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墙外楼: 港媒:三峡集团两位被免职高层将履新职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港媒:三峡集团两位被免职高层将履新职
Apr 8th 2014, 14:24, by 墙外仙

据香港《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三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已调任湖北副省长职务。另外还有一个消息源表示,三峡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陈飞将担任国务院三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上月末,三峡集团发布声明称,免去曹广晶的董事长职务,曹广晶将另有任用,但声明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声明中宣布同样免去职务的还有三峡集团总经理陈飞。

一个月前中央巡视组公布消息称,发现三峡集团存在违规和裙带关系等行为,因此此次消息的公布引发高度关注。

两个消息源表示,50岁的曹广晶周四将前往湖北出任副省长一职。其中一个消息源称,51岁的陈飞将担任国务院三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消息人士表示:"此次任命标志着对三峡集团的最新一轮调查中,这两位高管实现了软着陆。"比起此前在三峡集团的职务,曹广晶和陈飞的新职务缺乏实权。

曹广晶和陈飞在水利行业的工作履历长达30年,在上世纪80年代三峡大坝规划时期就参与其中。

对于相关问题,湖北省政府和三峡集团不予置评。

中纪委今年2月曾经表示,三峡集团的某些官员存在搞裙带关系,工程招标暗箱操作等行为,但没有指明是哪些官员。三峡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认真清查相关调查中找出的问题,并坚决惩治任何违法者。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80年代楼房达二三十年屋龄 中国快餐式楼房进入“质量报复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ave on Cookie Cutters.

100 shapes on sale, up to 40%, at Sur La Table!
From our sponsors
80年代楼房达二三十年屋龄 中国快餐式楼房进入"质量报复期"?
Apr 8th 2014, 13:55, by 墙外仙

本月4日,浙江宁波奉化一幢只有20年屋龄的五层高居民楼倒塌,造成一死六伤。事件引起舆论担忧——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提速,转眼间,当年建成的"快餐式"楼房已陆续达到二三十年屋龄,它们是否正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民众对楼房"未老先衰"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负责人2010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曾透露:"中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至30年。"

按照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相较之下,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

三方面因素造成房屋寿命缩短

究竟是谁缩短了房屋的寿命?杭州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陈旭伟认为,需要从规划设计、建筑质量和实际使用三方面进行评估。

他说:"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很多地方确实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

1980、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由于规范标准体系跟不上建设速度,很多建筑工人甚至来不及学习建筑常识,从农地直接上了脚手架。加上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此外,为了节约建筑成本,当时一些结构应该采用钢筋和水泥的地方或减少或取消,甚至以泥浆代替水泥砂浆使用,也严重影响房屋质量和使用寿命。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住户的态度和方式,即人们能不能呵护已经使用一定年限的"老楼"也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破墙开店"、"野蛮装修"都会为日后房屋坍塌埋下隐患。

专家:应效仿香港推行强制验楼计划     

浙江中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吴正群指出,砖混结构是一种"免疫力"很低的结构,往往看起来很强壮,但内里已经千疮百孔。"哪怕把打掉的墙再重新填回去,也虚不受补,因为结构性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他指出,为防止身边有更多"老楼"提前寿终正寝,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对所辖城市的老旧楼房进行全面普查和彻查。

同时,对没有维护价值,抑或是妨碍城市规划建设的危楼,采取外迁安置居民的办法,并通过拆迁补偿,最大可能消除那些"未老先衰"房屋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专家也建议,中国应效仿香港推行强制验楼计划,清晰界定了私人业主与政府的责任。

陈旭伟认为:"楼房安全一分钟都不能等""政府应逐步加强社区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在老旧小区,应该社区跟物业联合起来,对楼房加强监督。"

据中国媒体报道,近几年来,居民楼坍塌事故在宁波已非第一次。在其他城市,楼房"未老先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部分事例如下:

●2009年8月,河北石家庄市一座建于1980年代的二层楼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难;

●2009年9月,浙江宁波市一座五层居民楼突然倒塌;

●2012年12月,浙江宁波市江东区两座使用了20年的楼房倒塌,造成1死1伤;

●2013年3月,浙江绍兴市一座建于1990年代初的四层民房倒塌;

●2013年5月,福建福州市一座建于1970年代的建筑突然坍塌。

楼房'未老先衰'纪实

浙江宁波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一幢居民楼4月4日上午发生坍塌,导致七人被埋在废墟中。当天下午,这七人全部救出,但其中一名68岁老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报道,事发后,现场断壁残垣,一片狼藉。发生坍塌的29号楼西边,一个半单元如被刀整体切削掉一般。

62岁的孙先生住在该小区的另一幢楼,当天上午他正在附近散步,当时只听到很大的声响,瞬间就看到整个楼倒了下来。

根据官方通报的信息,倒坍的居民楼竣工于1994年7月,屋龄还不到20年。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看到,坍塌楼房属典型的旧式砖混预制板建筑。这种建筑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就是将俗称五孔板的预制板,简单地搁在用水泥、砖砌起的墙体上。这类建筑属于计划经济物资短缺年代的代表性民居建筑,在中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曾大量建造。由于抗震能力差,如今早已被淘汰,但不少城市的旧城区仍有不少这样的建筑存在。

居住在29幢的一位毛姓老人说,在倒塌前,房子就已出现门窗打不开,墙体开裂和自来水漏水等问题。他们也已申报房屋的危房鉴定。今年1月份,29幢也曾经被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评定为"C级危房",属于只需加固的"局部危房"。就在4月3日,也曾有危房检测机构被邀请前来,给出了"还能住三五年"的评定。没想到,才过了一天,房屋发生了倒塌。

北京青年报记者并在调查中发现,奉化市同一社区与同街道的其他社区,还有许多楼房或出现安全隐患,或已被评定为C或D级危房,类似危房在奉化市目前至少还有35处。

坍塌事件后,居敬路27、29、31幢和长岭路28、32、36幢这六座楼的居民拿到市政府的四天临时安置金,被临时转移。但余下的居民无眠了,4日晚10点,居敬路33幢和35幢的几十名居民,围堵社区委员会的门口,情绪激动地要求自己的房屋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银行间资金拆借创天量,达9341亿,小银行极度缺钱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estselling eBooks

Free national bestsellers for your eReader - Fiction, Nonfiction & more! Join 1.5 million book lovers now. Sign-up in under 10 seconds to get the free daily email.
From our sponsors
银行间资金拆借创天量,达9341亿,小银行极度缺钱
Apr 8th 2014, 13:28, by 墙外仙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8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8日全天的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总量为9431.64亿元,刷新了去年"钱荒"时6月21日当天的8768亿元新高位置,创历史新高。
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交易系统中委托显示"融资"*)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在交易系统中委托显示"融券"*)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在中国只有国债可以做质押。
质押式回购有银行间和交易所间两大市场,在债券质押式回购市场中,银行间市场占绝对主导,月成交量约为15-20万亿,交易所市场为4-6万亿;
两市场交易者结构存在明显差异:(1)银行间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银行、基金、保险、券商、特殊结算机构等,个人投资者无法参与其中。交易所市场参与者不包括银行,但有个人投资者、基金、保险、券商、一般企业法人等;(2)银行间市场资金融出方主要是全国性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行,融入方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交易所市场资金融出方主要是个人和一般法人,而融入方主要是保险等。
如此高的天量级别的融资规模,显示出小金融机构资金短缺严重,近期全国各地爆发的一系列民间债务违约现象导致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极度缺钱。但质押式回购利率并未大涨,ROO7仅微涨54点,报3.5999%,显示四大行资金很充足,主要原因是四大行刻意避开高风险的房地产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过剩产能贷款,因此流动性充足。
不过目前债务违约刚刚露头而已,远未进入高峰期,高峰期应该是在5、6月和年底,5、6月有大量信托贷款和新能源领域债务到期,届时小金融机构估计需要拆借1.5-3万亿资金来填补窟窿,以四大行为首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未必能够满足,一旦四大行没了流动性,钱荒就会远超去年6月。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人民币贬值遭遇“黄灯”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人民币贬值遭遇"黄灯"
Apr 8th 2014, 13:28, by 墙外仙

1、据路透社报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20国集团会议举行前夕,4月7日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警告说,如果近期人民币贬值预示着中国的汇率政策,将背离"向市场汇率体系转变的道路",可能引发来自美国方面的"严重关切"。201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贬值了2.5%,基本上将2013年的涨幅消化干净。对于人民币的贬值,美国人此前一直袖手旁观,这是他们第一次表达不同意见。
2、美国人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直接说人民币贬值不对,他们强调的是政府不能过多干预,而应该让市场来决定。这说法听起来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改革决定"差不多,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认定中国央行干预了或者没有干预。技术细节我等凡人无从知晓,但结论是显然的:美国人不希望人民币继续贬值了。

3、人民币汇率到底有没有高估?应该不应该贬值?我的看法是,高估了,应该贬。而且我相信,从富豪大亨如李嘉诚到普通民众,持这种观念的人相当多,甚至可能是大多数。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抛售中国的资产,到海外避险去了。现在西方都在谈论伦敦房地产的泡沫,李嘉诚仍然将巨资从中国大陆抽走,到伦敦搞房地产,只能说明我们这里泡沫更大。但美国人为什么仍然逼迫人民币升值,而默许日元大幅贬值?

4、我们可以说美国人在日元和人民币上玩了双重标准,但也可以不这么认为。日本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增长一直乏力,GDP以美元计价,从1995年相当于美国的71.5%,下滑到去年的不到三分之一。但日本的产业结构、企业效率、员工福利和环保,相对于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是领先的,市场机制也非常健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日本无潜力可挖,货币贬值是合理的(其实对近期日元大幅贬值,中国也持默认态度)。而中国就不同,我们有改革的巨大空间,而且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了全面的部署,对此全世界评价都比较高,希望中国能落实。因此,在人民币汇率上逼一逼中国,推动中国的改革,是美国的根本想法。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微妙的政治因素。

5、美国人在这个时候"亮黄灯",也有证明自己权威和先见之明的意思。其实中国已经不想让人民币贬值了,或者说,央行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人民币汇率偏高是显然的,很多英美的研究机构也这么认为。但在201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人民币没有多少贬值的空间。波动一下,吓唬一下用高杠杆投机的热钱,是必须的。但如果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5%,就可能引爆风险。比如最近香港方面,就对进入内地的4300多亿美元贷款的安全表示关切,已经收紧贷款条件。一旦人民币贬值突破大家心里承受,不仅引发境外热钱加速撤离,民众抢购美元,也会引发信贷收缩,债务危机爆发,楼市泡沫提前破裂,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6、我在多篇文章说过,2014年对中国来说,主题词是"挺住"。美国量化宽松在加速退场,新兴经济体日子都非常难过;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偏大,但可用的招数不多,下猛药身体受不了,下轻药见效慢;中国的反腐败和军队改革都到了关键时刻,经济和社会稳定不容有失。在这三个背景下,人民币怎么能大幅贬值?所以,余下的日子里人民币汇率只能震荡向上,最多偶尔搞个下影线袭击一下短线套利的热钱。

7、整体而言,人民币升值已经基本完成,向上空间不大。但是由于内部问题重重,加上外有压力,贬值空间也不大。当然,如果出现不可控因素就要另说。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将大大减缓,因为我们需要提高人民币含金量,才能迎接市场的考验。什么是人民币的含金量?首先是老百姓要有钱,有消费能力,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二是中国的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链上提升位置,而不能总是跑龙套。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把权力装入笼子,官员们不再缺乏监督、不再贪腐、不再假话连篇。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听普京身边的人谈普京究竟怎么想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听普京身边的人谈普京究竟怎么想
Apr 8th 2014, 12:22, by 墙外仙

【本文原载于英国《卫报》,反映了西方媒体对普京的"主流"看法,以及对俄罗斯政治决策的"揣摩",却回避了极为重要的北约东扩问题。同时,作者也习惯性地对乌克兰局势的复杂性、西方的干预和双重标准,进行了轻描淡写的处理。英国自由记者乔纳森·库克则撰文反驳作者,观察者网特翻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弗拉基米尔·普京上周召集政界名流齐聚克里姆林宫圣乔治厅,宣布俄罗斯"欢迎"克里米亚"回归"。此情此景宛如俄罗斯人在欢庆打了场胜仗。

"在大家心目中,克里米亚一直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京说,其语气仿佛莫斯科收复克里米亚是早晚的事,"这种坚定的信念乃是基于真理与正义。"

俄罗斯民众欢庆克里米亚入俄

俄罗斯民众欢庆克里米亚入俄

有人认为,后帝国主义的国际格局,以及他希望通过收复失地重塑苏联时代雄风的领袖野心,乃是普京出招的背景原因。接近克里姆林宫关于克里米亚问题的决策层的人士则认为,也许这种分析是对的,但现实更为复杂。

最近一个月来的决策过程揭示了一系列被动、随意、冲动的欲望,而非战略意图的小心经营。

普京认为乌克兰局势混乱,俄罗斯或将完全丧失对基辅决策层的影响力。他认为这将十分危险,会是个大麻烦。看到蒙面的革命者们大摇大摆地踩在亚努科维奇豪华官邸的地毯上,这位俄罗斯统治者可能心里不是滋味,他可是想尽一切办法扼杀本国抗议的萌芽。

"普京憎恶革命,他是个天然的反革命分子。"一位原来与克里姆林宫过从甚密的幕僚格雷布·帕夫洛夫斯基(Gleb Pavlovsky)说,"亚努科维奇被迫出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彻底消失了。普京意识到,如果他再不强硬,就没人听他话了。于是他决定狠一把。"

政治学者谢尔盖·马尔科夫(Dergei Markov)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曾经参加俄方与克里米亚当地政客的官方会谈。他说,最初的计划不是吞并克里米亚,而最终决定仅仅是两个星期前的事情。

"决策层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他说,"第一,克里米亚精英的需求,他们不希望因为国际社会的袖手旁观而重蹈阿布哈兹共和国(格鲁吉亚西北一自治共和国——观察者网注)的覆辙,真诚地希望回归俄罗斯;第二,西方的立场,西方拒绝接受任何妥协。"

马尔科夫表示,普京向西方领导人提出若干条件,他认为自己已经让步,但西方则认为这是在干预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普京提出的条件包括,确保乌克兰临时政府包容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在内的各个政治力量,解除革命势力的武装,将俄罗斯语列为官方语言。

"如果条件被接受,那克里米亚仍旧是乌克兰的一部分。"马尔科夫称。

除了被动地对乌克兰局势做出反应,克里米亚也被看作普京长期抱怨不公正的国际秩序的一个爆发点。"他们说我们违反了国际法……至少他们还记得有国际法这样东西,这是好事,总比老是记不住要好。"普京在上周的演讲中说,"他们总是自诩独特性、例外论,以为自己可以主宰世界命运,只有他们永远正确。"

外界从普京上周演讲中听出的意味并不新鲜,但他以前从未如此长篇大论、如此公开地蔑视现行国际秩序。"我和他的几个演讲撰稿人聊过,他们说普京亲自敲定了演讲的主要观点;这是他一贯的立场。"一位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学者叶夫根尼•明琴科说。

从上述不满情绪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本质上是对西方的蛮横回击:你们老是违反国际法,那我们也要这样。

无论是武装占领克里米亚议会,坚决否认俄军在克里米亚行动,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织、干涉克里米亚公投,背后都隐藏着不可一世的心态和普京狡黠的微笑。

"随波逐流、袖手旁观不可能干成事情。"明琴科说,"普京变得比以前更加清醒。"

长期压抑心头的屈辱感和受害者心态让他更加憎恶西方,而这也是俄罗斯政坛的普遍情绪。索契尤其戳到了他们的痛处。2014年索契冬奥会是普京的得意工程,耗资500亿美元,但筹办过程充斥着西方抱怨同性恋权利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几乎没几个西方政要赴会,这让克里姆林宫方面大为恼火。

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亚库宁是普京的老朋友,美国制裁名单榜上有名。他说,西方就是想要"搞臭一切事情"和俄罗斯对着干,所以才批评索契冬奥会;而著名国防问题专家谢尔盖-卡拉加诺夫则抱怨关于索契的"谎言如滚雪球一般"。

"有人说普京不在乎西方的想法;那是胡扯。"记者安东·克拉索夫斯基说。克拉索夫斯基曾担任俄罗斯寡头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2012年大选期间抗衡普京的总幕僚长,"他真的在乎,他无法理解西方为何仇恨自己,觉得很荒唐。他自认为在索契举办了一届出色的奥运会,但还是批评声不断。其中有年代和文明的因素。他希望回到能够与贝卢斯科尼把酒言欢的年代。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批评他。"

一些接近克里姆林宫的人士指出,普京的确对外界的批评茫然无措,他更因此而背上了"不顾及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名声。大概,克里米亚的出现,让这位俄罗斯总统一打响指,决定单枪匹马上阵。

"不管我们做什么,西方都不会支持,所以事情不会变得更加糟糕——大概是这种感觉。"明琴科说,"普京对外界十分失望,先是美国,然后是欧洲官僚。普京认为,俄罗斯已经做了太多让步,但根本没有得到承认的迹象。"

虽然俄罗斯国会坚决支持普京的决策,但很明显,吞并克里米亚的决定是一个小圈子做出的。俄罗斯国内报纸报道,他们在政府内部的消息源都对这一决定感到意外。

普京总统的参谋圈子正在逐渐缩小。其中大部分顾问都像总统本人一样,具有克格勃背景,能从任何事情当中看到西方的险恶用心。

"普京的决策过程及其反常、冲动的行为充满焦虑情绪。"上月卸任的美国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说,"那些担心俄罗斯经济的人似乎没能参与决策过程。"

麦克福尔是专门研究俄罗斯的学术人士,他将普京的世界观冠之以"迫害狂"的特征。他说,这位俄罗斯总统真诚地相信美国想要颠覆俄罗斯,"普京给我们俄罗斯国内外的人派了一个莫须有的机构。"

麦克福尔称,他对近期事态发展感到十分惊讶:"我们总是从坏处考虑,但没想到事情竟会走到这一步。我总以为普京是个不喜欢国际准则的人,但至少会遵守规则、以守法为善。"

决策虽然未经谋划,但俄罗斯精英们未必会反对。普京指定的乌克兰问题专家、经济学家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去年9月告诉《卫报》记者,倘若乌克兰签署与欧盟的协议,那么"政治、社会混乱"不可避免,俄罗斯可能"被迫介入"以保护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本国公民。乌克兰革命成功后的景象与格拉济耶夫的预言如此相似,让人不仅设想,倘若亚努科维奇成功西进,俄罗斯将会做出何种紧急反应。

最近几个月的局势增强了俄罗斯杜马议员们的"欧亚主义"立场。这种意识形态的态度是,俄罗斯将作为保守主义世界强国崛起,直接对抗西方的地缘政治霸权和自由主义价值观。这种意识形态主要是由亚历山大·杜金构建的。他父亲是一名克格勃官员。杜金天真地将俄罗斯通过乌克兰来左右欧洲局势的行动称之为"俄罗斯之春"。杜金是国家杜马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的顾问。纳雷什金是统俄党的核心人物之一,公开支持俄罗斯干涉乌克兰,并频频在电视上和政府官员一起讨论乌克兰危机。格拉济耶夫也是杜金的伙伴。

杜金表示,普京2012年重返总统职位,开始第三任期时,对西方的批评十分不悦,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如愿以偿,独立的俄罗斯永远不可能加入"西方俱乐部"。"普京视西方为主要敌人,但这是经历种种事端之后的觉悟,他迈过了一个历史关口。"杜金说,"他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与我们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迄今为止,吞并克里米亚的决定在俄罗斯颇受欢迎。这从普京演讲期间不绝于耳的喝彩声便可见一斑,更不必提创下历史新高的民意支持率。但一些人怀疑这究竟能维持多久。"危机期间,我们和他们对抗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团结到本国领导人身边摇旗呐喊。"麦克福尔说,"这就是美国9·11以后的景象。民众的热情并不让人意外,宣传工作总能奏效。但相信我:来得快,去得也快。"

(本文原载英国《卫报》网站2014年3月23日,原标题:"Ukraine and Crimea: what is Putin thinking?";观察者网朱新伟/译)

—-

与沃克争辩:采访了几个普京身边的人并没有带来对俄罗斯的客观报道

【日前,英国《卫报》记者肖恩发表文章,谈论普京及俄罗斯政治决策,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俄乌问题的"主流"思维。库克则撰写本文予以批驳,观察者网特翻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亲爱的肖恩:

我希望读者能够注意到我对你登在《卫报》题为"从乌克兰到克里米亚:普京在想什么?"的报道有所批评,并且你做出了回应。既然你只贴在了脸谱网,大多数读者都看不到,所以我在本页下方贴出了你的回复(从略——观察者网注)。

首先我要说,感谢你花时间写下回应。我知道大多数记者都会避免与批评者纠缠,尤其是当批评意见直指新闻操作本身的时候。很少有记者会坦然地回应——这表明记者们极少反思我们自身所处的行业,或思考我们发布新闻的动机。

因此,我十分理解你不愿过多纠缠的心情——或者按你的话,你"无意卷入一场大辩论"。

但我希望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因为那代表了记者们回应批评的典型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强调你未能回应的那些问题。回避是克服弱点的惯用手段。

你的第一个论点是,你认为你不需要解释或澄清普京发表下述言论时的指称对象:

"他们(西方)说我们违反了国际法……至少他们还记得有国际法这样东西,这是好事,总比老是记不住要好。他们总是自诩独特性、例外论,以为自己可以主宰世界命运,只有他们永远正确。"

我批评的地方是,你没有澄清普京是在提出一个有理有据(也许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即西方非法侵略、干预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以后,没有资格教训俄罗斯何谓国际法。

这是你的回应:

"你真的认为具有中等知识水平的读者(我认为本报大多数读者归属此类)会不知道西方过去十年违反国际法的事实吗?会不知道你所提及的那些事情吗?这是一篇关于克里米亚的报道,不是博士论文。"

好吧,我们抛开新闻学常识不说:我们永远不能预设读者的知识面,澄清文本的隐含意义,尤其是引语,乃是我们的职责。

我们也抛开《卫报》究竟是不是让你为一小部分读者服务不说。也许你认为《卫报》不需要争取新读者。

不管上述因素,普京此处的特殊意味仍然需要澄清,否则无法明晰。他当时在谈的是西方在国际法领域如何虚伪,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实例来帮助理解他眼中的虚伪做法究竟有哪些表现。

更重要的是,你的读者理解普京原意的可能性被你的分析话语干扰了。你花费更多篇幅去解释他的动机,而不是引语的原意。你截取了我的上一篇批评,我的原话是:

"相反,普京的论断被描述为'抱怨'、'公开蔑视现行国际秩序'、'不满情绪'、'对西方的蛮横回击'。普京的原话被沃克尔设置得上下文扭曲了。沃克尔的行文意在暗示普京狂妄自大、自以为是。"

所以,连你自己都搞不清普京的原意,你让《卫报》的读者们怎么办呢?倘若以伊拉克为例,普京的回应根本算不上"蛮横"。而且,如果说他是在指责西方伪善,这怎么能说明他"公开蔑视现行国际秩序"呢?——除非,你指的是美国指挥全世界人民的秩序?

质言之,我要求的不是一篇博士论文,而是希望你遵从公正、中立的职业准则,并准确地回答文章标题的提问"普京在想什么"。

我的另一个批评是,你忽略了莫斯科方面最大的担忧,也即俄罗斯正在被北约军事基地团团包围。不管时局引发莫斯科方面的忧虑是否合理,至少这显然是"普京在想"的事情之一。

可惜你回避了这一问题。你说:

"你居然自以为比我所接触的克里姆林宫消息灵通人士更加高明,真是莫名其妙。索契所引发的愤怒情绪十分严重,我认为它起到了'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你的观点才莫名其妙。你竟然想向我们灌输这样一个道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采取行动是因为普京在索契遭到怠慢,而不是因为莫斯科关切北约的地缘政治战略!

另外,你的愤慨毫无益处。我相信你在构思文章的时候采访了许多人;但恕我直言,我玩儿这种游戏也不是一两天了,这种障眼法骗不了我。问题不是说你采访了几个人,而是你如何挑选采访对象、如何摘取采访内容。假如你想提出克里姆林宫里面没人关心北约东扩,那就直说吧。那我们就能知道驻莫斯科记者究竟几斤几两。

第三点,你树立了一个稻草人,声称我反对你引述上月刚刚卸任的美国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不,我没有反对过。我只是指出,在我们读你文章的时候,你本可以提出俄罗斯关切北约东扩的事实。不过,你只字未提。

谁写了一篇题为"普京在想什么"的报道?我和许多读者一样,希望读到一个答案。麦克福尔不可能给你答案。

最后,你重申"欧亚主义",回避了我的问题,也即,关键不在于某些克格勃恶棍提出了令人作呕的意识形态,而是说,你一次又一次忽视了克里姆林宫最关心的事件:北约东扩。

在我看来,这是驱动普京思路的最重要因素。但我随时愿意承认自己判断有误。但我坚决不能承认的是,在一篇试图回答"普京在想什么"的长文中,丝毫没有提及北约的扩张政策。

你在回应中回避我的批评,恰恰证明了我的论点。

再说一遍,十分感谢你拨冗回复。希望你能再度来函,我将全文公开发表。

祝好

乔纳森

(本文原载作者博客2014年3月26日,原标题:My Reply to Guardian’s Shaun Walker;观察者网朱新伟/译)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笑蜀:以公民社會共同體抗衡新極權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arn an MBA degree

Advance your career with an MBA Only $325 per credit hour
From our sponsors
笑蜀:以公民社會共同體抗衡新極權
Apr 8th 2014, 12:17, by 墙外仙

3月29日,臺灣黨外運動元老、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前往立法院單獨靜坐,聲援方興未艾的太陽花學運。以佔領立法院的激烈方式抗議馬英九政府強推服貿的太陽花學運,不止震撼臺灣本島,更讓多年無新聞的臺灣,終於重返國際輿論場,成為各大媒體追逐的焦點。林義雄靜坐次日即3月30日,50萬人雲集凱道示威,將太陽花學運推向高潮。

也是3月29日,香港泛民派在中環展開絕食行動,表達爭取真普選的決心。絕食團在宣言中說,「我們力量雖然弱小,但我們有的是堅毅精神,只要行動能喚起市民的集體意志,雞蛋也能反抗高牆」。幾乎同時,和平佔中文化沙龍在香港九龍揭幕,當天的議題,正好就是臺灣的太陽花學運。

還是3月29日,社群媒體傳出一個爆炸性消息,前往中國黑龍江省聲援被囚律師王成、唐吉田、江天勇的數十名人權捍衛者,被當地警方悉數拘走。王、唐、江都是去年組建的人權律師團的創始人,當局銜恨已久。他們於3月中旬連袂前往黑龍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的黑監獄解救被囚公民,卻遭警方拘押和暴打,素以硬骨頭著稱的王成律師,更有被毆至重傷的傳聞。各地人權捍衛者極其憤怒,紛紛自發前往抗議,毆打、非法拘禁都不能讓他們卻步。在一波一波頑強的衝擊下,建三江當局不能不妥協,4月5日,王、唐、江三位律師終於重獲自由。

沒有任何人為的導演,兩岸三地的公民運動,居然同一天踏入各自的巔峰時刻。這驚人的巧合預示兩岸三地都到了公民非暴力抗爭的井噴期,兩岸三地公民社會屬於同一個命運共同體。

這當然主要因為,兩岸三地公民社會面對的,是同一個令人恐怖的怪獸。那就是以所謂中國模式為基礎的空前傲慢的新極權。當年全世界歡迎中國加入WTO,都基於一個假想,即以開放倒逼中國改革,用全世界的力量尤其自由貿易的力量改變中國。但這假想今天愈來愈像一個烏托邦。不是世界改變中國,而是中國改變世界,中國的潛規則愈來愈霸道,愈來愈動搖國際政經秩序。

近在咫尺的港臺兩地,首當其衝。香港最可悲,鄧小平「五十年不變」的承諾早飛到九霄雲外,一國兩制實際只剩下一國而沒有了兩制。臺灣也難免。跨海峽政商集團的分贓愈來愈默契,經濟先導、溫水煮青蛙的對台統戰愈來愈有成效,臺灣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以及臺灣人的價值觀,愈來愈遭到中國模式的擠壓。至於中國大陸,傲慢的權力當然更是予取予奪、人莫予毒。

這一切,大有不可遏止之勢。美國政府無奈,歐洲政府無奈,全世界的政府都無奈。耗費世上最高成本餵養的新極權,似乎所向無敵。但是且慢,政府之外,還有公民社會。香港當局愈怯懦反而愈激怒香港公民社會,而有聲勢浩大的反國教運動;臺灣政府愈無能反而愈激怒臺灣公民社會,而有此番太陽花學運。至於中國大陸,公民運動縱然一路血泊,但並不缺開拓者。這不,剛抓了人權捍衛者許志永、郭飛雄,馬上有王成、唐吉田、江天勇、張俊傑等律師挺身而出。王、唐、江剛被拘,更多公民前仆後繼。以中國模式為基礎的新極權四面進攻,毫不知節制為何物,把全世界尤其是兩岸三地逼到牆角,退無可退。3月29日兩岸三地的非暴力抗爭不約而同踏入巔峰時刻,就是兩岸三地公民社會全面反擊的生動寫照。這一天或是扭轉歷史的一天,權力怪獸終於開始遭遇最頑強的對手。

這是貿易的全球化時代,更是公民社會全球化的時代。一百多年前,共產主義的老祖宗馬克思曾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但全世界無產者從不曾實現真正的聯合。然而今天,全世界的公民社會卻實實在在地聯合起來,尤其兩岸三地公民社會愈來愈同氣相求。共同的威脅、共同的命運愈來愈把他們驅趕到一起。利益贖買不可能擺平一切,它可能對各國政客有效、對各國政府有效,但它對公民社會無效,尤其對兩岸三地公民社會共同體無效。公民社會共同體正成為兩岸三地新的人文景觀,正成長為抗衡新極權、倒逼中國走向文明的強悍力量。

*作者為中國公共知識份子,前《南方周末》評論員。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