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墙外楼: 了解PX不等于了解PX事件 —— 与张天蔚先生商榷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Helpdesk Ticketing System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了解PX不等于了解PX事件 —— 与张天蔚先生商榷
Apr 8th 2014, 04:41, by 墙外仙

姚遥

张天蔚先生最近所著《了解PX是讨论PX事件的必要前提》一文,其认为"(对PX的真正了解)帮助公众逐渐明晰对PX的科学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个公认的讨论基点。而不是撇开对PX属性的科学认识和辨析,一股脑地进入到看似深刻,实则无解的道德激辩之中"。

这个观点,是我万万不能认同的。历次以来,尤其是环境问题的讨论中,片面从科学角度对环境问题的刻意简化,恰恰不是一个公认讨论的基点。而陷入道德激辩之中,则是对环境事件参与者非常不负责任的一个指控,主流争论的落脚点都是在科学和程序之上的。

不认同张先生观点的根本点,就在于PX不等于PX项目。科学主义者针对早期反PX运动中对于PX的非科学表达语言和错误想象,一直努力地去纠正,而且我相信这种解释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了。但是,对PX理解的错误,掩盖了对PX项目的争议。PX是低毒就代表PX项目是低污染的吗?比PX还要纯洁的事物更多了,比如味精、纸张、猪这些常见的物品,但其生产企业一旦减少治污投入,就立马变成污染大户。产品的毒害和生产过程的污染是没有线性关系的。

对一个建设项目,从建设到正式投产后的污染问题,进行全景性描述最为清晰的就是项目环评,也就是最终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呈现的报告,这是一个全球建设项目都通用的范式,包括了从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模、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动力消耗、污染物预测分析、污染总量控制以及针对潜在污染排放的治理工艺描述,全面剖析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与解决办法。

正因为关注的是项目的全部流程,无论是味精、纸张、养猪还是PX,这些物品本身的毒害性,并不能完全覆盖建设项目的污染问题。如果以一个最终产品的描述,来决定对整个建设项目的看法,无疑是强盗逻辑,也是反科学的。

而从反对PX建设项目的舆论来看,主流上也是围绕《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基础而争取权益,重点就是要求公开环评报告,并要求在报告基础上纳入公众参与项目建设讨论。从报告制作和程序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就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从科学角度对污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另一个是就科学评估与解决的部分,征求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

但是,这么多年的PX建设项目引起的社会事件之中,几乎没有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文能够被公众获得,至多也只有非常粗线条的内容被简单公布。茂名项目的建设酝酿了四年,但据政府部门介绍,环评方案编制完成,但尚未开展正式环评。

而第一起因为PX项目在厦门引起事件的腾龙芳烃项目,退居漳州以后也不太平,2013年1月21日,国家环保部公布对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做出处罚,因为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

虽然从技术上而言,腾龙芳烃被处罚的只是变更了燃料以后所缺的行政手续,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于这样一个流程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颇为黑色幽默的是,一方面是企业对环评程序非常不重视,环保部方有此杀鸡儆猴之举;另一方面,环评报告又常常被以机密的名义,不对外公开。环评这事到底是重要到可以成为机密,还是不重要到企业都没工夫遵守呢。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很难成为机密。普通人只要勤奋地愿意使用互联网,都能大致了解到环评报告的基本框架,包括获得一些环评报告的全本作为参考。为此,让人相信环评报告会成为机密,以及环评报告不能公开的各种理由,在这样一个时代都会成为极其荒谬的借口。

当然,当下的环评报告,企业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完成编制的,以及如何做到符合法规要求,在报告中加入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群如何参与评价这个项目的内容,这是另外一个无关的话题。相关的是,无论现实情况如何,企业不拿出这份报告公示。

这样就奇怪了,政府一方面花费巨大的气力来说服公众相信PX项目是个好项目,PX是属于低毒的产品,另一方面却对于建设项目已有的最全的科学分析报告束之高阁,不敢让它见阳光。

而来自民间的帮闲,一般支持项目建设时就是三套拳法:论证PX低毒而不是PX项目无害;论证环评报告是国家机密;指责要求企业公开环评报告是不道德的或者违法行为。

但看到这里,我们还认为PX的毒害争论和PX建设项目的污染问题有关吗?完全没有。即便公众确实科学知识不够,有这样那样的误解,而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作为最具有科学权威和程序正义的合体产物,迟迟不能与公众见面,在现有的社会关系下,这样的行为只能加重公众误解认为项目确实有害公众健康,完全无助于消解公众的误解。

在中国,有了环评报告这样从程序上对污染企业的约束,是远远不足以解决实践中处理污染问题执行不足的窘境。然而这毕竟是对于一个建设项目最基本的科学和程序上的要求,而要讨论建设项目的合法合规合理问题,不以这样一份报告为讨论基础,各方到了最后都必然是无的放矢。

了解了PX,不等于了解了PX项目。要了解PX项目,讨论的基础,请从环评报告开始。

—-

了解PX是讨论PX事件的必要前提

张天蔚

广东茂名PX事件逐渐趋于平静,网络上对于PX的讨论却仍未停歇。最新的一例,则是一则"清华学生'捍卫'PX词条"的消息。

茂名事件之后,PX显然成了敏感的词汇。但所谓清华学生"捍卫"PX词条,却并非直接针对茂名事件,甚至并不牵涉PX被赋予或强加的复杂的社会性含义,而是就PX的科学属性而进行的辨析。

广东茂名PX事件发生后,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百度百科"上的词条解释中,将对PX的描述由原来的"低毒"修改为了"剧毒"。经过调查发现,是一位网友在茂名PX事件发生后,在百度百科中进行了这一改动。

作为主修化学的学生,清华学生们明确了解PX的"低毒"属性,因此不同意对PX的"剧毒"描述。但作为一家开放式的百科网站,网友在一定规则下自由修改词条乃正常行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们显然也并不愿意突破这一公认的规则。于是,一场修改、改正、再修改、再改正的"词条保卫战",在部分网友与清华学生之间,在网络世界公认的规则之下展开。

而在经过多个回合的"拉锯"之后,百度百科的PX词条,被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描述上。发起并力主坚持对PX进行"剧毒"描述的网友,在经过与清华学生的沟通之后,也不再继续坚持修改词条。

对一个词条的"捍卫"成功,并不能就此确立公众对于PX"低毒"的共识,更不可能就此缓解公众对PX项目的担心和反对。但是,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对相关科学概念进行"捍卫",并由此激发更广泛的,基于科学常识和科学精神的讨论,却有助于让相关事件的讨论回到其本来的"原点"。

围绕PX项目发生的多起事件,都有着相当复杂的成因。公共决策中的"邻避效应"、政府决策过程的不够透明、信息披露的不够充分、既往类似事件的示范效应,都可能导致公众闻PX色变,并对PX项目可能的危害,采取一种"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而对PX项目本身,则采取一种对自己最为"保险"的立场:PX可能低毒,PX项目也可能有益,但是对不起,别建在我们这儿才行。

但无论PX事件有多么复杂的成因,其缘起的基本"原点",仍然是对其毒性的认识。如果PX确实是"剧毒",则一切讨论皆为多余,任何PX项目都必需远离人群,甚至根本不得建设。反之,如果PX确实"低毒",且在完备的安全控制之下,对公共安全有足够的保障,则PX项目的建设与否,就可以还原成一个利弊权衡的论证过程——如果在税收、就业及经济拉动效应方面的收益,大过甚至远远大过潜在且微弱的污染风险,则PX就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建设项目。很多发达国家能够接受在人群密集区建设PX项目,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利弊权衡和论证。

清华学生对百度词条的"捍卫",并不能直接让PX项目的冲突和争论变得更简单,但它至少可以帮助公众逐渐明晰对PX的科学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个公认的讨论基点。而不是撇开对PX属性的科学认识和辨析,一股脑地进入到看似深刻,实则无解的道德激辩之中。而以往的数次PX事件,恰恰都是在这样混乱的激辩中变得一地鸡毛,而且没有给后来的类似事件,留下一点可以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让讨论、争论回到原点,让大家知道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是公共决策中必需遵从的规则和必需具备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急需"补课",因为我们将要参与的公共决策注定越来越多。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