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墙外楼: 伦敦金融城“押注”人民币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a Faster Site?

A Designer's Guide to Web Performance is a 50-page free guide covering the best practices, how-to steps & tools designers need to make lightning fast sites & apps!
From our sponsors
伦敦金融城"押注"人民币
Jan 22nd 2014, 06:26, by 墙外仙

  2011年,当《国际金融报》记者受邀参观"大厦之心"—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的时候,时任伦敦金融城市长白尔雅(Alderman Michael Bear)还在为美国金融危机"后遗症"纠结和烦恼。

  一年后,伦敦金融城第684任市长吴达为(David Wootton)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贵宾厅激动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启动了将伦敦打造成人民币业务中心的计划,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项目。"

  去年9月,葛若杰(Roger Gifford),第685任市长带着一份令人艳羡的"成绩单"到访上海,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聊天的时候,首次流露出伦敦的"野心":"成为人民币国际市场的'西方枢纽”。

  一周前(1月12日),履新刚满2个月的新任市长吴斐娜(Fiona Woolf)出访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这位女市长的目的只有一个,加强伦敦金融城与港、台地区的联系,为伦敦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舒经活络"。

  1月16日晚,《国际金融报》收到伦敦金融城发来的成绩单(《伦敦人民币业务报告(2013年上半年)》)。报告显示,2013年前6个月,伦敦市场的人民币信用证规模大幅增长,达33亿元人民币;日均人民币外汇交易量也比去年几乎翻一番,为48亿美元,整体外汇交易增长近1/3;人民币存款规模达145亿元人民币。

  伦敦金融城,这个老牌国际金融中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摆脱金融危机的捷径—打造人民币业务中心。和诸多竞争者不同,它选择了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态度应对挑战。

  "把我送回伦敦就行,我要彻头彻尾地重新了解这座城市,感受它的每一次心跳。"—夏洛克·福尔摩斯

  再谋崛起,伦敦选择了人民币

  伦敦金融城在经历了200年的沉浮后,依然伫立在竞争惨烈的国际金融中心前列,充满活力,开拓创新,是什么让它如此与众不同

  在过去的200年里,伦敦金融城多次面临危机,但最终都成功"逆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球扩张;1963年,美国政府对购买外国证券的行为征税,令伦敦金融城通过欧洲债券市场复苏;1986年,去监管化的"金融大爆炸"令伦敦金融城成为欧美银行的天然中转站。

  最近一次的转折:1999年,当欧洲央行宣布将落户法兰克福时,几乎所有人都猜测法兰克福将超过伦敦成为欧洲领先的金融中心,不少人甚至争先恐后地预测伦敦即将面临衰落的窘境。再加上,欧元的诞生又给了伦敦金融城当头一棒。然而,事实证明,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是最正确的选择。在那以后,伦敦金融城成为欧元区交易中心,同时它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股票上市和各类交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看到了伦敦再次取代纽约成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

  让伦敦重新崛起的,正是它2年前开始布局的"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

  2011年初,伦敦金融城启动了"伦敦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一个"影子"小组也就此诞生。它的成员大多是本地银行,比如巴克莱银行,以及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比如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这个小组的高级成员1至2个月会举行一次会晤,普通成员的会晤更加频繁,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推动行业和公共部门战略的制定,将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业务中心。

  "这是伦敦面对竞争对手做出的又一次主动转型和选择。"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伦敦发展人民币业务及人民币离岸中心有着很大的优势。虽然,目前伦敦人民币存款量并不大,但是欧洲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对外贸易地区,为伦敦人民币资金池的扩大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外,伦敦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在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方面有着强大的能力及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伦敦此举是针对当前全球经济走势进行的布局调整,决策者表现得非常明智。"在他看来,伦敦的金融服务市场高度国际化,在外汇等市场拥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英国的美元和欧元市场流动性非常强,在英国交易的美元和欧元分别是美国本土和欧元区的两倍。

  "来自全球各地的机构云集伦敦,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这里的国际外汇市场募集世界各地的资金,还可以根据需求以任何一种货币提供流动性,而不受到资金所在地的限制。"戴国强认为,"伦敦提供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种类齐全,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伦敦市场的影响力。"

  数据显示:2012年前6个月,伦敦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增长迅猛,贸易服务增长了390%,信用证增长为20倍,进出口融资增长了19%;在外汇交易方面,人民币可交割外汇产品的日均交易额总计增长了150%,人民币即期外汇产品增长了150%,日均交易额达17亿美元。

  "2012年发生了若干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对伦敦人民币市场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张春分析说。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新国际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开发计划;并推出了在华跨国企业人民币资金跨境放款的试点政策,允许在华跨国企业向其离岸母公司或集团的关联方以自有人民币资金提供贷款。

  "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倦了。"

  —萨缪埃尔·约翰逊

  巩固优势,资本市场需求猛增

  2010年,伦敦金融城因为金融法案"惹怒"了一些金融机构,他们扬言"离开";2013年,英国退出欧盟的传言再次让银行家"萌生去意";面对非议和"背弃",伦敦金融城依然自我,收获了新的"青睐"

  伦敦金融城正在不断巩固其在离岸人民币业务上建立的优势。1月8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宣布发行25亿元人民币债券,本次债券发行是中资银行在伦敦市场首次以分行为发行人的人民币债券融资,债券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发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留存本地,支持伦敦离岸人民币业务以及中英贸易和投资往来。

  1月9日,英国与香港联袂推出的欧洲首只人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交易所买卖基金—南方东英-Source富时中国A50 ETF在伦敦交易所上市。

  几乎同时,英国安石集团(Ashmore)获颁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牌照,成为在香港之外首家获得该牌照的外国公司,拥有RQFII牌照意味着该公司将可直接投资于中国价值3.4万亿美元的股市和4.7万亿美元的债市。管理785亿美元资产的安石计划推出一只固定收益基金,在投资股市之前购买一系列中国债券。

  对此,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及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Mark Boleat)在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一封邮件中写道:"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发行人民币债券为英国及欧洲投资者提供了又一项人民币投资产品;而安石获颁RQFII牌照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在西方基金公司中是第一,也是惟一一个。我们希望在未来数月看到更多这类公告,让更多投资进入中国,从而鼓励中国和英国之间增加资本流动。"

  "2013年对于我们的'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优势。"包墨凯告诉记者,"伦敦人民币离岸业务市场发展渐具规模,已成为除香港外交易量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占比高达62%。与此同时,去年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这给了我们对于2014年更大想象空间,致力于成为领先的人民币业务中心。"

  《国际金融报》记者收到的《伦敦人民币业务报告》,用20页的篇幅印证了包墨凯对2013年的描述。

  《报告》认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将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铺平道路,英国也将受益于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的全面推广。以RQFII为例,目前中国整体批准的额度共计1800亿元人民币左右,英国占了800亿元人民币,显示对伦敦想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诉求有所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即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货币,并进一步放开资本账户。《报告》称,上海自贸区给了伦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城可以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

  "伦敦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正是英国在全球竞争中所需要的,我对相关进展感到欣慰,很显然,新兴和成熟经济体都将英国视为开放市场。"英国财相奥斯本认为,"伦敦金融城的报告显示了伦敦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交易额的显著增长。英国央行早前也宣布将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这都凸显了英国政府打造伦敦人民币市场的决心。"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

  —莎士比亚

  寻找不足,期待人民币国际化

  伦敦人没有急于求成,他们认真梳理每一个细节,欢呼每一份成就,但同时,他们也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每一次变革

  芒刺在背。伦敦金融城感受到了"后起之秀"带来的压迫感,无论是近邻法兰克福、卢森堡;还是同样"野心勃勃"的新加坡、苏黎世。吴斐娜用行动告诉这些竞争对手,伦敦金融城的克敌之道:强强联手。

  于是,1月12日-15日,吴斐娜把就任伦敦金融城市长后的第一次"海外旅行"定在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这在金融城市长的历史中是极少见的。而她此行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加强与香港和台湾两地的联系,携手打造人民币国际业务。

  吴斐娜坦言:"香港牵系着英国的经济利益,我们之间正在进行多个领域的产品合作,尤其是,在解决财务纠纷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伦敦金融城与香港可以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方面展开更多合作。"

  "英国是台湾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们可以为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经验和技术,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发展和能源等。"吴斐娜进一步指出,"希望近年能够通过合作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

  吴斐娜频频示好,意在与香港和台湾建立亲密关系,从而促成彼此在商业、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吴斐娜此行并没有到访中国内地的行程,这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上海自贸区同样提出了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目标,这是否让伦敦金融城有所顾虑?

  葛若杰表示,看好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能够试点成功。《报告》则认为:上海自贸区提出的各项金融改革,仍然有很多细节尚未公布,预计在未来2-3年内会变得更加明朗。他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少国家的企业都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并希望持有更多的人民币的资产。但中国也要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增加人民币回流渠道,才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

  "上海设立自贸区,会令人民币的流动性及交易量增加,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占比,对于香港及伦敦等离岸人民币市场都有好处。"葛若杰进一步分析说,"上海自贸区和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相辅相成,有利于整体人民币业务发展,我们有信心伦敦金融城可以在这方面保持市场上的领军地位。"

  不过,《报告》提醒:伦敦金融城仍需要开发更多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企业和机构在跨境贸易和投资领域的需求;此外,伦敦金融城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RQFII投资额度。

  "伦敦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紧密联系。"张春坦言,"目前,中国以人民币为支付手段的金融体系尚需改善,与之相关的工具—金融衍生品更是少之又少。应该将国债期货作为突破口,并逐步推出汇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

  "伦敦金融城应该关注跨境银行间人民币支付系统的搭建。"《报告》对此有着深入解读,该系统的具体要求、功能还有待确定;可以肯定的是,要实现其促进人民币国际结算效率的目标,该系统必须可操作性强,且能够尽快在国际银行界中投入使用。伦敦的银行在跨境货币结算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吸收这些银行参与系统的设计、运行界面的讨论,将对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报告》特别强调了投资配额。作为国际投资和管理中心,伦敦的人民币投资水平现在处于低位,部分原因是当前的监管要求比较青睐来自香港的投资服务。"我们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在内地进行本币投资的基金将获得批准在香港以外的地区开展业务。"《报告》认为,中国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伦敦的金融企业发放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配额。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成熟,其吸收外国投资的能力将不断加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推动总投资流动。目前,时机已经成熟,伦敦的金融机构应主动接触中国的监管机构,申请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配额。"包墨凯分析说。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