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陈功:中国的决策圈层】
两部委将为城市用地盘活和改性开口子 2
警惕GDP中房地产统计调整带来政策误导 3
外媒质疑中国外贸数据的可靠性 4
处理进口煤问题需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4
土地流转做大农场有利于食粮自给 5
安邦(ANBOUND)呼吁对湿地保护立法 6
打破农机市场外资垄断不能依赖政府补贴 6
"西进中东"战略将成为2014中国外交重点之一 7
中国的水权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7
外界警告中国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的风险突出 8
发改委将推出11大信息惠民服务计划 9
中国奇迹源于制度创新还需政府再造 9
中国遭遇的是"制度陷阱"而非"中等收入陷阱" 10
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11
中国市场再次见证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 11
美国地方债务危机快捂不住了 12
〖分析专栏〗
【陈功:中国的决策圈层】
岁末年初,市场千呼万唤的IPO开闸终于到来。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是,新的发行体制下,与IPO相伴而生的却是高市盈率、老股套现、紧急暂缓、紧急措施等乱象。现在中央提倡用市场来解决市场问题,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战略举措和方向,但市场是不可能计划的,要用市场来解决问题,决策之际,也要真正能够包括市场力量,最了解缺陷的是市场,而不是政府部门,所以让市场各方参与,有效率、有办法地让市场各方参与,不搞神秘主义,就是决策的有效法宝。
问题在于,让市场参与也是一个过程,市场自己可能都还不了解中国的政策以及决策过程呢!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决策大致存在这样几个圈层:
第一层,体制内圈层。这个圈层主要指部委司局处室、政策研究室、部委院所等等。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就是决策研究的主力军,这个系统有几个特点,一是控制不透明的数据来源,反正数据颇有些神乎其神。二是直接受决策意图和体制内条件的影响极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没有多少中立性,命题作文的味道比较浓厚。三是可以直接行文出政策,导致政策成果。
第二层,体制内外延圈层。这个圈层已经是改革的产物,从原有直接拍板的部委司局处室外延到了更多的政府部门机构和利益相关方,但基本依然属于体制内的机构,有政府资金和政府拨款。包括体制内研究部门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新华社等,也包括少数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机构和有直接影响力的权威人士。这个外延圈层的出现与决策越来越趋于系统化,影响、牵涉到的单位太多,利益相关方太多,常常出现一个部委机关"搞不定"有关部门的情况。
第三层,体制外圈层。这个圈层比较复杂,既包括半体制内的科研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挂靠研究机构,也包括外资和地方。这个圈层受到的决策意图的影响比较间接、比较少,因而自由发挥的空间反而比较大。以系统论来看,这就有助于将潜在问题透明化,因而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得到参与决策进程的机会。不过,他们也有明显的缺陷,不但有外行的地方,还有象牙塔的无形束缚。
第四层,草根圈层。媒体、研究个体户、网络意见等。这个圈层的出现与科技发展尤其是网络社会的形成有关,实际这个圈层的意见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反映和体现,因为其他几个圈层的任何人,事实上现在已难以忽略掉网络资料和意见,完全关起门来搞决策。这个圈层的缺点是难以实现机构化,表现有些业余,在决策的节点上有帮助,但在系统层面则有明显缺陷。
从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来看,不少阐述和解释决策过程的回忆录以及政策成果的展现都表明,中国的改革过程对决策圈层的影响大致就在这些范围,而四个圈层的影响力大小和作用模式则差别很大。
很多时候,即便是在第一圈层,方案、计划、构想、分析、观点和意见等决策相关信息,其实也有一大半过不了司局级,还有一部分过不了部级,能上升、透入真正决策中心拍板所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就是这个部分也还是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所以出现问题、决策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属自然。另一个方面,近年来草根圈层的积极性很高,不少人声称能够"参与决策",甚至是这个"顾问",那个"顾问"之类的满天飞,其实这完全要看是哪一个圈层的项目和人物,有的时候,甚至他"被顾问"的机构,都不属于第一、第二圈层的,所以很多时候这句话根本就是夸大其词。
中国的决策过程,近年的一个特点就是外延化趋势。在这个趋势之下,直接产生的问题就是回馈式影响。实际从第二圈层以后,对政策的影响都有回馈反应的特点,出政策相对容易,政策出来后,反响往往超乎预想,这就是回馈反应,就要修正和补台。如果就未来计,今后政策有毛病其实不可怕,关键在于修正,今后会越来越趋向于政策修正,而不是凭空创新出一套全新的政策。虽然事无定论,总有例外,但至少从决策理论来看,今后的决策趋势就是如此。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决策科学化在中国还是有很大进展的,虽然人们的要求很高,甚至越来越高,但在慢中求快,乱中取胜,是离不开科学决策的。而了解中国的决策圈层也有利于智库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公众了解政策。(ACG)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两部委将为城市用地盘活和改性开口子】
城市建设无序发展的状况有望得到遏制。13日,有知情人士披露,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将从每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实际出发,在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上,修订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尽快把城市发展边界确定下来,选择部分县市开展"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试点。所谓"三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当前,部分城市在上述规划编制过程中已启动"三规合一"。据悉,在保护国土资源方面,"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是今年国土部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在严控城市边界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成为今年土地政策重要思路。国土部统计,我国城市每平方公里仅有7000多人,远低于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标准,提升潜力很大。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用地多、居住用地少,建设用地多、生态用地少。目前,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中,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为此,国土部表示今年将稳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强化工业园区用地内涵挖潜,因地制宜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继续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随着后土地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土地尤其是特大城市土地供应日渐稀缺,如何在现有利用效率不高的土地存量上进行盘活,将成为今后各地政府不约而同选择的土地政策,尤其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先前的工业园区泡沫可能被用于生活用地。两部委此举无疑为各地将工业用地改性为商业和居住用地开了口子。实际上,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此前为城市增加住宅用地已经提过利用闲置工业园区土地的建议。(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警惕GDP中房地产统计调整带来政策误导】
据国内媒体日前透露,在经过周密的研究和部署后,国家统计局正在考虑对现有GDP统计方式进行调整。如果一切顺利,新的GDP统计办法有望在3月完成,房屋租金等纳入GDP的统计方式将发生变化。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1月14日称,国家统计局正在对现行GDP统计方法进行改革,主要涉及科研经费和投入、房地产租金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的统计核算方式更符合国际标准,也更加科学。据了解,按照正在调整中的方案,房地产行业的统计方法将发生调整期。在房屋租金一项科目上,将原有按建造价格统计的方式,变为按照市值价格进行统计统计核算。值得注意的是,调整房地产统计方法之后,可能影响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任志强看来,在新的GDP统计核算办法之下,房地产占GDP的总量有望提高,"比如原来房地产占GDP比重在5%,新的统计核算办法下就可能是8%,这说明了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统计中的房地产统计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看来,一是任志强所说的会提升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如果是这样,将会为地方政府强调房地产的重要性提供直接的支持。二是新的统计办法可能会导致GDP总量在同等状况下的提升。对于重视GDP规模的地方政府来说,由于统计变化带来GDP增加,这无疑是意外之喜。实际上,数年之前中国调整国民经济统计,很多地方在服务业统计上就得到了"大饼"(如北京市就因此而增加了数百亿GDP)。但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要提醒的是,如果因为统计调整而得出结论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业,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国上下搞房地产掉头,不要让房地产业占用过多的经济资源。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守住底线。中国要再放任房地产业膨胀下去,中国经济将被更大的资产泡沫和坏账淹没!(A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外媒质疑中国外贸数据的可靠性】
近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日前,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发表题为《中国真的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吗?》的文章,质疑中国官方提供的贸易数字的可靠性。文章认为,中国是将2013年相当数量的虚假出口贸易计算在内。文章称,"健全国际金融体系"项目将内地和香港的统计数字进行比较后发现,北京报告的2013年第一季度内地对香港出口额比香港报告的同期该市从内地进口额多546亿美元。尽管据说中国有关部门2013年5月对虚假发票行为展开了严打行动,但第二季度统计数字的出入也很大。2013年上半年,共有930亿美元似乎通过涉及香港的虚假出口发票非法进入内地。文章引用路透社的报道,路透社将2013年9月出人意料的强劲出口归因于16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认为2013年10月份共有240亿美元被非法转移。路透社还曾报道,北京公布的2013年11月份数据看上去很"可疑"。尽管2013年12月份4.3%的出口增幅令人失望,但这个数字仍需仔细检查。此外,贸易数据存在较大出入不仅限于中国对香港贸易。根据中国方面的报告,2012年中国对韩国出口增长5.7%,但韩国方面却报告说那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实际上却下降了6.5%。无论这种对数据的质疑是否合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自己也应对荣升全球贸易大国采取理性客观的态度。(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处理进口煤问题需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海关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煤炭进口共计3.3亿吨,同比增长13.4%。虽然此前业内预期2013年煤炭进口会超3亿吨,但3.3亿吨的进口量仍然超出了市场预期。据悉,我国自2009年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煤炭净进口国以来,煤炭进口量从当年的1.26亿吨一路攀升至2013年的3.3亿吨,五年增长了162%。从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煤炭进口量之首,2013年再次刷新了进口煤的总量纪录。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去年11月国内煤炭港口价格和进口煤到岸价之间已经有了高达80元/吨的价差,而进口煤发运和到港之间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差,所以,11月份的高价格差导致了12月份大量进口煤的涌入。而因2014年开年煤价出现大幅度跳水,再加上春节前后煤炭需求下滑,2014年1月份的煤炭进口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进口量的快速增加引发了国内的反弹。在煤炭行业的压力下,国家有关部门可能于近期出台相关政策,对煤炭远距离运输和进口煤提出严格限制要求,限制高灰高硫煤进口。据信,有关部门拟对销往中国的进口煤做出相应指标限制,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本口岸进口煤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每半年进行一次进口煤质量分析,上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抄送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管理部门。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即使相关规定出台,也不会对进口煤的总量产生太大影响。因只要价差依然存在,出口国可以改为出口其他煤种,而不影响出口总量。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有关部门在处理进口煤问题时需要看到,煤炭的进口是市场问题,还到不了影响能源安全的程度。3.3亿吨的煤炭进口量虽然创了新高,但和国内超过30亿吨的煤炭产量相比,比例并不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相关问题上,需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不能因为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就对进口煤施加各种压力。这种贸易保护行为,既不利于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没有好处。(A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土地流转做大农场有利于食粮自给】
三中全会确定赋予农民更多土地权利并加快土地流转政策后,土地流转方兴未艾。实际上,中国的农地流转已经到达一定的规模。据农业部披露,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近日,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包含三大方面: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二是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为主体;三是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之一。张红宇表示,农地产权是一个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多项权利在内的权利束。各项权利如何设置及在不同主体间分配,对农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具有重大影响。先前有专家曾经披露,在美国,大农场200公顷以下的都不能经营,400公顷以上才有可能盈亏平衡。不过,安邦(ANBOUND)城镇化调研团队在华北和长三角调研中发现,如果改种经济作物,做都市农业,并在发展农业作物产业链的同时上升为价值链,农业的附加值将得以提高,小农场也能盈利,这与美国大农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获利有所不同。因此,农业部继续推动土地流转做大农场,实际有利于家庭农场在种粮上也能盈利,这无疑符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保障口粮安全的政策。不过,欧美日的经验都表明这依然离不开财政补贴。(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安邦(ANBOUND)呼吁对湿地保护立法】
享有"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尽管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近日, 国家林业局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据披露,目前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58%。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87.08%,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据介绍,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是2003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自2009年前后历时5年,投入2.2万人,近4亿元,到2013年结束,共获取成果数据2.6亿条,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受威胁情况和生态状况等方面信息。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呈增长态势。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影响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从上一次调查时的污染、围垦、非法狩猎三大因子,转变为这次的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主要威胁因素增加,影响频次和面积都呈增加态势。调查同时显示,我国湿地生态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减退,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我国的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上只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评级为"好"的湿地面积只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中等档次占53%,"差"的占32%。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特别指出,围垦和基建占用仍然是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两个最关键因素。两次调查结果的数字对比显示,近十年来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增长了近10倍,上一次调查的结果是12.76万公顷,这次的调查结果是129.28万公顷。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湿地是房地产业的优质配套资源,当下,债务迅速增长的地方政府需要卖地来缓解,不仅是湿地,连成片农地都成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眼中的优质资源,被用于配套做房地产开发,这类事情在北京市也有出现。而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部分被圈占可能会造成湿地质量的严重下降,这正是8亿亩湿地保护难度很大和优质湿地越来越少的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尚未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或相应法律,这无疑让湿地成了抱着金砖在大街上遛弯的儿童,非常危险。(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打破农机市场外资垄断不能依赖政府补贴】
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随着2013年德国克拉斯公司通过并购山东金亿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在内的世界农业机械五大企业,目前已经全部在华"扎根"。这些世界农机巨头都采取了先与中国企业合资,再通过彻底收购的方式变为独资,慢慢将本土资本挤出市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认为,"目前国产大马力农业机械基本没有,这块市场几乎全被外资企业拿下了。"由于中国企业思路有偏差,技术上总是等着抄,行业里没人愿意搞科研,因为需要时间,需要大投入。目前自主品牌所谓的技术改造,都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但在技术上看不到进步,有量的扩张却没有质的提高。对于这种情况,据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政府将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普及的工作力度,尤其将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扶持,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将出台。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技术落后的重要领域,政府可以支持基础研究和补贴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但必须是适度参与。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支持几个自主品牌制造出有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设备并非难事,但是政府补贴很难代替市场和企业做出决策。(ALJL)(N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西进中东"战略将成为2014中国外交重点之一】
从中国构建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来看,不难发现两条丝绸之路的会合点是在中东地区。中东是否成为2014年中国外交重点?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专访时就中国如何加强在中东地区发挥政治性作用表示,中国在中东地区发挥的政治作用只会越来越多。以前,中国对中东地区、特别是对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然而,这次王毅强调,中国在政治、安全、军事领域等愿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事实上,中国加强在中东地区发挥政治作用的意愿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明显表露出来。中国接待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国领导人同期来访;在北京承办联合国支持巴以和平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专门向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王毅2014年年初到中东访问专门召开了巴以和平人士座谈会等等。对中东在中国外交战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这一问题上,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早在2013年10月15日发表的第366期战略观察《中国的"西进中东"战略》就已提出,从中国的能源战略出发,中国应该考虑实行"西进中东"的战略,在中东地区投入更多的经济资源、外交资源,以及适当的军事资源。战略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外交、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等)、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此次中国外交部长的表态与安邦的观点不谋而合。(A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的水权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度用水和水质污染的问题会愈发严重。如今水资源的稀缺性在中国十分突出,"水权"——相当于可使用自然资源水的许可证——的概念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密集出台了关于水权的政策法规,2011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将水利工作放到了治国高度,提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十年目标。但是,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陈虹的研究指出,中国水权交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仅出现了跨行政区划的取水权转让(例如浙江跨行政区域水权转让、宁蒙跨行业水权转换等),水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今后仍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水利建设的投资主要来源依旧是公共财政拨款、国内金融机构贷款和自筹资金,而通过股票市场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这方面,则无论股票发行量还是筹资规模都有待大幅提高。陈虹认为,我国应借鉴各国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近年来,为了防止资源滥用、有效利用水资源,各国对水权以及相应的水权市场加强管理正在成为世界潮流。与世界各国经验相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必然也是一个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说水权交易中政府作用更多地代表了公平性,而市场作用强调了效率性的话,把握两者的平衡将是在水权制度建设和水权交易中一个永久的话题。在我们看来,在未来中国完善水权制度的过程中,将如何判定水权的公权和私权性质、如何确保市场准入条件的公平、信息的透明公开、如何协调跨国水资源和国际水权市场、如何设计和规范水权交易衍生金融产品、能否成功引导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资金进入淡水资源领域以分散资产泡沫,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ALF)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外界警告中国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的风险突出】
2013年年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推出众多新举措以应对本国面临的艰巨挑战。通过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整体上看政策缺乏连贯性的风险变得突出。例如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实现重消费的结构再平衡,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任务——稳增长,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性问题。在他看来,中央工作会议制定的2014年六大经济任务中,大多数与中国的战略再平衡需要没有多大关系。近期的增长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偏离了对于现在需要经济再平衡这一战略转型的强调。他建议,中国采取新的做法,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框架作出三大改变:首先,按照国际最佳做法,中国当局在区分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时需要远比现在明确(也就是透明)。在不同的场合设定不同的议题会造成混乱和潜在的冲突。其次,应该淡化覆盖整个经济的增长目标。这样的目标带有指令性经济的味道,这与决策者最近强调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背道而驰。最后,有必要将稳定经济的目标和战略需要区分开来。前者应该由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独立的中央银行来处理,后者则应该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职责。虽然中国决策者向来强调长期战略,然而在中国踏上一条新路来维持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他们更应该加强政策议题的连贯性。(RLJL)返回目录
【政策:发改委将推出11大信息惠民服务计划】
自国家于2013年启动信息消费以来,今年国家发改委更是决定开展信息惠民国家示范省市创建工作、社会保障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等11大信息惠民任务和计划,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比如,为建立一体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将实施社会保障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到2015年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亿,推动社会保障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以及居民健康、惠民待遇发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为在全国范围实现公民的合规异地就医费用医保持卡即时结算,将建设跨地区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信息平台,制定跨地区医保联网结算标准规范。先期在15个省份100个地市开展跨省医保即时结算试点,服务城乡居民超3亿人,跨地区医保即时结算模式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跨地区一体化服务初见成效。为缓解看病就医难题,便利医疗服务、惠及城乡居民、壮大健康产业,我国将组织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先期在15个省份、45所大型医院开展示范,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实现就医一卡通。为缩小中西部地区学校数字鸿沟,我国将组织实施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此,我国将继续推进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加快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LYZR)返回目录
【学界观点:中国奇迹源于制度创新还需政府再造】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史正富最近撰文指出,过去34年,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并非依靠压低消费也非粗放低效。一是消费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以1990年不变价计,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9.0%;按人均消费计算,年均增长率约7.9%。二是高投资并非低效率。中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8%,改革后头十年,资本产出比为3.38,近十年资本产出比为4.10。三是人口红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几十年来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主要来自技术创新,尤其是产业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此,史正富认为,中国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包含战略性中央政府、竞争性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系统的三维体制,一个把中央政府的战略领导力、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力与企业的创新活力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经济制度。具体而言,它有以下四大支柱:一是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三大市场主体;二是国有企业的资产资本化,形成了国有经济的战略制高点;三是包含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级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形成了超越西方公共财政的复合型国家理财;四是通过把国家顶层发展战略、中期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和短期宏观调控相结合,形成了分层整合的国家发展管理体系,从而超越西方常规市场经济中的被动式宏观干预。这些特征性制度安排的形成与演进,标志着中国已初步形成一种与西方常规市场经济有着系统性差异的、新的经济制度类型。而上述四大支出共同发挥作用,为中国经济的超常规高速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与体制基础。不过,史正富也提出了现行三维市场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国企"所有者缺位"和垄断经营,二是政府过大,三是部分官员腐败,四是环境污染,五是市场失序,六是收入差距过大与收入分配不公。史正富认为,上述弊端的克服和解决,需要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理性地认识现行体制和常规市场经济两者各自的利弊,持续进行自主的体制创新。如果前三十多年改革主题是解构计划、创造市场的话,那么,下一轮改革主题就是政府再造,通过政府部门的组织优化和政府业务流程的变革,建构市场与政府共生互补的新型市场经济形态。(LYZR)返回目录
【学界观点:中国遭遇的是"制度陷阱"而非"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像国际经验所表明的那样,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出现停滞徘徊。在香港大学经济系教授许成钢看来,这个提法不仅肤浅,而且误导改革方向。他认为,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印度、非洲、拉美从1950年到2000年半个世纪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要么发展,要么不发展,没有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以拉美国家为主的。但是认真分析拉美的情况,从最近二百年历史来看,拉美国家并不是从贫穷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而是正好相反。它们在历史上曾是世界上的富裕国家,远比北美更富裕,直到19世纪的中期,美国虽然已经开始工业化,变得比较强大,但拉美国家仍比北美富。但后来它们从富裕国家变成了中等收入国家,而美国则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变成了富裕国家。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错误总结历史,更是忽视了拉美国家的制度导致它们从富裕经济停滞不前,沦落为中等收入国家。而美国则因有利的制度,从相对贫穷变成中等收入,然后又成为富裕国家,并最终演变成超级大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衰落是由制度带来的。他直言,中国的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不是因为中国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所以才面临挑战,而是因为中国的体制有问题。(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中国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已发展数年,如今依然火热,但诸多问题已令行业发展呈现出疲态。投资机构热情有余,但出手谨慎。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田思雨认为,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资活跃度不高是由行业本身的特点导致的。一方面,对于重视回报速度的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行业盈利模式及回报速度无法确定,继而衍生出观望的态度;另一方面,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需要用"网络"及"教育"这两条腿同时走路,既要懂得互联网,又要兼备教育及相关的优质资源。这无形中为在线教育的投资立起了一道门槛,阻碍了资本对该行业的注入。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做教育的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不会做教育",这两类不同出身的参与者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团队,却还没有任何一种摸索出行业以后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在线教育在盈利模式方面遇到的困境则是世界范围的问题。以往的运作逻辑是,把传统教育的内容移植到网络上,通过搭建漂亮的平台、提供快捷的服务和互动以及廉价的收费来吸引用户。但这种逻辑迄今无法提供可见的盈利模式。不同于传统教育业,互联网教育不能进行先收费后服务,这也使得如何吸引用户付费成为当前互联网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当前,互联网教育行业普遍面临着用户数量停滞、技术更新缓慢、资本态度谨慎、口水多于干货的问题,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LLF)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市场再次见证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
中国吉利汽车于2010年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之后,在收获技术协同效应的同时,2013年沃尔沃汽车更是收获了中国市场红利。13日,沃尔沃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因中国需求大增推动下半年业绩意外强劲增长。据悉,沃尔沃在华业务2013年的汽车销量增长46%,至61146辆;该公司同时还削减了成本。沃尔沃的首席执行长萨穆埃尔松(HAKAN SAMUELSSON)表示,今年该公司中国业务将难以再现2013年的辉煌,但表现应该仍会强于中国整体市场的增长水平(预计10%-15%)。我们注意到,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之后表现并不理想。去年该公司美国市场销量下降10%,欧洲市场销售则持平,幸好在中国市场强劲的增长下,公司的总体销售才上升了1.4%。沃尔沃美国市场去年的销量达61233辆,即使今年的10万辆目标也低于金融危机前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上12万辆的最高年销量。值得注意的是,沃尔沃的表现远逊于德国高端车品牌奥迪(AUDI AG)、宝马(BMW AG)和戴姆勒(DAIMLER AG)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这些德国汽车厂的销量都创出了新高,业绩也实现了强劲增长;同时也不如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福特汽车(FORD)和克莱斯勒(CHRYSLER LLC)这三大美国汽车厂商。这些汽车生产商都从北美汽车市场的复苏中获益匪浅。现在看来,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汽车的确是个双赢方案,在当年众多质疑之下,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显示了杰出的企业家精神,创造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典范。(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地方债务危机快捂不住了】
股市连年高涨的美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尤其是地方经济。13日,美国郡县协会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在美国所有3069个县中,约有半数县的产值仍未恢复到衰退前的水平,这反映出了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状况。据悉,该报告对四个经济指标进行了评估:GDP、就业总数、失业率以及房价。全美各县的情况大相径庭。与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该国GDP规模已在三年回升至衰退前水平不同的是,该报告显示只有约有400个县的GDP相比衰退前水平没有下降。大县受到了衰退的沉重打击,但恢复的情况相对强劲。截至2013年,就业率达到衰退前水平的800个县基本位于美国中西部和南部。报告称,去年只有54个县的失业率降至了衰退前的水平。美国郡县协会的研究总监、报告的作者之一伊斯特拉特(EMILIA ISTRATE)表示,全国性统计数据掩盖各地的不同情况,有一些县的经济在2007年12月之前的很长时间就已陷入衰退,也有一些县从未经历过衰退;全美各地对经济的感受差别很大,他们感受到的是当地的经济状况。这表明,尽管整体美国经济复苏状况良好,但复苏仍较脆弱,而且各地的复苏程度也不均衡。安邦(ANBOUND)先前在西方主流媒体和投行唱空中国和新兴经济体时就曾经指出,美国此举实际是在引导市场预期,冀望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西方以为债务重组留下空间。不仅美国联邦政府过去五年债务增长了5万亿美元以上,地方政府债务也从2010年的2万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13年的3.7万亿美元,美国郡县协会的报告无疑为美国地方政府如此超高速的债务增长提供了佐证,在如此经济环境下,继芝加哥申请破产保护后,美国的地方债务危机可能愈演愈烈。(AYZR)返回目录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