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墙外楼: 信用风险局部引爆仍难成行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信用风险局部引爆仍难成行
Jan 30th 2014, 03:50, by 墙外仙

万钊

中诚信托于1月27日公告称,已就旗下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与意向投资者达成一致。尽管接盘者仍然未知、计划投资的煤矿前途未卜,这一30.3亿元信托产品的兑付危机暂告平息。此前,对信托产品可能的违约及刚性兑付,投资界讨论热烈。理论上,这些产品的投资者都是高净值人士,有能力承担高风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是一次普通的"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交易,为何现在引起全社会如此高的关注?

笔者认为,这与中国信用环境有关,中国目前仍然处于信用环境极度匮乏的阶段。这一方面体现在信用记录不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30多年,信用历史更短,而且民间借贷等灰色地带的信用记录完全缺失。另一方面体现在信用违约惩罚失效,以致有些法律意识、信用意识淡薄的人,以为信用违约跟饭局违约一样。有这深刻的教训这些人才会意识到信用记录的重要,但目前惩戒违约者的环境及机制并未形成。

在信用环境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对于放贷的人,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放给最安全的人。想像中,中国最安全的对象就是国企和政府,或者受国企和政府显性或隐性担保的,因为国企和政府是由中央政府兜底的。这里所指的放贷,不仅仅是指贷款,而是广义的借钱,既包括投资人把钱借给金融机构(比如存款、各类理财产品),或者直接借给企业(比如购买债券),也包括金融机构把钱借给企业(比如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

这两年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之所以卖得如此火爆,是因为投资者认为,金融既然受到高度管制,就是由政府、由国家兜底的。试问,有几个人在买信托产品的时候会真正考虑过违约的问题?实际上,即便信托产品在销售时作出了风险提示,产品合同也不会体现任何刚性兑付的条款。

笔者认为,中国间接融资畸形独大、直接融资踟蹰不前的根源在于整个间接融资隐含着政府信用的支撑,即便是属于直接融资的债券,大部门也都是银行持有,本质上又淡化了直接融资。

对于诚至金开1号信托产品的兑付问题,有观点提出,可以允许信用风险局部引爆,以教训市场,教训投资者。实际解决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在目前中国社会信用总由政府兜底的情况下,没有所谓的局部风险,投资者买中诚信托的产品,看重的不是山西那个煤矿,也不会跑到山西去调研那些煤矿,他们看重的是工商银行和中诚信托这些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想到的是最后有人兜底。如果中诚信托产品违约了,这不是山西某个煤矿的问题,而是政府的信用问题,这会引发整个社会对政府行为进行重新评估,进而引发整个社会信贷的非理性、快速的收缩,换句话说,中国的信用风险要么是零风险,要么是系统性风险,不存在中间态。

假如没有刚性兑付,直接影响的是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等影子银行的类信贷业务,他们发起的类固定收益产品可能很难再顺利发出去,因为像基金子公司几个亿的净资本,管理着几百亿的资产,根本兜不住底,而影子银行的信贷跟银行信贷紧密相连,影子银行信贷受阻将直接波及到银行信贷,这是资产端。在负债端,直接影响的是信用社、城商行等小银行,可能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甚至遭到挤兑,而这些小型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有着密切的同业往来,将直接波及到整个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营。

难道就一直这样兜底下去吗,这不是饮鸩止渴吗?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监管者、决策者自然应看长远,可市场时常是短视的,相比局部信用爆破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相关机构或人士往往会妥协于短期稳定,对于他们而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国企捅出的窟窿,更好的方式是先允许补上,然后内部处理,下不为例,至于市场的约束与惩罚,则再次躲过。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