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墙外楼: 安邦-每日金融-第3922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金融-第3922期
Jan 9th 2014, 04:24,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影子银行的风险源于不透明】
外汇储备大幅扩张促使货币政策中性收紧 2
发改委为减压地方债务支持期限短长置换 3
2014年中国外汇管理的核心是国际收支平衡 4
银监会2014年将推出"437"改革计划 4
保监会欲出新规限制高现金价值产品泛滥 5
监管部门有望放宽券商资管审批 6
监管层要求破净银行和央企回购股份护盘 7
去年末中国资金面紧张不值得过分担忧 7
监管层维稳二级市场应对IPO重启冲击 8
信托业频出信用事件为行业"大跃进"埋单 8
中国控制信贷泡沫才能实现经济软着陆 9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将走内地与香港合作模式 10
上交所时隔9年重修开放式基金新规 10
香港拟设处置机制防范金融机构倒闭 11
相比中国,美国地方债务增速更快 11
华尔街投行唱衰新兴国家资本市场 12

〖分析专栏〗
【影子银行的风险源于不透明】
自去年三季度经济企稳后,外界看空中国的声音小了很多。2013年上半年,在各项宏观指标持续下行的带动下,看空中国似乎成为了一种时髦。尤其受6月"钱荒"影响,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一片灰暗。
总结外界看空中国的理由,地方债、产能过剩与影子银行风险并列为"三驾马车",不断为各方引用。以至于国际上依赖于中国需求的各个市场,都纷纷修改基准情境,大宗商品、干散货运及资源型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纷纷看低。一夜之间,中国经济由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几乎成为了重要的风险源,中国危机论四起。
回过头来看各方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唱衰,的确不无道理,但因信息不充分,始终有高估之嫌。以地方债为例,由于中国政府少有披露相关数据,各方的猜测颇多,基本高于20万亿,最高的预估见到30万亿。按照这样的规模计算,形势自然相当严峻。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影子银行上。由于概念过于混乱,市场对中国影子银行的估计误差非常大,从2.4万亿到30万亿不等,差了十倍有余。持较高判断的话,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系统性冲击可期。
不过,在中国政府提高透明度,加强治理宏观经济风险的努力下,许多担忧被逐步淡化及消解。国家审计署去年底发布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四级地方政府(省、市、县、乡)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0.89万亿,加上或有债务共17.89万亿,不论哪个口径,都比此前各方预期为低。产能过剩状况也是同样的。国务院去年10月发布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透露,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但依然比之前渲染的"遍地工厂停工"要乐观得多。看空中国的声音减弱,除了中国经济企稳,相关风险透明度的提升也是一重关键。不透明意味着不确定,不确定意味着想象空间。
而今,继续唱空中国的观点已经不多了,罕有评论认为中国短期内将面临系统性风险。不过,这样的声音并未绝迹。日前,有外电刊文《中国经济的失控列车即将出轨》分析,屡袭中国经济的"钱荒"将加剧金融市场的现金流动性风险,引发中国企业的现金危机,预示着中国以大规模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将瓦解。文章并认为,中国央行以注入资金的方式抑制住"钱荒",但使得央行将货币政策的控制权交给了影子银行,失控的房贷行为仍在持续,坏账金额进一步攀高,"越是如此,越是需要更多的纸币去填补更多的坏账,对现金的需求就变得更加刻不容缓。因此,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是将问题踢到更难处理的死胡同里去了。"此番评论显示,"三驾马车"虽然去其二,市场对于影子银行风险依然十分担忧。
应当承认,中国的确面临着影子银行体系带来的风险,因此监管层才会严加治理与整肃。日前有报道称,国务院下发107号文,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但正如化解地方债和产能过剩风险一般,除了推出各项改革措施,规范和治理相关问题,也需要增强透明度,给予市场以明确预期。影子银行的口径如何,规模多大,风险怎样?在相关信息被充分获知前,要想打消市场对影子银行风险的担忧,恐怕并不容易。
在前述107号文中,有关部门对影子银行作出了如下界定,称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遗憾的是,文件只称"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总体可控",但并没有作出说明和解释,也没有数据支撑。这在侧面显示,国内监管层可能并不掌控影子银行的相关信息。甚至于,从107号文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分工的条款看,对影子银行并没有实现有效监管,还存在着空白地带。这样的不确定,本身即是一项风险,需要及早化解,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查统计,掌握相关信息——即使不是精确的,也可知晓个大概——尽量予以减轻。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影子银行风险几乎成为当前唱空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理由。除了确实存在的风险,相关信息的不透明也在不断渲染着市场预期。加强透明度,应当成为治理相关风险的重要一环。减轻不确定性可以更好的引导市场预期。(ALX)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外汇储备大幅扩张促使货币政策中性收紧】
7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仍未进行任何操作,连续第二周暂停7天逆回购。而市场的资金面也较为宽裕,短期利率震荡下行。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显示,短期利率中的隔夜利率跌4.5个基点,至2.875%;7天利率跌37.4个基点,至4.259%。先前安邦(ANBOUND)已经指出"钱荒"只是结构性的,这在7日央行公布的数据再次得到佐证。据悉,截至去年11月末,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产余额达到262036.62亿元,较之10月末增加3993.36亿元,较10月近4500亿元的增量略有收窄,但仍为年内次高水平。2013年1~1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累计增加2.54万亿元,平均每月增加2306亿元,月度新增量呈现明显的"V型"走势,其中仅6月出现了负增长。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加显然会增加大量的人民币供给。此外,央行在2013年12月下旬曾指出,中国银行业备付金高达1.5万亿元,为历史较高水平。这些数据无疑意味着央行将继续维持现有中性偏紧的政策,所谓降准之说实难落地。(AYZR)返回目录
【政策:发改委为减压地方债务支持期限短长置换】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通过发行长期低息企业债置换短期高利率的地方政府债务,将是2014年企业债发行的方向之一。有统计显示,2013年12月,超过一半的城投债票面利率在8.2%以上。地方政府大量依赖的信托类债务年化利率普遍在13%-15%之间,远高于企业债平均融资成本。目前地方政府负债大量用于长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银行贷款和信托类债务期限偏短,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长且利率相对合理的企业债占地方政府性债务比例不足20%。为此,发改委近日发文表示,对于高成本融资计划中明确用于项目建设的,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2014年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置换高成本融资。有发改委人士认为,从审计结果看,到2012年底,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负债率和债务率均远在国际警戒线之下,2014年企业债仍将满足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化解产能过剩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发行规模仍将保持合理增长。此外,在优化企业债发行、丰富企业债品种方面,发改委正在酝酿继续深化相关改革。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2014年发改委将加大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中小集合增信集合债,除目前的民生银行外,交通银行等更多银行也将参与。在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4年发改委将扩大推广"可续期债券"试点,满足地铁、城轨等投资大、运营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需求。此外,收购兼并债券的发行办法有望出台。与普通企业债不同,收购兼并债券的发行主体将主要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等过剩行业的龙头企业,募集资金将专门用于过剩产能的兼并重组。在支持棚户区改造方面,2014年发改委将扩大"债贷组合"试点,完善由银行统一融资规划、统一债贷授信、动态长效监控、全程风险管理的融资模式。在2013年发改委将企业债预审权下放至省级发改部门后,2014年发改委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的具体设计。(LYZR)返回目录
【政策:2014年中国外汇管理的核心是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撰文,展望2014年的外汇管理政策。易纲说,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再次出现"双顺差"格局,表明当前中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的基础尚不牢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依然任重道远、意义重大。他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意义。从实体经济层面看,国际收支平衡是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之一,是国内经济运行状况的对外反映。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方式有没有到位,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如何,消费、投资和外需的比例关系是不是处在合理区间,资本流出渠道畅通与否,都可以通过国际收支反映出来。从金融投资层面看,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会带来外汇储备增加。当前,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超过边际收益,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已不合算。从外汇管理层面看,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是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为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打好基础,将有利于破解外汇管理面临的"便利化"和"防风险"的两难困境。易纲表示,当前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超过边际收益,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已不合算。在2014年,外管局将着眼外汇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在系统梳理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一个能统领外汇管理全面改革、逻辑清晰、措施明确的总体方案。外管局要做到心中有数、主动有为、风险可控:对方向明、见效快的外汇管理改革举措,一定要在今年工作中就有体现,重在贯彻落实、抓出成效;对涉及面广、需要统筹考虑其他配套措施和条件的外汇管理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凝聚共识。总而言之一句话,2014年外管局要紧紧围绕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个中心任务,加快推进外汇管理的改革创新。(R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银监会2014年将推出"437"改革计划】
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当前改革的重点是,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现代银行业治理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银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总结起来看,2014年,银行业将完善四大体系建设,并照三项原则推动金融创新,切实防范和化解七大金融风险隐患。首先要推进银行业自身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业务治理、风险治理和行业治理四大体系建设。其中,公司治理体系改革,要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和制衡有效、激励兼容的运行机制,部分中小银行、农商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要重点加大推进力度。业务治理体系改革,重点是在巩固前中后台分设的基础上,适应银行集团化发展要求,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分别实行子公司制、条线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和分支机构制改革。风险治理体系改革,重点是在巩固信贷风险管控机制的基础上,推进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和母子公司的集团并表全面风险管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建立覆盖非信贷和表外资产的全口径分层次的质量分类、资本占用和风险拨备等制度,强化集团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管机构的监督责任。行业治理体系改革,重点是在巩固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服务和救助功能。稳步推进同业交易、信贷转让、理财、信托、租赁等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加快小贷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协会组织建设。探索设立信托稳定基金和中小银行流动性互助基金,增强行业自律和自我救助能力。与此同时,银监会还将推动三项创新。按照"栅栏"原则,统筹规划,分业推进产品创新。按照"普惠"原则,创新服务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按照"驱动"原则,探索管理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当前,重点是围绕农村"三权"抵质押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财资金投资固定收益型产品、开发主动负债和资本补充工具等,加大创新力度,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尚福林还提出要防范七大风险。一是缓释平台贷款风险,二是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三是防化产能过剩风险,四是防范理财、信托、融资性担保和小额信贷四种业务风险。五是紧盯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来源稳定性,加强同业、理财和投资业务管理,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六是谨防信息科技风险,建设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科技系统。七是盯防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严格实施信贷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LYZR)返回目录
【政策:保监会欲出新规限制高现金价值产品泛滥】
在各监管部门纷纷出台规范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之际,保监会近期也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进行了小范围的征求意见。据了解,此次对高现金价值产品征求意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求保险公司上报高现金价值产品的存量情况,另一方面是规定如果保险公司高现金价值产品超过一定比例时,需要以超额累进法计提额外的最低资本。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力发展高现金价值产品的主要是一些第三、第四梯队的保险公司,它们希望做大规模,在排名上能靠前一些。由于此前对这类产品的最低资本要求是4%,增提额外最低资本,将需要其股东不断增资,否则会影响到偿付能力。而事实上,一些中小险企很难不断增资,由此将倒逼险企主动控制该类产品规模。据悉,随着2014年的到来,各家保险公司加大年底冲刺力度,推出了预期收益率超6%或接近6%的分红险,并蓄势待发,再推全新费改新产品。而2013年8月5日费改之前,国内的寿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2013年8月5日,保监会启动了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传统的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再受2.5%的限制,如果预定利率低于3.5%,保险公司开发的传统险产品只需要在保监会备案即可,预定利率高于3.5%则需要报保监会审批。淘宝网站保险频道发现,众多保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热门产品则超过了6%。从目前市场的保费结构来看,理财型产品占据了整个寿险市场70%以上的业务份额。目前,市场上费改新产品快速推出。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费改新产品的形态主要集中于健康险。根据长江证券统计整理数据,在32款费改新产品中,有13款是健康险产品,占到费改新产品形态的40.6%;8款是年金险产品,占到费改新产品形态的25%。从定价利率看,除多数产品的定价利率为3.5%外,有几家公司产品利率高于3.5%,其中最高的定价利率有望达到5.25%。这意味着一大批降价寿险新品将蜂拥而来。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分红险、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仍是2.5%,即其预定利率是2.5%,保监会此前只是启动了人身保险产品传统险费率的改革,尚未涉及分红险。(L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监管部门有望放宽券商资管审批】
尽管2012年新《基金法》开放了各金融业态的融合,但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券商资管业务就是其中一例,因为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依然需要证监会批准。目前,经证监会核准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6家。首家券商资管子公司是东方证券于2010年成立的东证资管,之后,国泰君安、光大证券、海通证券、浙商证券依次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加上去年12月底刚刚获批的广发证券。如此6家数量与114家券商的总量相比,资管子公司的设立比例极低。据悉,2013年资管行业发展提速,各类金融机构在资管领域纷纷布局,为了在银行、信托、券商、保险、基金这"五强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券商大力发展资管业务,资管子公司的设立申请更是呈井喷之势,年内申请设立的数量已大大超过了目前已获批的资管子公司数量。不过,广发证券是去年唯一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券商。广发证券在12月12日提交第一次反馈意见材料后的第七天,即12月19日便拿到了证监会核准设立的批复。银河证券于2013年6月14日向证监会提出申请,同年7月3日获证监会受理,7月19日收到证监会的第一次反馈意见,并于11月26日提交了第一次反馈意见材料,然而,在11月26日提交第一次反馈意见材料后,便再无音信。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证监会当下对券商资管业务仍显谨慎,这可能跟去年等待中央决策层推出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有关,今年的局面势必会有所改变,否则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很难推进,对理财产品的基金化也无助益,形势比人强。(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监管层要求破净银行和央企回购股份护盘】
大盘股的破净让中国股市于2013年再次位列全球倒数之列。6日,监管层在一次会议中表达了希望破净大公司回购股份的建议,而此次被召集参加会议的上市公司主要即为银行及大型央企。"破净的上市公司现在有100多家,但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是银行和大型央企。"该消息人士称,监管层希望大公司通过发行债券、优先股的方式筹措资金回购股份,作为权重股的银行自然也被寄予厚望。此前一直有消息称,银行将率先试点发行优先股,但主要目的是为补充资本。不过,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机构频繁溢价大宗交易银行股,但内地银行指数在过去一个月跌幅接近10%,自2013年2月最高点至今跌幅则接近30%,同期上证指数跌幅则不足17%,在同一时段,银行股显著跑输大盘。以7日收盘计,16家A股上市银行中,11家跌破净值,仅有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市净率仍在1倍以上,但离破净也仅有咫尺之遥。不过,有业内人士称,银行发债或发行优先股一个流程下来至少得三四个月,监管层希望大公司回购股份对市场来说是一大利好,不过良好的意图或限于操作层面困难而降低其提振市场的效应,尤其银行回购股份不容易。在我们看来,光靠破净上市公司自主救盘是不够的,中国既要反思做市商制度的缺位,更需要反思的还是银行和央企的商业模式应该如何适应经济周期的变化,光靠垄断并不能打败经济周期。(AYZR)返回目录
【学界观点:去年末中国资金面紧张不值得过分担忧】
中国央行去年以来的决策思路,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债市规范,均指向同一逻辑,即"金融去杠杆化"。业内人士认为,12月成为去年下半年来资金面最紧的一个月——新增贷款预计逊于上月,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也料将回落,这是中国央行在2013年底继续推进金融去杠杆的结果。据调查显示,12月末M2同比增速料为13.8%,较上月的14.2%略有下降;新增人民币贷款在6000亿元,亦低于上月的6246亿元。安邦(ANBOUND)特约经济学家钟伟教授认为,12月份货币投放和信贷新增的增速回落很正常,一是12月份的货币格局,已经不对全年的增长和物价有实质影响,因此放不如收,惟2014年留下空间。二是2013年年底财政的余粮较多,这既是以往的惯性,因为预算执行的粗糙,年底财政通常都是突击花钱,而1-11月财政通常收支大致平衡甚至有盈余,12月突击花钱已是惯例。今年由于中央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厉行节约,对官员作风进行整顿,所以财政余粮更多。三是2014年财算是新政府全面接手之后的改革再出发,2013年还是新老交替,因此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在2013年年底再去作为更多。不过,他预计这种情况不会延续到2014年的第一季度。(A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监管层维稳二级市场应对IPO重启冲击】
不出意料的,暌违一年的新股发行吸引市场热捧,"IPO重启首批股"新宝股份和我武生物的网下超额认购倍数均超百倍。截至周一(1月6日),已有约30家企业获得新股发行资格,创2000年以来A股市场单周新股发行获批数量的最高纪录。而按照相关拟上市公司的招股安排,仅在本周就有8家上市公司进行网上网下申购,下周还将迎来18只新股密集登场,这将刷新此前新股单周发行纪录。与新股开闸相对应的是,A股市场2014年开局不利。周一(6日),上证指数大幅下跌1.8%,而在2014年刚刚过去的五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累计跌幅达到3.24%,距2000点仅一步之遥。由此来看,IPO重启对二级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此外,据证监会此前"2014年1月将发行50只左右的新股"的表态,本月证监会还需批复约20家公司的IPO申请。这种大幅扩容对市场构成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在此形势下,监管层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出手维稳二级市场。有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调控IPO发行的节奏,"但调控的节奏并非是通过调控批文发行来实现,而是监管层将'建议'之后获得批文的企业暂缓启动发行程序。"据悉,监管层的有关"建议"已经开始在近日的有关批文下发过程同时开始生效。周二(1月7日),刚刚获得批文的某拟上市企业负责人证实,"虽然已经获得批文,但同时监管层要求我们暂缓开启发行程序。"前述知情人士称,在新股批量扎堆发行的当下,大批资金的抽资打新,由此形成的对二级市场的负面影响或超出了监管层的预期。按监管层的有关思路,或将以在1月5日之前获得批文为"分水岭",此前获得批文的27家拟上市企业为一批,其后还有约20余家企业的IPO发行则将形成此次IPO重启批量发行的下半场,"监管层方面将要求其尽量在1月中旬后才开启其有关路演发行程序。"(L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信托业频出信用事件为行业"大跃进"埋单】
2010年以来,受监管层加强房地产调控及封堵地方债影响,作为出表通道的信托业迎来了资产规模"大跃进"。据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尚只有2.37万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三季度末,这一数字已经膨胀至10.13万亿元,在三年半的时间里翻了4倍多,年均增速超过50%。行业的大跃进埋下了不少风险隐患。随着当初的信托项目陆续到期,信托业所蕴含的风险正在逐渐暴露。2012年6月,中诚信托旗下矿业信托"诚至今开1号"因融资方实际控制人被带走,而陷入兑付风波,为一系列信托业风险开了个头。此后,中融、中信、吉林信托等公司陆续遇险,最近一桩信用事件则来自于新华信托。周二(1月8日),一款名为"新华信托•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产品到期,但项目所在的新江湾城23-5地块至今仍未开发。此外,该产品的担保人——高远置业实际控制人邹蕴玉则卷入了多起信托和民间借贷案件,并被传已"跑路"。据信,由于项目公司旗下土地早已被多家法院查封,并涉及多起民间借贷,新华信托用于兑付的8.5亿元恐难收回。根据信托业不成文的规定,新华信托可能将面临"刚性兑付",对相关信托计划予以兜底处理。新华信托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产品的兑付肯定不成问题,但不清楚兑付的具体资金来源。另悉,该产品在去年已经陆续开始兑付,不存在风险。由此来看,要么有投资方进行了接盘,要么则是新华信托内部消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新华信托最终自行埋单,也和产品发行时对风险的疏忽有关。据悉,邹蕴玉个人爱好资本腾挪,高远置业股权变更频繁,土地被反复抵押,这些应当在事前就引起新华信托的注意。可惜的是,在行业"大跃进"的背景下,新华信托似乎并没有遵守审慎经营的原则,最终不得不为此吞下苦果。令我们关注的是,在"大跃进"中,有多少信托公司为了追求扩张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若如此,今年或许还会有更多信托将为草率的扩张埋单——又或者,行业的刚性兑付将在2014年被打破?(A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控制信贷泡沫才能实现经济软着陆】
中国暴露出来的债务问题,对多数人而言并不觉得意外。虽然中国的整体债务水平看似相对温和,然而债务累积的速度确令人担忧。Fulcrum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加文•戴维斯认为,只有控制信贷泡沫才能实现中国经济软着陆。不过,迄今尚无迹象表明中国的信贷增速已经低于名义GDP增速,而看上去已然存在泡沫的房价和地价仍在加速增长。他分析称,对于中国长期增长率未来将稳定在何种水平,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乐观的,以罗思义(John Ross)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来注重资本投资的做法是正确的,这在未来也仍将是一项成功的战略。罗思义指出,只要年均增长率在2020年前的这几年里能达到6.9%,官方在2010至2020年间将实际GDP翻番的目标就能实现。经济增长将实现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型。这将助中国经济走出信贷泡沫,实现完美软着陆。另一种看法是悲观的,以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为代表。佩蒂斯一直警告称,如果要走出信贷泡沫、实现经济软着陆,中国经济在长期内都只能保持至多5%的增长率。为将GDP增速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当局只能再三放松对信贷增长的限制。这表明当局的以下两项目标之间存在冲突:一是允许利率市场化,二是在不导致经济硬着陆的前提下控制信贷泡沫。加文•戴维斯认为,迄今为止,对罗思义一方对多错少,考虑到中国的特色,长时间的软着陆似乎仍是可能性最高的情况。不过,如果中国政府控制信贷所耗费的时间越长,硬着陆的概率就越高。(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将走内地与香港合作模式】
目前,中美双方持续两年多的跨境审计谈判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双方的合作备忘录,中国证监会已在之前的几个月中陆陆续续地将部分"四大"的底稿交给美方,但其并未透露底稿所牵涉的中概股公司具体名单。据悉,美国资本市场上有400多家中概股公司。过去两年,数十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爆发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合规等一系列丑闻,而这些上市公司背后的审计公司多是在赴境外上市业务中有着绝对优势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成员所。对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包括"四大"在内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成员所提供其审计底稿,但是后者以中国监管层的禁令为由拒绝了SEC的要求。经过两年多的博弈,2013年5月,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PCAOB达成共识,签署了执法合作备忘录,开展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中方与美方正按照合作备忘录内容来逐步执行。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与证监会和香港的合作方式类似,在中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中国证监会并不允许"四大"直接将审计底稿交由美方,而是上交给中国证监会,由证监会审核后交由美方,这显然是个折中的合作方案。(LYZR)返回目录
【政策:上交所时隔9年重修开放式基金新规】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近日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放式基金业务管理办法》,新《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放式基金认购、申购、赎回业务办理规则(试行)》(上证债字〔2005〕29号)同时废止。《办法》所指开放式基金包括沪市上市开放式基金(简称"上证LOF")和原上证基金通基金(在上交所挂牌进行认购、申购、赎回,但不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等开放式基金,但不包括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简称ETF)和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办法》规定了开放式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认购、申购、赎回、交易、转托管以及分级基金份额的分拆、合并等业务。《办法》实施后,符合上市条件的开放式基金可申请在上交所场内挂牌交易,分级基金的母基金份额和子份额可同时申请上市交易,分级基金的母基金份额和子份额之间可以通过分拆、合并进行实时配对转换。上交所介绍,与市场现有LOF基金相比,上证LOF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功能全。分级基金的母基金份额和子份额均可申请上市交易。母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可为母基金份额持有人提供便捷的退出通道。此外,上证LOF支持基金管理人按投资者基金份额持有期长短分档设置费率,投资者跨市场转托管不影响持有期的计算。二是效率高。投资者当日买入基金份额,当日可提交赎回申报,提高了一、二级市场间的套利效率。支持分级基金场内实时分拆、合并,即分级基金的母基金份额可实时分拆成子基金份额卖出,子份额也可实时合并成母基金份额卖出或赎回。实时分拆、合并有利于平抑基金二级市场折溢价,完善分级基金母、子份额之间的套利机制,提高定价效率。三是更符合投资者的交易习惯。上证LOF采用场内"金额认购"、"金额申购"、"份额赎回"、"份额转托管"的申报方式,和场外开放式基金的申报方式一致,更符合投资者的交易习惯。(L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香港拟设处置机制防范金融机构倒闭】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推出连串监管改革措施,务求提高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和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了应对个别金融机构"大得不能倒"的风险,确保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香港特区政府日前提出建议,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一旦濒临倒闭,港府有关部门将有权接管其全数资产,或将其强制出售给另一家愿意接收且经营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据悉,香港特区政府将会就上述建议展开为期三个月的第一阶段公众咨询。内部消息人士表示,本次建议设立处置金融机构的机制,主要是要确保包括支付、结算及交收等在内的重要金融服务可持续运作,避免出现系统性破坏,同时也可保障储户、投资者以及保单持有人的权益,并确保公共资源可以被适当运用。根据初步建议,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一旦濒临倒闭,当局还可选择要求将其债权转换成股权,或由特区政府设立的过渡机构购入其较优质的资产甚至是全面接管。不过,如果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不具有系统重要性,则只会按现有机制进行清盘。(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相比中国,美国地方债务增速更快】
2013年,美国债券市场"哀鸿一片",巴克莱地方债指数大幅下跌2.58%,创下了1994年以来的最差表现,此前仅1999年和2008年出现过下跌,"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掌管的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也录得亏损,市场疲弱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也涉及地方债台高筑、资不抵债的噩耗。截至目前,多数机构对新的一年美国债券持消极态度。它们表示,2013年美国3.7万亿美元规模的地方债券经历了自2008年以来最差表现,而今年其或将创下近30多年来首次连续两年地方债券收益率为负的纪录,上一次出现该种情况已可追溯至1980年~1981年期间。我们注意到,美国地方债务增长比中国还快,2010年美国地方债务为2万亿美元,2013年已经达到3.7万亿美元。如此迅速的债务增长令多数城市难以喘气。比如,素有"汽车之城"的底特律市因负债超过180亿美元,已成为美国历史上获准申请破产的最大城市,这或许只是美国地方债务的缩影之一。2010年,华尔街知名分析师惠特尼(MEREDITH WHITNEY)就曾表示,美国各级政府的主要收入除了税收,便是债券。债券违约势必重挫美国地方政府信誉,导致新的债券无人问津,政府收入会继续减少。地方债务危机有可能成为房地产泡沫之后,美国经济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在美国股市连续四年录得高成长之下,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反而日薄西山。更可叹的是,美国地方债务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完全不同,因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投资基础设施形成的,经济依然呈现高速增长,美国地方债务则是因社保。(AZYR)返回目录
【市场:华尔街投行唱衰新兴国家资本市场】
对于大多数新兴市场投资者而言2013是辛酸的一年,这一年发展中经济体的资产价格普遍下跌。不过仍有一些投资者在犹豫,希望新兴市场可以在2014年温和回升。日前,华尔街不少投行对新兴市场的悲观预期给这些投资者又泼去一盆凉水,它们认为去年新兴市场资产暴跌、股票表现落后发达国家幅度创1998年以来最大,并非只是一个短暂的市场抛售行为。高盛建议投资者把对发展国家配置减少三分之一,预期这些国家未来10年的股票、债券和货币将"显着低于大市表现"。摩根大通预期未来几年内新兴市场本币债券回报率,将跌至2004年以来平均水平的10%。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巴西雷亚尔、土耳其里拉和俄罗斯卢布将在2013年暴跌17%之后继续下滑。据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编制的数据,按照美元计算在截至2012年年底的10年中,新兴市场本币债券回报率达到205%,同期美国国债回报率为58%。在此期间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上涨了261%,高出MSCI发达国家指数则上涨59%的表现。去年情况发生逆转。新兴国家债券指数下跌了6.3%,跌幅创下自摩根大通编制该指数以来最大。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下跌了5%,而MSCI发达国家股票指数则上涨了24%。彭博数据显示,新兴市场股市表现创下15年以来最差。德意志银行认为2014年新兴国家股市将比发达国家差10%。衡量21个发展中市场股市的明晟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在2014年前四个交易日下滑3.1%,该指数2013年全年下跌5%。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欧洲股市去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上涨,这凸显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RLJL)返回目录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