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墙外楼: 海鑫钢铁遭围厂讨债 存货远不够还欠款被指成空壳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endinBlue Email Solution

Unlimited Contacts, Real-Time Tracking & Custom Segmentation. Try now for Free!
From our sponsors
海鑫钢铁遭围厂讨债 存货远不够还欠款被指成空壳
Apr 12th 2014, 02:51, by 墙外仙

  4月11日证券日报报道

  海鑫钢铁集团相关负责人李兆霞拒绝回应,有业内人士称,收回外流资金或是还债唯一办法

  ■证券日报见习记者 王荆阳

  海鑫钢铁最后的高炉宣布停产后,这个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几近命悬一线。

  事实上,海鑫钢铁此前被披露的债务为30多亿元。不过,按照其有33家金融机构和若干第三方担保公司来看,其债务或将超过100亿元。由于巨额欠款,日前海鑫钢铁"少帅"李兆会已经被光大银行起诉。

  而"外患不绝,内忧不止",一位被海鑫拖欠了六年工程款的工人苏某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每天都有人在公司门口堵着,希望能讨回一个说法"。

  现在海鑫钢铁公司已经被围堵得"水泄不通"。近期,集团对面的旅馆住满了从全国各地前来讨债的人。面对还不清的债务,人们不禁要问,集团昔日积累的147亿元总资产都去哪了?

  存货抵债承诺迟迟不兑现

  《证券日报》记者之前联系到负责海鑫钢铁工程建设的工人代表苏某,其向记者表示,海鑫曾承诺要拿工厂库存的钢筋抵偿欠他们六年之久的5000多万元工程款。

  而现如今,依然是一分钱没拿到。"没什么进展,现在库存仓库都被封住了,公司说等有结论以后才能商量这个事,我们每天往县政府跑,往公司跑,堵着海鑫,之前政府给我们的回复是他们也在开会讨论这个事。我们还去找了省政府,其当时给的回应是找闻喜县一个副县长,找了这个副县长后,依然是不了了之的状态。"苏某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苏某同时向记者称,"政府其实也没什么办法,而且地方政府也不希望海鑫钢铁倒闭,毕竟这么大的企业如果垮了,整个县受的影响都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据记者了解,2013年2月份,闻喜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为19.95亿元,海鑫销售收入12.97亿元,占比为65%(2012年同期占比更高,达75.69%);海鑫产品销售成本为12.38亿元,占全县总额的65.54%(2012年同期为21.31亿元,占比77.04%);此外,2012年2月份,闻喜县的税金总额为3480万元,海鑫纳税占比37.35%(2013年同期数据空缺)。由此可见,海鑫集团在闻喜县举足轻重的地位。

  至于海鑫钢铁的态度,苏某表示,"目前海鑫不管是谁的电话,都是打不通的状态,海鑫负责人的电话根本没人接,我们现在确实没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堵门口,希望能见到相关负责人,讨一个说法"。

  而记者拨通了现任海鑫钢铁集团总裁、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的电话后,一问及此事时,对方直接挂断电话,没有任何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了解到,海鑫钢铁目前的库存对偿还这些债务可谓是"杯水车薪"。"我们都清楚,其实破产清算远远不够,但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奈的局面"。苏某也向记者表示。

  外流资金难收回?

  事实上,海鑫钢铁现在被人追债的窘境很难让人相信海鑫钢铁也有辉煌的过去。2004年海鑫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2005年至2007年,海鑫钢铁连续三年蝉联山西百强民企第一名。

  而海鑫钢铁董事长李兆会当年也是风光无二,在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李兆会因持股民生银行身家飙升至85亿元,排名第78位,身家较2006年暴涨了112%,并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2008年,李兆会以125亿元资产再次登顶山西首富。

  可是,如今海鑫钢铁连千万元的工程款都能一拖六年,面对几十亿元甚至可能上百亿元的负债危机,海鑫钢铁到底有没有能力去偿还那么大的一个"窟窿"?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其实海鑫钢铁目前所拖欠的债务,如果仅仅靠变卖原料和库存,显然是不够的,目前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海鑫钢铁的钢铁资产上面,其实应该更加关注一下钢铁资产之外的资产,都说李兆会的心思不在钢铁上,而在其他方面的投资上,不管是用钢铁作为主业融资的平台也好,通过钢铁资产贷来的资金也罢,肯定是拿出去做别的投资了,现在造成钢企资金链断裂,如果能把流出去的资产再收回来,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偿还这么大的一笔债务。"

  据记者了解,李兆会的投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2004年11月份,李兆会曾以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并且海鑫实业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这也堪称李兆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

  而当记者问及海鑫钢铁为什么不拿投出去的资金来弥补钢铁这么大的漏洞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关键看海鑫钢铁高层对偿还债务的态度,海鑫钢铁现在资金链断了,工厂也停产了。因此银行就担心海鑫钢铁要破产,从光大银行起诉海鑫钢铁即可看出银行的恐慌。因为仅仅依靠海鑫钢铁这几个高炉是肯定不够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些年你把钱都投到钢厂了,钱都投向钢铁高炉里了,大家能看的见,亏了大家也没什么话说,但是事实情况是钱并没有投到钢铁主业里面,而且又欠了银行那么多贷款,所以这些钱的去向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该人士同时向记者表示,"海鑫钢铁现在就好像一个空壳,资金其实已经转移出去,势必要把资金和钢铁一刀两断。而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海鑫钢铁是不是拿着公司的资金在外面投资,而且来了一招'金蝉脱壳',借助国内钢铁行业形势普遍看衰的'烟雾弹'来掩护,为自己这些还不了的债务寻找借口,形成不良贷款和坏账"。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安邦-每日金融-第3983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2014 Benchmark Report

Learn the ecommerce metrics that matter.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金融-第3983期
Apr 11th 2014, 12:12,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节奏】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央行春节后首次单周净投放预示货币政策微调】
【形势要点:险资参与地方基建政策落地】
【政策:传闻已久的沪港直通车试点终于获批】
【形势要点: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遭遇四大绊脚石】
【形势要点:美国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形势要点:私募债违约风险上升加快券商"通道化"】
【形势要点:央行行长调研强调守住金融风险的底线】
【形势要点:利率限制导致银行转用信用贷解决房贷需求】
【形势要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将受到更严格监控】
【形势要点:点心债外汇掉期交易盛行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形势要点:中国银联与俄罗斯合作不能仅限于提供经验】
【形势要点:IMF称全球金融正处在通向稳定的重大转折期】
【形势要点:IMF警告新兴经济体公司债风险】
【形势要点:3月美联储纪要缓解市场对加息的忧虑】
【形势要点:大规模刺激政策对日本无异饮鸩止渴】
【形势要点:欧央行对QE的态度旨在提升市场信心】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节奏】
英国《金融时报》勤奋的专家级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日前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应缓行》的文章。他在文中直言:中国不应该过快开放资本账户,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意味着风险。一般而言,西方市场人士都强烈建议中国加快开放资本账户,但马丁•沃尔夫的观点与他们是如此不同,相信不仅会吸引市场人士关注,而且还很可能引起中国金融决策层的重视。
让我们先看看沃尔夫的主要理由。首先,中国封闭的资本账户区隔了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减少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传导。他认为,市场封闭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巨大的好处,它使北京方面得以相对轻松地应对国内金融冲击。中国经济如果意外大幅放缓,将是一个重大事件,但起码对世界其他地区金融体系的溢出效应将相对较小。如果中国开放了资本账户,局面将发生改变:任何危机都可能变得更难化解,危机对世界其他地区金融体系的冲击也将大得多。从长期看,如果中国的实体机构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资产持有者,那么中国国内的任何严重冲击都将成为全球性事件,就像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本世纪头十年的"大衰退"那样引起全球经济动荡。
其次,他认为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条件不成熟。1998年,时任IMF第一副总裁的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主张,成功开放资本账户有三个前提条件:宏观经济环境稳定、银行体系健康、金融市场发达。沃尔夫认为,中国不具备第三点,是否满足第二点仍有很大讨论余地,基于这两个判断,中国是否满足第一点也存在疑问。鉴于开放资本账户的种种风险——对于体量如此巨大的经济体来说尤其如此——理智的观点是,中国还没有为开放资本账户做好准备。
第三,中国的监管者不熟悉在开放市场体系中进行监管。IMF去年发表《中国提高金融稳定性之路》,其中一章列出了部分开放金融体系和资本账户但却碰壁的国家,如印尼、墨西哥和韩国。马丁•沃尔夫认为,所有的开放行为都会带来陌生的机会。但开放资本账户既增加了机会,也增加了陌生性。如果正在开放的体系充满价格扭曲和道德风险,则引发灾难的可能性很大。沃尔夫认为,中国在价格扭曲和道德风险方面的问题都极其严重,如果监管者像中国那样在不熟悉的环境里运作,发生灾难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也有学者反对资本账过快开放,如林毅夫先生主要从开放资本账对中国的利弊来看问题,他认为,在资本账户开放包含三个主要领域:一是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内银行向国外银行借贷或直接到国际市场举债,三是短期以证券投资为主的跨境资本流动。只有第一个对中国利大于弊,后面两个都是弊大于利。余永定先生不仅反对过快开放资本账户,对人民币国际化也相当谨慎。他认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存在资产泡沫和流动性过剩等前提下,开放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并不能实现降低汇率风险、保障巨额外储安全的目的。
马丁•沃尔夫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客观的,比如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足、中国监管层对国际市场很陌生、中国为资本账户开放的准备不足等等,但他主要是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本身推动资本账开放的需求了解并不多。在我们看来,这些都不能成为中国放缓资本账开放改革的理由。上述对于风险的看法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中国在整体上已经不可能再在资本账户上封闭起来,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对外投资激增、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化,都使得中国有必要继续推动资本账户的开放。中国经济体的规模太大,已经不能自外于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不适合"开放资本账户的种种理由,实际上是改革不倒位的问题。如果今后仍然封闭资本账户,表面上避免了局部的市场风险,但增加的却是市场不开放带来的"结构性风险"。
实际上,中国监管层已经在按保守的时间表来推动资本账户放开。中国央行官员曾提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三个阶段:短期,1-3年内是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也就是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3-5年内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支持中国的贸易发展;长期,5-10年内,在房地产、股票、债券等领域进行一次审慎的开放。为控制风险,短期债券应该最后一步开放。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市场的开放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而且作为投资者来投资国际市场。为适应这种变化,资本账房的改革和开放应该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AHJ)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央行春节后首次单周净投放预示货币政策微调】
中国央行10日进行了1140亿元人民币的正回购操作,包括28天期440亿元,14天期700亿元;8日则累计进行了630亿元正回购;14天及28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均分别持稳在3.80%和4.00%。本周共有2320亿元正回购到期,无逆回购和央行票据到期;据此计算,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550亿元。这也是央行春节后首次在公开市场实现单周净投放。考虑到新债供给明显增加,且下旬大量财税上缴将导致流动性波动,央行本周未完全对冲较大的正回购到期资金,且14天正回购继续担纲主力,有利于维持未来资金利率相对稳定。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决策层已明确表态将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棚户区改造等财政扩张政策已先行,相较于去年下半年偏紧的基调,货币政策亦会以稳健中略偏宽松予以配合。分析人士称,相比去年下半年,更宽松的货币环境,也是一种加大预调微调的手段,总体基调是稳健的,这个基调大前提下微调货币政策,比如资金市场的宽松程度将比去年更松一点。(RLX)

【形势要点:险资参与地方基建政策落地】
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属地监管试点开始落地。9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授权北京等保监局开展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属地监管,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深圳六地保监局被纳入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试点。保监会此次授权的监管事项包括:一是协调、推动和落实保险资金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创新政策;二是监测辖区内中小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风险及辖区内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等保险资金投资项目的状况及其风险;三是根据试点保监局监管需求及资源的配备情况,逐步逐项授权对辖区内保险机构有关投资能力评估等监管事项。业内人士表示,今后保监会对这一领域投资监管将由松到紧,有望进一步落实项目投资的问责制度等,而推进险资运用属地监管,放权地方保监局将有助于提高监管的效率。在我们看来,险资运用属地监管试点,将加快先前传闻的险资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展开速度。2013年险资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等投资热情高涨,其中债权投资注册规模接近2900亿元,相当于过去七年的总和。险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先前的期限错配,考虑到险资现有的所有制构成,对地方政府负债膨胀可能会有促进作用。(AYZR)

【政策:传闻已久的沪港直通车试点终于获批】
传闻已久的沪港直通车试点终于获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称,此后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同日,据证监会网站消息,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原则批准上交所、港交所、中证登、香港结算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据介绍,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港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交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港交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试点初期,沪股通的股票范围是上交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港交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标的范围进行调整。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实时监控。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试点初期,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受此影响,当日A股券商、保险、A+H概念股等板块飙涨,带动大盘直线冲高涨幅近2%。沪港直通车的实施,对于上海尤其是香港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作用显著。(ALJL)

【形势要点: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遭遇四大绊脚石】
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带头推行欧美大为流行的事业部改革以来,这些强化利润中心和扁平化管理的调整尽管赢得了一些支持,但改革能够推行的"绊脚石"也有不少。一是来自分行层面的权利把守和制约。在旧有的银行"总—分—支"板块化管理机制下,盈利的驱动主要落在了分行层面,相应的人、财、事权趋向在分行层面集中。当事业部的纵向管理力量插入了原有的板块化管理机体,整个业务的授权体系就会被颠覆。先前贷款决定权很可能分行长说了不算,现在必须向事业部请示或协调了。二是小部分地区行政力量未退。银行在某地区推动一项业务,涉及向当地政府拿资源,通过当地行政力量协调(类似的情况在银行开展大型业务时常有发生)。可是,行政谈判讲究的是"对等",过去省分行的一、二把手出面,具有一定对应的行政级别,如今要让总行事业部派人推进业务,而事业部总经理又不可能事事亲为,这就造成最后被派出的商谈人士很可能"级别不够",对当地来说也是一张"生面孔",也就难以撬动地方资源。三是(拟)新成立部门对业务增长的不确定性。"屁股决定脑袋",谁都害怕新官上任就接了个烫手山芋,责任大于权利。而眼下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偏偏是业绩下滑、风险攀升,经济的换挡期、货币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期"三期合一"。四是疑虑来自新的事业部"利润中心"是否还需承担原有的管理职能。当一些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独立成为利润中心,那部门原来所承担的流动性管理职能是否还兼负?假设这一管理职能被收至银行总行的资负部,那金融市场部是否要无条件听取资负部的流动性调配指令?如果指令动作与"赚钱"背道而驰,那金融市场"利润中心"还是否非得完成指标利润?(LYZR)

【形势要点:美国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听取了相关计划的多位经济学家称,中国央行新任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将推进一项在三年内放开中国金融体系的计划。而目前中国正寻求通过改革来保增长。据悉,这是马骏3月27日在中国央行和IMF在北京召开的一个闭门经济政策会议上提出的。马骏指出,中国金融体系应逐步开放: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央行认可的利率,为贷款机构设立一个基准,中国的银行间利率可以用作此目的。在过渡时期,中国央行应该对自己在银行间市场的意图不事声张,并把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3作为目标。如果银行间借贷系统企稳,中国有望在三年内彻底过渡到基于利率的货币政策。最后,中国央行将设定银行间市场利率,而银行将自由设定自己的存款和贷款利率。马骏是各大外资银行中对中国经济前景态度最乐观的经济学家之一,2000年以来一直在德意志银行担任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央行聘请马骏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一方面是要加深对市场与央行如何互动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为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尽管马骏的计划是将在三年内放开利率管制,这比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中提出的两年内放开存款利率市场的时间表还保守。但几位与会者表示,他们认为马骏的计划过于复杂,央行应该更直接地放开利率。IMF则敦促中国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方面谨慎行事,建立银行存款保险机制并加强监管。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一旦银行能够根据竞争需要(而不是政府指令)自由设定存款利率,银行就会开始大举放贷,进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据悉,马骏的发言结束后,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做了总结陈述,没有提到马骏的美国式建议,这可能意味着他的提议没有得到更高级别官员的支持。(AYZR)

【形势要点:私募债违约风险上升加快券商"通道化"】
继超日债付息违约之后,信用风险扩散至私募债。首先是"13中森债",未能按期在3月28日支付1800万利息成为市场首例私募债违约;近期,"12华特斯"也可能因其发行主体破产重组,而面临偿付风险。今年6月是私募债到期偿付高峰,违约风险如影相随。据统计,截至2014年到期偿付的私募债规模44.36亿元,其中6月到期偿付规模最大,为10.75亿元。业内人士称,"13中森债"绝不是个案,体量较小、发行主体又多为民营企业的私募债将成为监管层"不允许大规模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缺口,违约或成常态。分析人士指出,私募债的违约有迹可寻。那些处于宏观周期往下走、产能过剩的行业,同时现金流又比较紧张的中小民营企业比较容易出问题。煤炭、有色、钢铁、光伏、造船等传统行业中的私募债需要注意信用风险。据了解,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的成本包括票面利率、承销费、担保费、审计费、律师费、评级费等,实际融资成本约在15%上下,但随着宏观环境不振、融资成本不断高企的双重夹击,不少私募债发行主体的净利润难以覆盖私募债的票息。深圳某大型券商固收部人士表示,券商内部已经开始紧急排查私募债业务的风险,已经有券商做好了分别针对真实违约、尚未真实违约等情况的预警机制。若相关私募债尚未真实违约,可采取要求发行人追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等资产作为担保,多方商议展期等措施;如果违约真实发生,则以降低矛盾和影响为目标进行化解。深圳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信用风险加剧对于本就难销售的私募债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但"通道类私募债"或将迎来盛宴,券商将更愿意甘做通道与银行合作,以降低在私募债中所承担的风险。简单来说这种模式就是:拟发私募债的企业向某银行申请授信额度,同时向一家券商申请发行私募债,等到券商向交易所备案通过,银行再用理财资金买入该私募债,券商仅仅只收通道费。(RLX)

【形势要点:央行行长调研强调守住金融风险的底线】
央行行长周小川一连两天(4月8日、9日)分别到浙江省和上海自贸区调研,他表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周小川8日在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调研时表示,要正确理解和执行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始终保持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他表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更好地适应群众和企业关于融资的需求;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拓宽多元化融资管道。周小川9日到上海自贸区调研时表示,自贸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央行将全力配合做好自贸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在自贸区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取消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必要管制,为投资贸易便利化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他表示,要密切监测风险、防范风险,要推动金融市场准入的对内对外平等开放,实现充分竞争,继续推进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继续加紧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BLX)

【形势要点:利率限制导致银行转用信用贷解决房贷需求】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随着楼市两极分化而不断增加,银行业对住房抵押贷款也变得越来越谨慎,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带来的资金压力也令银行加速向收益更高的放贷结构转型。有媒体日前从银行了解到,8.5折房贷利率优惠在全国已经彻底绝迹,并出现了银行挑人放款的现象。甚至有银行个贷经理表示,如果客户能够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接受"较高"的房贷利率,则有可能提高审批的速度,不然房贷可能被银行无限期拖延。据媒体报道,目前很多银行已悄然暂停房贷业务,用信用贷款来"代替"。信用贷相比房贷利率更高,由于银行对房屋按揭审批较严,另为获取更高收益,经常"鼓励"客户办理信用贷曲线解决房贷资金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利率在8%-18%不等,不少外资行更是达到22%-24%。有业内分析,由于3月老百姓们消费需求较大,因此手续和放款都比较灵活的无抵押贷款的需求量在市场里活跃起来,然而无抵押入市门槛及利息较高,因此也卡住了一批入市资格,促使无抵押贷款形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也促成了个贷市场上涨动力的不足。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在中国房地产业风险加剧、房价向平台区迈进的现状下,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要求更高的利率是合理的市场选择,而且银行增加本来占比较小的个人信用贷款规模,本来也是有助于改善我国银行个人信贷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的,但这种用信用贷包装的"房贷"会造成更多的风险管理问题,对银行自身的健康无益,其审批模式也不便于购房者的条件对接。央行对住房贷款利率的规定区间,应该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逐步加大直到放开。(ALF)

【形势要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将受到更严格监控】
随着国家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也会加快部分行业和地区信用风险的暴露。产能过剩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成为银监会2014年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据接近银监会的权威人士透露,产能过剩行业产生的不良贷款和贷款资金投向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问题已引起银监会高度重视。银监会除发文要求摸清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底数、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外,还要求各地银监分局加强对辖内银行贷款投向的动态监控。据银监会《关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显示,银监会要求银行和信托公司等密切跟踪投资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发布的相关信息,深入排查存量贷款中可能存在的未开工违规项目贷款、违规在建项目贷款、违规建成项目贷款、涉及落后产能项目贷款、节能环保不达标企业贷款等,摸清可能产生的不良贷款底数。银监会还要求,做好应对不良资产上升工作,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版)》等规定,做好不良贷款核销工作,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做到账销、权在、案存和严格保密;按照《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等规定,探索运用批量转让等市场化处置手段,多渠道化解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确保不积累新的风险。尽管监管层多次表示,目前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均在可控范围内,但如何化解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对银行来说仍是个严峻的挑战。(RLJL)

【形势要点:点心债外汇掉期交易盛行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尽管一季度人民币贬值吞没了去年全年的涨幅,但据点心债发行排名第一的渣打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点心债连同人民币存款证的新发行量达2130亿元人民币,较以往季度最高纪录增加近1倍,并占去年全年总发行量57%。渣打分析称,点心债投资者透过资产互换交易,即购买点心债后进行外汇掉期合约(CCS),操作转换成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所得到的收益率相比直接持有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之差达到历史高位。通常的做法是,机构在银行先即期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再购买一年或两年期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证或者点心债,并进行相应期限的人民币-美元外汇掉期操作,这就达到了"美元进-美元出"的目的,对冲了汇率风险。最常见的人民币-美元掉期交易是把一笔即期交易与一笔远期交易合在一起,等同于在即期卖出美元买进人民币的同时,反方向地买进远期美元、卖出远期人民币。整个操作流程的收益率为,人民币点心存款证或点心债的收益率,扣除相应的外汇掉期合约的利率。目前一年和两年期的外汇掉期合约的利率分别为1.08%-1.18%、1.18%-1.28%,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而1年期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证或者点心债的收益率接近3%,通过资产互换交易转做美元后,投资者获得的收益率大约为2%,明显高于1年期美元存款只有约0.6%的利率。正是这种高收益、低风险的"点心债+外汇掉期合约"套利操作模式成就了点心债发行翻倍的原因。此外,日前渣打银行预测,今年包括人民币存款证在内的点心债发行量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主要原因是大约有3000亿元的点心债预计将在今年到期,这些银行和企业需要发新债来进行再融资。在我们看来,点心债与美元的上述外汇掉期交易,对于离岸人民币形成体外循环系统继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AYZR)

【形势要点:中国银联与俄罗斯合作不能仅限于提供经验】
3月,美欧对俄进行制裁,国际支付系统VISA和万事达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对俄罗斯银行和"北海航线"银行客户终止了支付业务。当时,有媒体援引俄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副主席阿纳托利•阿克萨科夫的话称,受到美方制裁的俄罗斯银行或改用中国银联支付系统平台,以恢复银行卡业务。然而,日前,不少俄罗斯金融界人士在俄罗斯新闻社和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中国银联能否助俄罗斯一臂之力》北京——莫斯科视频连线座谈会上,并没有证实这一合作模式以及下一步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具体计划,只表示中国银联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非常好的参考经验。俄罗斯金融市场国家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米尔金表示,美国近期采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体现了俄罗斯清算系统的脆弱性。在这样的紧急状态下,俄罗斯面临建立国有独立清算系统的迫切性。在这方面,中国银联是俄罗斯的重要伙伴,俄罗斯可以借鉴银联创办的经验。俄罗斯联邦工商会金融市场与信贷机构委员会主席雅科夫•米尔金还谈到,在引进银联的同时,俄罗斯也不会停止使用维萨和万事达,并会继续保留本国经济的开放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本国民众的利益。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俄方寻求与中国银联合作为银联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机会。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俄罗斯改用中国银联系统和借鉴银联系统创建俄罗斯独立清算系统这两个方案中,中国银联所扮演的角色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中国银联应该抓住机会,建议俄罗斯引进中国银联作为并行清算系统,以消除VISA等清算系统的负面影响,而不只是将银联仅仅作为方案或经验的提供者。(ALJL)

【形势要点:IMF称全球金融正处在通向稳定的重大转折期】
IMF4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小幅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并称新兴市场面临的风险正在增加。而在9日更新其《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时,IMF指出,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性已普遍增强。报告认为,全球金融系统正处在通往强化金融稳定的道路上,但也正在经历几个重大转折。这些转折包括美国货币政策开始正常化、新兴市场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应对宏观经济脆弱性以及欧元区正增加强银行资本状况。不过,IMF认为这些转折远未完成,且稳定状况还远未恢复正常。自去年10月以来,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稳定状况已有所改善,不过新兴市场经济体却稍有恶化。而金融动荡的频繁发生已经凸显了未来将要发生的重大调整。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在从"流动性驱动"过渡到"经济增长带动"的市场过程中,发达经济体需逐渐放弃流动性支持来创造自我维持经济增长的环境,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则需要在外部金融条件收紧的情况下实现金融再平衡。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认为,IMF的报告显示出其认为世界金融系统尚未恢复稳定,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是影响世界金融稳定的三大主要风险。虽然全球金融总体趋势向好,但还远不到可以放心的时候。对美国来说,退出宽松的道路预计不会平坦;在欧洲,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还存在不小阻力;在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的失衡在资本流动逆转后日趋严重。IMF还指出,中国决策者的挑战在于有序地过渡到市场约束更强的金融体系,包括消除隐性担保。中国快速增长的非银行部门需要更多市场约束,非银行金融体系需要逐步实现去杠杆化。(RLF)

【形势要点:IMF警告新兴经济体公司债风险】
最近几年由于借款成本下降,新兴市场公司的债务如雪球越滚越大。然而,随着利率上升、公司利润减少以及货币贬值,新兴市场公司的财务状况面临愈来愈严重的压力。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庞大的公司债务使新兴国家更加脆弱,因为一旦发生危机,公司债务有可能迅速演变成金融体系问题。IMF称,一项对15个主要新兴市场15000家公司进行的压力测试显示,如果借款成本上升25%、企业利润下降25%。回收无望的高负债公司债务,可能增加到7400亿美元,相当于总数的35%。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风险债务……现在甚至高过2008年9月雷曼兄弟垮台之后的水准,而且在亚洲、欧洲新兴国家、中东及非洲,现在也远高于危机前的水准。"IMF还指出,在经过危机冲击后,体质脆弱的公司占比以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及巴西最高,占比可能超过50%。其实,公司债规模的迅速膨胀引发令人担忧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中国。今年3月初的首例公司债违约已经凸显了中国公司债风险。如何避免部分公司债的违约而危及到整个国家金融体系,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LJL)

【形势要点:3月美联储纪要缓解市场对加息的忧虑】
美联储4月10日凌晨公布了今年3月决策委员会FOMC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几位与会者称,联储官员对利率的预期中值高估了利率上涨速度,这可能使市场误以为美联储政策偏紧;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本次会议上应修改前瞻指引,部分是由于不久之后失业率可能降至6.5%门槛值下方;未显示QE结束6个月后加息;未提及对"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低利率的讨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未来几年仍然需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冬季美国经济活动放缓部分归咎于恶劣的天气。我们注意到,上月耶伦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暗示明年春季开始加息,比市场预计的明年秋季加息更早。市场当即理解为美联储的立场变为鹰派,倾向于提前结束宽松。不过,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探讨了只要通胀仍在2%以下便维持低利率的问题,且并未谈及提前加息一事。这意味着美联储的立场仍是倾向于走宽松路线,并未像此前市场反应曾猜测的那样转向鹰派。(RLJL)

【形势要点:大规模刺激政策对日本无异饮鸩止渴】
尽管周二黑田东彦表示不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刺激日本经济,但近日被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将会加倍购买ETF。经济学家们的预期并不缺乏基础,最近日本央行短观报告和疲软的出口数据也引人对安倍的经济复苏策略担忧。至于未来日本央行的操作空间,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日本首席经济学家KAZUHIKO OGATA认为,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喜欢直接推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而不是挤牙膏似地一步一步来。如果日本央行的政策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市场是看不出决策者的决心的。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日本一边上调消费税,打击了真正的消费造成经济放缓,另一边又准备伺机启动大规模量化宽松,试图强行给证券市场注入活力来制造虚假的经济景气,这其实是在试图再度吹起一个经济泡沫,来填补对实体经济造成的真实损害。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企业和金融业并不缺乏资金,而是缺少需求和投资机会,日本提升消费税对许多行业造成了确实的打击,而量宽能给予的资金支持它们未必需要。日本央行多次提及其尚有多种刺激手段,其实并非自己胸有成竹,而是期望能尽量提振市场信心——因为在目前经济缺乏可见救助手段的时刻,民众的信心已是本届政府的救命稻草。(ALF)

【形势要点:欧央行对QE的态度旨在提升市场信心】
虽然上周的议息会议欧洲央行如期按兵不动,但会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首次提及了实施QE的可能性,而且市场对QE的预期正是由原先的保守派魏德曼在议息会议前意外表示"实施QE并非不可能"引起的。最近几天多位欧洲央行官员的讲话也数次强调,欧洲央行已经准备好行动,欧洲央行的政策选项很多,其中当然包括QE。不过,这种"口头上的"货币政策并非什么新招式,问题在于这是否仅是欧洲央行虚张声势的策略。据法兰克福汇报上周末报道,欧洲央行甚至已经模拟了每年购买10000亿欧元资产的情况,结果显示只能拉升通胀0.2个-0.8个百分点(似乎风险要大于收益)。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是否拉升了市场的预期,但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情况是,欧洲央行内部仅仅讨论了QE的可能性,而一切细节都未做讨论,更不要说达成共识。对于欧洲央行实施QE的可能性,德银经济学家MOEC和WALL分析,欧洲央行最大的课题在于不能让市场失望。同时对很多欧洲央行执委来说,直接实施QE很可能被市场认为是仓促之计。在他们看来,对欧洲央行来说,解决这个难题最为明智的方式是,提供公布针对私营部门资产的QE,但不会真正实施,这个方式OMT购债计划已经设定了先例。欧洲央行购买资产的主要好处是褒义上的"拔苗助长":发展一个能承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企业贷款的市场。欧洲央行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公布其作为这些资产(ABS)最终买家会持续多长时间,而不是一共会购买多少资产。(RLF)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安邦-每日经济-第4647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iPad Point of Sale

Fast and easy to use iPad POS. Use in store or on the go. Try it free.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经济-第4647期
Apr 11th 2014, 12:12,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李克强总理博鳌演讲释放的信号】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一季度进出口失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极大】
【形势要点:中国力推亚太自贸区以争取区域整合主导权】
【形势要点:直通欧洲的列车并非越多越好】
【形势要点:中国越晚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代价越大】
【形势要点:中国的文化保护不妨从消防安全教育做起】
【形势要点:外企开始把握中国雾霾带来的商机】
【形势要点:民营医院需要政府放开的不只是价格】
【形势要点:中国艺术品投资快速增长不是好事】
【形势要点:中俄天然气合作依然口惠而实不至】
【形势要点:全民福利体制并不能战胜经济危机】
【形势要点:西方制裁致中俄密切经贸关系】
【形势要点:台湾企业很可能爆发出走潮】
【形势要点:危机是考验企业诚信的试金石】
【形势要点:美国产学合作潮涌向传统大学课程】
【形势要点:西方再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新革命】
【形势要点:乌克兰危机令美国取得TTIP谈判主动权】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李克强总理博鳌演讲释放的信号】
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市场对"稳增长"预期转浓,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待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度。
李克强总理表示,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表态,需要从两个层面予以解读。一是暗示经济增长可能跌破7.5%,在一季度已经结束,宏观经济数据还未发布时,事先给市场吹风。从1-2月,以及3月已经发布的经济数据看,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放缓,GDP增长率可能也将进一步下滑。去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7%,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7.7%。也就是说,倘若继续下滑,今年一季度的GDP很有可能跌破7.5%的既定目标,因此,李克强总理才特意强调"左右",以期对市场预期形成引导。
第二个层面是明确中国政府对待经济刺激的态度。既然GDP跌破7.5%依然属于合理区间,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此次演讲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此来看,中国政府不会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要特别注意这个"强"字,在否认了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同时,为"弱"刺激政策预留了空间。李克强总理同时表示,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总理此言,是在为亚洲的兄弟国家拍胸脯保证,"政策有,请大家放心!"
在博鳌论坛开幕之前,国务院在4月初召开常务会议,打出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的"微刺激"牌;与此同时,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否认了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结合两方面看,中国政府更加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非放宽货币政策来实现稳增长。从前述表态看,小微、棚改与铁路建设(属于已经确定的方针)可能只是"微刺激"的一部分,倘若中国经济继续下行,还将释放出更多的政策储备。
我们注意到,已经推出的"微刺激"政策的后两项,都属于中国经济发展中还未饱和、并且存在投资空间的领域。这表明,具有类似属性的项目,有可能会成为下阶段政策鼓励的重点。在这方面,除前述三轮驱动外,城镇化建设的其他领域、国有垄断领域的开放、信息消费、服务业特别是公共服务的发展,都有可能被纳入到"微刺激"的计划中。相比于2009年以制造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4万亿",新一轮的"微刺激"将包含更多市场化改革与经济转型的色彩,在动员社会资本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从国内经济大势来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这一"三期叠加",也应成为我们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及政策走势的基准。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的前述表态,承袭了"三期叠加"的思路和逻辑——既然当前已经处于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那么就不应当重蹈覆辙,重走老路。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李克强总理在博鳌的演讲,明确给出了中国政府应对经济下行的态度。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采取强刺激政策,但依然有充足的政策储备,将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ALX)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一季度进出口失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极大】
海关总署今天(4月10日)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外贸进出口情况。海关的统计显示,3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03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1.5%。其中,出口1.04万亿元,下降9.2%;进口0.99万亿元,下降13.8%;贸易顺差468.6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67.1亿元。按美元计价,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9658.8亿美元,下降1%。其中,出口4913.1亿美元,下降3.4%;进口4745.7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167.4亿美元,收窄59.7%。3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325.2亿美元,下降9%。其中,出口1701.1亿美元,下降6.6%;进口1624.1亿美元,下降11.3%;贸易顺差77.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9.6亿美元。从数字上看,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呈现同比下降的态势,而且出口下降得更多一些,这不仅说明外部需求的复苏不如想象得那样好,进口大幅下降更说明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十分明显,导致进口需求明显疲软。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解释,去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中存在一些特别的因素,推高了同比基数,所以并不能就此简单的认为中国外贸出现了衰退。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由于去年4月泡沫成分明显减少,5月份起开始恢复正常,因此可以预期第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将恢复增长,并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不过,目前中国外贸领域存在的不利因素需要关注,例如传统贸易竞争力优势削弱,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多等。(ALJL)

【形势要点:中国力推亚太自贸区以争取区域整合主导权】
4月8日登场的博鳌论坛,已成为中国寻求发声的一个国际平台。目前,全球"3T"新型区域经济成为热门,不过,包括TT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SA(国际服务贸易协定)都把中国大陆排除在外,而中日韩FTA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又因中日关系不睦,前景堪忧。中国在由美国主导推动的全球新型区域经济变局中,存在着惨遭"封杀"的危险。观察今年的博鳌论坛,可以发现中国展现出强烈的企图心,试图打造新的舞台来争夺区域经济的主导权。4月9日的"区域与多边"以及10日的"APEC:因应亚洲新未来"论坛,分别抛出"重振WTO"以及"打造APEC成为新谈判平台"议题,重新唤回这两个自美国端出TPP后就逐渐弱化的平台,试图透过新途径掌握区域经济的主导权。在"区域与多边"论坛,议题聚焦在质疑TPP是否将排除新兴国家,并强调重振WTO重要性与之抗衡。具体议题将讨论"高标准"的TPP与TTIP谈判是否将"架空WTO",以及新兴经济体应如何应对TPP。中国带头联合新兴国家重振WTO,有较为明显的政治意味。除此之外,中国也借博鳌的国际能见度,重申了加入TPP的决心。(BHJ)

【形势要点:直通欧洲的列车并非越多越好】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利用铁路通道寻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有利地位也成为各地竞争的重要因素。日前,运行三年的"渝新欧"铁路通道开出首趟公共班列,以后还将固定班次开行。另外一个中欧铁路大通道——蓉欧快铁也计划在今年二季度开行返程班列,实现双向稳定运行。截至目前,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西安、甚至苏州和广州等多地开行了直通欧洲"X新欧"铁路。这些直通欧洲班列的始发地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有大型外向型电子企业落户。一方面,改善物流条件是招商引资的条件,另一方面,落户企业存在很大的对欧物流的需求。这些"X新欧"初期主要是服务当地电子企业。然而,电子产品运输需求并不足以支撑这些线路长期市场化运作。多条线路同时运行带来的是货源的激烈竞争。据称,为了争取货源,"郑新欧"就提出方圆1500公里半径的地区运输免费;"汉新欧"铁路也曾因货物匮乏而遭遇"首秀"后即停摆的窘境。今年春节后,武汉决定以政府补贴的方式,让使用"汉新欧"的外贸企业只支付与水运相当的价格,享受铁路的快捷。在我们看来,地方政府希望利用直通欧洲的铁路通道,将自身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的桥头堡、新起点的这种积极性可以理解。但是,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和资源的浪费也需要关注。尽管物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非常重要,但地方拥有明确的定位和突出产业特色才是发展的关键。(RLJL)

【形势要点:中国越晚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代价越大】
重视WTO体制下的多边合作是中国本世纪以来成功的关键,但在加入国际政府采购协定领域,中国迟疑了。近日,世贸组织(WTO)宣布,新修订的WTO《政府采购协定》(GPA)已于4月6日生效。目前GPA的参与成员为15个,其中欧盟及其28个成员国合并视为一个WTO成员,因此实际参加方为43个。在GPA成员国中,只有日本延迟至4月16日下周三开始执行新规。此外,此次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入到GPA这个多边协议中,包括列支敦士登、挪威、加拿大、中国台北、美国、中国香港、欧盟、冰岛、新加坡和以色列。由此看来,中国在此类多边合作中又落在世界后面了,尽管今年1月初中国向WTO提交了最新的第5份政府采购出价清单,修订后的GPA在市场准入上囊括了从部级到其他专门机构的更多政府部门,以及新的服务和其他公共采购活动。我们预计,美国加入后,中国再加入估计将付出更高代价。有着优先采购美国货法案的美国业已加入,说明美国行动比中国迅速,而中国的实际限制更为宽松,实际上,西方产品在中国政府办公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中随处可见,比如微软、IBM、思科和英特尔,以及高档轿车,只不过是向这些西方机构的中国合资公司购买罢了,中国也在积极盼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据悉,协定涉及的变化将有望通过扩大后的市场准入,在现有每年800亿美元贸易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到每年1000亿美元贸易额。中国的政府采购规模更大。2012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已增加到2300亿美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约11.1%。在我们看来,在中国制造支撑下的中国政府采购,即使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中国公司依然有本土优势,也有利于中国制造走出去,只要权利对等,中国制造并不担心西方竞争,越晚加入对中国实际越为不利。(AYZR)

【形势要点:中国的文化保护不妨从消防安全教育做起】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可谓"摧枯拉朽",而中国的古建筑又多是木结构,消亡速度令人痛惜。近日公安部、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由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制定的强化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旨在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遏制文物古建筑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据统计,全国有123座历史文化名城、252个名镇、276个名村、8630家文物保护单位、3744个古村寨,2009年以来,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43起,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的37%,电气原因占总数的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雷击。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政府目标责任考评,并建立多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每年对有关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失职渎职或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2015年底前,按照名城、名镇保护范围内接到指令后5分钟内到达的原则,设立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100户以上的村寨建立志愿消防队,社区和100户以下的村寨设立消防点。然而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加强有关部门的履职考评,仅是脚痛医脚,深层次的原因却没解决,况且那些未纳入文物范畴的老建筑难道就不值得保护?我们可以看出,上面所列的火灾原因,几乎全都是人为的,这首先就说明我国的消防安全教育非常落后。相较之下,欧洲的建筑以石制为主,而学生却从小到大学几乎每周都有消防演习。中国对于文化保护的教育,也该早点从学生的书本走向实践!(ALF)

【形势要点:外企开始把握中国雾霾带来的商机】
中国目前有超过六成的热量会在大型钢厂、电厂的生产过程中白白流失。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制冷展期间,丹佛斯中国总裁欧华明说,中国要解决雾霾问题、提高城市质量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余热,以此减少产生煤的使用量。丹佛斯公司研究认为,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构成雾霾的主要气态污染物之一。丹佛斯是丹麦一家工业制造企业,在能效解决方案领域有长期经验。丹佛斯在中国的一个合作项目是和鞍山市政府签署了节能合作战略协议。欧华明说,我们把丹佛斯的经验应用在鞍山,利用鞍钢的余热来进行区域供暖,大幅取代利用燃煤发热的传统供热系统,帮助鞍山每年减排24万吨二氧化碳。现在,鞍山180万人可以享受到余热供暖,超过鞍山市总人口的一半,鞍山能效水平甚至将高于丹麦的哥本哈根。丹佛斯一直希望将鞍山经验应用于更多的地区。在此次展览期间,欧华明透露,区域供热解决方案同样被运用在北京老城区的牛街改造。在室温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的同时,节省了约13%的供热成本。据奥维咨询(AVC)电商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额只有1.2亿元,而到2013年12月,这一数字已激增至6.1亿元,同比增长5.1倍。雾霾问题带来的商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并利用。(BLF)

【形势要点:民营医院需要政府放开的不只是价格】
尽管政府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不断出台利好措施,近日一份来自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限制的通知文件更引发高度关注,但据了解,民营医院对此的反应依然普遍冷淡。目前,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上早已市场化,这意味着新政策主要是放开了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那么新政是否会显著提高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的价格?有一些民营医院代表认为,面对公立医院的低价竞争,他们的提价动作会十分谨慎。否则,病人会用脚投票,到区内的公立医院看病。民营医院普遍认为,人才的引进、大型设备的购进以及能否纳入医保仍然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三座大山"。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政策一直强调在"民营医院申请医保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真正做到:比如一家专科二级民营医院申请纳入医保,社保部门会在设备等方面严格按照二级医院的要求来审核,但自身为专科医院并不需要很多类型的医疗设备,最终的结果就是纳入医保遥遥无期。由此看来,在医疗人才和设备并没有真正市场化的情况下,光是放开价格,对民营医院的发展难以起到太大推动作用,也无助于改善我国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RLF)

【形势要点:中国艺术品投资快速增长不是好事】
艺术品投资多是有钱有闲人的游戏。拍卖行周三发布的一份投资者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64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80%。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艺术品销售额中有230亿美元来自美国,154亿美元来自中国,128亿美元来自英国,38亿美元来自法国。作为全球最大两家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去年的艺术品拍卖额合计达到11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86%,远远超过过去十年6%的年化增长率。不过,苏富比在报告中暗示,艺术品市场并未处在泡沫之中,随着更多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出现还将继续增长。该公司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其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在我们看来,近两年全球艺术品投资快速增长只是货币宽松政策下投资机会缺乏的反映,而同期实体经济增长表现乏力。过去10年的房地产繁荣,做实业的干不过房地产,做艺术品投资的怀的也是这种投机心理。实际上,艺术品鉴赏水平需要长期养成,也需要财富的配合,中国富人的艺术鉴赏水平恐怕还远低于西方发达经济体同类,但艺术品投资总额却已经列入了全球第一方阵。据某知名协会秘书长披露,其满屋子的收藏,经专家鉴定,只有地上一只破碗略值点钱。(AYZR)

【形势要点:中俄天然气合作依然口惠而实不至】
中国期待收获"乌克兰红利"起码在天然气领域缺乏实际进展。周三(9日),俄气表示,与中石油就输华天然气价格进行的谈判已经取得进展,但双方还没有最终达成协议。该公司1月份时曾表示,今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时两国将签署最终协议。在周三发布的声明中,该公司对5月最后期限未予置评,只表示谈判将于4月底在莫斯科继续进行。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俄罗斯是在期待与西方因乌克兰危机产生的矛盾的缓和来维持其索要的高价,甚至不顾原先在5月要达成协议的计划,但西方对俄经济制裁短期内难以消除,时间未必会消化中国的谈判优势。此外,俄罗斯副总理ARKADY DVORKOVICH称,俄方与中方已同意共同在萨哈林岛(库页岛)和东西伯利亚开发油气田。双方已讨论了在煤炭领域的合作,同意开发储藏、供给设备、建造发电厂,俄方还给中国提供额外的电力供应。中俄双方在某些项目上寻找双赢的决策,这将使得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项目。目前的条件下,可以加快天津炼油厂项目进度,这居然还要中国先让步!在我们看来,双方主要还是在老项目上讨价还价,中国的进步是得以进入了库页岛和东西伯利亚开发天然气,不过协议并未达成,意外拖延的因素很多,历史教训不一而足。关于库页岛天然气开发,原先是日本三菱商事、壳牌等多国财团组成的合资项目在开发,如果不是新增区块,还暗含着向西方威胁毁约的意思,中国反而成了俄罗斯的一张牌。(AYZR)

【形势要点:全民福利体制并不能战胜经济危机】
瑞典作为繁荣的高福利国家的模板,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声誉。次贷危机中瑞典安然无恙,更是令包括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在内的很多人认为,著名的福利国家体制以及1990年代初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政府短期干预措施是其幸免遇难的原因。但事实上,1990-1994年间,瑞典的福利国家体制濒临破产,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和萧条,这次萧条被瑞典人自己称为"大萧条",这才是福利国家体制升级为一种神话的最终后果。依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瑞典式的福利国家体制的长期后果必然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经济激励的扭曲和疲弱,以及政府财政状况的日益恶化。自1992年以来,瑞典政府持续一贯地削减财政支出、对福利政策增加限制、对市场放松管制以及对先前由政府垄断的产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市场化的新的激励结构已经在瑞典全面建立起来。政府规模(以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计)持续收缩,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已经从1995年的将近80%下降到2010年的35%。不过,虽然瑞典已成功对其难以持续的福利国家体制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但关于这种瑞典模式的神话仍然在流传,因为这种转变并没有得到执政党社会民主党的大力宣传。其实,瑞典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经济政策和福利国家体制无关,而是从1992年以来为了扭转激进的福利国家政策所导致的灾难而采取的一系列反向改革措施的结果。所谓的瑞典福利国家模式,其实是在北欧法制政治健全的传统印象之下,人们自己心目中理想国家形象的投影罢了。(LLF)

【形势要点:西方制裁致中俄密切经贸关系】
俄罗斯与西方再次陷入长期冷战,俄罗斯外贸减少、出口天然资源大幅下降,极有可能由中国来填补缺口。俄罗斯《独立报》上月评论文章说,乌克兰局势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损失,完全可以由中国来弥补。分析称,外资撤离后留下的真空需要填补,俄罗斯存在的外资需求,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意味机会可能来了。截止2012年底的数据显示,累计对俄罗斯投资较多的国家前三位依次是塞浦路斯(767.4亿美元)、荷兰(614.9亿美元)、卢森堡(427.4亿美元)、中国(279.2亿美元)排第四位,西欧投资俄罗斯减少而中国上升的话,中国未来进入前三位并不困难。中俄经济互补性强,中国的低成本制造业和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对方所需要的。与近年俄乌关系愈来愈僵,相反中俄关系日渐密切,美国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令中俄经贸合作更为重要。战略上,中俄联手抗衡美日、主权问题、中俄签订高技术军售合同等,都是中俄合作领域之内,并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另外于上月21日,国际支付系统Visa公司和Master公司表示,他们将停止为Bank Rossiya和与之关联的另外三家俄罗斯银行提供服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于被制裁银行的持卡人,他们无法通过银行卡购买食品和服务,只可用银行卡从ATM机提款,这对中国银行来说,无疑造就一大商机。而且,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有可能为中国带来更多旅行团,有利中国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乌克兰曾经是前苏联的重要军事基地,在世界军工产业中占有一席位。如果局势持续动荡,其航空航天造船及动力技术就可能被解散,集中于乌克兰东部的乌克兰军工部门产业,或有可能贱价求售,这对中国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一笔大买卖。欧美一直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中国应该对乌克兰军工业非常有兴趣。(BYZR)

【形势要点:台湾企业很可能爆发出走潮】
台湾"反服贸"学生运动虽然暂时落幕,但台湾产业面临的灾难才刚刚开始。服贸协议如果卡死,首先冲击的是两岸货贸谈判,此外,对于后续的台湾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等区域经贸组织,也增添了极大的变数。台湾商总理事长赖正镒说,台湾厂商对服贸过关的容忍期限最多只有2、3个月,如果在半年内服贸协定未露曙光,企业必须为后续的生存留后路。在台湾离国际经贸整合愈来愈边缘化的预期下,所谓的后路就是"离家出走"。现在台湾产业界最怕的是"立院"对服贸审议的"虚耗",这势必造成台湾的经营环境恶化。面对中韩FTA年底达成协议,而两岸服贸、货贸达成协议却遥遥无期,台湾产业界担心,新一轮掏空台湾的危机即将上演,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轮掏空,将是整个产业链出走,届时台湾将面临"断链危机"。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整合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指出,现在台湾不仅面对货贸跟着服贸一起卡死的重大问题,在后续加入TPP等区域经贸组织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有些产业不等服贸、货贸过关,将会先走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越南取得加入TPP的门票后,其纺织品输到美国的关税可望由15%逐步降为零,这吸引台湾厂商近年蜂拥进入越南布局;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TPP要求更严格的原产地规定,届时在越南设厂的台厂要享受输美零关税的优惠,势必连中间原料都必须在越南当地生产,不能由台湾输入。服贸协议久决,连带货物贸易协议也受影响,台湾产业发展环境变坏已是大势所趋,一轮台湾企业的出走潮正在酝酿之中。(BHJ)

【形势要点:危机是考验企业诚信的试金石】
日本火腿股份公司、诺华制药日本分公司、大王制纸、奥林巴斯和AIJ投资顾问公司纷纷爆出丑闻,传说中日本企业诚信的形象一朝夕露了馅,说也难怪,原因在于病急乱投医,情急之中胡乱抓住救命稻草。近日,日本相机及医疗仪器生产商奥林巴斯(Olympus)被6间日本银行,就2011年诈骗丑闻索偿279亿日圆,索偿额是该公司所面对的民事诉讼中最大。6间银行决定在3年诉讼限期前行动,包括三菱UFJ信托银行及野村信托银行。它们代表客户管理资金,其中两间银行在出售股票时出现损失,寻求124亿日圆赔偿。事件令市场重新审视奥林巴斯的风险,忧虑官司陆续有来。公司表示法院已收到近20宗诉讼,合共索偿856亿日圆,去年11月公布业绩时,更已预留170亿日圆现金就3宗官司和解。奥林巴斯2011年10月卷入日本最大假账丑闻,前行政总裁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揭发公司夸大其他费用,隐瞒投资亏损达13年。其中公司2008年以20亿美元买入英国公司Gyrus,光是顾问费便相当于交易作价的三分之一,丑闻令公司股价急跌8成。在我们看来,危机是考验企业诚信的试金石,尤其是商业周期调整的当下,我们见证了许多中国企业在区域商圈的帮助下抵抗行业调整的努力,由于企业破产制度实际无法操作,个人不得不承担无限责任,诸如温州和宁德商人,宁可借高利贷也要偿还银行的贷款,值得钦佩。因此,中国还需改革企业和个人破产制度,允许企业合理破产重组,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改革内容。(AYZR)

【形势要点:美国产学合作潮涌向传统大学课程】
美国各州在2008年至2013年间提供大学体系每人辅助的资金平均减少28%,促使学校寻求新的营收来源;企业则担心毕业生技能不符合需求,开始负担一些大学课程的部分费用。IBM去年开始加强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合作,训练学生巨量资料分析。肯塔基州的墨瑞州立大学近来获得当地企业的资金援助与指导,修改了工程学课程。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也从民间吸引了数亿美元投资。上述合作案例自经济衰退以来,如雨后春笋般增加。虽然这些合作在研究生层级以及全国理工学校与社区大学之间已开展多年,但直到现在才逐渐转向传统的大学课程。马里兰大学校长认为,这种模式是"大学的新形态","联邦辅助的大学提高与企业合作,并逐渐仰赖私人捐款"。这种模式,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急于磨合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中国也很有参考价值,但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这种朝企业倾斜的倾向正在美国学术界蔓延,也可能会危及对教育至关重要的学术诚信。教职员要如何保持判断的独立性,并回避利益冲突,将受到这一新趋势的考验。(BLF)

【形势要点:西方再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新革命】
2012年刮起的号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再工业化"风潮,有哪些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呢?有分析称,这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带有定制特征的智能设备被普遍应用将成为一大趋势,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交织在一起,将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中,制度创新由政府推动(其中还包括金融制度),技术创新方面由新兴产业推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端的制造业设备成为创新的首要任务。美国的做法是,2012年3月,奥巴马提出投资10亿美元创建15个"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计划(NNMI),以重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2013年1月,美国总统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先进制造业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发展规划》。2012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成立了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中心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业有望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德国政府则提出"工业4.0"、"互联工厂"高技术战略。"工业4.0"最早是在2011年汉诺威博览会上,由三位大学教授提出来的。制造业在德国的国民经济占26%,作为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方向,112页的实施建议由项目研究组在2012年10月提交给德国联邦政府此项目牵头的教育科研部、经济部和内政部,现已拨款2亿欧元(约16亿元人民币)作为第一步研发经费。"互联工厂"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日本则潜心研究人工智能,解决劳动力断层并支持未来的工业智能化。作为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日本潜心研究的科技正是人工智能产业,首先应用的领域就是工业化生产线。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普及了第一和第二类工业机器人,而今已在发展第三、四类工业机器人的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希望借助在该产业的高投入解决劳动力断层问题,降低高昂的劳动成本并支持未来的工业智能化。同时,政府对相关机器人制造企业实施了优惠税制、优惠贷款、减税等多项扶持政策。(RYZR)

【形势要点:乌克兰危机令美国取得TTIP谈判主动权】
安邦(ANBOUND)此前曾指出,制裁俄罗斯将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更多压力,这可能导致欧洲不得不更加依赖美国的帮助。近日在出席201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改变了她对TTIP态度,为其背书并称协定涉及到8亿人生活。有媒体报道,是两个因素触发了默克尔的态度转变: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天然气的加价威胁;美国抛出的能源出口"绣球"。欧盟三分之一的天然气消费需要依赖俄罗斯供应,这个软肋一直让欧盟在制裁俄罗斯时态度暧昧。一旦有新的供应商能够向欧盟提供可靠的能源补给,那么将有助于扭转欧盟在能源安全领域一直所面临的下风位置。美方已经表示,这一重磅"砝码"将在今年夏天即将举行的第五轮TTIP谈判中讨论。能源进口多元化一直是欧盟近些年追求的方向。乌克兰危机恰好为美国向欧洲开放页岩气出口提供了契机。上个月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曾表示,最近事态的进展凸显了美国与欧盟加快达成双边贸易协议的重要性,为加深双方经济的联系与互补,欧洲还可以通过该协议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弗罗曼认为,从战略和经济角度讲,达成TTIP的理由已经"充分得不能再充分了"。由此看来,美国在TTIP谈判中打出了最关键的一张牌,而欧洲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恶化,已经不得不依靠美国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由此在TTIP谈判上也将陷入被动。对于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导致美国跨国大企业话语权过强的问题,恐怕欧洲也不得不向美国低头,牺牲小国和小企业的利益。此外,自由贸易协定虽然能为美国能源企业更顺利地出口天然气保驾护航,但能源的引进成本难免更高,民众为了脱离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将是美欧TTIP谈判的核心议题。(ALF)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