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省级政府性债务面面观】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意图规避同业监管】
【形势要点:证监会加强纪律检查令资本市场草木皆兵】
【政策:外管局进一步改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形势要点:监管部门不宜干预新三板市场炒作现象】
【形势要点:去年新增信贷投放体现出偏向小微的特点】
【形势要点:房地产仍为吸金大户新增贷款占比近三成】
【形势要点:呆账核销新规有助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形势要点:中小银行走出去有利于从海外补充资本】
【形势要点:证监会放宽农业企业上市门槛】
【形势要点:监管分歧导致影子银行难以规范】
【学界观点:中国的"生前遗嘱"制度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学界观点:银行资产证券化可以拯救中国股市】
【形势要点:中概股应联合投资者集体向SEC维权】
【形势要点:中国应对QE退出应做好国内和国外两手准备】
【形势要点:2014年中国将面临资本流入和流出双重风险】
【市场:流动性收紧预期令全球主要股市继续承压】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省级政府性债务面面观】
在去年底国家审计署发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后,省一级审计机关陆续披露了各自省份的债务情况。至周六(1月25日),在全国除港澳台外共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已有24个披露了相关审计结果,尚缺河北、河南、重庆、安徽、新疆、西藏与青海7个省或自治区。从已发布的这些审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省一级政府性债务的特点。
据安邦咨询(ANBOUND)对已披露审计结果的整理与计算,这24个省级行政区域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共计8.94万亿元,占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同口径地方债比例为82.1%;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共计2.67万亿元,占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同口径地方债比例为78.2%;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共计4.34万亿元,占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同口径地方债比例为79.6%。不论从哪个口径观察,已披露的这些省一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都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
具体而言,省一级政府性债务具有如下特点:
从绝对值看,截至2013年6月底,江苏、广东、四川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最多,分别达到7635.72亿元、6931.64亿元与6530亿元。这一口径债务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的省一级政府共有9个,除四川与湖北外,基本属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排名同样比较靠前。不过,债务总量排名可能会在河北、河南、重庆及安徽四省加入后发生变化。从此前传出的消息看,这四个省份的债务规模不低,尤其是河南与河北,经济总量低于浙江高于辽宁,又都是政府积极负债的地区。
从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看,由于官方没有披露这项数据,我们将各省截至2013年6月底的三类债务简单加总,计算占2013年各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结果显示,三类债务加总后占GDP比重最高的是贵州,达到79.02%,即使只计算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比也达到57.78%,形势最为严峻。其他三类债务占GDP比重较高的省份还包括云南(50.8%)、甘肃(47.01%)与海南(44.84%),显示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总量有限,债务规模虽然不大,形势却相对更差。与这些省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部沿海的广东和山东,庞大的经济总量让债务规模显得不那么刺眼,三类债务占GDP比重分别为16.32%与12.92%。
但有意思的是,从官方公布的债务率看,省一级地方债的风险却是另一番景象。据审计结果,在24个省中,2012年底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最高的是北京,为98.93%,将或有债务折算后的总债务率为99.86%,往后才是贵州(83.62%)、湖北(77.64%)、云南(77.14%)、上海(76.12%)、吉林(75.98%)、四川(71.58%)和海南(70.18%)。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类债务占GDP比重中排名靠前的甘肃,2012年底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只有46.99%,在24个省中排名21。此中差别令人生疑,因债务率考察的是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甘肃较高的三类债务占GDP比重与较低的债务率表明,这一省份在经济总量较低的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综合财力,这与一般的认知不符。
债务率方面的另一组数据也让人感到疑惑。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但在已公布的24个省市中,只有北京最接近100%,为98.93%。唯一的解释是,在尚未公布审计结果的7个省份,以及未具体披露债务率的陕西共8个省份中,其中3个债务率超过了100%。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数据披露才能确实。
从年均增长率看,广东、天津并未披露增长速度,但两个省在分析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并未把债务增长作为问题之一,似乎显示两省的债务增长速度并不高。在其余22个省份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北京,达33.23%,之后是福建(28.26%)和贵州(25.2%);最低的是浙江(13.84%)、湖北(13.65%)、吉林(13.6%)和宁夏(11.84%)。全国来看,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近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97%,披露这项数据的21个省份中,有11个超出平均,10个低于平均,是较为可信的。
最后,从信用风险看,在公布逾期率的22个省份中(甘肃与湖北并未公开披露相关数据),湖南截至2012年底负有偿还责任的逾期债务率最高,为4.1%,之后是云南(4.09%)、内蒙古(3.66%)和四川(3.19%)。湖南和云南的负有担保责任债务的逾期率同样最高,分别为5.58%和5.54%,四川和广东并列第三,均为3.39%。此外,一些地区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债务的逾期率出现了异常,内蒙古的此项指标高达28.31%,山东、江西与山西也有8.82%、8.59%与8.19%的表现,这都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暴露出来的问题。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总体看来,与国家审计署披露的数据显示的一样,各地审计机关发布的审计结果显示,省一级政府性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局部地区严重。贵州、北京与内蒙古的债务情况最值得关注,这些省级行政区域分别在一些债务比率上居全国前列。此外,这一批审计结果或许还存在一些不实之处,可能需要有关部门予以更进一步解读。(ALX)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意图规避同业监管】
近日,银监会成立了银行改革小组,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的治理改革。银行在加强同业业务风险控制的同时,也在试图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来保住同业业务利润。据悉,此前,银行同业业务中买入返售业务模式是银行资金直接对接票据、债券、信托收益权等金融资产,然后由融资方进行兜底,持有资产到期之后进行逆向卖出,并获得一定的收益,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交易风险,也必须计提资本金。对于银行来说,直接贷款对资本的消耗是100%,而买入返售一类业务的资本消耗则在25%左右。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前,银行买入返售资产的余额约在4万亿元左右;2012年之后,买入返售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到2013年第一季度末超过了9万亿元的历史峰值。此后,到2013年11月末,这一资产余额数据在7.5万亿元左右。"现在刚刚出现的模式是通过存款+投资来做。一家银行在另一家银行进行存款,然后这家银行再主导后者进行标的投资。从前者来看,仅仅是做了一项同业的存款,而后者则是根据前者的要求,同时做了存款和类似委托投资。"有银行人士称,这类交易通过模式上的设计能够应对同业业务中对买入返售的监管,但是风险上却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这种业务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操作上很麻烦。如果节后监管层对同业业务的监管力度超出预期,可能业内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新模式来应对。"上述银行人士称,一旦监管施压,银行保住利润的方式就是业务上的创新。(LYZR)
【形势要点:证监会加强纪律检查令资本市场草木皆兵】
时至年关,一则人事调动令资本市场分外紧张。上周二(1月21日),证监会网站发布简讯称,近日,中央批准,王会民同志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由于王会民曾在建行新疆分支机构连续任职18年,位至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而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在1989年至1993年和1994年至1997年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这桩人事任命被认为带有明显的"王氏色彩",被解读为中央将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纪律监管。2013年,中国债券市场几经整顿,牵出众多大佬;2014年,资本市场似乎也将掀起一阵监管风暴。王会民上任未满一周,市场便传出重磅消息。上周五(1月24日),有传闻称,证监会正在调查一个史无前例的老鼠仓内幕交易。消息人士称,该人士名气相当大,名气与王亚伟不相上下。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例正在调查的老鼠仓案可能事发地为深圳。消息传出后,引发市场震动,包括某排名三甲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某知名私募基金经理以及某合资基金投资总监在内的大佬纷传涉案,但均被相关人士予以否认。此外,更传已有25人被移送、4人已逃离的消息,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要指出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幕交易、老鼠仓众多,的确需要一场大规模的整顿行动。不过,运动式的整顿还需要配合制度上的完善,才能真正保证市场"三公"。话说回来,内幕交易与老鼠仓这样的世界级监管难题,在其他更为成熟的市场上都难以有效监管,2011年时,美国市场曾爆出对冲基金帆船集团内幕交易丑闻,去年则有对冲基金巨擘SAC内幕交易的丑闻。由此来看,中国证监会的任务并不轻松。(ALX)
【政策:外管局进一步改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简化融资租赁类公司对外债权外汇管理。对融资租赁类公司开展对外融资租赁业务实行事后登记,由所在地外汇局办理。融资租赁类公司可直接到所在地银行开立境外放款专用账户,用于保留对外融资租赁租金收入,账户内外汇收入结汇可直接向银行申请办理。融资租赁类公司开展对外融资租赁业务,不受现行境内企业境外放款额度限制。二是简化境外投资者受让境内不良资产外汇管理。取消外汇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处置不良资产涉及的外汇收支和汇兑的审批。简化境外投资者受让境内不良资产登记手续。取消外汇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收入结汇核准。取消外汇局对境外投资者处置不良资产所得收益购付汇核准。明确对外处置不良资产所涉担保事项。三是进一步放宽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管理。凡不超过300万美元且不超过中方投资总额15%的前期费用,境内机构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登记后即可办理相关业务。四是进一步放宽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管理。放宽境外放款主体资格要求,允许境内企业向与其具有直接或间接持股关系的境外关联企业放款。取消境外放款额度2年有效使用期限制,境内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境外放款额度期限。对于确有客观原因无法收回本息的境外放款,允许境内企业向所在地外汇分局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五是简化境内机构利润汇出审核。取消企业本年度处置利润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最近一期财务审计报告中属于外方股东"应付股利"和"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的要求。六是改进证券公司《证券业务外汇经营许可证》管理。取消3年换证要求,证券公司按年度将外汇业务有关情况向外汇局报备即可。(RLJL)
【形势要点:监管部门不宜干预新三板市场炒作现象】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首度迎来285家企业的集体挂牌。至此,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621家,超过创业板的企业数量,与中小板接近。据悉,这是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之后,全国股转系统举办的首场集体挂牌仪式。全国股转系统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集体挂牌后,全国股转系统企业挂牌申请、受理、审核、仪式举办等工作步入常态化,将不再有"批次"概念。数据显示,285家企业中,股本500万至1000万元的企业占23%,1000万至2000万元的企业占24%,2000万至5000万元的企业占34%,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19%;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50%,约1/4的企业营业收入逾亿元、净利润超1000万元。从行业分布上看,首批挂牌企业具有鲜明的创新创业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根据交易信息显示,上市交易后,多只新三板公司遭爆炒。其中,麟龙股份涨4100%,报42元,泰达新材涨2272%,报23.72元,威门药业、海能仪器、差旅天下等21股涨逾1000%。在我们看来,新三板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如此爆炒景象实际有利于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应当属于好事,由于其中不涉及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问题,监管部门应吸取IPO新政的教训,不宜干预市场。(AYZR)
【形势要点:去年新增信贷投放体现出偏向小微的特点】
央行周五(1月24日)发布的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去年新增信贷投放整体偏向小微。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55.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39万亿元,同比少增9302亿元。其中,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季末高0.6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3.9个和4个百分点,比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速高2.8个百分点。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4%,比9月末占比高0.3个百分点;全年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3.5%,比1-9月增量占比高0.1个百分点。要指出的是,这种偏重小微信贷的特点,固然是由于政策鼓励——近年来,中国政府与央行着力提升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希望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与利率市场化的深化有关。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解除对市场利率的管制,以及以银行理财竞争为代表的实际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重心明显下沉,争相开拓小微市场。民生、招商等股份制银行在小微贷款方面做出诸多创新,就连国有大行也放低身段,向小微企业敞开方便之门。不过,偏向于小微企业的信贷结构也在抬升市场的风险中枢,尤其在实体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做好应对部分小微企业出现坏账的准备。(ALX)
【形势要点:房地产仍为吸金大户新增贷款占比近三成】
央行周五(1月24日)发布了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据统计,2013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分行业看,报告显示,房地产仍然为吸金大户,12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季末高0.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34万亿元,同比多增9987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8.1%,比1-9月增量占比高0.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工业中长期贷款全年只增2683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服务业中长期贷款约增1.94万亿元(据央行数据计算),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1.8%。房地产占用大量资源的情况并没有太多改观,经济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房地产贷款各分项中,增长最快的是个人购房贷款。12月末,个人房贷余额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7389亿元,占全部房地产贷款的72%。这与去年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量价齐升的情形相符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而在70个大中城市中,去年全年房价上涨的城市有69个,下降的只有温州一个。主要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涨幅均在20%以上。(ALX)
【形势要点:呆账核销新规有助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虽然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但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反弹迹象。几日前财政部下发了《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放宽了银行呆账自主核销标准以鼓励银行清理坏账。财政部出台此项政策正值国内银行面临不良贷款连续两年出现反弹,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贷款质量出现较大下滑。普华永道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显示,超过七成银行家对未来三年银行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预期有所下调,近六成认为其所在银行未来三年不良贷款率将超过1%。而综合上市银行业绩信息看,2013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集中在中小微企业。中国建投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由于中小银行的客户大部分集中于零售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所以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暴露速度快于大型银行。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企稳,结构转型持续深入,银行业不良贷款总规模、增速将温和上升,特别是风控能力相对较弱和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可能上升较快。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质量正在下降情况,这次的呆账核销新办法及时给予中小银行核销规模较小的不良贷款方面自由度,另外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贷款公司和城乡信用社等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及证券公司、小贷公司也可参照使用本办法。有业内人士评论,新办法的执行会极大的调动小微金融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促使金融机构快速适应小微信贷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RLF)
【形势要点:中小银行走出去有利于从海外补充资本】
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正在迈大步伐"走出去"。截至目前,在上市中小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民生、浦发、中信、光大和兴业6家银行均已设立香港分行或拥有香港子行,招行和浦发还分别在纽约和伦敦设有分行和代表处。截至2012年末,共有16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了1050家分支机构,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海外的机构数量达到955家,占比高达92%。中资银行走出去,显然与产业走出去是相关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居全球第13位;中国1.6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2.2万家,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不过,并非所有的银行都争取走出去,排名靠前的城商行就曾指出他们的客户有境外金融服务的需求时会把客户推荐给该行的外资行战略投资者。在我们看来,在国内货币政策中性偏紧、上市银行股价集体破净以及国内IPO仍受诸多限制的当下,中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走出去又有了更多的好处,尤其是融资方面,比如重庆银行和徽商银行通过在香港上市是一类,商业银行在海外发展业务,不一定服务于企业走出去,实际上更多地还得依托本地化的业务,在海外业务的基础上,中小商业银行更有利于从海外获得融资。(AYZR)
【形势要点:证监会放宽农业企业上市门槛】
2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引导和鼓励保荐机构加强为农业企业上市提供服务;完善农业企业发行信息披露要求;研究修改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适当放宽财务准入标准,取消财务指标增长的硬性要求;创新融资工具;鼓励农业企业依托新三板进行股权公开挂牌与转让,积极支持其公开发行并上市。在我们看来,证监会此举显然是在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成为"农业金融红利"的又一典型举措。(AYZR)
【形势要点:监管分歧导致影子银行难以规范】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当下中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首要目标之一,而将银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如何界定影子银行的范围,并由此出发统计和评估其规模与影响。前段时间由国务院交办银监会的"国办107号文"显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有央行的官员表示,不同的影子银行定义,政策指向会有差异,政策内涵也会不同。央行一直希望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防范和控制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然而,此官员认为,银监会将银行理财、信托、银行同业等业务排斥在影子银行体系之外,一定程度上容忍银行表外业务快速扩张,无疑让央行被动。当前这种分歧在加深,监管协调难度在增大。一位央行内部参与监管部门政策协调的官员感叹,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比想象的要困难很多。对待影子银行体系需要平衡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对影子银行过于放任,也不能简单一刀切,而央行与银监会各自认定的平衡点尚有显著差异。从国际最新动向看,即使在美国和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对影子银行体系和风险的认识也还处在探索阶段,FSB(金融稳定理事会)虽然提出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三个识别步骤和五类经济功能划分方法,但这仅仅是常识性方案,本身尚不清晰、具体,有赖于各国在实践中完善。因为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央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分歧也难以在短期找到一个稳妥、权威的解决方式,由此导致的困境将成为规范中国影子银行的最直接障碍。(BLF)
【学界观点:中国的"生前遗嘱"制度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保证重要金融机构在经营失败时得到快速有效地处置,避免"大而不倒"的问题,"恢复与处置计划"(即"生前遗嘱")应运而生。所谓"生前遗嘱",是指由金融机构拟定、并向监管机构提交的处置方案,当其陷入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时可以快速有序地启动。由于是在失败之前就定下的方案,因此被比喻为"生前遗嘱"。美国已于2010年在《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率先引入了处置计划并着手实施,英国则在确定处置计划的同时构建了恢复计划。为顺应此国际趋势,目前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平安银行已先后发布了"生前遗嘱"。然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曾刚、全先银认为,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生前遗嘱"在中国的实施还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需要在实践中关注。首先,"生前遗嘱"是否对监管处置机构、法院或者制定它的金融机构有约束力?由于中国没有相关法律,这些都无从探讨。从现实情况看,"遗嘱"可能单纯沦为向监管机构提供信息,为其处置金融机构提供参考的工具。其次,在中国监管分立的情况下,如果不同的监管机构各自制定"生前遗嘱"规则,不同类型的机构又分别向各自监管机构提交,那么政策的不一致性不仅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还可能诱使它们进行"监管套利",结果反倒可能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第三,"生前遗嘱"是金融机构处置制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存款保险、破产等制度的配合,那些制度不仅尚待完善,而且由于归属不同职能机构,监管协调届时又会成为一大问题。(BLF)
【学界观点:银行资产证券化可以拯救中国股市】
近期中国股市呈现出过去8年以来表现最低迷的时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要解决中国股市低迷的问题,短期内一个重要抓手是实现银行股的逆转,这就必须在银行资产证券化上下大功夫。通过把银行手中部分房贷资产打包上市,可以让银行获得现金补充资本金,减少再融资需求,让资本市场放心。银行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条例,最好能够确立一个具有一定权限或额度的国家担保机制。比如说,成立一个上限为5000亿元的证券化保险机构,类似于美国的房地美或房利美,由该机构把银行的房屋贷款买过来,再加上政府的部分担保,卖到债券市场;一旦债券市场的违约率达到一定程度,它能够提供一部分的担保。第二,在证券化的过程中,交易环节必须简单,必须由银行通过中介机构直接卖给投资者,交易链条仅此两段。而且,不得再以证券化的房贷为基础创造金融衍生产品。过长的交易链条必然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使得交易风险放大、资产包的透明度下降。第三,银行必须继续持有部分房贷资产。对于每笔房屋贷款,至少每个区域的房屋贷款,银行必须持有一部分,以便让银行和投资者共担风险,减少其道德风险。如果银行将自己在某一地区或者每一笔房屋贷款全部在市场上转售的话,那么,其可能在未来审批房屋贷款的过程中不考虑风险,因为风险已经完全转嫁给证券市场。中国不必对资产证券化感到畏惧,虽然它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因素,但中国完全可以汲取前车之鉴,避免美国式错误。(NLJL)
【形势要点:中概股应联合投资者集体向SEC维权】
i美股中概30指数周四(23日)收盘大跌5.44%,原因在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当日判决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国分部暂停美国执业资质6个月。SEC认为,这些公司在美国监管机构调查中国企业账务诈欺问题时,"刻意"不提供相关审计文件,这一做法违反了美国法律。实际上,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规定,不经过监管部门允许,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审计底稿。去年5月,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达成审计业务协议,签署了执法合作备忘录:美国会计监管机构在调查案件时,如需向中方调取审计底稿,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国证监会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提供。对于此次SEC的裁定,中国证监会24日表态称,美方无视中方提供审计底稿和进行执法合作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进展,在渠道畅通情况下坚持处罚,对此深表遗憾。中国证监会注意到,这个决定是个初步裁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提起上诉申请复议。希望SEC能从大局出发,正确判断,促进事态妥善解决。中国证监会强调,将在后续事宜上与SEC交涉,此事产生的后果,将由美国承担全部责任。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SEC一刀切的做法的确欠妥,不仅影响到四大中国分部的业务,也影响到了中概股众多的投资者。今后的演变有可能是SEC会利用掌握的审计底稿公布一些负面信息来佐证判决,中概股还可能继续受伤。因此,除了四大申请上诉复议外,中概股应该集体维权,包括联合美国的投资人一起来反对SEC这项错误的决定。(AYZR)
【形势要点:中国应对QE退出应做好国内和国外两手准备】
2013年底,美联储正式宣布从2014年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用三句话概括了美国QE退出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影响还不明显;第二,对冲击有承受能力;第三,挑战不容忽视。"他表示,美国QE退出产生的影响,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被市场反复炒作,可能造成国际资本回流,也会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成本的变化,并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运作。不过,对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QE)政策未来可能产生的冲击,中国有信心能够抵御,也有一定承受能力。中国应对冲击的主要准备有:已经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基本面、财政金融状况和外汇账户仍然稳健;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即便有一些资金流出压力,也可以承受。但对于未来的挑战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安邦(ANBOUND)高级研究员贺军分析称,外管局官员的表态话里有话,显示中国应对QE退出已经有一系列的政策准备。然而,美国退出QE最大的影响就是流动性环境改变,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是资金可能显著流出中国,这会与中国国内的资金紧张状况互相影响、叠加,加大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利率的波动。因此,应对美国QE退出不只是要有面向国际的应对政策,还需要国内政策来配合。(ALJL)
【形势要点:2014年中国将面临资本流入和流出双重风险】
据外汇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2月,银行累计结汇116623亿元人民币(等值18829亿美元),累计售汇99858亿元人民币(等值16126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16765亿元人民币(等值2702亿美元)。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指出,2013年,中国外汇收支状况表明跨境资金净流入压力加大,同时跨境资金流动继续保持震荡。资金流入压力增大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在跨境资金大量流入是和实体经济的活动基本相符,主要反映贸易投资顺差很大。二是企业的顺周期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现在国际市场上流动性非常多,主要货币利率比较低,人民币利率相对较高,又面临升值的压力,很多企业采取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财务运作方式对冲风险,这样就使得企业大量借外汇对外支付,或者是用人民币对外支付,替代了购汇,形成较大流入压力。2014年中国面临的跨境资金增加流入和扩大流出的风险并存。2014年贸易和投资仍然会保持比较大的顺差,这是一个基准情形。此外,去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升值,但是远期的人民币价格显示人民币汇率是贬值方向的,这就刺激了远期的结汇。去年远期净结汇13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银行为对冲远期净结汇风险,提前卖出了外汇,也增加了市场的压力。他建议,不要用贸易和投资的差额直接和外汇储备余额的变动比较。因为,外汇储备余额变动是含了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账面损益的变化,它实际上没有对应的国际收支的交易,也没有对应的跨境资金流动。在双重风险面前,企业包括银行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及时作出一些调整和准备。(RLJL)
【市场:流动性收紧预期令全球主要股市继续承压】
全球股市周五(1月24日)遭遇重挫,美国三大股指跌逾1.9%,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318.24点,跌幅1.96%,至15879.11点,跌破16000的整数关口,创去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一周跌幅3.52%也创下2012年5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90.70点,跌幅为2.15%,至4128.17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8.17点,跌幅为2.09%,至1790.29点。欧洲各国股市也均录得接近2%的跌幅,最重灾区西班牙的股市跌幅更是达到了3.5%。而美欧以外,巴西、阿根廷、土耳其、俄罗斯等发展中经济体股市本周以来的跌幅则更大,并且事实上被认为是这轮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近段时间,阿根廷和乌克兰等国因为经济问题而诱发的社会骚乱使得市场信心遭受了相当大的打击,这反过来加剧了经济困境,形成恶性循环。雪上加霜的情况在于,上周欧美股市的大跌,恰逢上市公司集中发布2013年四季度业绩报告之时。而从过去两周各主要上市公司发布的财报状况来看,企业利润的总体增幅并不如股价的涨势那么强劲,令市场对股市存在泡沫抱以疑虑,并料将引导市场在此后进入挤泡沫过程之中。事实上,在财报发布高峰开始之前,已有市场分析人士警告欧美股市总体市盈率水平偏高,股市的涨势在后市可能难以为继。自2009年3月后,美国股市累计涨幅接近200%,欧洲主要国家股市也在欧债危机中逆势上涨,其中蕴藏的风险一直为充裕的流动性所掩盖。而现在,在美联储预计将于年内彻底结束QE的前景下,"秋后算账"的时机可能已经到来。美联储将于下周二至周三(1月28日-29日)召开年内首度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此次会议上继续缩减购债至少100亿美元。流动性收紧的预期将令全球主要股市继续承压。(RLX)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