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墙外楼: 指望80后90后若干年后走上政治舞台能给中国带来民主化完全就是痴心幻想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300+% Conversion Increase

Learn how startups and leading businesses alike are getting huge results using web personalization and behavioral targeting the easy way in this ebook. Get it now!
From our sponsors
指望80后90后若干年后走上政治舞台能给中国带来民主化完全就是痴心幻想
Sep 6th 2013, 22:25, by 墙外仙

网人芦笛有句名言:只有60后以上的人都死光了中国的民主化才有可能(大意)。这话有很深刻之处,但只说对了一半。

同时有很多人寄希望于80后90后若干年后走上政治舞台能给中国带来民主化,认为他们"追求自由""重视个人权利",对民主化有推动作用,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有道理之处,但也只能说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方面。

芦笛为什么说那句话,大概他深知跟他同时代同背景培育出来的这些人受党化教育毒害太深,就算是后来立场改变屁股坐到了"民主自由"一边但实际上脑子里仍然是毛共那一套,已经绝无可能改变。

我以前很不明白他为什么把很多民运分子称作是"毛共余孽",心想不都是反共同道吗,至于说得这么夸张吗?直到我后来深入接触了这些人之后,深深领略到他们那种翻云覆雨,两面三刀,为打击竞争对手为小圈子私利斗争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旦手中小有权柄那种专横暴戾,我才明白,确实,这些人就是毛共余孽,跟什么"普世价值"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确实,60后以上的人不死光中国的民主化根本不可能有希望。但是,若说因为如此,就转而对80后90后能给中国带来民主化抱有期望,则又是大谬不然甚至更为错谬。

在深入剖析之前,我们先来厘清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反共"并不就等同于"反专制"(虽然反共是反专制的首要前提),甚至有可能反共的也是"共",这可说是观察一切中国政治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裔血统的人普遍脑子混乱得很,我也是最近才悟到这点。这点我们可以留到以后细说。先说简洁点:反共是反专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同样反共的他可能是你的同道,但也可能是你在反专制道路上的暗藏敌人。

还记得我十几年前刚接触网络政治世界时本能地感到:敌人的敌人不就是朋友吗?

但到今天我才明白:敌人的敌人,也有可能是你更大的敌人!

其次,"追求自由"也并不等同于"追求民主",首先对于"自由"这一概念的界定每个人都大不相同,难有共识;从政治理论上来说自由跟民主也并不是一体的,据说有些政治上专制的国家反倒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甚至有些右翼分子还在鼓吹倡导这种模式),再者就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很多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竟然感觉到美国"很不自由",相反很多美国人到了中国之后也发现中国"有很多美国没有的自由"。

当然,大家都明白这种"自由"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说以为80后90后"追求自由"就必然"追求民主"实在是大错特错。

再次,认为80后90后"更重视个人权利"就必然对民主化有推动作用也是似是而非想当然,也许80后90后"更重视个人权利",但众所周知80后90后是中国有史以来极度自私自利的一代,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认同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最认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价值观的一代,他们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式的"重视个人权利",跟要达成民主化所真正需要的那种对普遍性的人权理念的追求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我说80后90后"追求自由"并不等同于就"追求民主","重视个人权利"也并不等同于就对民主有推动作用,这还是我先假定了80后90后是有"追求自由"和"重视个人权利"这个前提的,但实际上,80后90后甚至可能连"追求自由"和"重视个人权利"这个前提都根本不存在,别忘了他们这一代人是从中学到大学一路军训驯出来的,实际上他们的军国主义倾向很严重。实际上完全有可能是更奴性的一代。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对"80后90后"这个概念做一个更清晰的界定,通常我们称"80后90后"只是一种简单根据年龄划分的泛称,我也习惯于这样通称,但这不科学,实际上"80后90后现象"的出现并不单纯根据80年这么一个简单时间线来界定,实际上它的造成根源于78年一胎化政策的逐渐推行和99年大学扩招政策的开始这么两个最直接因素,而更深层次的历史根源还有他们父辈一代(也就是上文所说必须要他们死光了中国才有希望的那一代)所遭受的人生挫折对他们的间接影响。

所以我们通常观察到的"80后90后现象"中那个80后90后实际上并不是简单根据80年这么一条单一时间线产生的,它至少要上溯到78年一胎化的开始,但这个一胎化的推行又是一个逐渐推行扩大的过程,所以在这很长一段时间段之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你是80后你可以感到高兴的是:你有可能是属于"80后现象"中的一员,也有可能不是。

一胎化政策对这一代人的民族性形成的影响有多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乃至于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开天辟地的,在规模上无与伦比的,集群性地人为改造出一个新类型族群的大制作。

早在80年代90年代我们就已经很熟知独生子女家庭的"小太阳现象",直到今天80后的下一代也呈现出更明显的这种特征:一家四个老人两个大人都全身心围着一个小孩转,在这样一种众星捧月唯我独尊的环境中长大的人(而且他-她也没有兄弟姐妹),他(她)怎么可能不形成一种极端自私自利毫不容人毫不谦让的性格?

当然,我说了:一胎化的推行是一个逐渐推行扩大的过程,所以在这很长一段时间段之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细分来说:一胎化开始得早的,80后特征比一胎化开始得晚的更明显;一胎化执行得彻底的,80后特征比一胎化执行得不彻底的更明显。具体来说,农村通常仍然在多生,所以80后90后现象可能没那么严重(但具体情况也很难说得很,而且农村人还有一种他们特有的劣根性,详见《中国的政治正确性:农民天然是应该被同情的》),特别是因为农村重男轻女有很多因为误判和被作为备胎而被生下来的女孩,似乎长大后就显得比较传统(但同时也有很多因为被家庭作为垃圾人口看待结果反而长大后变得更变态)。

我们再来看看80后90后的父母辈50后60后是怎样的一代人,很有趣的是,在各方面都是跟80后90后这后一代人截然相反的一代:受的教育是正统得不能再正统的毛共式"大公无私"道德观教育,经历的却是大饥荒,文革,上山下乡,下岗失业(其实我们这一代也如此)等最惨烈的挫折,也正因为如此,正因为走上社会之后的惨痛,深感被愚弄,于是大多数心理上极易扭曲变态(50后60后被公认为是中国历代人中最变态的一代),在一切方面都要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想把命运亏欠他们的东西抢夺捞取回来,如果不能顺遂,就只有不顾一切的仇恨。

一个明证就是,50后60后是目前中国腐败大军中的最主力人群。

所以你们想想,这样的一代人会怎样教育他们的下一代80后90后?当然是痛定思痛之后的赤裸裸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式教育;当然是痛定思痛之后的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式教育。

家庭环境基本上决定一个人的一切。

虽然现在中国的学校里还保留着毛共时期的党化教育,但到了今天已经弱化得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不说已经没有任何人相信,就是教师也意识到教这些只是为了分数,重点在于怎么获取高分的技巧(也就是说谎作假的技巧),至于真正灌输什么则根本是无所谓的。所以才会大量涌现出像袁腾飞罗永浩这样的自由化教师。

所以这些80后90后从对他们毫无影响的学校教育中走出来,8小时之后走出校门马上接触到的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真实中国社会,8小时之后走出校门马上接触到的就是赤裸裸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实中国社会,8小时之后走出校门马上接触到的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家庭教育,8小时之后走出校门马上接触到的就是赤裸裸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家庭教育。他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彻头彻尾的没有任何传统道德观念的环境中长大的,很先天性的就是没有任何传统道德观念的。

毛共传统的"大公无私"党化教育虽然荒唐可笑,但从道德教化的角度上来说还是有一定功用的(道德,宗教,意识形态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本来就是进化生物学上互相麻痹的生存策略),如果完全没有,那就会陷入彻底的野兽世界(也就是中国现在的社会状态),但毛共的"大公无私"正统道德教育已经不起作用,更早前的古代传统道德也已经被他们破坏殆尽,结果,就造成80后90后就在这样一种完全没有任何道德观念的丛林化社会环境中自始而起生长起来,结果自然而然地生长为一种完全没有任何道德观念的生物群落。

对比一下50后60后,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其早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影响还是有一定残留的,虽然后来的人生挫折造成了他们的扭曲转向,但是这种扭曲转向是经过了很一番挣扎而成的,所以至少在表面上或者言语上,或者一定程度的心理层面上,他们还是对平等,友爱,正义这些基本理念还是残留有一定程度的认同的(虽然可能是不自觉的)。

但在80后90后身上你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这种对平等,友爱,正义这些基本理念的认同,他们天然认同的就是赤裸裸的人就是要分等级高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有种很可笑的说法说80后90后没有接受过毛共时期的"阶级斗争"教育所以更易于接受民主平等思想,是的,"阶级斗争"这个极左概念对80后90后来说确实是很莫名其妙的一个词汇,但那是因为他们早已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早已认同的是人就是要分三六九等,早已认同的是不同阶层就是要划分等级各安其位(哪怕自己也是低等级)。

大家可能会说:我认识的80后90后不是你说的这样啊,我觉得他们都很阳光很nice啊?我只能说:商业化包装而已,他们这一代都很熟练于这种公关技巧。

4年前我写《80后是非常可怕的一代人》就阐述得很清楚了:"但是80后却是绝对不同的一代人,开了历史的先河,他们都是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这代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其极度商业化的头脑,金钱至上是这一代人终极的价值取向。

他们非常善于商业化地包装自己,脸上时时带着一种"纯真"的笑容,很阳光,很善于运用成功学那一套为人处世哲学,竞争力很强,生存能力很强。而生存能力很强这一点同时也就意味着破坏力很强。"

如果你没有跟80后90后深交过而只是平日里看他们戴着面具跟你笑嘻嘻地"叔叔阿姨"乱叫你就以为他们阳光灿烂,那你就根本体会不到他们觉得你有用时热情阳光而一旦觉得你没用了之后那个翻脸无情凶残冷酷。

从总体上来说,这一代能歹恶到什么程度根本不是老一代能够想象的(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个群体中跟任何群体一样都有很好的分子,但跟中国人的总人口数相比其相对量小得可以忽略)

当然,我这么说会让大家感觉太偏激,是不是又是洪洞县里无好人?但我已经说了:中国人各色人等的每个群体中跟任何群体一样都有很好的分子,甚至可能绝对数量很多,但跟中国人的总人口数相比其相对数量小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从我十年前去深圳打工开始接触到80后以来,一直到现在又开始接触到90后,这十年来走了南北很多地方,接触到的80后90后没有几百也有上百吧,我在现实中发现:没有一个80后90后是认同平等,民主这些理念的!甚至绝大多数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些概念,你跟他说起这些时他们会很茫然。他们天然认同的就是人就是要分等级高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弱肉强食那一套。

也许你会说,网上不是这样啊,网上不是有很多80后90后也在追求民主自由吗?我以前也很迷幻于这种网络假象,甚至不管你是什么后,只要一看到有人跟我观点立场相似者都会自然而然感到亲切:同志啊!但我幻想了十几年,最终明白终究只是幻想:"但是,不能以网络论坛上的情况来取样,因为网上的东西具有跟现实很大的偏差性,因网上的言论具有趋同性,同类的人会自我归类。若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取样,到网吧去一看就明了:所有的年轻人都在打网游聊QQ,关注政治民主的是一个也没有的。"

我幻想了十几年,但现在我已经不再抱任何幻想,我想做的只是尽力为历史留下一点记录,尽力为历史留下一点见证,因为我相信,中国人这个族群,终将是要受到历史的审判的。

好了,60后以上是变态,80后90后又没人性无良知,难道中国就没好人了吗?说到这里,我倒是隐隐觉得:也许70后算是中国历代人中比较正常的一代,想想看,他们既没有来得及受到毛共时代的极端党化教育,也没有等得到80后90后那种市场化商业化时代的功利化教育。也许算是中国历代人中既能保留了一点传统道德观念的又没有被极左极右两方面毒害所污染的一代吧。

但是,我也很怀疑我的这种感觉会不会是受到了我的个人偏爱的影响而歪曲,因为我想起我写《中国人搞不来民主只能搞黑社会》时曾提到:"还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就很惊讶地发现,学校里的那些流氓学生,他们几乎是有着一种天生的默契,每次其中一个人跟他人爆发冲突时,其他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不假思索地马上就同时冲上去帮打,根本不需要事先商量好。而这些几乎有着狼与狼之间心灵感应的流氓学生之间,其实平日里并不见得有多么亲密的关系,很多人彼此之间只是点头之交,但是他们很能辨识同类,很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呵呵。

而且,最让我多年后的今天还大惑不解的是:他们其实还是学校的主流,在各自班级上都是受众人尊崇的偶像,也是受老师青睐的对象,甚至很多人学习成绩还很不错,特别是体育方面成绩突出。但是,他们一定会对学校里在某些方面也出众但是相对来说不那么流氓的学生进行打击,经常都是还在调笑之间,毫无征兆地,一群人就突然围上去对下手对象进行殴打,且下手狠重。那场面就很像草原上本来都还在各自悠闲晃荡的狗狼和牛羊之间突然就暴发的围攻撕咬,看得人惊心动魄。

好笑的是我读书时很孤僻内向,虽然也经常受欺负,但是在这些主宰学校的小霸王眼里,我连被殴打的资格都没有。

更好笑的是,我读书的那个学校,居然还是一所重点中学。其他学校也就可想而知了。"

想到这个,这样说来,70后其实也是一样的一群畜兽而已,只是我对那一代自己感觉良好而已。我不能因为自己没有怎么受害,就觉得那是一个浪漫时代对不对?

而且我也想到:我有些同学,当初人很好,但若干年过后,这种好也成为过去式了,他们走上社会之后都毫无例外地很快进化成丛林法则的信徒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后到最后都是一样的没有分别了。

这么说起来中国人中就真没什么好东西了。

确实,现在中国社会中人,能歹恶到什么程度,真不是正常人能够想象的,举例来说:我坐公交车,有时拖着大包小包,看见一个公交车开过来,但离公交车站还有一定距离,于是我就拼命跑啊跑,希望能赶上公交车,然后我就看见那公交车停在站台上了,但也没有人下车,似乎是在等我,于是我就更用力地跑啊跑,但等我刚刚跑到公交车站时,它却突然发动开走。

中国人能歹恶到什么程度,真不是正常人能够想象的。

自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刻意去赶着上什么车了,能坐上什么车就是什么车,也就是说听天由命。你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恶棍狗国,你能期望的也就只有这样。

其实,中国的这些公交车司机,实际上他们属于社会底层的一群人,但是他们最喜欢作践糟蹋的也是跟他们一样的底层人——就是这些买不起私家车只能坐公交的人,我在中国各地坐公交车都观察到:很多二三线小城市(一线城市坐车人多还不明显),特别是当车上人少的时候,这些公交车司机因为懒得停车或者为了省油,每过一站都要问"有没有人下车?"如果没有人下车的话,即使公交站台上有人要上车他们也是不停车的,而是直接驶过。

所以难怪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人打杀公交车司机。能不打杀他们吗?

而且这还是一个很普遍性的现象,不是什么个例。这就更足以说明中国人的民族性了。

最后,我把《中国的政治正确性:农民天然是应该被同情的》中关于农村人那种特有的劣根性的一段贴一下(懒得打字了),算是作为本篇的结束吧:

我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农民,当他们还在农村的时候,绝大多数还是很淳朴的;一旦他们进了城,他们很快就会变得比城里人还坏。

尤其我发现中国人中最奸恶的往往出自这样一种人(首先声明不是所有的):那就是从农村出来之后,取得了城市人身份,特别是在有了一点点小权之后,就会变得非常地膨胀,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动辄对他人颐使气指,穷凶极恶,再不就两面三刀地背后下黑手。我接触过很多这种类型的人,其心理非常阴暗奸险,总是对人充满仇恨或恶意(不管是对本地人还是对自己以前的乡亲),若说是因为自卑或者嫉妒,单纯憎恨城里人也就罢了,但是同时他们也非常歧视自己以前所属的农村人,急于跟对方撇清关系。

这让我联想起很多海外"爱国华人",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是从一个相对穷困野蛮的地方费劲了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一个富裕文明的环境,结果不仅没有一丝感恩之心,相反却变得非常仇恨给他们提供了机会的当地人,也许是因为两种环境的巨大反差给人心理上造成了极度的不平衡,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以前的身份低贱产生的自卑,也许就纯粹是出于嫉妒一切美好东西的心理。

然后,我们再回头来说说关于农民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这种政治正确性,非常地虚伪。很多人(包括一些确实很高尚的人),一边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这种"政治正确性"的大合唱中来,抽象地"同情""关心"他们心口不一所称的"农民兄弟",一边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却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去多看一眼在街头卖命的这些"兄弟"。

所以我想是不是因为这样:"农民兄弟"们之所以有时候看起来很善良有时候又让人侧目,可能是因其老老实实呆在农村的时候,显得很守本分,很守中国这个等级社会的等级规矩,所以城里人觉得他们"淳朴善良";等到他们纷纷涌进城里,对城里人形成竞争力了,而且他们中间很多人也渐渐野心显露,城里人就不会再觉得他们可爱了。

所以,要是把某个群体搞得天然就应该被同情被正面展示,这就会走向伪善了。你们的这些"农民兄弟"吧,虽不能说自作孽不可活(这么说太过分了),但当初共产党进城可确实是有他们甘当炮灰卖命助纣的因素在里面,现在共产党拿他们不当人看了,他们也开始懂得起来跟共产党讨价还价了,当然我肯定是无条件支持他们的,但是一味美化则就没有必要了。

所以我觉得:要充分认识到共产党的罪恶,同时也要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人自己本身的罪恶(也包括"农民兄弟")。

附:

80后是非常可怕的一代人

2009-11-24

有一次,我跟我们公司里的一些同事聊天,他们都是些很年轻的80后,很多大学毕业工作还没多久,有些还是研究生。这些人,他们对现在社会中的潜规则等等非常熟悉,对公司里学校里这一套也是心知肚明的,自己也能够娴熟运用。

虽然他们也抱怨社会不公,但是,当我随便地提了提诸如民主,人权之类的话题时,他们表现出的态度让我大吃一惊:他们都认为中国无所谓民不民主,因为美国还不是一样不民主,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钱和权在起作用。我说美国至少可以投票选举,他们却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也是选举,我说那怎么算,那都是事先内定了人选且暗箱操作,再说,你们谁参加过这种选举?

这时候,他们不再强辩了,而是一副很犬儒的态度说道:反正被选的人我们又不认识,选谁都是一样。所以选不选也无所谓。

这样,我马上识时务地闭嘴了,因为我意识到他们绝对不是简单地因为什么洗脑教育才这样想这样说的,因为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能够提供给他们这一代人的人文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是足够丰富的,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求知的兴趣的话。我当年,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得来的民主理念。更何况以前更封闭的时代,那时的人都不至于这么没有觉悟。甚至我接触到的很多文化低得多,年龄大得多的人,对这类民主和专制的问题,都比他们有觉悟得多。

那么,他们是真的对社会现状一点都不了解才这样想问题的吗?当然不是,前面已经说了他们对社会上那一套其实是很心知肚明的,而且他们也时而在感叹或抱怨社会不公,但是同时他们也非常地认同于腐败的潜规则,认为能够有机会腐败的人才是有本事,作为真正的成功标志加以崇拜。

我的生活圈子里面接触到很多的80后,总而言之,只要涉及到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他们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个:只要共产党给我钱就行了,管他腐不腐败专不专制呢。

我觉得,(仅仅只是我觉得,也许事实并不一定如此):80后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一代人。

之所以说是可怕的一代,而不说是什么"垮掉的一代""不可救药的一代",是因为我们根本没资格这么说(因为他们的生存能力比前几代人强得多)。之前的其他几代人,或许我们还可以说"不可救药"云云,因为那时确实是有信息封闭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等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的愚昧在这几代人身上的严重残留。

但是80后却是绝对不同的一代人,开了历史的先河,他们都是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这代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其极度商业化的头脑,金钱至上是这一代人终极的价值取向。

他们非常善于商业化地包装自己,脸上时时带着一种"纯真"的笑容,很阳光,很善于运用成功学那一套为人处世哲学,竞争力很强,生存能力很强。而生存能力很强这一点同时也就意味着破坏力很强。

而且他们还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搭着扩招的顺风车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没有信息闭塞之苦,而且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虽然扩招后一个本科生也就仅相当于8090年代一个大专生水平,研究生也就仅相当于以前一个本科生水平,但总体上文化水平是提高了一级),可以说得天独厚,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但是同时他们也是在8964后中共大力加紧了专制洗脑教育甚至可以说是在一种军国主义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结果,80后就成为了这样一种奇妙的结合体,在他们身上,对金钱的极度崇拜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这两种价值取向最大程度地结合在了一起。

以前那几代人,要么崇拜权力却对金钱表现得多少有点不屑(如文革一代);要么崇尚金钱却对强权不满(如**一代),像80后这样同时集中了人性中所有最功利成分的还真不多见。

而且,80后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又是网络养大的一代人,他们的视野其实很开阔,前面虽说他们是在中共更为彻底的专制教育加民族主义甚至是军国主义教育驯养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都是从中学到大学一路军训训出来的),但是专制教育锻造了其魂,网络生活却又开阔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得他们掌握了有力的反民主拥专制思想武器。简直可以说是以军国主义思想为体,以商业化手段为用。

要是不信,可以看看从99年炸馆yx那一批8070交界代到去年拥共反西方逆流中这代人已经进化了多少。他们已经完全具有了对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免疫力,同时,能够在这个更高的起点上做到非常专业化地反噬西方文明。

说到这里,我发现我老毛病又犯了。是不是又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了,又以偏概全了?但是,我认为,观点就是应该鲜明,甚至偏激,才有价值,四平八稳的话谁不会说啊,"有好人,也有坏人",但这种没有内容两边都不得罪的话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话。

而我的习惯是只要我的随机取样表明某种类型在全体样本中占了只要大概80%(甚至不必90%)我就会将其视为全体,剩下的20%我就自动将其排除了,因为在中国这种强权文化中弱势一方是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力作用力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我往往也善意地设身处地将其单独归类了,虽然一般并不加以说明。

而我这种凭生活中感觉得来的结论实际上往往都暗合统计学的原理。首先,我们可以把中国或者中国人大致划分为两半:南方和北方,两半都各自具有代表性,而且也足够代表全国,有这样两个集合就大致够了,而我经历丰富,南北各地我都生活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我都接触过,所以只要我在曾经生活过的南北各地每个城市都随机取两三个样,扳着十个手指头加十个脚趾头就足够估算出这个大概的比率了。虽不敢说绝对精确,但也大致不差了。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你看看练**的,基本是老头老太太,搞民运的,基本是60后或更老的**遗民,维权的,基本是60后70后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在中国的民主化运动中,哪里有80后的影子?倒是每次拥共排外yx都有他们。

当然,以韩寒为代表的新生代难道不算吗?但是,不能以网络论坛上的情况来取样,因为网上的东西具有跟现实很大的偏差性,因网上的言论具有趋同性,同类的人会自我归类。若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取样,到网吧去一看就明了:所有的年轻人都在打网游聊QQ,关注政治民主的是一个也没有的。

而且,80后也绝不简单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他们中最大的也快30了,可以说人生观世界观基本都定型了。所以从这一点看,随着80后的走上舞台,中国的社会现状,估计将来几十年之内应该也是基本固化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纽约时报:在中国做生意需要学会什么?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纽约时报:在中国做生意需要学会什么?
Sep 6th 2013, 22:27, by 墙外仙

我们刚刚发表了与 Auction Systems 公司首席执行官德布·魏登哈默尔(Deb Weidenhamer)的 一篇访谈 ,这是一家有18年历史的拍卖公司,年收入1.35亿美元(约合8.26亿元人民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菲尼克斯,但两年前,魏登哈默尔在上海开设了 分支机构 。在那里,她的拍卖业务为西方制造商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可以让它们出口商品,或者检验市场需求并了解定价。在下面这一部分采访中,她谈到了在中国做生意感觉如何,比如她为何每周花15个小时学习普通话、如何变得"中国化",以及能怎样帮助其他企业在中国起步。

问: 你为什么去中国?

答: 我去中国,是因为我当时正在寻找其他一些机会,美国好像已经没有那种机会了。

问: 你最初的想法是设立一个卫星办公室,在那边复制在美国的做法,也就是把中国已有的商品卖给中国人?

答: 完全正确。不过是在中国销售新商品,而不是二手货。

问: 为什么不卖二手货?

答: 在中国,用二手货是极大的耻辱,他们会把用过的东西扔掉。在这里用完即丢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企业清算是丢脸的。你关张就好了,或许可以私下里达成附带协议,处理掉一些东西。

问: 在中国开始做生意有多难?

答: 这是个大工程。为了开设一个办公室,我们必须从18个不同的政府部门获得18份不同的批准文件。每一份文件都要耗时15到90天。刚开始举行拍卖时,我们以为最大的问题是找到能合作的中国制造商,认为这会比找中国买家花的时间更多。但事实却相反。中国有拍卖行,拍卖的主要是艺术品,是生活中那些精致的东西。但中国的确没有针对消费品的拍卖行。2011年是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第一年,我们当时做到了50万美元,预计今年能做到450万美元。其中,或许会有40%来自把西方的商品卖到中国。

问: 你是如何推广自己的,比如让美国或丹麦的自行车制造商知道,你们可以把它们的产品卖到中国,不用让它们应付政府的手续?

答: 我们和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下属的美国商务服务局(U.S. Commercial Service)合作,或者向各个州的经济出口理事会介绍情况,它们会和那些寻找出口机会的制造商进行沟通。我们也在和其他国家这么做。我们会解释,拍卖是公司检验中国对自己产品的需求,却不用花大量现金打水漂的简单方法。对一家企业而言,考虑凭自己的力量向中国出口,并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可能需要投入二十几万美元。这让很多企业都望而却步。

问: 你在中国会接触社交媒体吗?

答: 所有社交网络都是公司内部在管理。在中国,社交媒体是一个挑战,成为潮流设定者也并不是常规做法。尽管大多数消费者都努力想让别人认为自己很酷,但想让他们成为微博或微信上的第一批粉丝很难。因为如果一家公司倒闭了,或是客户服务口碑不好,早期的关注者会担心这种情况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此外,许多中国和西方企业都会花钱买粉丝,这样新粉丝会觉得自己置身一群思维超前的社交媒体参与者的行列,但是花钱发布产品信息和广告,会让中国消费者难以招架。在中国,社交媒体战略取得成功的核心是,通过其他主题而不是手头的业务与粉丝建立联系,这也符合中国培育关系而不是只向顾客推销的传统习俗。比如,一幅小狗的萌照会带来数千条评论,而且通常都绕回有关拍卖的对话。

问: 你来到中国时,会说普通话吗?

答: 不会。我每周花15个小时,十分认真地学普通话。我请了一个老师,这个教师实际上人在加拿大,通过Skype学习。我非常投入,可是,这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语言。我肯定不能说,自己的普通话已经达到流利的水平。当我做拍卖时,会让一个普通话流利的员工和我一起站在台上,朗读产品说明。我能用普通话说数字,我会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切换。这和我们在美国西南部拍卖东西时的情况很相似,在那里我们就会这样在英语和西班牙语之间换来换去。

问: 对于在中国做生意而言,学习中文重要吗?

答: 我想中国人有这样一种期望,他们认为如果你是一个尽心尽力的人,如果你在乎在中国做生意,那么你会做出不懈的努力,来学习普通话。

问: 对语言的基本理解,能否帮你避免我们经常听说的各种失误?

答: 西方人往往有此类糟糕的经历,原因是他们不明白,在中国,什么样的买卖会被认为是好买卖。西方人开展谈判时,会抱着双方共赢的心态。当然了,我想比你那一方多赢一点,不过,我们也会设法让买卖双方多少都能赢。中国人会按照一方输另一方赢的结果来看待一桩成功的谈判。显然,他们希望自己能赢。

问: 这种谈判有多艰难?你在应对这种谈判时,态度要多强硬?

答: 重点不是双方公平,而是你要明确能接受怎样的结果,如果得不到这样的结果,就愿意甚至乐于放弃谈判。我想,你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我们把这叫做"中国化",它的基本意思是,尽可能地像中国商人那样思考,不要想当然。举个例子,在中国,签合同往往只意味着谈判的开始,这几乎已经成了一条规则。

问: 在美国正好相反。

答: 对。我们刚刚才习惯这一点。所以,我们不会再因为这样的过程而感到沮丧。这就是"中国化"。

问: 你现在花多少时间待在中国?

答: 大约一半时间。一年大约20周。

问: 我还记得,你建立这家公司,是为了和你的丈夫一起待在菲尼克斯。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答: 是啊,这么说来是有点讽刺。我得辩白一下,我本来没有料到会在中国待这么长时间。可是,这里有这么多的机会,我很难不待在这里。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南周事件关键人黄灿高升 抗争参与者或被整肃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300+% Conversion Increase

Learn how startups and leading businesses alike are getting huge results using web personalization and behavioral targeting the easy way in this ebook. Get it now!
From our sponsors
南周事件关键人黄灿高升 抗争参与者或被整肃
Sep 6th 2013, 22:27, by 墙外仙

法广

1月下旬,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说,在事件中扮演不光彩角色受到一线员工抵制的总编辑黄灿将离职,为此前的风波承担责任,但此后,这一安抚罢工的临时妥协并未实行,黄灿继续留任。

上周四下午,南方周末召开中层会议,会上宣布了新的人事调整方案。《南方周末》现任总编辑黄灿升任南方周末报系总裁,据说还将出任南方周末党委书记。原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办公室主任王巍接替黄灿成为《南方周末》总编辑。

黄灿本职是南方周末母报南方日报的社委,兼任南周总编辑。南周老编辑鄢烈山曾对本台介绍,王更辉原是以集团副总编辑分管《南周》报系总编辑分管《南周》报系;王更辉算是黄灿的顶头上司,《南周》终审定稿权循例应该属于王更辉,但以前王更辉不想管太多,把《南周》终审权授予了黄灿。

之前王更辉已升任《南方日报》社总编辑,成了正厅级,不再分管南方周末。此次黄灿升任新设的南周报系总裁职务后,很可能加上南方日报社的副总编辑职务。此外,有业界人士猜测,南周年初参与抗争的部分中层将陆续被清洗。

据搜狐传媒的报道,在此之前,《南方周末》北京站等已经完成调整,原《南方日报》要闻部副主任王溪勇接任《南方周末》副总编兼《南方周末》北京区域中心主任,原北京区域中心主任邓科辞职。搜狐传媒的报道刊发后很快被宣传部门下令删除,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南周事件的高度敏感。

黄灿大学毕业后在《南方周末》工作两年后调任《南方日报》任港澳台版面责任编辑。十多年后的2011年,黄灿以南方报业集团的社委的身份重回《南方周末》,但风评甚差,在南周事件中,黄灿更是直接成为宣传部门的黑手。

年初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很大程度上贯穿了今年中共所谓意识形态斗争的主线。

2012年12月初,《南方周末》编辑部开始讨论2013新年特刊并初步决定主题为"过河"。该方案上报总编辑黄灿后未得回应。12月中旬,黄灿提议以"中国梦"作为新年特刊关键词。12月23日晚,南方周末编辑部经讨论完成初步文案,形成送审初稿《中国梦,宪政梦》。

12月24日下午,黄灿要求编辑部递交策划文案送广东省委宣传部审阅。12月26日,黄灿回应编辑部省宣对文案的第一次意见:"中国夙梦"部分不许提毛泽东等;历史上的法治人物要求替换、缩减。"梦想照进现实"板块人物,被删除三个:任建宇、反日中的理性爱国者、钱理群。

12月29日,南方周末的评论员戴志勇撰写了题为《中国梦、宪政梦》的新年献辞稿,并交给黄灿。次日下午黄灿表示对此稿很不满意:"改了开头部分,就改不下去了。现在这个版本,都不敢往上送,会让省宣把整个特刊毙掉。"并认为原因是过多提及宪政。

几经修改后送审的版本进一步压缩了对有关宪政和权利的阐述,最后,在已经完成全部编辑工作后,仍然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健下令删改,未经编辑之手,南方周末总编辑黄灿和伍小峰在出版室临时加班修改,将"家国梦"改为"追梦"。

从意识形态争夺的角度,这个新年献词的制作流程,或者可以理解为自由派对"中国梦"这一习近平提出的宏大又相对模糊中性的政治愿景的阐释的争夺,但从自由派的角度,未尝不是一种公开的进谏与诉求表达。

但最终官方对"宪政",这一自由派对"中国梦"一厢情愿阐释进行了彻底否定和无情嘲讽,这一态度在,尤其是中办九号文,以及习近平的819讲话中展露无遗。

中共中央办公厅九号文中,对宪政思潮的说法是,一些人还用"宪政梦"歪曲民族复兴中国梦,称"宪政民主是唯一出路"。宣扬西方宪政民主的要害,在于以西方宪政民主否定党的领导,实质是要最终实现改旗易帜,把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搬到中国。

除了内部文件外,很大程度上,最近几个月官方媒体的反宪政宣传,正式在批判和反击南周为代表的改革派的宪政诉求。

南周事件后,刘云山在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对其做了措辞强硬的定性,如南周事件是境内外反华势力勾结,是对"党管媒体"原则的挑战,企图打开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的突破口等。

根据刘云山的说法,"新闻媒体同武装力量、政法力量一样,是执政力量,必须掌握在党手里,苏联垮台、东欧解体就是因为放弃了党管媒体的原则,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高度自信、高度自觉和高度清醒"。

南方报业内部人士透露,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讲话,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的后续处理提出了明确说法。

雒树刚说,南周事件的教训是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要把新闻媒体领导班子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新闻媒体领导权始终掌握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人手里;还要加大新闻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

此外,雒树刚还要求,进一步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网络意见领袖团结争取工作,切实加强微博管理;加强对出问题报刊的管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冠以原则,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报刊的管理。

这些杀气腾腾的说法,早已暗示了黄灿高升,参与抗争的南周中高层员工陆续将被清洗的结局。对黄灿的高升,一位南方周末的记者说,"这是早就知道的事,只是没有想过是这种升法。每个社团当然要重用他们忠诚的干部,不然谁卖命,这还用问吗?"

8月19日,中共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强硬讲话,许多国师派公知们之前多次声言,对最近的反宪政鼓噪,习事前不知情也不赞同,习的明确表态,让他们愕然无语。

月底,中宣部的《党建》杂志刊发了全国31名省委宣传部长"学习"习近平讲话的表态。

南周事件的始作俑者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庹震扬眉吐气,庹震讲话中罕见地说,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和意识形态斗争"两个前沿"。

显然,在年初指名道姓被要求下台的尴尬期过去后,庹震已得到最高层尚方宝剑的支持,庹震对对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南方系媒体的秋后算账不会手软。

如刘云山所说的,"宣传部长要把50%的精力放在管舆论,管导向上。"打压南方报业的自由派倾向,或将是庹震仕途的主要工作和政绩。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纽约时报》NSA暗中开发强大信息解码技术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300+% Conversion Increase

Learn how startups and leading businesses alike are getting huge results using web personalization and behavioral targeting the easy way in this ebook. Get it now!
From our sponsors
《纽约时报》NSA暗中开发强大信息解码技术
Sep 6th 2013, 18:46, by 墙外仙

最新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在长期的加密技术秘密战争中占了上风,它利用超级计算机、技术花招、法院指令和幕后劝说,对互联网时代保护日常通讯隐私的主要工具造成了损害。

加密技术,或称数码干扰技术,可以为国际商业和银行系统提供防卫、保护商业机密和医疗记录等敏感数据,并自动为美国及世界各地民众的电子邮件、网页搜索、网络通讯和通话提供安全保证。上述文件表明,国家安全局绕开或破解了大部分加密技术。

很多用户都认为——或者说网络公司曾向他们保证——他们的数据绝不会遭到他人窥探,即便政府情报机构也无法获得这些数据,而NSA则希望他们继续这么认为。根据NSA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所提供的文件,NSA把它最近在解密受保护信息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归入最核心机密的行列,只有那些可以接触代号为Bullrun的高保密项目的人才能了解相关讯息。

该项目始于2000年,当时加密工具正在逐渐覆盖整个网络,为了保留自己的窃听能力,NSA便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展了一项秘密活动。20世纪90年代,NSA希望能在所有加密讯息中安插自己的"后门",但最终却在这场公开斗争中败北,然后它便试图通过秘密行动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根据上述文件以及对业内管理人员的采访,为了破解密码,NSA采用了定制的高级计算机,而且还开始与国内外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在这些公司的产品中建立入口。文件并未表明哪些公司曾参与这个过程。

NSA会在信息被加密前潜入目标计算机获取相关信息。在一些案例中,公司表示,它们受到了政府胁迫,不得不交出自己的主密钥或是建立后门。此外,NSA还利用自己作为世界上最有经验的密码制造者的影响力,秘密在世界各地的软硬件开发商所遵循的加密标准上设置了薄弱环节。

"过去10年中,为了破解各种广泛使用的网络加密技术,NSA针对多个方向大力开展工作,"2010年的一份备忘录表示。"现在正在获得密码分析能力,此前被丢弃的海量加密网络数据目前可被利用。"这份备忘录来自一场与NSA对应的英国机构政府通讯总部(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简称GCHQ)为员工举行的关于NSA成就的通报会。

另一份备忘录称,当这些经常与NSA官员并肩工作的英国分析师首次得知这个项目时,"那些还不知情的人大吃了一惊!"

一份情报机构的预算文件表明,这项工作的力度并未减弱。国家情报总监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 Clapper Jr.)在今年的预算请求中写道,"为了击败敌方的加密技术和利用网络流量,我们正在对突破性密码分析能力进行投资。"

最近几个月,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显示,NSA的行动范围甚广,从世界各地获取了的大量通讯内容。而关于加密讯息的文件现在极其详细地讲述了NSA是如何确保自己能够解读搜集到的讯息。

虽然NSA成功破解了加密技术所提供的很多隐私保护机制,但是这种成功并未改变如下规定,即禁止有关部门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故意以美国人的电子邮件或电话为窃取目标。然而这份文件表明,隐私保护技术并不能完全限制NSA的行动。2011年,一名联邦法官曾尖锐批评NSA违反了上述规定,并误导了外国情报监视法庭(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按照NSA的规定,它可以在解密国内外任何加密讯息或分析其技术特征期间储存这些讯息,不论时间多长。

自1952年成立以来,NSA就开始专攻解密技术,并把这项任务看作自身使命的基本要素。NSA官员表示,倘若无法解密恐怖主义者、外国间谍以及其他敌人的讯息,美国就将面临巨大风险。

就在最近几周,奥巴马政府向该情报机构了解了基地组织(Al Qaeda)领导人关于一次恐怖主义行动的通讯内容以及叙利亚官员关于发生在大马士革外围地区的化学武器袭击的讯息。NSA官员表示,如果此类通讯信息能够用无法破解的加密技术进行隐藏,NSA就将无法开展工作。

但有些专家表示,NSA绕开及削弱通讯安全保障的做法或许会带来严重的意外结果。他们说,NSA正在与自己的其他重大使命(除窃听以外)——保证美国的通讯安全——背道而驰。

NSA力度最强的一些工作都集中在美国广泛使用的加密术上,其中包括安全套层(Secure Sockets Layer,简称SSL)、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s,简称VPN),以及4G智能手机所使用的保护措施。很多美国人在发送邮件、网上购物、通过公司计算机网络与同事交流,以及通过4G网络使用电话或平板电脑时,都会依赖这些保护措施,而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几乎可以肯定,GCHQ曾与NSA就此展开密切合作。一份文件称,至少在过去三年中,GCHQ尝试用各种手段来获取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公司——谷歌、雅虎、Facebook和微软Hotmail——中受保护的通讯。文件还显示,截至2012年,GCHQ开发了进入谷歌系统的"新途径"。

"风险在于,当你在系统中插入了后门,你不会是唯一能利用它的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密码学研究员马修·D·格林(Matthew D. Green)说。"这些后门也可能被利用来打击美国通讯。"

曾联合设计SSL协议的著名编码师保罗·科克(Paul Kocher)回忆称,NSA在20世纪90年代曾要求在所有加密系统里安插叫做"Clipper芯片"(Clipper Chip)的政府后门,并最终失败。

"但他们不顾一切,还是这么做了,而且没有告诉任何人,"科克说。他说他理解NSA的使命,但是他担心允许NSA不受限制地获取私人讯息会带来危险。

"情报界一直都在担心世界会陷入永远'静默'的状态,但他们如今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瞬间全面侵入人们的隐私之中,"他说,"这简直是间谍活动的黄金时代。"

重要能力

这些文件属于《卫报》(The Guardian)向《纽约时报》与非营利性新闻机构ProPublica分享的逾5万份文件之列。它们主要侧重GCHQ ,但其中有数千份文件来自NSA或跟它有关。

情报官员要求《纽约时报》和ProPublica不要刊发这篇文章,说它可能导致外国目标改用新的加密或通信方式,令收集或读取信息变得更困难。新闻机构删除了一些具体细节,但还是决定刊发这篇文章,因为这对于公众就政府行为展开辩论具有价值。这些政府行为削弱了保护美国人和其他人隐私的最为有力的工具。

这些文件显示,该机构仍然没有攻克所有的加密阻碍,正如斯诺登6月在《卫报》网站上进行网络问答时所提到的。

"正确使用强大的加密系统,是少数你可以依靠的手段之一, "他说。不过他也告诫道,NSA经常会完全绕过加密系统,方法是针对一端或者另一端的计算机,在文本被加密之前或者解密之后获取它们。

该文件明确指出,NSA认为自己解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并在就此与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开展竞争。

"在未来,超级大国的成败将取决于它们密码分析项目的实力," 2007年的一份文件写道, "美国要想继续不受限制地访问和使用网络空间,这就是入场费。"

NSA解码能力究竟有多强大只有少数顶级分析师知道,他们来自所谓的"五只眼"(Five Eyes):NSA及其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对应机构。只有他们能充分接触Bullrun项目,及其前身项目Manassas——这两个名字都取自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战役。GCHQ的一个平行的反解密项目叫作Edgehill,名字取自17世纪英国内战的首个战役。

跟互联网公司的关系

NSA成立之初,加密还是一种鲜为人知的技术,主要供外交官和军官使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它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即使新手也知道,如果电脑屏幕上的网址旁边出现一个小小的挂锁图案,他们的信息交换就被自动加密了。

NSA机密文件明确表示,由于严格加密之后的效果非常好,该机构的成功有赖于跟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要么获得它们的自愿合作,要么用法庭命令迫使它们合作,或者暗中窃取它们的加密密钥,又或者修改它们的软硬件。

斯诺登泄露的一份情报预算文件显示, NSA每年花费逾2.5亿美元在Sigint促进计划(Sigint Enabling Project)上,这个项目"主动积极地接触美国和外国IT产业,暗中或公开影响它们的商业产品设计",让这些产品"可被利用"。Sigint是电子窃听技术的术语"信号情报"(signals intelligence)的缩写。

这些文件显示,今年,Sigint项目找到了进入某些为企业和政府编码信息的加密芯片的数个途径,方法要么是通过与芯片制造商合作来植入后门,要么是暗中利用现有的安全缺陷。NSA还有望获得完整权限,从而在加密前访问一家未具名的大型互联网电话与短信服务公司、一家中东互联网公司,以及三个外国政府的通讯信息。

知情人士告诉《纽约时报》:有一次,在美国政府了解到某外国情报目标订购了新的计算机硬件之后,美国制造商同意在硬件出货之前植入一个后门。

NSA在其2013年的预算申请中强调了"与各大电信运营商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使全球网络有利于其他信息搜集活动"——也就是说,获得更多的窃听机会。

据《卫报》报道,NSA跟微软公司的管理层合作,可以在加密前访问该公司人气最高的服务项目,比如Outlook电子邮件、互联网通话与聊天软件Skype,以及该公司的云存储服务SkyDrive。

微软强调,自己只是遵从了政府的"合法要求"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合作显然是迫不得已的。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政府曾经要求一些公司交出所有用户通信的加密密钥。如果公司高管拒绝执行秘密法庭颁发的这个命令,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或监禁。

NSA的文件显示,该机构有一个名为密钥供应服务(Key Provisioning Service)的内部数据库,里面是特定商业产品的加密密钥,可以自动解码很多信息。如果解码所需的密钥不在数据库中,它会向密钥收回服务(Key Recovery Service)发送请求。后者就会设法获取相应的密钥。

如何得到密钥是保密的,但一些独立的密码专家称,许多密钥很可能都是通过秘密侵入相关企业存储密钥的计算机服务器来获取的。

与此同时,NSA也刻意削弱了开发人员采用的国际加密标准。该机构2013年的预算申请中阐述的目标之一是"影响商用公钥技术的政策、标准和规范",而这种技术是最常见的加密方法。

密码专家早就怀疑NSA在一个标准中植入了漏洞。这个标准于2006年被负责美国加密标准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所采用,后来又被拥有163个成员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采纳。

NSA的数份机密备忘录似乎证实了,微软的两个密码破译人员2007年在标准中发现的致命漏洞是该机构的手笔。NSA编制了这个标准,花大力气把它推向国际社会,并在私下里称这个任务是"需要精妙应对的挑战"。

"最终, NSA成为了唯一的编撰者。 "备忘录中写道。

即使某些看似旨在保护美国人通信的NSA项目,有时也被用来削弱这种保护。举例来说,NSA旗下的商业解决方案中心(Commercial Solutions Center)曾以改善美国网络安全为名,邀请加密技术开发机构来展示它们的产品和服务。但一份绝密NSA文件显示,该机构的黑客部门使用同一个项目培养并"利用跟特定行业合作伙伴之间的敏感合作关系",以达到把漏洞植入到互联网安全产品中的目的。

绕道而行

通过引入此类后门,NSA悄无声息地获得了在公开场合未能取得的成效。20年前,美国官方对一些强大加密软件的流行担忧起来,比如程序开发员菲尔·齐默尔曼(Phil Zimmermann)设计的"完美隐私软件"(Pretty Good Privacy,简称PGP)。克林顿政府提出了Clipper芯片予以还击。如果推行下去,NSA将始终掌握密钥,实际上会使电子加密失去作用。

这项提议在很大范围内遭遇了强烈反对,并出人意料地团结了一批人,其中包括参议院里的政治对头,比如来自密苏里州的共和党人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和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人约翰·克里(John Kerry),还有电视传教士帕特·罗伯森(Pat Robertson)、一批硅谷高管,以及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他们都认为,Clipper不仅会让宪法第四修正案形同虚设,还会扼杀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

1996年,白宫终于让步。但很快地,NSA就开始尝试,在加密成为主流之前进行预先准备并予以阻挠。

"每项新技术都需要新的专业知识来对其进行利用,越快越好,"一份机密文件中这样写道。

每次出现创新性的加密方式都会让他们心生焦虑。当齐默尔曼推出了加密电话技术Zfone时,NSA分析师通过电子邮件竞相传阅这一消息,邮件主题栏上写着"此事不妙"。

一份NSA文件显示,到了2006年,通过破解保护性的VPN,该局已攻破了三家外国航空公司、一个旅行预订系统、一个外国政府的核能部门,以及另一个外国政府互联网服务的通讯系统。

到了2010年,英国反制加密的Edgehill计划已成功破解了30个目标的VPN,而且设立了再破解300个的目标。

不过,这些机构的目的是要摆脱逐个破解目标工具的局面,迈向实时解译通过全世界光纤和互联网交换机的所有信息,仅需事后搜寻解密材料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2010年的一份材料呼吁,采取"全新的方式来进行随机解码,而非逐个破解目标"。就在当年,Bullrun的一份报告文件宣称,NSA已获取了针对加密网络聊天与电话的"突破性能力"。该机构在破解SSL和VPN上也不断有所斩获。

不过,NSA担心,一旦解码的"实情"广为人知,就会丧失长时间努力得来的优势。GCHQ概述Bullrun计划的一份文件中警告,"这些能力是Sigint项目中最为脆弱的部分,无意间泄露这一简单'实情'的话,可能会让对手警觉,并导致能力的迅速丧失。"

业界反弹

自从斯诺登的揭秘激起外界对NSA触角太广、侵犯隐私的批评,美国科技企业就面临着消费者和公众的审视。一些人认为,业界与政府的关系太过紧密。作为回应,一些企业开始反击他们眼中的政府的霸道行为。

谷歌、雅虎、微软和Facebook都施加了压力,希望允许它们披露有关政府下达秘密合作要求的更多信息。由于不愿满足NSA的要求,小型邮件加密企业Lavabit干脆关门,因为公司认为NSA要求的是机密客户信息。另一家企业Silent Circle宁可终止邮件服务也不愿满足类似的要求。

实际上,当NSA不断得寸进尺的时候,业界都做出了让步。

Lavabit的创始人拉达尔·莱韦森(Ladar Levison)给失望的客户写了一封公开信,给出了不详的警告。"除非国会采取行动,或是法院做出强有力的判例,"文中写道,"我强烈建议,任何人都不要把自己的私人信息交给与美国有任何实际联系的公司。"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房地产调控政策错误导致地王频出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300+% Conversion Increase

Learn how startups and leading businesses alike are getting huge results using web personalization and behavioral targeting the easy way in this ebook. Get it now!
From our sponsors
房地产调控政策错误导致地王频出
Sep 6th 2013, 07:03, by 墙外仙

北京市房价今年不断创新高,地王再现:融创集团以21亿元地价款、22.24亿元配建异地医院的出价拿下备受瞩目的北京朝阳区农展馆北路8号0304-622地块,折算楼面地价高达7.3万元/平方米。业内人士表示,按此楼面价计算,该项目未来售价将在15万元/平米左右。北京市的房地产调控的限购政策是中国所有省市最严厉的。但是为什么限购政策没有阻止房价上涨?新国五条出台后,北京市的房地产调控目标最全国是最明确的:一定要让北京市房价下跌。实际是今年北京市房价拼命的上涨,已经超过2011年的最高点房价。是房地产调控的目标错了,还是调控政策错了?如果是政策错了,那么谁该为房地产调控政策错误负责?为什么不纠正错误?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通过限购政策,通过征收房产交易税抑制房价上涨。据统计,全世界对住宅征收房产税的国家和地区约40个,却还没有一个国家有用房产税抑制房价上涨的成功经验,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因为很多时候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来行征税之实。从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和北京限购导致新房房价大涨来看,房产税远不能承担起地方主体税源的重任。而且非常可能从2003年以来出台的所有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错的,调控的目的都是为了土地财政,结果都是让地价更高,让房价更高。如果地方政策真的想调控房地产政策,只需两个条件之一即可让房价下跌:第一个是放开土地,允许小产权房入市,如是,房价立即下跌。第二个政策是对于所有第一套住房,首付款都提高到80%,则房价立即断崖式下跌!当年朱镕基总理就是这样消灭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专家提出这样的政策?为什么地方政府不去发布这样的政策?因为地方政府并不想真的调控房地产!因为地方政府不想放弃土地财政!

房地产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房价高是因为土地价格高,地价推动了房价上涨。而正是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导致房价高。任何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果不涉及土地制度和土地财政的改变,那么房价恐怕只能是越调越高。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了地方政府最核心利益——土地财政问题。土地是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在没有新的财政来源之前,改变目前的很难改变现有的土地制度,否则地方政府的债务谁来还?公务员工资谁来发?

中国的土地被分为三块,第一个是城市土地,只能招拍挂出售。第二是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第三是农田。农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必须由地方政府批准和出让。考虑到粮食的稳定,农田土地制度是最难改变的。所以可以改变和容易改变的是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的宅基地,即使这些土地,目前也由政府征收后出让。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核心就是农村土地的产权的确权和交易问题,而所有产权中,农村房屋所有权是关注焦点,因为其牵涉到农民的核心利益,一旦有政策调整,就会产生重大影响。

土地制度一直是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依靠”打土豪分田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在80年代改革开放就是从家庭土地联产承包制开始,激发了中国人的劳动热情.2003年开始,全部土地出让权收归国有,房地产市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让房价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土地制度每次改革都是利益再次分配.都是改革的核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80年代从农村土地改革开始,如果要想启动新一轮改革,激发新的活力,也需要另一场农村土地改革作为"新改革"起点。但是这次改的是既得利益群体——地方政府的命根,让地方政府没有找到《葵花宝典》之前,先自宫,恐怕有些难度,所以新一轮改革很难推进。

土地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农民贫穷的一个根源。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为什么农民依然很穷?为什么前苏联很早就实现了城市化,消灭了农民阶级,苏联都解体了,而中国依然有农民阶级存在?中国通过户籍制度,人为把土地划分为城市和农村,并且限制农地,农房交易的范围是根源所在。集体土地所有制直接否定了农民的私有财产权,否定了农民参与社区发展规划的权利,人为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构造一道"柏林墙",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只有向政府交纳了"土地出让金",土地的产权才有合法性,不"进贡"就没合法性,这就是土地财政的本质。

现有的土地制度限制了产权的流动,使土地丧失了资本的性质,导致农民不能拥有和支配自己的资本性财产,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的贫穷和农村的落后。

土地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其实建立私有产权制度,对所有人都是一种保护,而不仅仅是对于农民的保护。更是对富人和权力拥有者的保护。科斯的产权理论对于中国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具有理论解释作用。一个国家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对所有人都有好处,或者说,是所有人的利益所在。

在现有的体制下,有特权的人面临的风险更大,一般老百姓是最舒服的。老百姓只要不"犯上作乱",基本的人身安全也许不是大问题。恰恰是当官的、有特权的人,他们的基本安全最没有保障。用另外一句话说是,现在的政府官员是有特权没人权。有特权可以享受当下的好处,没人权就是未来的安全得不到保证。你是愿意特权到60岁,然后后半生如薄熙来般在监狱度过,还是没有特权却可以安享自由人生?

西方国家最初为什么会实行清晰的产权制度?为什么实行独立的司法制度?不是老百姓要实行,而是既得利益有特权的人需要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他们要实行清晰的产权制度和独立司法制度?因为没有财产制度和独立司法制度时他们只能以战争解决。比如英国贵族,他们的权利不断受到国王侵害,每一次战争都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最后他们认识到用法律制度来限制权力,保护私有财产,大家都按一个规矩去办,对所有贵族都好。对今天的中国而言,这对我们非常重要。现在当官是一个高危职业。当官特权阶层应该认识到,即使用特权的手段得到既得利益,以后也需要清晰财产权和法律制度来保护。现在当官任期有限,副部长60岁,部长65岁,去职之后,你的生命、安全、财产怎么保护?如果不搞产权清晰,不实行法治,最可能危害到的是你们。如果新一代的官二代要掠夺,也只能掠夺老一代的官二代,因为老百姓身上已经没什么油水好剥夺的了,最后只能剥夺他们自己了,也就是相互剥夺了。所以必须要认识到保护私有产权制度,用法律制度保护私有财产权对他们来讲最迫切,比我们老百姓还要迫切。当然,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在享受特权者认识不到这一点,人类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知。

私有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公民自由的保障。虽然中国现在对土地产权的非议比较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土地等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人们的基本自由和安全就没有保障,民主一定会变成暴政,我们也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重庆过去几年中发生的事,最近曾成杰死刑案件等等,威胁到的不是少数企业家,而是每个人的生命与自由。保护私有产权,需要落实法治。私有产权的保护,宪法已有明确规定,但从农民的土地产权保护制度来看,真正要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黑金黑幕:传一王姓人家1亿美元买设备卖中石油挣8亿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usiness Tech Map

Get the technology blueprint + discover the 4-part/12-month process that I used to build a raving fan base that buys over $250k of my stuff... per year!
From our sponsors
黑金黑幕:传一王姓人家1亿美元买设备卖中石油挣8亿
Sep 6th 2013, 15:19, by 墙外仙

2013年9月1日,原本是入秋后一个普通的周末,当天早上,58岁的蒋洁敏被中纪委调查的消息迅速传播,这是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之后,首位落马的中央委员,属于"大老虎"级别的腐败案。过去一年,已有好几只"小老虎"被带走调查。最早的是十八大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和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玉春,最近几位也不同凡响,如原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

8月27日,四只"小老虎"因违纪被中纪委带走调查。在油田方面,落马的两只"小老虎",中央候补委员、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永春和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冉新权,分别兼任中国最大的两个油田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的总经理。另外两只"小老虎"是刚刚升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香港上市公司昆仑能源董事会主席的李华林,中石油股份公司总地质师的王道富,他也曾主管油田、管道与海外业务。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2012年净利润1153.26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160万人。

从郭永祥到中石油四小虎,再到国资委主任蒋洁敏,人们称之为"石油帮"正在走向垮台。

中国垄断的石油系统,一大特征是利益链长且丰厚。就业务线而言,油田、管道和海外业务是其中最主要的利益禁脔。石油系统的腐败和垄断丑闻不断,包括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但像中石油这样的大案却是前所未有的罕见。

中石油的股价在过去7年经历了一波波自由落体运动,股价从2006年11月5日的A股48.6元下降到2013年9月2日的7.81元。市值也从87840亿元缩水至14330亿元,7年缩水了7万亿,相当于广东与香港两地一年的GDP总额。

与股价自由落体相反的是,蒋洁敏及其裙带关系一路串升,其背后是借助行业垄断地位崛起的巨大裙带利益。

这反映出中石油这个石油帝国的高层们,在突飞猛进的石油生产中,拥有资源的绝对支配权。动辄千亿元的采购费用,直接插手重大工程项目、人事安排、分配方案,却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为寻租提供了温床。也再一次的验证了:失去有效监督的绝对权力意味着绝对腐败。

"国家审计署和中纪委等多个调查组都在中石油内部开展工作,蒋洁敏升任国资委主任后的离任审计也一直在进行,听说时间也做了延长,"一位高层对《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记者表示。中石油上下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听到了风声,因为这次人事地震震级实在是太高了。

蒋洁敏今年3月18日从中石油董事长调任国资委主任,是十八大中央委员,被认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不料却成十八大后第一个落马的中央委员。

王永春去年当选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中石油内部被视为潜在的董事长接班人之一。李华林在国际贸易上独挑大梁,是被重点培养的领导干部;冉新权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道富是全国劳动模范。四人中有三个博士一个硕士,有着似锦的前程。

王永春掌管的大庆油田和冉新权掌管的长庆油田是中石油旗下产量最大的两大油田,昆仑能源则是中石油集团旗下天然气板块旗舰公司,已在香港单独上市。若将中石油比作一艘航母,这两块油田就相当于核心动力系统,而昆仑能源则是舰载飞机。

这次人事地震,令所有中石油体系内的员工为之震动。这意味着,继陈同海之后,一场更为严峻的石油系统内的反贪腐风暴拉开序幕,而且有望打破根深蒂固的石油垄断困局。

中石油及旗下昆仑能源28日复牌后遭遇重挫,中国石油H股(00857.HK)报8.27港元,下挫4.39%;昆仑能源报10.88港元,下挫13.51%。中国石油石化工程类重要合作伙伴港股惠生工程(02236.HK),8月27日没有停牌,当天重挫11.4%。28日延续了下跌态势,以1.66%跌幅收盘,报2.37港元。

由于中石油及旗下共有两家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国际司法和纠纷调解专业公司奥迈(Alvarez & Marsal)的主管威廉森认为,美国的司法部及证交会可能依据反海外贿赂法对其展开调查。

中石油发言人毛泽锋透过电子邮件发表声明,此事不会影响昆仑能源正常生产经营。昆仑能源战略定位不变,中石油正研究可行性方法确保其稳定。

花旗发表报告指出,事件未明朗化之前,会影响中石油的投资气氛,将其评级由"中性"调低至"沽售",目标价由10.5元下调至7.4元。

瑞银报告指出,昆仑能源董事长李华林受到相关部门调查,并已实时辞任,令公司面临的管理风险增加,加上看淡其基本面因素,重申"沽售"投资评级。

深入观察蒋洁敏、王永春、李华林、冉新权、王道富在中石油系统内的履历可以发现,中石油落马四高层均是在蒋洁敏执掌中石油任内平步青云。他们早期都曾负责过上游勘探开发业务,蒋洁敏、王永春、冉新权、王道富还曾掌管胜利油田、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吉林油田。在石油产业链中,勘探开采是利润最丰厚的一环。

蒋洁敏升任国资委的最大政治资本,被视为是与油气产量的高歌猛进,尤以长庆油田的产量大突破,以及大庆油田连续多年保持稳定高产有关。

以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长庆油田为例,油气当量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只用了四年;跃上3000万吨和4000万吨也分别只用了两年。2012年,长庆油田以4500万吨油气当量一举超越大庆,成国内产量最大的油气田。但如此快速的产能增加也被当地人指为"竭泽而渔"。

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负责人被调查,让外界猜测其政治资本已被否定。

此次中石油人事地震由审计引发。有关部门发现中石油的账务资金往来、设备采购存在重大问题。中石油有单海外设备采购生意,受益者是洛杉矶的王姓人家。王家成立一信托基金,花1亿美元采购石油设备,然后卖给中石油,挣了8亿美元。但这一消息未获得中石油官方证实。

中石油内部员工也提到:上、中、下游重大项目合作伙伴的招投标、采购,相对封闭、信息不透明,门坎有量身定做嫌疑,都蕴含了贪污的机会。

据一位工作21年的中石油二级单位人士透露,油气田开发专业化程度极高,因此工程招标、设备采购一般都不会举行大规模招标会。企业只需获得中石油、中石化内部的采购网员资质,即可参与。此招投标项目一般都是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百万以下基本不进行招投标,所以为了规避招投标,经常会将超过百万的项目拆成2个以上项目。

在上游的勘探开发业务领域,"低品位油田、低效油井"合作开发是利益输送、贪污、受贿的重灾区。这位二级单位资深员工指出,上游勘探最早只允许几家国有石油公司进入,1997年,中石油为降低勘探和开采成本,将11个"低品位油田"区块对外招标,寻求合作开发,随即有一些"关系亲厚型"的民营企业挤进了这一领域。一般由民营企业负责投资开采,中石油油田负责布井和设计开发方案,收入分配上中石油油田占20%,民营企业占80%。当所采原油收回投资成本后,分成比例则调整为4:6或者5:5。

蹊跷的是,一些低品位油田、残井,到了民营企业、私人手中,石油却奇迹般汩汩涌出。久而久之,中石油油田的员工都对此抱有怀疑:巨大的利润,会不会使高层动摇?因为对于地下区块油层品位高低的判定依据是数据,报告时如果做手脚,完全可以将部份高品位油田瞒天过海藏到低品位油田或低效油井,再与私人合作开发,甚至高层自己或者合伙在外面设立代持公司,套取利润。

当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20美元,一度上蹿到当下上百美元每桶的时候,这些"低品位"油田和低效油井的价值就凸显了。中石油的"半废弃油井"成为民资淘金的热土,也成了利益输送的一种管道。

中石油与民资合作开发低品位油田、油井,门坎在哪里?哪家民营企业被选中开发哪块油田?选择标准是什么?与谁合作不与谁合作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中石油内部人也无法回答上述疑问。

中石油的长庆油田、吉林油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一直是民营企业、私人介入低品位石油资源开发的主力地区。而王永春、王道富和冉新权都在吉林油田和长庆油田主政多年,期间又是民资参与低效油井开发最繁荣的时期。

除了自采油田外,原油成品油进口也是中石油上游很重要的一块。目前,国营贸易进口权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集团、珠海振戎5家央企手中。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形同虚设,目前,名义上还有23家原油民营进口企业,但他们中不少已超过十年没有进口过原油了。

原来,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规定,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加工。这意味着,进口回来的原油必须被列入两大集团的生产计划,可两大集团拥有充足的原油,并无动力接受民营成品油贸易商进口的原油,唯有"关系亲厚型"企业才能分食。

都拥有进口资质,究竟选择哪家民营企业列入生产计划呢?中石油从未对外公开选秀过程,难免让内外部揣测伴随着庞大的中石油体系的是巨大利益黑洞。

在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贪污机会同样存在。原油进口权被卡住咽喉后,民营炼油厂只能依赖中石油、中石化等5家国企。由于拥有中原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地缘优势,山东省的炼油工业有较好基础。据山东省炼化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山东省21家大型地方炼化企业年综合炼油能力为6500万吨,2011年完成产量3150万吨,产能闲置超过50%,其中原油加工量仅为700万吨左右。

产能与原料供应严重脱节。据能源研究机构旺能源统计,市场最景气的时候,山东炼化企业开工率也不足40%。据山东某炼化企业负责人向《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透露,山东当地有家上市公司不仅是第一批进入原油开采的私营企业,还在美国拥有油田,同时还有能力低价拿到大量原油,留足自用后,再高价将其出售给当地的炼化企业,其他炼化企业肯定没有这样的好机会。

在石油产业链下游,诸多民营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和加油站亦各显神通、夹缝求生。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约有8万座民营加油站,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90%,加油量占到全国60%。

1998年3月,国务院宣布重组石油工业,将分业经营变为混业经营,组建两大全产业链的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此后,中石油、中石化分别获得北方12省、南方19省的油气资源勘探开采业务,同时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及各自所在省份的炼油、批发、零售等中下游业务,形成了石油全产业链垄断。

两大石油巨头迅速蚕食了民营成品油批零企业和民营油站的生存空间。而更糟糕的是,国家部委连下数道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垄断。

1999年,原经贸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了38号文,规定: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两大石油集团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单位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规定要求,取消不具备条件的批发企业的经营资格。清理整顿合格的成品油批发企业,可由两大石油集团采取划转、联营、参股、收购等方式进行重组。

与批发相比,零售利润空间更大,这块"肥肉"很快也被盯上了。2001年9月,原经贸委等部委再度下发72号文,赋予两大集团以零售专营权——各地区新建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或控股建设。经过行政干预,中国石油成品油批发零售市场的环境彻底发生改变,民营批发企业九死一生,中石油、中石化粉墨登场,站上舞台中央。

截至2013年8月6日,商务部批覆的拥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总数已达到261家。其中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中航油5家央企直属或控股的石油公司为64家,占24.5%;其他国有及民营企业186家,占企业总数71.3%;合资企业11家,占企业总数4.2%。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说,2011年,全国共有加油站9万5571家,其中民营加油站约占46%,其余基本都隶属于"两桶油"麾下。

近年来,我国成品油需求持续走高,不少地方爆发"油荒"。在华北、华南、华中等"油荒"高发地区,中石油、中石化都曾经采取过限量控制或停止对部份民营加油站的成品油批发,着力保证自营加油站及签订长期协议的使用者等措施。在成品油供应不足的背景下,不少民营加油站各显神通、四处钻营,也给石油腐败留下了空间。

纵观石油全产业链上、中、下游滋生腐败、利益输送之处,均可归结为受益垄断,民营资金无法从正规管道顺利介入,只好转而四处钻营、灰色交易、夹缝求生。

石油系统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近年来就有李荣兴、于学恭等16位中石油、中石化分公司领导因为贪腐问题落马。

中石油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普遍问题——受政策保护获利,又因为人治色彩浓厚,缺乏有效监督,企业负责人能够通过利益输送、寻租侵占获利。国有资本如果不退出石油这类根本不需要国有化的行业,那么类似中石油窝案这样的问题恐怕不会根绝。

石油是中国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从上游的勘探开采,到中游的汽柴油等成品油炼制,到下游的批发零售,再到进出口贸易、产品定价,无不在管制之下。

中石油2013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加5.2%。实现净利润6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主要因公司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等产品销售量增加以及天然气价格上升。

漂亮的财务报表只是受益于垄断,并不能掩盖政策保护下的内部体制腐坏。此次中石油反贪腐风暴,为打破积重难返的石油垄断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契机。

关于如何打破石油垄断,业界已有共识: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让更多供货商进入市场是关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说,允许民营石油企业采用组建联体的形式到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油和成品油是打破垄断的核心环节,一旦此环节被打通,之后的炼油、批发零售、运输环节将满盘皆活。

垄断市场的局面被打破后,才谈得上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最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外乎采用市场化的手段。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积极推动原油期货市场建设,已经成立了原油期货市场工作组,并由分管期货工作的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事实上,美国等成熟国际市场均采用石油期货市场来进行成品油市场化定价。如果用石油期货市场代替政府定价行为,就可以使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形成供需双方多对多的局面,完成价格发现。

中国政府历来以强政府形象示人,行政干预能力强,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缺乏市场化监管手段。这一点在中国石油产业上极为突出。

曾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说过,大型央企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保证权力规范运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容易导致滥用权力。尤其像石化企业这样的国有独资公司,没有董事会制约,独董像花瓶,传统的"一把手"决策方式,潜藏着巨大的风险。然而数年过去,国资委主任数易其主,央企的体制腐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李克强在不久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央企业要用改革的办法和调结构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设"阳光央企"。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只有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建立更大的透明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央企的腐败。

未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已经清晰——弱化守门员能力,强化裁判员能力。只有如此,一个规范、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和监管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

而薄熙来、蒋洁敏这样级别的高官落马,进一步反映了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决心。将反贪腐深入到垄断程度最高的石油领域,这让中国人民对于今后改革的力度,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南方周末:“打击网络谣言”台前幕后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南方周末:"打击网络谣言"台前幕后
Sep 6th 2013, 15:22, by 墙外仙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辟了"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下一步会陆续推出防忽悠互动游戏、谣言识别测试等,与网友互动。

一场以打击网络谣言为主的网络"严打"行动,正在席卷整个中国。从2013年8月20日到8月31日,短短12天内,数以百计的网民因"制造传播谣言"而遭处理。其中,仅湖北一地就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90人。

最先被拘留的是微博"大V",如网络推手"秦火火"、新快报记者刘虎,接着是普通网民,如发布"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八路"的男子张某,询问"是否发生命案"的河北女子赵某。

各地几乎同时行动,这绝非巧合。8月20日是公安部启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的日子,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迅速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公安厅(局)负责指挥行动,宣传部门负责引导舆论。

"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8月26日,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净化网络空间座谈会,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对台下省公安厅官员和媒体主管说。

不过,自8月底到9月初,地方行动中的偏差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舆论宣传风向渐变。新华社在8月29日播发《打谣言,更应打"官谣"》。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对谣言盛行、谬种流布当然要依法亮剑,但也不能因噎废食;遏制网络活力,同样有违中央精神和时代潮流。

9月初后,在有关部门要求之下,地方上也极少新的案例公之于众。

重点打击三个"大V"

8月20日,北京警方以涉嫌非法经营、寻衅滋事罪,刑拘"秦火火"等四人,这是公安部启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当天抓捕的第一人。

一位接近北京市公安局预审总队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警方曾怀疑只有高中文化的"秦火火"是否有写微博的水平,警方让其将他被拘的感受写篇300字的短文,发现他的文笔还不错。

"秦火火"被刑事拘留第二天,有关他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京华时报》早有准备,用三个整版详细披露了"秦火火"案内情,相关的报道评论一时间铺天盖地。

被羁押在苏州的网络爆料人周禄宝,是公安部此次行动中打击的又一个"大V"。8月9日,拥有110万粉丝的周禄宝被苏州警方以涉嫌敲诈勒索罪逮捕。

苏州警方称,长期以来,周禄宝通过有计划地编造谣言,进行网上攻击抹黑,牟取非法利益。2011年以来,周禄宝涉嫌先后在桂、浙、苏等地以"爆料炒作"手段获取"封口费",敲诈金额达上百万元。

周禄宝曾因举报某市市长戴五块名表在网上名声大噪,不少网民称其为"维权斗士"。

跟周禄宝一样,"大V"傅学胜同样祸起"诽谤公安局长"。8月26日媒体报道显示,2013年8月,一则"情妇举报上海金山区公安局长贪腐"的帖子在网上出现,上海闸北公安分局随即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确认谣言后很快锁定了傅学胜。

8月20日,傅学胜在上海被刑拘。上海警方称,傅承认他也是"中石化女处长非洲牛郎门"事件的幕后推手,2012年,傅参与中石化一项目招标,竞标失利后编造了此谣言。

傅学胜案之后,官方舆论再次出现一次小高潮。《人民日报》驻全球记者发来《世界多国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求是》杂志的子刊《红旗文摘》发了一篇《整治网络谣言必须出重拳》的署名文章。

地方追捕 "大谣"行动

就在傅学胜等三个"大V"案情陆续披露的同时,地方上也展开了对"大谣"的追捕行动。在湖南衡阳,一个名叫格祺伟的记者被刑事拘留;在武汉,警方称他们成功端掉一个掌控312个"大V"的网络炒作公司;浙江公安厅对外宣布,已刑拘2人,46人受到治安处罚……

8月20日后,各地上自省公安厅,下至县公安局,大多成立了打击谣言专项领导小组,一般由公安局长或分管网络安全的副局长督阵指挥。

以衡阳市公安局为例,领导小组由衡阳市公安局长周学农牵头,成员除了网警外,还从刑侦、法制部门抽调警力。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衡阳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科长李钢彪说,是追究刑事责任还是采取行政处罚,要由法制支队来定性,抓捕、审讯由刑侦部门负责。

衡阳公安局的领导小组成立不到一周之后,也就是8月28日,衡阳警方决定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格祺伟刑拘。

衡阳警方抓捕格祺伟并非临时起意。相比之下,许多地方却是突击行动。据《燕赵都市报》报道,8月28日,河北清河警方以严重扰乱公共安全秩序为由将该县女子赵某行政拘留,原因是她在"清河吧"里发了句"听说娄庄发生命案了,有谁知道真相吗"。

8月26日,安徽砀山警方以造谣为由将一名把车祸死亡人数10人说成16人的网民于和玉行政拘留。三天后,湖北十堰武当山公安局拘留一名把车祸死亡人数3人说成7人的网友。

因"涉嫌造谣"被捕人数在不断攀升,山西传出23名"网络大谣"落网,河南警方称两个月批捕了131人。这边厢,浙江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总队长丁仁刚说"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也违法",那边厢,宝鸡和成都武侯区警方就对几个在朋友圈转发照片和消息的网民进行训诫。

格祺伟被捕后,一篇《"网络大谣"格祺伟昨被刑拘》的报道同时出现在了当地《衡阳日报》和《衡阳晚报》上。

而成都武侯区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刘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该局打击谣言的案例,也在第一时间通过成都本地媒体对外发布。

官方媒体承担了引导舆论的任务。《××省×(市)干部群众坚决拥护打击网络谣言犯罪》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各地机关报上。以《江西日报》在8月30日刊发的类似文章为例,采访对象包括:全省法院干警,各级检察机关,团省委一位官员等等。

公检法系统都在参与行动。8月30日,安徽宿州市召开了"净网"行动启动会议,会议由该市政法委书记主持。江苏滨海检察院则抽调了12名干警走上街头开展打击谣言的普法宣传。

在湖南等地,由当地互联网办公室主办的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纷纷开通。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特地开辟了一个"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下一步会陆续推出防忽悠互动游戏、谣言识别测试等,与网友互动。

一些地方的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本身就是行动发起者。据《河北日报》报道,河北打击网络谣言,由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筹组织,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等多家涉网管理部门联合参与。

中央初衷和地方逻辑

这次打击网络谣言行动也离不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影子。早在2013年5月,国信办就在全国范围集中部署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矛头直指大V。"有一些所谓'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扰乱了正常传播秩序。"国信办相关负责人当时对新华社记者说。

6月18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整治周期从今年6月至12月为期半年,打击重点是"利用互联网从事诈骗、涉黄涉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

一位接近公安部的人士称,打击网络有组织犯罪是这次行动的核心,而打击有组织传播制造谣言等违法犯罪是这次行动的第一阶段,其中是否有组织、是否涉及经济利益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判断标准。许多地方打击谣言行动从6月就已开始,8月20日是公安部展示"战果"之时。

地方上打击谣言,也有自己的逻辑。李钢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公安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之前,衡阳警方已对格祺伟展开了侦查。衡阳市有关领导曾向警方反映,他们接到过格的敲诈短信,大意是格手上有该领导的违纪证据。

被捕前,格祺伟的身份是《现代消费导报》的记者,喜欢给衡阳"挑刺"。格祺伟最近一篇"挑刺"报道发表在2013年4月,标题是:《衡阳日报》在新市委书记上任后五天三换报头。

当地官员认为格祺伟"给政府抹黑"。衡阳警方称,格祺伟曾爆料说,衡阳市石鼓区政府请二百余名黑社会强拆民居等,经核查都与事实不符。"给外界感觉好像政府跟黑社会混在一起,让政府丧失了权威性和公信力。"李钢彪说。

公安部6月份启动了打击网络犯罪行动,加速了衡阳警方对格祺伟的抓捕。李钢彪称,侦查阶段,他们搜集了大量门户、论坛和微博资料,将犯罪事实锁定在格祺伟造谣传谣方面,"现有证据足以用寻衅滋事罪刑拘他"。

成都市武侯区警方通报称,他们最近以造谣为由对少陵路一名酒吧工作人员向某进行治安拘留3天,原因是向某将广东某地男女酒后乱性的照片"加工"成少陵路上的事上传到网上。

对此,外界质疑不断。但在武侯区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刘勇看来,拘留并无不妥。"这件事不光损害了武侯的形象,也给损害了成都的形象。"

说起打击网络谣言的动因,政府形象、地方稳定、经济发展,是当地政府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四川渠县决定打击网络谣言,原因也跟这些词有关。"渠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网络谣言重灾区。"渠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安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渠县正打算建立自己的网评员队伍。"过去怕别人说是五毛党,发现谣言不敢澄清,这次打击谣言专项行动给了我们信心。"张安强说。

遏制网络活力有违中央精神

跟本地媒体对打击谣言一片叫好声不同,网络上对此议论纷纷。得知清河女子赵某因一句话就被拘留,有网友揶揄道:"听说月亮发生命案了,有人知道真相吗?"清河吧吧主"泸沟晓月"决定请辞吧主。"不能保护吧友,让我内心无比难过。"他在请辞帖中写道。

面对网民的质疑,清河警方无意认错,但有些地方已开始纠偏。

在将网民于和玉抓捕三天之后,安徽砀山警方决定撤销对其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并通过官微向家属和网民道歉。然而道歉声未落,8月30日,广州网友张某因转发"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八路"被越秀公安行政拘留。

这一事件让网民的批评达至沸点。有大V在网上建言:"别把净网行动变成抓人大赛","禁谣运动需要平衡"。

8月底到9月初,官方舆论宣传风向渐变。新华社9月2日发表评论称,打击网络谣言,初衷是好的,但不能把自己不喜欢听到的声音,都扣上谣言的帽子。要警惕一些地方在执行中滥用、跑偏。广东政法委和广东高院在微博上解释讨论"子产不毁乡校"。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称遏制网络活力,同样有违中央精神和时代潮流。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有关部门在8月底下发文件,称要依法打击网络谣言,严防扩大化。"公安部的初衷是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而不是普通网民。"一位接近公安部的人士称。

这位人士透露,有关部门还要求各地如发现新的谣言案例,不得自行对外披露,须先上报批准。9月后,各地清网行动仍在继续,但地方上已极少新的案例公之于众。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冉云飞:教材双刃剑下的鲁迅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usiness Tech Map

Get the technology blueprint + discover the 4-part/12-month process that I used to build a raving fan base that buys over $250k of my stuff... per year!
From our sponsors
冉云飞:教材双刃剑下的鲁迅
Sep 6th 2013, 16:35, by 墙外仙

近几年的秋天,随着新学年的开始,鲁迅作品在教材里的进进出出,就像旧伤口发炎肒脓一样,总是引起传媒和网友们的吵闹。其实这些争论,总体来说价值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总是争论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和该不该保留这样的伪命题,而不去思考背后是什么东西在主宰并导致了这样的原因?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就会在每年秋天,鲁迅的作品"一有风吹草动",就重复言说,毫无新意,还显得没有一点含金量的振振有辞。

许多人忘记了一个争论的前提,就是教材编写不能搞大一统,不能搞垄断。如果百舸争流,教材编写完全由民间自行编写与出版,学校和教师自行选择,乃至他们自行编写,那么鲁迅作品的增加和减少,都会变成一个伪命题。

长期以来,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热衷于选林觉民的《与妻书》——两党曾经极不相能,你死我活,却在许多时刻都选这篇文章,那是为什么呢?请参看拙文《何不幸生今日之中国:重读林觉民〈与妻书〉》,这里面蕴藏着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但在1998年台湾教材编写民营化后,以我所见,台湾民营教材和台湾"教育部"部编教材也没再选《与妻书》,这里面可以阐释的信息非常之多。但为什么没见台湾教育界、新闻界于此闹哄哄地争来争去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于教育哲学的改变和教材编写的自由竞争。

教育哲学的改变,我们选按下不表。教材编写一旦自由竞争,谁的作品真能带来美的享受、知识的增益、思想的深度、心理上的帮助与成长,便不只能由教材编写者说了算。一九四九年后大陆的教材编写者,只不过是庞大利益分肥者的一员,像我这样对教材比较有研究的人,都不知这些编写者有何等事功——是否教育有能,写作有得,心理有感的人在编写——更何况万千与教育有关却对教材不甚了解的学生与家长呢?

如果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讲解,由一线教师做决定,加上家长委员会这样自助性组织的权衡,我想在教材编写、出版、发行、使用上的制衡上一定是会起点作用的。

但或许有人会讲,如果教材百花齐放,深度竞争,那是不是对高考不利呢?那当然相应地要改变全国统一高考的模式——改为各高校自行招考,使得高校竞争成为可能,民营资本真正有可进入之期。

有人会说这样太腐败,难道现在的高度垄断没有腐败?请参见我两篇几年前乃至十年前论《取消全国统一高考》的文章——我并不主张取消高考,而是主张取消全国统一的高考,使高考的资源配置达到一定的优化。同时舒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巨大焦虑,一年可多考几次,单是使学生自杀率有所降低便是功德无量的事,何况还有教育上的其它增益?再者,客观题僵死一般的具有统一答案的题,所占的比例应该大幅削减,使得教材的充分竞争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由民国时期的教育成就得以证明。

鲁迅的名声被传播得很广远,如果我们做点像样子的实证研究的话,其实他名声的很大一部分并不来自他真正值得重视的小说《呐喊》《徬徨》,散文集《野草》,更不来自其学术作品《中国小说史略》,而是来自他后期的杂文。

名声如何得来,这是作者自己控制不住的,因为作品的传播,有社会之需,更有手握"议程设置"——传播学名家拉斯韦尔、施拉姆等所提出的这一命题对了解信息控制与传播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重权的掌控者如毛泽东的深度参与有关。这正如钱钟书的调侃:"所谓名声不过就是误会的总和。"

鲁迅的杂文都是随感性质的东西,并没有太深的讲究。尤其是他并没有较好的政治学常识,在公共议论中缺少清明理性,特别是争胜好斗的习性,使得他骂功大放异彩。其间的仇恨教育和怨毒之辞,很容易把把情感与智商正处于发育期的学生,培养成了一个大多丧失理智,不能正常讨论公共问题的谩骂者。

这当然也不能完全怪许多人没有见识,大陆曾引进台湾学者陈奎憙、张建成审订,谭光鼐、王丽云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版),将世界级的教育社会学家几乎说了个遍,但几乎很少涉及教材在教育社会学里应有的份量。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这样的社会学家所处之时代,教材对学校对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引致足够的重视,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工业化引起的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还远没有到今天这般疯狂。

越到后来,教育越追求规模化效应,讲究一种投入与产出的速成,成为国家至上教育观,以及商业与人力资本全球化对人才需求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民主国家教材编写充分竞争,有时根本就没有教材,但他们的老师能做到在价值观与情感、知识上充分地施展自己的能力,而不受干扰。但对于封闭社会的教育,教材所造成的诸多社会影响之大,实在不可等闲视之。

但问题是,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作为影响学校和社会最重要的媒介,不仅没有引起社会学家的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引致传播学者的深透观察。一篇课文被重复选用,这里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信息,选它的目的何在?学生能有兴趣地接受否?讲解者有何种能发挥的余地?如果按规定死了的"教学参考"来做,会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万马齐喑的局面?

如果我们能对从民国以降,鲁迅的作品入选教材的情形,做个数字统计的梳理,对其诗、小说、散文、杂文等进行一个入选的分类,那么就不难得出我们的教育在注重鲁迅的什么,从而分析背后的意识形态企图和时代风尚,甚至教育哲学目的。如果说民主国家的教材问题,还不是个巨大的教育社会学应该研究的问题的话,那么像我们国家的教材编写、出版、发行、讲授,应该成为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核心议题。

研究迅翁的人可谓夥矣,既有"伟大领袖"号召在前,更有众多只能算是"就业大军"的研究者岂甘落人之后?迅翁值不值得研究呢?当然值得深加研究。但如何研究,却是那些只靠他吃饭的所谓研究者,不曾想过或者万万想不清楚的。他们只有辗转稗贩,连鲁迅的知识谱系怎么来的,他们都不甚了然。只有像金纲兄这样的人来下苦功夫,编著一本厚厚的《鲁迅读过的书》,做这样吃力不讨彩的基础研究。

同理,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对国人的社会认知、知识的构筑、历史的体会、现实的应对、情绪的形成有何等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尽量做定性定量之研究。而不是流于泛泛谈论,产生一堆无用之口水,每年秋天来发炎肒脓,而毫无精进。如果有人写一本《教材的传播威力:以鲁迅为例》,从教育传播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讲,那一定是件功德无量的美事,做得好甚至是本传世之作。可惜的是,只知重复蹈袭的迅翁研究者,哪里能产生这样新的研究视角和功力?

有人说最近几年在教材里连续取消鲁迅的作品,是有关部门想淡化鲁迅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怕许多人读了鲁迅的东西,对当下有极其丰富而敏锐的联想,使得他们不安,我不认为有关部门完全没有这样的企图。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鲁迅不少作品,不适合在初高中来读,也不必为此讳饰遮掩。不然"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不会成为一种流布甚广的校园段子了。

当初我读书的时候,选的是《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等,可以说除了《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外》,没有一篇我喜欢的。这说明教材编写者,根本就不从教育心理学上去思考问题,在他们看来,只要灌输,不管你是否喜欢。他们在选入鲁迅作品的同时把鲁迅也给异化了。

事实上,在公共话语中有着清明理性,具有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的人,鲁迅远不是最好的批评者。我不是说鲁迅的完全不选,至少应该给胡适、梁实秋、罗隆基、徐志摩、王小波、林达、刘瑜等人,以较多的机会,让学生们知道批判社会现实还有这样的维度,文字不必剑拔弩张,但却深具穿透力,甚至有趣而优雅。

鲁迅的一些作品如《纪念刘和珍君》于当下依然有现实针对性,但你要是不能讲透"三·一八"惨案的背景,你不能诚实地告知其间有多种势力形成的此局,以及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争论,那么你如何讲《纪念刘和珍君》?

不客气地说,如今的中学老师里,很大一部分人单一而混乱的历史知识,不配来讲这样的课。我认为要讲这样的课程,不仅要有诚实而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当的政治学常识,而不是仅是停留于"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之类的空洞抒情。愤怒和仇恨都是人之情绪的一种,但对心智和情感都尚未成熟的学生,恐怕在这方面,我们成人要有相当多的考量,不可偏执而不顾他们的良性成长。我们应该对鲁迅文章入选做比较精确的数据统计,看哪些重复入选的概率较高,而为何忽略鲁迅另外的文章,来做重复率研究,以明了官方为何选此鲁迅而不选彼鲁迅的原因。

很多人说不理解鲁迅作品何以被剔除教材,好像他能洞悉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教育目的似的。如果我说斗争哲学、阶级意识、仇恨教育、丑化民国才是有关部门在几十年里频繁选鲁迅的目的,希望你不要感到吃惊。但有人或许会说,他们害怕嘛,我们就一定要选噻,这样的教育的目的恐怕害人终害己。因为不要忘记仇恨的反噬作用,往往是民众间的互相仇恨,更符合古老的牧民术和统治运营成本及风险的降低。斗争及仇恨导致互信降低,使得人的原子化加剧,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会让我们深思,但他并没有谈及中国的现实何以如此。

鲁迅的作品依然是现在教材里,所占比例最多的,这说明人们的认知有相当多的惯性,同时也表明现实的丑陋,不能达成鲁迅希望其一些文章速朽的愿望。如果我们不清楚为何如此,那么我们对比一下港台两地所选鲁迅篇什,就能大致明了大陆教育何以如此了。选文中保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样的篇什是必要的,我甚至认为高中可选《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章节来让人们认识一个别样的鲁迅,使其更加丰富而立体。

教材对一个写作者的名声既有传播乃至神化功能,但也有极大的异化作用,因为很多人所受的教育,也就到高中为止。教材对人之"三观"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只知杜甫的"三吏三别"《茅于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便形成对杜甫、白居易如此扁平而单一的终身认知,要想改变其认知绝非易事。那么对鲁迅的神化和利用,何尝没有异化他的成份呢?

2013年9月5日至6日于成都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