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3年胡锦涛主政的十年,往往被称为中国的政策停滞期。
当然,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十年内实际经济规模扩张近四倍。但在他上任前的1990年代末,中国经历了国退民进、数百万人大裁员的经济动荡,之后国内自由化速度迅速放缓。
但自由化并没有彻底停止。胡锦涛和时任总理温家宝启动一场后来备受赞誉的改革:2003年上任伊始,胡温政府就废除了中国实行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
观察家们当时称赞此举有远见又开明。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就可以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使用化肥。此后几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每人粮食产出增长近20%。收入增加了,农民人均消费也增长了24%。中国农村生活水平常年落后于城市,现在终于开始缩小差距了。
但这场改革也有一些不良副作用。根据2000年代初启动的税制改革,地方政府须将60%的企业税收入上交中央政府,现在又废除了历来作为地方政府专项收入的农业税,为地方财政带来沉重打击。
中央发现问题后,承诺向地方政府转移收入,以弥补这个缺口。但不知为何,转移收入一直无法补上这个缺口,令地方财政一直捉襟见肘。
这令地方官员困扰不已。他们的仕途取决于当地经济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他们需要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对新基建项目的投资。
但中央规定,地方政府既不能直接向银行借贷,也不能发行地方政府债,迫使他们另寻融资渠道。
废除农业税为此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既然已经废除农业税,在地方官员眼里,辖区农地就再也不是固定收入来源,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把土地售予民企作开发用途,甚至可以将土地使用权拨给地方政府旗下的自创公司,而这些公司将以土地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为地方基建融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就此应运而生。起初形势发展较为平缓,但自2005年前后开始,农村征地步伐开始加快。
到2009年,中央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农村征地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国各地方政府纷纷将农地拨给LGFV,后者以此为抵押申请贷款,为新公路、水务项目及工业园的建设融资,成千上万的物业开发项目破土兴建。
国有银行乐意向他们放贷。毕竟,贷款方与地方政府有关系,意味着贷款有保障。而地方官员也踊跃借款,奉中央之命「促增长」。
因此,贷款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上月公布的官方审计数据,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债高达18万亿元人民币(22.88万亿港元),相当于中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逾30%。根据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照此推算,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债务合计将达到GDP的57%左右。也有分析师估算,政府隐性债务总额更高出近一倍。
债务扩张如此迅猛,令中央感到不安。去年,中央下令银行停止向财务前景不佳的LGFV贷款。但这种贷款大部分都属表外项目,通过影子银行系统运作;且有证据表明,银行宁愿为短期贷款展期,也不愿引发违约潮。
唯一可持续的解决之道只有进行根本性改革。应当重组有财务实力的LFGV,令其从地方政府分拆出来,独立运作。而LGFV不良贷款应从表外拨回表内,由中央(也许再加上银行)承担一部分债务注销成本。
最重要的是,应该整顿中国财政系统,令地方政府不再以区区50%的收入承担85%的政府开支。
没人会提倡重新开征农业税,但如果无法尽快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央的现代化进程有可能受到施累。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