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星期四

墙外楼: 官场上的饭局政治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 your customer base.

Start a lead gen campaign on LaunchBit and cost-effectively grow your compan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官场上的饭局政治
Feb 13th 2014, 00:49, by 墙外仙

饭局,是人们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官员尤好饭局。十八大之后,这些饭局虽明显减少,但不妨碍在饭桌上,依然要讲政治。通过饭局可以产生决策,可以张扬势力,可以收纳或排斥,可以论资排辈或攀比高低,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个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升华成细致和有效的政治工具。据称,官场上饭局讲求"四重要",即谁请客不重要,谁被请更重要;谁点菜不重要,坐哪里才重要;吃什么不重要,说什么才重要;在哪儿吃不重要,最终成果才重要。这里面都大有文章。近日,反腐败期刊《廉政瞭望》对此进行了梳理称。

谁请客不重要,谁被请更重要

据称,原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就和商人吉立昌特别"投缘",经常在一起吃饭。一次,倪发科应吉立昌的邀请,去吉家吃羊肉饺子。吃完饭后,倪发科顺手挑了吉立昌3块较大的玉石籽料带回家。官员老是跑到商人家里吃饭,这种官商关系自然是很不正常,如"大师"王林家就经常举办官员盛宴。

能参加一定分量的饭局,意味着一种资格。意义越是重要的饭局,自然越封闭,级别越高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有时候,通过几次吃饭,本来不认识的人可以建立甚至加强联系,构织起一种特殊的关系网。原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爱交朋友、爱请客是出了名的。在重庆,王的东北客人不断,这些大小饭局中,就有徐明这些圈内朋友。王立军还吃出了科技,在他的一百多项专利中,包含了"循环式传菜火锅宴会桌"。据说该专利能够自动循环传菜,并能供十数人或数十人同桌方便用餐。

2005年,广东村级换届,广州市增城石滩镇麻车村的两名村主任候选人雇用 20多辆中巴车,争相宴请全村9000多名村民吃饭,一吃就是10多天,花费超过百万元,结局自然是得不偿失。事后当地有人表示:"这就是不懂'政治',哪能这样大规模'撒网'呢?一下子请这么多的客人,已经失去了请客的本意。"

而现在的官员只要听到纪委请喝茶、就像听到廉政公署请喝咖啡,早就汗流浃背。自然,人们关注的也不是请客方,而是客人。

谁点菜不重要,坐哪里才重要

不得不承认,历史上发明圆桌的那个人是个天才,因为圆桌的含意是"平等"和"团结"。相传,亚瑟王的圆桌打破了12骑士的等级,每个人都看似平等了,但其实并非这样,比如亚瑟王的位置后面就撑着华盖,因为他才是NO.1。

NO.1 坐的位置自然是很讲究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主位,有的地方谦虚地称为"主陪"。主位为什么要面对大厅的入口?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这儿可以观察全体,以及人员的进入,从而起到控制整场宴会的作用。其他人往往则是以这个席位为中心,按重要程度依次围聚,在整场饭局中,大家都在靠近中心,关注那个人的语言和动作传递出来的蛛丝马迹。

上世纪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上,曾经展现过森严的等级,所有人的目光都要专注于斯大林,频繁祝酒后,大家起身走向领袖碰杯,权力的集中由此得到了象征体现。希特勒也经常在宴会座位的安排上煞费苦心,离自己近的该是戈培尔或戈林没有定论,全看此时需要鼓励还是制约他们。

当然,给其他人排位子,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种席位的安排是很讲究和复杂的,坐什么样的位子对应着什么样的职务、年龄、亲疏关系。当然这种排列并不固定,席间要是有人临时加入,这种脆弱的平衡就得重新被打破。

一名市政府副秘书长表示,有时候,一块桌布都有非同寻常的含义。如果有几桌客人,且难以用方位设置的办法来突出主台,就要利用主台与其他餐台的桌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来突出主台。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问题,在桌次安排上不用数字,而是通过花卉名称不同加以区别。

上述官员是北方人,他说以单位名义宴请客人有一定规矩:一般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但有些地方经常会让客人坐在主陪的位置上,而副主陪的位置坐了一名司机,"大概他们觉得,这个位置是上菜的地方,一点都不重要"。

据湖南衡阳市接待处网站上一篇文章介绍,多桌宴会各餐桌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5米,主宾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离应不少于2米,餐桌距四周墙壁应不少于1.2米。

当然,和民间请客一般由主人点菜不同,官场上的主位者往往不会亲自点菜。"负责接待的办公室主任通常会在领导来之前把菜点好,等主客到达之时凉菜必须上好,绝不能让桌子空着,这是大忌。"上述人士表示,"但现在这些规矩已经简化了不少。

吃什么不重要,说什么才重要

有人说,餐桌是一个特别的政治场域,它像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政治的角力、权势的较量皆在这里无声上演,"吃饭是最细致而有效的政治工具"。

饭桌上,官员们的话通常不少。有地方官员表示,饭桌上碰到一个北京来的官员,大家总会追着问这问那。梁文道说,爱在饭桌上聊官场轶闻,多半是为了展示自己人脉广,消息灵。

据称,一些官员在饭桌上"嗨了"以后,要跪下来和你拜把兄弟的场面,那种感情的流露,绝不亚于去年在餐桌上下跪的泰州官员张爱华。分清饭桌上的真话和假话,那是会吃饭的表现。

饭桌上最令人反感的,是一些职务不高,却官气十足的人喜欢"即兴指示"。一名媒体人回忆,他曾在某省跟一官员吃饭,桌上除他外都是此公的下属。此公一讲话,桌上另一人就立马放下筷子拿起纸笔记录,其他官员则对此视若无睹。

在哪儿吃不重要,最终成果才重要

据媒体报道,王岐山在广州、海南、北京等地任职时,交游士林,商界学界亦多故人。但去年的所有饭局,王岐山都一应不赴。他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既遵守了中央规定,又避免了老友生疏。

习近平在一次与领导干部交流谈心时就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官员喜欢吃吃喝喝,是很多人的固定印象。其实,一部分官员早已厌倦了应酬吃喝,很愿意回家吃。

原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用博客展示过一幅招商的宏大场景。当地干部为了不同的项目,盯着不同的客商,有时在一个饭桌上能碰到好几路招商人马。张新实戏称"成了吃饭游击队"。

好在当时这些官员们"吃"出了成果,在上海新世界大酒店的45层旋转餐厅上,同时坐着市档案局的正副局长,上海市委接待办的处长惊讶地说,我们见过全国各地那么多招商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档案局的人也出来招商。饭桌上的一个客商当即表示,一个月之内打1,000万元到宿迁注册投资。

饭桌上解决问题,有时可以提高效率。1999年春节,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到湖北看望慰问灾民。除夕夜,朱总理及家人召集随行人员吃了一顿家庭式的年夜饭,席间谈到了能否涨工资的问题,但就当时的形势恐难实行。在国家计委任职的张国宝提出增加节假日的问题。他说是否可以增加节假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休息机会,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种方式。对这个问题,席间大家似乎都赞同。春节假期后,朱镕基回到北京就把此事提上议程,通过正常程序,最终得以落实。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早些年在无锡主政时,接受过人民网的一次访谈。他说:"我非常想回家吃饭,但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现在我是把回家吃饭作为一种奢侈。我们来来往往的客人比较多,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我们要尽地主之仪,我们要代表城市来欢迎他们、接待他们,通过欢迎他们、接待他们,我们介绍无锡的情况,同时我们也通过这个渠道来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相互之间理解、促进、帮助。"

报道称,官员并非不能在外吃饭,关键要把好尺度。当然,没人提倡官员必须天天"回家吃饭",这不,刘志军(原铁道部部长,已被判死缓)妻子还说他天天晚上都回家吃饭,从不出去呢。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