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金融支付功能创新
本来这一篇我是想继续之前的思路,接下来介绍中国的影子银行的,甚至我基本已经快写完了,准备改一改就发上来。但是机缘巧合下接触了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些业务,顿时被这个对我来说全新的领域深深吸引,无法自拔,甚至于将上一篇文章修改完的心思也没有了。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索性由着性子,先将这些算是个人的学习总结跟大家分享一下,权当为大家汇报一下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但这个过程中我的个人感悟是如此的多,以至于我只能尽量梳理,并分成几篇帖子的形式逐步跟大家分享。
个人感悟尽管很多,但有一条我觉得是最为核心的,也成为我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我在最前面跟大家分享。互联网金融(或者说金融电子化)应该经历三个阶段,金融系统的电子化建设、金融业务的电子化受理和电子化金融商业模式的建立,我们正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中间位置。电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之前难以实现或者难以想象的金融模式带到我们眼前,但金融的基本职能,或者说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依然不会发生改变。我们(个人和企业)面临的金融困境是如此之多,让我们每日都如鲠在喉,因此只有重整了产业链条、解决或舒缓了用户实际问题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无论它是线上还是线下,融合了多少计算机技术和数据。
一、疯狂的余额宝和移动支付
还是先从热点事件说起吧。2013年国内金融市场的大事件数不胜数,但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余额宝。自2013年6月13日推出以来,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余额宝完成了从0到1853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增长,创造了一个中国金融史上的奇迹。其合作方天弘基金从市场中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摇身一变成为市场顶礼膜拜的传奇,成为和嘉实、华夏一样新产品路演必经的一站。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经理王登峰甚至被称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最有权势的80后。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请恕我先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下支付宝和余额宝给还不甚了解的朋友。支付宝是中国版的PayPal(尽管其规模早已超越正版PayPal),是阿里巴巴基于淘宝电子商务平台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渐渐拓展自己的应用场景,跳出了淘宝的范围局限,成长为中国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46.6%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中国线上支付的鳌头(在线下支付市场,银联的POS系统垄断了市场,支付宝尚无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如同我们银行当中的活期账户一样,我们存在支付宝中用于支付的常备资金是没有利息收入的(我们姑且认为活期存款0.3%的年化收益率等于没有)。因此,支付宝和国内一家货币基金天弘基金完成了合作,开发出了余额宝这一款产品。就如同其简洁的使用界面一样,其背后的原理也非常简单,支付宝自动将你划入余额宝的资金购买一款货币基金产品,并且实现T+0的申购赎回,你可以在需要支付的时候直接将余额宝中的资金零时滞的划入支付宝账户完成支付,甚至你可以直接使用余额宝账户进行支付。无论划入还是划出,全部操作仅是在你的手机上点一下你的余额宝"转入/转出"按钮那么简单。并且,余额宝人性化的推出了收益实时查询的功能,你每天都可以直观的看到昨天、上周、上个月收货了多少收益,以及每天的收益率是多少。这个小细节设计痛击了人们获得收益的小小满足感,你无法想象每天早上醒来就用手机打开余额宝查看昨天又收货了几块钱利息成为了多少人幸福的小习惯。
客观的讲,在中国市场化收益率大幅上升的2013年下半年(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原因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推出这样一款产品,支付宝占据了天时地利,毕竟货币基金6%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跟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相比实在是过于惹眼。如果你有印象的话,PayPal也曾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推出了货币基金的挂钩产品并红极一时,但随着美国宽松货币环境的到来,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导致人气渐失并最终退出了舞台。中国的高收益率也不会永久持续,终究有一天余额宝会因为经济的变化和同业的竞争褪去现在的光环,但任何一个目睹了这一奇迹的金融从业人员,都不会忽视它曾经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深思。这种思考并不仅仅是沉淀在从业人员的中下层,从传统金融领域的巨头们今年的公开讲话和行动看,他们同样看到互联网金融的风暴已经近在眼前,必然将传统金融业态席卷的面目全非,正如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在内部新年晚会上的讲话"未来平安的竞争对象不会是传统领域的金融巨头,而是更为广泛的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发令枪已经响了,我们必须要快跑,谁跑得快,谁就能活下来。"
支付宝(余额宝)之所以能成功,其对金融支付职能的梳理完善是根本原因。支付功能是金融产业最为核心的功能,却是最被传统金融公司忽视的功能。尽管中国银联的组建和中国现代化清分结算体系的建立(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这两个极为重要的金融产业基础设施却都是2000年以后方才开始建设,2005年左右才投入使用)大大的改善了支付的时效性,但显然光有基础设施远远不够,依托其上的服务同样重要。在线上,各个银行的网上银行即使对我这个从业人员来说也面临着管理不顺的棘手问题,众多的优盾、插件、客户端,不胜其烦,对我妈来说就更像是一个灾难。网银在推出N年之后,普及率依然如此低下,其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之间的平衡显然存在问题。在线下,较高的服务费用(清算费用)使得很多商家仍然只接受现金方式进行结算,而中国最为广泛的企业群体,目前依然通过出纳人员拿着支票去银行柜台办理的方式完成大额支付,与银行建立信息传输端口的凤毛麟角。
在这个整合大潮席卷各个产业的时代,如果依然将金融的支付职能进行单独的看待,同样难逃失败的命运。即使商业银行能为我们提供最为安全便捷的支付手段,但如果用于预备支付的常备资金依然只能以活期存款的方式享受低收益,依然不会是我们的选择。这一问题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着银行用户。在2012年之前,如果你想为你的流动性资金申购银行理财计划,要去柜台单独开户,并将活期存款转账到理财专户中进行申购,作为支付资金最为重要的便捷性已经失去,因此这部分资金已经不会再被你视为支付储备资金,而是投资资金。从2012年开始,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可以支持在线开立理财账户并在线申购赎回,但是在申购赎回节点仍然有数天的封闭期。对于流动性同样较好可以作为支付储备资金投资渠道的货币基金,其申购赎回同样存在繁琐的操作过程和较长时间成本。
如果苹果公司不推出IPad,我们可能仍然满足于移动PC带给我们的便利性。同样,如果没有支付宝和余额宝,我们可能也不会觉得既有的服务难以忍受。支付宝重新梳理了人们对于金融支付职能的需求——支付过程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支付常备资金的增值性。
支付宝仅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其清算体系是依附在银行间清算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其对于产品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重新平衡才是制胜的关键。放弃了网银管用的移动数字证书模式,以极简的操作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为了应对安全性的降低,支付宝也采用了诸如全额担保、引进第三方保险机构的方式加以补救。
对于支付常备资金的增值,商业银行也给出了自己的答卷,在网上银行为用户罗列出大量属性不同的短期理财产品(理财超市、基金超市、保险超市),但还是败给了余额宝的傻瓜操作模式。支付宝极大的弱化了自己内嵌的金融产品属性,而将操作便捷性和知识通俗性强化到极致,正是敏锐的感知到对于占个人资产比重极低的支付预备资金而言,用户并不关心以什么资产形式完成增值,亦或是年化收益率6.20%和6.25%间的差值,而是极强的可操作性,不给用户选择在此时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
银行的失败,在于对于客户需求的管理并不精细。从网上银行将各种属性、期限的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信托产品放在一个界面上一股脑的推销给用户的行为来看,商业银行只是希望用户能够单纯的把全部资金都放在这一个账户上,并学习理解这些金融产品,做好自己资金的长短期规划,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它,而并没有试图区分用户的短期支付资金需求和长期投资资金需求,并采用不同的方式管理这两种需求。而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将这两种存在差异的需求区分开来,并专注于管理前者。相较于金融超级市场,互联网行业公司对于用户(尤其是草根用户)需求的精细化管理基因,正是其在即将形成的金融产业链条上安身立命的本钱。
基本所有的银行同行们看到余额宝这个产品都不禁发问"支付账户挂靠了个货币基金,不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东西嘛"。但IT领域有一句话:前台越是简单的操作界面,后台越是复杂的处理机制。天弘基金为了将货币基金惯常的T+1申购赎回改变为更为便捷的T+0(甚至他们做到了"实时"),进行了大量流程的精简,将一笔申购赎回操作需要的50多个中后台步骤重组到不足20个,这种痛苦,相信做过银行中后台的朋友都能体会。为了适应支付宝的资金流特点(比如在特定节日爆炸式输入输出),天弘基金重建了服务器系统,直至将整个服务器搬到了阿里云上。同样,基金经理们在制定投资策略的时候也要重新适应支付宝不同于普通申购资金流动的特点。将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
在余额宝成功之后,由互联网新贵们创造的各种"宝"如雨后春笋搬涌现出来。91金融推出针对企业资金的理财工具"增值宝",百度推出跟嘉实、华夏基金合作的"百发"、"百赚"系列理财产品,不一而足,并且都以高企的收益率和优异的销售战绩吸引了大量眼球,似乎互联网理财已经进入了混战时代。
我就以百度推出的"百发"理财产品作为一个典型案例。"百发" 也是互联网企业和货币基金对接的产物,令其成为代表的是高达8%的年化收益率。即使2013年下半年中国市场收益率高企,8%也是一个货币基金产品难以企及的高度。最后谜底揭开,8%的构成其实是4%+4%,百度承诺投资者每投资一块钱,百度就跟投一块钱并将利息收益让夺给投资者,这样只要货币基金能够取得4%的收益率,用户就可以获得8%。并且,8%年化收益率的有效期限也只有2个月,在2个月之后将自动转入目前5+%收益率的其他产品。所谓8%的收益率,不过是百度的另类营销方式。这一模式旋即被广为借鉴,甚至风传网易要推出一款12%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大幕刚刚开启,就已经进入了价格大战当中。
究其原因,同样是互联网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跨界合作,却存在本质的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互联网模式将金融支付功能整合"和"传统金融产品营销渠道互联网化"的差别。阿里巴巴将普通用户难以获得的流动资金增值功能整合在广泛的支付功能之中,弥合了传统金融产品结构性的鸿沟。而其他互联网公司本身不具有广泛的支付功能,与它们合作实际上是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借助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群和网络营销能力,在互联网上架设新的营销渠道,同基金、保险公司借助商业银行的营销网点卖产品一样,传统金融领域"渠道为王"思路的延续,是一种营销渠道的整合,与产品结构的整合就深度而言是不具有可比性的。这也是为什么看似相同的市场,对阿里巴巴来说是蓝海,而对其他公司来说却已是一片红海。
支付宝的成功,让金融巨擎们深切感受到了丧失支付用户意味着的并不仅仅是丧失了支付手续费而已,也让整个行业重新把支付服务摆在了金融服务领域的核心位置。目前,商业银行和银联在线下支付领域已经很难撼动,而在线上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腾讯旗下产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电子商务用户和个人社区用户的基础,联合占据着市场70%的份额,商业银行想翻身也是殊为不易。因此,移动支付作为未来可能成为与线下支付、线上支付并驾齐驱的第三驾马车,成为商业银行(银联)、移动通讯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必争之地。从底层结构看,中国的银行网点机构、互联网络设施的普及率都还谈不上广泛,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西部,银行线下设施和互联网络仍然是稀缺资源,远远不及移动通讯信号的普及程度,而移动通讯设备-手机的普及率在中国也是非常可观。种种客观背景,的确为我们描画出了一副移动支付的美妙画卷。
关于三大势力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很多优秀的研究报告都有详尽的介绍,我不再赘述。但在中国银联和移动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达成了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后,NFC技术似乎渐渐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安全的近场支付保证、较低的转换成本(无需置换手机而仅需升级SIM卡)和兼顾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利益的商业模式,使其具备了成为未来通用解决方案的资质。
但是我们仍然要铭记在心的是,很多历史为我们证明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产业设计难逃被淘汰的命运。第三方支付机构主推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支付模式通过远程支付模拟近场支付的方式,同样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保证高度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仍然认为其能够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同时,余额宝的成功告诉我们单一金融职能工具已经成为了历史,围绕支付功能、融资功能和理财功能的整合的重要性甚至高于支付的便捷性和普及型。在这一道路上,银行受制于大象般庞大的规模影响了其创新的速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受制于牌照制度下的金融职能残缺,两者之间的赛跑才是一出刚开幕的好戏。
(二)阿里小贷和人人贷们
如果说上一篇中介绍的支付职能和结算托管职能只是金融业基本职能中的浅水域的话,那么这一篇我们就一同来到金融领域的深水区——融资和投资职能,来一探互联网金融在这里兴起了什么风浪。
在探讨具体案例之前,我还是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学习理解这一部分业务当中遵循的两个出发点。第一,商业社会的"二八效应",即20%的个体(个人与法人)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目前看来,这20%的客户从中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享受到了处于中国前沿的金融服务(尽管全世界范围看谈不上完善),银行相应赚到了80%的钱。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首先要来填补如何服务剩下80%客户的问题。第二,金融行业之所以被定义成一个专业性服务行业,说明其具备两层概念:第一层是服务业,就是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更新来提升用户体验;第二层是专业性,金融行业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通过管理金融风险实现服务性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既然在传统金融时代,我们不应该因为专业性的尖端化而忽视服务性,那么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我们同样也不应该因为服务性的改善而忽略专业性。
那么如果把上面两个原则结合来看,可以总结为:对于前20%的客户,以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系统已经并且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无论从服务性亦或是专业性,都已经雏形初现。而对于后80%的客户,显然没有的到良好的服务,相应的,金融界甚至没有针对他们积累起码的专业体系。
下面我又要提到阿里巴巴并充当它的脑残粉了。不同于余额宝,阿里小贷从诞生到发展都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直到2013年东方证券为阿里小贷推出了类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才算是引起了一些关注。截止2012年末,阿里小贷累计获得贷款客户20.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508.7万笔,累计投放金额394.2亿元,平均每笔贷款1.7万元。之所以我没有找到并更新成2013年的数据,是因为就规模而言,即使是2013年的数据,跟余额宝或是传统银行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就个人的观点而言,阿里小贷的出现或许预示着一个重要的新金融领域的诞生。
中国的小贷公司起源于民间借贷,数不胜数,良萎不齐,但基本都无法脱身于为老板的个人关系服务,即通过社会关系(乡亲关系、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定义信用风险。在前信息化时代中是必然的选择,但如果放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看,未免有些底层了。阿里小贷公司的产品有两种。一是针对淘宝商户的淘宝小贷,淘宝商户凭已经接收的订单申请订单贷款(额度100万以内,期限30天以内,日息0.05%)或者申请信用贷款(额度100万以内,期限6个月,日息0.06%)。二是针对阿里巴巴上企业用户的阿里小贷(信用贷款,额度100万元以内,期限1年,授信完成后额度可循环使用,日息0.05-0.06%),所有产品的贷款项目资产获取和项目审核全部在线完成。在目前的中国金融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下,能做到这一点是殊为不易的,要知道即便是标榜互联网化程度最高、信用风险最高的网络P2P借贷模式,对借款人的考察和审核也全部是实地完成的。而阿里仅凭借线上资料的审核,将不良率一直维持在0.5%的水平。我们不妨引入四大商业银行进行对比,从财报中看,工商银行2012年底贷款不良率为0.85%,建设银行为0.99%,中国银行为0.95%,农业银行为1.33%。如果考虑到四大行的贷款结构中信用风险低的大中型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比很高而阿里服务的全部是信用风险最高的小微企业及个人商户,加之商业银行通过提前核销等手段降低不良率的方式早已司空见惯(阿里的核销标准或是否通过其他操作人为减低不良率指标目前尚不清楚),阿里取得的成绩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为什么?如果我们继续向下挖掘,看到的是两个引人深思的概念:"封闭流程"和"数据挖掘"(或者更时髦的"大数据")。
依托阿里巴巴和支付宝电子商务平台、支付宝和阿里云,阿里巴巴实现了客户、资金和信息的封闭运行,甚至随着未来阿里自建物流的形成,可以实现平台内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闭环运行。这种闭环运行意味着用户的资金、货物和交易信息均经阿里过手,并在相当的时滞内无法流出阿里系统,换言之,阿里对于它们拥有控制力,也就更好的控制了潜在的信用风险。反观银行系统,商业银行没有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账户(这个我们在以后的帖子中会详细讨论),也就无法构建一个哪怕仅针对资金流的闭合回路。举个例子,中国银行将一笔给房地产企业A的贷款打入A在中国银行的贷款账户中,A用于支付给建筑公司B企业的工程款。但A和B之间的支付和结算采用的是建设银行,同时A企业销售商品房的收款账户是工商银行。在这种背景下,从A企业将获得的贷款从中国银行贷款账户转走的一刻,中国银行已经失去了对这笔资金循环的控制。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对贷中和贷后的风险控制力薄弱,倒逼银行不得不提高贷前审核的门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商业银行也在提升贷中贷后的管理能力,试图构建闭合回路。例如在上例中要求房地产企业A在中国银行开立销售收款账户,直到该账户资金100%覆盖贷款金额才可以另外开立其他银行的收款账户;或是要求A企业即将发行的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必须由中国银行托管;甚至索要抵质押品也是贷中贷后管理手段的一种。但如果这些不是建立在银行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值得依赖的全流程服务和一站式账户的基础上,这些风险控制手段同时会损害用户的体验,造成客户的流失。所以单纯以风险控制为出发点的闭合回路构建往往让银行在争取客户和降低风险两端苦苦挣扎。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增强用户粘性为出发点,将闭合回路的构建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不是反而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式?这是阿里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是美国全能银行带给我们的思考。
数据挖掘技术则预示着风险管理体系的又一次跨越式进化。如果我们将信用风险管理看做通过对过去和现在信息的分析来预测未来信息并加以管理的话,站在"大数据"概念的今天来看,传统的金融领域信用风险管理是典型的"小数据"和"小数据分析体系",从特点上也可以定义为"低活跃性数据分析体系"。无论是商业银行为企业授信、信用卡的审批、亦或是资本市场的尽职调查,关注的几个点都是行业状况(针对企业)、财务数据和历史借贷信用记录,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虽然林林总总,也离不开对这四项数据划红线。对于前20%的用户,这些信息获取成本低,数据虽然频率不高,但也可以支持判断。但是对于后面80%的用户,则面临着信息获取成本高、数据不真实、数据过于低频而无法支持判断的情况。阿里巴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通过将信息收集搬到线上的方式很好解决了信息获取成本的问题。同时跳出了借贷信用记录的局限,将信用记录拓展到了商业信用记录的范畴,涵盖了用户每天交易、付款、收款、收发货这些高活跃性数据,配合阿里开发出的通过高频信用数据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的方法体系,不仅很好弥合了传统信用分析体系在服务后80%用户方面的不足,更是成功定义了一个行业的标准。可以预见,阿里小贷中必将走出一批未来的信用风险管理领军人物。当然,大数据的概念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再啰嗦了。
任何一种新的金融商业模式都要在和金融监管的不断碰撞中成长,阿里小贷亦是如此。目前,其进一步发展瓶颈较为明显,主要受制于中国银监会2008年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一是展业范围受到局限,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受当地省(或市)金融办监管,并只能在本省(或市)进行展业。阿里巴巴目前在浙江和重庆设立了两家小贷公司,所以尽管阿里小贷的商业模式是为基于非地域性的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但目前也只能为该两地的用户提供贷款服务。二是资金来源有待破题,根据规定,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阿里小贷两个公司注册资本金分别为10亿和6亿元,也就是说最高可放贷余额不足25亿元,远远无法满足阿里用户的资金需求。由此可见,资本薄弱的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银行更加亟需金融创新以延续生存和发展,比如阿里金融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申报50亿,已经发行25亿),一定程度上绕开监管限制稍微解了眼前的渴,而同网络P2P平台资金的对接模式也完全可以探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精神,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迅速的应变应对金融行业的重新构建,毕竟在网络小贷模式飞速发展的当下,仍然采用6年前的老规范并不能令人信服。
相比于下面将要介绍的人人贷们,阿里由于已经建立了颇具水准的用户群信息(这些用户质量要低于银行,但是用户信息质量却远高于银行的客户信息)和行业标准,目前处于自己的一片红海当中,正在通过自身努力和小范围的跟银行合作(阿里为了保持自己在战略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往往选择中小银行,并且对于开放自己的用户信息非常谨慎)突破资本金的瓶颈,其先发优势保证自己很难在这场战争中被洗出局了。传统的大型商业银行们目前正在纷纷拓展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型的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或是直接并购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平安),试图完成抢滩。但是信息经济特有的长尾效应决定了只有两三家跑的最快的可以与阿里(确切的说将是阿里和一两家商业银行建立的联盟)一同站在未来的决斗场上。
说完了阿里小贷,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完全生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令我们心潮澎湃的商业模式——网络P2P借贷。自从2006年在中国大地出现以来,网络P2P行业规模在以每年数倍的速度增长(具体数字不再罗列,按照统计口径的不同,六年从增长几十倍到上百倍的数据都有)。高企的收益率、几乎不存在的资金门槛和傻瓜的操作流程吸引了包括我在内很多年轻朋友的资金,算是真正为草根阶层打开了一条高收益投资的通路,也因此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与疼爱。鉴于现在的P2P借贷平台实在太多,让我们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分析。
1、行业先驱:Prosper和Lending Club
Prosper作为世界上第一家P2P银行于2006年2月在美国成立。Prosper采用的是在线拍卖模式,借款人创建一个借款条目,并设定最高愿意支付的利息率,出借人根据其对借款人的分析根据自己的意愿设定最低利息率,拍卖过程中出借人通过减低出借方设定的借出利率进行竞拍,竞拍结束后,Prosper作为拍卖师,将最低利率的出借人组成一个组合贷款,提供给阶段人,并监督后续的流程。
Lending Club始于Facebook的一个应用,后来因为业务发展良好而独立运作。Lending Club(简称LC)的运作模式成为目前P2P银行主流的运作模式:借款会员作为贷款人,在LC平台上进行申请,由LC审核贷款人的资质,并将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组成Notes供出借人购买,出借人作为投资人购买由LC打包而成的Notes,将资金分成多个小额借给不同的贷款人,WEB银行作为结算机构,负责出借人、借款人和LC之间的资金结算。
从Prosper和LC后期不同的发展情况来看,LC对规则的设计更为成功,其产品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更高,降低了对于使用者金融素质的要求,提升了流水线的效率。
2、中国典范:人人贷
人人贷并不是中国交易规模最大的P2P平台,也难言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但是其业务模式却最典型的体现出互联网金融思想和中国特色的融合,堪称一个行业标本。
人人贷基本照搬了LC的运作模式作为底层基础,包括将贷款人的信用等级标准化为AA、A、B、C、D、E,将贷款期间标准化为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等,并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不同期限设定了标准化的年利率,对单笔贷款标的不设定最低投资额以便鼓励出借人分散投资等等。但同时,人人贷针对中国信用环境的特点,对交易规则同样进行了大胆的改良,主要包括:(1)线下获取贷款项目+线下审核:在我们的理解中,网络P2P平台的贷款人仅在网站上提交要求的标准化材料影印件就可以进入贷款流程。但其实,中国几乎所有的P2P平台都是采取线下途径获得贷款项目的,人人贷也不例外。对于小商户和个人小企业主,人人贷通过自己的线下网点和合作的小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认证,对于个人贷款人,大多数也要去人人贷的网点进行线下的面试和授信审核。(2)提供本金保障:除了鼓励出借人分散投资来自降风险以外,人人贷采取提取风险准备金的方式对逾期贷款进行全额的本金赔付(风险准备金向贷款人收取,根据信用等级的不同按照借款金额的0-5%收取)。后来进一步引入了"机构担保标的",由合作的担保机构对部分贷款进行全额担保。(3)建立资金池:2012年12月,人人贷开始引入"优选理财计划",即出借人将资金汇集成为一个资金池,由人人贷挑选贷款代替出借人进行投资。这种模式事实上偏离了P2P的本质,具有非常典型的影子银行资金池的特点,然而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优选理财计划的推出极大的推动了人人贷规模的增长,展现出了明显优于常规P2P的吸引力,包括我也是选择了优选计划进行投资,我们将在下文中详细分析。
在其他几家规模较大的P2P平台当中,宜信无论从资产或是资金端都采取了主推线下的模式,是通过先找第三方出资放贷而后将贷款资产在平台上转让的方式完成出借人和贷款人的对接,同时提供了担保;拍拍贷是中国唯一采取几乎全线上的方式进行运营的P2P平台,其贷款项目的获取和审核全部线上完成,通过鼓励出借人分散投资降低坏账风险,仅有出借人将投资分散在十个以上贷款人的前提下,平台才提供本金的全额担保,可以说是中国平台当中最为接近P2P本质的一家。
3、异类:中国平安陆金所
陆金所的全称是上海陆家嘴金融交易中心,是中国平安为了进军互联网金融,在P2P网络借贷领域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本来传统金融巨擘涉足P2P银行就足够另类,而与人人贷们相比,平安陆金所将P2P的本质进一步弱化,完全走出了一条非典型的路线。
非典型的根本表现是陆金所将贷款人的信用特征完全隐去,更为详细的描述是,你只能知道他是经过了平安筛选的贷款人,但是你不知道他的信用风险级别,不知道他所处地区,也不知道借款用途,你只知道借款的期限,利率是完全标准化的(央行基准贷款利率*140%=8.61%),相应的,中国平安为贷款本金和利息提供全额担保。这种模式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银行。
而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模式,其设计者和带头人却是一个美国人—计葵生。他这样解释这种饱受非议的P2P:"目前中国的信贷资料还没有那么完整,借款人单凭我们提供给他们的资料是很难判断出贷款者的还款能力的,目前在中国想做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并不是那么现实。担保模式是权宜之计,陆金所的商业模式会不断进化,但目前首要的是要将规模做大,做大的好处是可以积累更多数据,未来判断能力才能越强,透明度才能越来越高。今天的中国市场,只有提供担保你才能做大,越是不透明的东西卖的越好。从另一个角度看,就算是不提供担保,一旦出了问题,用户还是会找平安算账"。
尽管与P2P本质走的最远,但平安陆金所却是我个人最喜欢推荐给我风险厌恶型的朋友们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操着存银行的心,赚着P2P的钱。具体不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在浮浅的了解了P2P平台的几个典型的运作模式之后,让我们稍微下潜一点,用我们在文章开头就提到的"服务性"和"专业性"两个准绳来审视一下我国的P2P行业。
从服务性的角度看,P2P平台无疑植入了互联网思维,更好的满足了我们对于高质量服务的需要。首先,满足了投资用户多样性的投资需求,尤其是针对底层80%的草根用户。我国的投资产品多样性不足众所周知,虽然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下,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完成了对于银行存款一定程度的替代,但是对于希望获取更高收益率的风险承受型投资者而言,我们的投资产品提供是无法令他们满意的(股票和债券投资专业性比较强,而信托产品资金门槛比较高)。P2P平台的出现可以说为资金少、专业性差的用户提供了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途径(虽然从理论角度讲,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不一定适合草根投资者,但是你总要给出这个选项)。同时资金端的线上模式也改善着投资者的用户体验,一步步证明着自己的成功。其次,为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者提供了一条融资途径。我国对于低净值融资者的融资服务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低净值融资者信用评价体系)是极度残缺的,这也是为什么民间借贷的收益率维持在20-30%的原因。P2P平台从出现伊始即试图在传统高净值金融体系之外建立低净值金融体系,至少从设计角度,是能够为低净值融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解决方案的。最后,运营渠道的线上化(包括资金获取渠道、资产获取渠道和运营管理线上化)相比于银行,的确大幅度的降低了中间成本,这对低净值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服务性的角度看,P2P模式无疑是新颖并且成功的。
从专业性角度来衡量就无疑要更复杂一些。首先,"大企业直接融资,小企业间接融资",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理想化的图景。因为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个人)单体信用风险更高,因此需要充分的分散化投资,并且需要专业机构居中进行信用风险的专业化管理。P2P行业的终极目标虽然是小企业(个人)的直接融资,但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典型运作模式是平台居中分散化加上平台居中提供担保(即便非法律意义上的全额担保模式,在出现偿付问题的时候监管机构往往也要求平台进行兜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两年的偿付事件中看到),实际上具有"网络银行"一样典型的间接融资特征。信用风险事实上落在P2P平台的身上(这也是我投资于人人贷理财计划的原因,越是资金投向透明度差、具备资金池特点的产品,风险越是承担在运营平台的身上而不是融资人的身上)。因此,在正式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P2P模式之前,决定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是否能够生存的,比服务意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平台们对金融风险(目前最主要的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很重要)的管理能力。
其次,平台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从理论上来讲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信贷人权益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国际上采用信贷人权益保护指数对该因素进行衡量,满分是7分,我国得分为2分,处于世界的末端水平。这说明由于我国的破产法和担保法具有设计不完善和执行力差的特点,在违约事件发生前后,债权人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点并没有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其二是平台们采集数据和信用风险定价的能力。所谓的互联网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是如此吸引眼球,引导着人们认为互联网信用信息处理技术甫一出现就会超越传统银行体系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数据积累和技术完善,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成为了最为局外人所高估的能力。在发展时间如此短的情况下,即使我们眼中最为成熟的平台,其积累的数据也是微不足道的,其基于手中数据进行信用风险定价的技术体系也是稚嫩的。在目前仅发展2-3年的阶段,由于平台可以在贷款人中先选择最优的、贷款人偿付期还没有集中到来、加上各个平台都多少采用了资金池的做法将后来资金用于偿还前期资金,因此信用风险受到了所谓的"早期保护"。但我们在2012年开始已经看到部分中小平台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随着我国未来5年全社会信用风险期的到来(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介绍,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暴露将引致信用风险的暴露),信用风险会以一个个平台破产而不是个别贷款违约的形式席卷P2P行业。当然,尽管信用风险最为突出,但是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样左右着这个行业能否生存。
最后,运营模式很容易被复制,P2P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是风险资产定价的能力。信息行业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只有最强大的几家才能生存到最后。中国平安已经大举杀入了P2P行业,而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也纷纷成立了P2P业务部门,互联网的渠道门槛已经被踏破。而由于我国并不公平的征信体系,银行们拥有的信用数据和风险管理技术肯定不是人人贷们几年之内能够赶上的。加之监管的逐步介入,必然将P2P业务转化成为一种资本消耗型业务(目前监管机构无法准确定义并监管P2P借贷业务,该项业务尚不会消耗公司的资本金),资本金的差距,将会是互联网公司又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在我看来,想跟传统的商业银行在P2P乃至所有互联网金融领域抗衡,需要积累比商业银行手中的更为高质量的信用数据(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虽然多,但是活跃性差,细分市场数据不足)、需要率先定义出针对低净值用户的风险管理新标准(一流的企业为行业定义标准,商业银行在大客户和资本市场风险管理领域已经拥有了标准的掌控权,但是在中小企业和个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其他公司仍然具有定义标准的空间)、需要雄厚的资本金、需要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度和快速的改革能力,四者是缺一不可的。具备上述四点的企业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大概率上,P2P会以商业银行,或者商业银行和大型互联网公司战略合作的模式作为未来的业态。换言之,目前深受我们喜爱的人人贷们可能会由于风险的爆破和被收购而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谁数据积累的最快、标准定义的最快,谁才能获得被银行并购(或者说的好听一点是战略合作)的机会。而真正意义上的P2P借贷,即完全凭借投资者自身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借贷模式,或许永远不会真正到来。
这种可能性也许会挫伤一些有志于投身P2P领域朋友们的澎湃激情,对于我也是如此,甚至除了失望还有一些好奇,如果中国大陆今日能够具备美国和欧洲一样高水平和高开放程度的征信系统,结果会不会不同。我们看到了中国物理基础设施建设从不足到超越的五年,希望也同样能够看到我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征信系统作为这种基础设施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如同空气一样被我们忽视,在需要的时候才发现缺少他们如此致命。
更加现实一点,作为一个使用者来说,我们一是要大胆的尝试来享受新的金融模式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二是要明白作为投资者我们究竟承担着什么样的风险,按照自身的承受能力合理的照看好我们口袋里的钱。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