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墙外楼: 《金融时报》德国人表示“中国的厕所里一锅汤”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estselling eBooks

Free national bestsellers for your eReader - Fiction, Nonfiction & more! Join 1.5 million book lovers now. Sign-up in under 10 seconds to get the free daily email.
From our sponsors
《金融时报》德国人表示"中国的厕所里一锅汤"
Nov 21st 2013, 08:42, by 墙外仙

【中外马桶不一样】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看看公厕就知道了。屁股问题决定脑袋威信。如厕,不仅有文明差别,还有文化差别和男女差别。

加泰罗尼亚人跑到德国朋友哈利家上厕所,大吃一惊:德国人的马桶构造如此奇怪,粑粑只能拉到马桶里的空地,按按钮才能冲进洞里。德国人想干嘛?难道想回头看一眼粑粑?

哈利跑到加泰罗尼亚朋友家上厕所,也吃了一惊,他们直接把粑粑拉进洞里,这不得溅一屁股?

加泰罗尼亚人的怀疑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据不完全统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拉完之后,选择冲马桶,但百分之一回头先看一眼粑粑。德国人哈利就属于加泰罗尼朋友所怀疑的这么一小撮人。

这二十年前的"文化冲击"没想到得到了延续,这次去中国也许说成"文化休克"更形象。

哈利第一次跑到中国来,傻了眼,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还是厕所大国。尤其在北京,公厕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过更让哈利傻眼的不是厕所的数量,而是厕所里的内容。

在郑州汽车站,哈利急急忙忙冲进厕所,第一个坑里面有一坨,第二个有一坨,第三个有一坨——人,居然没锁门。他仓皇而逃。

接下来的旅途是从郑州到洛阳,长途汽车很豪华,因为是带厕所的。他中途去上厕所,一分钟后回到座位,对女朋友冬花失魂落魄地说,"里面,里面一锅'汤'啊!!"

冬花解释说:"你要嫌弃,就老老实实在帝都呆着呗,咱北京各大商场,各大餐厅,厕所还是很干净。"

可问题又来了,公厕多为蹲坑,鲜有马桶。

没有痔疮的阿力第一次发现number one job居然是个苦力活,他身板硬,能往下蹲的程度有限,最多到膝盖以下一毫米处,所以,坐在马桶上舒舒服服看上一整版射门新闻是没问题的,可是在蹲坑里,就悲催了。

哈利充满困惑:难道中国人都是练瑜伽出身的吗?腿那么软和,大腿肚居然能遇见小腿肚?由于下蹲的程度不够,万有引力吸出来的粑粑极有可能会掉到裤裆里,而不是蹲坑里,哈利左手提领着裤子,右手攀着厕所门把,差点没扑出门外,还得担心没有蚊虫来骚扰。不过,总算熬过来了。

在德国有个说法叫,Geld stinkt nicht. 在你面临抉择时,总有人用这句话劝,"干呗,干嘛跟钱过不去,钱又不难闻!"可是在云南的某个收费公厕里,在找回的零钱上,哈利发现,这句曾跟随他成长的话是错误的:钱原来可以这么难闻!

哈利以"落后"和"难堪"来描述中国的蹲坑。作为中国人,冬花觉得有义务挽救本国厕所形象。"坐便器和蹲便器,谈不上哪个比哪个更文明,关键是你是蹲着长大的,还是坐着长大的,习惯而已。而且蹲坑卫生,减少细菌的接触机会。以现在中国人的公共卫生意识,假如公厕都装上坐式马桶,将是一场灾难。"

冬花特地做了下民意调查,问中国人一个问题,对于公厕,你是愿意蹲坑,还是马桶?20个人中有19个人选择蹲坑,叫做"能蹲就蹲"。其中一个选择了马桶是因为最近腿有伤,所以随身携带马桶圈坐垫纸,万一忘带了,她会将一整包餐巾纸都铺在马桶圈上。

原来,有两种人对公厕里的马桶有轻微恐慌:中国人和女人。

哈利也提供了佐证。

哈利在公司里和女同事聊天时,发问:为什么女厕所总是比男厕所脏?

"为什么?"女同事吐了一口烟圈说,"当她们坐在马桶上时,对马桶圈是如此的恐惧,生怕一沾上,就染上恶疾,所以悬空而为,投篮命中率可想而知了。"

哈利转述这个故事时表现得毛骨悚然。冬花说:"这算什么,我自家的马桶,一周就彻底冲洗一次,再用酒精棉球擦上一遍。"

哈利不解:"德国高速公路上的公厕里,马桶会自动擦洗马桶圈,难道你也不坐?"

冬花说:"我就没坐,谁知道擦没擦干净。"

看来,就蹲坑还是马桶,哈利是没法说服冬花的。

哈利重新打出一张牌:"中国的公厕里没有纸。"

冬花轰然倒塌:事实确实如此,即使有,也是相当劣质。

冬花试着解释这样一种现象。她首先分享的是这样一个个案。冬花以前在国内公司上班时,和搞卫生的大姐混得很熟,该大姐将厕所收拾得鸟语花香,冬花充满感激,但有时不幸碰上没纸。冬花将这个尴尬的局面讲给大姐听,大姐说,"哎,我每天都将纸准时放在那,可总有人准时把它拿回家。"

这可能是大部分人对"免费"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以及强悍的逻辑。

冬花有朋友开餐厅,有天她去餐厅等人,邻座是一对夫妻,正咯吱咯吱地嚼着免费的炒豆,"老板,再来一盘!"而后,两人三五下就吸溜完一人份的小锅米线。结账时,男的说:"再打包二斤免费炒豆呗。"女的补充说:"上次你不是给别人也打包了嘛。"

占便宜总会让占便宜的人有种快感和幸福感。而这种"免费","我不拿,别人会拿"和"干嘛不拿,别人都拿"的心理,其处世哲学阐述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同样地,公厕里的纸有时候会面临这种命运,即使不拿走,也会多用浪费着用,否则总觉得吃亏了。

哈利"哦"地一声,说:"看来是什么样的想法决定什么样的如厕行为。"

冬花说:"没错,比如我,向来喜欢上男厕所,因为女厕所太紧张,资源分配不均,不公平!"

冬花进过不少国家的男厕,每进每出都雄赳赳,哈利需要做的工作是瞻前顾后,安抚群众。

另有句话,冬花也不得不认同:"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看看公厕就知道了。"——屁股问题都解决不了,脑袋的威信何存?

相关日志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陈经:大国重器观后记–山寨路线的胜利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ell To The Enterprise

Learn 6 proven techniques for selling early stage tech products to large companies!
From our sponsors
陈经:大国重器观后记–山寨路线的胜利
Nov 21st 2013, 08:38, by 墙外仙

《大国重器》是一个精心拍摄的宣传片。解说就是《舌尖上的中国》那位,叙事风格也有相似之处,多处从普通工人、一线研发的视角展开。因为题材的战略高度,也时常引入一些高官学者的宏观论述,由于和业务直接相关,不算生硬。有意避免了"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之类的话语体系。舌尖上的美食、装备制造业的重器,本身就有魅力,两个片子影响力都不小。

人们可以从很多迹象知道,中国有全球顶级的经济实力。和中国拼钱是没戏的,对搞起来财大气粗的是中国,所谓的发达国家不敢拿钱说事。足球搞得这么烂,也闹了个亚洲冠军,日本韩国球队花的钱比恒大少一个数量级。21世纪前10年,观念慢慢扭过来了。众多跨国公司看着自己的销售数据很清楚,中国区的营收占比不是第一就是第二。2012财年苹果印度市场的营收是3.65亿美元,中国区营收238亿美元。说中国还有多少穷人,或者印度有多少"中产阶级",在销售数据面前没有意义。从公司经营策略看,必须把中国当发达国家。

但也不能说中国是富国,说不清到底算穷还是富,也有很多"仍然很穷"的迹象。人均GDP还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贫富差距也不小,大部分群众收入还是很低。统计性地说,中国还是以穷人为主的国度。只是到具体的事情上,市场面对的是巨量的中国购买力、资金,又不能把中国当穷国。这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其实也不只是中国的矛盾,很多发达国家普通群众穷得很,日子好过的富人不多。

同样,中国的综合技术实力到底如何,也说不清。随便拉个厂子一看,技术不怎么样,也没有多少研发,就象遍地都是的穷人,麻烦事一堆,要升级要转型,主流文宣都是自我批评。偶尔有技术实力过得去的,和国际顶尖公司也有差距。《大国重器》这个片子也没挖出很多典型,就算有上百个,全国有多少厂子?何况里面不少领域都自认还有差距。大面积的差,偶而有个把好的也不是天下无敌。这样,说中国技术实力不行,似乎很靠谱。

但要说发达国家可以放心吃香喝辣,那显然是做梦。现在中国不是靠廉价劳力抢活,而是满世界抢技术活。廉价劳力活就是第三世界穷国自己瞎抢一气,抢赢了也就那回事。其实其它穷国还是抢不过,但中国自己兴趣不大了,不少活真不要了。抢技术活显然是更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

《大国重器》这个片子,其实就是在说技术活。这是个严肃的,极其本质的事情,意义甚至比工业化还大。工业化其实也不是太难,有了来钱的法子,满世界下订单,也可以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不少发达国家是这样混的。当然要相当的教育基础,至少能把工业化的社会运行起来。

众多已经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里,有多少能把技术活玩起来的?就不说那些航天核弹之类的战略科技,就只说日常生活常见的工业技术,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大多数是"比中国还差"。比如说中国可以自主的大电厂,全球就没几个国家搞得定。也没有多少国家能造出中国小资看得入眼的轿车,能造好大卡车的就更少。

大多数"发达国家",其实还不如中国。"随便拉个厂子一看,技术不怎么样,也没有多少研发。偶尔有技术实力过得去的,和国际顶尖公司也有差距",这话放到大多数发达国家也是成立的,是不少国家危机的根源。很多类型的厂子干脆就是没有,中国好歹还能落后一下。真正能在技术上压得中国透不过气的,来来去去就是美日德法英那几个,还是分头压制的,全面领先这话美帝以前敢说现在不行了。人均GDP在中国前面的总有五十个国家,技术活玩起来能让中国看得上眼的屈指可数。论起技术活,绝大多数国家都很操蛋。能拍哪怕一集《我国重器》的国家,全球也没几个。

如果这么看,中国在全球的综合技术排名其实相当靠前。十年前还有东南亚国家看劳力拼不过,说要和中国拼技术,印度也说自己的优势是技术知识经济。台湾还拼命搞技术转移限制,都是很扯蛋的判断。拼劳力还有些指望,拼技术完全没戏。中国这么大投入这么多人搞技术都累得吐血,其它人就别想了。

这也是我一再说明的道理,靠"技术创新"发展经济是一条统计意义上的死路。大多数国家发展起来根本不是靠"技术创新"。开放、引进技术、寻找比较优势,这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靠谱的办法。

其实中国也没怎么搞"技术创新",就是口头吹得响,没这么容易的事。比大多数国家动静大,是因为搞了山寨运动。这是一个好办法,能把技术活玩起来。山寨不是简单地抄或者模仿,是在搞技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很容易抄或者模仿的,你想"山寨"它,都要累得吐血。结果看上去是抄或者模仿出来的,但过程是在搞技术活,这是正儿八经的研发。《大国重器》说的就是这些有相当难度的技术活。山寨路线也是搞在科研,要按技术规律搞,不是抄与模仿。它是目的性更强的研发,搞到现在,技术含量也非常高了。民营厂家抄衣服设计,一天就能山寨出来,这不是一回事。中国很多人搞研发很累。

能拍这个片子,也不是忽然一下的事,需要长时间坚持超级巨大的技术投入。而且还不能瞎投,投入没有产出,经济上就撑不住了。就是片子里总结的,结合国民经济的需要。说起来好象也没啥,倒在这上面的国家太多了,搞个象样的规划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执行。说中国科研体制落后,投入巨大成果少,这也是错误判断。还是那个道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绝大多数国家都很操蛋。中国投入巨大,结合国民经济的技术山寨运动,取得的成绩在全球排名非常靠前,操蛋指数不算高,有不少技术发展规划搞得还可以。

西方国家的技术评判标准,过于看重"技术创新"。科学类诺贝尔奖都是这样,中国多少年搞不到一个。这是一种价值取向,无所谓对错,也有它的重大意义,对人类有非常大的贡献。但不能搞得象普世真理一样压倒一切,好象没有"技术创新"就彻底完蛋,这不科学。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未来属于山寨路线,而不是"技术创新",这我倒是比较有把握。

技术发展的极致是什么?是有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事,但也有很多管用的技术就这么一直用下去了。很多技术说是新的,其实内核还是差不多,包装上花里胡哨地搞几下。真正的技术创新,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没那么容易。如果一个技术内核,它长时间不被取代,人们也感觉够用了,说它发展到极致了也可以。这种技术,掌握它的内核肯定是有好处的。对一国的技术基础来说,重要性可能比创新出的技术还要高。要掌握这些技术,它本来就在那,你去创新,反而是走错了路,应该坚定信念山寨之。其实所谓的创新,无非就是先搞出来,管不管用还不好说,也许是赔钱货。得到实践检验的技术,当初也是新技术,现在不新了,但重要性有保障,搞出来不会赔钱。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山寨运动是更优的选择。

当然技术创新有时很厉害,能"破坏性毁灭"旧技术。出现这种情况,就威力巨大了。沉迷于旧技术,不注意技术创新的可能会吃大亏,旧技术的巨大投资亏光光了。所以要防止这种情况,多留个心眼。为此,要积极跟踪新技术,随时评估,注意调整战略。要是本钱多,虽然新技术不一定有谱,但也花大钱跟它,算买保险了。这种情况其实不多,值得山寨的旧技术种类无穷多,破坏性毁灭的新技术相对少很多。实在是被破坏性毁灭了,也不要怕,硬挨下损失,把新技术山寨掉完事。

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好事,你看清楚直接就山寨靠谱的新技术了,旧技术不投入拉倒,还省投资省时间。

综合下来,搞山寨运动的成果年年出、大批出、跃进出,量变到质变。搞技术创新的在那吹牛皮,中国吹外国也吹,扒开内核看,真正的创新没多少。中国大批科研人员吹牛皮是操蛋,但毕竟山寨运动要接受市场检验,成与不成不好忽悠,实打实的研发成果数量巨大。"发达国家"吹牛皮技术创新,真货也不多,无非是牛皮的档次高些。有经济意义的少之又少,鬼知道猴年马月能管用。有些吹的"新技术",要是不去山寨它,还不知道是吹牛皮。

就是说,不要妄自菲薄,或者说不要把人家想得过于美好。混科研的人,大家都不容易,想蒙钱,只好操蛋了。中国的如此,外国科研圈子的人也面对同样的科学规律,好不到哪去。技术创新哪那么容易。中国的体制不行,外国的体制也不见得灵。行不行,看效果。既然技术创新不那么靠谱,就好好搞山寨运动,这还是有把握的。

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不用考虑了,技术上压制中国的那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老本还有多少,能吃多少年不好说。还有人说对中国优势在扩大,意思就是还能吃无限时间。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看进出口、看产业。你"破坏性创新"搞掉我,我"成本创新"搞掉你,斗争很激烈。

21世纪的头10年,技术上还看不太清楚,只知道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了。第二个10年,陆续有很多迹象出来了,搞起技术宣传,能引发围观群众的巨大反响。高铁、飞机、航母、重器,片子越拍越多。新闻联播其实已经连续吹了很长时间,但就莫明其妙地说是"自主创新",其实就是山寨运动,不用强调"创新",没啥不好意思的。说山寨路线最终会胜利,理由充足了一些,比前些年信心足。当然,这种事不是数学证明,没法打包票,更多是一种宣传。信就信了,不信就拉倒。

相关日志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老爷都给烧饼了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ave on Cookie Cutters.

100 shapes on sale, up to 40%, at Sur La Table!
From our sponsors
老爷都给烧饼了
Nov 21st 2013, 04:37, by 墙外仙

一个老爷在睡觉,早上一群仆人在等老爷起床拿钥匙做饭。看到日上三杆,一个下人,小心翼翼的对老爷提醒,"老爷,该起床了"。老爷嘟囔了一句,"我一定要 起床,一定要破除一切障碍起床",说完又进入了梦乡。下人们饿得肚子发慌,这时老爷鄱了身,"不起床死路一条,不起床就没有出路,说完老爷又打起了呼噜。良久,有下人饿得晕到了,老爷嘟囔管家,"谁在外面吵闹?去,把他打死,让他闭嘴。再另外找两个人,看那个仇视社会,影响稳定,给收拾了。"。安静了一会儿后,外面的仆人还是有些不稳,有人说与其这样饿死,不如另寻出路。老爷听到了,支起身大声说:外面的路都是邪路,走邪路死路一条!但是有些仆人还是噪动,老爷只好对管家说,"起床又到闯关时,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非起床不可,仍凭千难万险,我也要起床。"然后把吃剩的烧饼扔给了管家,"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去分给他们吃了"。刚说完,眼皮又合拢了。有仆人看到老爷恩赐的烧饼,感激涕零,激动的跪在地上,大声说:"我们要相信老爷,要坚持思想不动摇,坚决不能走邪路,你看老爷都给烧饼了"说完,含着眼泪,把分到的一点烧饼沫沫咽了下去。

相关日志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再探林彪事件幕后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再探林彪事件幕后
Nov 21st 2013, 04:25, by 墙外仙

作者:高华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7期~9期》

毛泽东为何在文革初期拉林彪出山?林彪为什么长期闭关休养?林彪吹捧毛泽东是真心的吗?毛泽东为什么让林彪看《范晔传》?

  林彪事件是非常非常大的事件,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这个事情从1971年9月开始,当时的中国官方就已经发布一些文件,提供对林彪事件的解释。有关这个事件更详细全面的档案,到今天还没有开放。关于三叉戟飞机是自己下来的还是被打下来的,有无穷的疑问,但是我既不知情也不清楚,有待于将来材料对外开放以后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解释。

  我希望对林彪事件能有一个新的考察,一个再探索,从历史的一个比较长的时段来看林彪事件。我有几个问题,比如当时林彪为什么要出山?毛泽东为什么要他出山?等等。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林彪事件从一个比较纵深的角度来谈,它反映着当年的中国体制方面的一些因素,反映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方向,不仅仅是一个林彪个人命运的问题。

  文革初期,毛泽东已经下定决心要打倒刘少奇,对这个问题,毛是有反复有思考的。毛以后和斯诺在1970年有一个解释,毛说我在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条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政治上必须把刘少奇搞掉。1965年到1966年上半年,毛泽东在倒刘这个问题上是一层一层地剥笋子,毛在1966年6月10日和越南的胡志明主席谈话的时候就说过,他的政策就是剥笋子,一层一层剥。应该说,毛泽东已经决定在1966年的上半年必须把刘少奇彻底打倒。这是基本上可以肯定的,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毛泽东对邓小平已经有很深的失望。邓小平早先就是毛泽东接班人梯队的重要成员,毛泽东的接班人从来不是一个人,他有一个接班的梯队,有一个候补对象在那。当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比较明确了刘少奇的中共第二号人物的同时,毛实际上已经为刘少奇准备了另外一个同事,这位同事就是邓小平。1953年邓小平被任命为党中央秘书长,1954年邓小平担任政治局委员,到1956年党的八大上担任总书记,这都是毛对党的接班人体制上很重要的一个人事布局。应该说,他的本来意思是制约牵制刘少奇,但是没有想到,原先刘和邓这两位同事是毫无工作渊缘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两个人居然慢慢走到了一起,在许多问题上,刘和邓有高度的默契,这是毛没有想到的。

  当然我们知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邓小平的主要工作是领导中苏论战,也就是反修的问题,他对国内的工作当然也参与领导,仍然对国内的政策有重要的影响,也参与决策。六十年代初刘少奇的一些重要的政策,特别是七千人大会前后的政策邓都是表示支持的。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邓小平对林彪的一些过分吹捧毛主席的言论已经表示出不同看法。当时,邓小平就已经提到,现在出现了一种对毛泽东思想和对毛主席庸俗化的宣传。邓小平是唯一一个在中央领导层中敢于在毛面前说这个话的,这是在毛主持的中央常委会上邓小平说的,他说出现了这种庸俗化的宣传思想,要改变。1964年下半年,对刘少奇指导的四清、王光美的桃园经验,邓小平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但在大的方面上,没有把他的意见全面地表达出来。刘少奇在1964年下半年的四清,引起了毛泽东的很多不满,邓小平和刘少奇有差异,但邓没有公开、明确、全面地站在毛的这一边,特别是当毛主席批评了刘少奇以后。1964年的12月底,毛主席当面对刘少奇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动一个小指头就能把你打倒",像这样的一种明显的公开的批评以后,邓小平没有迅速地跟上,没有跟毛主席批刘。当然,1964年底毛对邓小平还有一个不满意,就是邓小平对毛主席健康的关心,请毛不要来参加一些具体的工作会议的讨论,引起了毛主席很深的误会。一个不让我发言,一个不让我开会,毛主席不高兴。特别是到1966年的6月和7月在派遣工作队问题上,刘少奇和邓小平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本来邓小平是毛主席重要的接班人梯队里面的成员,但是到了1966年的上半年,毛主席开始对邓小平有了想要放弃的想法,不想让他接班了。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林彪在历史上一贯支持毛泽东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刘和邓是铁杆毛派,林彪情况更是这样。林彪在历史上一贯是支持毛主席的。在历史上的几个关键时期,特别是在1929年关于江西的红四军发展问题上,关于建军路线的这些讨论中,林彪以一个青年将领的身份公开地批判他的老上级朱德,在朱毛争执中旗帜鲜明地站在毛的这一边,这是历史上林彪对毛主席的第一个最大的支持。林彪是朱德的部下,他敢于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马上把脸放下来,坚决支持毛,这是历史上给毛留下的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事。

  第二次支持是在困难时期的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会议的基本调子是检讨过去的错误,只有林彪的发言和整个会议气氛完全不一样。他说,检讨我们以往的历史,当我们的工作顺利的时候就是毛主席的指示得到尊敬的时候,当我们不顺利的时候往往就是毛主席的指示不被大家重视,不尊敬的时候。他这次的发言,是在毛泽东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一个巨大的支持。第三点,早在1945年共产党七大开会的前后,毛泽东安排他的部下,革命的同事,在前面领头,开展对彭德怀的批判,在这次批判中,林彪的讲话虽然不多,但也是公开地批判彭德怀的。

  给毛泽东的看法是,林彪这个人能充分领会伟大领袖的意图,再一个敢于承担,有担当,旗帜鲜明。1959年毛泽东把林彪搬上庐山来批评彭德怀,林彪都是面对面地对彭德怀进行批判,所以说这个人是旗帜鲜明,敢于担当,而且对毛主席的意图有充分的领会。到了1966年2月至3月,毛部署江青搞了部队文艺工作会议纪要,为了加强对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和分量,毛泽东指示林彪对于江青的这个会议要给予支持。毛亲自在会议纪要上加了几句话,就是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组织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的会议纪要。林彪是欣然接受,这些都使毛对林彪满意。

  第四点,毛泽东要发动"文革",这不是一般的事情,林彪说过,发动"文革"靠两个东西,一个靠毛主席的伟大威望,一个靠人民解放军的支持。我觉得林彪这句话讲的是对的,毛泽东发动"文革"离不开军队作为坚强的后盾,他虽然是军委主席,但是还是需要有一些人帮他打理军队,林彪在党内在军内都有很高的威望,林彪代毛主席管军队,毛放心。毛更知道,他必须再给林彪一些东西,激励林彪的东西。  第五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林彪这个人戎马一生,但是老天对他不公平,身体不好,多年来精神萎靡不振,毛泽东对于林彪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他一方面关心林彪的身体,鼓励他振作精神加强锻炼,另外一方面也很满意林彪的这种身体和精神状况。

  林彪在延安整风时没整过人

  第二个问题,林彪出山完全是被逼的吗?今天有一些人说,林彪本来是四大皆空,根本没有想过要出山,给他压力,为了党和什么什么压力被迫出山,不对的,太简单化。林彪是为中共打天下出力最多功勋最大的几个军事将领之一,他不是一般的军事将领,他是军事统帅。

  1938年林彪去莫斯科治病,1942年从莫斯科回来以后,毛泽东给他一个任务,代表毛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毛很会用人,他知道林彪曾是蒋介石的部下,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林彪是黄埔四期的,他让他们两人去谈。本来蒋介石是在1943年要和毛泽东谈判的,但是毛坚决不去,他派了林彪和周恩来去对付蒋。1942年林彪回国以后,正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党内思想大整顿、组织大改组的关键时刻,林彪做的是高度歌颂毛主席,他不整人,延安整风运动,林彪没有去整人,不像其他人参与了毛主席的思想和组织重组冲突斗争。毛泽东给他一个政治地位——中央党校校长,但是林彪从来不管事,毛这个时候对林是非常宽容,就是要他养身体,为将来抗战胜利后和蒋介石打仗时派用场。毛对林彪在整风运动中袖手旁观不参与斗争完全是无所谓,对其他人则不然,其他人不仅要歌颂而且要批判,歌颂毛主席是必备的,但是还要批判,批判王明、博古,甚至批评周恩来同志,都是要批评的,要刺刀见红的,林彪可以另有重用。所以林彪在整风期间没有整过人,口碑不错,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的时候,林彪得票是在第七名,非常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林彪不去朝鲜打仗,现在有很多的看法,有人说林彪是怕美帝国主义,怕朝鲜战争失利,他的一世英名受到损伤。这是一种说法,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我个人倾向于林彪还是身体不好的原因。今天我们有资料可以看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毛泽东派周恩来和林彪到莫斯科与斯大林接洽军火问题、飞机支援的问题。谈判以后,林彪留在苏联克里米亚的索契疗养,林彪对周恩来说,中央一旦需要我,我立即回去。但是林彪确实在是否出兵朝鲜问题上和毛泽东态度不一致,他是和刘少奇等党内绝大多数领导同志是一致的,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战争刚刚结束,是不是不出兵更好,他对出兵是持保留态度的。林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除了去苏联疗养一年多,再也没有出过国,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是闭关不出。

  林彪担心功高震主,坚持闭关休养

  我想林彪在新中国以后,他的心理上是双重心理,行为是两面行为。第一个他的双重心理,第一面,他对毛确实有推崇、崇拜的这一面。他确实是佩服毛,经常看毛的东西,看毛的小册子等。他在学,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在东北的时候他也经常学这个东西,他有佩服毛的这一面。另外一面,极为担心功高震主,对毛主席早有提防。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这个倾向就很强烈。林彪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比彭德怀有知识得多,彭德怀也有知识,但是林彪对中国古籍的研究很有心得,马上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的心态也就是他以后写过的一个条幅,叫"勉从虎穴暂栖身",就是刘备在曹营的心态。他亲自手写的座右铭,新中国成立初就写了,"张良范蠡,急流勇退。"他自己非常清楚,非常担心自己的功劳太大,会引起毛的疑心。

  这是他的两面。那么,他的两面行为是什么行为呢?第一面是显得自己毫无政治欲望,到了无欲无求无欲则刚的地步了。他从苏联回来以后就长期休养,不和任何领导人串门子有来往,包括不和毛泽东有来往。他自己手书一个"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这是他真实的情况。他虽然想无欲无求,但是他根本做不到。我认为他的修养还不够,真正够的是我们尊敬的刘伯承元帅,刘伯承元帅真正做到了无欲无求,而我们的林副统帅做不到。1953年,毛泽东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就是大区撤销。大区撤销以后,这些领导人都要进北京去了,但是,对林彪一时没有安排工作,这件事对林彪的刺激非常大。所有人都论功行赏,比如说高岗,权力极大;邓小平从西南到了北京担任中央秘书长。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林彪什么都没有,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1953年发生了高岗事件。高岗和林彪在东北时期有很好的合作关系,高岗对林彪非常尊重,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高岗的地位比林彪高,但是高岗始终还是能把自己和林彪的位置摆好,他对林彪非常尊重。1953年,毛主席对周恩来和刘少奇不满意,高岗四处活动,他捕捉到或者得到某种信息,就开始了倒刘倒周的活动。他到杭州见了林彪,和林彪谈得非常投机。但是政治上风云莫测,很快几个月以后毛主席抛弃了高岗,这件事对林彪的震动极大。把林彪吓得缩了回去,从此再度谨慎起来,又闭关不出了。1954年林彪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又不安排他具体工作,当然林彪对外都说他自己身体不好。所以五十年代的几个重要会议,清除高岗的会议,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林彪基本上都不参加。林彪对于所有会议都不参加,都请假。

  林彪出山,通过整人向毛表忠心

  时来运转。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上,林彪突然被毛泽东任命为中央副主席,新的排名是毛刘周朱陈林邓,林彪还在邓小平之前,进入到第六号人物。林彪马上以实际行动向毛主席献上一颗红心。这个献红心就是三天以后军委开会,林彪发言带头批判刘伯承。我们知道,1958年批判军队中的教条主义,这里很复杂,彭德怀在里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主要定调子的就是林彪,他当了副主席第三天就在这个会议上公开亮相了,亮相以后就是歌颂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没有点名,实际上就是批判刘伯承教条主义的"照搬苏军"的建军思想。刚刚提拔,马上表态,通过打刘伯承,献上一颗忠心。

  林彪是不是很淡泊呢?我认为他并不是淡泊。特别是在毛泽东的三年困难时期,林彪丧失了一个爱国军人的思想,昧着良心说话,为毛泽东保驾护航,立下第一等功劳。刚才说他批判军队中的教条主义,首先开炮,紧接着是庐山会议,被毛主席当作救星,召到山上,面对面地指责彭德怀,给彭德怀戴上一个最厉害的帽子:野心家伪君子冯玉祥式的人物。林彪出手非常厉害讲话非常尖刻,而且在其后北京召开的林彪主持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个别的军事将领为彭德怀讲话,林彪下令当场逮捕为彭德怀讲话的钟伟将军,出手非常厉害。庐山会议以后,以林彪名义在红旗杂志发表文章,狂热鼓吹大跃进,紧接着主持军委工作以后大捧毛主席,马上献上忠心。从1959年开始对毛主席的崇拜主要是由林彪个人来搞,其中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学习毛主席著作,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等等。但是,七千人大会以后,林彪又缩回去了,为什么要缩回去呢?当然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就是1962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林彪当时是亲自在军委主持工作,部署了向福建派兵的行动,为这个事件他病倒了。本来身体就不好,为了准备粉碎蒋介石的反攻大陆,林彪病倒了,毛泽东就把军委的日常工作交给贺龙,林彪就此不出面了,也不下连队了。1962年下半年,他虽然闭关在家里面,身体不好,但是捧毛等各种活动花样翻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即用现学,立竿见影,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三八作风,他经常几个月就有一个新花样,他每天研究的就是捧毛新花样。1965年在他的指导下,又出版了《毛主席语录》,就是小红书。我想,林彪从1959-1965年长期的狂热的个人崇拜宣传,造成毛主席崇拜的一个巨大的社会氛围,使在这个氛围中更加觉得自己有理,本来毛有错的,就是困难时期的错,经过林彪的宣传,不仅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且更加正确,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所承担的中央一线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  林彪吹捧毛泽东口是心非

  林彪是不是完全崇拜毛?口心一致呢?答案是否定的。1959-1965年天天吹捧毛,因为他是一个两面人,对大跃进时期,林彪称之为胡来,他说毛主席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即错。他很清楚,可是,他从来不在任何公开的场合表达,他只限于对他的老婆叶群讲,对林豆豆林立果也都曾经讲过,但只在家里面议论,从不外传。林彪有很多笔记,他说什么是党性?遵命,听毛泽东的话,大德大勇大智。他自己写的,"勿讲真理要重迎合","主席就是最大的群众,他一个人顶亿万人,和他关系搞好了,就等于是和群众搞好关系了,这就是最大的选票",他每天在家是研究这些东西的。"决议不好也要同意,这是头等的意义,不然就是书呆子",更有名的一句话,"不讲假话就办不成大事",这是他自己写的。林彪对毛泽东有很深的看法,但是隐蔽极深,公开的言论都是跟着毛,顺着毛,迎合毛。他还有一段笔记讲得非常清楚,主先臣后,他理解的和毛主席的关系是君臣关系,毛主席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林彪在这一时期公开情况都是顺着毛,我这里要举一个例子,1960年困难期间,林彪到江苏,江苏当时属于好的情况,非正常死亡是最少的,江苏在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不超过五万人,安徽是几百万人,山东也是上百万人,江苏的领导比较稳妥。林彪1960年上半年到江苏来的时候,江苏的领导就向林彪谈了江苏已经出现不好的情况,林彪讲的和毛主席讲的话是一样的,林彪告诉他们,中国这么大,死这点人算什么,这是公开的。私下实际上,他对大跃进是非常不满意的,有材料显示。1962年他从北京南下的时候,看到列车沿途乞丐成群,林彪在车子上非常不高兴,说怎么搞成这种样子,实际上他是不满意的,但是公开场合上全是捧毛,这就是林彪的两面性。

  我们说从表面上看林彪是不愿意出山的,毛主席请他做接班人,他是不愿意的。1966年8月6日晚上,毛主席三请四邀,林彪才从大连坐飞机飞到了北京。在毛泽东一再要求下,林彪才肯出山的。但是毛可能更清楚,他认为林彪这一切都是假模假样,并不是我们通常讲的老僧入定,四大皆空,没有。毛主席住在人民大会堂的118厅,林彪住在浙江厅,林彪到了以后去见毛,见毛以后就作揖,他说他不能做这个接班人,毛主席大怒,骂林彪说:"你想当明世宗吗?"明世宗嘉靖是明代的一个皇帝,虔信道教,成天不问政事,成天很逍遥的样子。而且毛很严厉地批评林彪说,你不想进入政治运动是假的。林彪在党的八中全会上发言时说他不想做这个事,做这个事很勉强,他随时可以准备交班。毛主席的眼力是很准的,他看出林彪并不是真正的闲云野鹤,并不像刘伯承那样完全淡出政治,他不是的。1965年12月打倒罗瑞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署,这件事情林彪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毛主席接受林彪的意见,抛弃了罗瑞卿,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当然,毛泽东发动"文革"需要林彪的支持,所以对林彪要打倒谁,也照准了,但是毛泽东并不完全是勉强的,打倒罗瑞卿也符合自己的意思。为什么呢?罗瑞卿这几年和刘少奇走得比较近,虽然罗一直很尊敬毛主席,但是他和刘主席关系也很好。1965年1月,三届人大刚刚开完会,重新改选国防委员会,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机构,过去罗瑞卿不在国防委员会任副主席,1965年1月,由刘少奇担任主席的国防委员会,把罗瑞卿提拔成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再一个,刘少奇曾经公开讲过如果林彪的身体不好,罗瑞卿就是国防部长的接班人,刘少奇讲这些话的时候没有特别的在意,但这些都让毛泽东觉得刘和罗瑞卿有一个什么什么关系,所以当林彪要打倒罗瑞卿的时候毛泽东是支持的。

  从1965年4月开始,毛、林就开始联手,逐步削弱罗瑞卿的权力,但是真正打倒是在1965年12月。1965年12月1日,毛泽东、林彪在杭州有一次了密谈,这次密谈,毛泽东在杭州派了他的专列到苏州接了林彪到杭州去的。这次密谈记录当然不知道在哪儿,一般认为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最后交底,把底牌交给了林彪。

  林彪在1967年和毛泽东一起会见非洲刚果(布)国家的保安工作代表团,林彪在谈话中插话说,今天在政治上还没有倒的人,都是事先毛主席交过底的。所以1965年的12月1日,毛、林的杭州密谈,很有可能就是毛主席对林进行"路线交底"。没有几天,12月8日毛泽东在上海临时举行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宣布解决罗瑞卿的政治问题。

  毛泽东让林彪看《范晔传》

  林彪搞罗瑞卿是处心积虑的,一点儿也不淡泊,毛主席看得很清楚。第二个,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著名的5·18讲话,大大发展了毛泽东要防止坏人搞政变的看法,这个讲话毛是基本上满意的。当然毛泽东对林彪的这个讲话有一些保留,1966年7月8日,毛泽东给江青的信对林彪在5·18的新提法和一些行为表示出某种不安和保留。这封信是林彪事件以后向全党公开的,今天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封信是后来伪造的,我说不对,不是伪造的,林豆豆亲自跟我讲过,周恩来奉毛主席命令到大连去向林彪传达这封信的时候,林豆豆躲在屏风后面,因为她的母亲叶群担心林彪记不清楚,叫林豆豆在屏风后面听。周恩来是飞到大连去给林彪读的,这封信是存在的,不是像今天我们的学者所说这是1972年以后编出来的。这封信给林彪看了以后,林彪的一腔热情被浇了一盆冷水,他本来是为了迎合上意,可是今天真的迎合上意了,毛老人家又说我不好,革命的积极性受挫伤了,下面我还会讲到他经常受伤的。因为毛老人家高深莫测,随时会变化的,高岗事件始终像阴影一样缠绕着林彪。他一方面是不断地支持迎合毛泽东,但是实际上他也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当毛主席1966年8月请他出山之时,他一再推辞,但是,最后还是接受了毛主席的命令。

  可是毛泽东在最需要林彪的时候,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毛主席对林彪还是不放心,果真是让林彪猜到,就在8月,毛亲自布置让林彪看两本古书,一本是《三国志》中的《郭嘉传》,一本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范晔传》,对林彪加以告诫。《郭嘉传》在国内印了很多小册子。郭嘉是曹操重要的谋臣,跟随曹操10多年,参与军务,积劳成疾,为曹操破袁绍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死于军帐之中,死时38岁。这是一个正面人物,毛主席要林彪学郭嘉。

  另一个范晔是南朝宋国著名政治家,贵族出身,政治失意时做过宣城太守,综合各家的材料编成《后汉书》。范晔17岁时开始做官,曾经做过相当于国防部长,后来卷入党争,参与了皇帝的叔叔刘叔康的谋反,刘叔康曾经拉范晔入伙,范晔不肯入伙,最后还是拉进去了。宋文帝最后把范晔全家抄斩,死的时候48岁。

  毛泽东在1966年8月份刚刚把林副主席捧为接班人,就让他看《范晔传》,太有意思了。毛主席要林副统帅学习郭嘉,忠心为主,勤勤恳恳,报效主人,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范晔是一个文人,他在历史上有名,就是编《后汉书》,而且范先生的性格非常豁达,非常飘逸和潇洒,喝酒呀,等等,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林彪是一个很拘谨的人,这两人没有可比性。但是范晔做过尚书外兵郎,这是唯一一个和林彪相似的。毛要林彪学郭嘉,又用范晔最后参与谋反,被满门抄斩的历史事实来警告林彪。老人家这个宝库里的东西太丰富啦,又有二十四史,又有马列主义。从这可以看到两点:第一点,"文革"初期,毛主席对任何人都不相信,他在提拔林彪的时候,对林彪是防范的。第二点,伟大领袖也是非常坦率的,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他就是要告诫林彪,一定要摆正关系,否则下场不好。我觉得毛泽东要林彪读《范晔传》,学郭嘉这两点,是"文革"期间毛、林关系很关键的一个地方。

毛泽东派8341部队进驻毛家湾

  林彪一出山就打人。八届十一中全会,毛主席"我的一张大字报"一出来,刘少奇就倒台了。林彪最大的敌人就是邓小平,毛主席在八届十一中全会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要把邓小平打倒,而且在八届十一中全会选新的中央常委的时候,邓小平的得票是全票,排行第四名,毛林周邓,邓的得票非常高,这让林彪感到巨大的威胁。本来中央还要让邓小平分管一个工作,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外国共产党联络工作。八届十一中全会刘少奇是完全罢官,挂名常委,不安排任何工作,回家反省,小平同志是有工作的。但是林彪发表讲话,他看到机会来了,一讲话把邓小平打下去。打下去后邓小平说现在他已经不能工作了,要和康老交待工作,把他的工作转给康生。所以林彪一出手就非常厉害,看到机会来了马上把他认为自己最大的威胁邓小平打下去。而毛主席没有加以制止,"就让小平同志锻炼锻炼吧"。

  林彪一上台就发表了一个讲话,他说文化革命就是要罢官,实际上就是罢官运动,罢哪些人呢?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第二个是不是突出政治,第三个是不是有革命干劲,这三条标准,是我们选拔干部的标准,以及是罢官标准。另外林彪在8月13日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大节和小节的问题,林彪说我们要看大节,不要看小节,小节什么男女关系偷鸡摸狗都没有关系,只要大节忠于毛主席,这是最大的大节。林彪一上台谈了几个罢官问题和大节小节的问题。可是会议刚刚开完没有多少天,林彪突然又消极起来了,用我的话说他做甩手掌柜了,因为他看到毛泽东已经作了对他的制约。第一个,林彪是被毛主席任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可是毛主席给他选了一个中央军委秘书长——叶剑英元帅,毛泽东不让林彪自己选秘书长,给他配了一个秘书长,具体军队日常工作是由叶帅管。第二点,毛主席多少年来对徐向前元帅是考察的,当然毛主席也关心他的身体,关怀他,但是从来不让他进政治局,可是徐向前元帅竟然在"文革"爆发的1966年进入政治局,叶剑英同志也进入政治局。不是你林彪一个人提拔,我还提拔军中其他几个老同志,这几个军中老同志都跟你林彪一点关系都没有,毛主席作了布局。再一个,林彪当了副主席了,家住在毛家湾,毛家湾今天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所在地,它的对面是北京一所著名中学——北京四中,"文革"前是北京高干子弟云集的中学。毛家湾驻地,林彪当了第二号人物是不是有一个林彪自己的卫队?没有的,过去的林彪驻地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中央军委办公厅的警卫处来保卫。今天由于林副统帅当了第二号人物了,毛主席派了8341部队和中央军委办公厅警卫处联合保卫,8341部队进驻林彪大院。林彪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本来还好,他主持军委工作,他的驻地就是军委同志来管的,现在毛主席派了一个警卫局副局长天天住他家。于是,林彪万事没有自己的意见,主动交权,一切听毛的。1966年一上台,个把月不到,就什么事都不管了,完全消极啦。

  林彪利用"文革"清除异己

  在"文革"初期阶段,林彪的名声非常大,对林彪的宣传是铺天盖地,引导老百姓相信林副统帅是大权在握。现在看起来这可能是毛主席拉住林彪为"文革"造势,其实林彪只有一个副统帅的名字,角色并不突出。那么,林彪是不是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了呢?不是,这个人很厉害。林彪利用"文革"这个机会,报复和清除异己。林彪利用毛泽东的猜疑心,主席年纪大了,好疑,年纪更大了,更疑,借毛主席的手排除异己,这是林副统帅的一个基本方面。林彪为什么要打倒医生傅连璋?毛主席在江西的时候得过一种疟疾,当时病得很重,傅连璋救了他。傅曾经是长汀的一个医生,这个人当时不是共产党员,是一个基督徒,他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发一句话,凡是长征的人都可以入党,所以傅同志才入党的。20世纪50年代初,毛命傅同志去给林彪检查身体,傅看出林彪扎了一个吗啡,所以毛主席对林彪的身体非常了解。傅同志本来是不愿意讲的,这件事情林彪是非常不愿意传出去的。1966年7月开始,林彪和叶群下令,邱会作的总后勤部对傅连璋进行残酷批斗。傅连璋向毛主席发信,说历史上我救过你一次,这次你能不能救我一次。毛泽东最后批示,说,"此人似无大罪"。话的意思,似乎应予保护,林彪看这个讲得不是很坚决,没有大罪有小罪,所以我们这个傅同志1968年死在囚中,死在水泥地上。傅是真的被林彪害死的。还有一个清除贺龙。今天还有很多人称清贺龙是毛的意思。毛是要清贺龙,但在这个问题上,林和毛达成了一致,两个人都要清贺龙。

  林彪明批朱德,背后尊敬

  林彪对贺龙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对陆定一夫妇一定要整,对于傅连璋是一定要整的,对其他的人,他还是有自己看法的,他对江青集团残酷地对待彭德怀和刘少奇有不同看法,当然这个看法只是在家里有,他又不公开讲。1967年7月,红卫兵包围中南海,要求中央把刘少奇交出来,交给群众批斗。数十万人包围中南海,在这时候,林彪在北京听秘书读一个关于蒯大富的文件,林彪说,刘少奇是党中央副主席,蒯大富反对刘少奇就是反党,那已经是刘少奇被打倒的1967年7月,他在家里突然脱口说出这番话,他对毛整彭和刘整得这么厉害,是有保留的。林彪对刘少奇没有特别行动,都是顺着毛、江的态度走的,对陶铸被打倒无能为力,对彭德怀没有特别加以打击。打彭是由江青亲自领导的,派戚本禹进行直接指导的。林彪对徐向前和刘伯承也是看毛主席的脸色,二月逆流以后,对徐向前有打击,但是出手不狠。林彪在对朱德的态度上是双重的,他每一次骂朱德的时候都是选毛主席在的时候骂,私下里去看朱德时则对朱德毕恭毕敬,他在"文革"中也看过朱德,看朱德的时候非常尊敬朱德。但是在会上,只要毛主席在,他马上批判朱德,以表他献给毛主席的一颗忠心啊。对周总理,1966到1969这三年基本上不妨害,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基本不妨害。一般情况下,也尊重总理的意见,在"文革"中基本上没有和总理发生过冲突。

  对康生,他特别地在意康生,敬而远之。他知道康生的厉害。

  林彪对一些部下的倒台都是有同情的,"文革"中对部下被打倒也和江青吵过架,但是林彪区分不同的情况,除了对极少数他的亲信伸出援手,其他一概不管。叶群有一个亲戚被康生打成反革命,但是林彪和叶群都不救。陶铸被打倒以后给林彪写过一封信,林彪看过以后沉默不语,叶群害怕出事,马上把这封信烧掉。这是事实,就是在林副统帅权势熏天的时候,也还是每天有紧张感。

  叶群如何成为林彪的当家人

  叶群这个人物在林彪的身边特别重要,她是个所谓知识分子出身,属于1937-1938年去延安的革命女性,那时去延安的女性很多,她是其中之一。叶群在延安整风中被整过,整的时候不知道是神志昏迷还是半真半假,曾经把面盆当成尿盆,用一个盆,那个时候比较困难,这个盆洗脸用,打饭用,尿盆用,三用,也就是说被整得不轻。当时叶群曾经是王明担任校长的中国女子大学的校部机关的一个科长,所以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一定要找一棵大树,找一个大锤,终于找到了林彪。她是有文化的,懂俄文,曾经在50年代翻译过俄文的东西,在50年代漫长的十年中,跟她的夫君一同韬晦,闭关不出,深刻地研究宫廷政治,深有心得,夫妻共同在读书。林副统帅读书不是在"文革","文革"期间基本不读书,他读书是在50年代,苦读,天天读书,研究宫廷政治学,而且是夫妇共同把书读。

  叶群和江青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两个人都有野心,都有文化,当她们跟夫君结婚以后,都还增加一个新特点,就是作风霸道,本来不霸道,但与权力接近了以后就霸道起来了。这两位都会说话,一方面这两人都会讲意识形态的大话,江和叶是一样的,都会说,满嘴大话,同时又有农民革命女寨主的风格。江青自称老娘,叶群自称姑奶奶,这是很有意思的革命文化中出现的情况,所以既会讲革命的意识形态的文化,马恩列斯毛都会讲,同时也会讲寨子里面的语言,跟她们的先生都学会了很多。但是林彪在这方面说得很少,林彪是不太说的。

  那么,叶群和江青的不同点在哪里?江青完全不能当毛的家,江青是听毛的,当然,江青能影响毛,这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江青不能左右毛,毛太英明了,谁都不能骗他。而叶群基本可以当林彪的家,林叶是夫妻店,林彪在50年代漫长的赋闲十年里面,已经形成了对叶群的依赖性,他们两个在家里冷冷清清,但应该讲夫妻是共患难的,他对太太形成了高度依赖。而叶群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对宫廷政治学很有研究,林彪从多年的经历中间相信叶群的判断力之准确,而且林彪身体不好,精神倦怠,成天没有兴趣,又不喜欢吃,也不喜欢玩,这个灰暗的人生啊。成天研究宫廷政治学有什么意思?比如我们的贺龙元帅对食品对体育等都有一些爱好,可是他们两个都没有,天天枯坐在房间研究二十四史,所以心情灰暗,而且需要叶群打理内外事务。"文革"中叶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点,控制林彪接触的信息,林彪所有的信息都是由叶群控制的。第二点,给林彪的意见和批示"把关",这都是林彪同意的,因为林彪知道他太太有这个政治敏锐性,所有的文件都一定要等他老婆看了以后才能送给毛主席。一定要迟一个小时,甚至要迟一天,等太太的意见,他对他太太的这个政治敏锐性有很高的评价。每一次上天安门,叶群给林彪的意见把关,把关的核心是捧毛、捧江,给他的所有意见都要加上捧毛主席、捧江青的内容。我们现在知道林副统帅每一次上天安门都是叶群导演的,就是只能比毛主席早一分钟到,为什么呢?早到太多的话抢毛主席的风头,迟到的话,对伟大领袖大不敬。对这个一分钟的把握是很难很难的,叶群不知道费了多大劲,林副统帅跟随毛主席八次检阅红卫兵,非常非常吃力的一件事,你早到五分钟十分钟在那儿干吗啊?你是不是结党营私啊,你是不是跟别人打招呼,要拉拢人心啊?所以叶群给林彪设计的是早到一分钟的策略,这是我讲的第二点。第三点,协调和毛、江的关系,因为林彪有的时候和江青打交道的时候需要叶群协调。第四点,代表林彪指导军中重要的人事事务,叶群是管军队的,这个女人不简单,她是军委办事组的女当家,林彪看起来是个当家的,但所有指示都要经过她。

  叶群参加军委办事组是毛的意见,毛对叶群的揽权都知道,但是不加以制止,他是把叶群看成林彪的替身来看待的。

  林彪被吓出一身大汗

  林彪在1967年"文革"高潮的这一年,深居简出,除了跟随毛主席出来露个面以外,很少有接见军队高层同志的行为,他避嫌。1967年5月发生了一件事情,对林彪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毛主席开个玩笑,让林彪吓出一身冷汗。林彪本来就怕出汗,那一次吓得浑身出汗。1967年5月,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个革命文艺演出,毛主席和林副统帅一起看革命演出,部队文艺战士满怀热情满怀忠诚,一致高呼"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毛主席碰一碰林彪,"下面到你了",这句就果真是"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毛主席就是这样碰了一下林彪,林彪便吓得一身大汗。回去以后林彪就有重要行动,下令林办人员把北京市能看到的所有关于祝林副统帅永远健康的东西全部刷掉,当天晚上给周总理和中央文革写信,要求从一切政治文告,一切文艺节目中坚决地把永远健康全部拿掉,要求传达到全部的群众组织。就是毛主席碰了这么一下,让我们的林副统帅这一天晚上不得休息。其实毛主席这碰一下并不是偶然行为,毛主席极其在意对林彪喊永远健康的。

  机会来的时候,林彪迅速出手,这是他在"文革"期间的一个基本特点,机会不来,装聋作哑,变成了一个逍遥派,深居简出,在家里什么都不管,机会来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一个机会来了,1967年3月份,林彪想搞军内走资派,毛主席经过权衡以后加以制止,林彪缩回去了,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武汉事件,这一次事件对林彪的震动很大。1967年7月20日,武汉的陈再道,那个所谓发生的打谢富治和王力事件,所谓武汉兵变等,毛主席在武汉受惊了,坐飞机到上海,给毛主席开飞机的司机就是驾驶256号飞机奔苏联去的潘景寅飞行员。1967年从武汉飞上海是毛主席一辈子最后一次坐飞机,就是潘同志开的,潘同志最后与林彪在温都尔汗摔死了。1967年7月20日武汉事件发生的时候,林彪兴奋异常,本来是在后台的,突然一下子走到前台了,因为毛主席在武汉整个转移到上海,林主持了中央文革碰头会,过去没有他的机会,过去开碰头会是毛泽东指定周恩来主持,所以林副统帅从来不能主持会议的,这一次林彪终于可以主持会议啦。7·20事件后,7月22日,林立果出台,以红尖兵的笔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揪军内走资派。7月24日,林彪给江青写信,给中央文革写信,提出明天的大会我还是应该参加,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林彪从来是不愿意开会的,更不愿意开大会。7月25日,中央文革、周恩来预定,开一个百万人的欢迎谢富治和王力的群众大会,声讨武汉地区逃匿的走资派,这次大会,林彪一定要参加。7月25日,林彪实现了一个他很大的理想,第一次在毛主席不在的时候站到天安门的中心,他就是要这个感觉。那么,林第一次登上天安门,成为主角,所有这一切,毛主席在上海高度重视。7月下旬,林彪作出姿态,他说,寄希望于小将,他平常看不起戚本禹那几个年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方面,他已经开始感觉到7·25他登上天安门犯忌讳啦,后悔啦,赶快要修补和江青的关系,怕江青在毛泽东面前告他一个刁状,再一个他知道那几个宠儿是毛主席喜欢的,向毛主席表忠心。破例地,他主动约见中央文革的几个成员。毛主席对林彪7月20日到8月1日这十多天的行为,高度警惕,毛在上海,自言自语道,"什么永远健康,人类永远健康吗?什么永远健康!"没有一个人接他的话茬,旁边是杨成武等人。他已经开始放话了,对林彪开始不满了,更重要的一个行为,毛让杨成武回到北京传达他的最新最高指示,绕开林彪向周恩来传达,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要杨成武在8月1日建军节作致辞,撇开国防部长林彪。由于196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40周年,大家很看重的,40周年大会致辞,毛泽东不要林彪作,要杨成武作。第三点,要杨成武不要告诉林彪他的谈话,毛在上海对林彪登上天安门已经是有感觉的了。

  而早几个月前,1967年3月,从一件小事情上能看出,毛主席还是支持林彪的。1967年3月,周恩来在和毛主席作汇报的时候提到我们现在应该开个军级干部会议,关于部队支左的问题要统一一下看法。这件事情,康生和江青向林彪告状,说周总理不应该绕过林彪直接向毛主席汇报,应该通过林彪向毛主席汇报,毛泽东也同意应该先告林彪再转毛泽东。于是总理写了一个沉痛的检讨,原话是保证决不再犯,向林彪作检讨。3月份还要经过林彪,到了7月份、8月份,毛主席指定不要经过林彪,把林彪又当成一个摆设了。这个事情使林彪7月20日以后高涨的政治热情迅速冷却了下来,又变成了一个甩手掌柜。毛主席还是在控制一切,1966年到1969年军队的所有重要决策,都要报江青领导的钓鱼台,军队的决策林彪是不能直接报上去的,都要先报江青,也就是等到毛主席和江青同意以后才能推行,林的讲话也得由钓鱼台事先审查,军委办事组人员的组成也是毛定的,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来自于毛。但是,当毛需要林彪的时候,也会考虑林彪的意见,适当地满足林彪的要求。就是说,林彪要打倒哪个,毛主席经过圈黑以后,同意适当满足林彪的要求。平常很骄傲的林彪在这段时间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在1967年他居然将自己写好的稿子、写好的信事先让戚本禹去看,因为戚本禹是江青的宠儿,权势熏天,林彪地位这么高,本可以不理戚的,但是林彪为了调整好他和毛泽东、江青的关系,竟然信要先给戚本禹。

九大是林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林彪的一些想法在九大上和毛泽东是有分歧的,林彪是比较主张"文革"结束国家开始搞现代化,恢复常规恢复秩序,毛泽东要不断革命。毛废弃了陈伯达给林彪写的稿子,那个稿子是林彪比较欣赏的,就是"文革"结束以后,应该搞经济建设。毛不看,用的是张春桥的稿子,张春桥的稿子就是继续革命不断革命。那么,林彪在九大作政治报告的时候,事先稿子是一个字都没有看的,他是很不高兴的。九大上,毛主席正式安排林彪为接班人,又来试探林彪了。九大时间开得很长,开了20多天。有一天开会选举大会主席团,毛主席说选举林彪同志作主席团主席,吓坏了林彪,好在林彪反应快,马上拉了话筒说选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主席,然后林彪说流眼泪就流眼泪,流着眼泪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在九大庄严的主席台上,两个人演出了这一场试探与反试探的一场戏。另外,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上,借用外电的话表达了自己的不安,主要借用苏联人的话,说"我们现在是军事官僚集团"。

  毛主席在九大上安排林彪系统的人当了政治局委员,但又做了其他的布局。他任命了许世友、陈锡联担任政治局委员,他也让李先念担任政治局委员,几个老臣,刘伯承虽然双眼失明了也还是政治局委员,叶剑英也是政治局委员。所以,林彪并没有真正实现清一色,特别是大军区司令员这一级,林彪最希望能洗牌的这一级,毛泽东坚决不让林彪染指,大军区司令员这一级全是毛主席定的,林彪对广州军区只能有一个建议。

  林彪推出林立果犯了大忌

  毛岸英同志牺牲了,毛岸青的身体又不太好,1970年的7月份,林立果被隆重推出,给毛主席和江青造成巨大的心理上的一个反应,因为他们两位都没有儿子啊。怎么推出的?七月二十几日安排得很好,专门安排的,林彪视察军委的一个新工厂,特地安排儿子跟他一起走,录像在军中所有单位播放,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七月下旬,林立果作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讲用报告,这个讲用报告长达七个小时,讲了一天,七万字,这个报告毛泽东当然看到了。林彪昏了头了,居然在家里欣赏得不得了,说这个报告不仅语言像我,思想像我,连讲话的声音都像。他韬晦了几十年,所以我们讲人有的时候会利令智昏的。这个报告到了毛泽东那儿,包括军队空军对林立果的吹捧,毛产生了负面的看法。本来毛泽东对林立果是有一点欣赏的,因为林立果是好动脑筋的人,动手能力很强,他是北大物理系的,喜欢搞一些军械等。特别是在1969年林立果突发奇想,将张家口以北的一个山劈掉一半,放一个雷达,说这个雷达放上去以后,莫斯科要对中国放战略导弹的话这个雷达可以提前知道。毛主席非常高兴,亲自接见林立果,称他是革命小将,敢想敢做。毛主席鼓励了,林彪本应该谦虚一点,但是他忘掉了,他以为毛泽东称赞他儿子了,他就要隆重推出。主要林受了刺激,毛远新这个时候在沈阳军区不断受提拔,现在他要赶紧提拔林立果。毛主席的反应是,林彪同志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了,这么快这么着急地把他的儿子也推作接班人了,这是主席跟江青、康生等人的小范围的谈话。康生直接在主席面前说,林彪昏了头了,怎么能隆重推出自己儿子呢,特别是毛主席没有一个健康的儿子的时候,更不能推出。

  林彪"一号命令"惹得毛极不高兴

  这个是肯定的,毛主席最喜欢的是林彪不管事,或者是指定性的,我叫你做什么你做什么。我们知道1969年珍宝岛事件以后,有一个中苏两国副外长的谈判,在北京谈判的前几天,林彪非常紧张,林彪开始管事了,他提了一个口令传达给黄永胜,叫全国的机场把飞机都隐蔽进去,开始战备,等等,被军委的一个副总参谋长阎仲川加了几个词叫林副主席一号命令。这件事犯了大错,为什么,他是报给毛主席的,报毛和报给黄永胜是同时,他应该先报给主席,主席批准以后再往下报,他不应该同时。这件事情果真毛主席知道以后,极不高兴,下令汪东兴烧掉。林彪自己也知道他犯了一个大错,就在这一天他批了这个通令以后,当天晚上他书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提醒自己,要顺从毛主席,他后悔了。因为1967年有一天,林彪调动一个连的兵力都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批准以后才调动一个连的军队。全国进入战备紧张状态你是这样一个态度,果真毛泽东不高兴,林自己也知道了。林彪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经常会犯错误的。毛主席最喜欢的是林彪不管事,一旦林彪要发号施令了,毛主席就不高兴了,而这一次应该讲林彪并不是有其他的野心,是毛主席的猜疑心在作怪。

  庐山会议之后毛是怎么对付林彪的

  第一个抛出陈伯达。第二个批陈整风。第三个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第四个,向全国人民公开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的谈话。我印象还很深,林彪事件之前,人民出版社发行一个小册子:毛主席1970年会见斯诺的谈话,发行小册子在全国宣传。就在这个讲话中,毛主席说,四个伟大讨嫌,四个伟大是谁封他的,是林彪封给他的,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简称四个伟大。林彪事件之前,这个小册子就传啦。

  1971年8月份开始,毛主席南巡,打招呼,为批判林彪做准备,他的南巡讲话,汪东兴写的纪要基本上是真实的,各地的讲话大致内容相同,是为废林彪做准备的。还有一个,毛主席和江青真是高度配合,真的是政治夫妻,兵不厌诈,江青在1971年夏天为林彪拍一个照片,名字叫"孜孜不倦",林彪在学毛选,麻痹林彪。

  林彪跟毛对着干,坚决不作检讨

  我下面要讲第六个问题,"9·13事件"及其后果。

  毛主席的领导学一向成功,过去毛主席统御有方,他的政治对立面,无不一受斗,马上倒地,束手待毙,毛主席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次"9·13事件"是唯一的一次受挫。为什么?林彪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很有心计,但是他的性格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我曾经看到过台湾军中的一个绝密的材料,他们对林彪的分析。到底国民党和共产党打了一辈子的仗,和林彪交手也很多,对林彪有些了解也是真实的。林彪这个人是一个极其孤傲的个人主义者,英雄主义者,非常爱名誉,非常自尊的一个人。我们知道1967年5月1日,林彪在天安门上跟毛主席最后一次见面,两个人见面一两分钟一句话都不讲,林彪当着西哈努克的面负气而去,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毛主席的手下没有一个敢这样的,林彪那天本来不想去,是叶群跪在地下求他一定要去。5月1日的焰火晚会林彪去了,坐在边上,坐了一分钟让记者照了个相,然后就走了,这个耍性,个人英雄主义不得了,当然,毛泽东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两个人都不打招呼。  在毛主席的领导学中间,要人作检讨是一个主要内容,而且光是口头检讨不行,一定要书面检讨,这是毛主席领导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一个立此存照,有了小辫子。第二个根据不同情况,把你的检讨下发到县团级,什么军级,师级,下到哪个级,在全国的影响,用你自己的手打你自己的嘴巴。1959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朱老总违心地作了悲痛的检讨,毛主席为了肃清朱德同志在全国人民心中很高的影响,检讨下到县团级,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你朱老总有错误,朱老总歌颂毛主席的伟大。写检讨的人从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以后是无所不包,从刘少奇到周恩来到江青再到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毛主席喜欢叫他们写检讨。"9·13事件"以后总理的威望比较高,毛主席特地批准周恩来在一个特大的范围内作一个深刻的全面的检讨,这是事实,1972年总理的检讨很长,叫人作检讨是毛主席领导学的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只有一个人例外——林彪,坚决不作检讨,只有他敢跟毛主席对着干。王明啦,刘少奇啦没有不作检讨的,包括江青也要写检讨,所以,林彪了解他作检讨的结果是什么,他最担心的是毛主席把他的检讨批发全党,这个把他接班人一废很好废嘛,林彪写检讨啦,林彪犯了错误,身体也不太好,给他换一个工作等,所以林彪坚决不作检讨。林彪不作检讨,毛主席就拿四大金刚和叶群出气,黄吴李邱,他们是一遍一遍作检讨,毛主席是一遍一遍不让他们过关。特别是毛主席对叶群,他把对叶群检讨的批示发下去,"爱吹不爱批","九大了,当了政治局委员了,尾巴翘到天上去啦","9·13事件"之前毛主席就把叶群检讨的批示下发。

  毛泽东为何能躲过暗杀?

  毛主席当然没有料到林立果会刺杀,搞反革命政变,这是毛主席革命一辈子,掌权以后,从来没有碰到的情况。但是毛主席警惕极高,神龙见首不见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今天到哪儿去,大家都是搞不清楚的,命大,福大,躲过了这次刺杀。

  林立果刺毛,林彪是不是清楚?这些是疑点。很多说法说叶群是参与其中的。很可能林彪都不知道,多年来叶群控制林彪的信息。"四大金刚"都没有参与刺杀毛泽东的活动。

  在使中央知晓有关情况的过程中,林立衡起的作用特别大。林立衡这个人很有意思,毛主席早在1971年9月1日到2日,就已经有所感觉,他和江西第一号人物程世清谈话。毛主席跟他七谈八谈,"庐山会议结束,陈伯达后面还有人",程世清本来是被认为是林彪的人,这个时候火线立功,马上迅速站出来揭发林彪,这个材料是准确的。程世清向毛主席揭发说,我的家属和林豆豆有接触,林豆豆几次到南昌来都提示,提示什么呢?说,不要跟我家多来往,搞得不好以后要杀头的,这个话9月1日和2日程世清就向毛泽东说了。所以毛主席能躲过暗杀他是有信息的。

  林彪为什么要逃?从种种迹象看,林彪没有逃的准备,一点准备也没有,本来他可能是准备听天由命的,反正不检讨,任你毛泽东怎么办?随便你了。

  再一个南逃广州也只是一个腹案,并没有任何准备。南逃广州,更重要的是四大金刚都不知道,应该讲这件事情的真正策划者还是叶群和林立果,当然林彪是同意的。现在,256号飞机确实是一个谜。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几点,第一个就是北京对林豆豆的报告反应很慢,至于为什么慢,搞不清为什么。第二点,北京指示林豆豆也上256号飞机,而林豆豆没有上,这是确切的。第三点,开这个飞机的飞行员潘景寅,在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接见记者的时候,称他是一个好同志,这个同志是7·20事件时毛主席专机的驾驶员,毛主席对他印象很好,毛主席当时就说他长得像岸英。所以具体情况到今天都是一个谜,到现在还没有最新的资料。

  毛林之争完全是权力较量

  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林彪事件的性质。我觉得这件事件,是一个革命事件的变异和退化,带有宫廷政治密谋政治的浓厚色彩,在这之前的党内斗争,虽然也有密谋,但是最后都要拿到台面上,或者面对面地交锋,或者失败的一方公开检讨,形成一个决议。这次不是的,这次是打暗拳的方式。如果说毛主席和刘少奇的斗争,还有思想方面的差异,有思想之争,或者叫路线之争的话,我觉得毛林之争就完全是一个权力较量。没有什么思想,你说林彪有什么思想,林彪从来不敢说出来,没有说出来,如果一个政治家不把你的看法说出来,你这个思想叫什么思想,所以我认为完全是围绕权力的一场较量。毛主席晚年真的是帝王思维已经全面化了,他老人家有两套语言系统,这是我的研究,一套语言系统就是怎么反修防修呀,三要三不要呀,学马列呀,多学一点哲学呀,这是毛主席的一套语言系统;另外一套语言系统就是汝等不得谋反,就是摆正关系,他经常一会是叫大家学马列,学几本书,一会读《郭嘉传》、《范晔传》,实际上就是这样,他是两套。

  毛主席给林彪在"文革"就是一个接班人的名义,而不给一点发号施令权,所谓林副统帅名气那么大,名声那么高,实际上林彪在"文革"的1966到1969年他权力的含金量跟"文革"前刘少奇不能相比,刘少奇是真的有权,所谓林副统帅是没有权的,他只能是在毛主席给他创造一个机会的时候,突然出手捞一点好处,打几个人,而且做过以后马上又缩回来。毛老人家在这段时间,特别是明明知道林彪身体不好,却把他树为接班人,作为自己大权独揽的挡箭牌。他不仅自己这样,他给他夫人江青也是树了一个挡箭牌,就是陈伯达,陈伯达完全是一个傀儡,拿陈伯达出来是为了照顾江青的,江青因为刚刚出道的时候,震动太大,一定要陈老夫子,陈老夫子是共产党的老理论家。其实陈老夫子在他们里面是随时可以被羞辱的人,陈老夫子就是因为被江青和"文革"那些小同志羞辱,最后到林彪那里寻求温暖的,很可怜,那个政治局常委到林彪家里去,开车子都不敢直接开,左看右看的,怕这个怕那个。虽然是第四号人物,实际上一点含金量都没有的,所以,林彪是毛主席的挡箭牌,陈伯达是江青的挡箭牌。

  政治前景的莫测造成林彪的心理疾患

  我下面要讲林彪这个人工于心计,我认为他确实有政治野心,今天为他说话的一些人,说他没有野心啦,说他淡泊,不是的,他有政治野心。我要给他分阶段来说,在1966年之前,他是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勇攀政治高峰,1966年到1969年是全力配合毛,扩大自己的影响。党的九大以后是全力保自己的接班人地位,因为他发现毛主席有权力转移的迹象。那么,林彪在"文革"中从不放过任何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政治前景的莫测造成他心情的灰暗。在"文革"期间对外界的情况了解很少,他基本上不读书,也不看材料,就是听秘书一天讲两次文件,一次二十分钟,而有的时候脾气不好,连文件听都不听。珍宝岛事件,我们在党的九大上看到,毛主席在接见孙玉国,林彪也在接见孙玉国,林彪对珍宝岛事件毫不感兴趣,心情极度灰暗,我想这个灰暗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避祸,已经是有心理疾患,我认为这种态度是罕见的,反映了我们当时接班体制的荒谬性。不仅要看传奇人物起伏,也要看体制,而且权力是高度腐败的,包括夫人参政,明目张胆,特别是林彪默认叶群四处为他的儿女找女婿啦,找儿媳妇啦,权力的腐化到了何等的地步。林彪对自己的太太和孩子都有失察之过,对他们的擅权行为没有制止,终于导致灭门惨祸。他一辈子天天韬晦,保全性命如果是个目标的话,灭门惨祸,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事情。为什么会灭门,跟他自己有关系,对太太和儿子放任,他对他的儿子从1970年开始高调推出,这个推出是太不懂道理了,还读了这么多历史的书,他应该对外宣传他的儿子身体不好啊,头脑不清楚啊,他应该是这样。

  林彪事件,把我们毛主席革命的崇高理想主义的那个层面破坏殆尽,粉碎性破坏。毛主席的革命是有很崇高的一面的,20世纪的中国革命最崇高的理念,这个层面,被林彪事件完全破坏了。毛主席多年来在处理党内关系上,经常搞平衡,或者叫博弈,他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是这一次的博弈,或者叫游戏,或者叫玩笑,真的开得太大了,把老本都赔上了。林彪事件,前面不管是搞王明搞刘少奇搞高岗,搞高岗很轻松啊,搞过高岗以后游山玩水呀,吟诗啊,非常轻松的,革命豪情呀。这次不对啦,这次把老本都赔上了,代价太大。林彪当然是完蛋了,粉碎性的完蛋,灭门惨祸。但是,老人家几十年一贯正确的神话也就此被打破,所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大哭,今天我们知道,纪登奎非常奇怪,说,林彪这个坏蛋搞掉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呀,总理说,你不懂你不懂呀。我个人认为,总理为什么哭,有两点,一点为毛哭,为他投身革命全部的身全部的心放进去的,中国的20世纪的共产革命,他的意识形态他的革命崇高的那一面,被林彪事件粉碎啦。第二个,为自己哭,本来前面还有一个林彪作为防风林带。

  所以我们讲,林彪事件对"文革"的合法性,是一个颠覆性的打击,粉碎性的崩盘。毛泽东的身体因为林彪事件被彻底打垮,老人家在1971年之前,是满面红光,神采奕奕,我们看过电影,毛主席脸色真的非常好,每一年都要上天安门,但是从此以后再也不上天安门了。所以我想,林彪是完蛋了,但是毛主席也不是胜利者,几年以后毛泽东去世,中国历史的一页就翻过去了。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加)

相关日志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周瑜之死——1800年前的政治疑案探究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ave on Cookie Cutters.

100 shapes on sale, up to 40%, at Sur La Table!
From our sponsors
周瑜之死——1800年前的政治疑案探究
Nov 21st 2013, 03:20, by 墙外仙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在建安十五年某个寒冷的冬日夜里,庞统站在一艘顺流而下大船的船头,面对着寒冷的江风,却没有回舱的意思。舱里,放着的是周瑜的棺木……

免责声明:此文没有任何学术性,为行文流畅,所引史料均在文中简略注明,不专门加注。本文所作论述多为胡说八道,若造成读者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此文作者不负任何责任。

特别感谢田余庆先生,您的论文让我明白从历史的碎片出发还原全貌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但凡有趣的事,都是想去做一下的,于是便有了这篇考据恶搞两不挨的奇葩文章。

以下为正文:

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

曹操重要幕僚郭嘉于三十八岁去世后,曹操曾对荀攸说他的死是"中年夭折",十分哀痛。(《三国志·郭嘉传》,以下出自此书者只注明传记篇目)可见虽然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平均寿命颇低,但对有一定地位,可以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政治军事人物来说,36岁远远不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纪。事实上,在整个后汉—三国时代,达到了周瑜的地位(去世前为偏将军,南郡太守)而又在比周瑜年纪轻时自然死亡的,寥寥无几。其中最有名的恐怕便是35岁去世的魏明帝曹叡与30岁去世的吴景帝孙休,这两位自幼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了。而周瑜短暂的一生中长期辗转于各地征战,去世时离赤壁之战相去不到两年,可谓恰好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

若是故事到此结束,恐怕我们也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过早地让一代名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了相关史料,我们对于周瑜的死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疑问。

"夭亡"和"暴亡",在史册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夭亡可以是长期卧床病重不治,一把年纪的人也可以突然暴亡。按照常识,从染病到发展,到最后死亡,一般需要一个过程。在整部《三国志》的体例里,被记载"卒"或"病卒"的人物,一般可以认为是比较平缓地去世的。在这里我们以吴国官员骆统为例,他和周瑜一样,三十六岁就去世,毫无疑问属于"夭亡",《骆统传》中记载道:"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而以前对其政治军事活动的记载停止于黄武初年在濡须带兵抵抗魏将曹仁的事迹。对于骆统来说,他的死显然不在"暴亡"之列。

对于周瑜的死,本传的记载是"……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虽然用的词是"病卒",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典型的暴亡。要证明这个结论,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周瑜去世时的背景。

赤壁之战取得大胜后,周瑜并未就此班师,而是对曹操控制下的荆州展开了趁胜追击。经过一年多的相持,曹操指派防守江陵的曹仁撤退,东吴集团控制了整个长江北岸的南郡地区。而同一时期,赤壁之战时处于周瑜羽翼下的刘备集团趁机接收了抵抗薄弱的荆南地区,自曹操南征后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此时,对于东吴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想,第一种是周瑜等人坚持的"伐蜀",第二种是鲁肃等人坚持的"借荆州"。周瑜从前线返回京口,向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说道: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孙权的反应是什么呢?"权许之",也就是得到了孙权的首肯。而就是在回到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显然,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谁都没有想到周瑜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离开人世,完全可以称他的死为"暴亡"。

这不仅是我们的推断,也是周瑜自己的认知。他在去世前写给孙权的信中写道:"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说的很清楚,遇到的是一场"暴疾",前一天开始治疗,第二天就到了已经知道自己必死,开始处理后事的地步,这场"病"的烈度实在令人咋舌。

有人曾把周瑜的去世与一年前攻打南郡时受的箭伤联系起来,这种猜想是没有根据的。的确,本传记载道:"瑜亲跨马櫟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但是,这毕竟只是外伤,而且是一年前的一次外伤,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它是否能在短短几日内夺走一个健康成年人的生命?《三国演义》为解决这个问题,把那支箭渲染为毒箭,又敷衍了诸葛亮三气周瑜使金疮复发的情节,但这毕竟是小说家言,不属于我们考虑的范围。

那么,这真的只是一个"急病带走名将"的故事吗?

我长期以来一直这么认为,直到我注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记载。

上面说过,"伐蜀"和"借荆州"是江陵之战后东吴内部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在赤壁之战时与周瑜同为铁杆鹰派的鲁肃此时却坚决地提出"借荆州"的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种策略是无法共存的,如果东吴失去了南郡这个关键的后勤补给据点,独自进攻蜀地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周瑜死后,孙权仍然向已借到荆州的刘备提出了一起取蜀的建议。刘备的幕僚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打消了刘备的疑虑。(《刘备传》)《鲁肃传》注引《汉晋春秋》里记载道:

"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

注意,扣留当面请求孙权借荆州的刘备于京口,然后收服其部众,西取蜀地,这里虽然只提了吕范,其实这正是周瑜伐蜀计划的一环。周瑜本传记载道: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刘备去京口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荆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明确写道:"(备)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深入吴都,对已经跟赤壁之战时的老大周瑜翻脸的刘备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冒险。果然,周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软禁刘备"的计划。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想法。软禁刘备,不仅可以一举去掉伐蜀道路上来自侧翼的威胁,更可以吸收刘备手下具有陆战能力的部众,作为对不擅陆战的吴兵的补充。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想当然的部分,比如说以关羽、张飞和刘备的关系,要周瑜"挟与攻战"显然不太现实。但是总的来说,这应该是周瑜伐蜀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结果,运气一直很好的刘备这一次又赌赢了,孙权并没有采纳周瑜和吕范的意见。而对于鲁肃提出的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刘备就这样把周瑜花费一年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南郡攥在了手中。而这当然是不可能被周瑜接受的。

从《周瑜传》的记载来看,孙权同意鲁肃借荆州计划和刘备在京口是同一时间段,此时周瑜仍在江陵,尚未启程去京口,所以才会"上疏"给孙权来阐述软禁刘备的计划。

这就让事情变得很有趣了。

对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后来对周瑜当面提出的伐蜀计划,"权许之"。而上面已经论证过,这两个计划是相互抵触的。那么,难道孙权得了健忘症?或者是孙权心太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如果我们承认孙权不是白痴的话,那么就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可能:孙权在权衡两个计划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做好了斩断另一个计划的准备。我们知道,事实上中断的是伐蜀计划。那么,正如那位大侦探挂在嘴边的话一样,剩下的那个可能无论多么荒谬,都是真相。

周瑜之死,孙权涉案。

一下子抛出这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似乎显得过于草率,那么我们从其他的一些角度来进一步进行论证。

赤壁一战之后,周瑜的名声急速膨胀,曹操欲盖弥彰地对孙权写信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从一个侧面亦可折射出当时周瑜声名鹊起的威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作为东吴实际统治者的孙权来说,这并不是乐于见到的局面。

空发诛心之论自然不妥,还是让我们用白纸黑字的史料说话。周瑜与孙权之兄孙策的关系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两人升堂拜母,共定江东,按照孙策的说法,两人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江表传》)。不过,这种关系的背后同样有阴影的存在。

随孙策东渡之后,周瑜曾一度返回袁术控制下的寿春,"术欲以瑜为将"。但此时周瑜"观术终无所成",于是再次东归,受到了孙策的亲自迎接。这里存在一个很少有人去思考的问题,在江东初定,百废俱兴时,周瑜为什么却北归袁术?虽然名义上是跟随从丹扬太守任上卸任的叔父周尚去寿春接受新职,但是此年周瑜已经二十四岁,完全具有自己的行为能力,那么他回到寿春的行为只能解释为,他还没有对江东的新政权忠诚到后来死心塌地的地步。他最后回到吴地的理由是因为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那么,后来曹操派蒋干去扬州说服他来投,曹操不能说是没有成就的君主,为什么他不北上投奔呢?换言之,如果袁术是个有成之君,周瑜就未必返回江东,那么那一段历史也要重新写就了。

周瑜在孙策有生之年并未参与中枢要务,而是长期在外地征战与镇守。当时孙策政权的中枢头脑另有其人,是后来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北军导致威望大减的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张昭传》),在孙策被仇人袭击,伤重未死的时候,他托孤的对象也是张昭,而非在外驻守的周瑜。《张昭传》记载道:"策临亡,以弟权托昭。"

周瑜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呢?本传记载道:"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张昭传》),孙权开始行使权力之后,周瑜带兵返回吴地,这显然是逾越了自己身份的举动。一面是年仅十九岁的孙权,一面是周瑜手中能征善战的兵将,虽然史书中轻描淡写地用"赴丧"来概括,但我们不难嗅出后面的凶气息险。结果就是,周瑜进入了中枢,分去了一部分张昭的权力。

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孙权当然没有实力去改变这样一种权力格局,但是这段经历想必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赤壁之战之后,周瑜的名气蹿升点燃了引线,终于在建安十五年引爆了火种。

那么,周瑜自己在建安十五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是怎么认识扑朔迷离的局势的呢?让我们回头来看周瑜死前写给孙权的信,这封信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周瑜的政治遗言。因此我在这里不嫌烦琐,将这封信三个版本的原文照录于下。

《周瑜传》本传版本: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江表传》版本: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资治通鉴》版本:
修短命矣,诚不足措;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傥所言可采,瑜死不杇矣。

其中,《资治通鉴》的版本显然是由《江表传》节录后半部分而来,因此我们研究的核心就放在了前两封信的区别之上。正如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对《江表传》中周瑜信笺内容的评述,"案此笺与本传所载,意旨虽同,其辞乖异耳。""提醒曹刘威胁"和"推荐鲁肃自代"这两个主旨,在两封信中都得到了表达。不过,从语气上来看,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江表传》版本的信语气显得激昂壮烈,至今读来仍然给人一种建安年间特有的悲壮之气。本传版本的信语气则显得异常沉郁,甚至在最后露出了乞求孙权的意思。从感性角度来看,我们很难相信本传版本出自正当盛年的周瑜之口。以下,让我们对书信真伪问题进行一些更为详细的论证。

《江表传》的作者是西晋人虞溥,辑录一部分东吴原始史料成书,成书年份不详,但不会晚于三国末期或晋初,基本可以认为和陈寿的《三国志》处于同一时期。而众所周知,陈寿《三国志》的吴书部分主要取材来源是吴国由韦昭编撰的官方史书《吴书》。韦昭本人即为吴人,本朝人修本朝史,自然代表着官方对这段历史的态度,这段书信也必有官方底本。《江表传》的材料来源虽然不明,但既然被尚能见到很多当时材料的司马光采用,自然也并非伪作。

两段言辞截然不同的书信同时流传,又都非伪作,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周瑜的书信在写入吴国官方档案时被进行了篡改。被篡改的版本被写入《三国志》,而原本则被《江表传》保存下来,并被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部分采用。

司马光注意到了本传中周瑜信笺语气的诡异,因此选取了《江表传》版本的信作为基础文本,并删去信的前一段,这样信表达的内容基本和本传版本保持了一致。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对两封信进行了巧妙的平衡,但删除《江表传》原文其实是一个自作聪明于是画蛇添足的举动,删除的那几句话看上去只不过是正题前的客套而已,其实周瑜是将死之人,国事急于星火,哪有写客套话的心情和精力?这些话里隐藏着的题外之义正是被删除的关键。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周瑜为什么要在死前给孙权写下这封信?以下分析基于的文本是《江表传》的版本。

要知道,周瑜是在从京口返回的路上去世的,他刚刚见过孙权不久,双方表面上已经在伐蜀计划上达成了一致。他在临死之前之所以要再次给孙权写信,一方面再次说明了周瑜之死的突然,另一方面,他这封信难道真的只是写给主君孙权一人看的吗?

这封信与其说是一封给孙权的私人信笺,不如说是周瑜猝然去世前对于自己政治态度的一次声明。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晋人编撰《江表传》时收录了此信的全文从侧面说明了它当时的流传度。不过,来自东吴官方的篡改显然是周瑜始料未及的。对于今天的我们,这种篡改却可以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出当权者欲隐藏的东西,从而进一步接近真相。

在信的开始,周瑜明确地提出了伐蜀计划,"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又写出了"染病"的经过,"至以不谨,道遇暴疾"。这两点正是孙权不欲为世人所知的要点,而在这封信中被周瑜所特意点出,周瑜染病经过的突然会令人怀疑,而取蜀计划正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所在,也是周瑜最后暴死的深层原因,可惜的是,周瑜临死前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周瑜对权力的窥视与争取毋庸讳言,不过这种权力欲与其说像怀抱篡心的司马懿,不如说像后主时期大权独揽以便推行自己国策的诸葛亮。此刻的他已不是那个带兵回都的桀骜外将,而是真正想为东吴开拓基业,形成天下二分之势的栋梁。可是,他的主公孙权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而不谙权术的少年了。这种角色的前后冲突,最终造成了不可调和的悲剧。

虽然周瑜死后,东吴的取蜀战略由于群龙无首,很快土崩瓦解。但在当时,这一由周瑜一力推行的战略却不乏追随者,从历史记载来看,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人:策划者庞统、执行者甘宁、副手孙瑜。以下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

庞统在建安十五年左右一系列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在《三国志》本传中晦暗不明,他在周瑜取蜀战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一本地方志揭示的。《太平御览》引《荆州先德传》佚文记载:

"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可见此时庞统在周瑜幕府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当于周瑜的机要秘书。但由于他特殊而超然的身份,在这一阶段并未走上前台,因为他最终归蜀,这段早年历史也被湮没,被陈寿所不载。

虽然一开始庞统是被周瑜"逼"出山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江表传》载程普语),庞统最终被周瑜的气度折服,死心塌地地参与了周郎的取蜀规划。

我们知道,后来庞统投奔刘备后,很快为他提出取蜀的上中下三策,于是刘备决定带他入蜀,而留诸葛亮镇守荆州。这样系统的谋划,显然不可能出自一时一地,而是从更早的时期就开始了。再联系到周瑜当时首要的大事便是入蜀,被"任以大事"的庞统参与甚至主持了入蜀的谋划,是相当合理的推断。只不过天意弄人,这一计划后来竟改头换面,成为给刘皇叔的见面礼了。

庞统执掌周瑜幕府的机密,地方志并非孤证。周瑜软禁刘备的计划,庞统也有参与。《江表传》记载:

"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

与周瑜去世前公开上疏不同,他对孙权提出的软禁刘备的建议是对外保密的,如刘备说的"密有白事",而刘备如此坦诚地对庞统抛出问题,可见庞统在周瑜帐下时可典机密,在刘备集团也并非什么秘辛。

一个这样身份的人,为何在周瑜去世后果断弃吴西奔?初读史时,我也对这一段殊不可解,直到破解了周瑜之死的冤案后,这段枝节才迎刃而解。

庞统作为周瑜的私人幕僚,忠诚对象并不包括孙权,而是周瑜个人。周瑜暴死之后,庞统送丧至吴,可以看作是为故主站最后一班岗。周瑜之死的内情,作为亲信的庞统应该是清楚的,他知道此刻他在吴国的位置已变得尴尬而微妙,如果继续仕吴,失去了靠山的他几乎肯定将遭到孙权的迫害。而借荆州计划的推行,亦让东吴方面的伐蜀计划失去了继续进行的可能性。西奔刘备于是成为庞统此刻唯一可能的选择。

如果事情并非如此进行,那么便无法解释在庞统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吊诡的事件。比如,《庞统传》本传记载,他在送丧周瑜期间,"吴人多闻其名",包括陆绩、顾劭、全琮在内的东吴权贵都十分欣赏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表示了要向主公孙权引荐他的意图。庞统西归时,送别的陆绩等人说道:"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有着别样的意味。

当然,仅从理论上说,借荆州完成,作为南郡功曹的庞统自然要归附南郡新的主人刘备。但这样读史,难免缘木求鱼,在那样的战乱时代,人才在幕府间自由流动,规章制度早已成为具文。《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记载,赤壁战前,诸葛亮游说东吴参战,"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以张昭之古板,诸葛亮在刘备军中之地位,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东吴之大又怎么留不住一个小小的功曹呢?所以,陆绩等人的态度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知道作为周瑜幕僚的庞统不会见容于孙权。

甘宁是支持周瑜取蜀计划的东吴鹰派军人的典型代表。《刘备传》记载道:"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将甘宁放在与周瑜并列的位置上。甘宁本传则记述了甘宁在初投孙权时便有取蜀的想法。在与孙权探讨进攻江夏黄祖之时,甘宁把视野放到了更远的地方:"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卢弼在做《三国志集解》时,在这里亲自批注:"此即公瑾关蜀之策,宜其识拔推荐也。"明确指出了两者的联系,是很准确的结论。

由于赤壁之战是东吴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东吴的主要高级将领几乎悉数随同周瑜出征抗曹,并参加了此后的南郡战役。周瑜的取蜀计划,自然也需要这些将领的支持。除了甘宁外,明确附议取蜀的将领并不多,但是作为职业军人,在周瑜手下效命的他们一定会帮助周瑜完成战略规划,应该是无可置疑之事。

《吕蒙传》在传主参加江陵之战后继续记载:

"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

可见当时周瑜集团控制地域已与益州接壤,且前期的政治攻势很可能已开始进行。

精英军人几乎全部为周瑜在荆州战区驱使,这给孙权造成了尴尬的局面。赤壁战后,孙权趁胜出击合肥,由于缺乏带兵的将领,竟然派遣不长于军旅的张昭攻击九江当涂来响应主战场,结果可想而知,曹操援军还未派出,孙权和张昭就无功而返。相比于在江陵打得热火朝天的周瑜,28岁的孙权心中是否会有一丝嫉妒情绪不太好说,不过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当时"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江表传》),促使了孙权加快玩弄权术,分割周瑜集团的步伐。

孙权并非乃兄孙策那样擅长战阵的君主,周瑜死后,他多次携众优秀吴将以压倒性兵力亲征合肥,都以失败告终,还顺带成就了张辽的威名。同样是带兵作战,孙策身先士卒,横扫江东;周瑜在江陵之役中身中流箭仍"舆案行军营,激扬吏士",终于击退曹仁。而孙权却在合肥之战中因冒失而身陷险境,被周泰、凌统等人冒死救出,士气大挫,耽误战局。如果只从军队的价值体系来衡量,吴将会对谁抱有更多敬意与忠诚,不言而喻。孙策、周瑜可以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来获得将领的钦服与忠诚,而孙权只能采取成本更高的方式,将筹码压在权术之上。他对武将的笼络,可谓不遗余力。孙盛曾经有这样的评论:

"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

这句话中提到的四个人除了陈武之外,其他三人都跟随周瑜参加了赤壁、南郡之战。应该说,孙权对他们的笼络是成功的。其中的吕蒙后来更是在孙权的悉心栽培下,成长与周瑜、鲁肃并称的东吴第三位军政重量级人物。不过,他并没有周瑜、鲁肃那样独到的战略眼光,虽然留下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但所为之事终究也不逃一员战将的藩篱,趁盟友北伐之时偷袭荆州虽然在战术上无懈可击,在战略上却成为破坏联盟的大败笔。吕蒙去世时,本传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孙权的悲痛,远远不是周瑜、鲁肃去世时可以比拟的。在孙权心中,亲手栽培的大将终究胜过有独立战略思想的帅才。

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吕蒙那么好运。作为刚刚归吴便"勉建方略"(《甘宁传》),早于周瑜提出伐蜀计划的甘宁在周瑜去世,伐蜀计划搁浅后便成为孙权手下一员斗将。他虽然留下不少英勇事迹,却再也没有提出战略的机会,亦终生再无机会踏上曾近在咫尺的蜀地。甚至,《吕蒙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甘宁粗暴好杀,既尝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
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吕蒙评论甘宁是"斗将",这是一件很吊诡的事。要知道,吕蒙还"少不修书传"的时候,甘宁已经在国家战略上令张昭哑口无言了。不过,人能否全部发挥其才能,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更重要的是机遇。如果主君是孙权这种类型的人,则更是如此。

甘宁后来在郁郁不得志中去世,其子甘瓌"以罪徙会稽,无几死"。甘宁生前并未封侯,死后也没有被孙权追封。潘眉在读《甘宁传》时感叹道:

"甘宁之勇烈功绩,与魏典韦相上下,韦不封侯,宁亦不封侯,酬功之典,均为未副也。……若甘宁则身未封侯,而其子于未得罪前亦不加追录,则所以待宁者,不亦薄乎!"

吕蒙之升与甘宁之颓,这种鲜明的对比给周瑜之死的疑云下了另外一个鲜明的注脚。

孙瑜是孙坚表弟孙静之子,在周瑜的取蜀战略蓝图中,他实际上起的是类似赤壁之战时程普那样的作用,也就是主要的副手。首先,他和周瑜早在建安十一年便有合作,"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其次,他本人对取蜀战略也非常积极,甚至在周瑜死后,他仍率领水军进驻夏口,只是此时借荆州已经完成,实在没有机会越过刘备军取蜀,才被孙权召回。第三,则是他作为宗室的特殊身份,可以成为周瑜与孙权之间的一道缓冲带。因此,周瑜在对孙权阐述取蜀计划时,多次提到了孙瑜(前已引)。他对孙权说,取得蜀地后,留孙瑜在蜀地镇守,与马超结盟,而周瑜返回和孙权一起从襄阳北伐。

周瑜的这番话不能不说有向孙权剖白的成分,蜀地山高路远,自古以来就是据险自立的宝地,本朝开国高祖刘邦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周瑜明确提出让宗室孙瑜留守,而自己在取蜀成功后返回荆州。可以想见,周瑜将孙瑜拉入取蜀计划一定经过了精心的权衡,可惜的是,这番剖白并没有打动阳奉阴违的孙权。无独有偶,吕蒙和宗室孙皎也有着类似的纠葛,不过结果截然不同:

"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

将两个事例比较,周瑜和吕蒙在孙权心中的亲疏应该不难判断了。对于这位吴主来说,将帅拥有独立的战略思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孙瑜在周瑜去世后五年,建安二十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以上从庞统、甘宁、孙瑜作为三类不同人物的代表分析了以周瑜为中心的政治漩涡给东吴造成的影响。也许读者会觉得这里呈现的孙权形象太过阴暗,那么下面我将略为从孙权的角度论述一下"暗杀周瑜"这个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另外也将顺带分析一下这一阶段另两位重量级人物:与周瑜的"伐蜀"战略对立的"借荆州"战略的鼓吹者鲁肃与受益者刘备。

按《三国志》乃至中国传记体史书的体例,君主的传记一般是按年份顺次记载国家发生的大事。而孙权的传记《吴主传》中记载建安十五年发生的事时,只写了一句话:

"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最重量级的便是周瑜之死。而这里一句话全在说借荆州的行政安排,毫无疑问是史家的曲折笔法,告诉我们:孙权这一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完成了借荆州。

相对于"取蜀","借荆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战略计划,也可以说它本来是因为赤壁战后刘备势力令人始料未及的飞速蹿升,而由鲁肃一力推行的急就章。最主要的证据之一,便是鲁肃本人早年的战略构想亦包含了向西发展的部分。《鲁肃传》载: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的话是非常有名的"榻上策",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东吴版的隆中对。在这篇说辞里,虽然并没有提到取蜀的部分,但是荆州全境在鲁肃当时的构想里却是务必牢牢掌握在东吴手中的。正所谓"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这样一来,无论是鼎足江东,还是西进取蜀,都有一个牢固的根据地。

不过,刘表的去世打破了这个计划的一个关键立足点,也就是荆州控制在暗弱的刘表而非"天下枭雄"的刘备手中。如果刘备集团还如早年一样颠沛流离,并无稳定的战略构想,也就罢了。关键是,在更胜鲁肃一筹的大战略家诸葛亮眼中,荆州也是必须由刘备集团控制之处。这对鲁肃来说是个噩耗,意味着他必须修改自己一开始的战略构想。刚接到刘表去世的消息,他就立即请求孙权西去吊丧,而实际目的则是接触刘备集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鲁肃传》)这次接触的结果让鲁肃进一步坚信,对于这样一个由"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先主传》陈寿评论)的刘备领衔,"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周瑜传》周瑜语),诸葛亮制定战略计划的可怕集团,除了联盟抗曹,别无他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候,在大家都还在忧心是否能战胜曹军时,鲁肃心中已有了战后"借荆州"战略的萌芽。正如本传注引《吴书》所评述的那样:"(肃)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三国志》中,陈寿花了很多笔墨来渲染鲁肃和诸葛亮之间的友情,刚一见面,鲁肃就豪爽地对诸葛亮自我介绍道:"我子瑜友也。"鲁肃于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后,本传记载,"诸葛亮亦为发哀"。这些细致的描写绝非史册中出现的闲笔,而是点出两人在那段波云诡谲的时间里,在双方集团里起到作用的同质性——发展战略的执牛耳者。如果说赤壁战前的孙刘联盟是在北军压境之下迫不得已形成的,那么战后的这种联盟之所以能维系下去,就是两位战略巨人合力促成的。而冲突的关键荆州,则以"借荆州"的方式交给了诸葛亮代表的刘备集团。这多少让人有一种东吴集团吃了亏的感觉,不过事实上,如果我们理性地来看这个问题,会发现"借荆州"在当时对东吴集团来说,确实是比"伐蜀"更为理想的战略。

联盟的目的是抗曹,那么曹操集团对此事的反应就是我们来衡量这一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鲁肃传》记载: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对于陆战能力欠缺的吴军而言,如果控制荆州,虽然全部长江天堑落入手中,其意义却更多体现在防守上,自守有余,而侵略性不足。赤壁战后,东吴陆上两路出击,主力军团苦战一年才取得南郡,起辅攻作用的合肥方向则很快失败。很难想象战线拉长的江东能给曹操持续的军事压力。李安溪所谓"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当操",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意思。而刘备集团的陆战能力超群,有关羽、张飞这样可以如周瑜一样独当一面的大将,取得蜀地之后,从关中、荆州两个方面对曹操保持军事压力并非镜花水月。事实上,这也正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部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云云,早已脍炙人口。而同时,东吴可以专心在合肥一线作战而不必担心战线问题。有理由推断,当时鲁肃已和诸葛亮关于这一战略交换过意见。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的确是这样发展的。刘备在汉中拖住曹军主力的同时,关羽的北伐节节胜利,让曹操慌不择路,甚至想到了迁都。这种成绩,还是在"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吕蒙传》)的情况下取得的。而虽然由于陆战能力的低下,孙权与吴军在合肥并没有取得赫赫战功,但是也给肥沃的淮南地区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对于孙刘联盟来说,蚕食中原不再是一个梦想。可惜,短视的吕蒙,或者说他背后短视的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令这一切戛然而止。

很多年后,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喟然感叹道:

"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联盟的破裂,早在鲁肃生前就有征兆。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求取荆南三郡不果,平日对荆州的关羽"常以欢好抚之"(《鲁肃传》)的鲁肃变红脸为白脸,以大义斥责关羽,最后双方订立湘水之盟,一场兵戈消弭于无形。公正地说,这一次的冲突理亏方是刘备,鲁肃毕竟低估了流离半世的枭雄对于土地的贪婪。鲁肃去世后,诸葛亮为之举哀,除了为一位私交甚笃的好朋友,恐怕更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孙刘联盟。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周瑜身上,回答另外一个如果不厘清周瑜之死真相,就近乎无解的问题:为什么周瑜死前要推荐鲁肃来接任?

周瑜在信中已明确说了"刘备寄寓,有如养虎",这是公然与当时鲁肃借荆州联合刘备的政策唱反调。在这之前,鲁肃已经否决了周瑜软禁刘备的计划。可是,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周瑜临终上书,都无一例外地推荐鲁肃来接任自己的职位,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虽然赤壁战后,鲁肃立即返回江东,没有参加此后的南郡之战,也没有跟周瑜有私下交流的记载,但如上文分析,鲁肃的政治态度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李安溪指出:"肃始终本末大计,与刘氏合规,此处颇异公瑾耳。"后人从史料中都可以得到的结论,周瑜不可能不知道。那么,这一反常行为的动机究竟为何?为什么周瑜不推荐政治态度和自己相近,资历也不输于鲁肃的甘宁、孙瑜来接替呢?

答案只有一个:周瑜对主君孙权在自己"暴病"中的作用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由于伐蜀计划里所谓的"野心"被清除,那么去世后的接任者一定是主张借荆州的鲁肃。在信笺里这么写,一是警示鲁肃这位多年好友,虽然自己不在后,东吴必将联合刘备,但是不能玩得过火,以至养虎遗患;二是为了不造成东吴军政高层的公开分裂,在孙权面前服软,使鲁肃顺利接任,以此为代价,来换得自己嫡系部将与后代不遭遇迫害。

一代名将,在面对来自背后的黑枪时,也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令人感叹。更令人感叹的是,就算如此,他的后代也没有幸免于迫害。

周瑜长子周循早死,次子周胤因罪被流放庐陵郡。诸葛瑾、步骘等人后来联名上书,请求孙权赦免其罪,这封上书写的非常有意思,并没有怎么提到周胤之罪本身,倒是花了一大半的篇幅来为他的父亲周瑜表功:

"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

很显然,他们对于周胤被贬谪真正的原因心知肚明。

孙权一开始并没有同意赦免周胤的要求,后来朱然、全综等人也上表请求,孙权才勉强同意。不过,在赦书下达的前夕,周胤却神秘地病死于徙所,陈寿写道:"权乃许之,会胤病死。"一个会字,让人生出许多联想。

后来全综上表,表举周瑜的侄子周护当将军,理所当然地没有获得同意。孙权拒绝的答复也非常有意思,照录如下:

"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也?"

一开始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忘记当初周瑜的功劳,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周护"性行危险",所以不能当将领。事实上,以潘璋之嗜杀,贺齐之奢靡,都能做到顶尖的高级将领,受到孙权的宠爱,偌大的吴国又为何容不下一个周护呢?最后,也许是尚嫌不够,又欲盖弥彰地说道:"孤念公瑾,岂有已也?"可见,对于上表者的真正意图,孙权也是心如明镜的,因此,他干脆没有打太极,而是直接点出了"公瑾"这个问题的关键。全综如果稍识时务,恐怕再也不会对孙权提起这个话题了吧。

而整篇周瑜本传,也在"孤念公瑾,岂有已也?"这句话中结束了。

虽然周瑜并不完全赞同鲁肃的战略规划,但是多年风雨共济,对于他的人品,周瑜绝对信赖。《鲁肃传》记载: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两人漫长的合作与友谊就此开始,在临终时那样凶险的情况下,信赖鲁肃成为了周瑜最后的抉择。他相信,鲁肃任何举动的出发点都绝不会是害东吴。而且,鲁肃和周瑜一样,都是有天下之志的人,他在赤壁战后东还见到孙权,本传里写道: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輭轮征肃,始当显耳。'"

返回吴地,意味着鲁肃要在那个错综复杂的阶段为孙权掌握局势,出谋划策。这是他履行职责前对孙权的一次严肃声明,他的一切行为和谋略都是为了东吴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权力。我想,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孙权对周瑜采取极端手段,他应该不知情。他和周瑜的计划本质都是为了东吴能在天下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了孙权能"克成帝业"。这和后来的吕蒙等辈是有本质差别的,后世的韩菼指出了这一点:"吕蒙贪功喜事,无远略至计,其去周、鲁不可以道里计,合传似少史识。"

不同之处在于,周瑜的计划类似于一场豪赌,赌赢了便二分天下,赌输了便输掉身家;鲁肃的计划则无论进退,都可以鼎足三分。后来的历史,基本沿着鲁肃的轨迹在进行着,孙权登基称帝前,对大臣说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不过,后来孙权在对陆逊回忆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时,却非常不厚道地把孙刘联盟一度破裂的黑锅扣到了鲁肃头上:"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吕蒙传》)明明是吕蒙与背后的孙权破坏了鲁肃生前的战略规划,却要鲁肃来背这个黑锅,颠倒黑白可谓叹为观止。在周瑜的赌与鲁肃的稳之间,孙权选择了稳,从国家的角度,这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对赌不起的东吴来说还是更明智的决定,但是用极端手段清除异己,则将他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扣给不在人世的鲁肃一顶莫须有的帽子,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这位主君的气度与人品。

如果说鲁肃在借荆州战略的推行前后有什么失策,那么就是仍然低估了刘备集团的执行力与决心。这个错误周瑜同样也犯了,他没有想到在赤壁之战前几乎毫无自己力量的刘备可以飞速发展,还幻想着可以裹挟刘备集团取蜀。而鲁肃则没有想到刘备在取得益州的情况下竟然抵赖归还荆南三郡,给联盟造成无法弥补的裂痕。而这样的行为碰上了东吴方面不好惹的吕蒙,苦果则由刘备和关羽自己咽下。

不过,至少在建安十五年,刘备应该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人,因为周瑜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刘备。自此,悬在他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消失,他如同"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周瑜评刘备语),入川,取汉中,刘备在失荆州前一路高歌猛进,一改前半生失意者的形象。

不过,蛟龙得云雨,一半归之于时运,另一半则要归之于自己的努力。赤壁战前,刘备的处境似乎用"丧家之犬"都难以形容其落魄之万一,惨败于曹操南征大军,好不容易和江东孙家搭上线,又几乎成为人家去邀功的筹码。《程昱传》记载: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

足见当时刘备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存亡全系于孙权一念之间。幸亏诸葛亮、周瑜、鲁肃等高瞻远瞩的"乱世弄潮儿"(吕思勉语)一力促成孙刘联盟,保下了一世枭雄的性命。说是联盟,其实刘备方面完全属于从属地位,与客将无二。《江表传》写道:

"(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刘备方面属于从属地位的客观情况。这种从属地位一直延续到南郡之战之时,从赤壁战后到周瑜死前,双方力量在荆州此消彼长,犬牙交错。刘备和周瑜的关系也从亲密合作共抗曹军,到最后撕破脸皮分头上京告状。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周瑜之死背后的阴谋,关于这个话题不拟展开。总之,历史事实是,在周瑜安排与自己谋划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刘备集团趁江陵激战的时候夺取了防御薄弱的荆南地区,"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诸葛亮传》),从此拥有了与东吴集团讨价还价的资本,并最终在与周瑜的角斗中成功胜出。

刘备上京面见孙权请求借荆州,西返时,对孙权说的一番话颇令人寻味,《江表传》记载说:

"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可以想象,刘备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会在孙权心中激起多么大的波澜。孙权的那点权术,在阅人无数的父亲辈刘备眼中可谓洞若观火,只须一点点小作用力,就能推倒孙权心中那道薄弱的防线。此后的事态发展,可谓完全在刘备集团控制之下。可怜孙权、周瑜各自处心积虑,到头来却是为一个外人做了嫁衣。

现在,我们可以用最简略的语言来总结一下围绕着"周瑜之死"发生的这一段历史的真相了。

曹操南征,击败荆州的刘备。毫无资本的刘备投奔东吴,被周瑜裹挟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一战大胜后,周瑜名声蹿升,引来孙权的疑虑。周瑜继续在荆州作战,刘备在周瑜的羽翼下慢慢积累资本,最终提出借荆州,意图抢夺周瑜在荆州的胜利果实。此时围绕东吴今后的国策,出现了以周瑜为代表的"取蜀"派与以鲁肃为代表的"借荆州"派。在权力的诱惑下,孙权最终出手暗害了周瑜,周瑜临死前意识到了背后的阴谋,上书孙权请鲁肃接替自己。鲁肃推行借荆州战略,刘备取得荆州,随即在参与东吴取蜀计划的前周瑜机密幕僚庞统辅佐下西进,奠定天下三分。

每一个疑点似乎都在这样的主线下得以被解释,不过,作为一个读史者,我还有最后一个疑问。

《三国志》的作者,史家陈寿,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吗?

一个一千八百年后的普通读者都可以从史料的细枝末节中推测出不合情理之处,那么陈寿当时能接触到的史料碎片,一定要远比我们现在更为完整,以前四史作者之一的史识,怎么可能不知道真相呢?

可是,证据呢?

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证据,因为如果陈寿都不能确定这个真相,今天的读者来作考据,难免有哗众取宠,空中楼阁之感。如果他能确定的话,即使是在魏晋易代那样政治黑暗的时代,以一名"良史之才"的职业良知,他也一定会留下什么线索,这线索不会仅仅是干巴巴的材料,而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观点。

直到我翻到孙权传记《吴主传》的传后评论,我才为之释然,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句践,也就是越王勾践。除了割据范围都在吴越,很难找到从十九岁担任最高统治者一直到七十岁去世的孙权和卧薪尝胆忍辱复国的勾践有什么相似之处。唐庚就在此处迂腐地质疑道:"吴之受爵,乃由与蜀相攻,恐魏议其后耳。陈寿乃以句践比之,句践未尝受吴封爵也。"

不过,我们知道,这位越王在灭吴之后曾经大杀功臣,包括献灭吴七策的大夫文种。

也许有人会说,这里应该暗示的是孙权晚年因争储事件而屠戮大臣的事件吧。这种看法同样不正确。

因为就在这一段评论后面,陈寿提到了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对于孙权末年杀功臣的事迹,无论是韦昭的《吴书》还是《三国志》都并未予以过多隐瞒。只有早年的不光彩事迹,才有隐瞒的必要。

而且,陈寿在把孙权比作勾践之后写道:"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这样,就把时间断到了三分天下之前,而与晚年无涉。

的确,除去周瑜让东吴没有了志在天下的"赌徒"(孙策也曾在官渡之战时谋划偷袭许昌,倒是可以和周瑜的取蜀计划相映成趣),不会再出现押上国运的豪赌,"自擅江表"不成问题。不过,孙权也亲手掐灭了一丝赤壁之战后出现的,"总括九州"(鲁肃语)的曙光。

再来看后面的评论,便会发现陈寿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暨臻末年,弥以滋甚"的意思,是晚年这种倾向愈加严重,也就是说还在"成鼎峙之业"的阶段,"性多嫌忌,果于杀戮"的特点,就已经显现了出来。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在建安十五年某个寒冷的冬日夜里,庞统站在一艘顺流而下大船的船头,面对着寒冷的江风,却没有回舱的意思。舱里,放着的是周瑜的棺木。而与此同时,鲁肃站在江东的某个港口,沉默地望着漆黑的长江,一动不动。清冷的吴宫中,孙权对着孙策的灵位,一对碧眼里似有什么东西在闪动,却直到最后也没有流出来。

在中国古代残酷的政治游戏中,这个无言的结局,也许,也是唯一可能的结局。

来源:人人网谢熠

相关日志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