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

墙外楼: 虎嗅网:中国国庆,美国政府暂时关门是怎么回事?这20个问答帮你了解清楚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虎嗅网:中国国庆,美国政府暂时关门是怎么回事?这20个问答帮你了解清楚
Oct 1st 2013, 14:21, by 墙外仙

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上周日(29 日)拒绝全盘通过参议院提交的开支法案, 并且通过决议要求将奥巴马医保计划晚一年实施。由于参、众两院没能在美国时间周一(30日)就开支法案达成共识,美政已经于当地时间周二凌晨(北京时间10月1日中午)暂时关门。对此,CNN专门提出了20个关于美国政府"暂时关门"的一问一答:

1、美国政府为何关门?

答: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政府开支法案,如果国会拒绝通过开支法案,美国政府的大部份职能,无论是军费开支,小企业的贷款还是护照申请都将受到影响,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2、美国政府为何需要在年中通过开支法案?

答:目前也许是历法年的年中,但是美国的财政年从一年的10月1日开始,截至于来年的9月30日。

3、目前阻碍参众两院达成协议的问题是什么?

答:美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坚持在开支法案中加入反对奥巴马健保的条款,而参议院则坚持此要求。

4、众议院为何将奥巴马健保与政府开支法案联系起来?

答:奥巴马医保与政府开支法案本没有直接联系,但被作为筹码。一群包括德克萨斯州新入国会的共和党议员的克鲁斯(Ted Cruz)在内的共和党议员轻看奥巴马签名的医保计划,不惜冒政府关门的风险。

5、奥巴马健保计划的主要障碍?

答: 又名"患者保护和平价医疗法案"的奥巴马医保旨在为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提供政府补贴的医保产品。但反对派表示,这个政策伤害了雇主的利益,并且扩大了联邦政府的职权。还有人谴责作为平价医疗法案一部份的医疗机械税会将美国国内的工作赶到国外去。

6、民主党如何应对共和党的附加条款?

答:民主党表示,奥巴马健保扩大了医疗的覆盖范围,而且有助于遏制医保成本的上升。奥巴马健保还可以防止那些已经有各种健康问题的人无法得到医疗保险,同时拥有医疗保险的人们也无需再间接为那些没有医保到急诊室看病的患者支付保险。

7、本周末议会公布的开支法案又有什么变化?

答:本周日(29 日)晨,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通过了两个开支法案修正案, 一个修正案要求将奥巴马健保计划推迟一年实施,另一个要求取消奥巴马健保的医疗器械税(medical device tax)。目前众议院将这个修正案提交给了参议院,而被民主党掌控的参议院一直表示,任何更改奥巴马健保计划的条款都将导致该法案无法被通过。

8、在政府关门的最后一天,本周一(30 号)会发生什么事情?

答:参议院在周一下午2:00,(距白宫关门的最后期限十个小时)开会,而参议院的民主党领袖里德(Harry Reid)已表示参议院将拒绝众议院增加的那两个修正案。如果参众两院无法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将面临停摆。

9、还有阻止美政府停摆的可能性吗?

答:参议员保罗(Rand Paul)向CBS表示,国会两院应该就开支法案问题面对面讨论。通过会议来解决两院在通过有分歧的开支法案以及需要调和的问题。 而民主党参议员杜宾(Dick Durbin)则表示他愿意与共和党谈判,但是共和党不应该"用枪顶着我的脑袋来强迫我。"

如果参议院拒绝这个包含反对奥巴马健保修正案的开支法案,共和党将重新召集会议并提交另一法案。

10、如果两院无法达成协议,美政府会停摆吗?

答: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政府第一次停摆是1995年底,当时停摆了21 天, 持续 到了 1996年初。

11、如果政府停摆,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很多极其重要的工作仍将继续,但是一些不急需的工作将会暂停,直到国会同意为政府融资为止。例如国家公园的管理员就将关闭所有的国家公园。大多数被给予临时休假的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将于周二早上4个小时之内离开自己的办公室。

12、大约多少政府职员将被临时休假?

答:CNN根据政府部门上周五公布的应急计划分析,联邦政府中有330万的员工从事的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将不受影响,但是78.3万政府职员将暂时回家。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公布了其应急计划。

13、美政府停摆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

答:这将由此次停摆的时间长短决定。如果此次停摆仅数日,对经济的影响将并不严重,一旦长达三四周,就将为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穆迪公司(Moody)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认为如果此次政府停摆长达三四周会将令第一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1.4个百分点。

14、政府停摆会影响我们普通美国人吗?

答:对普通美国人的影响有大有小。虽然政府停摆,邮政服务将继续,而且保护国家的军队也将不受影响,社会福利金支票也将继续下发。

但是如果你需要向联邦政府贷款买房子,或需要申请护照和强枪支许可,就得等一等。

15、政府停摆会枪毙奥巴马健保计划吗?

答:很可能不会,因为奥巴马健保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新税收和其它收费,以及从类似于医保等政府医疗补助项目的成本削减中征集,而如果政府停摆,这些资金都不会受影响,所以奥巴马医保计划的实施也将不受影响。

16、政府停摆,总统还有工资吗?

答:美国总统40万美元的工资被视为强制性支出,将不受影响。

17、那么参众议院的议员们的工资受影响吗?

答:他们将可以领取支票。

18、美国人民如何看待政府停摆的问题?

答:CNN本周一(30 日)公布的全球性民意调查显示,如果美国政府停摆,46% 的民众会将此归咎于共和党,36% 认为奥巴马总统应该更加负责任,还有13% 会同时指责两党。

19、参众两院就不可能在最后期限前就开支法案达成协议了吗?

答:如果两党议员能够在周一深夜之前达成一个协议,开支法案还没有上交给总统签署。这种情况在2011年4 月曾发生过。

20、参众两院在政府债务上限的问题上还有一搏是吗?

答:是啊,那将是参众两院的另一轮交锋。 因为美国政府快要刷爆其价值 16.699 万亿的信用卡了,所以奥巴马总统要求国会提高国家的债务上限。

这被视为华盛顿人为制造的另一次危机,其实也被共和党用来对于奥巴马的健保施加压力。美国政府面临在10月17日前提高债务上限。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刘志军花钱谋副总理职务 哪个常委收贿赂?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estselling eBooks

It's easy: sign up in under 10 seconds, tell us what kind of eBooks you love & we'll email you a list of deals every day - FREE! Join now!
From our sponsors
刘志军花钱谋副总理职务 哪个常委收贿赂?
Oct 1st 2013, 14:22, by 墙外仙

香港《南华早报》今日头版披露: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贪腐细节浮出水面:他意在谋取国务委员或副总理职务。此细节出现刘志军起诉书的最初版本,但在最后敲定的版本中未出现,也未对外公布。这是首次有如此高级别的官员承认试图通过贿赂谋取晋升,也让人得以罕见性地窥探大陆猖獗的权钱交易景象。这也引发一个问题:鉴于他已是坐拥实权的政治人物,仅有一小撮人有能力帮他,刘志军贿赂对象会是谁?这一点从昨日丁书苗庭审中可找寻答案。根据对该案有了解的两个消息源,"丁书苗给刘志军的部分钱可为刘工作变动创造有益条件。"

  2011年2月与刘志军一同被抓的一位官员是范增玉,他时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丁书苗曾供述向范增玉行贿4000万元,因在发觉可能被有关部门调查后,她多次找范增玉参与公益活动树立慈善家的正面形象。但消息人士对该报透露,这笔钱是用来帮助刘志军晋升的。刘志军首先希望能担任地方省委书记,这是他往上爬的必要条件。范增玉今年50岁,乃级别相对较低的官员,但却在扶贫办有长期工作经验。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虽然范增玉属下级官员,但他负责扶贫办外部资产管理。这也是一个肥差岗位,显示出他获得更高级别官员的信任。"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华生:老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华生:老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
Oct 1st 2013, 14:40, by 墙外仙

提要:
农民、农业、农村习惯上被称为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性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依然存在和意义重大,但它的内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旧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和农民税费负担三个方面。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曾是谷贱伤农的突出标志。农村改革既实现了农民的种养殖自由和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又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均分了土地,而集体所有的外壳同时遏制了农村的土地兼并,从而实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能够想象的最好土地制度安排。2006年免征农业税和免去农民的其它一切税费,终结了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苛捐杂税"积累莫返之害"的定律,标志了我国传统三农问题的基本解决。
新三农问题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在工业化、现代化转型中产生的。这主要是随技术和装备进步与农民离乡务工而产生的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土地的非农转用问题和农民离乡进城务工问题。其中,农地的流转已经受到政策鼓励,农民工进城问题近年来已引起相当重视,解决的步伐相当微小、缓慢,但至少在方向上并无大的分歧。现在分歧最多最大、又制约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问题。农村土地如何非农使用,既直接影响农民工移居城市的方式,也间接制约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步伐,因此它已成为新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农民、农业、农村长期以来被称为中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在原有的三农问题逐渐淡化的同时,随着城市化发展特别是房价的攀升,土地主要是农村土地转用问题上升为社会的焦点。面对今天的土地乱局,部分学者明确主张地权归农即土地私有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有人更强烈呼吁土地资本化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有一部分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虽然也强烈主张保护农民的权益,但以土地是农民的最后保障为由,反对土地的私有化或资本化。近年来的农地流转、政府垄断征地的土地财政、城乡统筹试点中的"土地换社保"、耕地增减平衡挂钩和重庆、成都的地票试验等则引起了进一步分歧和争论。显然,怎样认识和解决农村土地及三农问题的思路关乎中国现代化转型和改革的取向。本文试图解析这个复杂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以聚焦分歧,寻求进一步改革的共识。

三农和土地问题的历史演变

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动员了亿万农民。因此,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最初是从土地开始的。在19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之后,农民也确实得到了均分的土地。但是,出于摆脱千百年来小农经济贫困、落后和分化的理想,1950年代中后期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越搞越升级的集体化运动,却事与愿违,走到了自己的反面。这样在1960年代初期被迫从人民公社和强迫农民集体吃大锅饭的食堂退下来之后,逐步形成和稳定了被称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这样一种产权界定并不清楚的集体经济。由于1958年"大跃进"时代的这一段"共产风"的苦头是如此之大,以至随后即使在文化革命极左思潮鼎盛时期,再也没有敢动摇这个小集体加家庭自留田的产权基础。从经济体制上来看,其基本核算单位从原先的高级社、人民公社退到了生产队(今天的村民组),即实质上是以生产队为财产(主要是土地)和分配单位、同时允许每个农户有少量自留地的集体经济。但是国家不仅在全部经济活动中发挥绝对主导作用,而且通过更高的二级所有(生产大队即现在的村,人民公社即现在的乡)来体现其意志的贯彻。因此,形式上的多层集体所有、生产队占有和个人使用的少量自留地、宅基地,实质上的国家控制国家说了算即准国家所有,是改革前即1970年代末,中国农村真实的经济和土地产权结构。从这个角度看,死抠这个过程中并不实际起作用和多变的法律条文和政策规定,去争论中国农村土地的性质和权利侵害,并不能提供正确的导向。
依托这个农村公有土地制度的计划经济,国家严格限制农民离开农地和规定农民的种植方向,并实行对农产品全面的统购统销。这样计划经济时代的三农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国家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上。所谓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即靠低价收购农产品来为国民经济提供积累,导致农民贫困和农村落后是这个时期三农问题的突出标志。
中国经济改革应当说最初是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逐步松动农产品价格开始,进而逐步松动种植计划和土地制度。回过来看,作为农村最大改革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并没有真正搞过什么联产承包,而是直截了当的土地承包,俗称大包干。这就是把原来形式上集体所有和实际上生产队经营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重新直接分到每个农户。农民对这种大包干最真切的通俗理解,就是所谓"交了国家的,留了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种种养植自由,在缴纳税赋之后,剩余权归己的制度安排,充分揭示了这种承包权的经济本质其实就是一种租佃权。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即租佃权逐步稳定。土地承包的早期阶段,一些地方定期重新划分承包田,包括应农民自己要求根据人口变化重新均分土地的做法,逐步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2002年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即使因自然灾害严重摧毁承包地等特殊情况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土地适当调整,也要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报乡和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尽管后来在少数村庄、还有应农民的强烈要求,重新按变化了的人口均分土地的做法存在,但在总体上已经完全不是主流。农户的土地承包,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下,大体都变成了"生了不增,死了不减"的分田到户。同时 "农村土地承包法"原已明确规定,在30年的土地承包期内,作为发包方的集体不得收回承包土地。而当这承包期尚未满,中央政府又宣布土地承包"长久不变",并在修改相关配套法律。因此,从经济本质看,这种由政府决定给与、不得随意收回和不随人口变动而长久不变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已经在事实上变为一种永佃权。从这个角度看,土地承包解决了传统三农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即土地的农户占有权以及生产经营的自由支配权。
正因为如此,与不少人想象的相反,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实行之后,传统的三农,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中心并不是土地制度。因为土地均分和事实上的永佃权已经是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能够想象的最好土地制度安排。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只要他们还是农民,并不象外人想象的那样在因农地不能买卖而痛苦。因为作为中国传统的自耕农来说,他们从来只会因被迫卖出或失去土地成为雇工或流民而痛苦。更何况早在1990年代,至迟从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时起,农地的自愿流转不但早已受到允许而且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支持。
因此,在农村改革从1980年代土地家庭承包制普遍推行之后,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转移,从土地问题转到税赋问题。因为人们逐步发现,相当于二次土改的土地分到户的变革,虽然是起点和基础,但还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因为即使是最彻底的土地承包即大包干,甚至即使是土地均分农户私有,仍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斗:如果要给政府交出去的税费是个无底洞,那么所谓剩余全是自己的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的是,这其实也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都面临的一个真正严峻的共同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张土地私有的学者至少有一个论点并不无道理:土地私有的纯自由买卖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往往需要若干世代的累积。但是,他们多少忽略了由于小农经济的天然脆弱性,皇粮国税的横征暴敛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巧取豪夺、乘火打劫往往是历史上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揭竿而起更直接的导火线。因此,至少从1990年代初起,如何巩固大包干即土地承包的成果,限制住名目日益繁多的那个"交了国家的,留了集体的"部分,进行有人称之为第二次大包干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成为三农问题的中心。所谓"农民真苦,农村真危险"就是这个税费重压下的呼声。这项旨在减税和规范农民负担的改革,由于涉及到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税种税率的法律设置和实施中的变通,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政府与农村基层政权之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粮食等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众多关联部门特别是基层政权的精兵简政和反腐清廉,前后经历了10多年和两代政府领导人的接力努力,最终在2006年以全国免征农业税和免去农民的其它一切税费为标志,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尽管这也许产生了有人称之为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涣散和孱弱的副产品。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第一次免除了皇粮国税,以及以此名义和附加在此之上的各种苛捐杂税。反过来,国家还在历史上首次真正开始返哺农业,即对农民实行从种子到种粮等一系列直接补贴到户的措施。
简略回顾中国农村变革的历史演变,容易看出,中国前30年的农村改革实际上集中解决了困扰着中国传统农村、农业社会和农民几千年来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就是耕者有其田。这是通过全国范围内均分土地的家庭承包即土地使用和收益权的公平分配和长久不变做到的。这在一定意义上仅仅是对建国之初土地改革的回归。不过人们也不能不承认,所谓"统分结合"的承包制保留的集体所有的外壳在客观上阻滞了分地后农村随贫富分化而产生土地兼并,保证了农地的长期平均占用。这里应当指出,有人一味强调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更多地源于豪强势力而不是土地私有的自由转让,恐怕也是多少过于书生气的议论。因为私有小农经济与豪强兼并从来是一个形影不离的伴生物,就象下面要提及的农业社会中皇粮国税与贪官污吏不可分离一样。当年共产党人的"打土豪,分田地"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正好揭示了土地兼并、耕者无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痼疾。因此,当中国农民还占人口多数的时候,对耕者有其田的意义恐怕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
第二是解决了农民的税费负担。由于农业社会国家税赋必须来自农民,而征收税赋和维持政府统治又必须依赖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官僚集团阶层。这样,无论历史上一些所谓开国明君采取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还是王朝积弊很深时若干锐意改革的名臣(如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一条鞭法"),推出强本固邦的变法,但结果总是收效有限,最终农民的负担还是只增不减。这就是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的"积累莫返之害"。中国在2006年以农业税和其它所有向农民收取税费的取消,最后终结了"黄宗羲定律"。这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标志。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我们今天能够最后终结这个历史定律,主要靠的还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国家财政可以不再依赖农业和农民来提供税费来源,一刀切的砍掉农民所有的税费租负担。否则,就象我们在1990年代中看到,中央政府在给农民减负的努力中农民负担仍然不断变相甚至恶性增加一样,黄宗羲定律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框架内本来确实是无解的。
应当看到,土地均分、零租金的长久承包权即永佃权,以及农民全部税费的免除,这种无税赋的耕者有其田,已经是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所能企望的最高理想。这种小农的乌托邦梦想在今天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民问题的基本解决。现在人们谈论的三农和土地问题,其实都已不是传统小农社会的农民问题,而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社会转型中的新问题。没有区分这一点,自觉不自觉地把农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民问题以及已经终结的黄宗羲定律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在中国农村土地和三农问题上经常绕圈子的重要原因。

当前农村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新三农问题

综合起来说,当前人们在中国农村土地和三农问题上的讨论和争论几乎全都不是老三农问题,而是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的新三农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焦点。
1、关于农用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问题
农用地的流转初看起来似乎是个传统农业社会的问题,其实则不然。传统农业社会只有经济和超经济的土地兼并,并没有经济意义上的普遍土地流转。因为对传统农民来说,除非被逼无奈,没有人会愿意放弃土地。失去土地,只不过是从自耕农变为佃农或雇工,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仍然以土地为生。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一是源于工业化大环境中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条件的进步,以及城镇和非农人口的持续扩大,在农业和养殖业中产生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和需求。二是同样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谋求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承包土地闲置、流转和规模经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因此,至少从1990年代起,农地的流转其实是转租就开始普遍发展。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只是最后在法律上给予了确认和保障。随着农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法律化,现在还正在日益增多的地区,给农户土地的承包使用确权,发放土地的承包使用权证,并建立规范的农用地流转市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农民已经和正在拥有承包农用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即处置的完整权力。
那么,农民毕竟还不可能在法律上拥有承包土地的所有权,这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缺憾和障碍呢?其实,拥有长久不变的农用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处置权的承包权在经济效率上和私人产权已经等价。农村的土地在法律上归集体所有,正如中国城市的土地在法律上归国家所有,所有单位和个人家庭也只拥有既定用途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处置权一样,并不妨碍产权定义的完整性和市场交易定价的有效运行。正如我们在西方社会也见到,有的国家也实行土地名义上或法律上的国家所有,但土地的实际产权由私人占有和交易,包括拥有土地完全产权即freehold 的房屋与建在租来土地即leasehold 的房屋都在市场上自由定价交易一样。所以,在不改变用途的农用地问题上,学术界的观点与政策、法律的距离已经很小。有人还在谈这个话题,其意已不在农用地的本身,而在土地非农用的权利归属。
从产权定义的完整性而言,现在唯一还没有放开的是农用承包地以及农民宅基地的抵押权,但这里的利弊得失并没有简单结论。给农地和宅基地以抵押权,从利的方面来说可以增加农民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弊的方面则是凡抵押就有风险,在经营因主客观条件失利时,农民就可能出现非自愿失地,从而被迫交出或离开土地。在农民向城镇的自由迁移还面临巨大的制度门槛和福利歧视时,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抵押慎重从事,就如在农地流转中目前还限制农民将土地承包权一次性永远卖出一样,究竟是一个缺陷或障碍,还是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一个次优的过渡安排,显然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现在农地使用中唯一意义较大的争论是究竟要保护家庭经营还是鼓励资本下乡、公司化经营的问题。虽然在农村养殖业和若干经济作物的经营中,公司化经营显示了优势,但在主要农产品的种植中,公司化运作的成效并未得到任何证明。从人均可耕地与我国相近的日本、韩国情况看,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逐步迁移,农民的小规模家庭农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农协组织将是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很显然,在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从农村移居出去之前,任何外力推动的公司化都是有害无益的。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农民种植耕地的规模扩大,家庭小农场会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流。到那时候,现在定义模糊的农地多层集体所有,不用被废除,就会自然消亡。因此,我们不需要什么激进的口号去吸引眼球,农地的农户即私人占有已经越来越是农村改革的现实和不可逆转的方向。
2、关于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
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造成的直接后果。目前的政策是国家征用后才能改变土地用途,因而也是大家真正矛头所向的焦点。
应当指出,农用地转为非农使用,相较全部农业用地,虽然是一个很小比例,而且仅涉及到一部分主要是城镇郊区农民。但因其规模发展很快,经济利益巨大,因而可谓万众瞩目。过去农地征用,暗箱操作,对农民补偿很少,极差收益主要归相关权势者和开发商分享。现在一些工业开发区和国家重点工程在偏远乡村的征地,仍然存在这种严重伤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但在城市区域的建设开发中,由地方政府收储、土地招标拍卖的情况下,极差收益主要由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城郊被征地农民集体分享,其中有时由于乡村干部往往代表集体参与征地谈判,有人乘机中饱私囊,因而也最受诟病。
主张土地私有的学者认为,地权归农,级差收益归农户,土地的非农使用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或开发商直接与农户谈判,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也是最公平的办法。
更激进的观点认为,不仅地权应当归农,农地转为非农使用的权利即用途权也应归农民所有,即农民自己有权决定其土地是农用还是非农用。这种观点看到了在经济发达的城镇郊区,农户或农民集体实际上无视政府禁令,用各种方式将农村土地转为非农建设性或商业性开发或使用。由于政府在乡村的管理能力薄弱,这种违反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管制的做法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得到相当普遍的发展,有的村庄甚至因此成了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典型。
农村土地还有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为乡镇企业用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和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即宅基地)。非利用地主要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外的土地如山坡、滩涂、荒地等等。
在各方面的呼吁推动下,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要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除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之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确权发证,可以采用出让、流转等各种方式,有偿使用和流转,而且将本着"初次分配基于产权,二次分配政府参与"的原则,研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有关税费征缴和分配办法。
新的思路首次拟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不经过国家征用直接进入市场。但其受益者首先还主要是不能界定很清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果这个集体建设用地的来源界定不清,转让收益又变成合法化和数额巨大,估计还会引起新的矛盾和争论。更重要的是,占农村建设用地主体部分的农民宅基地如仍然不能向本村村民以外主要是城市人转让和进入市场,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土地的同地同权问题等于基本没有解决。
3、农民离乡进城务工
这其实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中国农村带来的最大和最普遍的冲击。因为土地非农用毕竟只涉及到部分主要是城郊农民,而现在几乎每一个包括最贫穷最偏僻的村庄,大多数中青年农民都已经被卷入打工潮的队伍。中国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大约一半,而且是最有活力的一半即约2.5亿的中青年农民转到非农产业就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这是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转型中最深刻的变化。但是也令人奇怪的是,尽管农民工问题近年来引起了普遍的政策和社会关注,对他们的欠薪、就业和劳动条件表示了关切、援助和同情,但是迄今在制度层面上并未就此作出任何重大调整或改变,甚至也不是学界和舆论界真正持续关注的焦点。农民工不管已经在城市就业了多少年,他们仍然被视作为短期流动来的农民,被排除在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的网络之外。学界有个别人提出应当给农民工在城市或城郊开拓自己贫民窟的议论,但既未引起多少赞同之声,甚至也未遭致过多激烈的抨击,而是多少无声地淹没在人们的漠然之中。

土地非农用:新三农问题的难点和症结

由上可见,在上述新三农的三个焦点问题中,其中农用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实际正在积极发展并受到政府推动;而农民工进城受阻,务工不能落户,大家在解决问题的方向上并无分歧,但受城市居民主导的舆论和掌控着资源、维稳第一的政府,并无意马上着手真正改变目前城乡隔绝、身份歧视的现状。唯有农地的非农使用,由于直接牵动着城市人、资本、农民和政府几方利益,成为争论和利益冲突的焦点。这样,我们看到,在农地的非农使用上,目前在实践中出现了在一个法治国家中难以思议的混乱景象。一方面,中央政府在政策上鼓励和推动农地的流转,但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法令,由国家来垄断非农业用地的征收和规划,并严格控制农用地乃至非利用地(即既非农用地又非建设用地的坡地、滩涂地、荒地等)的非农使用,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民宅基地的扩大,禁止以农村土地建设"小产权房"和严格限制农民宅基地的转让。同时,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政府垄断农村土地征用的压力,既似乎开始接受但又不敢放开让主体不是很明确、来源难以界定清楚的农村部分集体建设用地进入流转和流通。鉴于在集体土地上出售给城市居民的小产权房已经积重难返,处于社会稳定的考量,既一再三令五申坚决不容许再兴建小产权房,又声言要保护已购小产权房群众的利益,这种自相矛盾和欲禁不能的政策信号,进一步激发了一波又一波抢建小产权房的热潮。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土地即建设用地又是地方加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和生财之道。因此,地方政府往往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推动下,巧立名目,破坏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扩大农村土地的使用范围,很多地方借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整理折抵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名义,想方设法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在中央政府实行行政问责制后,利用法不责众和国家在农村基层执法能力衰减的漏洞,土地违法行为的主体由省、市、县政府,向乡、镇和村级组织蔓延。早在2008年1月,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在解释71号文时就明言,"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突出反映在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擅自占用农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后向社会出租,'以租代征';以村级组织与外来投资者合作经营的名义占用土地,提供建设用地;违法利用农用地开发、销售商品住宅等方面"。这几年来,各级地方政府违法用地更是越演越烈。至于在经济发达和外来打工人员集聚的地区,农民自己利用宅基地乃至承包农地,根本不管有关规划管制,兴修多层商住两用楼房,出租给经商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形成一种准贫民窟的城中村或城郊村,更是政府鞭长莫及。
有意思的是,面对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这种种尾大不掉乱象,一方面许多人忧心忡忡,但另一方面也有相当多的人大以为不然。有人进而认为,土地管理上今天的众多违法违规,就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承包一样,当初也是非法的,但因为代表了改革的方向,最终成为主流。因此,他们认为小产权房本来就应当合法化,农民的宅基地本来就应当可以自由转让,所有农村土地就应该确权到户,这样农民才能将中国最大的财富—土地资本化,乡村干部才不能利用集体土地中饱私囊。有人把土地的私有化和自由开发权称之为中国的第三次土地革命,其意义比农村家庭土地承包更加深远。无庸置言,学术界和舆论界的多元导向,显然在中央和地方、城市和乡村本来就复杂的多重利益博弈中进一步增添了发散的因素。
进一步看,农村土地如何非农使用,既直接影响农民工移居城市的方式,也间接制约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步伐,因此它已成为新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现行的土地制度和管理办法遭到的普遍破坏和广泛责疑,确实反映了它已经漏洞百出,难以为继,现在迫切要回答的问题是改革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或者,受到国家特许的成都、重庆的地票试验能够为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方向和线索吗?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地方政府挖空心思绑架银行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Impart your knowledge.

Learn how to start a business by offering an online course. Signup for our ebook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地方政府挖空心思绑架银行
Oct 1st 2013, 14:18, by 墙外仙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收官,平台贷的规模也将公之于众。近日,有银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银行极力想压缩平台贷的规模,但是地方政府也是挖空心思。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的这场博弈中,财政存款成了地方政府最为重要的筹码。

某银行高管表示,在地方政府换届基本完成后,政绩和投资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起来。不过大多数的项目都属于"政府点菜,银行买单",关键的原因在于政府有筹码让银行买单。杀手锏就是财政存款。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半年全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上的讲话纪要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口径平台贷款新增约40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增量(3228亿元),平台贷款总量控制的难度明显增加。

与此相反的是,上市银行发布的中报却显示,大多数银行的平台贷余额呈下降趋势。银行业人士表示,在银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表内的平台贷确是下降的。但是,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却在大幅增加。

地方政府融资有"术"

上述银行高管向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拿到项目以后,一般都是先召集各家银行负责人来开会,问能贷多少款。有的银行因为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审批权上收到了总行,分行就夹在总行和地方政府之间两边难做。

各家银行跟地方政府博弈的过程中都有很多的故事。某大行省级分行的人士表示:"在当地开展业务,毕竟很多地方要依赖地方政府的支持,我们也愿意贷给一些资质比较好的融资平台,但是项目报到总行不批以后我们就里外不是人。地方埋怨我们不贷款,总行也会怪我们存款流失。"

上述人士表示,有的银行因为不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当地的财政存款一夜之间就被取走了。"在存款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这是最要命的。现在政府存在各家银行的钱几乎都按照贷款的量按比例进行搭配。此外,对于一些贷款金额比较大的银行,政府也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据介绍,除了这样的经济手段,有些地方政府还使出了"心理战术",就是每次开会的时候各家银行领导的座次都按贷款数量的多少来排,有些好面子的行长,觉得自己一个大行领导排在小行的后面就很丢脸。

某国有大行一二级分行的副行长对本报记者表示,排座位这些倒没有人真正在乎,关键是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都和当地政府、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民企密不可分,而政府则可通过很多种方式间接地影响到银行。

某券商的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方式都主要是针对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因为他们分支机构的权限有限,业务主要受总行管而不是地方政府管,这样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也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一些地方的法人银行,特别是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商行,股东是财政局,董事长、行长也是地方任命的官员,这些地方的平台贷风险更值得关注。

银监会数据也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客户数量达到10932家。城商行平台贷款客户3431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台贷款客户总数的31%。

表外融资快速增加

上述银行的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表内的平台贷的确是在下降,表面上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实际则风险涌动。现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所以能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滚动起来,关键是吸收了社会资金,比如银行的理财资金。

尚福林也曾表示,地方政府通过信托、理财、债券、基金等渠道获取的融资金额增长较快,其中相当比重的资金实际仍来源于银行。

普益财富分析师叶林峰表示,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发行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大概有三种,一是地方融资平台或相关企业通过信托公司设立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再由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该信托计划的受益权;二是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公司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信托贷款;三是银行理财资金用"委托贷款"甚至直接的方式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这三种方式虽然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用理财资金为地方政府"输血"。

上述高管也表示,银行利用客户的理财资金为地方融资平台"输血"只考虑了短期的收益,而不考虑三五年后项目的现金流能否还款。短期来看,银行吸收的理财资金沉淀下来成为银行的存款,通过表外放款也不占用银行的贷款规模,另外银行还可以获得中间业务收入。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信贷类及包含信贷类资产投向在内的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共计5516款。其中,单一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有329款,其余产品均为包含信贷资产在内的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

这其中确实有部分产品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例如民生银行有多款产品分别投向马鞍山城投、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成都工投集团、常州城建集团等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信托公司设立的信托计划;建设银行有部分产品投向包括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青岛公路建设集团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设立的信托计划。

不过叶林峰认为,从理财产品端看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情况可谓"雾里看花",仅仅只能看到"冰山一角",目前只能寄希望于本次审计署从源头对其这部分债务的审计结果。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今天的遗产税其实是死亡税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An aspiring entrepreneur?

Learn about how top Silicon Valley entrepreneurs grew their businesses in our free ebook.
From our sponsors
今天的遗产税其实是死亡税
Oct 1st 2013, 04:01, by 墙外仙

其实我本来一向是支持遗产税的。按照经济学的理解,政府收税都会产生外部性,所以,一项政策、一种税收好与不好除了看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就看政策的外部性。

我能想到的遗产税的正外部性首先是两个:第一是,保证每个人的美好生活都主要是靠个人奋斗得来的,而非靠祖荫,这对鼓励个人奋斗,增强社会活力是有好处的。第二,税收的一个作用就是调节国民收入。如果一个国家的遗产税是保护和培植中产阶级,调节高收入群体,补贴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这无疑是对社会稳定和公平有益的。所以,征收遗产税算是一个国际惯例了,只不过,遗产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富人税,不仅一小撮穷苦人民不用交,占社会主流群体的中产阶级也都是遗产税绕行的对象,只有那很少比例的大户才要交遗产税。

比如说英国,由于他们国家的宪政来的算是比较稳定,所以进入现代社会后大家发现,我了个去,这社会上竟还有一群老贵族。这帮人头衔世袭,家大业大,动不动就这个庄园,那个宫殿,把英国风水好的地方基本都占完了。作为民主政府自然要打他们的主意。所以最开始,英国的遗产税是累进税率,你家产越大,交的税越多,最高税率达到了60%。这基本是一套富不过三代的税收政策,逼的那帮高高在上的老贵族纷纷把自己的庄园和宫殿交给国家代管,定期对民众开放,一来保住家业,二来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比如著名的达西庄园,现在的曼彻斯特公爵还住在里面,但是他家俨然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胜地,你买票的时候会拿到一个小册子,第一页就看到盛装打扮的公爵和公爵夫人的照片,热情的欢迎你参观他们的庄园,极大地满足了英国屌丝们对贵族生活的窥探心理。说实话,鬼才相信人家俩是真的欢迎你参观呢。祖上留下来的好好的一个家,天天开门迎客,啥人都能来逛一圈,给谁心里也得不爽吧,何况是公爵老爷?

英国政府把那些遗老遗少收拾到什么地步?我去参观英国议会的时候被告知,有些上议院里的那些世袭议员们是非常积极来开会的,就因为开会期间有每天几十镑的补贴。所以英国的遗产税政策其实是他们国家政治转型的辅助工具——君主立宪和民主选举结束了封建贵族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垄断,将国家由国王和贵族的私产,实际上转变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但是这种相对平稳的转型还遗留下一个问题——世袭的贵族积累了过于庞大的财产,尽管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但依然和民主社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遗产税就成了调节国民财富的一项工具,既保护了财产私有这一根本制度,又通过温和的法律手段而非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把贵族的财富逐渐的稀释给民间。

估计是看到老贵族们被折腾的差不多了,有些都要靠政府补贴过日子了,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改革了遗产税制度,现在英国的遗产税起征点为个人32.5万英镑,家庭65万英镑,超出部分,统一征收40%的遗产税。这项政策经常受到攻击,原因是很多人认为起征点太低了,威胁到了中产阶级。和美国相比,这个起征点是低了不少,因为他们时不时会号称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不是高级黑)。

那么65万英镑大概是什么概念呢?前年我的一位老师刚刚换了新房。在一个离市中心开车15分钟的小村子里,一栋4室两厅200多平米的独栋house,带前后花园,他家后花园有多大呢,在不破坏他家的花花草草的情况下,开个40多人的烧烤party是足够的。这套房子带永久产权,土地归你,地下挖出来的乌木也归你,价值32万英镑。所以,遗产税的起征点差不多是两套这样的房子。当然,希望死脑筋的朋友不要拿中国的农村的房价来类比,这真不是一个概念哈。

而如果一个国家的遗产税是以让老百姓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为目的,那就是我国的遗产税了。80万的起征点,这不是富人税,而是全民税,尤其是如果未来农村的土地允许流转,农民的土地必然会大幅涨价,我就更想不到有多少人能避开这种税了。此时,遗产税就不该叫遗产税了,而应叫死亡税。即便现在,基本上国内任何一个二线城市的屌丝市民差不多都要交这种税。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家穷屌丝,前半辈子挤在市中心的一套小房子里,后来房地产大开发,小房子被拆了,拿到了几十万的补贴款,又凑了点钱,在郊区换了一套大点的房,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当了一辈子的屌丝穷人,死之前发现,竟然还要交遗产税。。。

跟重要的是,尽管政府有权收税,但税收的本质始终都应是民众与政府达成的契约,而非民众的义务。既然是以调节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那么收上来的税就必须真正的落实在社会福利和基础社会建设上,尤其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上。比如,英国虽然税率很高,但他们的政府保证了全民的免费医疗,全民的免费基础教育,保证所有国民居者有其屋,保证所有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条件。所以税收不应是政府收了钱就完事了,钱花在哪,花了多少都应该接受全民的监督,老百姓不满意,还可以有权换政府。

税收本是民众与政府的一项契约,与民权紧密相关,遗产税自然也是。政府拿钱办事,老百姓交税买服务,如果一方无法履行契约,而强制另一方履行,那都与抢劫无异。所以,如果不能保证公民选举议会,议会监督政府,官员财产公开,政府预算透明,民间言论自由,那么我还是反对任何的税收,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钱还是装在老百姓个人的口袋里比较公平。否则,钱收上去了,焉知不是又一次的"大户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呢?毕竟,在无监管、不透明的政治环境下,上层的人想搞点利益输送岂不是太容易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元三:“人民万岁!”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etargeting on Facebook?

Get more sales and conversions with Facebook retargeting. Try it free for 14 days. Set up takes just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元三:"人民万岁!"
Oct 1st 2013, 01:19, by 墙外仙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大声喊的是,'同志们万岁!'"并没有"人民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四周年,标语口号已在党政军机关及广场、建筑物高悬起来。其中有一条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这引起我的遐思。

"人民",是指一个群体。"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如《管子·七法》:"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庶民、百姓,如《周礼·官记·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图,舆其人民之数"。

国外,据《维基百科》解释,人民指人的集合。通常住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享有一定权利的人的集合构成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其中"人"字表明这个集合的个体是人类,而"民"字表明属于这个集合的个体具有公民的权利和承担公民义务。

有位当代中国名人说过: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曾高呼'人民万岁'"。据他说,依据是《人民日报》报道。

但有人查了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一版。报道前一天开国大典的有关原文是"当群众队伍经过主席台时,'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云霄,毛主席在扩音器前大声回答'同志们万岁!'"并没有"人民万岁"四字。查1949年10月6日《大公报》对开国大典的报道,也是只见"同志们万岁"而不见"人民万岁"。

198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开国大典》。影片结尾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帽高呼"人民万岁"的画面。如果仅据当年报纸记载,毛主席并未在开国大典上高呼"人民万岁"。如果说,电影艺术允许细节虚构,也就罢了。但之后有人当真的引用,应当属于善意的以讹传讹吧。

实际上,毛泽东喊"人民万岁",最早出现于"文革"中期的一次接见群众的大会上。人民日报及全国各大报均有登载。此前我从未听说过,毛泽东喊过"人民万岁"。我认为,这是领袖真正领教了人民力量,对人民的尊重。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毛泽东逝世后,凡国庆节"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不见了。其他最高领导人也不敢接受"万岁"了。这又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自古至今,万岁加于人,只见于封建王朝的皇帝。一个现代政党的领袖被山呼万岁,这名为尊敬,实是贬低。而且,据自然规律,人过百岁就很少了,从未见过活万岁的。徒落个历史笑柄。

这次国庆节,"人民万岁"被置于所有口号的前头,而且加了"伟大的中国"定语。这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这说明,在中国当代社会中,处于天字第一号的地位的人的群体就是人民。

习近平主席强调:权为民所赋。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当权者都是人民的公仆。"公仆",这是马列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说的。不承认这一点,或口头上承认,内心不承认,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主人"。"主人",也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的经典名言的核心价值就是:防止公仆变主人。

封建老爷们的话,人民是被迫听的;当今老爷们的话,人民是不愿听的。信息多元,传播迅速,民不听官,社会就无序了。问题就大大的了。

时下整党整风,整饬吏治,重新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就是遏止由"公仆"变"主人"、变特权者、变贪污纳贿腐败者,这是减少执政者的可怕的蜕变势头。

纷纷落马的那些藩镇王、铁路王、石油王、司寇王……像一棵棵病大树倒下了。

而人民,永远是山岳,是江河。青山永驻大地之上,不废江河万古流淌。

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中国网络观察:习总与荒诞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网络观察:习总与荒诞
Oct 1st 2013, 01:06, by 墙外仙

作者:齐之丰

观察当今中国,总是能让观察家们遇到种种现象,让他们感到自己陷入一种哭笑不得、十分纠结的伦理和理智困境,无论观察者是学者、记者,还是普通的关心国事、有思想的中国人。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目前正在推行的所谓"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就是这种让观察者哭笑不得、深陷伦理和理智困境的现象。

*荒诞可笑又危险的批评*

以习总为首的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正在中国全面推行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习近平为此多次高调发表讲话,并亲自挂帅筹划、发动、领导和参与运动。

在详细介绍、解说当下的中共"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荒诞可笑又危险之前,不妨回顾一点历史。

中共在其90多年的历史上进行了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

历史学者们指出,中共历次所谓的 "批评和自我批评"归根结底无非是让中共各级"干部和群众"彼此承认自己是坏蛋或混蛋,只有中共现任最高领袖及现任最高领袖的领导是光荣的,伟大的,而且是一贯英明正确的,坏事或错事都是领袖下面的人干的。

不用说,在一般理智正常、精神正常的人看来,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是绝对荒诞可笑的。但在比较专业的观察者看来,这种运动也是危险的,甚至是有致命性的危险。

研究中共历史的学者指出,中共发动的历次"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都是以残酷打击批评者而告终。例如,

—在1940年代,也就是中共延安时代,中共老党员王实味响应当时的中共领袖、也就是如今的中共领袖习近平十分崇敬的毛泽东的号召,对中共领导层提出了批评,结果是被用大刀砍头;后来中共承认王实味确实是不该砍头,但那已经是王实味身体和头颅被中共强行分离三四十年之后的事了,王实味的头已经找不回来了;

—在1950年代,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中共各地机关大力动员知识分子给中共提意见,以便帮助中共改进领导作风;毛泽东宣告要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政策,许多知识分子相信了毛泽东的诚意,提出了意见;毛泽东随后发动"反右"运动,至少50万提意见的知识分子遭到延续几十年的残酷打击,被发配劳改,剥夺工资,家人也受到几十年的株连;在被批评是搞阴谋之后,毛泽东又表示他只是搞"阳谋",目的是"引蛇出洞,"让毒草生长出来以方便彻底铲除;中共后来承认,"反右"运动的打击错误率至少是99%999,但"反右"运动依然是必要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共至今坚持拒绝对所谓"右派"分子及其家属做出任何道歉,拒绝做出一分钱的赔偿,甚至拒绝补发"右派"分子一分钱的工资;

—在1960年代,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因批评毛泽东不懂经济瞎指挥,导致中国和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造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中国人饿死,毛泽东于是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刘少奇整死;

—在2013年8月下旬,湖南网民杨盛显然是响应当今中共党魁习近平提出的"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号召,以及响应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要摒弃毛泽东一人独断专行的号召,发帖劝谏习近平不要学不得人心的毛泽东,结果杨盛第二天就被警察抓捕,其罪名是"公然侮辱国家主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中共的历史反复显示,中共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总是荒诞可笑又危险。就是这种荒诞可笑又危险的现象使观察家们深陷哭笑不得的伦理和理智困境。

一方面,中共所谓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说法和做法极其荒诞可笑,看上去比小孩子过家家可笑不知多少倍。另一方面,中共又能随时、随意翻脸、动辄让批评者丧失脑袋或丧失自由,从而让观察家们不由得感到自己以鉴赏的心情和眼光看他人陷入危险是不道德的。

这种荒诞可笑和危险的组合,让观察家又想笑又不能笑,哭笑不得,纠结不已,陷入一种困境,让观察家感到难以挣脱、摆脱、超越、回避、或无视。

来自中国国内外的各种迹象显示,迄今为止,看来全世界还没有一个观察家找到一种理想的途径可以超越观察当今中国时难免遇到的这种伦理和理智困境。

*习近平成笑柄(1)*

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发动的这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与中共以往历次的同类运动一样,其最明显的特征或标志也同样是让中共各级干部在可控的范围和场合彼此承认,自己是坏蛋或混蛋,只有中共现任最高领袖及现任最高领袖的领导是光荣的,伟大的,而且是一贯英明正确的,坏事或错事都是领袖下面的人干的。

假如说,这一次习近平亲自发动和挂帅参与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与以往的同类或同名运动有什么重要差别,那么,一个最重要的差别大概就是如今是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因此在中国公众眼中,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这次"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荒诞可笑。

中共权威通讯机构社新华网报道说:

"9月23日至25日,滹沱河畔,翠屏山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省份河北,全程参加并指导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十分关心,要求会议有真正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那么,在习近平亲自领导和挂帅监督下,中共河北省委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呢?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批评中共河北省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急于求成,急于证明自己,急于让领导认可;"

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长梁滨批评周本顺:"对干部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

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杨崇勇批评周本顺:"希望(周)书记能够强力推进决策落实;"

周本顺批评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干事过于急躁,有时过于追求规模、声势和形式;"

赵勇批评周本顺:"对扶贫工作过问不够。"

在习近平如此亲自披挂上阵、亲自督阵之下,中共河北省委进行的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中国网民的笑料,习近平也由此成为大众笑料。

中国网民这种难以压抑、难以自制的笑声之大,显然连中国官方媒体和习近平本人也无法完全忽视或无视。

*习近平成笑柄(2)*

鉴于趋利避害是全人类乃至大多数高级动物(如猴子或狐狸)或低级动物(如蚯蚓或海蜇)的本能,鉴于中共已经三番五次地用"批评和自我批评"为由头对批评者实行残酷镇压或打击报复,中国公众和中共干部早就学乖了,学猾了。众所周知,在可能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被别人耍弄,被别人"引蛇出洞"打死打残,或当成"毒草"除掉。

因此,每每遇到中共发动"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许多中国人(其中包括中共所说的群众和干部)为了表示服从、服帖、对中共没有二心,或为了蒙混过关而自保,便向中共各级领导人提出"我对领导最大的意见是领导工作太拼命、太不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之类的批评。

这种荒诞可笑的局面也导致许多政治学和文学言研究者提出,自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至今,中国的这种政治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超大规模的荒诞剧;其演员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其总导演是中共最高领袖,其舞台是九百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其中没有非荒诞特区。

习近平本人显然知道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令全中国和全世界感到荒诞可笑。从习近平发表的有关讲话和中国官方媒体所做的有关报道来看,习近平和中共当局显然是力图避免让习近平和他所领导的中共再度成为全中国和全世界的笑柄。

据中国官方权威媒体新华网的报道,习近平到河北亲自督阵,领导和参与中共河北省委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对中共河北省委说:

"我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可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要有真正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于是,在习近平的直接统帅监督下,中共河北省委成员做出了上述让全世界、全中国忍俊不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习近平做出了认真的努力,力争让全中国和全世界看到中共这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真刀真枪、货真价实的,不是装模作样的荒诞剧。然而,习近平的一番努力显然只是使他本人、使中共河北省委以及中共政权显得更加荒诞可笑,让中国网民笑翻了天。

在当今中国,由于直接嘲讽或批评习近平及其领导下中共政权依然有现实和当即的危险(clear and present danger,如杨盛以及其他许多例子所显示的),中国网民的嘲笑性评论只能是迂回曲折,大都不敢或不能直接提及习近平,但网民们的价值观和娱乐嘲笑对象清晰可辨。

这种娱乐嘲笑如今已经两套版本,一套是现代的,一套是借古讽今的,其代表作如下:

"听说河北兴起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领导们相互'严厉'批评。对此我很不以为然,这事小学的时候就做过了。当时班主任叫同桌互相写对方的缺点与自己的缺点,由于那个年代同桌椅子是长凳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义愤填膺的写下:『小婷缺点:屁股太大,总是挤到我坐的面积。我的缺点:长(得)太帅,让小婷过于自卑。』"

"西门庆对武大郎说,我今天必须批评你,出门老是不关好门窗。武大郎委屈的说,大官人,我也提醒你一下,你来我家时,不要被隔壁的王婆看见好伐。潘金莲满脸娇羞,武大郎一本正经的批评,娘子,下次晒衣时,注意晾衣杆,高空坠物很危险滴。潘金莲说:死鬼,下次能再晚点回家么"

还有中国网民把习近平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图片并列贴出,算是一种评论。

观察家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和网民如今将习近平与大多数中国人所强烈鄙视的金正恩相提并论,因为公众和网民认为习近平跟金正恩越看越相似,其相似之处包括:

1)习、金两人都肥胖,而且两人都喜欢炫耀自己喜爱体育运动;
2)习、金两人都是靠自己的老子而不是靠选民的选票当上了执政党和国家元首;
3)习、金两人都是不学武术、志大才疏,但又刚愎自用,无知无畏,除了老调的宣传和铁腕的镇压之外,治国的理念、思想和政绩乏善可陈。

对中国公众和网民所表达的这种对习近平不利的言论,中共当局已经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有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大张旗鼓地直接抓捕言论者,以威慑、震慑、恐吓其他胆敢发表当局所不喜欢的言论的人(如抓捕湖南的杨盛);再就是防患于未然,尽力封锁或阻碍网民有关的言论。

如今,中国网民假如在中国微博用户最多的新浪微博搜索"习胖",便会立即得到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超荒诞可笑的告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习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这一告示,显然是习近平统治下的中国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何荒诞的最生动形象的广告。

*前途未卜的认真批评 *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迄今为止习近平上台以来的言行显示,他试图将中国拉回到中共最高领导人可以一统天下、说一不二、万众仰从的毛泽东时代。

然而,中国网民对习近平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的评论,显示了如今的中国毕竟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要将2013年的中国拉回到1976年之前不是非常容易。

那些嘲讽性的评论在毛泽东时代人们不敢发表,无处发表。现在却有不少人敢于发表,而且也能发表,发表了之后又能广泛流传。

这种局面,导致一些中国一波又一波的网民禁不住跃跃欲试,虽然明知中共的所谓"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不是要真心实意要接受批评、承担责任,但还是忍不住提出认真、半认真、或调侃式的、可能给他们招来切身危险的批评。

有网民对中共统治下的所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运作提出批评:

"河北去年春晚请大腕花费330万,有关领导自我批评说是浪费了!想请教的是,宣传部花的是不是纳税人的钱,既然是,为什么不经人大审批?如果经过了,人大为什么不去监督,而任其浪费?如果人大只起到图章的作用,那纳税人养活人大起什么作用呢?"

有人对中共垄断权力、不准许反对党存在提出批评:

"事实上反对党就是最好的监督机构,包脓养疮是任何团体和个人的本能。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填补了没有反对党的纠错机制,但自从'统一思想'的歪理出来后,批评与自我批评迅速演变为表扬与自我表扬,结果自然是你好我好,满园长草,河北省委的民主生活会,能否脚踏实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执政者的明天。"

还有人对习近平所主导的中共河北省委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言不及义、回避公众强烈关心的司法正义问题提出批评:

"17年前,一个叫聂树斌的说自己没杀人但被判死刑并执行了;后来,出现了一个叫王书金的坚持说被杀的人是自己杀的,交代的细节和警方查证的证据高度吻合,但检方坚决认为人不是他杀的。河北,今天刚刚批评与自我批评过,明天(9月27日)怎么判?"

观察家指出,上述这些认真的批评意见都是前途未卜的,提出上述意见的人甚至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牢狱之灾。

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法规,按照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的司法解释,上述言论可以轻而易举地归类于涉嫌"寻衅滋事"、"诽谤损害国家形象"、甚至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可以顺理成章地"依法"予以拘捕和定罪判刑。

当然,是否入罪,定多重的罪,可以由中共最高当局和中共地方当局任意决定。

不过,关于聂树斌案,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答案:王书金承认自己杀人,但河北当局为了维持自己的正确性,对中国全国瞩目的聂树斌案进行了长达9年的复查,依然坚持说杀人者不是王书金,对聂树斌判处和执行死刑没有错误。

河北高级人民法院9月27日作出裁决,提出在共产党国家十分反常的"疑罪从无"的原则,宣判杀人者不是王书金,从而再次创造了当事人坚决认罪、司法机关却竭尽全力、拼死努力为当事人脱罪的荒诞可笑又可怕的局面。

中国著名法律学者贺卫方就此通过微博发表评论和呼吁:

"今天,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据疑罪从无的原则,排除了王书金杀死康姓女的嫌疑。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该院也遵循同样的原则,重审疑云密布的聂树斌案。我们也郑重呼吁:在聂树斌案重审结果发布前,最高法院不得核准执行王书金死刑!"

千百万中国人担心,河北当局和中国最高法院会迅速将王书金处死,以便让聂树斌案成为一件彻底的无头公案,从而保护当年将聂树斌定为死罪的一系列官员,使他们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追究;与此同时,聂树斌的父母将陷入终生的痛苦深渊。

*观察家的看点*

在观察家们看来,聂树斌/王书金案、中共河北省委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习近平亲自发动和挂帅领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都是层层相套的荒诞,都是荒诞可笑又危险的当今中国国情。

中国公众普遍认为,中共所宣传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从来都是谎言。对他们所认为的中共荒诞可笑的谎言性宣传和荒诞可笑的运动,中国网民已经发明了一套可以几乎是以不变应万变、总是合适的评论。例如,

"今天还恬不知耻的公然撒谎!尤其不可理喻的是你明知大家都知道你公然撒谎的时候你依然撒谎!"

"时代不同了,撒谎要增加技术含量!"

现在各方观察家们现在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是,在互联网时代,在民智大开的时代,习近平当局如何能维持这种荒诞局面,或这种荒诞局面能维持多久。

观察家们正在兴味盎然又忐忑不安地观察。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上海自贸区加了试验2个字 是怕万一搞不成就停手?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上海自贸区加了试验2个字 是怕万一搞不成就停手?
Sep 30th 2013, 13:34, by 墙外仙

1是之前银行的人提到利率市场浮动,既然浮动了那肯定是基准贷款利率要大大的降低,日本 美国贷款利率都不超过2%。国内的是6%。 国外的存款利息不了解。国内一年定期是3%。 总体感觉 通过利率浮动探索金融尤其是银行业和国外接轨是自贸区的主要目的。

(中国经济的问题最大还是银行的问题,国家控制银行,等于是国家控制着经济。经济出现风险的时候牵累银行 国家的风险也很大。可能是要探索脱钩,让银行业去面对市场的风险。)

但是银行业基准利率降低的话 国内接近400家的银行怎么存活会是个大问题。全国性的银行不超过30家 其他都是区域性很强的银行。之前大多数靠着利差活的很爽。

自贸区应该有很多外资银行入驻,存款业务应该是没有,就算有我估计利息也不高,国外贷款利息那么低,还高息揽储的话那不基本面就是赔钱的。那主要就是放贷,内资银行拿到这个资金然后拿去内地放贷?有利差?或者随着规模的扩大,慢慢让国内银行降低利差。和国外银行一样 探索其他的生存之道?

2 就是进口商品的集中交易基地。进口量大的商品 如豪华汽车 保时捷已经入驻,之后各大品牌估计都会在保税区注册公司。好象是可以国外的车先进口到这些港口 免税停放 然后等内地的4S店拿到订单了提车再交进口税。缩短交易时间。 至于免税那不可能之前国外汽车都在天津港进口 北京机场也刚开通。 免税的话天津海关估计受不了 对国家的税收也是减少了很多很多。估计上千亿。 其他行业比如 红酒 烟草 手表 等奢侈品 单价高的,不占体积的居多。

3 就是出口提前退税。应该有大量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入驻。正常企业退税从报关资料通过起最少要4个月,在这里面可以减少到一个月?这对利润较低的出口行业是重大利好。

其他的暂时想不到。

但不管怎么说 对自贸区周边的房地产是特大利好 需求特别大。刚问了上海的朋友 自贸区的房子最近涨幅接近三分之一,当然很多人已经开始在炒作和制造舆论。但需求确实是大。

外贸进口和出口企业 金融融资企业进驻自贸区应该有不少好处。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