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华南某城市的一名富裕退休人员,决定将钱借给华北一家自己几乎毫不了解的困难煤矿企业。这看上去或许是一场危险的赌博。
但王女士不这么认为,至少直到数周前她还不这么认为。王女士是工商银行(ICBC,以资产规模计为中国最大的银行)深圳一家分行的VIP顾客,2011年,她购买了一款特殊的投资产品。这款3年期、300万元人民币(合50万美元)起售的投资产品,承诺10%的年收益率。她说,当时工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还向她担保这款信托产品非常安全。
王女士对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说:"那是我头一回买信托产品,以前从没买过股票或共同基金。我知道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危机的事情,所以非常仔细地审查了这款产品,就是因为它看起来没风险才投钱的。"与其他许多投资者一样,她错误地以为这款信托产品是由"中国最大的银行担保的"。
但王女士、以及其他700名购买该款信托产品的投资者,都低估了它的风险。上周,工商银行告知这些投资者,他们可能拿不回本金,而且与许多人认为的相反,工商银行从未担保过该产品。这款名为诚至金开1号(Credit Equals Gold No. 1)的信托产品有可能在数日内违约,而王女士可能损失几乎所有本金。
对全球市场而言,这款陷入危机的信托产品预示了中国不断膨胀的影子银行部门所蕴含的风险。对那些在监管机构看来风险过高、不适于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来说,信托公司之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今扮演着重要的资金提供者角色。2013年,来自正规银行系统之外的融资,占到中国17万亿新发信贷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今年,在银根紧张的状况下,还会有大约4万亿元人民币(合6610亿美元)信托到期,许多人预计会出现更多问题。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说:"市场已经觉察到风险升高,并正在根据更高的风险调整定价。"
就诚至金开1号而言,这款信托产品由中国一家大型"影子银行"机构中诚信托(China Credit Trust)销售,工商银行的客户在该款信托产品上总共投资了30亿元人民币,这相对于中国1.2万亿美元的信托市场而言只是个小数字。该款产品完全依靠对煤矿企业山西振富能源集团(Shanxi Zhenfu Energy Group)的贷款、以及该集团的股权提供支撑。煤价暴跌、沉重的债务压力压垮了山西振富,让这款产品变成了一笔糟糕的投资。
然而,在该产品到期4天前的本周一,工行告诉投资者,相关方面已达成一项协议,投资者可收回全部本金,但可能损失第三年约四分之一的利息。目前细节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中国媒体报道称,工行、中诚信托或地方政府都可能参与接盘。
部分投资者已发誓要争取到更多利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投资者说:"这是一场消耗战。我们已经得到最大的山头,现在必须发起进攻,夺取其余的小山包。"
这个在最后一刻达成的救助方案引出了一个有关中国经济未来的棘手问题。该方案是不是印证了一种普遍看法,即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化解危机,因此将鼓励更多冒险行为?抑或,这次"准违约"将给投资者一个教训,让他们明白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
瑞穗证劵(Mizuho Securities)分析师沈建光说:"这对政策制定者而言一直是个两难的抉择。最终解决方案可能加强人们的一种信念,即通过银行购买的信托产品肯定会有人兜底。但这次的事件也让许多人看到,这样的产品并非毫无风险。"
乐观的情况是,政府会让影子银行体系学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北京方面已出台了一系列约束银行表外放贷行为的规定。
悲观的看法是,现在为时已晚——随着银根收紧,今后出现违约的信托产品将让投资者蒙受比王女士大得多的损失,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出现动荡。
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赖志文(Kevin Lai)说:"我们相信,中国最近的信托危机不过是冰山一角。"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