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星期二

墙外楼: 蜀汉的汉中防御讲解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 your customer base.

Start a lead gen campaign on LaunchBit and cost-effectively grow your compan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蜀汉的汉中防御讲解
Mar 4th 2014, 08:25, by 墙外仙

一、必争之地

公元214年,汉益州牧刘璋向刘备投降,蹉跎数十载的刘皇叔终于初步实现了隆中对中跨有荆益,鼎足三分的目标。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曹操大军入汉中,张鲁遁走巴西的传闻。一时之间蜀中震恐,史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止。"曹操克汉中为何给蜀地带来如此大的惊慌,还要从汉中的战略位置说起。

汉中位于秦岭之中,是汉水在秦岭中形成的一片冲积平原,四面群山环绕,地形险要。汉中向北,有数条道路通往关中平原,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谷、骆谷和子午谷;向东沿汉水而下,可抵达上庸郡;向西经武都连接陇右之地;向西南可经阳平关、剑阁、梓潼通往成都平原。从整体上看,汉中是连接关中与蜀地之间的桥梁,而无论对于关中还是蜀地,汉中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屏障。如果汉中掌握在曹操之手,蜀地即直接面临军事威胁。事实上曹操平汉中后不久,魏将张郃即侵入巴西、巴东,虽然被张飞击败,但也表明魏军掌握着战略主动,因此蜀右将军黄权称:"如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所言不虚。

1
图片1:秦岭古道示意图,曹操称斜谷为"天狱",后世李太白也有"蜀道难"的感叹

2
图片2:自制的三国时期汉中附近略图

汉中对于刘备而言,可谓生死攸关的必争之地。因而在公元217年,刘备留诸葛亮坐镇成都,自己亲率大军进兵汉中。然而魏军在征西将军夏侯渊的率领下据守阳平关,战事进行的却很不顺利。为了打开局面,刘备派张飞、马超、吴兰、雷铜屯兵下辨,意图攻取武都,切断汉中与陇西地区的联系,却被曹洪、曹休击败,雷铜阵亡,吴兰逃入氐族部落后被杀,张飞、马超被迫撤退。

刘备在阳平关与夏侯渊相持经年,毫无战果,又生一计,派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道,结果很不幸得遇见了徐晃,被打得"自投山谷,多死者"。刘备又率精兵万人,夜袭广石的张郃军营,还是不能攻克。两军相持至公元219年终于出现了转机,刘备为突破困境南渡沔水,在定军山扎营。夏侯渊前来争营,为蜀讨虏将军黄忠所斩杀。主帅阵亡,魏军大败,残部在张郃率领下退守阳平,战略形势至此逆转。三月,曹操虽亲率大军抵达汉中,然而刘备据守险要,与曹军相持。五月,由于补给不足,曹操也无战心,魏军撤出汉中,将其拱手让与刘备,持续两年的汉中争夺战至此落幕。

作为蜀地的北部屏障,也是进一步进取中原的跳板,汉中的防务问题至关重要。当时的舆论皆推举张飞镇守汉中,然而刘备却破格提拔了牙门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结果一片惊诧之声。为了提高魏延的声望,刘备有一次大会群臣,询问魏延守汉中的方略,魏文长当时立下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这一席话博得了群臣的赞许,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这一席话实际上埋下了两种防守战略的伏笔,而这两种战略日后交织于蜀汉的历史之中,直到它的覆亡。

二、蜀汉初期的汉中防御战略

魏延虽然立下了要吞下曹魏十万之众的豪言壮语,但他到达汉中以后还是采取了务实的防御战略,在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隘修筑营寨,屯兵据守。魏延的防御战略基本奠定了之后蜀汉汉中防御战略的基础,即以重兵把守汉中外围的险要据点,将入侵的敌军阻挡在汉中平原之外。由于秦岭山势险峻,因此敌军的行军路线比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几条道路进军。如果能成功封锁敌军的进军通道,敌军难以迂回,攻关不克,就不得不退军。这种战略也可以简称为"御敌于国门之外"。

从现实来看,这一战略无疑是最为稳妥的,而且汉中周围山川林立,缺乏机动迂回的空间,而狭小的空间内敌人的数量优势也无从发挥。但这种战略的缺点是防御面积较广,虽然通往汉中的道路有限,但都需重兵驻守,而且相距较远,无法呼应。而且自孟达叛降魏国后,汉水下游的上庸、房陵落入魏国之手,汉中又面临着东部的威胁,防御压力进一步上升。

公元226年,蜀丞相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也就接管了汉中的防务工作。诸葛亮基本承袭了之前的战略,并且为了进一步巩固汉中的防守,在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后在沔阳建筑汉城,在城固建筑乐城,作为汉中掎角,并且为前线诸围提供支援。至此汉中的防御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了以前线诸围为第一线,以汉、乐两城为第二线,以南郑、阳平关为第三线的纵深防御体系。

不久,蜀国的汉中防线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公元230年七月,由于屡受蜀国侵扰,魏大司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伐蜀,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对抗蜀国的问题。魏军的部署是:曹真亲率主力出子午谷,大将军司马懿沿汉水而上,两军至汉中会合,又派后将军费耀、雍州刺史郭淮等出陇西,以牵制蜀军。得到魏军全面进攻的情报后,诸葛亮也迅速做出了反应。由于魏军主力自东而来,诸葛亮亲自率军进至城固、赤坂,扼守魏军必经之地,派魏延、吴懿迎击郭淮、费耀,并调永安李严率军两万增援。两军很快交锋,魏军先锋夏侯霸进抵兴势,在谷中扎营,被蜀地的百姓发现,遭到了蜀军的围攻(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夏侯霸是从子午谷进军的曹真的前锋,从地图上看,他不太可能越过赤坂的蜀军主力而抵达兴势,可能他是从骆谷进军的一支牵制部队)。夏侯霸苦撑到援军抵达才得以解围。而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由于道路艰险而行军迟缓,很快天气状况恶化,连降大雨,道路断绝,无法进军。魏国高层反对的声浪也日益高涨。至九月,曹真受诏撤退,而魏延、吴懿也在阳溪大败郭淮、费耀,魏军的进攻至此无果而终。

3
图片3:公元230年曹真伐汉中略图(做的不好啊。。。)

汉中防线迎来的第二次考验是在公元244年。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而汉中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三年之前,即241年,蜀大司马蒋琬为了支持姜维经略凉州,联络羌族势力,决定将主力移出汉中,屯驻在水路交通发达的涪县,而汉中的防务则交给了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这一部署,使得汉中兵力骤减至不满三万。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威信,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三月发兵十余万,自骆谷进攻汉中。由于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有人提出放弃外围防线,集中兵力固守汉、乐二城,放魏军进入汉中平原,等涪县的蜀军主力抵达再进行反击。王平认为这种做法十分危险,涪县援军距汉中有近千里之远,如果放魏军进入,魏军攻破阳平关就打开了入蜀的大门,后患无穷。他主张派护军刘敏据守骆谷的出口兴势,自己亲率部队作为后援,依托险要阻击魏军以等待援军。王平的策略得到了刘敏的支持,于是刘敏率军据守兴势,并且虚张声势,旗帜横亘百余里,王平率军后继,并且防备魏军分兵黄金袭击刘敏的侧翼。曹爽大军抵达兴势后,攻关不克,无法前进,"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此时蜀大将军费祎也抵达汉中,参军杨伟、太傅司马懿力劝曹爽退兵。五月,曹爽引兵撤退,途中遭到了费祎率领的蜀军主力截击,魏军死伤惨重,勉强退回关中。

4
图片4:公元244年曹爽伐汉中略图

分析以上两个战例,蜀汉初期这种"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对于国力相对较弱但拥有地形优势的蜀国而言无疑是一种务实的选择。魏军两次进攻,尤其是兴势之役,由于受困于山谷之中,数量优势无法发挥,后勤补给困难,处境十分被动。但这种战略要求在汉中保有一支较为强大的兵力,但随着蜀汉后期战略中心转变(与诸葛亮较为直接地进攻关中相比,姜维志在陇西地区)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南中地区反叛,蜀国增加吴国边境的守军等),汉中兵力不断被抽调,这种战略也越发的难以贯彻,这在兴势之役中已初见端倪。

三、蜀汉防御战略的转变

公元256年,姜维进封大将军,掌握了蜀国的军事大权。姜维认为原先这种全面防御的思想,虽然能够有效的阻挡敌军,但是"不获大利"。因此他建议后主:"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简而言之,即是一反之前全力阻止敌军进入汉中平原的思想,放弃外围防线,放任魏军进入,退守汉、乐二城,并且防守阳平关,把魏军关在汉中平原,坚壁清野再辅以游击战。待魏军粮尽退军,则一举出击,歼灭魏军。这种战略可以简称为"诱敌深入"战略。

姜维的这一战略历来争议颇大,有人认为正是他的这一错误战略导致蜀汉的灭亡。我觉得姜维这一战略的提出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我们之前提到过魏延讲"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实际上为两个战略方案埋下伏笔。从魏延到诸葛亮再到王平,他们强调的基本"拒之"这一方面,而姜维则是着眼于"吞之"。姜维这一战略的目的很明确,在于"获利",而他对"获利"这一目的的急切追求也反应了一个事实,即蜀汉与魏国的实力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蜀汉僻处西南,除了成都平原经济发达之外,周边大多尚未开发。而魏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随着中原战乱的结束,生产也日渐恢复,其经济军事实力开始远超吴蜀,在这一时期已经可以和吴蜀两线同时作战。由于古代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了经济能力与兵员数量,因此可以进行一定的比较,公元260年,蜀国有户24万,人口94万,可用兵力十余万(这个数字来源与《三国志》,但现代许多人提出一些的疑问,主要是这么少的人口难以供养这么多士兵);魏国人口443万,总兵力约60万(同样来自《三国志》但同样存疑)。可见魏国国力优势之大,而蜀国为了补充国力,也采用一些掳掠人口的方式,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即"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因此姜维基于这方面的担忧制定的这一方略,也是希望缓解魏蜀两国的国力差距。

不过无论如何,姜维这一战略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妙,实则很危险的战略。魏国大军一旦进入平原,就可能如脱缰野马一样难以控制,其兵力上的优势也得以发挥。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阳平关,它就像一把钥匙,如果魏军攻关不克,就会被关在汉中,可阳平关一失,蜀地门户洞开,汉中失去了屏障的意义,局势就难以收拾。很不幸得是,历史恰恰就是按照这样一个轨道向前发展的。

5
图片5:263年魏伐蜀第一阶段略图,魏军兵临剑阁

公元263年魏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司马昭决定大举伐蜀。此时蜀国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一年之前姜维由于担心黄皓的迫害避居沓中屯田,汉中的防守按照姜维之前的计划,督汉中胡济驻守汉寿(这个我不太理解,汉寿都快到剑阁了,他在那怎么督汉中),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蒋琬之子)守汉城,关中都督傅佥、武兴督蒋舒守阳平关。然而汉中兵力虚弱,汉、乐二城各有五千人,阳平关不详,估计加起来不到两万,还不如王平时期。姜维在获取魏国可能大举进攻的动向后,上表后主刘禅,请求增强阳平关和阴平桥头的防守(此两地十分关键,阳平关之前已经说了,阴平、桥头是姜维退回蜀中的归路),但如石沉大海,没有音信。

263年八月魏军发动全面攻势:征西将军邓艾率军三万出狄道,进军甘松、沓中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三万出武街至阴平截断姜维归路;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十余万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攻汉中。蜀国得知后,忙派右车骑将军廖化引兵前往沓中增援姜维,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增援阳平关。九月,钟会各路大军抵达汉中,蜀军依据之前的方针放弃外围防守,集中力量退守汉、乐二城。钟会善于用兵,没有费力去攻打二城,只是派前将军李辅率万人围汉城,护军荀恺率万人围乐城,主力直接向阳平关进发。钟会派护军胡烈攻关,蒋舒由于不满蜀汉对其待遇而献城投降,傅佥格斗而死,阳平关于是陷落。而前往增援阳平关的张翼和董厥到阴平后听说诸葛绪将进攻建威,结果在此滞留一月之久,延误战机,阳平关陷落时二人才抵达汉寿。而阳平关一失,汉中也就丧失了屏障作用,钟会大军沿古蜀道入川,而汉、乐二城以及其他残存于汉中的蜀军在魏军的包围下只能守城自保。

在另一方面姜维巧妙的摆脱了邓艾和诸葛绪的纠缠,一路南撤,与廖化、张翼等人会合,得知阳平关已失,只能退保剑阁,扼守入川的必经要隘。钟会至关前叩关攻打,屡攻不克,而由于补给线过长,道路艰险,粮食匮乏,士气下降,钟会甚至动了撤军之念。应该说这时的魏军是有些被动的,的确处于"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的境地。如果此时退军,组织不力的话很可能遭受大败,这也是姜维希望看到的(从这个意义上剑阁起到了原来阳平关的作用)。然而关键时刻邓艾提出奇策,率军自阴平向南,凿山开道,经过极其艰险的行军,终于抵达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成都方面派诸葛亮之子卫将军诸葛瞻督军迎战,然而诸葛瞻抵达涪县后逡巡不进,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力劝诸葛瞻快速进军,在邓艾军力集结完毕前占据险要,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地。诸葛瞻却不采纳,黄崇痛哭流涕他也无动于衷。邓艾集结完毕后长驱直入,击败蜀军前锋,诸葛瞻又放弃相对险要的涪县,退往绵竹。此时诸葛瞻才后悔未听从黄崇的建议,然而为时已晚,蜀军最后战败,伏尸数万,诸葛瞻、诸葛尚父子、黄崇、尚书张遵(张飞之孙)等均战死。不久后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回过头来再看姜维的战略,我们会发现它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需要各个方面密切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是巩固阳平关等汉中通向蜀地要隘的防守,使魏军不能突破。二是有一只强有力地机动部队能随时进行支援,并且在敌军撤退时予以追击。可惜蜀国末期根本无法提供这样的条件,汉中兵力薄弱,姜维、廖化、张翼距离汉中太远,一时无法赶到,因而酿成如此悲剧。钟会兵挫剑阁有些接近姜维的战略构想,但即使钟会就此退军,汉中残军已成汪洋孤岛,蜀军也很可能无力收复汉中,而汉中一失,蜀国的灭亡就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或许我们可以说,姜维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环境下使用了这个战略。魏延所讲的"拒之"与"吞之"是有条件区别的,只有当敌人不强时才有可能诱敌深入,一举歼灭。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贸然将敌人放入腹地,实在是危险之举。虽然可以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但是对于蜀国这样的小国,缺乏战略回旋的余地,投下这样大的赌注,一旦失败要面对国家覆亡的风险,作为掌权者是不得不深思的。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