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星期日

墙外楼: 台湾大学朱云汉教授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Acquire Clients Globally!

Attention Advertisers: What's your CPA? Have Us Acquire Additional Clients for You Utilizing International, Localized PPC on AdWords, Bing, & Facebook Exchange!
From our sponsors
台湾大学朱云汉教授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
Nov 3rd 2013, 13:32, by 墙外仙

本文为朱云汉教授2012年9月28日在台湾大学的讲座文字内容,讲座原题为《中国大陆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观察者网全文整理首发。

朱云汉:我今天来给大家做这个报告,我希望它产生的作用是给大家进行一次震撼教育。如果我没有达到这个效果的话,就算我失败了。我今天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大陆的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那么它也扣紧了今天的主轴议题,就是全球化的挑战。我必须说,我面对的各位都是二十岁上下,最年轻的时代。各位是生逢其时,也生不逢其时,就看各位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未来、面对人类的未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即将迎来的二十一世纪,它可能是我们记忆所及一个变动最为剧烈的世纪。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而且还会持续出现。也就是说,你往前看,你不可能去期待一个非常平稳的、安逸的大环境。这个是各位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那么我就要把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变化趋势跟各位做一个分析。

中国的兴起及其未来的角色

我先从这本书开始谈起。这是去年九月出版的一本书,在美国华盛顿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印度籍人士,在美国一个非常有名的智库,是非常资深的研究全球经济的学者,叫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他写的这本书叫Eclipse,《日蚀》,副标题叫做《生活在中国经济主导的应用下》。这本书非常严肃地对未来世界的经济格局做出了分析预测。他为了吸引读者的眼光,在一开始以一个非常戏剧化的假设情景作为开场白。他的开场白是,2021年美国面临财政破产危机,美国总统从白宫驱车前往宾夕法尼亚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它是经过白宫前面一条大道——到了另外一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位中国籍总裁签下一份纾困方案协议,然后取得了紧急融资3兆美元的贷款,同时承诺美国要遵守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些条件可能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希腊、西班牙在寻求纾困时所必须要接受的城下之盟。他对这个情景——当然这是一个假设的——下了一个句点。他说:"此刻,世界主导权的交接仪式业已完成。"这是这本书的开场。

这是一个虚拟的但不是完全天方夜谭的场景。萨勃拉曼尼亚的分析是有非常完整架构的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分析。他根据从1870年到现在全球的经济格局变化,包括各国的GDP、贸易和资本进出口占全球的比重等不同指标,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处于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引导地位的关键阶段。他的预测是,2030年前后,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宰制地位将非常类似于1970年代的美国和1870年代的英国。人民币作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它来临的时间和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并且他认为作为分水岭的时间,2030年,还可能提前。当然,这本书的观点不是所有观察全球经济的重要学者或者专家所共同接受的,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包括《伦敦金融时报》非常有名的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他也特别为这本书写了很长的书评,提出一些略微不同的观点。并不是说他完全否定这本书,不过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超级的强权还有很多内在的先天上的限制和缺陷。美国仍旧在某些方面,包括科技创新、军事、由大学和研究机构所代表的美国的综合实力、英语的优势,还有民主制度的软实力优势。这些可能构成中国要超越美国并且要取得全球主导权地位不那么容易克服的障碍。但是我相信这个论点还会继续持续下去。我们暂时也不必再做细节讨论。

但是,我可以换一个角度带大家去看。刚才的评估都是以国家为单位。事实上,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整个经济的动能——它的主要的发动机——并不是真正以国家为主要单位,而是在世界层次能够进行国际分工、进行非常繁复的跨国交换、合作。那样一个经济的发动平台事实上都是一些全球性的都市。它们是创建中心、资讯中心、金融中心,同时,也主导全球的产业链、产链、管理、设计,以及融资,等等。最重要的平台是层次。因此,从全球性层次未来可能的变化来看,同样可以得到刚才那本书《日蚀》那本书给你刻画的情景。

就在上个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和全球顾问公司麦肯锡下的一个自主机构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观察了全世界75个具有世界城市条件、并且是未来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城市,到2025年可能会出现的兴起和追赶的过程。他们根据模型,列出了75个城市中到2025年全球排名最靠前的全球性都市,把这些城市叫做2025年最具活力的75个城市(75个most dynamic cities of 2025)。在75城市中,有29个会在中国大陆,不包括台北。根据推测,到那时,会进入全球最具活力、竞争力、创造力、成长动力的城市的,欧洲只有3个。美国拥有次多,仅此于中国,但也只有13个,远远落后于29个。如果把台北当作一个独立经济体,2010年它的GDP全球的排名是32。但是很可能,根据这项估计,到2025台北会在第50名。东京在2010年世界排名第一,但是根据麦肯锡的估计,到了2025,它只会排名第10。如果我们以都市作为整个经济资源的整合、创造力的发动机、整个创新的载体,那么你可以发现未来的不到15年里会出现那么大的剧烈变化。

在这29个城市里,有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像上海、北京。有些可能是大家不会想到的,但却会变成全球名列前茅、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比如沈阳、重庆。在作为世界级的城市前20名里,事实上只有7个城市不在大陆,其余13个都在中国大陆,而且你会看到一些你想象不到的城市。深圳已经可以想象了,虽然它25年前不过是一个小渔村,但现在已经是一千万人的城市。武汉可能也不奇怪。佛山,大家知道佛山在哪里吗?广东。佛山还算有点名气,很多武打片常常会提到佛山,是"武术之乡"。它其实是个卫星城,但现在已经是一个五六百万人的都会区,而且还在快速成长。东莞?大家很难想象东莞,一个台商聚集之地,它也具备世界城市的条件。香港在这个排名里已经看不见了,而是在前30名。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的兴起

所以我下面要跟大家讲的是"台湾社会精英21世纪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要正确理解中国大陆兴起的历史意涵。这个功课做不好,台湾整个社会根本不知道怎么面对未来。我从一个最宏观的历史角度讲,就是中国大陆兴起和中国发展模式的出现对于世界而言是石破天惊的历史巨变。过去三百年的人类历史里面,只有三个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对于人类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冲击或引导作用可以和它相提并论。一个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再一个是十月俄国共产革命,还有一个是十九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崛起。可以说,过去全球秩序的大变化在引导中国发展模式演进,但在未来,中国大陆兴起会带动全球秩序的重组。那么我们要理解中国大陆兴起可能对世界带来的冲击,我们首先要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有一个客观比较全面的理解。到今天为止,对于这种理解,很多的台湾社会精英还处在落后、追赶、补课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巨大的认知落差、知识匮乏?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太容易用我们自己熟悉的历史知识和认知框架去理解中国大陆的发展模式。这一倾向无可厚非,但很可能让我们得不到全面的理解。因为我们的认知基础中事实上充满着以西方为中心的谬误、偏差,而我们自己浑然不知,因为我们很习惯这种思维,以为那是唯一的角度和视野。

美国自己也会偶尔提醒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完全不了解中国大陆?不了解它的体制?不了解它的历史?不了解它为什么能够快速地崛起?"所以前一阵,《新闻周刊》(Newsweek)有一个封面,设计得非常挑衅、刺激。它把毛泽东像倒挂,然后把部分标题也倒挂,念下来就是"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China is WRONG",也就是你把过去所知道的事情、你以为你知道的中国都抛开吧,很可能你的理解是错的。但是我认为,即使《新闻周刊》能有这种反省,它也未必能够以一种非常可观、平衡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大陆。我们如果不调整原来那些先入为主的、形成我们偏见和选择性认知的思维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形成真正平衡的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定位过去三十年或整个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大陆。有人把它叫做"奇迹",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持续性经济增长,因为它的持续性增长的速度事实上超过了过去"东亚四小龙"的纪录,超过了从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也超过了美国内战以后美国的崛起过程,更超过了德国的兴起,以及更早的其他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速度。不仅如此,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范围的工业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能以这种速度在那么大的范围开始进行工业化。这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中国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消灭贫穷,有三亿多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脱离联合国所界定的贫穷线。我们也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能够在国际分工体中以那么短的时间进行越级式、跳跃式晋升。今天中国大陆在国际分工中,它既是低端的,也是高端的,整个横跨。所以我们常常会说,我们希望两岸是垂直分工。对不起,这个选项早就没有了。

中国的分工既是垂直的也是平行的。它可能仍旧在生产劳动力密集型的成衣、雨伞,甚至圣诞节的装饰品,但是同时,它有能力把卫星发射到太空轨道上、可以帮别的国家建造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华为的通讯设备、交换机绝对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品牌相竞争。所以它能够同时跨越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又继续在劳力密集的层次。

中国本身也是一个经济体系,内部有着非常巨大差异的庞大体系。它以最快速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加入WTO是一个坐标,2001年,到现在只有11年时间。它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超过德国。而且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超过绝大多数OECD国家,尤其是看关税的话。也从来没有开放国家能够在全球吸引那么巨大的资金,还可以参与金融全球化。并且中国直接就发展建构出了二十一世纪水平的通讯和基础建设。很多人发现,在三十年中,中国在扮演一个前所未有的角色——这个角色过去是美国在扮演的——就是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如果中国不能扮演这个角色,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就会减慢。这些都是我们对于中国大陆兴起从历史坐标上来讲的客观历史定位。

由于我们常常会执着于名目性的GDP的计算方式,所以中国大陆经济体看起来会小一点。如果真的用购买力均等,即Purchasing Power Parity方式来估计的话,根据最权威的刚刚过世不久的荷兰的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估计,事实上中国在1982年就已经超过了德国,1992年PPP的GDP已经超过日本。到了200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于美国的86%了。所以按照这个估计,三年之后,它的经济总量就会超过美国。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还会是印度的2.5倍以上。当然,有人会质疑和挑战这些估计,但有更多人觉得这个估计可能还略显保守,因为这些估计还是在2008年9月全球出现金融海啸之前。美国以及欧洲国家未来经济成长的估计可能还过于乐观。

中国如何实现史无前例的兴起?

现在我们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这样一种快速的、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兴起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用一个学期的课去回答,我在这儿就压缩给大家三个简单的理解切入点。一个是中国大陆政治体制。中国共产党这个体制摸索奋斗三十年,这三十年并没有白费。很多人以为中国1949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都浪费掉了,是完全黑暗时期。其实这个认知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个时期不完全是。反而可以说中国这个时期以高昂的社会代价——很多人因此而牺牲——去建构了改革开放的基础,这个基础让其他开放国家没有办法去模仿,只能理解而难以复制。中国建设了动员能力特别强的现代国家体制,这个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其动员、渗透的能力进入到了社会的最底层。并且中国建立了非常强的国家意识。另外,中国完成了一场相当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因为它把私有财产权,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本集体化,不是国有就是集体所有。而这个庞大的集体资产,大部分是国有资产,是中国后来三十年快速发展的资本。其他很多国家没有走这条历史道路,就很难有这个历史条件。

另外,中国充分发挥了"大"的优势。我在政治系给一些研究生开的"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变迁"课上,开宗明义跟他们讲,理解中国大陆时,有三件事情你要记得,尤其是如果你过去是以台湾看世界这种角度的话。第一个是中国非常大。第二个是中国非常非常大。第三个是中国非常非常非常大。"大"也可能是负担,是巨大的包袱啊?但也可以把它变成巨大的优势。第一,中国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可以完全发挥它的磁吸效应。现在很多关键性核心产业,没有规模是没办法发展的,根本不可能建立。台湾不可能建立一个航天工业,台湾也不可能建构一个高铁动力火车的产业体系,因为没有这个市场和规模。全世界航空集团严格说起来到今天为止只有两个,一个是波音,一个是空中巴士,而且空中巴士把欧洲所有国家的资源、人才、市场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跟波音抗衡,那么第三个最有可能的就是中国大陆。如果把这个巨大规模的潜力展现出来了,那它就产生巨大的磁吸效应。

全世界所有跨国公司没有不挤破头要进入中国,先插个旗、占个位置的。不止CEO,连美国所有的排名前五十学校的校董都会说,我们学校有什么大中华战略(greater China strategy)?你必须要回答出来。你没有回答出来,就代表你的大学在二十一世纪没有一个潜在性的规划。世界500强(Fortune 500)的CEO也是一样。这样一来的话,中国就可以对所有外资要怎么进入中国设定很多特别的、在一般情况下跨国企业不会答应的条件。比如,美国通用汽车进入中国,就把它一个新的研发中心放在上海。任何其他国家说"你得来我这儿设研发中心",通用汽车根本不会理它,因为其他国家没有这个谈判筹码。也因为有这个规模,中国就有完整的科技体系、产业体系。

大家会说,台湾怎么总是代工,总是只能在生产阶段做一些创新。因为坦白说,我们的规模只能说是美国的所有科研体系中的一个分工小组。中国大陆要发射一个人造卫星,里面所需要的所有的知识、体系它都自己具备,但台湾不可能。而且中国大陆前三十年的自力更生也逼着它去建立一个完整体系,虽然体系的水准可能参差不齐,有些很接近国际一流水准,有些还很落后。但没有关系,因为一旦有这样一个体系,它要追赶、要学习、要模仿,就很快。今天即使美国把整个火箭设计的蓝图交给台湾,台湾也无法复制,因为台湾没有足够的队伍去吸收、理解这样一个设计方案。

另外,日本人过去常常讲东亚雁行效应,或者说雁行理论,就是说它有一个垂直分工,领头羊是日本,后面跟着四小龙,再后面跟着东盟——第二批新兴工业体。但是我们讲,中国大陆自己内部就可以形成一个雁行效应,它内部就可以进行垂直分工。也就是说,它的成长动力,可以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再到大西部,其中有好几个层次,因为中国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包括劳动价格、土地价格,等等。它在改善生产力的时候,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改善空间。另外也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在过去三十年充分掌握着后发优势。后发有时候是可以先至的。后发优势有很多要诀,譬如说第一,你可以学习过去的成功经验,避免错误,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特别是如果你有能力去模仿、复制,然后在这复制的基础上再去改良的话,那你可以进步非常非常快。

同时,中国大陆明显地采取蛙跳式技术更新。当中国大陆要安装一个有线的座机都很困难的时候,它其实根本就是一举先跨入了无线通讯、数位通讯。同样地,中国大陆可能第三代通讯这一块儿的技术方面输给韩国、西欧,但它现在已经开始布局它的第四代通讯。这就是我们讲的蛙跳式技术更新。另外,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时机让它成为快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不管在生产、产品行销、金融整合,全球经济都在这个时期突飞猛进。所以你现在很难去想象,四五十年前台湾刚开始要快速发展经济的时候,王永庆可以去华尔街融资?不可能嘛。他可以去纳斯达克(NASDAQ)上线?也不可能。这些都是因为在过去三十年里,有一个可以进行全球生产布局的供应链。当然它有很多要素配合,包括贸易自由化、通关的便利、后备运输、数位通讯。所有这些条件,中国大陆都在这个时期充分地掌握并发挥后发优势。

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来理解

到今天为止,中国大陆的经济体制都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叫做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当然有人可能用不同的名词,有的人会说它是国有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但其实没有关系,我觉得中国大陆官方的对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这样一个界定其实应该认真对待,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宣传品,或者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牌。其实它真正地告诉了我们这个体制里一些很重要的特色。一方面它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大多数商品的原料中间原料以及劳动市场供需,以价格来引导资源配置。从这个方面讲,它是充分运用了市场机制对促进其整个经济体系效率的正面作用。另外在所有权方面,这一经济体制是有多种所有权并存的,它们之间既竞争也有共同发展、相互引导。它有国有的,有集体的,有民营的,有外资的。国有企业其实是中国现在仍旧占据着整个经济最骨干、最核心的那些部门。如果你去看上海的上市公司,前二十、前三十大的公司都是国有的,不管是银行,不管是钢铁,不管是运输。

到今天为止,中国大陆还坚持农村土地仍旧是农民集体所有,它认为它绝对不会轻易地跨出完全私有化这一步,因为私有化很快就会使农民丧失土地了,会出现农村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中国历史上这种经验是斑斑可考的。所以这不是从它的意识形态,而是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来思考这个问题。我刚才讲过,国有企业占据战略部门,金融、能源、运输、通讯、基础工业,包括钢铁石化和航天航空,等等。但是它也在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社会不均衡问题,当然做到什么程度见仁见智。但这个动力还是在的。它不断要追求平衡发展,包括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更完整,尽可能用财政移转性地支付来化解城乡、区域、劳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如果你从中国自己的意识角度去看它,有一些措施也是史无前例的,包括它把所有的农业的税收全部取消了,对于农村的医疗、农村的教育,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进行补贴,也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未有的大变。

我们刚才讲的是中国大陆的经济体制。另外就是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其中最突出的设计就是一党专政。这个体制实际上看起来和世界潮流有点格格不入,但它的重点在于一党专政如何维持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这是我们要去了解的。这里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个就是它解决了继承危机问题和个人独裁的问题。一般我们说一党专政或者威权体制常常很难克服这两个门槛。,至少从毛泽东以后,中国大陆建立了一些制度去克服这两个问题,一个是任期制,一个是接班制。再过不到三个星期,中共十八大就要举行,就会展现它的任期制和接班制的实际运作。这一体制也解决了个人独裁问题,贯彻集体领导。所以说中国大陆的政治局常委就像一个非常强势的总统——当然这个总统是由九个人一起做。下一届政治局常委可能是由七个人一起做。各自有各自的分工,但最重要的决定要寻求共识。

另外,这一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执政能力问题。共产党就扮演这个最重要的任务,即人才筛选和创造人才内部竞争机制,让有一定资历条件能力的人,能够在这个体制里循序渐进,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它也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在自己方面的不断创新。中央本身还扮演一个核心的统筹角色,因为它仍有一个相当大的协调和制衡的权力机制在手上,包括大军区制、人民银行大分行制,控制基本能源、运输、通讯、国土资源,控制宣传工具,控制人事任命权。这是它面对地方的一些重要节制。但另外一方面,它又像是一个联邦制,省这一级的权力有些时候甚至比美国的州还要大。它没有宪法做依据,但实际上是作为一个联邦制的,就是让各个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可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试验创新。而且它让中国大陆整个巨大板块能够进行区域竞争,不仅是省和省要直接竞争资源、人才、投资资金,甚至一个县和一个县之间都要竞争。所以像苏州下面的昆山,从一个农村突然一跃变成一个高科技的重要基地,接下来旁边的那些城市都开始模仿它,都想变成另外一个昆山。这一体制也有足够诱因让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利益主体,所以地方政府常把整个管辖范围看成自己的一个大的企业集团。所以它能够调动所有的资源。政府自己就像企业集团的总部。

这个政治体制面对的最大挑战,其实就是刚才讲的怎样进行人才选拔、淘汰不适当的人,确保适当的人能够摆在适当位置并且受到监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是全球最艰巨的一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个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的挑战当然超过任何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不管是美国通用,还是微软。它事实上也可能超过过去我们认为最庞大的一个官方体制——美国的国防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共产党整个内部对于人才的筛选、定期淘汰、选拔竞争,很像美国国防部内部的一套人力管理。为什么?第一是因为它的封闭。你要做总司令,你不可能空降,必须至少从少尉开始做起,必须在体制里上来。但不是每个少尉都有机会做到上尉,不是每个上尉都有机会做到上校,不是每个上校都有机会做到少将。金字塔最后到了最顶端的时候,只剩下七个人;或者是政治局委员,只剩下不到三十个人。同样,美国有几个四星上将,有几个三星上将?就是这样一个金字塔。

但是它同样要确定,为什么将来不是张凤强,而是另外一个海军少将会做到海军司令呢?用什么机制去管理、筛选?这是一个庞大的极为艰巨的任务。但是倒过来讲,其实其他人类社会没有面临过这样的挑战。如果你到北京去长安街,看到一个不挂牌的、看起来非常隐蔽的大楼,就是这个人力资源管理部的总部,中央组织部。它要负责1300万人的党员干部,从选拔开始,到训练、到考核、到晋升、到淘汰。另外,虽然它没有我们一般定义下的民主机制,但它自己的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不是纯粹表面的东西。它有它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干部选拔与考核。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大陆很多城市的组织部每年都要委托学术机构或者民调中心,针对这个市的所有部门进行民意调查,看对它表现满意不满意。凡是掉车尾的部门都会被警告。第二次再掉车尾,任职人会被撤职或降职。所以它有很多自己在运用的机制。

可能大家也不知道,很多的中国大陆城市,尤其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它们的市民参政要求比较高,都有利益相关者咨询与协商机制。它们重大的建设必须要让居民或者是涉及到的企业或是不同的专业团体进入其协商机制。另外,它也发现,地方政府可能有时候不一定贯彻中央的一些政策和要求。所以事实上它也允许适当的矛盾和压力释放,也就是说在某一点上来讲,它其实是默许串联、举报、上访甚至抗争的。因为抗争是让很多地方民众完全不能接受的一种措施,这种巨大的反弹可以曝光,曝光以后就会派人下去调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时候正好会揭露弊端。而且它现在有非常严格要求,对于大规模群众事件,地方的一把手要亲自处理,而且绝对不能随便动用武力。

这些都是中国大陆在面对一个快速变迁的转型社会时的举措。中国大陆实际上不断在调整自己内部的很多机制去化解社会矛盾、让社会利益也有一定的表达机制,以及形成对干部的制衡,叫"问责"。它最近也引进责任审计。任何一个副厅级以上的干部在卸任以后,他任期内所经手的所有的经费、预算要经过审计,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交接。在这个过程中也常会发觉问题。这个是中国大陆内部不断在进行制度调整的一些很明显的与时俱进的机制。

另外我们要去了解,一党专政体制也不可能没有它的文化背景。这个文化背景本来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文化背景。因为这个体制实质上建立在满足"民享",而不是"民治"。它的政权基础是很抽象的,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叫"民心",而不是选票。"得民心",就是原来中国传统当中政治正当性的一个核心概念。儒家本身的"民本"其实也是一个精英政治,用这个精英政治手段试图来实现"民享"或"民本"的目标。当然,不是有这个目标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它可能面对各式各样的障碍,甚至面对无法跨越的难题。总之一句话,这个政治体制的政治正当性的建构不是没有它论述的基础的。

也因为这样,面对中国大陆政治体制,中国大陆用那么快速的工业化全面崛起,西方学者是非常困惑的。因为根据他们自己的政治经验,如果没有"民治",怎么可能有"民享"呢?不过中国大陆学者可以问你这个问题:菲律宾也有"民治",但是它有"民享"吗?所以这两者之间也不能直接划等号。另外西方学者也发现他们不能否认中国大陆三十年的具体成果。他们观察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处理四川汶川地震灾难、应对全球金融海啸时所展现出来的统筹兼顾的能力,让很多国家发现他们的政府都没有这个条件以那么快速有效的方式去应对那些危机、迎接那些挑战。所以前一阵美国《纽约时报》有一个很有名的专栏作家,写过《地球是平的》这本畅销书,叫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他最新的一本书里有一个章节叫《让我们做一天中国》(Let's be China for a day),因为他觉得他也看到了美国的体制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他很担心美国的体制会处在不断的内耗过程中,没有办法让这个国家真正有效地面临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他特别在意美国一定要发展绿色经济,一定要对气态性能源投入大量的科研预算。但他发现,美国代表石油界、能源界的利益集团太庞大了,他们在国会可以左右所有这一类型的立法。所以他很感慨。他说,我们能不能有一天做一天中国,在那一天把所有二十一世纪需要颁布的立法全部颁布了,然后第二天回去做美国。当然这是一个梦想,但他用戏剧化的论述来说明这两个体制的不同。我先举个例子。这是四川汶川地震地区的住房重建(下图),基本上只花了三年时间。在重建中,基本上完成了540多万户的新建或整建(以新建为主),解决了该地区1200多万居民的住房问题。大家知道540多万户是多大一个数字吗?全台湾所有的住宅的户数是多少,大家知不知道?800万户。在三年里,盖了70%的台湾所有的住宅面积。这种规模的重建数在全世界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日本东北海岸的垃圾都还没完全清理完毕。

解读中国崛起要有大历史观

我跟各位提醒一下,解读中国崛起一定要大历史观。没有大历史观根本看不清楚。所以为什么我一开始用"兴起"而不是"崛起",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再兴"而不是"崛起"。因为在乾隆时代,用安格斯·麦迪逊的计算方式,即购买力等值的GDP,当时中国国民生产总额占全球经济体系四分之一。它在二十世纪初期一度降到最低,只有百分之三,一蹶不振,也因为其他国家进步太快,尤其是西欧,还有美国。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只是在恢复它在世界上的份额,也在恢复它在东亚的地位。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它在恢复过程里面的一个插曲而已。这个插曲现在不见得会马上落幕,但是在十年内一定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得到。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已经在重新塑造世界秩序。但这不是它第一次塑造世界秩序。在历史上,它就曾经是一个塑造世界秩序的重要行动者和成员。大家可能不知道,600年前,明朝的时候,中国曾经占全世界贸易有多大?50%。西方国家的白银基本上都汇集到中国了,因为有大量贸易顺差,有茶叶、丝绸、瓷器这几个出口大项,而且它自己内部的制造业也很强,所以不太需要进口。

所以如果你有这个大历史观的话,应该把中国的"再兴"或者说"崛起"放到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理解很重要。我把它叫做怎样去看待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而这就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四十五年到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历史巨大变化的主轴。你现在看到的欧洲面对的所有问题,日本的长期衰落,其实都在这个大历史脉络里面。可以说人类历史已经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南北关系"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一般我们讲"北",就是指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虽然它们不一定都在北半球,但大部分都在北半球,有少数例外,像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传统的被殖民的或者是低度开发的国家基本上都在南半球,尤其在非洲和南亚,还有拉丁美洲。什么叫传统的"南北关系"?就是说北方的工业化国家永远掌握科技、军事的优势,宰制了全球,制定全世界的各种游戏规则。而且他们一直以各种手段,有时候是自由贸易,有时候是掠夺,来维持他们永久的优势。他们有和这些南方国家比差距非常悬殊的生活水准。全世界的财富以及创造财富的手段集中在他们身上。最典型的是他们出口非常高价值的工业产品,换取非常廉价的工业原料、农业产品和能源,可以出口几吨的香蕉,去换一部收音机。常常有人把这叫做南北的不对称交换。

这种不对等关系可以让非西方世界很多国家全面崛起,不仅是四小龙,还有更多的新兴经济体系。它们也进入快速工业化国家,也进入过去北方国家最擅长的科技尖端领域,也会去挑战原来北方国家所支配垄断的先进产业。这时候南北的交换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个改变很简单,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凡是中国和印度会生产的,或者自己国家生产无法满足自己国内需求的所有的产品,价格都会上升。凡是中国和印度——当然我们也可以加巴西等等——会制造的,其价格就会不断下降。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五年前买一个鲑鱼便当,鲑鱼越来越小,便当越来越贵,因为它的总产量要增加起来很难,虽然它一部分是养殖的。反过来,一个DVD播放器,你到夜市去买,2000台币,1500也可以买得到。再过几年,iPhone这种智能手机,在1000人民币以下是家常便饭。这就是南北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我们正进入一个三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全世界生产活动重心会快速向西方世界转移。什么叫"西方"?传统西方,就是西欧,加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当然也有人把日本放在里面,这是另外一种定义,传统西方不包括日本。不过日本在心态上常常自以为是那个集团里面的一个成员。全世界财富与权力快速重新分配,也不过是非西方世界在恢复他们在世界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份额,如此而已。我刚才也讲过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体里面一个举足轻重的成员。大家知不知道,其实阿拉伯也是,印度也是——至少在西方还没有把它纳入殖民地势力之下时,它根本就是全球经济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不过过去,最多两百多年,世界经济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发生说明我们过去所熟悉的世界不会真正永久保存在那儿。事实上它已经起了剧烈变化,西方国家一些敏锐的观察家已经看到了。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前《新闻周刊》的总编辑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在2008年就出了一本书,叫《后美国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就在探讨这个大历史变化和大趋势。他描绘说,当前的转折是过去五百年来人类历史第三个重要的结构性转移。第一个是西方世界的崛起,主要是指西欧;第二个是美国的崛起;第三个是非西方世界的崛起。这是他的原话。新加坡李光耀管理学院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一位印度籍的著名学者,也写了一本书,叫《新亚洲半球》(The New Asian Hemisphere)。因为历史学家把美国崛起叫做西半球(west hemisphere)的崛起,是以美国为首的西半球的崛起。他借用这个概念,说亚洲自己就是一个"亚洲半球",它会变成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一个新的要角。这本书也讲到,其实中国、印度、穆斯林和很多其他民族曾经就是世界历史的主角。没有阿拉伯人把天文、医学、数学,还有古希腊的一些经典传回欧洲的话,欧洲是不会有文艺复兴的。有很多学者都是在对这个大历史做分析。大家有兴趣都可以去参考。像安格斯·麦迪逊这本对人类经济两千年的最宏观的经济史的研究。我想到大陆有一个学者叫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是麦迪逊做的非常精致的历史估算,对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每个经济体时值规模的估算。这个估算需要收集大量的材料,运用很多不同的估算法。

我们看1500~2000年,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大的历史变化。中国最迟到乾隆末年、嘉庆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比重始终是超过四分之一。有时候稍微小一点,可能正好有战争,有时候会大一些,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四分之一上下。印度在世界经济中也是一个相对而言非常大的经济体,随后它就全面纳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开始被殖民被掠夺的过程。美国在十九世纪后期内战结束以后突飞猛进,尤其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达到顶峰。但是我们要想,美国、欧洲这两个总人口不过占全世界十分之一多一点,曾经能够享有全世界几乎一半以上的生产力。坦白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外,不是一个常态。这个特殊的例外是不可能维持很久的。因为其他国家一旦独立、一旦不挨打,就可以开始发展、模仿、追赶。有些成功,有些没那么成功,但是大趋势还是在的。要维持科技永久的大幅领先,其实是不太可能的。欧洲原以为美国都是一些剽窃、模仿的非常不上轨道的殖民地,怎么可能可以追赶?但美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全面追赶。在追赶过程中,美国其实也是山寨大国。所有欧洲有的东西,一两个月以后,在纽约、在波士顿就会有复制品了。美国干嘛要尊重欧洲知识产权?我因为这样做,还要支付你那么大的权利金?它在追赶的时候当然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美国今天领先了,就反过来要求你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等等,作为贸易谈判的重要手段。其实这个追赶过程都很类似。反过来讲,其实中国输出很多重要的发明,从来没有向其他国家收过任何权利金。

大历史有很多角度。大家千万不要被现存流行观念所捆绑,全部思维观念其实已经定势,而忘了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角度。你作为台大的学生,就是应该要有多元的视角,要有批判性的思维,要能够超越流行的看法。
非西方世界崛起 呈现多元现代性

安格斯·麦迪逊根据这个模型对未来做了估算。这个估算跟我之前讲的《日蚀》那本书其实很呼应。虽然他的重点主要放在GDP,而萨勃拉曼尼亚的重点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比重,特别是贸易和投资。他们侧重的面不一样,但是整个大趋势是非常类似的。按照这个模型估计,西欧2030年占全世界的比重会从过去最高峰,石油危机之前的四分之一多一点,降到13%。美国相对来说减缓速度会比较慢,因为美国还会有新移民,人口还会增长,它的科技创新整体来讲是优于西欧的。从现在很多学者对这个数据的看法来看,中国大陆的比重应该是一个保守估计。最重要的一点,西方在石油危机之前曾经是占51%左右,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大概占56%多一点。美国、英国、法国等重建战后世界,建构国际体系中所有重要的制度和规则,也不奇怪,因为它们站在这样一个无与伦比的领先支配性地位。但是整体来看,西方到2030年会低于三分之一,而广义的非西方会超过三分之二。这个世界就绝不是我们以前熟悉的那个世界了。历史一定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这个变化已经出现了,不过它的终局还没有完全形成,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中。

譬如说,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把G8当一回事了。几年前G8不得了,不要说G8峰会——严格来说是G7,其中俄罗斯是很勉强作为第八个成员,而且它和其他七个董事格格不入——即使G7财长碰面都是一件大事,全世界的资本市场、投资人都会关注。现在呢?G20。为什么要出现G20?为什么G8、G7要把舞台让出来?因为形势使然。我们现在讲金砖五国,包括南非在内的BRICS,开始挑战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了,并且已经在西方主导的既有的合作体制和规范外设立一套自己的合作机制,当然还在萌芽阶段,但是已经有一定的动能。

中国崛起带动西方世界全面崛起,根本改变了工业产品和原物料之间的交换条件,加速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当然,这个重新分配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相对来说在走下坡,也有幸运者,比如说天然资源非常丰富的人口又很少的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因为它们有很多森林、铁矿、油页岩,还是可以受惠于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

但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我们过去所熟悉的一元现代性历史格局在消失。西方代表最先进的,其他国家就是慢慢模仿和靠拢,进步和落后的坐标是非常清晰的。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二十一世纪的特征就是多元现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国家,可能会以不同的路径走向现代化,而且它们成熟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的模样、组织原则中,有现代性成分,也有共通的成分,也有其特殊的成分。不是每一个国家最后都会演变成美国,或者演变成德国。事实上日本就不是。日本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国家,其实它的社会、政治运作模式和美国、欧洲很不一样。不过我们有时候忽视其差异,只看它们共通的地方,勉强去运用一元现代性的历史格局。

非洲这十年来巨大的变化,是非洲独立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景象,其实都是因为这些国家全面加速和中国大陆、印度、巴西的关系,形成新的经济交换和互惠关系。中国大陆和非洲贸易额在2011年就达到1600亿美元,占非洲对外总贸易的18%。反过来,中国也更依赖非洲的能源。中国也开始进行各类投资,到2010年底有400亿。在这个时期,中国本身很多金融机构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上一个十年,2001~201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给非洲提供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贷款,短期、长期、融资,是672亿美元。而世界银行,这个过去全世界最重要的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性贷款的机构,在这个时期只不过进行了500多亿美元的融资。你就可以看出这个变化。中国也减免了35个贫困国家300亿美元的债务。现在一个新的重要金融机构在非洲发展,开始在非洲扮演角色,就是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它的总资产超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资产总和,它要和跟非洲合作的中国中小企业开始对非洲进行融资。在拉丁美洲,你会看到同样的景象。细节我就不多谈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发展的道路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它震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撼动了过去传统的国际发展机构对于发展和治理的话语权,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前这些机构知道它们认为应该怎么指导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怎么发展,怎么进行政治改革,怎么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但它们过去的这种支配地位发生了剧烈变化。也因为有这个变化,所以林毅夫才可能变成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可能在全世界的意识形态版图上的,当然在台湾我完全没有感受,但是在非洲、拉丁美洲、南亚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在美国式资本主义和西欧式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体制以外,开创第三条道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它会逼着第三世界所有国家的政治精英重新去思考,怎么样去平衡正当程序、维持国家治理能力、取得最好发展结果,应该用什么样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策略来追求它们之间的平衡。

最近,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济学人》杂志也意识到这种挑战,虽然它对中国大陆体制不太愿意用官方的名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是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字,叫做"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但它也看到了这样一个变化,因而忧心忡忡,说西欧福利国家模式面临崩解,美国资本主义面临挑战,国家资本主义在新经济体中变成一个主流思想,不仅是在中国大陆,而且是在很多非西方国家。

所以如果要我对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新坐标做一些揣测、描绘的话,我会认为,金砖五国会成为非西方世界的领头羊、代言人,会逐渐取得全球议题的话语权,G7会逐渐失去制定多边体制与规范的主导权。当然并不是明天就会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已经在进行,而且在十年、十五年,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可以看到,美国和欧洲,因为其相对位置开始下降,经济的挑战压力开始上升,除了像德国可以维持很好的竞争力以外,它们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会上升。反而新兴经济体会变成维护全球贸易的主角。二十年前,它是完全反转的景象。我也预测,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依存度会不断增强,彼此在贸易、金融、能源和环境上更紧密合作。金砖五国在新德里召开最近一次的峰会时已经达成协议,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开发银行。这个开发银行一旦成立的话绝对会侵蚀现在世界银行的地位。同时我也认为,美元最终会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独占地位,但是完全取代美国的超主权货币也很难在短时期内出现。这时,国际贸易会呈现多种货币结算的多元化局面和区域化格局。比如,在某一个区域中,某一种货币是主要的资本市场操作和结算的货币。当然欧元也会有它的位置。人民币成为东亚主要货币的可能性看起来与日俱增。
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得不接受G20。很简单,它要新兴经济体承担新的责任。第一,希望它们能够扩大支出、扩大消费,带动西方国家的出口。而且希望国家能够注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他的全球性的金融或财政援助方案,动用它们的储蓄、外汇存底。你要人家贡献,你就必须在饭桌上给人家多一副碗筷,多一个席位。

在很多不同领域,除了经济以外,比如说我们现在最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怎样完成一个后《京都议定书》新协议。这个游戏规则过去是西欧在主导的。因为美国非常抗拒整个构想,不愿接受任何一个全球性的强制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变成一个被动的大国,所以欧洲变成领头羊。欧洲在设计游戏规则时,其实在很多方面还是以自己利益作为第一位考虑的。这个主导地位在2009年就被挑战,从此以后不可能恢复——必须要协商,必须要面对以东亚、印度、巴西这些国家为代表的非西方集团对全球气候变暖公约的要求。所以你可以看出来这个世界已经在剧烈变化。虽然说金砖五国作为一个紧密的政治集团还谈不上,内部还有很多矛盾,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之间,不过今年3月在新德里举行的金砖五国峰会上,可以从政策宣言里看出,他们也找到了对全球性议题共同的立场和看法。因为它毕竟还处在一个急起直追、相对落后的位置。他们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包容、失序的。但这是一种正面表述的方式,来说它们对现存体系的不满。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裁,永远是一个美国人做,一个欧洲人做?世界上经济的实力已经出现了那么巨大的变化,如果西方国家把这些管理机构、多边体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放的话,非西方国家就另起炉灶;如果你内部不改革,那我从外部改革,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我们来看东亚的经济新秩序。我认为也很清楚。中国和印度就会变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带动东亚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东亚国家整体上来讲会降低对美国与欧洲市场的依赖,并强化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包括拉丁美洲、中东、非洲。中国大陆也会成为带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龙头,不会是日本,日本看起来可能性比较低。而且我们常常不太关注的一点就是,因为台湾是一个海岛,所以我们会以为面海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也没有错,在历史上某一个阶段陆上战争很多、贸易障碍非常严峻的时候,海上通路是最通畅的、无远弗届的。但是一旦政治障碍可以克服的时候,陆上运输的经济效益比海上还要高。现在已经在进行这样一个新的变化。泛亚铁路系统会变成整个区域经济整合的加速器。不久之后,就会有高速公路,还有高速铁路,从昆明直接到新加坡。如果朝鲜的改革速度真的加快的话,高速铁路从长春经过边境到平壤,再到首尔,也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这样,整个中亚这条传统陆上丝路就透过现代的运输体系被重新建构。这些都可能是我们要去面对的东亚新秩序。东亚国家即使不是形成正式的、有形的货币同盟,也会是某种形式的货币同盟,包括他们自己的货币和货币政策,以及相互增加持有对方的国债,人民币也会变成这个区域里面日渐重要的一个结算货币和亚洲债券市场的主要计价货币。这就是我讲的泛亚铁路系统的建构。这个建构是在不断加速、进行的。今天一个货柜从重庆——一个过去认为交通极不方便的落后山城——花不到十五天就可以到达德国汉堡,中间不需要通关,因为沿路的所有国家都签了一个协议,可以让一个封关的货柜可以直接到达欧洲。同样一个货柜,如果要从上海运到鹿特丹,需要二十一天以上的时间,而且要确定海向、马六甲海峡的海道都不是问题。很多新的变化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台湾的国际策略

总要讲台湾吧。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开始跳出以西方为中心的思维、超越单一现代性的坐标,适应多元现代性的格局。台湾要准备重新融入亚洲、重新连结非西方世界。我们对南亚太陌生,我们对中亚一无所知,拉丁美洲非常遥远,非洲对我们来说完全是充满着风险的大陆,但很可能是台湾很重要的未来要在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拓展的新空间。可是你要在这个地区进行新的合作和交流,你的心态就要非常开拓,要摒除文明优越感,要接纳包容多元价值。不要以为你知道什么是进步,什么是落后,其实未必如此。我们可能有时候对自己的印尼佣都不够包容。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经验,面对中国大陆,要学习以小事大。如果没有这个智慧的话,那么台湾会吃足苦头。

我认为,台湾最重要的策略和指导思想是"得道多助",就是你每天不是去埋怨别人对你不好,而要自己提升自己的存在价值。人家为什么对你好?为什么重视你?台大毕业生为什么可以得到比北大、清华毕业生更高的薪水?凭什么?凭你父母亲过去的努力吗?还是凭你天生就享有这个权利?都没有。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要打破这种思维。你要证明你自己的存在价值。整个台湾更是如此。台湾必须在国际分工上扮演或不可缺的角色,尤其在开发新市场经济体的过程中。帮欧美名牌高科技代工这条路看起来已经走不下去了。台湾不仅在经济上要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体的开拓上、在国际社会也要扮演建设性的角色,包括协助化解大国矛盾、引导和谐,不制造问题、不激化矛盾,不要成为其他国家的负担,而且要对全球地区性问题扮演最起码的该扮演的角色。台湾连温室气体排放可能都不愿意去承担责任,这样很难去获得别人对你最起码的尊重。

还要运用自己既有的优势,补偿弱势。事实上我们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生产资源整合能力,可以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运作全球生产和供应的链条。我们在语言、文化和宗教方面有我们的深厚传承。我们和中国大陆、美国、日本都有特殊的关系,怎么样把这种特殊关系变成我们的一种发展优势或者立足点。而且我们可能需要依赖企业或者民间组织作为参与国际的最有活力的主角。另外要避开自己的劣势,要避免在主权议题上硬碰硬,避免掉入大国对抗的漩涡,更要避免在军备竞赛上虚耗资源。

最后是结语。我最近看了一个部落格很有感触,大家也可以上网搜寻一下,叫"野武士部落格",它在讲日本失落青年的心声,十年薪资停滞,十年能不能保有工作的提心吊胆,十年成家买不起房子,父母能够接济他的能力不断萎缩,社会整体往前看都是荆棘满布,看不到起色。台湾一定要去避免这样一个困境。

时间关系,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张千帆:什么是宪政的“中国特色”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aunch your idea today.

Type FRIENDS in our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box for a free LaunchBit Startup Guide and turn your dream into reality!
From our sponsors
张千帆:什么是宪政的"中国特色"
Nov 3rd 2013, 13:33, by 墙外仙

不久前有一位非宪法学界的同行问我:"你们"宪法学界好像有点愁云惨淡呢。我回应:没那么严重吧,我的判断恰好相反,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几年前,这个国家有谁重视宪法?又有谁把宪法学当回事?西北一所政法学院大门口曾经有过一座雕塑,被调侃为"宪法顶个球"。宪法不仅不管用,而且因为不管用,所以没人在乎它。这次反宪政逆流反而激发了人民对宪法的兴趣和关注:虽然这部宪法不管用,但我还是在乎它,因为毕竟它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既得利益不想实施宪法,但是我们不能不要宪法,否则正中其下怀。因此,此次反宪政逆流一出,网上是铺天盖地一片声讨。这种效果是多少个12.4"法制日"(宪法颁布日)宣传活动也达不到的。反宪政运动起到了宪政与法治正面宣传达不到的效果,真可谓"功莫大焉"。

反宪政运动不但激发了民众的宪政热情,也团结整合了不同的宪法学派。主流官媒肆无忌惮、全面出击,不分青红皂白反对一般意义的宪政,不只是得罪了宪法学界主张西化的"右派",而且也得罪了主张"社会主义宪政"的左派,简直就是要砸宪法学者的饭碗。如果教宪法而不让谈宪政,就如同教法律而不能谈法治一样,这样的宪法学作为一门职业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呢?反宪政就是要让所有宪法学人全体失业、提前下岗。即便只是为了自己的饭碗,宪法学人也要站出来说话,而且为宪政说话是零风险的——有强大民意支持,还怕什么?如果把此次护宪、反宪之争比喻为一场战争的话,那么这一仗不用打,就已经胜了。这正是宪法学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此时不发声还等何时?

真正要担心的是政府有关部门。我在早先的文章中谈到,中国社会早已今非昔比。前三十年自不必说,领袖要人民想什么人民就想什么。后三十年有不同的分法,可以分为前十年、后二十年;也可以分为前二十年、后十年:前二十年是精英反思阶段,最近十年以03年孙志刚事件和互联网兴起为标志,是大众觉醒阶段。今天再来反宪政,为时已晚,因为宪政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再挑起反宪战争,肯定要打败仗。不论政府控制舆论的能力如何强大,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次运动,可以违背民意、同时得罪精英和大众而获胜。目前,反宪政运动已经激起社会的巨大反感,极大损害了执政党和政府自身的威信。理性的执政者要赶紧转变思维和策略,而且也没有必要担心面子受损,"一把手"很容易和具体的主事者切割。现在转变立场还来得及,仍然可以恢复政府公信力和民意支持。如今谁打出宪政民主的旗号,谁就能获得巨大的民意支持和执政合法性。如此唾手可得的果实真是不捡白不捡,错过了只能是坐失良机。

最近,官媒姿态确实有所调整。10月16日,《求是》发表的笔名"秋石"的文章虽然语气强硬,但是调子变了,好像是在表白只反"西方宪政",不反"社会主义宪政",不过此种立论的内在逻辑依然成问题。"秋石"问道:难道"宪政"真的就是像护宪派所说的宪法实施吗?我一看,这篇稿子似乎是冲着自己来的,因为我一直主张宪政不可怕,无非就是实施宪法。但"秋石"的意思似乎是,我说的"宪政"不只是宪法的实施,其中还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是要用宪法的名义实现"全盘西化"、"和平演变"。这就无中生有了。我们说实施宪法,什么时候说过要实施1788年美国宪法?哪一次不是要实施1982年中国人大颁布的现行宪法?实施中国宪法、推动中国宪政,如何是在推销"西方宪政"呢?

多年来,中国对于"中国特色"这个概念一直十分在意。我也在苦苦思索究竟什么是属于中国、带有"中国特色"的宪政与宪法学。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人大许崇德教授的文章:"宪法学研究要彰显中国精神",其中说道:"宪法学研究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宪法学研究的源泉。学者应用更多精力去关注中国的社会实践问题,用宪法学原理去说明、分析、阐释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言下之意,带有"中国精神"的宪法学就是要用普遍的宪政原理来解释发生在中国的社会与政治事件;事件是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的,但原理毕竟是普遍的。

其实翻开82宪法读一遍正文,不难发现中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无非就是和各国宪法共享的民主、法治及尊重人权原则。宪法第2条规定了国民主权和人大制度,99年修宪规定了法治国家、依法治国,04年修宪规定了"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这都是中国宪法自身规定的,不单是美国或任何其它国家的宪法规定的。有什么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突出强调"中国特色"呢?也许"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但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吗?难道它原来不也是西方舶来的吗?北欧等国不也在实行"民主社会主义"吗?也许"党的领导"是中国宪法的特色,宪法序言确实规定了,但问题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党的领导,而是执政党在具体实践中如何"领导"。毋庸置疑,党的领导也必须建立在民主、法治、人权原则基础上,难道还能以反民主、反法治、反人权的方式领导吗?

有人主张,"社会主义宪政"是一种本质上反西方的宪政模式。这种立场实际上和反宪政只有一步之遥。这倒不是说宪政就只有西方模式,而是民主、法治、人权构成了世界各国共享的普遍宪政原则。中国宪政可以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不能离开民主、法治、人权的基本轨道。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宪政和西方宪政是相通的,"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中国不可能排除民主、法治、人权的普遍宪政原则,而构造纯粹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宪政"。事实上,无论是"社会主义宪政"还是"宪政社会主义"学说,翻来覆去还是那一套,并未发现有什么真正属于"中国特色"的东西。如果硬是要关起门来搞一套背离普遍宪政原则的"中国特色",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宪政"的实质只能是反民主、反法治、反人权——换言之,反宪政。

综上,宪政就是宪政,本来无名无姓;如果有姓有名的话,也是姓宪名政,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既不姓中也不姓西。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宪政呢?这是一个无需过度纠结的假问题。实施中国人自己制定的宪法,就是中国宪政,而不可能是美国宪政。因此,今天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谈宪政;只要是中国人民认同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推行的宪政,就必然是"中国特色"的宪政。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吴敬琏:社会矛盾已到极限 改革不能再错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aunch your idea today.

Type FRIENDS in our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box for a free LaunchBit Startup Guide and turn your dream into reality!
From our sponsors
吴敬琏:社会矛盾已到极限 改革不能再错
Nov 3rd 2013, 01:11, by 墙外仙

10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学泰斗吴敬琏在浙江发表了长达三小时的演讲。围绕三中全会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总体设计,这位83岁的学术权威,再次充分表达了他的观点。

吴敬琏

谈行政改革:监管应转事前为事后

为什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举步维艰呢?为什么这个腐败问题三令五申,而且说要造成亡党亡国,可是它却继续蔓延而变得十分猖獗呢?根本的问题在于体制。

吴敬琏:市场因为有信息不对称,因为有种种原因,是需要监管的,但过去监管的办法有很大问题。

过去监管办法是事前监管为主——许你做才能做。事前监管主要的办法是审批,这个弊病很大,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说我们用了很大努力,要把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这一套建起来,中间就有一条就是创业板,创业板建立以来,它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审批制度。

有审批制以来,原来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同志的说法,我们要让它能够退出,但是搞了几个月之后,她跟我说:现在出了问题,叫做临门一脚,你不让我入股对不起,你上不了,让我入股我有板块很快就上市了。因为行政审批控制的很严,供求关系就使得一上市价格非常高,他们后面就跑了。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有好几年帮助你改进,然后赚了钱他退出再搞别的,一上去马上就跑了,而且有时候把一些重要人员都带跑了。

所以市场监管要从事前监管为主转向事后监管为主,要从实质性审批转到合规性监管,因为规则在这里,违反了规则在运行过程中就管你处罚你。这个行政审批讲的每一项,大概都有具体的措施,这个文件、审批到什么程度,还要通过各方面的讨论。定了以后,就需要打破阻力,要让它转型。

谈垄断:改革是为公有制经济添活力

现在他们的理由就是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他们抓住第一句,就是要发展公有制经济,怎么发展呢?

吴敬琏:国有企业垄断,从头到尾一直有一个口号贯彻,但是内容变了,就叫做国有为主导。

从80年代中期就是这个好,一直到现在,但是对它的解释,有一个变化的历程。国有制的高级解释,是社会主义必须追求的目标,如果不照这个办法办,像中国这样改革以来国有经济比重不断降低,就是戈尔巴乔夫式的复制,他们为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他们的要求,但是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江泽民总书记报告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确立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话也是老话,而且文件里面也有这句话,国有还是要占主导地位,但这次的解释比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解释更加开放、更加灵活,它讲到国有制为主导,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但只要控制关系和关系经济命脉行业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十五次代表大会这个话,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是什么呢?又发生了争论,比如说一个很大的争论就是电信,电信当然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应该国有,但当时实际情况已经变成了两分天下,像华为和中兴,而且华为从来就是一个私营企业,中兴后来改制了。所以到了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进一步规定,规定为三个行业一个领域。三个行业:第一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第二是自然垄断行业,这个有点争论;第三是提供公共品和公益性的行业,这个是不赚钱的行业;第四是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叫做高新技术产业和重要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据说这个在起草组就争论了很厉害。这以后在世纪之交改革里面,其实证明了这三个行业和一个领域中有一些也不需要国有控制。

改革在世纪之交其实进了很大一步,剩下来把国有控股的事情做好,都要变成多元的公司,二级公司在世纪之初到了集团公司的时候就卡住了。理由就是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他们抓住第一句,就是要发展公有制经济,怎么发展呢?发展国有经济。我不知道三中全会怎么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武汉讲话,两个毫不动摇第一句叫做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活力,怎么增强活力呢?我觉得这个改革以来就证明了,就是改革增强活力。

谈土改:完全放开需要时间

如果土地开放了,或者征购价不高,差价拿不到,利益就会受损,这个有实际困难,今年土地出让金一线城市大幅度增长,如果它们没有这笔钱今年就露馅了。

吴敬琏:城市土地是82宪法开始规定全是国有的,在城市化过程中,就有一个征购。农村土地是集体,基本是干部作主拿出来,而且按照国家的规定,它是按照农产品[-0.11% 资金 研报]的价值决定土地价值。于是城市用地就变成国有了,政府就掌握了大量的、最重要的资源,因为土地是一切生存的基础,而且差价如此之大。于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变的很大。

政府投资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城市建设,通过形象工程、征集工程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于是就来了一个潮流,这个潮流引用了一个过时的理论,就是工业化后期,叫做重化工业化阶段。所以各省,包括我们浙江,就要赶上这个潮流。于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生了倒退,往回走,这个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完,恐怕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投资率到了我们这个程度,接近50%的投资率,我们大跃进的时候和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投资率也是提高的,但没有超过过34%,成效不大,它造成的结果到现在已经非常严重。

关于土地制度是否全面放开的问题,我觉得三中全会肯定要做一个决定,但是要走到什么程度很难说,因为反对声音很强。有两种反对,一种反对是管农业的同志,认为这会冲击18亿亩红线。当然在我来说,我觉得没有问题,美国也有用途管制,完全放开了用途管制也还是有的,但是这个阻力很大,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对土地的依存度,大豆基本上依靠进口,粮食现在也有问题,当然不光是土地问题,还有安全问题、污染问题。另外是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有利益问题,而且有负债率,现在负债率很高,许多地方看起来很繁荣,其实资不抵债,不过我们没有像美国这样地方政府倒台。

如果土地开放了,或者征购价不高,差价拿不到,利益就会受损,这个有实际困难,今年土地出让金一线城市大幅度增长,如果它们没有这笔钱今年就露馅了。所以处理上走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像十八大说的:不但要有勇气,还得要有智慧。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北大的周其仁教授写了很多,他有很多实际的调查,也提了很好的意见,不知道领导们是否采纳。

谈金融:存款保险制度是把双刃剑

金融系统就是人身体的循环系统、市场的循环系统,金融市场的落后,就使得整个经济活动不可能有效率,不管是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都太落后了。所以要强调,整个市场体系要建立起来,不但是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要素市场。所以这些都是非常切中当前存在的弊病,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吴敬琏:要放开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商品价格现在大体上放开,但是有一些生产资料的价格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办法,规定价格,这就鼓励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活动得到了好处,刺激了损耗我们的可贵资源、破坏环境的一些行动。

我们一定要建立存款保障制度,没有存款保障制度,竞争一加强,银行一到底就麻烦了。

但是存款保障制度本身是双刃剑,你如果是一般性的全部赔付的话,就造成了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就是反正国家赔偿,我随便怎么弄。所以它的推行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会使得现在银行的利益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存贷利差很大。

在现在格局下,其实我们实际坏账率很高,但是表现出来的坏账并不高。利差大有一定原因,出现变动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还要做很多考虑,来防范大改革中出现的风险。

根据过去的改革经验,在一个很紧的经济环境下推出改革风险比较大。以银行的状况,就是货币超发、负债太高,资产负债表里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保证出台的时候适度,另外一方面还要还要预做一些准备。

第一,现在各个地方好象出现了比全国海量投资还要厉害的情况,这个要制止,这个东西会造成很大的风险。

第二,灵活运用经济措施,稳住宏观经济。我们的宏观部门就是两个,一个是财政部,一个是中央银行,这两个有充分的能力运用它们的手段。比如说6月的时候,"钱荒",中央银行把握一条,要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说我可能不救你了,但是它还要观察,不要造成系统性的风险,造成系统性风险它就要出手了,稳住它,不要出现大的问题。

第三,负债率过高和资不抵债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应该实行债务重组,比如说最近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就是铁道部有3万亿的债务,怎么办?现在它变成企业了,第一要求活命,那当然最后就落到财政身上。另外一种意见是你有净资产,你应该出售净资产,出售股权。还有是有些地方一贯的找财政部,要求给它钱,说日子太穷了。财政部说:你有那么多开发区,卖掉。这是一种思路。

第四,建议动用国有资本存量去偿还或有债务,我们有些或有债务,就是说它大概是债务,但现在明显的不表现为债务,比如说社保,社保政府被有承诺,但是老职工帐户是通胀的,这就是或有债务,把或有债务最小先还了,因为大概99%都是债务,虽然现在不是债务。我很欣赏去年上海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国有企业上海家化[4.70% 资金 研报],像化妆品、牙膏,卖了,把它用来补充养老金,老工业城市都出现了这个问题,老工人的社保基金国家都拿走了,这个帐户是空的,还有像公租房等等都有这样的问题。

最后是打击贪腐分子,贪腐分子肯定是对进一步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改革的阻碍,打击贪腐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赢得民心,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预先消除阻力。

谈财税:资产负债表隐藏巨大风险

为什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举步维艰呢?为什么这个腐败问题三令五申,而且说要造成亡党亡国,可是它却继续蔓延而变得十分猖獗呢?根本的问题在于体制。

吴敬琏:恐怕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投资率到了我们这个程度,接近50%的投资率,我们大跃进的时候和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投资率也是提高的,但没有超过过34%,成效不大,它造成的结果到现在已经非常严重。

有三位经济学家做了全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分别做的,都认为在中长期有危险。但是最近这三年,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率极具升高,这两天大概要报国家审计署对于乡以上政府负债情况,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现在最低的估计大概是20万亿,20万亿也就是三年前是10.7万亿,现在是翻了一番,这个是很危险的。

93年的时候,分税制改革,国内外舆论都认为行不通,叫做政令不出中南海,但结果挺顺利,当然中间有点技术性的问题。如果能够保证它实现,我们会出现一个新局面,像从90年到91年,整个社会信心是改革,92、93、94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老是说中国的崛起就是靠这场改革,当然改革也有很多缺陷。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去研究这些问题,保证改革真正能够推向前进。

谈竞争:没竞争的市场比没市场可怕

我在90年代说过一句话: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还可怕。这就是行政保护、地区保护、垄断等等,使得这个市场缺乏竞争性。

吴敬琏:改善竞争环境,说的是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你不形成这样一个市场体系就没有办法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个是讲它的重要性,另外可以看到这句话里面虽然说的很短,但是切中我们的实际。

从现在这个市场来看,从上个世纪末期形成的市场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就是政府在里面,条条块块分割变成一个切割了的市场,行政保护、地方保护,按照80年代后期X副主任的说法,把这个市场切块、切条、切丝、切末,所以要强调它系统一开放的。从亚当斯密就知道,市场规模越大,效率越高。

我在90年代说过一句话: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还可怕。这就是行政保护、地区保护、垄断等等,使得这个市场缺乏竞争性。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不能够形成有效配置资源的价格,不能形成这样的价格就不能够有效的解决。所以一定要强调压有竞争性。

谈非禁即入:对公民天然活动的保护

非禁即入,这是基本原则,因为现在第一条解决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从事一切不违法的社会活动,这是现代国家公民的基本人权。

吴敬琏:从事什么活动,这是公民的天然活动,当然为了公共利益有些活动可以限制,但是一定要这样,反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都自由进入,过去的办法叫做正面清单,就是说政府许你做什么你才能做什么,非禁即入就是上海自贸区讲的负面清单,哪些领域是要行政许可的?我们《行政许可法》也是这样的,当然上海自贸区现在意见很大,负面清单一开出来长的不得了,但这个不要紧,正面清单是许你做的以外全部取消。这个目标是逐步达到的,但一定要建立这样的目标,就是"非禁即入"。

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就是形势逼人,只要稍微有远见的人都会看到不改革就是邓小平92年说的死路一条。但我们有责任,特别是我们做研究工作的人,我们是知识分子,我们应该弄清楚,到底我们国家的目标是什么?途径是什么?然后一切机会朝向这个目标往前走。就是我刚才说到的,非禁即入,这是基本原则,因为现在第一条解决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从事一切不违法的社会活动,这是现代国家公民的基本人权。但是要实现这一条,它第一步可能并不理想,我看网上很多人骂上海自贸区,说负面清单怎么把正面清单反过来点一遍。但我还是对它比较看好,因为透明了,让大家知道了,而且我们可以预见你要保证自贸区的承担,这个单子一定会缩短。

中国的改革在这30多年中,很多改革都是这样磕磕碰碰、磕磕碰碰的,但因为它方向是正确的,不怕慢、不怕措施不起眼,在往前进,不要倒退,倒退就麻烦了。

经济学家不是算命先生

经济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出路在哪里?三中全会以后,一切又会怎样呢?

吴敬琏:算命先生跟我们经济学家不一样,算命先生可以告诉你在某时某刻就会发生什么事,经济学家他不会这样说,他一定说在发生了什么条件变化之下会发生什么事,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

一个很顺利的状况,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一个很好的路线图,我们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包括在内,而且很巧妙,可行,我们又能够群策群力,保证能够打破阻力贯彻下去,那么中国肯定能够为世界人民最初巨大的贡献,真正能够撑得起。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改革没有能够推进下去,甚至出现了倒退。现在的经济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不能够继续再错,如果再错可能革命就会发生,在中国的条件下,革命是不是能够改善我们的状况?能够振兴我们的民族呢?

在中国条件下至少从近代史来看不会,因为中国有非常深厚的民粹主义传统,也有人叫国家主义,总而言之这个是很强的。然而也要看到,这种危险其实是存在的。我们能够做的是预测所有的结果,然后来做准备,但是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议论,因为我们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这里面一个主人公的角色,要采取行动,这个行动首先是弄清楚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问题,然后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去,包括我们的企业,你只要是合规经营的,越赚钱越是爱国的表现。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德国之声:“中国梦的泡影”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aunch your idea today.

Type FRIENDS in our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box for a free LaunchBit Startup Guide and turn your dream into reality!
From our sponsors
德国之声:"中国梦的泡影"
Nov 3rd 2013, 01:14, by 墙外仙

《新苏黎世报》周四发表的文章对比了中国80后的文学领袖韩寒和郭敬明,分析了两人不同的公共角色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80后一代很大程度上被这样定义–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后革命时期的分水岭间,他们长大了",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从邓小平宣布 富裕是光荣的那一天起,中国逐步告别了革命性的意识形态,而越来越多地转向国家资本主义。在文化政策上,这意味着文学逐渐放弃以前思想指导工具的角色,而 更多地体现非政治的、轻松的、商业性的潮流。这种文化环境的改变深深烙印在80后一代的身上。"

文中认为,80后一代作家在思想上相对来说"没有负担",这让他们成为将文学"从政治宣传中解放出来"的主力军。"伴随文学审查重要性的逐渐下降,文学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也持续下降。80后一代作家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商业上的成功,而非对新艺术可能的探索。"

韩寒和郭敬明在中国家喻户晓。文章称,两人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他们都对自己的公共角色心知肚明,并对其进行策划和塑造。尽管两人视对方为对手,但两人除了鲜明的差别外,也有其相似之处。

两种潮流

作为青年作家代表,郭、韩两人的成长轨迹大相径庭。在介绍韩寒的成长历程时,文章分析称"他属于为数不多的质疑中国社会基础的声音,然而韩寒并不是意识形态松动的后革命时代的非典型产品,不然他就不会拥有那么多热爱他嘲讽散文的追随者"。

1
韩寒曾经用著名的"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的简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文章认为,他把自己定位为"政权和制度批评者"。

2
郭敬明不仅是名畅销书作家,也是名成功的商人

郭敬明则代表了80后一代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文章这样写道:"他代表着与政治隔绝,毫无保留的商业化,专注于娱乐精神和个人成功的至高无上"。

作为畅销书作家和商人,郭敬明的成功毋庸置疑,他拥有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和出版社。他的《小时代》不仅在出版业取得巨大成功,也为他带来了最佳青年导演奖。文章援引诺奖得主莫言的话评价郭敬明:中国作家中,只有郭敬明靠写作致富了。

文章写道:"郭敬明的公众形象不局限于写作,他也是时代符号和潮流的引领者……他足够聪明,知道他的炫富会引起公众舆论争议。他说自己诚实没有隐瞒,他说自己体现了真正的'中国梦'。"而韩寒则批评郭的"唯物主义"和"矫揉造作"。

在结尾一段,文章总结道,郭、韩两人的成功反映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经历的惊人转变。当韩寒试图以他的讽刺促进社会变革时,郭敬明则为他这一代人创造逃避现实 的幻想–尽管做出巨大努力,却仍然无望改变个人处境的这一代人。 "当郭敬明声称他完美地体现了(习近平经常谈到的)"中国梦"时,人们可以反问,这是否源于文学艺术本身?"

"北京的幸灾乐祸"

在美国NSA监听丑闻甚嚣尘上之时,《法兰克福汇报》在11月2日发表题为"北京的幸灾乐祸"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近来包括一向谨慎的新华社在内的中国媒体,对美国的监听丑闻进行了批评和嘲笑。"在北京,没人对此感到吃惊,毕竟这两个新、旧超级大国的关系不算太好。"

文章称,北京有自己偷偷欢呼的理由,毕竟自NSA事件以来,几乎没人再谈论中国在网络间谍方面的活动了。自斯诺登开始揭秘起,中国不再坐在"被告席上" 了。"这个对网络进行全面审查和监控,对公民通讯大规模监听、让公民因言获罪的国家,现在愉悦地为NSA在没有法院批准的情况下侵入谷歌和雅虎账户而义愤 填膺。不少评论人士指责美国漠视自由和人权。……

"主旨是明确的:中国再也不会让美国指手画脚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香港不是一座普通的中国城市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aunch your idea today.

Type FRIENDS in our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box for a free LaunchBit Startup Guide and turn your dream into reality!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不是一座普通的中国城市
Nov 3rd 2013, 01:10, by 墙外仙

香港"占中"民运发展的沙盘推演——香港不是一座普通的中国城市

作者:pengbone

2012年7月,梁振英上任主政香港特区政府之始,我就曾指出,大陆与香港之间的分歧,尤其是政治上的分歧——关键的"一国两制"的分歧若不能有效弥合,将不能有效保证"团结一致"的局面。
香 港人认为,当年邓小平将"一国两制"定为国策,中心思想是认同香港与内地之异,让香港回归之后保持现状,一切不变。可以说,这是中国顺利恢复行使香港主权 的关键。当年邓小平就港人治港的精辟论述是:"我相信香港人,相信香港人有能力管治好香港"。所以,"信任香港人"是"一国两制"一个核心关键。中央政府 如果背离了这个核心,香港的未来堪忧。因为"面朝大海"才是香港的尊严与未来。
那么,这一年多以来,香港发生了哪些形势变化呢?一个关键词就是"占领中环"之民运。事情已经越闹越大,如果按照态势的发展,各方矛盾的积累深化,到明年2014年7月,这个沙盘推演可能将得出更为严重的、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 今年的7月1日,梁振英班子主政一周年之际,数万香港人走上街头举行抗议,要求普遍不受港人欢迎的特首梁振英辞职,并迫切要求政府兑现民主改革承诺,以便 他们能够自己选择香港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典型的香港式的"问责"背后,原因在于香港人越来越焦虑中央政府可能不会允许香港享有完全的民主。因为有北京官 员宣称,香港下一任特首必须是中央政府可以接受的人。值得注意的是,"香港2020"组织召集人、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参加了本次大游行。她要求梁振英立 即启动政改咨询程序,"我们等民主、等普选已等得太久。"并要求北京及特区政府贯彻"一国两制"。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占中运 动"。中国公民社会研究专家、香港民主倡导人士陈健民和另外两人(一名也是教授,另一名是基督教牧师)发起的一场全称为"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的公民不服 从(civil disobedience)运动,其目的是要求在2017年的行政长官选举中推行普选。陈健民曾公开表示,"60%的人希望香港实现民主,80%的青年要 求民主。浪潮正在涌起。有些事情就要发生。"但是他也明确指出,"我们只要求在香港建立民主政体。我们对结束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没有兴趣。对我而言,香港 已经足够成熟,可以推行民主。"陈健民在9月初还透露,第二阶段的"占领中环"商讨日将会在10月至11月举行,预计会举行30多次研讨会。由此看来,香 港"占中"行动人士将进行到底。
对此,香港建制派于是展开了辩论和指责。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8月31日日出席一个《基 本法》讲座时,回应泛民早前提出特首选举的"公民提名权"建议。她说:"人人有权参选(特首),不代表每人都可以成为候选人",而中央对特首也有最终的任 命权。同时,她又批评"占领中环"运动,表示《基本法》已指出普选的目标,不明白为何要采取一个消极态度去争取改变,认为行动并无基础和道理。
这 种激辩,随后发展成为了在新闻媒体上的广告战。反对争取民主"占领中环"行动的新成立组织"帮港出声"在多份报章打广告,批评"占领中环"没有作用。对 此,支持"占中"的香港人刊登广告还击,要求行政长官梁振英下台。甚至在台湾媒体上刊登广告以"提醒台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批判者获得了来自 大陆官方媒体的支持,《中国日报》曾认为香港终于冒起了"哲人",出现了一些"理性"。他们大力反对"占领中环"的疯狂理念。
随 后,这种民间辩论牵扯入敏感的"政治神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9月15日表示,香港不需要外国政府在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和政制改革问题上的支 持。香港在2017年实现政改,完全是香港市民、特区政府和国家之间的事,与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外国政府无关。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官网也发表发言人 的话说,香港政制发展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进行,不需要任何外国提供所谓的"支援"。希望有关国家在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上谨言慎行,不发 表有损香港繁荣稳定的言论。
梁振英和中国外交部的"动怒"显然也是有针对性的。美国驻港总领事夏千福(Clifford A. Hart)履新后动作多多,尤其是与香港政党会面时,提出2017年香港的特首普选,民主派也应该可以参选。后来,夏千福9月24日在美国商会一个活动上 说,美国对普选的立场未变,我们将继续公开表达在这方面的观点。他还说,美国希望香港很快能开始公开讨论2017年的选举可能是什么样子,而且美国将尊重 其结果。对于夏千福的讲话,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在会见香港政府官员时警告,"要对政治形势保持高度的敏锐和敏感性。"
其 次,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国务大臣施维尔也在香港媒体上发表文章说,支持香港实行普选不仅因为"民主是一项普世权利",而且"是我们未来繁荣的关键"。他并 表示,"当然,英国也随时准备提供任何支援。"对此,9月24日,香港《新报》刊发中联办宣传文体部部长郝铁川的文章《同英国反中乱港势力的斗争将长期不 止》指出,一些反中乱港的英国人不会"金盆洗手",我们早已做好他们捣乱的准备。施维尔先生,你在港媒发表一篇文章,能刮多大风浪?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 量!香港《大公报》认为,施维尔代表伦敦吹响了动员香港反对派竭尽全力打香港政治决战的进攻号。随着施维尔公开表态,香港反对派的外国后台老板走到台前, 香港政治决战开始踏入双方全方位短兵相接阶段。
然而,事态的发展又横生枝节。因为香港政府拒绝发放免费电视牌照,电讯企业家 王维基"香港电视梦"破灭,又引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港民抗议。王维基表示,这有悖民意,并指责港府的决定"不公平、不合理、不透明"。10月20日,多个 团体抗议政府不发免费电视牌照予香港电视网络,发起由铜锣湾游行至政府总部。大批游行市民身穿黑衣,指责政府黑箱作业,否决了准备功夫最足的港视加入竞 争,是剥夺了市民的选择权,质疑当中有政府偏私或政治封杀。有评论称,牌照未批是因为王维基这个"坏孩子"令中央政府很难放心。
另 一个枝节是大陆方面认为,香港"占中"运动与"台独"接触互动触及了更加敏感的问题。据大陆官媒披露,"占中"发起人朱耀明等人10月19日赴台与民进党 前主席施明德谋划"合作占中",双方表示,明年是香港决战的一年,双方将与港台"推动民主化"的人士一起在港举办圆桌会议,讨论台湾协助推动香港"占 中"。施明德将号召全台"关心民主的人士"支持"占中"和"香港民主化"。另有"台独"大佬日前赴港鼓吹"台独经验",鼓动香港反对派年年举行占领运动。
大 陆官媒《环球时报》指称,香港从来都不是一个"政治城市",今天反对派引"台独"势力来港搞极端政治活动,既不合香港主流民意,也毫无做成事的战略环境条 件。他们的作为不可能有前途。评论警告称,香港反对派必须清楚,他们是中国特别行政区里的反对派,而不是一个独立国家里的反对派。而且香港与台湾的情况也 不同。香港有中央派的驻港部队,有中央政府派驻机构,全中国的民意高度支持《基本法》。即使"台独"势力也要在最后时刻慑于《反分裂国家法》,在政治的悬 崖边止步。香港反对派不应做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此,"香港良心"陈方安生再度出来说话称,香港必须自主决定在国家发展中的角 色和地位,不应仅满足于成为一座普通的中国城市。陈方安生没有点名地指出,有些人只想按照北京或者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的意愿行事,这类人需要做出反省。陈 方安生还表示称,政府与其指责泛民的"占领中环"行动,不如努力达成共识,制定各方都可以接受的选举方案。
综上所述的有关信 息,显然,2013年的香港形势,比之以往更为严峻。这种变化的背后,最为关键的是港人对于"民主"的诉求日益强烈,其表达的目的在于"普选"。这是香港 形势变化的一个核心内涵。更为严肃的是,这种表达越来越获得港人的认同——这是一种在价值观上的深刻认同。其次,是运动规模的越来越扩大化和可煽动性。以 王维基的"香港电视梦"破灭为例,从市场的诉求很容易转变为政治上的诉求,而且这种诉求的转变快速的获得港人的积极响应,造成行动规模的急速膨胀。再者, 则是运动各方——尤其是抗议和反对各方的合纵连横。这将是香港问题国际化的一个转折点。它将造成香港以一隅之地撼动大陆、周边地缘关系以及大国关系的更大 影响和后果。
笔者认为,按照这三点进行简单的沙盘推演可知,明年7月1日之前,"占中"仍将急速发展,并且各种运动形式都将出现,而且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到7月1日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如若不能妥善处理,毫无疑问将出现严重的政治事态。
秉 持笔者早在去年的观点,香港的问题,其解决之道还在于"一国两制"这四个字。"一国"自是重要,但"两制"更为重要。在这两者的关系当中,要强调前者,尤 其要强化后者。一味的用强制、高压、操纵的手法来解决香港人在"两制"问题上的诉求,事实上将使"一国两制"遭到致命的消弱,尤其是对前者的消弱。那是谁 也不愿看到的结果。如陈方安生所言,"香港最大的优点就是我们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尊严、人权和自由,尤其是法治,都给 予适当尊重。这些都是香港的优势,也是香港有别于内地之处。"
须知,香港真的不是一座普通的中国城市。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德国私宅闲置70年仍是私产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Acquire Clients Globally!

Attention Advertisers: What's your CPA? Have Us Acquire Additional Clients for You Utilizing International, Localized PPC on AdWords, Bing, & Facebook Exchange!
From our sponsors
德国私宅闲置70年仍是私产
Nov 3rd 2013, 01:10, by 墙外仙

"房子闲置7年可学德国收归政府"的说法并不属实,有的还正相反。

财新专栏作家 张丹红

前不久看到国内网上一篇报道,题目是"国务院参事:房子闲置7年可学德国收归政府",觉得有点儿耸人听闻,于是仔细读了内容。原来是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论坛上谈打击房产投机的问题。他认为一项有效的措施是处罚空房。陈全生说:"比如可以向德国学习,闲置3年,房产税翻番;闲置5年政府组织流浪汉入住;闲置7年,收归地方政府所有。"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可能。在德国买房或是自己住,或是出于投资目的,让房产带来收入,所以才要缴纳房产税。出于经济考虑,房主当然愿意将房屋出租。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有。如果哪位房主说,我买房是为了过瘾,就是不出租,按理说谁也没辙。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以前也读到过大学生、艺术家占领空房的报道,以表示对房价涨幅过高或城市规划的不满。不过这些空房一般是有坍塌危险的,而且后来都被警察"请"出。

但是,国务院的参事总不会信口开河吧。我于是想好好调查一下。这时正好一位学识渊博的德国朋友来电话。我马上问他对此报道的看法。他的第一反应和我一样:"不可能。"他说,这几十年房产市场完全自由化了,房主只要不搞殃及邻居的破坏活动,对房产有100%的支配自由。"不过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国家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住房管制",这位朋友说。这与当时的大批难民有关。他记得父母在北部石荷州的农庄里最多接纳过50名难民。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而且难民走了之后,房子还是自己的。

这位朋友是德国财政部的退休官员。我一拍脑门儿——何不问问他昔日的工作单位。

我在财政部的官方网页上找到了一个为媒体咨询服务的电子邮箱,马上写了封邮件:"'闲置3年,房产税翻番;闲置5年,政府组织流浪汉入住;闲置7年,收归地方政府所有。'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到一个小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 — 竟是财政部的一位官员。我感谢他如此迅速地回复。他笑着说:"您别高兴得太早。我只能回答您一个问题。"他解答的是房产税问题:如果房子闲置太久,不但房产税不翻番,而且可以申请免税。因为一项经常性的税收是以收入为基础的,不出租不赚钱,当然也就不用缴税。"在德国统一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在东部投资有优惠,那里出现了楼市热;而同时大批东部人来到西部,使德东一些地区出现了房多人少的局面。如果你能证明自己的房子难以出租,就可以免除房产税。"这位官员耐心解释之后说:"至于您提到的闲置5年和7年的说法,我不是法律专家,不能给您有把握的答复。您最好问问司法部。"

我想,既然报道上写的是"收归地方政府所有",所以我不用惊动联邦司法部,到北威州司法部碰碰运气。拨了号码,总机的女士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提出了剩下的两个问题,她说司法部不对口儿,建议我到市政局打听一下。

我打开科隆市政府的网页,看到有一个叫建筑监管局的部门,匆匆写了几行字。考虑到这不是专为媒体设的邮箱,也许等待的时间要长一些,也许会一无所获。让我吃惊的是,又是在一个小时之内我得到了邮件答复:"尊敬的张女士,您提到的两点都不属实。致敬"落款是城建局的马尔克特女士。

结果,陈全生说可借鉴德国的三点都不属实,有一条还正相反。我相信这不是他自己的杜撰。也许是他在哪儿读过某位自封的德国专家的高论。看来,对于自己不把握的信息,最好是找到两个消息来源再作传播。

说了半天闲置房产这种此间极为少见的现象,那么德国在控制房产投机方面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我可以直接作答:在德国买房有一个所谓的10年投机期。如果在10年之内转手,赢利必须上税,税率是你个人所得税的高度,依你的整体收入状况而定。10年后出售,你赚多少就不干财政局的事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