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星期四

墙外楼: 三四线城市 经济走向何方?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 your customer base.

Start a lead gen campaign on LaunchBit and cost-effectively grow your compan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三四线城市 经济走向何方?
Feb 13th 2014, 11:45, by 墙外仙

我的家乡是湖北某不太知名的地级市,但是因为离武汉汽车只有一个半小时距离,所以落了个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的虚名。之所以说是虚名,是因为近年来论gdp,我的家乡在湖北省保不住第二的位置。这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建国初期,得益于武汉中心城市圈的地理优势,因为有采矿业、纺织业、造船业等几大厂的支撑,在湖北省也算是新起之秀。后因国有企业改革,几大厂纷纷倒闭,城市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几个资源型重工业企业,一方面受国内经济转型的大环境影响,一方面是国企的低效率运作滋生了大量的贪污腐败,总之是亏本清算了事。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国有企业的员工纷纷下海,这些人成为了最早的万元户,其中也包括我父亲。而90年代则见证了一大批上有老下有小的4050下岗待业。家乡的经济一度一蹶不振。感谢改革的春风终于从南方吹到了中部的这个小城市,个体户慢慢多了起来。但是由于缺少了支柱产业,家乡的经济依然不怎么样。

90年代末,招商引资开始火了起来。德企、日企等纷纷也来到了这个小城市投资,当然主要是捡便宜,几乎家乡现在还算不错的企业,都有着外资的背景,而类似我爸原来单位这样的老国企,也纷纷以很低的价格卖个了外商。当时都觉得这些外商怎么这么啥,都一堆烂摊子,干嘛要收这个破烂。现在看来老外还是眼光长远,当时买这些国有资产,都是带地皮一起收的,虽然这些国企的其他资产都成了赔钱货,但是光这几年地皮价格翻番赚的钱,也已经足够把这个窟窿给补回来了。

家乡政府把卖家产的钱,用来在原来的城市郊区建了个新城,政府和一些重要的单位都搬了过去,于是又炒热了一大片地皮。这几年回家乡,觉得真是变化挺大的,小的时候生活的地方现在都已经变成了风景区,各种湖景商业区开发,已经慢慢有点象大城市的缩影。

十一五期间,跟着外商的步伐,国内的商人们也开始嗅到了三四线城市的商机,纷纷开始投资商业地产和住房地产。家乡的高楼林立让我有一阵特别不适应,这些高楼不仅仅卖给了家乡的父老,进城的农民,同样也吸引着一批逃离北上广回家置业的年轻人。于是我们这些北漂还在愁着怎么弄到一套房子的时候,家乡的父老们已经人手两三套房。不同是,北京的炒房客手上的房子都成了金疙瘩,而家乡的父老们多套房的基本都在空置,租也租不上价,卖也没人要,而看着新售的楼盘价格不断上扬,乡亲们也就只能默默在心里寻求自我安慰。

转眼到了十二五,国外的知名品牌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火热化竞争了三十多年后,认为一线城市的市场机会已经几近饱和,而二三四线城市却是一片蓝海,蕴含着无限商机。于是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让几乎所有在国内发展的外企都开始看好二三线城市,并在战略上向这块处女地倾斜,甚至在品牌定位上迎合二三四线消费者的口味,开发新的产品线。

随着大品牌向小城市探出橄榄枝,商业地产的开发也开始如火如荼。家乡也开始出现各种商圈的炒作,甚至吸引了象万达这样的大开发商。除了各种百货,还有伪国贸商圈。走在大上海广场,仿佛是到了santa monica的village,建的相当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商铺的空置率仍然很高,人气也一般。入驻的品牌也不伐一些国际品牌,可见空置的主要原因还是摊位费过高,而家乡百姓的消费还养不活这么多的中高端品牌,于是昔日的集贸市场依然火爆。

总结下来,我对家乡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未来的经济走向不禁有些担心:
1 家乡的经济虽然这些年通过招商引资有了些起色,但是仍然缺乏清晰的路线图,大部分都还是代加工,利润薄,规模小,靠卖地赚gdp的模式也已经被中央下令要控制,这小城市未来走什么路线还真是为市领导着急。当然也看到了市政府的努力,比如卖资源(家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开发区(毗邻武汉在这块上还是缺乏一些竞争优势),但是貌似都有瓶颈。
2 家乡百姓的平均收入依然在2000元左右,而消费却已经和大城市几乎持平。虽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大病医保的普及给老百姓算是吃了个定心丸,但是仍然觉得依靠在老家的收入要支撑快速上涨的物价,仍然是有很大难度。
3 家乡的住房地产存在过渡开发之嫌疑,整体的价格比北上广当然是便宜,但是就当地消费来说,仍然有些高。本土的家乡人并不缺房住,逃离北上广回乡定居的年轻人,也只盯着市内一些好地段的房子。特别是在大城市呆过的人,尤其更重视教育和医疗配套。所以家乡的住房地产势必出现两级分化,也就是中心地段的房子价格继续上扬,仍然不愁卖;而偏僻地段的房子,因为价格低,所以仍然能吸引周边进程的农民置业,毕竟城镇化的进程还在继续,这部分房子也仍然有市场。可是,除此之外的房子将会出现大量的卖不出去,有价无市,加上二手房市场的冷淡,将来真是要出现大批的空置房。而就我今年春节看到的新楼盘,仍然不少,新房仍在不断上市。这样的住房地产市场结构是不健康的,未来肯定会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真心为家乡市政府捏一把汗。
4 家乡的商业地产开发是否有些太超前。不否认三四线城市的商业环境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起色,也开始向高端大气上档次靠拢。但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实力毕竟不能和二线城市相提并论,老百姓平均收入上不去,这么多的商业地产怎么养活。当然家乡也还是有少数有钱人的,这点从豪车豪宅的销售量可以看出。但是这些有钱人除了在家乡消费餐饮,不见得会对高端商业贡献多大的力量,毕竟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有钱还不出国消费或者去大城市消费?

其次,家乡这么个百万人的伪三线城市,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是否需要多个商业中心?我去米国大农村的时候,加州湾区附近的一个小城市sunnyvale,整个城市也就一个village,聚集了macy’s,westfield,northstorm。当然你要说起人口的总量比较,这个我家乡确实有优势。但是中国人多密度大,象家乡这样的小城市,去趟市中心也就15分钟的事,绝对不象米国大概开车都要走将近1个多小时。本来就逛的人多,买的人少,人气不旺,还想学国外的社区概念,玩shopping mall和多商业中心,能行的通么?我当然相信万达的商业决策也绝不是拍脑袋做的,想必也是有分析才作出的决策。但看过大上海广场开业一年多,国贸两年多的惨淡状况,我仍然为明年才开业的万达广场捏一把汗。

总之,按传统观念来说,中国政府尤其是小地方,做事总是好大喜功,贸然激进多过于理性决策。当然我还是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希望这是杞人忧天,对家乡的未来经济走势考虑太消极。

什么是支柱产业?汽车?手机?
产能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业化的必然现象,
珠三角加上长三角,供给全世界的工业品消费都没问题吧,如果马力全开的话,
能源全球运来,原材料国内加上国际供应,中国的极度过剩的产业后备军,极低的工资,组合起来,战无不胜

落后产业向内地转移是趋势
沿海的工资太高了
与其往印度越南转移还不如往内地转移
特别是长江沿线

你这是唱多中国经济么
我想说的是局部经济
三四线城市没有支柱产业,只做代加工,还搞高消费,你觉得能长久么?
其实湖北人还是很精明也很善于钻空子的,这次回家还看到家乡开了个孔雀石博物馆,小学的时候参观孔雀石都是大块的废料按吨卖,现在也已经做成各种工艺品卖上千的价了,但是有价无市啊。跟青晶石比起来,家乡的孔雀石在淘宝上都没人买啊。
所以你说的对,国家的经济目前看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这些小城市呢?一面处处瓶颈,一面还在盲目乐观的推高消费,真是堪忧啊。
不象米国人民现在就很踏实,有钱人过有钱人的日子,没钱的小城市就节衣缩食。当然人家就是节俭也比咱们的消费水平高,只是相对而言

问题是转移之后,沿海干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美帝与欧洲的问题,都转移到中国去了,欧洲经济怎么办?
美欧失业率上升,绝对是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工人工资低惹的祸

中国的工业化,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的话,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降低到百分之十以内,
那么城市的消费也会从工业品消费转向服务业吧?
人对粮食与工业品的消费是有限的,而且相对生产率来讲,工业品极其便宜

这就是走回头路的结果。我们在复习资本主义国家初期的资本无限剥削-》消费疲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老路。
本来走劳动者高福利的路已经相当缓和了上述资本主义的矛盾(二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没有大的危机),但是随着国际化和资本的逐利性,一国内的阶级矛盾被转化为国与国的矛盾。现在就是中国等在干无产阶级的角色,只拉不吃。早晚有崩溃的一天。所以我们国家的经济分布很畸形:一是外向出口经济集中在沿海,一是国内利益的再分配,集中在政治中心。

嗯 所以小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批判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的
敞开国门确实能搞活经济,带来机遇,但同时风险也是加倍的。

小城市慢慢消亡
由于不能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没有支柱产业
传统农业也没有必要,中国的很多小城市慢慢消亡了
很多地方都在搞撤校兼并就是一个微观缩影

非也,支柱产业不是一个城市的必须品实际上,人的聚集,自身就能产生市场需求和供给,并提供发展所谓支柱产业的可能
中国的城市化才到一半,相当于美国1920年和日本1955年的水平,大中小各类城市都有发展的机会

没看出来,各地方的县城都愈发膨大,倒是农村消亡了不少

嗯,回家见闻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地方的人在外挣钱回家花,一时繁荣。当回家的理由消失,比如父母去世后,这些地方会慢慢萎缩的

美国的小城市靠啥产业?

各不相同,欧美有的大公司就在中小城市,另外有的小城市只有一些服务业

我发现好多小城市发展的根本就是吃农民
企业亏损,然后拿着国家补贴,本地农副产品都较便宜
有钱的炒房
其实大家都在混日子,除了农民,创造效益的不多

我发现很多小城市工业发展很猛啊,包括我的老家,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有那么多技术世界领先的企业。这是今年春节期间才听说的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