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文被我改了无数次,已经面目全非了,凑合着看吧。
很多人不用看细节光用大腿想也能猜到"自主研发"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我想你们真意识到只是改名字这个简单的方法的话,你们也许应该谨慎考虑一下是否还要继续相信爱情。
当年汉芯一号事件还没发生的时候,就有一些学校的研究员说国内的芯片和国外差距已经不到一年了。后来汉芯的出现,很多人还真以为国家崛起了。时隔多年,互联网让信息越来越对称了,于是这两天炒得沸沸扬扬的所谓"自主研发",完全成了一个吐槽尤物。 吐槽固然有益身心健康,但是吐槽之余我们是不是得反思一下为什么在2014年依然有"自主研发"的事件发生呢?
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科技一直以来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以前很多技术都是从大学的研究院里诞生,很多行业在国外依然是如此。然而到了互联网时代之后,随着科技公司的兴起,国内外IT类公司的研发部门、研究院的实力起来了,甚至从经费,规模,研发能力上都不输给政府扶持的研究所。 甚至随着开源的崛起,民间技术人士也参与了研发,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不光是TMT,国外的Elon Musk为首的一批私人企业也在挑战能源巨头乃至NASA, 医药研发的经费很多来自企业而不再是国家,在未来随着众筹的兴起,技术研发的门槛会越来越低。 企业和民间研发最大的好处一个是贴近用户,不是什么拍脑袋,一阵乱评估的结果。另一个就是产品的迭代速度,技术发展速度会很快, 资源利用率会高, 但是正如同其他旧事物难以战胜一样,国内外政治机构对技术的把关依然过于保守了,尤其是国内。
国内依然有大量的研发资金是宏观调控的, 这其中的科技研发决策者,对科技研发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 对他们来说,科技和政治早就合二为一了,心中每日所想的就是一个中国梦, 让某种技术成为世界领先, 然而自己早就失去了对新型科技进行客观评估的能力,在这个情况下,研发经费的分配,无非就是看对方的背景, 比如有中科院院士的肯定是牛的, 一个项目博士以上越多越好。
很遗憾,在这个当下,顶着国字号的"自主研发"从基因上就不可能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东西,甚至连山寨能力都没有,很可耻地使用了改名的手段,并且只能沦为人们饭桌上的谈资。 未来要想真正有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诞生,还是得间接扶持到民间,鼓励民间投入,只是有那么多利益关系在里面,这是一个幻想呢,还是幻想呢,还是幻想呢?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