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星期四

墙外楼: 博谈网: 关于“有人”才能办事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ooking for a help desk?

Try Freshdesk - the preferred helpdesk of over 15000 businesses. So easy, sets up in two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博谈网: 关于"有人"才能办事
Feb 6th 2014, 12:19, by 墙外仙

前几天打电话回老家,听说我表妹花了12万在一个小村里当上小学教师了,一个月工资3000元。

我妈告诉我的时候很高兴,并且听说家里所有人都挺高兴。没有人执着于那12万块钱花出去并且花在哪,当我问起,我妈说找人帮忙,花人情钱了呗,她说哪有办事不花钱的呢。

表妹是我老姨的大女儿,在省城的师范大专毕业,外语系,大专毕业后在哈尔滨一些民办的补习学校当了两年代课教师,每个月一两千块钱,除了房租和吃饭,几乎不剩下什么。我当初曾经企图建议她远走他乡,到南方随便什么地方的学校,可以找校长要求试讲,如果通过或许就有可能留下来,哪怕在城市的某些公司里打工,慢慢的也会积累一些收入。未必需要把我老姨和姨父一生辛苦赚的钱用在买一个工作上面。

我的老姨和姨父很勤劳,他们不仅种下了自己家本有的一公顷地,还另外租了三公顷地来种,是毫无虚假的披星戴月,每次我回老家要去看望,我妈都说,天没黑透,他们一定还在地里忙呢。他家里每年都养好几头猪好多鸡鸭鹅,顶着星星回到家里来,还要给禽畜们熬食拌料,外屋里只有一个大锅,要把禽畜的一切食料烧热熬好了,再洗了锅重新烧饭,每每吃完饭,已经很晚。他家有一台很小的电视机,除了有客人去,几乎从来没有见到他们看过,还有一个洗衣机,为了省电没有被使用几次,最后成了装衣服的储物箱。记得08年回家,听我姐姐说,我老姨一向舍不得给自己买衣服,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时穿的还是当初姐姐结婚时送她的那件衣服,鞋子是有一年我给妈妈买小了一码转送给她穿的。而她平常劳动时,穿的是十几年前我和我姐不要的衣服。我姨和姨父每年很辛苦,可是从来舍不得花钱,全部存起来,而且是那种非定期储蓄,定期的他们也不太懂,所以也没有赚利息。他们辛苦的存钱并不为养老,而是要留给两个女儿上学和工作用。

然而我的两个表妹读书并不是非常出挑,但这也不是她们的过错。在农村的初中先要考上市区的重点高中,上大学才有未来的一点点保证。我当初是全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高中,也是全村第一个读大学的。然而这样的所谓"神话"我所在的乡村里是无法复制的。我大学毕业后好多年,姑姑家有一个表妹才考上市区重点,可是因为差了两分是自费生,要交四千块钱,她家里掏不出,她性格倔强,像疯子一样不肯休息,足足替人插了一季的稻子,瘦得不成样子,但终于没能存够钱去上学。我最后一次见她也是好多年前了,她刚刚订婚,身体不好生病到我家来瞧病,那小伙子是隔壁村的,长得不错,看不出表妹欢喜还是失落,总之人瘦得皮包骨头,还像所有赶时髦的乡下妹一样纹了两道黑黑的眼线,显得愣愣的。她抓住我的手,说二姐,我可想像你一样考大学,谁让我家没有钱呢,我瞪着她那两道黑黑的眼线,感觉她的眼光有点格外的灼人,我有一种自己犯了错一样的罪感,格外的心酸。

这种罪感,每每看到一些与我相同出身却命运不很顺畅的人,就会心中一凛,感觉十分对不起人。我当时相对幸运些吧,我爸爸是新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曾师从当地有名的一个老中医,医术精湛,方圆几十里十分闻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供我读书虽然有些吃力,但终究是挪东补西也还供得起。因为上小学书读得好,一直被村人叫做"大学生",后来也算不负众望。我的同龄人,当时相当有些比我聪明好学的,但因为家庭条件所限,终于阻断了他们读书的路。随着后来大学扩大招生,教育水准越来越滥,2000年后也有些村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却因为读的都是一些不很有含金量的大学,无法毕业后找份像样的工作。因大学滥招起来,就业单位就开始向211,985锁定目标了。

因此我老姨家的这个表妹,虽然顺顺当当的读了个大学,却最后回到家里呆了两年,一边带孩子,一边给村里的小孩子补习英语,赚点外快。老家相对偏僻,离最近的柏油路也有五市里,全是泥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我当初就是推着自行车在这样的泥路上,每五到十步用手指把车圈里的泥抠出来,再走几步,再抠。到学校时已经全身透湿,基本会迟到半小时左右,待上完三节课,贴在身上的湿衣服才慢慢变干一些,那时无论夏天的暴雨,还是秋天的雨加雪,大家都穷得没有雨衣穿,有的同学不怕丑头上顶着化肥口袋,或是身上裹上塑料,但也总是全身湿透,奇异的是,那时居然都从不感冒。所以,在这样偏的地方,让我单纯的表妹–一个从未离开家的女孩子背井离乡,出去闯荡的话,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所以好多上了专科院校的孩子最终还是回乡,或是务农,或是做点第三产业了。家乡因为偏僻,乡人也就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沟通和生活。

能够最终走出家门的,总是少之又少。大家都聚集在出生之地,能够享有的资源越发有限。

正因为如此,东北的熟人网络永远颠扑不破,固若金汤,任你怎样抵抗也是无效。无论办什么事,都依靠熟人。总之要有人,孩子上学要有人、买大件需要有人、找工作需要有人、开个店也要有人罩着,总之,除了一日三餐睡觉玩牌看电视不需要有人之外,很多事需要有人。有一年回家,我爸要买一个电瓶车,居然也要找熟人,打电话东问西问,看看身边有没有熟人认识卖家,以便优惠。因此,在家人的眼中,只有有人,才是方便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他们无法想像我在一个没有"有人"的环境中,是如何生存的,想必是苦极。因此,对于外在飘荡的孩子,乡人们总是另眼相看,像有三头六臂一般。

每每看到同学或是乡亲没在干副业,而是在一个公办单位,哪怕是乡或县的环卫工作,甚至是某个小区的保安,我就知道,那绝对是有人,而且十几万已经不足以得到这份职业。十几年前,我叔叔曾经花了好多钱做了乡里某单位的保安,因为有人;我一个同学得以在松花江大桥上打着手电巡视,因为有人;现在,我表妹做了某个小村的小学老师,还不是公办,因为有人;有人,才能得到一个工作,但一定要花钱,名为"上炮",只有"上炮",熟人才能得代为转寰,得以成事。正因为好多事要有人,所以每一个位子都显得高贵,艰难,反复求之不得,而又反过来更显得"有人"的重要性。

表妹在家赋闲了两年,老姨和姨父相当的焦虑,他们的问题是有钱而无熟人,如今,之所以亲戚们欢欣满足,乃是终于因为"有人",而得以找了一个工作,大家谁者不在意去给人"上炮"。这几年,因为计划生育问题,小学生少了,农村的小学取缔合并,几十个村的小学合并成几个,好多民办教师失业,孩子背着小书包步行去学校的风景已成昨日黄花。于是,家人到处找"熟人",准备好五千或一万,以备让侄子入学。

总之,那个"有人"的"人"之谓者,也仅仅帮助他的熟人,因为安全,意其不会举报其受贿,而且或有长久利益的希冀,但对陌生人就严守规定,绝不通融。因此,东北的熟人网络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处事准则,铁板一块,而"上炮"也是其潜在法则,人人视之为自然。一个人假如相熟的人多,就注定是一个成功和受人爱戴的人,而反之,而是太木,注定一生失败。

因此,我能明白,当年我从公路上下车,总有人免费载我一程送我回家,我的东西可以随便寄存在任何一个路边的农家,他们热情好客,待我如亲人,端茶捧饭,嘘寒问暖,原来是因为他们都认识我爸。我曾一直以为家乡民风纯朴,都无私友爱,并一直以为这种友爱是面对所有人的,我自小沐浴其中,不受欺,不受苦。

然而在2000年以后,穿梭中国的南北,各处受欺,回乡受欺最为内心沉痛。在火车站擦个皮鞋就讹我十五块,吃碗米饭要我二十块,出去旅行常常看到的是势利甚至是敲诈,却东北尤甚,我才明白,皆因为我不再是他们的乡亲,也不再在熟人网络里生存,又十分忘本,乡音已改,我变成一个有钱可诈的陌生人了。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