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6日星期日

墙外楼: 日本一男子向自己公司产的冷冻食品投毒 曾抱怨工资低(原来不只是中国农民工会逆袭啊, 全世界无产者就这样联合起来了…)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ooking for a help desk?

Try Freshdesk - the preferred helpdesk of over 15000 businesses. So easy, sets up in two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日本一男子向自己公司产的冷冻食品投毒 曾抱怨工资低(原来不只是中国农民工会逆袭啊, 全世界无产者就这样联合起来了…)
Jan 26th 2014, 13:49, by 墙外仙

据日本《朝日新闻》1月26日报道,去年年底,日本玛鲁哈日鲁控股子公司阿克力食品群马工厂生产的冷冻食品中检出农药"马拉硫磷"。警方在该工厂合同工阿部利树的工作服中检出了马拉硫磷,之后将其逮捕,但阿部否认自己的罪行。

警方透露,阿部涉嫌于去年将马拉硫磷混入冷冻食品中。此举最终导致工厂召回冷冻食品并停工,对工厂正常业务造成干扰。而调查显示,马拉硫磷被混入的日期同阿部的出勤日期一致。

据悉,阿部是从2005年10月起进入群马工厂工作的。公司介绍,阿部的工作态度没有问题,也没听到过他对职场有什么不满。

在附近居住的一名主妇曾于3年前听他说起"自己虽然不是正式员工,但正在为成为正式员工努力"。另一方面,有人曾听到他抱怨"工资太低,干不下去了"。

发生农药事件后,他还参与了问题产品的召回工作。也曾作为公司一员,接受了一次警方的问话。但是在14日夜晚工作结束后,他就去向不明。

据悉,去年11月该公司就陆续收到投诉称食品中有石油和机油的味道。从该公司的土豆饼中检测出超出基准值(0.01ppm)150万倍的农药马拉硫磷,导致该工厂制造的约640万袋食品成为召回对象。截止本月21日,已经召回了约549万袋。

厚生劳动省发表的数据显示,截止24日为止,2843人称食用问题产品后发生不良反应。

—-

毒饺子事件

2008年底至2009年初,日本发生的因食用中国河北天洋食品厂生产的速冻手工饺子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种种迹象表明,此次中毒事件可能是一起蓄意投毒的刑事案件,而不是一起因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引发的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

毒水饺案一审宣判,投毒者吕月庭被判无期徒刑

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吕月庭因犯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判无期徒刑。2008年,日本和中国承德部分民众在食用河北天洋食品厂的速冻水饺后中毒,经查,被告人吕月庭因对该厂工资待遇不满,用注射器往冷库中的速冻水饺注射甲胺磷。

新闻背景:

  新华网2008年2月2日报道 去年2月初,多家日本媒体报道,1月30日,兵库县和千叶县的3个家庭、共计10名消费者,在购买并食用了河北天洋食品厂生产的饺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这就是后来被日本媒体称之为"毒饺子事件"的缘起。

  如今,整整一年过去了,就在人们以为这起风波已经淡出中日关系之时,日本多家媒体却推出了"毒饺子事件一周年"这个话题。

  日本媒体高调"纪念"

  日本媒体上,1月30日前后的"纪念"活动很是热闹。在《产经新闻》、《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的网站上,设有"毒饺子"专题报道。共同社也播发了相关报道。

  其实一年来,日本媒体一直对"毒饺子"问题穷追不舍,而且对任何有关中国食品问题的消息均大幅报道。

  "毒饺子事件一周年"之际,日本媒体重点渲染的还是对中国食品的不信任感。有日本媒体还采访了当初受"毒饺子"之害的消费者,借消费者之口说"到现在身体还很不好,恐怕还是那些饺子的影响","经历了死一样的感觉",并且说"远离中国食品,也不碰冷冻食品。一家人再也不吃饺子了"。

  偏右翼的《产经新闻》刊载驻北京记者发回的消息称:"毒饺子事件已经一周年,在中国的天洋食品被人投毒的可能性很高,但是搜查工作进展很慢。""日本发生饺子中毒事件后,中国媒体否认是在中国投毒的,以致到现在中国人还以为是日本人干的。""饺子事件的影响超过了中国的预计范围,在这一年中,日本政府一直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寻求真相,在首脑会谈中也谈到这一问题,日本民众对中国食品的不信任感还在扩大……"而作为日本第一大通讯社,共同社则以"饺子事件一周年:日本开始摸索脱离中国食品"为题进行了报道。

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其实,中方从"饺子事件"一开始,就积极配合日方展开相关调查。但是在日本媒体的穷追猛打和极力渲染之下,日本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心至今没有完全恢复。

  据引进"问题饺子"的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日生协)最近的统计,去年4到12月冷冻食品的销售额比上年减少了5%,其中中国产冷冻食品销售减少八成。去年夏季,本来中国食品的销售有望恢复,后来由于又发生三聚氰胺混入奶粉事件,中国食品再度被打入冷宫。

  一年来,相当多的日本家庭主妇对中国食品敬而远之。有时候在商场会碰到一些家庭主妇拿着食品询问工作人员:"这是不是中国产的?"一听说是中国产的,马上就放下了。

  由于消费者远离中国食品,连带引起日本的所有冷冻食品销路不佳,日本的食品企业只好采取尽量选用国产原材料的战略。但据笔者了解,对日本食品企业来说,全部使用国产原材料不是件简单的事,成本要大幅增加,日生协推出的最便宜的国产冷冻饺子也要比中国产的贵三成。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于这种困难局面无异于"雪上加霜"。由于景气迅速下滑,日本民众越来越节俭,更是货比三家,这时候食品提价,就等于自动离开消费者。在如此情势下,一些厂家把中国产的食品伪装成国产品出售,被媒体揭发后,名誉扫地。厂家也有苦衷:"消费者总想买既便宜又安全的产品,我们被逼无奈,实在是束手无策。"

  眼下有家庭主妇告诉笔者:"我们的心情很矛盾,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家里收入减少了,总想尽量选择便宜的食品,无疑中国食品价格低廉,我们也不可能全部买国产的,只能是有选择地一部分买中国产的,一部分买日本产的。"

  据笔者了解,超市里卖的熟食,大部分还是使用中国产的原材料,有店长说:"我们不可能都使用日本产材料,那样成本太高了,只能是中国食品用日本加工法。"

  2009年仍是中日关系隐患

  从一年前开始,日本媒体的"毒饺子"报道形成这么一种舆论倾向:毒饺子事件的投毒行为一定发生在中国,但是中国不彻底追查,不公布细节,不与日方配合,而且甚至认为中国到现在还在隐瞒真相。

  尽管这种先入为主的报道炒作痕迹明显,但还是造成"饺子事件"成为中日关系的潜在隐患。日本内阁府去年底发表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较去年的调查下降2.2个百分点,以31.8%创下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低点。相当多的日本人列举对中国没有好感的原因时,提到是受中国食品一系列事件的影响,"毒饺子"再加上"毒奶",让日本人对中国食品越发有戒心。

  一位分析人士忧虑地指出,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饺子事件"在日本国内被重新炒热的可能,"比如一旦今后中国国内出现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下,一些日本媒体就会借机旧事重提。"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