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星期三

墙外楼: 业内称乳业监管九龙治水 重大政策均涉利益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业内称乳业监管九龙治水 重大政策均涉利益
Jan 29th 2014, 04:21, by 墙外仙

  2013年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要求奶企主要原料牛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养殖场。

  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各部委连连出台各项政策文件规范奶企经营,2013年更是奶源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仅下半年各部委就相继出台了8项政策。

  但这项"史上最严"政策,使各方对于奶源政策制定思路的质疑声沸反盈天。

  奶源监管发展现状

  从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进口奶粉进口量多次创出新高。在2008年之前,国产奶粉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两年后,进口与国产实现了双分天下。在此之后,国产品牌逐渐走弱。据了解,目前,中国本土婴幼儿奶粉企业约有127家,其经营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AC尼尔森数据显示,在奶粉市场上,尤其是高端奶粉市场,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早已超过了国产品牌,2012年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显示,前5名分别是美赞臣、多美滋、惠氏、贝因美(26.30, -1.64, -5.87%)和雅培,国产品牌中只有贝因美一家。这背后也凸显我国国产品牌奶粉自身的不足,而业界普遍认为,奶源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

  近十几年来,我国奶源增长每年维持在15%以上,但从2008年开始,增长率只维持在2%左右。2012年主产区的一些地方奶牛饲养量在大幅减少,奶源紧张、抢奶现象又在上演。

  为了寻找优质低价奶源,自2010年起,国内众多知名乳品企业就迈开了走出国门的步伐,到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

  现如今,"史上最严"政策一出,真能解决根本问题、打造出一批优质的国产品牌吗?为什么一定要"自建自控"奶源?

  对要求奶企要自建牧场之举,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某分析师认为,奶企直接把控奶源,可管控质量降低不少风险。他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以前,国内奶牛多数以农户散养为主,然后由私人奶站收购散奶。私人奶站其实相当于收购鲜奶的中间人,奶农将鲜奶卖给中间人,他们再卖给乳企。这种供应链条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中间环节缺乏监管,导致乳企无法获知奶源的来历。同时,他认为奶企自建牧场不得不独立承担养殖的瘟疫等风险,成本也将更高。

  一家地方奶业协会的理事长张强(化名)告诉记者,很多大企业在2008年之前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成果也得到表彰,企业的奶源基地状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但婴幼儿奶粉事件还是在2008年爆发,被曝光的问题企业也曾因为奶源基地建设而遭到媒体大肆报道。

  广州乳业协会前理事长、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对记者阐述了自己对"奶源"的理解:"以我们了解,母牛乳房刚挤出来的奶,不论是从细菌数还是蛋白质含量都是质量达标的,所以从散户收购生鲜乳质量上也能得到保证。所以企业自建自控奶源基地的必要性值得重新考虑。"

  业界对"奶业新政"看法不一。政府对于奶业的频繁调控也让奶企不适应。

  衙门太多,奶企需"各自理解"

  观察6年来的奶业政策,制定政策的除国务院以外,还有另外至少9个以上的职能部门,分别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部门的联合行动,体现出国家对于奶业的高度重视,但西部乳业协会名誉主席魏荣禄对此一直有个疑问:"一会儿是这个部门,一会儿是那个部门,一会儿这个政策,一会儿那个政策,请问奶业到底归谁管?出了问题要打谁的板子?"

  魏荣禄告诉《经济》记者,他今年已经81岁,不在乎会不会得罪人。据他了解,因为"九龙治水",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常常互相矛盾。

  由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共同研究制订的《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中要求2013年初步建立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体系。但实际上国务院早在2008年公布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就已严令各企业在自己的收购站对生鲜乳进行常规检测。

  魏荣禄透露,这种针对生鲜乳的细菌数、蛋白质含量进行的所谓"常规检测",常常需要用到售价几十万元的设备。既然各企业遵照要求都已购买了昂贵的设备,那么这个"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意义何在?或者说"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成立是必然,因为很多企业并未按要求购买检测设备,那么这些年来乳品安全保障是不是都值得怀疑?最后,这些问题究竟该找哪个"衙门"去问?

  除此之外,魏荣禄还告诉记者,制定奶企生产许可是一个部委,但最终许可证收缴是另一个部委,双方标准又不统一常导致闹剧。

  王丁棉告诉记者:"企业对于这些复杂矛盾的标准,往往是'各自理解'。"

  而如今,"自控自建"奶源标准的公布,让一些企业无法"理解",他们认为,"最严政策"背后会不会还有其他"秘密"呢?

  重大政策,一切都是利益?

  西部乳业协会名誉主席魏荣禄形容我国奶业现状——"这些年,已经'乌七八糟'了!"

  这次的"最严规定",也被广州乳业协会前理事长、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形容为"大企业的欺骗行为"。王丁棉解释,一些大型奶企的工作人员离开原单位,专职进行牧场收购、大办奶源,为一些政策积极"造势",最终使某牧业公司实行股份制上市。

  张强告诉记者:"现在大型奶企的公关工作做得十分到位,部委与大企业之间的利益捆绑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有一些官员直接就参了股,你说这公平吗?现在号称要做的'大兼并',到底谁是获益最多的?"

  当记者进一步追问具体是哪些部委有这样的问题时,张强并不愿回答。

  2010年出台的《全国奶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王丁棉也透露这些年来大企业侵略式的兼并从未停止。到了2013年,奶企行业盛传我国将组建奶企"国家队",最终工信部出来辟谣,说是要扶持一些"高端企业"。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