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舜
由央视"调查报道"引发的"东莞扫黄",在短时间内进入高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火速作出"重要批示":东莞要对全市进行拉网式排查打击。很快,对于央视记者拨打110举报后无人出警的情况,派出所8人被停职。但显然,它们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真正有价值的也许是由此引发的讨论。而我更关注这一切的发生机制,忍不住猜想这是怎样一盘大棋?
公共讨论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央视、东莞和性服务。首先被质疑的不是东莞"技师"业者,而是央视。媒体人指责:没有打马赛克,蜻蜓点水猎奇式报道,而非系统呈现式报道;普通网民则质疑央视的动机:中国的黑暗面多了,干嘛盯牢性服务?
总的来说,这是一组国家级媒体平台制播的县市级水平的投机式报道,在中国式法理与道德的模糊地带,成功实施了一次劫掠。正在进行的扫黄及应景性质的治官运动,连同民间社会的种种讨论,即是劫掠的善后。
东莞声名远播,央视用24分钟的规格刊播实况"调查",且选择午间黄金时间,却是高度重视的节奏。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也是新闻?"未经播出时它也许不是什么新闻,但现在,以它为导火线触发的"东莞扫黄"特大执法行动被高度关注,充当了扫黄急先锋角色的央视也在质疑中成为热点新闻的一部分。
在中国谈论扫黄是尴尬的,性交易在中国固然非法,却是普遍的;持道德大棒反对性交易者,明知无法左右他人的人权,却乐于看到公权力打击性交易以满足自身的道德优越感。所以每次大规模的扫黄行动,都有大批的支持者和同样多的反对者——在闹哄哄的吵闹声而非严肃有建设性的公共讨论中,一场又一场扫黄风暴在组织者的自如操控中起起落落。这是执政者最喜闻乐见的。
只要不开性交易非罪化的口,在基层,性行业就是执法者的板上鱼肉,在上层,扫黄这步棋就能成为政治博弈的巧手,挟庸众以制敌。
问题是,央视所谓"调查报道"刊播前后广东主政一方的反应,让这个事件更为政治化和戏剧化,广东随即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超常规"扫黄",成为地方目前的重点工作。
须知东莞性产业的繁荣不可能与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没有关系,连央视网特约评论都说:没更高级别默许,东莞公安不可能视而不见。近年央视最轰动的扫黄新闻有三次:北京市公安局查处"天上人间",薛蛮子嫖娼事件,东莞性都"调查"。拿薛蛮子事件为例,正如公众所指责的一样,央视报道明显政治性大于法制教化,宣传导向远大于新闻取材,工具属性尽显。"东莞扫黄"显然难逃同样的逻辑复制。但目前看来,东莞事件中尚无高级别官员因此落马,被停职的都是基层小角色,也许还有另外一只靴子没有落地,但央视作为舆论的先锋,已经尽到了其作用。
从央视来说,它自身的定位决定了他需要时不时制造强势话题,对内是巩固自身的舆论和政治影响力,对外(上)则可能是制造新话题以转移上面不太愿意听到的诸如政治改革、民主活动等议题,减轻当局的舆论压力。事实上,舆论中已经有猜测认为,上层希望通过央视的"扫黄"将公众的注意力从近期的政治敏感议题上转移开。比如可以观察的上一个社会舆论热点,正是官方媒体避而不谈的律师许志永案。央视此前主动策划的新闻,从"你爱国吗"、"很黄很暴力"、苹果风波、星巴克风波、大V系列报道,再到近期的"家风是什么",都或多或多印证了其身份地位及做法。
当然,也会有人质疑央视在这一报道中是否存在经济诉求。几年来两任市委书记都曾在央视推介东莞,也没少投广告,最新的广告刊播发生在2013年12月4日,东莞城市形象宣传广告短片在央视一套《新闻30分》栏目后、《今日说法》栏目前、《新闻联播》栏目前播出,前后将持续3个月。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用是可以想像的,在这样可观的经济联系正在发生之时,进行针对性地"扫黄",显然更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个问号继续延展下去,则是对东莞色情产业的深层探讨的缺失。作为中国最大的官方媒体,在进行类似的社会新闻报道中,能够做的讨论很多,井喷的自媒体讨论的人性、法律及解决之道却并没有成为央视的选择。
只要性交易非罪化不被确立,扫黄又一如既往地走向了被政治及利益异化的命运,"小姐"们则总是面临庸众们的道德唾沫。由央视发难的东莞扫黄,会否发展出有意义的讨论?至少目前是没有看到的,也是不太可能的。幸而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围绕性交易关于反腐、人权、法律等有建设性意义的讨论已经展开。
央视在东莞扫黄第一波报道中喊话:"法治中国没有扫不了的黄!"问题是,你真的相信东莞只是在扫黄?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