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跟随台商父辈搬到大陆求学和生活(甚至直接在大陆出生),殊不知他们为了家庭团聚的落脚,今后却很难再"回到"最初的台湾。
目前遍布在北京、上海、昆山、东莞的台商子女学校就证明了这个群体的巨大。小张有不少台湾朋友就是在大陆求学,在和这个群体中的数位人士进行深入的沟通后发现,临近春节回家,有一些小孩失去了游子归乡的热切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旅程的奔波感,或者是一股新鲜劲,广东的一位台商小孩就渴望踏上他从未去过的本该是故土的台湾。
下文中和小张交流的几位台商小孩及他们的圈子,也许无法代表全部台商子女,但潜移默化中的改变,还是让我感受到一种台湾人在大陆落地生根后的萌芽开花。无从知晓花开后的形态,萌芽的过程也略带挣扎,只是这其中也有着一份期待。
1、"我们根本已经'回不去'台湾了。"
对于这些长期居住在大陆的小孩而言,行动意义上的"回去"只是短暂的回到故地,与亲朋友人的短暂相聚;心理意义上的"回去"却并不那么贴合,貌似那颗心始终留在大陆。
求学过程中陆陆续续的往返于两岸的学校。在台湾时,念书犹如一种过渡,因为一切都在等待着父辈将妻儿接去大陆。在大陆念书,念完国中直接升入高中,毫无升学压力。缺失了生命历程中许多的共同体验,因此台商子女与在台朋友间的话题开始产生了千丝万缕的隔阂。
隔阂加剧了与台湾朋友间的心理距离,而实地距离又拉开了在大陆求学时的朋友,突然朋友变成了一种敏感的矛盾体,无法寻求"圈子"的突破。
2、 "台湾当地人对大陆的认识和理解根本有很大误会和偏差。"
不过,最大的分歧集中在了两岸的比较认识中。"你怎么能为大陆讲好话!"原本因为在大陆期间"差异产生美"的优越感,在指责中由平等跌落至卑微。
对话框一头的台商小孩诉说着她的亲历以及对于一些台湾人言论的不认同:台湾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大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烂。
对于台湾人一味批评大陆,让她甚至觉得反感。她厌恶把人分类的行为。"人都是一样,台湾根本没有什么比较优越的可以来批评大陆"。母亲一代的阿姨叔叔都会不停的在她面前夸耀台湾如何的好,老师朋友也都无不表现出台湾人的优越感,她说,这样一种优越感在她面前成了一种无法接受的无知。
3、"不想谈什么政治,只想好好生活就对了"
之前有学者针对台商子女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探究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对文化认同的改变。而要进行文化认同的调研,具体问题显示为:"你是哪里人"、"你觉得你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还是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等等。
当把类似的这些问题抛给笔者的几位访谈者时,他们都显示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因为不想谈政治"。相比于台湾在地部分人的立场,他们的意识形态显得模糊,任由两岸的关系随着未来发展。
4、"我根本就不会想回台湾, 因为台湾真的没什么发展前景"
魏同学曾陆续辗转大陆不同的城市生活了近10年。作为基督徒的魏同学目前就读于上海一所大学的社工系。虽然深知在社工方面港台目前都比大陆进步,她还是坚信毕业或是以后十几年的发展依旧在大陆。
台湾相对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已无法吸引魏同学,因为饱和的行业已让她看到未来的渺茫与感受到危机感。
在台湾的公交车上,她会因为"司机特地下来把无障碍斜道放下来让轮椅上公交车"的所见所闻而感动。这样一种体察却使她莫名的有一种异乡人的感觉,去发现本该是家乡的美好。
5、"——谢谢你""——不客气"
当向眼前的台湾小孩表达着谢意的时候,她给了我一个礼貌的回应:"不客气。""不客气"这三个字大部分是出现在大陆的语言体系中的词汇。要知道如果此时身在台湾,对方的回应一定是清脆而干练的一声"不会"。
大陆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渐渐浸透着这些台商的小孩们。除非一些小孩的父母在家时不断对小孩强调自己作为台湾人与大陆人的不同,有时潜移默化到他们自身都无法发觉。有些小孩的社交平台状态满是简体字,连自己注册的名字都是简体字表示。有些小孩有别于闽南腔的平舌音,而讲出一口流利的卷舌音。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