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墙外楼: 许知远:遗民与蝗虫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许知远:遗民与蝗虫
Jan 9th 2014, 07:36, by 墙外仙

石碑有四米长、两米高,厚度也有一米多,”宋王台”三个字规矩却缺乏力度。那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手迹,专为纪念两位宋朝的末代君主在此的短暂停留。十岁的赵昰与三岁的赵昺,因元朝军队追捕流落到这蛮荒的海滩。

在九龙怀古,多少显得不合时宜。暂时的行宫早已踪影全无,连石碑也非本来面目,手迹本刻在海边一座小山上的大石上,日本人统治时,巨石被炸开,用来铺设启德机场的跑道。英国人再度回来后,小山都被彻底清平了,刻上字的部分削成方碑,树立在公园中,算是凭吊。

我坐在公园长椅上,想象两个小皇帝的感受。他们年纪幼小,承担着不可理解的使命,只要他们的血脉在,边陲也能变成权力与文化的中心。但此地终不可久留,他们在半年后再度逃亡。最终,哥哥在途中病逝,弟弟由陆秀夫背负,在新会崖山跳海。这是中国历史最悲壮与动人的时刻之一,倘若按日本人的说法,那个让他们景仰的中国就此消失了。宋代的精致与风雅被蒙古人的铁蹄践踏了,中国文化迅速地野蛮化。

他们必定难以想象,这亡命天涯式的短暂停留,会在一千年后激起意外的回响。

因为一位名叫陈云的本地作家,我才来到这个少人光故之地。多年来,香港位居亚洲最佳观光城市之列,人们着迷于它的维港夜景、购物天堂,所谓历史遗迹,最多上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帝国风格的建筑……

但在陈云的笔下,香港的前世要复杂得多。九龙的宋王台、新界的邓家祠堂,都令这城市续接上了漫长的中国传统,它们与英国殖民地的制度与风俗混杂,构造出一个独特的香港传统。由于这传统,香港人面对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时,不仅无需自卑,而且应有一种自信。

这些论点来自于2011年末出版的《香港城邦论》。它一出版即进入畅销书榜,还激起了一阵舆论风暴。一些人欢呼他为香港指明了方向,为本土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些人则相信这是狭隘的地方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用”族群政治”这一简单方案来回应香港社会复杂的挑战。

这截然相反的看法,随着一连串事件而更为鲜明。在2012年初,先是内地游客与香港人在地铁里的争吵,然后是北大教授孔庆东”香港人是狗”的谩骂,接着是在广东道上的D&G店的拍照争议,”蝗虫论”四起,郁积了几年的”中港矛盾”以一种极为粗鄙的方式爆发出来。这本《城邦论》变成了纲领式的著述,陈云扮演起”教主”的角色,在网络上,他的语言放肆,把中国大陆人视作一种要抵御的”异族”,公然散布一种仇恨文化。

我还记得2012年初读《香港城邦论》的感受,它未激起我的反感,反而有一种意外之喜。陈云广博又杂乱的知识让我吃了一惊,从希腊的城邦理论、英帝国的殖民方式、中国的传统民俗,都能洋洋洒洒上地谈上一段,还能把它们串联到一起。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诅咒,也深得我心,他把共产党中国比作元蒙古与满清,它是一种异族入侵,标志着正统中国的灭亡;在他刻薄地批评中国人的野蛮与粗鄙时,我也没有太多不安,很多时刻,我们的确如此。在一些段落,他还充满了政治不正确的洞见,他讥讽民主派把香港的未来寄往于中国的民主化上,却不知道民主化的中国更可能陷于一种狭隘的民族狂热,威胁到香港的生存……

最令我最意外的仍是他为香港的赋予的历史意义,这乏人问津的宋王台、新界乡村的宗祠,似乎都复活起来,对此刻的香港发声。

在岭南大学的一间办公室,我见到陈云,他在这所颇有遗世独立的学院里教授文化研究。比起在舆论空间里的争议性,现实中的陈云谦逊、低调,身上的夹克衫土里土气。在我们谈话时,他习惯性的低头、眼光向地面看,仿佛是一个中学生在课堂上不情愿的回答提问。

他带我去食堂吃了味道不佳的炸鱼,隔着铺上红白格子桌布的饭桌,他海阔天空地漫谈,内容不是”蝗虫”与狭隘的本土意识,而是漫长而辽阔的中国传统、中国在现代世界的挫败。

“我像是香港的辜鸿铭吧”,他轻描淡写却有一股自傲。与辜鸿铭一样,他把自己视作逆潮流者,一个站在中国之外、却为中国忧虑的局外人,辜鸿铭面对一个扩张的西方世界,一心要为衰落的中国文明辩护,陈云则相信要把传统中国从共产党手中抢夺回来。

也与辜鸿铭一样,他与马来西亚相关。他的爷爷从广东宝安前往马来半岛生活,他的父亲是一位爱国知识青年,被毛泽东的新中国理想所吸引,他从南洋回到中国,先是在长沙工业学院读书,然后作为一名地质考察员前往青海探矿。真实的中国与幻像的大为不同,高原反应让他难以支撑,被遣返回广东原籍后,反右斗争接踵而来,他这样的南洋华侨被视作不可信任的外来者-——一股强烈的仇外情绪弥漫在红色中国。最终,他偷渡到香港,定居新界乡村,在村中以黄老之术为业。

“香港气候不冷不热,政局不民主不集权,社会不开放不封闭,好坏兼得,良莠不齐,淹留此地,亦乐事也”,陈云日后写道。与港岛、九龙不同,新界仍是个乡村社会,昔日的清帝国、此刻的英帝国都未有效地把它纳入统治范围,乡下的组织与风俗仍保持着很大的自主性。红色政权的兴起又把新的政治与文化元素,推到此地。

乡下的清苦不必说,却有清清溪水、青蛙、小鸟为伴,客家村落里有习武的风俗,偶尔还有逃避官府的拳师,看着父亲行黄老之术,学打洪拳。

在政治上,国共之争从未完全停止。陈云家的村子是左派农牧工会的地盘,过了锦田就是国民党天下,每年的十一后是双十纪念,五星红旗还未除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就升起了,茶楼上喝茶、看报纸的也有”左右之分”,他们仍争论不休,北京与台北谁代表着中国?直到文革爆发时,陈云的父亲才最终放弃了他的红色中国理想,他曾一直安慰自己说,反右与大饥荒只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共产主义的道路仍是正确的。对于华侨家庭来说,这争论一定充满了苦涩、无奈与嘲讽。陈云记得,两位分执国共路线的伯父一心想设计出一面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国旗。第二天酒醒,他们发现用星、日、月三种元素设计出的作品不过是马来西亚联邦的国旗。命运绕着中国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一切不关乎意识形态。左派工会在三八、五一、十一三个节日举办聚餐,全村大吃大喝。宣传队放映《红色娘子军》、《沙家浜》,学唱《东方红》与《大海航行靠舵手》,还免费派送《毛主席语录》与毛像章,倒是映了”社会主义好”的歌曲。

政治中国的破碎也让文化中国变得更为重要起来。陈云就读的乡村小学,是村庄里的祠堂和善人捐助的,而教书的先生都是南下文人。这个粗陋乡村小学的校歌却仿佛来自另一个更文明的国度:”巍峨栽我校,矗立横台山,我文化之基;况此间山水绕山回,春风婀娜,桃李芬芳;论圣贤事业,校训是循格物求新知;斯可为国家社会效力,斯毋负父老所期。”

他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也是这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钱穆、唐君毅等人为了保留花果飘零的中国文化建立了新亚书院,它是这所大学的前身。他说自己”反共”的思想也与钱穆因此而起——这个政党毁灭传统文化。

在大学他主修英语,也辅修法语、德语,有着惊人的语言天赋。他也是个智力早熟、不合时宜的学生,打打洪拳,沉浸在《道德经》中,在《香港时报》等报章上写文章,与卜少夫一群的老夫子应和文人掌故、谈佛论道。他对大学生活的回忆是彻夜写文章,几天什么都不做,只看小说,疯狂地谈情,疯狂地做爱……在一张黑白照片上,他坐在台阶上,头发浓密,身姿有几分习武者的端庄。

毕业意味着另一段闲散时光,他在两所不那么重要的书院教书,班里只有六七个学生,他说自己假装教书,学生假装听课。

时代情绪似乎对他没什么影响,他也没对政治产生特别的兴趣。

八十年代的香港,因回归产生出一种莫名的亢奋,这亢奋在1989年夏天达致高潮,转化成一股巨大的愤怒、失落与恐惧。

提起这段时间,他轻描淡写,台湾民主转型给他鼓舞,他曾对中国充满希望,期望赵紫阳会像蒋经国那样,把中国带向一个民主体制,直到六四事件的爆发。

1990年,他前往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就读。不过,这与这时代转变没什么关系,它更像是自我寻求。不过,似乎从一开始,这寻求中就带有显著的文化与身份焦虑。"从窗口向外看,是一片黄土,然后是白雪皑皑,然后又是一片绿色,我流泪了,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是这样,我们的地理环境太差了。"他对我说起乘坐飞机从香港出发,穿越中国、进入西伯利亚的经历。

五年的留学生涯记录在这本《留德随想录》里。随想录中的文章主要是为香港杂志《年轻人周报》所写,这份小众的文化杂志是他与故乡的主要纽带。文章无外乎德国见闻,对香港生活的回忆,偶然的时事评论,如他所说"文章有去国怀乡之思,也有初入新邦之喜"。

书中令人着迷的是他的博闻强识与敏锐的感受力,从西谚到中国诗词间的跳跃,行文风格半白半文,处处流露着散淡、疏离与嘲讽,像是个饱经世事的老夫子,像是这样的句子处处可见——"香港真是太小了,像个廉租的小室,容不了后院与前庭,于是香港人就看不到过去与未来","有人到了中年,如林语堂说,会学上'低飞'的本领,理想主义被世俗智慧和金钱磨蚀。在我来说,低飞、高飞都无妨,高飞是要飞高,低飞是要飞远,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随兴之所至,事事无碍,快乐便大笑、大吃大喝,悲伤便啼哭由于,喊着要自杀上吊,不必像古人,将快乐推迟而只拥抱忧患,也不比今人,将痛苦推迟而只拥抱快乐。"考虑他当时不过30岁左右,这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对于熟悉陈云的人来,他此刻的思维方式在20年前就已埋下伏笔。"(香港人)八九民运用钱支援学生,惹来'反共基地'之名,今年终于天赐良机,可以用钱赎身,买回'爱国同胞'之名。其实本是无罪之人,何须买赎罪券。"他在1991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他还预言道"中国山河破碎,劫难会旋踵而来,香港要准备各式'爱国税项'了。当港人'良心疲惫',不堪苛索时,便有嘴脸可看"。在备注中,他也把这篇文章视作20年后的"城邦自治思想"的发端。

让我深感兴趣的则是他和中国海外民主运动的短暂、却不失深刻的接触。1993年到1994年,他曾出任德国的"中国民主联合阵线"主席。因天安门悲剧而迅速集结起的海外民主运动,在短暂的风光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分裂,而这个香港学生意外地卷入其中。在他的描述中,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大规模地把非法中国移民引入协会。他帮助来自福建长乐、浙江青田的偷渡者们获取德国政治庇护。他的看法是,与其让民主运动陷入封闭的奄奄一息,不如让它开放给更多的人,即使他们压根对民主运动没兴趣,至少人数众多。

他还说起自己如何应对德国政府的刁难,如何孤身为移民提供法律援助,可能面临的不测,这本《主席日志》正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倘若遇害,警察可以循此找到线索。他也乐于强调,自己的成就赢得了多少人的仰慕,成为了当时侨领,遭遇到各种奇遇。

在读到这一段时,这过分明显的自我浪漫化与英雄化让我感到一丝不悦。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对他的好感。

从德国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陈云有怀才不遇之感,"学了一身屠龙之技,在蛇虫鼠蚁盘踞高位的香港不为所用"。是呀,哥廷根大学的一位民俗学博士与香港现实能有多少关系?能有多少香港人会对他的德语博士论文《中国民俗学学科史1918-1949》感兴趣?

他进入了政府,十年公务员的生涯基本是一无所成。在业余时间,他继续撰写文章,他的笔名"陈云"正是从那时而来,他把本名"陈云根"去了"根"。

他谈论香港中文的堕落,新界淳朴乡俗的不再,地产霸权的不公,管治的败坏,他还支持年轻一代人的本土保育运动,并为他们创造出"快乐抗争"的概念。他还是散文双年奖、最佳艺术家奖的获得者,他的旁征博引引来一众追随者。他把回归后的香港,看作一个不断堕落的过程,在政治堕落背后,是更可怕的文化堕落。他的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他的措辞则更让人惊叹。他似乎在顽强的抵制这殖民地的传统,他不用西方的政治、文化理论,而固执的以道家自居、用半白半文之语诉说。

他似乎总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本地作家梁文道称他是朋友中"最寂寞的一位"——"他的为人,他的职业,他的文章,一切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不合时宜,不符环境……他的存在是真真正地被抛掷进来,像一片树叶飘到还欠缺那最后一片纸块的拼图上。细看这张拼图,无论是他,还是这个他身处其中的社会,都变得十分、怪异。"

这个寂寞的人在2010年引发了一股小小风潮。他因赤裸裸地攻击香港的地产商,而被停掉了《信报》上的专栏。这一年的香港也充满了激烈情绪,一场变相民主选举的公投失败,民主党让人倍感失望,地产霸权所代表的垄断经济结构日益坚固,香港社会被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包围着……陈云似乎变成了一个反抗的符号。

"别把他看得太认真",不止一位香港朋友对我说。我对陈云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既意外、又不屑,他们又提醒我,"如果你看到Facebook上的他,感觉一定不同。"。

他们无一例外地把陈云视作一个煽动分子,毫无道德原则。即使其中最有善意的人也相信,陈云曾经或许不错,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可怕、难以理喻的人物。

这个转变是在2010年发生的。丢掉了主流报刊的阵地,他开始在Facebook上写作,"中港矛盾"成了他的新主题。当他开始谩骂前来香港生产的内地孕妇时,他发现自己赢得了热烈的响应,《香港城邦论》正是在Facebook上连载的。

当我在网络上看他的那些肆无忌惮的措辞时,实在吃了一惊,不禁怀疑这是否还是那个讲究风格的作家。他变成了一个仇恨者与煽动者。

我重读了他的一些作品,尤其是倍受争议的《香港城邦论》。出人意料的是,我的感受与从前大不相同。曾让我惊叹的开阔视野,变得有些可疑,在他跳跃东西的类比与引用中,我找不到内在逻辑。曾让我着迷的宋王台的掌故、希腊城邦与此刻的香港传统到底有何种关联?他从不试图说明,而只是简单地堆彻在一起。

更致命的是他论述的封闭性与偏执风格。在他的笔下,一切都是线性的、对抗性的,为了创造这种对抗效果,他不惜扭曲历史、夸大事实。中国传统真是那么回事吗,它真与香港有那样密切的联系吗?矛盾重重的英国殖民统治被美化,中共政权与中国人被混为一谈……香港的复杂挑战,全部简化为族群冲突。这是再典型不过的Paranoidpolitics(偏执狂政治),它要寻找替罪羊,许诺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他天马行空、来源不明的知识,则更为此添加了一股神秘诱惑。这就像一位评论者所说:"我在想,如果这两年间我没有接触过主流传媒以外呈现的香港社会,如果没有对中国及香港的关系思考太多,如果我没有读过任何左翼著作,那么这本书一定让我读得欲仙欲死。"

而细下心来,即使他早年的文字,也丧失了迷人的色彩。我意识到,最初打动我的是他代表的陌生感,那种信口开河有着特别的魅力。

"在Facebook上写作有什么不同吗?"再次见面时,我问他。

他回道:"读者的反馈很直接,我就是为了他们的反应而写,为了一个很实际的目的,我舍掉从前的文雅,用一种很通俗的语言,甚至用毛泽东的痞子气,好像是他当年骂国民党的语言。"

"这些谩骂不会让你不安吗?"我又问。

"这是一种策略,是非常时期,当我骂那些买奶粉的内地人时,我是把自己同情心关上了。"但怎样解释香港昔日对难民的包容呢?他说,昔日的难民是勤奋的农民,道德基础不坏,而香港也需要劳动力。而现在来港买奶粉的内地人则不同,他们都是共产政权的共谋,再说,他们不来香港买奶粉也不会死。

他依旧坦诚,坦诚得让我不知如何理解。他承认了自己的转变,与社运人分道扬镳,让市民激进化来应对挑战。他承认了自己的残酷,自己的投机主义,他说搞政治下面必须有暴力来依靠,也必须不择手段,非常时期,为了生存,必须用非常手段,他自称"贫道",他对于道家的理解,没有正邪之分,不论手段,只论结果。他以坚定的反共者自居,却又自称斗争技术是从毛泽东那里学来的,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十六字口诀。他享受着一群青年人追随的"教主"身份,却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谈论他们,他说这些城邦自治运动的青年,是社会边缘的小资产阶级,不会为了独立而牺牲,因为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给他们一个生存的理由,一个良好道德基础,他们就不会变坏。他也说,为了反对此刻,必须美化香港殖民地时代,就如汉朝打倒秦朝,就要把周朝美化,而最终的政治理想是中国恢复周朝式的封建理想,中国按照联邦化统治。

对于他一手建构出的"香港城邦论",他也说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一个城邦必须驱赶穷人,而城邦也一种过渡状态,难以长期持续。他当然更无法应对城邦中的"正义"与"自由"问题。

他还对我臧否人物,他说黄毓民是个投机分子,只要他能出足够的钱,他就能与他合作,凡在政治上的生存者,必是投机分子。他对黄之锋则有不屑,"没有一点痞子气,怎么搞运动呢"?对他来说,香港本土意识与民主意识都未觉醒,他们愿意表面抗争,却还没准备坐牢。闽南人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作用大,他们是为土地付出了一代代人,一个没有政治犯的地区,是不能获得民主的。

问起他所做的一切的内在动机时,他竟说,他没个人理想,只要活下去,好好享受生活,多挣钱,多玩几个女人。

面对这样的自我剖析,我反而无法追问了,他是我从未遇到的类型,更像是江湖术士,而不是学者。

这次见面后,我对他充满了困惑。我曾赞叹他的才华,为香港论述提供了一个意外的视角,如今又感到他是个难以理喻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他有某种毛泽东式的风格,所有的知识,只要是需要,他就按照自己的意志来使用它,从不管它们内在的关系或前后矛盾,只要它能支持此刻的主张。他也从不会因昔日的论断而后悔与汗颜。

接下来的日子,他看着陈云迅速变成一个极端的仇恨者,谩骂"蝗虫"已算是温柔的了,他连雷霹六四集会的诅咒也能说出口,除去疯癫,似乎找不到更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他。他彻底从一个敏锐、博学的文化批评者变为一个政治上的仇恨者。他又出版了《香港遗民论》,算是《城邦论》的后续,不过已是老调重弹,行文似乎更为粗糙。

在广东道上,我看到很多时髦的男女,挎着FENDI,拉着黑色拉杆箱,不知里面装的是化妆品、还是名牌衣服。尖沙咀的广东道曾以"玉器铺"闻名,过去的几年里以名牌店著称,它是大陆游客购物的聚集地。在街上,你到处听到普通话,他们似乎要买下整个香港。就是在广东道上的D&G店,促成了"蝗虫论"的诞生。

在D&G的斜对面,是一家小小的书刊厅,上面摆满了印有薄熙来与习近平照片的书籍与杂志,都有着耸人听闻的独家内幕。那些浑身名牌的内地游客们,也会在箱子塞进几本这类的书籍或杂志。不管他们变得多么富裕,在他们生活的体制下,他们被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与无力感左右,无节制的消费不过是为了获得欺骗性的确定与满足,某种暂时性的支配感。这种诱惑也反应了中国的新现实。香港不再代表物质神话,却仍有值得信赖的公共系统。它也提醒着崛起中国的另一面——它在经济上崛起,但其政治与公共生活却愈发封闭,整个社会的道德与信任系统已然崩溃。中国的内部困境,在香港得到了另一种释放。

与寂寞的宋王台一样,喧闹的广东道是陈云的理论灵感之一。倘若前者提供了绵长的文化基础,令香港与已"去中国化"的中国区隔开,广东道更是提供了现实的证明。对于陈云来说,这些阔绰与粗鄙的"蝗虫"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一个邪恶制度的产物与共谋者。

看着眼前富足又焦灼的中国人,我突然想起一张老照片。很多面孔拥挤在一起,额头剃光,脑后的辫子清晰可见,他们都面无表情,对于未来一无所知。这张照片摄于19世纪后半叶的香港,他们大多来自福建与广东,要前往美国、澳大利亚或是南美。

不断扩张的资本主义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能力与热情,除去机器、原料,它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奴隶贸易的终结更加剧了这种渴求。这股浪潮也正与中国内部的困境相重合。战乱匪患、官僚压迫、资源紧张、人口爆增,都迫使人们向外寻求生存机会,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为此,他们不惜让自己像"猪仔"一样被买卖。香港是这个劳动力输出的转运站。这些中国人修建了美国的铁路,开采了澳大利亚的矿山,种植了马来西亚的橡胶园,却引发了另一种恐慌。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令人难以理解,他们在数量上太多了,这会让白人们天然紧张。

"黄祸"这个词应运而生。它既符合这个种族时代的特性,也勾起了白人世界遥远的焦虑——几个世纪前的蒙古人。这些"黄祸"把自己的屈辱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到一起。他们支持前来募捐的保皇党或是革命党,只要他们能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让他们享有必要的保护,帮他们赢回尊严。香港是这股情绪的汇聚地。而如今,中国获得了它期待已久的富强了,也收回了香港。谁曾料到,"蝗虫论"却在这个中国富强之时涌现,新的侮辱不是来自异族,而是当初"黄祸"的后代们。

陈云的兴起源于香港的政治、社会危机,这所城市在回归后并未获得真正的自治,也没有获得所需的新哲学,而它内在的矛盾也从未清理。"香港的悖论是",本地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曾对我说,"我们当初因为恐惧中共与社会主义,想尽办法要保持现状不变,结果我们坚持的这套体制完全不适应新变化。"

在这个以中国崛起为特征的新秩序中,香港的旧有矛盾被加剧了。陈云代表的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正是响应了这种困境。在历史上的很多时刻,当自由主义政治秩序破产后,左与右的民粹都会兴起。陈云的影响也说明香港的自由主义传统是多么脆弱、多么的未经深思,倘若它是"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它表现出的自由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来的。

它更来自于一种强烈的身份危机。作为的一个城市的香港,作为一个群体的香港人该怎样看待自己?香港人意识诞生于1970年代。长达二十年的隔离,令香港与中国内地发展出两套不同的社会形态与价值观,新一代人出生、成长于本地,一种更为明确的本地意识开始出现。

中国作为一种对立形象出现,它先是需要逃离的政治疯狂的国家,然后又是一个贫穷、被藐视的对象。在通俗文化中,不管是犯罪者"大圈仔"还是"阿灿"、"表哥",他们都意味一种不同的、被警惕或轻视的人群。

"蝗虫"是"阿灿"的延续。但香港人的大部分优越感已经消失。它越来越变成中国的另一座沿海城市,只不过更繁荣、更自由些,而很多香港人则感到,就连这些特质也在丧失它的独特性。对中国,它充满了尼采所说的一种矛盾重重的"妒羡之情"。于是,他们要相信自己有一套更文明的生活习惯,它成了最后的依赖。

而他注定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吗?他所做的,不过是一个边缘者的抱负,不管是德国岁月的民运领袖,还是对于政府职位的渴望,还是此刻在网络上的民粹领袖,他始终渴望的是中心感。他的受害感、被边缘化感,正迎合了此刻香港的焦虑,他们在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面前、在一个两极化的社会形态面前,无所适从,必须寻找一个可供发泄的对象。

不管是南北战争后的美国,还是魏玛时期的德国,或是21世纪初的法国,都曾有诅咒者、仇恨者赢得普遍的关注,或者如传统中国中不断出现的不得志的反叛者,他们以惑众的妖言来获取暂时的荣耀。在绝大部分时刻,这些人物无需被严肃对待,但在偶尔时刻,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意外地改变了历史。但陈云会进入这个行列吗?倘若你接触过他本人,你会发现:他又断然缺乏这样的勇气,他只是一个躲在电脑屏幕后的鼓动者。

不过,他的极端性也为理解香港传统提供了一个良机。昔日的香港有一种意外的多元性,一种未经反省的、借来的普世主义。没有比开放性、包容性更能代表它的特征了,不同肤色的人、各种货物、观点,都能在此相遇。

但是在表面多元之下,香港与香港人内在身份的多样性从未被认真思考过。那个长期存在于帝国夹缝中、临时性的社会,如今有机会重新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并且能通过这种寻求,来为中国与世界提供另一种新的启发。香港社会的混杂性,也意味着这种寻找与抗争的多元性,香港人需要同时在几个战线上共同面对。它要重估过去,也要想象未来,它要尊重一种传统,也要蔑视另一种传统。任何解放注定是全方位的,它最大的敌人不是外界,而是内在的恐惧。(完)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