月17日),一封薄熙来在秦城监狱写就的家书通过海外博讯传出,此后《南华早报》和本台记者都从接近薄熙来家庭处的信息源证实了这封家书的真实性。目前网上流传的薄熙来家书据说写于9月12日,目前流传的版本共有四百多字,相信应该只是薄熙来亲属得到家书的一部分。这封家书公开后,薄熙来作为中国毛派精神领袖的地位似乎已经确立。

在2012年3月被双规后,薄熙来已被羁押了1年半。期间,根据庭审记录,薄熙来给中共高层写了几封信,但他和家中亲友联系并未获允许,只是在去年底薄家委托律师李贵方后,薄熙来的亲友才能通过律师间接得到薄的信息。

此前几天,济南中级法院宣布,将在本周日(9月22日)对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和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这封家书在此时被官方允许发出,并通过海外网站公布,其政治意义非常微妙。

目前网上流传的薄熙来家书据说写于9月12日,目前流传的版本共有四百多字,相信应该只是薄熙来亲属得到家书的一部分。

薄熙来首先感谢了他的家人,他说,"那天庭审,你们在我身后,就像有靠山,心里就特別踏实。患难之中更见骨肉情深,感谢你们的关心、同情和理解。在我已被彻底否定、打倒、搞臭之时,你们给予我深深的关切,让我特别感动,体会到人间的真情,这是最可宝贵的!"

此前本台曾报道,薄熙来的五位家人,薄熙来长子李望知、薄熙来的妹妹薄小莹,薄熙来的三个兄弟薄熙成、薄熙永、薄熙宁旁听了五天的庭审,庭审期间,他们被安排在济南市政府的招待所舜耕山庄,以避免与媒体接触。

最后一天庭审,薄熙来做长篇总结陈述后,薄熙来的家人集体站起,鼓掌支持薄,并高声说,"熙来好样的,我们支持你"。

这封信最有意思的部分在于薄对坐牢的决绝态度。

薄熙来说,"爸爸(薄一波)妈妈走了,但他们的教诲深植于心,我绝不会辱没他们,不会辱没他们的光荣。再大的苦难我也能承受。爸爸妈妈有七个儿女,倒下一个算不了什么,还有六个能自由的呼吸!妈妈的照片就放在我的床头,有慈母陪伴,我不弧独。"

薄熙来的家书中坚持庭审五天的立场,再次为自己自辩,他说,"谷开来收的钱,搞的房子,从未告诉我,我完全不知情。1115案我全不知情。王立军、徐明是她的朋友,又搞翻了,是一场闹剧。"

薄熙来说,"(谷开来)把我牵连进去,真冤枉,但总有一天会搞清楚,我会在监狱中静静地等。爸爸一生坐了多次监狱,我会以他为榜样!"

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与邓小平等人被列为"中共八大元老",薄一波起家于山西新军,是陕甘宁的中央红军向东扩展的关键人物。

1949年建国前,薄一波就曾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至少两次逮捕入狱。1966年文革期间,薄熙来受迫害批斗,70年代末才获平反,重返政坛。薄熙来在文革期间也坐过少管所的牢房。

在庭审最后一天的薄熙来的最后陈述中,薄熙来也谈到了父辈坐牢的问题。

薄熙来说,"我的父辈为了党的事业两次坐监狱,我不是被国民党反动派审查,而是被自己深爱的党审查,所以我有机会主义的侥幸心理"。薄熙来以此解释自己在中纪委双规阶段的自述供词。

庭审最后一天,薄熙来的总结陈词,他自称从未想过做中国的普京,也并未试图和李克强争夺总理职位,这些涉及高层政治运作机密的话语都被公开版本删除。但薄熙来并未在总结陈词中谈及任何自己的个人政治理念,或者批判当局的政治意识形态。

但薄熙来此次下台,从温家宝引用中共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暗指重庆有复辟文革的嫌疑,以及薄熙来庭审期间集结在庭外的数百名毛派支持者,以及网路上左右派白热化的争议,薄案的意识形态一面虽然在庭审中被遮蔽,但并未能彻底消弭。

资深媒体人、《共识网》创办人周志兴在薄案庭审后的一篇博文《聪明和智慧》,罕见地提供了薄熙来对这一问题的一些个人表述。

2011年9月,周志兴以学者身份,被重庆官方邀请到重庆参观,听红歌演唱,并参加薄熙来出席的一次小范围座谈会。

薄首先谈了敏感的李庄案,他说,"按道理说,我不应该整李庄,我知道他是傅洋和郑小虎的人,傅洋和郑小虎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尤其是郑小虎,文革中我们住一个牢房,我个子大,吃不饱,郑小虎把自己的粮食省下来给我吃。但是,我不管这些,还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周志兴回忆说,出席这个座谈会的,除了他,大都是体制内的官员和学者。记得有前中组部长张全景,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还有温铁军、李希光、程恩富、崔之元、苏伟、房宁等人。

"他们说了很多赞扬重庆的话。"周描述,在这个场合,周提出了有些尖锐的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毛泽东是分水岭之一,左派认为毛仍然是千古伟人,而右派则是完全相反的看法。因此,唱红歌的结果是使许多人站到对立面去。"

对此,薄熙来明确回应说,"按道理说,我应当不喜欢毛泽东,我父亲因为文革被整了十二年,我自己也坐过监狱,但是,我想来想去,中国只有走毛泽东的道路才行。"

后天,薄熙来就将面临一审宣判。

薄涉嫌的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罪中,根据五天的庭审情况,法国戛纳价值350万美元的别墅一项可能会因证据不足不被认定为薄的受贿金额,即便如此,他至少仍将面临12-15年的有期徒刑。

虽然薄熙来在家书中说,"总有一天会搞清楚,我会在监狱中静静地等",但现年64岁的薄熙来已经不太可能有机会重返政坛。

经过这一次审判后,薄坚持否定所有经济指控,与其与勾兑认罪,换取较短刑期,薄虽然并未当庭挑战当局,但某种意义上,他选择了更为激烈的红色之路。这封家书公开后,薄熙来作为中国毛派精神领袖的地位似乎已经确立。

由于这个政权的红色基因,薄的选择并未被严厉打压,他甚至还可能获得较短的刑期,但除非当前的政治格局有颠覆性的变动,否则薄的政治命运只能是旁观。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陈宝成抗拆记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300+% Conversion Increase

Learn how startups and leading businesses alike are getting huge results using web personalization and behavioral targeting the easy way in this ebook. Get it now!
From our sponsors
陈宝成抗拆记
Sep 20th 2013, 10:07, by 墙外仙

进入21世纪后,为打破乡土中国对现代化建设的掣肘,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布局,改变落后的城乡面貌,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城市扩建和旧城改造工作。在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中,"征地"与"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3月,青岛平度市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依托平度位于青岛、烟台、潍坊三市连接带的有利位置,提出"融入青岛,接轨半岛,兼收并蓄,乘势而上"的发展理念,对全市的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区域布局进行革命性调整,旧城改造被提上日程。
随着平度市的不断扩展,位于广东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东北侧的金沟子村事实上已经成为城中村,拆迁重建势在必行。金沟子村原有的几千亩耕地部分被规划为广州路扩建项目、广州路小学、平度市实验中学、医院及一处商务中心。金沟子村委会召开村民会议,应对必将到来的拆迁。在此之前,获知消息的村民们均加盖院落房屋,以增加补偿收益。对金沟子"旧村改造"计划反对最为激烈的是陈淑训一家。
金沟子村是典型的聚族而居,陈淑训在村里辈分很高,妻子张秀芳,长子陈宝春1976年生,在郭庄中学教书,次子陈宝成1980年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济南日报,做政法记者。陈淑训的大哥陈淑章,有一子一女,两人毗邻而居。

在后来由金沟子村上百名村民签名按手印的《揭开面纱看本质》一文中,对陈淑训一家的性格做了如下刻画:
"陈淑训,性情激进,自私自利,无尊老爱幼之心,与四邻不和。1971年入伍,三个月后因违反纪律被部队劝退。80年,因超生二胎(陈宝成)罚款,与时任金沟子村支书的陈宝财发生矛盾,多次将陈宝财打伤,1994年,陈淑训因承包果园乱砍乱伐被罚款,又与时任村支书的陈宝祥激烈对抗。陈淑训与亲兄陈淑章一家积怨很深,2007年,陈淑训与侄子陈宝玲因修墙打的头破血流。
陈淑训之妻张秀芳,是村民口中的乡村泼妇,被称为"半神经"。
陈淑训长子陈宝春,原在平度市郭庄镇郭庄中学,因多次鼓动教师上访被调到乡政府看大门。
陈宝成大学期间上网发帖子攻击母校平度九中校长及老师,被其同为中学校长的姑父怀疑为"加入了什么组织"。
陈宝成曾在四川地震和日本核泄露时打电话回村委,散播谣言,制造恐慌。"

鉴于该公开信发于陈宝成与金沟子村委矛盾激化之时,我个人认为有夸大其词和"污名化"之嫌,而且村支书陈卫生之前因"树贪官碑"与陈母张秀芳发生冲突,被行政拘留并罚款。不过从侧面也可以解读出陈一家性格都很刚烈,不是通常意义上胆小怕事委曲求全的农民。陈宝成在公开回应中,对关于"四川地震和日本核泄露制造恐慌"做出具体的解释,称"只是提醒大家小心",而关于村民对其一家人品的指摘则称"无需做出辩解,涉嫌侵犯他人名誉"。(详见陈宝成博客——《人民对你的监督,是最大的关爱和支持》)。

金沟子村虽未达成一致,但征地和拆迁一直在零零星星的进行着,2006年村委回收村民包种的短期地,陈淑训继续耕种,后小麦死亡,村委称"管理不善",而陈家称"被人泼洒农药"。之后包括陈家人在内的十几户居民与村委会矛盾不断,毕业于政法大学,从事政法新闻采访和报道,既有法律知识,又在传媒和法学界有人脉和话语权的陈宝成无疑是这个"抗拆小集体 "的主心骨。
2009年,金沟子村安置房开建,2010年底完工,2011年绝大多数村民搬迁上楼,期间陈淑训等抗拆户不断上访。而陈宝成由济南日报辞职,先是在新京报做法律评论员,2010年陈宝成转战南方都市报做法治记者,两年后辞职,目前在财新传媒工作。

至于陈宝成抗拆的动机和出发点,我个人相信他在《七年土地维权,我究竟是为了什么》里说的,是将家乡作为一屋进行的"理想实验",是为了"法治精神的坚守",和"父老乡亲的长远利益",是农民对祖屋的"乡土情怀"。但对此存疑的是,如果这场抗争是为了进行个人的"理想实验",那将被他捆绑在一起的维权村民置于何地?既然是为了"法治精神",陈宣称金沟子村宅基地及耕地的征用拆迁完全不符合国家法定程序,却在七年的抗争中从未提起任何形式的行政诉讼,以确定该征用违法,而是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和影响力私下开条件与平度政府及金沟子村委谈判。若说为了"父老乡亲的利益",站在陈宝成维权对立面,与之激烈冲突的,恰恰是金沟子村委及已搬迁上楼的几百户金沟子村民,是陈宝成最热爱的"父老乡亲们"。至于"乡土情怀",已定居北京的陈宝成真的那么留恋一年回不了几次的祖屋,甚至不惜与全村人翻脸也要阻止整个金沟子的拆迁和开发?
被陈宝成说服维权的十几户村民,也一直存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维权到底为的什么"?"法治""理想"显然不是他们所要的答案,而陈宝成拒绝回应。带着疑虑的维权户逐渐被村委会和其他村民说服,围绕在陈宝成身边的由几十户最终减到了八户。
陈宝成的七年维权路并未占用他全部精力,除了年节假日回村,他始终在外面忙于记者的本职工作。金沟子村也一直风平浪静,直到2011年底,绝大多数村民开始搬入新完工的位于人民路内侧的金沟子东区,原有的住房进行拆除,拒绝搬迁的维权户开始坐立不安。在这样的困局中,一个人出现在陈宝成面前,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2012年4月,拒绝拆迁的维权户被村委停水停电,返回家中的陈宝成束手无策之际,想到了平度老乡,同在南方都市报供职的著名记者纪许光。据陈宝成称,其第一次联系纪时,纪同车的就是平度官员,并将电话打到免提。
纪许光最初介入此事,应该是怀着妥善解决,令平度官方和陈宝成都满意的态度的,这也最符合他的利益。作为平度走出来的知名媒体人,地方政府对纪许光掌握的话语权和媒体资源多有借重之处,而纪许光显然也需要地方的人脉来处理很多私人事务,况且斡旋此事还能在媒体圈留下急公好义的名声,何乐而不为?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猜测纪大记者的动机的,如与事实不符,请勿见怪。
纪许光的办事效率很高,一个月后,纪带领平度副市长和平度信访局副局长到陈宝成北京的家中拜访,就如何妥善解决问题进行洽谈。此后纪多次调解此事,并对陈宝成进行说服教育。纪的出发点是替陈多争取个人利益,而陈宝成对此并不认同。期间纪许光在未经陈宝成同意的情况下,私下协调平度官方,将陈宝成大哥陈宝春由离家遥远的郭庄镇乡下调到了就在金沟子小区隔壁的平度市实验中学,陈宝春自然感恩戴德,立场开始倾向平度官方,转而指责自己弟弟"不可理喻"。陈宝成知道后极为不满,兄弟就此反目。
非法拘禁案发后,陈宝成及其父陈淑训等7人被刑拘,同在案发现场的陈宝春未被采取任何措施。案发后,陈宝成新浪微博由其妻子方淑燕和陈宝春管理。(关于纪许光和陈宝成的恩怨情仇,详见陈《我与纪参事不得不说的事》及纪许光的回应。)
陈宝成决意摆脱江湖气浓重而"气场强大"的纪许光对他的摆布,两人开始不合。年轻气盛的陈显然不是阅历更加丰富、心智更加成熟的纪的对手,早在纪代表平度官方与陈宝成谈判拆迁条件时,纪将两人的通话录音作为证据,并依此向陈所在的单位指控陈涉嫌敲诈勒索,一步步将陈逼向了绝境。
在已公布的录音中,陈宝成明确提出自己的条件为:六套大产权房,按照开发商从市里招拍挂的价格偿付耕地征收款。并提出自己曾替平度政府拿下相关新闻稿件,掌握平度官员的贪腐证据。陈宝成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出这样的话已无从考证,但纪许光的录音显然是早有准备,这成为了陈宝成七年维权路的转折点。
2013年4月,纪许光公开与陈宝成反目,并公布手中掌握的陈敲诈勒索和欲求不满的证据。之后陈宝成已进退维谷,接受平度政府和村委的条件,则坐实了自己不过是借"乡土情结"和"法治理想"来抬价,有负于支持自己维权的媒体和法学界同仁;不与村委妥协,金沟子的开发已呈不可逆之势,则此事已成死结,再无转圜余地。
陈宝成抗拆维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不仅外界莫衷一是,恐怕他自己最后也说不清了。绝大部分金沟子村民都乐见搬迁,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改善。平度政府和金沟子村委忌惮陈宝成的记者身份,多次私下开出条件,许诺帮陈解决北京户口,陈均未应口。如果纪许光爆出的"六套精装大产权房"是陈宝成的真正条件,那确实有些过高。我国农村拆迁安置都是小产权房,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建经济适用房,产权归村集体,以降低安置成本,改善村民住建条件。陈家7口人,陈宝成的奶奶今年1月已去世,父母,兄嫂,陈夫妻共三户,陈宝成在北京有工作和住房,据当地称其户口并不在村里,需要这么多房子?如果陈宝成的要求被满足,那其他金沟子村民会不会群起效仿?

在这样的进退失据下,无论陈宝成最初的诉求是什么,都只能硬着头皮顶下去。

因为陈宝成等抗拆户的存在,村集体的招商引资一次次泡汤,与村集体签协议的开发商迟迟无法动工,已急不可耐,扬言索赔每年300万的违约金。村里原定完成改造后每年拿出600万给全体村民发福利,开发受阻村集体账面资金只出不进,村委及已搬迁村民与陈宝成的矛盾开始白热化。

2013年6月17日,陈宝成写了一封给平度市委书记王中的公开信,反映拆迁黑幕,称开发商也姓"王",暗指官商勾结。
6月21日,陈卫生联名80名村民写作名为《揭开面纱看本质》的告状信,分别寄送陈宝成本人和南方报业集团,称"陈宝成歪曲事实"。
6月22日,陈宝成在新浪博客发表《人民对你的监督,是最大的支持和关爱——驳<揭开面纱看本质>兼复卫生》,对陈卫生21日来信予以驳斥。
同日陈宝成微博称,收到来自家乡的威胁,村主任陈卫生将带800村民进京"修理"陈宝成。
早在1月9日,村里就召开过村民大会,公开表决对拒不搬迁的几户进行强制拆除,获得了绝大多数村民通过。
7月4凌晨,陈宝成称平度市政府下属四个街道办组织200余人对八户维权户中的三户陈元节、陈清沙、陈俊善强行拆除。
鉴于陈宝成一家的坚决态度,平度市政府和村委会决定不动其宅基地,提高建设成本,绕过其房屋搞开发。
对陈宝成来说,这无疑是最坏的结果。建筑工地旁孤零零的几间民房已毫无使用价值和存在意义,因维权被全村人孤立,七年抗争一无所获,且再无重启谈判的可能。
强拆事件发生后,陈宝成回到平度家中,开始酝酿更加激烈的维权方式。7月6日,陈宝成召集陈元节的儿子陈海涛等人,头缠白布,手持狼牙棒、大刀等自制武器,摆拍照片发布微博,以宣示决心。然而第二天,陈海涛即在村委的劝说下"变节",高高兴兴接受了村里依原定标准补偿的6套安置房,并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的父亲陈元节虽在被强拆的旧址搭起帐篷,但一直与自己同住在楼房里。
2013年7月30日,陈俊善、陈元节、陈青沙三人以特快专递方式向平度市政府、东阁街道、金沟子村委发出申请,要求在各家宅基地上重建家园。
8月9日,与村里合作的开发商为赶工期,派挖掘机来清理之前强制拆除的几户遗留下的建筑垃圾以建围挡,被陈清沙和张鹏科(张为上门女婿)夫妇阻止,司机随后离去。两人通知陈宝成。陈报警称故意毁坏财物,110民警赶到后,因司机不在场,让陈等人看好挖掘机。下午司机受公司指令前来将挖掘机开回,被陈等人扣留。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清楚,陈宝成在向青岛市局和山东省厅投诉不作为后,将郭姓司机扣留,并在民警再次赶来时,要求现场处置其故意毁坏财物,被拒绝后将郭某拘禁。因陈宝成曾供职于南都、新京报、财新等数家媒体,有近十年的法治记者生涯,在传媒界和法学界人脉很广,案发后媒体和律师几乎一边倒的声援,以迟夙生和斯伟江为代表的维权律师及大批记者赶赴平度,陈宝成母校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江平联合贺卫方等学者致信青岛市委,盛赞陈宝成的人品,称其"一直依法维权、理性抗争"。
辩护律师的质疑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怀疑警方设局,其主要根据是未提前解救,导致拘禁时间超过24小时。其实非法拘禁罪并不以拘禁时间超过24小时为必要条件,再者如果不是陈宝成的朋友,@法律人赵晓光 将陈宝成手中的武器和汽油瓶夺走,郭姓司机趁张鹏柯不备开车门逃窜,这件事恐怕还不知道怎么收场。
第二是陈之前宣称的"正当防卫"。基于7月4日陈清沙家被强拆属于未经法院判决的非法侵害,认为挖掘机清理垃圾属于侵害的持续。即使这个前提成立,陈宝成的行为也是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我国对正当防卫有严格限制,陈清沙等人阻止施工或可称的上正当防卫,但司机即将撤离,侵害已结束,且以暴力手段劫持人质,拒绝交给警方,与"防卫"已毫不搭边。
以上质疑还在正常的法律辩护范围,而部分维权律师的表现就有些令人瞠目了。著名"死磕派律师"迟夙生大姐在案发后兴奋异常,有网友呼吁"全国律师平度起义",其回应"我愿战死在这里"。抵达平度后,迟律师发布微博称"律师分头行动,有的追查平度官员贪腐情况,有的质疑平度公安局办公楼违规",这和陈宝成涉嫌的非法拘禁案有何关系?
关于7月4日的那次强拆,金沟子村所在的街道办坦承"没有拆迁许可证",但是能"体现民意",这是最为人诟病之处,也极有可能因此将整件事情逆转。村支书陈卫生的说法是陈清沙已于2008年签订了"金沟子村新型农村建设高层楼区安置协议书",意味着已经同意拆除房屋。无论是否有协议,村委会都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权利。

陈宝成事件发展到这一步,对涉事各方都很不利。陈的非法拘禁基本成立,纪许光立场被广泛质疑,金沟子村的开发势必要延迟,平度政府在征地改造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之处,不知道要花多大力气弥缝。而且最大的"隐患"在于,诸多维权律师可不单单是奔着陈宝成辩无可辩的非法拘禁一事来的,他们的用意很可能是以此案为契机,撬动整个中国的拆迁现状,促进私权的保护,这显然不是平度或者青岛政府能应付得来的。
目前关于此事的舆论切入点较为分散,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表面,对纪许光人品的诟病,对陈宝成不理性的指责等等,如果最终能聚焦到土地和产权上来,这将成为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大事件,就目前的公共议事机制和水平,我对这个结果不抱乐观态度。

七年维权路,陈宝成手持一杆写着"法治精神"的长矛,和一面"乡土情怀"的盾牌,孤独的对抗着地方政府,对抗着村委会和几百户村民,对抗着城镇化的脚步和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作为一个农民子女,对这种情怀是可以理解的。我老家也经历过两次拆迁,目前仍在等待最终的解决之道。城市化对农民来说,意味着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的全方位颠覆,面临着巨大的不适,但是乡土性与现代化的格格不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问题,城市化是势在必行,也将继续推进。
如何看待陈宝成事件,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变革中的中国。如果以完美的理论架构为基准,脱离现实语境,那一切都是混乱、黑暗和无解的。我仍然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近十几年来的征地和拆迁乱象,在不断完善的法律规范下,已逐步走上正轨,同时每次法规的修正都造成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在一个理性、健康的议事环境下去逐步完善解决,戾气、对抗都是于事无补的。

十几年来的拆迁乱象,农村集体所有制下的产权不明晰,小产权房规整,私产保护与公益征收之间的平衡,土地转让二元制及招拍挂的弊端,这些真正有价值的议题,在剑拔弩张的"推墙"及"维稳"的政治对抗和情绪化的网络口水中,统统被虚化掉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陈永苗:王功权的公货与”私货”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陈永苗:王功权的公货与"私货"
Sep 20th 2013, 10:10, by 墙外仙

很多人说,当王功权被抓,此时批评他的公民社会推动政改进路,就是站在专制那边。

嗯,你们批判专制时,就说自己没有敌意,是个反对派,从外面帮助。我们批判王功权时,就立即变为我们与王功权之间,有着敌我之分。到底谁站在专制这一边?于专制者你们温情默默;于我们,对王功权小批评时就树立敌我之分。

改革之初,邓小平批判白桦的《苦恋》说,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爱党,否则怎么算爱国呢。王功权的公货,也就是抗争是要支持的,夹在公货下的”私货”,是要质疑批评的。不要二位一体,强制性垄断捆绑,批评”私货”就是否定公货,支持公货就一定得支持或者默认”私货”。要不要学邓小平说,你们必须支持王功权的公民社会放大为改革的路径,否则怎么算支持抗争,那么就是站在专制一边。难道这个世界只有王功权与专制非黑即白两个选项?

再说一下时机问题。在今天,几乎所有抵抗手段都在舆论领域,而网络世界的能搞热影响深远,一定是要有”反对派”的,反专制一方的”伟光正”道义崇拜也是一巴掌不响。只要强大专制存在,对王功权的内部反对,都是放大,都联合起反对专制的作用,因为处在专制的对立面,专制同样认为”内部反对”是敌人。

当进入实际行动时如战场或者决斗,而不再是依赖于公共舆论时,内部反对不能再拖后腿,如美国大陆会议中尽管对华盛顿很有微词,但没有不提供粮草。或者像选举结束,再也不能耍赖。不要把公共舆论当做真正的战斗。

200年杜导斌被”山巅”,我们发起捐助其家属,有人在宪政论衡论坛说我们就因此支持杜的观点,我说我们不支持杜的观点,但是支持其抗争。抗争与支撑抗争的观点,是可区分开来。当支持抗争,被导向支持其立场时,就要分离剥夺开来。不区分就有专制因子。王功权抗争无法否认,但其放大意义路径太虚幻太白日梦。

分裂是生物界繁殖的必须,这是自然规律。需要发展扩大就要分裂,发展壮大就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中完成。新浪微博”花岗岩二世”说,不断的小众分裂,是动员大众动员的必经之路。从这个角度看,分裂才能扩大群众基础,理念交集越多,人群基础越小。

《封神演义》中,圣人元始天尊派姜子牙下山主持封神,并不指明姜子牙应该去朝歌促成改良还是去西岐搞革命。改良与革命仅仅是我们抵达目标的手段,并不是真理,不要成为宗教和偶像崇拜。在这一方面,并不需要有共识。

把抗争和行动本身抬出来,作为最大的公约数和共识,也就是行动才是共识。用来支撑行动的,各种各样的动机,体制内身份带来的意识形态和主义,都不是共识,也不是公约数,都是各种碎片,互相对立,互相争宠,互相侵蚀话语权,互为反对派,甚至互相内斗互相撕咬。需要二者分割来看。这样的行动本体论,才是极度渴望行动时代的共识,需要确立高举的。

抗争和行动与我们的目标二位一体。而各种各样的动机,体制内身份带来的意识形态和主义,则只能间接地指向或者投射,甚至排斥我们的目标。在这里,知行分裂对立,抵达目标的可能性隐晦不明,与目标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与断裂。

所以分属这样那样的思想流派之间,只有互相反对,互相否定,才有更大机会靠近目标。当然这里充满着极大的偶然性与任意性,也可能是距离目标更远。但并不是思想立场的合作联合,而是竞争,才有更大机会靠近目标。行动或者共同行动,而不是要”先有共识”,才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而在公共舆论领域的质疑与内部反对,就是行动或者共同行动。

光”先有共识”,就是一个耗尽无数资源和光阴,也永远达不成的无底洞,一个不断制造专制渴望与倾向的过程。本来共识是一个手段,结果却成了一个得不断无限投入的目的,手段本身成为黑洞般浪费的”目的”。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秦伟平:从王功权被抓到宗庆后被砍看公民崛起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Pay Off Debt Faster

Tackle your debt and protect your credit with our free online tools.
From our sponsors
秦伟平:从王功权被抓到宗庆后被砍看公民崛起
Sep 20th 2013, 10:11, by 墙外仙

现在是美东时间9月19日上午11点,纽约此刻阳关灿烂秋意正浓,遥想中国大陆皓月当空,普通人家在享受着短暂的天伦之乐,各级官僚觥筹交错盆满钵满。皎洁的月色下,除了中共权斗失利的薄熙来或是焦急的等待几日后的判决外,数以千计的王炳章刘晓波朱虞夫许志永郭飞雄等良心犯人不知能否享受到接受亲人探视或是与亲人通话等人道关怀?看似平静如水的神州大地,此刻正是暗潮汹涌,节日方显片刻安宁。

即使天朝政局再黑暗,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可能像李嘉诚迅速从中国撤资一样有所选择,用脚投票移民欧美的各界精英毕竟是少数人,于是,不谈政治只谈风月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近期当局净网行动的展开以及两高关于转贴500次入刑的释法终于让大家明白,即使你再怎么装傻,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你距离监狱也可能只有三分钟的距离,9月13日,黑色星期五,著名投资人王功权先生在家被北京警方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被抓,举国愤怒,一个拒绝移民的亿万富翁,一个身体力行推动中国公民觉醒前行的人,一个温和理性的经济精英,竟然也被当局无情抓捕,正如笑蜀所言,王功权先生被抓,突破了很多人的心理底线。戏剧的是,就在王功权先生被抓的同一天,中国前首富宗庆后先生在杭州住所附近被砍,手指肌腱被砍断,目前已经被当地警方和当事人证实。而就在两周前,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很头疼和政府打交道,有可能将娃哈哈迁出中国。

中国有句古语,春江水暖鸭先知。被誉为商界超人的李嘉诚先生的嗅觉自然被普通人灵敏得多,虽然近日他出面否认有从大陆撤资之意,但最近五到十年,移民欧美民主发达国家的亿万富豪的比例已经接近80%,剩下的尚未移民的富豪正在办理或考虑办理移民。当然,身在中共体制内的各级中高级领导人员早就将贪腐巨额资产和家属转移至海外,这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仅占有5%人口比例的政治及经济精英群体性逃亡,足以说明中共掌控下的中国这艘巨轮将在未来面临怎样的危险!宗庆后先生早就被媒体爆出家族多人拥有美国绿卡及公民身份,此次被砍事件颇为蹊跷,如同李开复突然爆出癌症一样,金蝉脱壳,走为上计。富甲一方的人都必须明白,在天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有迹象表明,除了拥有巨额财富的权贵移民之外,数量庞大的新兴的中产阶层也开始加入用脚投票的行列,他们的诉求是希望下一代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能吃到健康的食品,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从王功权被抓到宗庆后被砍,相信更多人读到的弥漫天朝的绝望的气息。是的,绝望!中共公开否认宪政,严管言论自由,拒绝政治改革,让数以亿计期待习李新政的国民们感受到冰冷的绝望。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中国经济泡沫的破灭,房地产的高位崩溃,来自社会底层的无序暴力革命随时可能爆发!

没有政治改革,必有暴力革命。后者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抗议争取中国民主转型的社会各界不希望看到的,其一,暴力革命让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付出的代价太大,大到以至于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其二,暴力革命的结果,以暴易暴,周而复始,很难有序实现中国的民主转型,会将中国从一个泥潭拖入另一个泥潭!
在当局坚拒政治改革和底层暴力革命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或是三五年,或是七八年,但是笔者深知,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当局现在所作的事情是,将温和理性的中间力量往绝望的革命道路上逼赶!

人人生而平等,在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暴力等于野蛮,与当代的政治文明格格不入,但是中共却依然迷信暴力,迷信军警和枪棒可以让人们闭嘴。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共暴政又何尝不是一场闹剧,武力强盛的成吉思汗即使将铁蹄开赴到莱茵河畔,不可一世的元帝国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灰飞烟灭,苏联强盛如斯也是80年寿终正寝,如今马列早已是冢中枯骨,中共即将建政64年,如何还要迷信24年前的天安门64大屠杀战略?抓了刘晓波,还有许志永;抓了许志永,还有郭飞雄;抓了郭飞雄,还有王功权;抓了王功权,还有秦伟平。奉劝习近平先生,你不但是中共党魁,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你的所作所为不但要对中共负责,更要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中国公民十三亿,我们已经觉醒!抓,你是抓不完的,我们不是权贵无法移民海外也不想离开故土,但我们有勇气有骨气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勇敢站出来呐喊!

公民崛起,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用王功权先生的话说,大不了坐牢,大不了死,大不了生不如死。某种意义上说,天朝不正是一个人间炼狱吗,我们和王炳章刘晓波一样,都是身在牢笼里的人!为了自己和家人,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的权益呐喊抗争!我们成熟理性,我们温和坚守,我们反对欺骗和暴力,我们相信道德和梦想的力量,我们不惧黑暗,我们会努力成为像许志永王功权一样的勇敢的公民,微笑面对这个世界,站着生活,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公民崛起,这是唯一能够对抗暴政和制衡革命的力量!民主中国之未来,需要数亿中国公民的参与和缔造,欧美民主发达国家不是我们的救星,我们欣喜的看到,海内外数万名勇敢的公民践行者已经在勇往直前,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敢!在中秋佳节之际,我为天下所有的良心犯,为海内外所有的公民送上真挚祝福,更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十三亿公民同胞一起勇敢呐喊,这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作者秦伟平,笔名秦邦,独立经济学者,青年企业家,现任中国民主党青年委员会主席,现致力于推动中国民主转型事业。]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德国之声:中国“网络文革”正在逼近?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etargeting on Facebook?

Get more sales and conversions with Facebook retargeting. Try it free for 14 days. Set up takes just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德国之声:中国"网络文革"正在逼近?
Sep 20th 2013, 10:08, by 墙外仙

在中国,针对网络批评言论的一场迄今最大规模运动正在进行之中。共产党认为自己的言论控制权受到了威胁,知名博主或者被捕、或者被迫公开自我批评。一场网络文革就要逼近了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恐惧的气氛在中国互联网上蔓延。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博客作者开始删除过去发表过的可能涉及敏感内容的博文。自从中国领导层启动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管控行动以来,网络上的争论变得平静了许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模糊规定,传播散布”谣言”可以获刑最多三年。为了达到”杀一儆百”的震慑效果,当局拘捕了多名富有影响力的博主,或者令其在电视上出丑。批评人士认为,一场”网络文革”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对于思想主导权的争夺战。自从那些粉丝数量上千万的大V博主显示出比党报《人民日报》更高的号召力之后,这场战役就打响了。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8月底,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以充满斗志的语调宣布,国家宣传部门必须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才能在新媒体的”战场”上取得胜利。

网络名人接连受”整治”

几天之后,逮捕行动就陆续开始了。美籍华人富豪薛必群(Charles Xue)–知名微博”意见领袖”薛蛮子–锒铛入狱。警方称他涉嫌犯有嫖娼罪。不过,也许他最大的罪就是在微博上的名气。他应该是第一个被当局当作目标的微博”大V”。

随后,戴着手铐、身穿囚服的薛蛮子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幕上丢进了颜面。他承认,自己在微博上感觉”像皇帝”一样,并且表示,”言论自由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还对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大加赞扬。还有在网上公开为环保发声的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也突然发挥失常,说话结结巴巴,并且立刻和政府站到一边。

紧接着,企业家王功权也被警方带走,此前他曾公开声援被捕的”新公民运动”领袖许志永。最新的案例是知名博主”花总”(吴东),他此前曾因为在网上爆料官员手上戴的奢华名表而名声大噪,本周警察将其带走”问话”,不过随后他又获释回家。

是谣非谣如何界定?

最高法院规定,社交网络用户可因造谣诽谤而遭到起诉,如果其传播谣言的博文被阅读超过5000次或者转发超过500次的话。最高法对这一决定作出的解释是,一些人”利用社会敏感话题”,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引发”群体突发事件”。
曾为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担任秘书的鲍彤认为,这些手段让人回忆起文革时代:”谁能确定哪些是谣言?”他在为自由亚洲电台撰写的评论中指出,中国的政治是复杂而难以预料的,”前天载入党章的’接班人’,昨天定为’反党叛国’的主帅,今天不知道怎么说,明天又该怎么办?”

然而,党不愿意失去对言论的控制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就表示,要加强对互联网”负能量”的打击–所谓”负能量”就是不利于党形象的内容。为此,不管是网络言论的监管,还是实名登记制,都是为了打击网络犯罪。他在党报《人民日报》中写道,互联网用户应该互相监督,净化网络环境:”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是确保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决策。……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力度,牢牢掌控网上舆论阵地,确保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无题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无题
Sep 20th 2013, 00:08, by 墙外仙

m2w690hq92lt_original_Rxcn_452500004203118e

_69925991_6992599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