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没有见识的屌丝,第一次出国,去了日本,感触颇深,略记录下。
一、关于职场
在日本地铁放的一个广告说的是日本今年是就业冰河时期,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常见路边的就业辅导的广告。在电视上看到新闻说,大概大学生就业率在65%左右,很多大学开展了关于就业的集训活动,一大帮学生穿着正装听老师上课,课后模拟演练群面和单面。
这和中国目前的情况非常类似,作为发展更为成熟的日本,也有这样的情况。屌丝的感受是某些专业的就业难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任何成熟的社会,可能都会成为常态。现在大家都学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这些专业的专业门槛低,而行业顶尖的报酬水平较高,导致行业金字塔底端人数太多。之前有亲戚咨询我孩子学什么好,我其实觉得学学汽修之类就很好,但没敢说出口,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这么辛苦的专业呢。
所以在未来的中国,也估计和日本一样,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存在。
二、关于商业
去了京都、大阪、东京,每个城市的商业繁华程度,都让屌丝我惊讶不已。大阪和东京基本是秒了北京2个上海的的感受。一般是地铁出行,到了大阪的商业中心心斋桥和东京的新宿,出了地铁就是商业街,整个地下就是一个商业圈,各种店面,吃的,穿的,在大阪和东京的地铁下,迷路了两次,google地图在地下的体验不是很好。
到了地上,也是各种商厦,在商业中心,你眼睛能看到的任何一条街道,都是各种商业店铺,密密麻麻,人流涌动,从低端到高端一应俱全,当时我就在想,这么多的店,要怎样的消费能力才能支撑。东京山手线的沿线几个中心,新宿、涩谷、池袋、品川、东京站、秋叶原,每个出站之后,都是异常繁华的商业景象。
未来的北京上海,能达到这种层次吗?
三、关于交通
和商业相对应的就是东京的轨道交通,之前有人在网上吐槽上海北京地铁换乘走太久,但东京轨道交通的换乘,因为由不同公司运营,换乘平均要走10分钟,远的甚至走了20分钟,但好的是走过的都是地下的商业街道,有很多可以逛的。
有些换乘的大站,有5-6条轨道交通经过,这些换乘的站,都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至于路上交通,屌丝游客无法感受,但是在路口,汽车都会礼让行人,哪怕行人闯红灯。日本的行人如果是小路,没车,也是会过红灯的,没有像网上说的半夜两点还遵守交通规则。
四、关于服务业
最大的感受来自日本服务业对于细节的把握,去了大阪的环球影城,一进去感觉工作人员就是你的家人,在比较刺激的游乐项目排队的时候会和你说"拿出勇气,加油",玩结束的时候会和你说"你真是太棒了",还会和游客击掌庆祝。
在日本逛任何商店(除了便利店),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店员都是不厌其烦的说着欢迎光临,你买完东西,会给你包装好,送你到店门口之后才把东西递给你,然后鞠躬说谢谢惠顾。在商场的化妆品店,都是一对一的服务,会有专门的座椅和镜子,给你专属的试妆体验。
这种服务态度,感觉就是整个日本就是一个"海底捞",这种全民的服务态度,不知道是源自民族性格还是激励的商业竞争。
五、公共服务
去日本的时候,东京刚好下了非常大的雪,第二天虽然天晴了,作为都市副中心的池袋有些道路的积雪到了晚上也没有能够清扫,有店铺的面前的雪已扫,但有些店没开业,门前的积雪就没扫,还有些公共区域的道路的积雪也没扫,行人走路非常不便。我想这是在北京不会发生的吧。
六、其他
日本女的牙齿普遍都不整齐,所以日本遍地都是牙医诊所。日本女的都长得挺漂亮,应该是化妆技术水平高,一个高中生的妆感就可以达到国内婚礼水平,那种白里透红的感觉,应该是抹了好几层,远看很漂亮,在地铁近看,有点夸张。
日本的自动化水平很高,很多拉面店,门口就有一个自动点单机,点了单,付了钱,把小票给服务员就好,而路过银行的营业网点,就3-4个柜台,另外配了10台自动业务办理机器。
在旅游景点,大部门会标注好游览的线路,类似一个单行线,如大阪的天守阁和通天阁,这样秩序比较好。
总体感受:如果说日本是一个发展比较完善的社会,中国的北京上海不知道未来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发展路径。如果人对于美好便利的生活的追求是相同的话,我认为在很多方面,上海或者北京,也会变得越来越像东京。
最后汇报下,目前房价北京>东京>上海。
–
其实这个有点大惊小怪了,简而言之就是日本的标准化做得很好,全国各地都是按照统一规划来造商业街和中心区,定价服务都有标准操作手册,至于那个冰河期,那基本就是个顺口溜,每个季度都有小冰河就业的各种广告,日本人又喜欢励志,文化上的碰撞嘛,这就是是个俗语,就像我们说吃饭了嘛,没任何意义。
美国都无法让全国标准化,中国也很难啊,这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
我第一次去日本也觉得挺震撼,然后多去几次发现也就那样。
这种事情难免有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感觉。也有人去了北美欧洲,尤其是南欧,又抱怨设施差,地铁太脏,治安不好。日本太有秩序了难免让人过得很压抑,欧美讲究讲究给人自由,就不免有些混乱的地方。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