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墙外楼: 女孩们的暴力 —— 看待宋彬彬道歉事件的一个角度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女孩们的暴力 —— 看待宋彬彬道歉事件的一个角度
Jan 17th 2014, 01:20, by 墙外仙

近50年前,校长卞仲耘死在了自己的学生——一群女孩子手上。她们是初中生,高中生。她们打死自己校长的武器,是带钉子的桌子腿椅子腿。

她们要校长命的理由是——革命,或者说,要表现自己的革命。她们用纤纤素手,实践了革命这一概念最原初的意义。

近50年后,卞仲耘当年的学生宋彬彬,尽管没有直接参与打人,但为自己当时制止不力,站出来向已经死去的校长道歉。而那些当年直接致校长于死地的女孩们,仍躲在时间的阴影中缄默着。

我猜想:宋彬彬道歉,或许意在唤起这些缄默者的良知。因为根据现有资料,对于校长之死,宋有间接责任,但无直接责任。最该道歉的,轮不到她。

其实,对"文革"研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宋彬彬此番道歉,很大程度上是舆论压力的结果。近年来,要求宋彬彬道歉的声音始终不绝。因为天安门城楼上伟大领袖的接见,因为接见时伟大领袖"要武斗"的鼓励——也是授权,宋彬彬成为红卫兵大规模使用暴力的符号性人物。

事实上,天安门城楼上的接见,是宋彬彬在"文革"中的顶点,也是谢幕。此后她所属的保守红卫兵一派,即被铿锵的革命列车甩下,贴出了师大女附中第一张大字报的宋彬彬,从此成为逍遥派。因此不难理解,她的道歉何以迟来,而人们又何以从她的道歉中,读出了担当之余的不甘与不诚。

另外一个事实是,"文革"之后,法律曾经介入过卞仲耘之死案,以图实现正义。1979年,因污蔑卞仲耘有"作风问题"而推动了对卞的迫害升级的袁淑娥,被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以挟嫌报复罪逮捕。西城区检察院认为袁借"文化大革命"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已构成诽谤罪,但已过追诉时效,1981年3月14日发出"不起诉决定书"。198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在答复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时,认为"西城区人民检察院(80)西检审刑字第72号对袁某某不起诉的决定,应予维持"。

因校长之死被捕的还有一位女三中68届高中学生,叫刘××,她初中是女附中学生,因在打死校长的8·5那天现场施暴突出而被举报。刘××因此被"双开",后来也因同样原因被释放,恢复党籍军籍。

法律在实现正义的过程中一定感到了荒诞:当年直接施加暴力致校长于死地的,竟然是一群花样年华的女孩。在她们动手施暴的前两个月,党中央机关报已经发出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暴力授权。她们折磨、打死校长,不过是在践行革命这一最高律令。

革命激发出来的恶,纯粹而具有想象力。被打死之前的几天,卞仲耘被强迫打扫宿舍楼的厕所。有目击者看到,卞在洗墩布时,一个初二女生按着她的头,逼她喝脏水池里的水,当时,卞仲耘就已经站不稳了。

革命的庄严华兖下,也包裹着人性的血污。围殴卞仲耘时,有高年级学生拉住一个小女孩的手,说别打人,别打人,女孩回头问:你们什么出身?阻止者一愣:我们出身好,怎能阻拦斗黑帮呢?于是不再说什么,只在旁边看着。不只是出身好的学生们参与了殴打校长的行动,一些出身不好而为了证明自己革命的学生,也参与了暴行。革命也有其魔鬼细节,身份与承认的政治,正是革命操弄人性的魔笛。

近年来,探讨极权体制下的个人责任成为显学,其中有一种声音,要求诉诸人性的良知良能,作为抵抗极权政治、不去作恶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样的理论风潮和要求,的确也催开了几粒忏悔的花朵,摇曳在贫乏的历史地平线上。

但是且慢。在施暴的女孩们面前,这种要求,会不会是一种过于高调的后见之明?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被教过同情与怜悯这些价值,而是一直浸泡在斗争哲学中做顺服的工具,她的思想资源与道德资源空空如也,只有简单的革命信条和鲜明的敌我意识,这样的情况,恰如蚂蚁看不到第三度空间的存在,如何让她有超越的可能?而向她们索要忏悔与道歉,在我看来,也是表错了情。

站在今天的时空中,想见当年暴力现场中女孩们的身影,我没有义愤,只有迷惑和庆幸。迷惑的是,革命究竟怎样召唤出人性恶的一面,让这些昨天还与老师们天真嬉戏的孩子,转眼就视老师如寇仇,将其往死里殴打。庆幸的是,文革时,自己的年龄还足够小,没机会去趟革命政治这滩翻云覆雨的浑水,否则,在一个从精神到肉体、从摇篮到坟墓都被高度控制的环境里,能否保全自己的人性,不去作恶,委实不敢想象。

对于那些至今还保持缄默的施暴者,我没有失望,也不存期待。放眼人类历史,她们并不缺乏同盟军。人们都乐于表彰德国人的忏悔精神,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神话。在纽伦堡审判之后,1963年12月有法兰克福审判,审判的是1945年间在奥斯维辛任职的纳粹党卫军成员中"一些十恶不赦之徒"。审判中,这些人中极少有认罪者,而在当时的德国国民中,也对这次审判表现出了十足的冷漠。

这些拒绝认罪者的心态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都死了,通过被绞死和自杀而摆脱了自己的责任,却把他们这些"小人物们"留在困境之中。

汉娜·阿伦特对法兰克福审判中德国人的表现怀有深深的失望和鄙视。她写了长篇的评论《审判奥斯维辛》,但对于从理论上去驳倒这些顽固的德国人似乎并没有什么信心。在文章的结尾,她寄望于"真理的瞬间",在她看来,这些瞬间是"烛照这种堕落、邪恶困境的惟一途径"。而所谓"真理的瞬间",就是轶事,对此,她举例道,在奥斯维辛中,"有一个知道自己将要死去的孩子,他在棚屋的墙上用自己的血写道:'安德利斯·拉帕泡特——活到16岁'"。

诸如此类的轶事,写满了血肉之躯对短暂生命的留恋、热爱,以及脆弱。阿伦特相信,这些生命的呐喊,最终能让罪恶成为罪恶。

受汉娜·阿伦特"轶事"之说的启发,我用"女孩们的暴力"来表达对宋彬彬事件的看法。所期待的,不是少数当事人的悔罪,而是国家的一个道歉和承诺——为将生活沦为杀场、将花季女孩沦为凶手而向国民道歉,并永恒地承诺法治,承诺爱,承诺人道主义。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