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星期四

墙外楼: 南方周末: 单独二胎放开前的博弈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 your customer base.

Start a lead gen campaign on LaunchBit and cost-effectively grow your compan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南方周末: 单独二胎放开前的博弈
Feb 13th 2014, 11:46, by 墙外仙

"多少年坚决不让动、不许动,现在能迈出这一步不容易。"

"人口是分母,GDP是分子,有人担心分母变大之后,影响人均GDP。"

备受期待的"单独二胎"新政策,出现在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

作为一项影响13亿人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因此不到最后一刻,官方很少走漏风声。就在消息正式发布前两天,国家卫计委官员对于外界的猜测还专门予以否认。

多年来,有关放开二胎的呼声和争论从未间断。"多少年坚决不让动、不许动,现在能迈出这一步不容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位国内人口学界的权威学者曾多次上书中央,要求逐渐全面放开二胎。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单独二胎"政策历经十年酝酿,无数次的调研、讨论和测算。新政酝酿阶段,曾有多个方案进入决策层视野,有关二胎放开的博弈可见一斑。这其中既涉及不同智库之间的竞争,亦有民间社会与官方的角力,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权衡。

前传:两个调研的分野

国家卫计委官员近日称,完善计生政策准备工作的启动始于2008年。但其实在本世纪初,卫计委就已经着手调研。

2004年4月,18位人口专家历时两年完成了一份调研报告《关于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上书国家计生委。建议先放开"单独二胎",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全面二胎"。负责牵头的顾宝昌回忆,调研实际上是由国家计生委赞助的,但是计生委为了低调起见,要求专家以个人名义展开。计生委领导当时批复:赞同现在着手,否则会陷入被动。

调研的一个动因,跟生育率太低有关。从1992年开始,中国总和生育率就低于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到2000年只有1.6,更是跻身世界生育率最低国家行列。报告担心,"如果政策不变,总人口将在20年左右达到零增长"。

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对于生育率的不同估计,成为日后二胎政策"稳定派"和"渐进派"核心分歧所在。

这一建议当即引起高层重视。2004年6月,时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提议,在河北保定召开一次关于生育政策的内部研讨会,时任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也到了场。

调研报告的出台引起质疑。"很多人担心,生育政策一旦放宽,势必造成生育反弹,人口失控,而且计生部门就没工作可干了。"报告的牵头人之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王丰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最终反对声音占了上风,建议没有了下文。

相比之下,卫计委的另一个调研报告的命运迥然不同。2004年2月,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北京成立,组长为三个重量级官员: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和原国务委员宋健,成员有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三百多位专家。课题组由计生委旗下两个机构负责,一个是负责政策规划的规划和信息司,另一个是官方智库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经过两年多调研后,2007年1月,课题组推出了一份近300万字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建议"十一五"时期保持生育政策稳定。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1990年代以来,总和生育率一直稳定在1.8左右。

这引起学界的一片质疑。"数据处理上存在偏差,比如流动人口、生育当中的妇女被统计进来,而很多未生育妇女因为人员流动没算进来,没做加权,这个抽样不太能说明问题。"人口问题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华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1.8的生育率导致政策趋于保守。

中央对这份报告很看重。接近卫计委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调研、写作过程中,课题组向中央有关领导汇报了近十次。

尽管这份报告不提倡改变当前计生政策,但报告也认识到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比如性别失衡和急剧老年化等等。报告指出,要及时开展生育政策的前瞻性研究,这为未来卫计委政策松动埋下伏笔。

推进:倒逼下的"蛋"

中央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总体稳定,但实际上"单独二胎"已在多省农村悄然展开。国务院参事、原中国人口与研究中心主任马力回忆,"在实施'双独二胎'政策后,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吉林、安徽、福建等7省份农村陆续实施了'单独二胎'政策。"

"计生政策自1978年出台后,35年来不断据国情、省情调整,从最早农村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到取消二胎间隔,再到双独二胎,再至农村单独二胎,直至这次全国范围的单独二胎,都是延续了这一思路。"马力说,"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计划生育政策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始终沿着给予'独生子女家庭'相应的代际补偿开展,这更体现公平。"

卫计委调整生育政策提上日程,是在2009年要求改变的呼声渐涨之后。当时,低生育率所带来的弊端日益严峻,如老龄化问题急剧恶化、民工荒、高考人数锐减等等。据《财经》报道,有领导、地方不断上书中央,中央批到国家人口计生委,计生委压力很大。

从那年开始,二胎政策是否放开,成为每年两会上最热话题之一,代表委员关于放开二胎的议案提案也多了起来。人口计生委很支持这样的方案,但阻力来自部委中的经济部门。"人口是分母,GDP是分子,有人担心分母变大之后,影响人均GDP。"顾宝昌说。

人口学者们并没有放弃。2009年,顾宝昌和国内25位人口学者再次上书中央,认为分步放开二胎的时机已经成熟。依据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总和生育率降到1.33。"如果等到中国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再采取措施提高生育水平,为时已晚。"

但这个提法再次遭到了部分专家反对。"统计局的数据是未经调整的数据。"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翟振武对南方周末记者举例说,日本生育率都有1.4,中国怎么可能低于日本。比如一些黑户等原因,很多0岁的孩子没报上来。

顾宝昌认为,任何统计都有水分,但即便把水分放进去,这个出生率还是很低,因为每次调查都在下降。

这份报告的另外一项调研成果,亦被认为缺乏说服力。课题组针对已经实行"二胎政策"二十多年的四个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发现,在这个总覆盖人口八百多万的区域,多年的生育水平都保持在2以下。

马力认为,全国有5个省和4个地区执行"二胎政策",而只有山西翼城和甘肃酒泉两地是低生育水平,其他地方生育水平在全国均属不低或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教育水平、计生政策、计生工作等因素,都会导致生育水平下降,因此,仅翼城、酒泉低生育水平,不能代表人口发展普遍规律,更不能证明仅是计生政策决定的。

标志性突破出现在2010年初的全国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

卫计委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早专家委员会汇总了学界的四个方案给决策层,最后多数学者的"单独二胎"建议被相中。第二个方案是全面放开二胎,如北京大学教授曾毅提出的"二胎晚育软着陆"方案,即在适当晚育间隔前提下,不分地域、城乡或是否独生子女,均可生二胎。第三是维持现状,第四是收紧。

陆华杰将四个方案形象地称为稳定派、渐进派、突变派和紧缩派。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近日透露,后两个方案因为与群众期待相悖,将导致人口结构性问题,首先被决策层否定,而第二个方案被否,是因为担心会导致人口大幅波动,给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压力。

为什么不全面放开二孩,要谨慎推进?马力说,"制定政策的原则是:人口切忌大起大落。积累的生育数量越多,一旦释放,等于头顶上顶的水库风险越大。人口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最基础的要素,中国三次出生高峰,已给国家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调整生育政策要"整体稳定、适度调整、因地制宜,以实现软着陆的目标"。

搁浅:数据不准,怎么拍板

在这个方案被采纳之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测算和论证工作。据马力透露,调研项目覆盖多个层面,测算翔实,比如放开单独可惠及多少家庭,多少家庭可能不生,近期、远期生育比例等等。为了数据的可靠性、方案的可行性,计生委建立了中央到村的六级计生系统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实时变动,利用人口分要素、多维家庭、微观等各种模型进行预测,对敏感数据反复推敲。

国家人口计生委还利用教育、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开展比对和校验,看哪个更靠谱。马力举例,教育部统计全国有多少6岁孩子进小学,倒推6年前出生的人口数。甚至对13亿人口身份证号码一个个校验,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承担调研测算任务的是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除此之外,国家人口计生委还把一些课题交给各大高校、社科院的人口所,组织多方案测算比较。

据公开报道,"单独二胎"实施方案,最早设计了"三步走"策略:2011年,浙江等五省首批试点;其后,开放北京、上海、天津等六个左右省市;其他省份则为第三批。最终在"十二五"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二胎"政策。

据了解,2010年11月初,方案由国家人口计生委提交至国务院。但之后一直没有进展。

2011年4月,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普查结果显示,总和生育率仅有1.18。2000年到2010年,人口净增七千多万,少儿人口降至16.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8.9%。

"六普"数据面世后,多方测算均表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小于1.8的官方调控目标。王丰对总和生育率的测算结果为1.5,翟振武的测算结果也仅为1.65左右。

人口学者再次呼吁,生育政策调整刻不容缓。

据《财经》报道,2011年5月5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提交《关于〈完善单独政策初步测算报告〉的报告》。一项主要的测算结果是:假设目前中国生育率是1.5,未来峰值人口是14.2亿人;假设生育率达到1.8,峰值人口在15亿人左右,此两种峰值出现的时间均为2030年前后。这意味着,这两个峰值均在粮食供应和公共服务承受的范围之内。

2011年6月,在此测算基础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工作会议通过新的"单独二胎"方案,不久上报国务院,新方案未形成选择试点省份的倾向性意见,而是能否"开始单独二胎试点"的请示。

接近卫计委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问题出在究竟是继续采纳卫计委的1.8生育率,还是选择专家测算的数据。"专家们争论不下,让决策层左右为难。不知道该信谁的,数据不准,怎么拍板。"

定案:因为四个共识

政府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至2015年之前不动摇。学界再次坐不住了。

2012年7月,一份由15位国内法学、人口学学者联名签署的修法建议书,正式寄送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该修法意见书请求立法者全面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取消对公民生育权的限制,废止生育审批制度,废止社会抚养费制度。

十八大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智库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大型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中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

基于此,二十多位人口学者再次建议完善生育政策势在必行,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孩"的目标。

专家认为,分区域分步骤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放开二胎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参与者陆华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某些政府部门和学界一部分人的反对,计生政策的完善又耽误了下来。"这种反对很大程度上跟观念有关。比如人口增多之后,会带来贫困和污染、资源短缺等等。"顾宝昌说。

学界开始通过舆论施压。人口专家关于人口红利将在2013年面临拐点的言论经常见诸报端。这意味着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消减,进而变为负贡献。2013年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再次提议分省放开二胎。

在马力看来,单独二胎政策之所以在现在这个节点上推出,是因为四大共识。一个是生育率下降,出现更广泛、深刻的人口结构问题,综合人口问题凸显。第二,2013年是深度人口红利期,抚养比最低,是最有利时机。第三,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二元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第四,兑现三十年前制定独生子女政策时的承诺,当时中央在给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中提出:到30年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国家卫计委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下一个五年计划应该全面放开,变成鼓励生育。计划生育原意是家庭计划,到时候要回归原意,帮助家庭实现他们希望的子女数。不是作为一个审批指标来推行。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