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

墙外楼: wxmang:读《易经》心得 – 未济卦:从头再来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wxmang:读《易经》心得 – 未济卦:从头再来
Aug 16th 2013, 04:43, by 墙外仙

一、原文简介(主要参考黄寿祺《周易译注》)

(下坎水 上离火- 火水未济卦)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大意:未济卦象征事有未竟之意。正因为事未成,可以促使其成,所以亨。未济虽有可济之理,但若处事不够敬慎,将如小狐涉水渡河,濡湿其尾,不能顺利渡水成济,只是徒劳而无益。(汔,音气,将近)

传统解释:

《序卦传》说:物不可穷,所以既济之后是未济。既济卦形旋转180度即为未济卦形。

未济与既济的意思正好相反,既济以渡水已竟表示事已成,未济以渡水未竟表示事未成;两卦上下卦也正好相反,既济是离下坎上,未济是坎下离上,水在下,火在上,火继续往上,水继续往下,是两不相交之象,水火不济,象征事未成。而且六爻皆失位,所以说"未济"。既济六爻皆得位,未济六爻皆不得位。这种情况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是绝无仅有。既济卦到上六则势已穷,所以未济则尚可望其济。所以未济之时,有致亨之理,才有致亨之道,那就是慎始慎终慎处。这就是《易经》变易无穷的辩证法之理。

既济、未济两卦在六十四卦中的地位是极为特殊的,可以说仅次于乾、坤两卦。《易经》把事物看作有始有终、终而复始、有生有灭、生生不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阴阳相聚所形成的天地为起始的,故以乾坤两卦为《周易》之首:天地生成万物,遂有千种变化、万般运动,所以乾坤两卦之后次之诸卦,展开各种矛盾斗争:从自然规律到政治形势,从统治阶级到普通百姓,从婚姻家庭到衣食住行,从文化民俗到哲学思想,无所不及。然而过程总有穷尽之日,矛盾总有解决之时,所以经过无数阴阳消长、事物盛衰的矛盾斗争,终于有了一个终结,迎来了阴阳协调、矛盾消失、大功告成、万事亨通的既济时代。但是矛盾止息只是相对的,矛盾的运动才是绝对的,随着旧的过程止息,新的过程必将产生,所以《易经》不以既济作结,而是以未济作结。所以《序卦传》说:"物不可终穷,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以未济作结,充分反映了宇宙变易无穷的自然规律。这种以乾坤为开首,以既济未济为终结的安排,使得《易经》"变也"这一深刻的思想得以巧妙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易经》的哲学价值。

卦辞是描述一只没有经验的小狐,在大河即将渡过,对岸近在咫尺时,被即将到来的成功冲昏头脑,竟然在水中欢呼跳跃起来,结果沾湿了尾巴,差点被水淹死,功亏一篑,终于未能成济。这个故事是寓言,它告诉我们不论干什么事都要慎始慎终,有一个环节疏忽大意,就可能前功尽弃。

未济也言"亨"是因为变易,正如既济会走向其反面"初吉终乱"一样,未济也能够向既济的方向发展,由事未成发展为事已成,故未济亦有"亨"。"未济有可济之理,所以得通"所以既济"亨"是已然之亨,未济"亨"是未然之亨。未济的"亨"最终将决定于事态的发展和主现的努力。

既济之时要慎终如始,未济之时则要慎始慎终,"自始济以至于将济,不可一息而忘敬慎也。"否则就会像小狐涉水,接近成功之时,却濡湿其尾,必将不能成济而无所利。因为一般说来,都是始之易,终之难。

未济也是提醒人生奋斗就像没有终点的旅程,生生不已而无穷。所以《易经》终于未济,有"变通不穷",从头再来之意。

黄寿祺先生说:卦辞小狐之象,与初六爻辞"濡其尾"正合,强调未济"慎始"之义。乔莱曰:"小狐,专指初也。既济之乱在终,而未济之难在初,过此未必不济也。初六爻辞曰"濡其尾",则小狐指初明矣。"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岀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大意:《彖传》说:未济卦之所以得亨,是因为六五爻以柔居中而下应九二,能以柔纳刚,而刚柔相济,所以得亨。也即未济是可能转为既济的。

九二爻有小狐涉水,将济而未济之象,是因为九二居下卦坎水之中,尚未能岀于坎险之外。

初六爻居于卦最下位,阴柔势弱,有小狐涉水却濡湿其尾,无所获益之象,是因为力有未逮,阴居阳位失正,不能固守贞正,所以有始无终,不能持续至终。

未济卦的六爻虽都不当位,但是刚柔有应,所以存在化未济为既济的可能,这也就是未济之所以能致亨通之理。

传统解释:

既济以下卦为主,以柔中为善,未济也是以下卦为主,以柔中为善。因为既济卦下卦是离,上卦是坎,离为光明,坎为险陷,所以既济下卦处于离明之本,六二柔中也处于离明之内,合于既济《彖传》所言"初吉,柔得中也",若再向外发展,进入坎险,就转向未济而要"终乱"了。未济卦下卦是坎,上卦是离,也以下卦为主,下卦为坎险,体现了未济的卦义,再向外发展,进入离明之体,则有可能转为既济而得亨。所以《彖传》开头说"未济亨,柔得中也"。

所以未济之亨在于柔得中,而未济卦恰恰是处于上卦的六五为柔得中。《彖传》说明未济卦以下卦为主,下卦的坎险体现卦义,所以下卦无亨可言,只有发展到上卦才有可能转向既济,有亨可言。

从卦象上看,六五已走出坎险,进入离明,这是客观条件;就六五自身而言,六五下应九二,上承上九,既能纳刚健,又不违刚,处事柔顺适中,有可济之象,故可至亨。

"小狐汔济"是指九二,九二处在坎险之中, 上有六五之应,似乎将要出险,但毕竟尚未出险,所以《象传》 解释说:"小狐汔济,未出中出。"

未岀中,指九二在坎险之中,还未能岀。不续终,指初六,因为其象为尾,有始无终。九二之所以不能岀险,是因为初六阴柔力微,所以首济而尾不济,不能续其后。所以小狐处在"汔济"之时,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渡过河去,到达成功的彼岸,可惜它未能坚持到底,可能由于即将成功而过度兴奋,也可能是力量不济,总之小狐顾头顾不了尾,把尾巴弄湿了,而尾巴一旦沾湿则影响渡水,无所利益,所以《彖传》说:"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感喟小狐的努力未能持续至终。从《彖传》的语气来看,未济之时未必不能成功,小狐若能慎始慎终,不把尾巴搞湿,还是能渡过河去的。

卦辞言"未济,亨"正是说事未成可以发展为事已成。《彖传〉最后说"虽不当位,刚柔应也",也是从六爻来阐释这一卦义的。未济卦六爻皆不当位,有未济之象,但六爻均刚柔相应,若合力相拯,慎始慎终,还是可济的。

所以"小狐汔济,濡其尾"其实就是警告要慎终如始。儒家认为: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怠,孝衰于妻子都是不能慎终如始的结果。

未济卦充分体现了《易经》变易的思维方式。本来未济卦刚柔失正,无所作为,但是爻象却刚柔互济,能同心协力以图济,存在可变化而成既济的可能。正因为有既济的可能性,所以卦名才叫"未济","未济"只是尚未济,而不是不能济。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大意:《象传》说:未济卦下卦是坎,是水,上卦是离,是火,有火在水上之象。火性炎上,水性润下,火在水上,则两不相交,不能济物,所以有未济之意。

君子观察未济卦火在水上,两不相交,且六爻皆不当位之象,感悟到未济之时,必须审慎辨其物性,使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各当其所,以促成既济。

传统解释:

未济卦下卦是坎,上卦是离,坎为水,离为火,所以是火在水上之象,与既济卦水在火上可以煮成食物相反,火在水上,不能烹饪,未能济物,所以象征事未成。

火在水上,居位不当,致使难以煮物,君子观此卦象感悟到未济之时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分辨万事万物,并使之各居其所,以便发挥各自的作用,以促成未济转向既济。

《彖传》以推演卦辞小狐渡河的故事来阐述慎始慎终的卦义,《象传》则以上下卦体为喻象,继续发挥这一思想,引导去分辨和区别各种事物的不同特点,用其所长,弃其所短,最大限度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形势的根本好转。

既济之道在于"防",未济之时贵于"慎"。所以这二卦居下经之终,以应于上经之终的坎离二卦。既济之中含未济,不防则功败于垂成;未济之中含既济,不慎则不能转乱而为治。防之于未然,慎之于既然,则既济可常济,未济可终济。所以未济内含既济,就像太极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理。

黄寿祺先生说:处未济之道,以审慎为主,故大象传强调"慎"字。项安世曰:"必加慎者,以其未济也。水火交则有难,辨之不早辨,居之不得其所,皆难之所由生也,可不谨乎?"

初六,濡其尾,吝。

大意:初六阴柔处坎险之下,位卑力弱,当未济之初,不可轻进,但是因为上应九四,而且阴居阳位,冒险躁进,以致有小狐濡尾差点溺身之象。急于求济,反而不济,所以有憾惜。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大意:《象传》说:初六冒险躁进,致有小狐濡尾溺身而未济之象,是因为初六既不知时不可济而冒进,亦不能敬慎以终济。(不知极,即不续终也。极,终)

传统解释:

初六处于未济的开始,并不具备可济的条件,且本质阴柔,力不从心。但初六居于坎险之中,阴居阳位,急躁冒进,急于脱险,又应于九四,处险则不安其居,有应则志行于上,必欲上行,而九四本身并不是中正之才,不会前来援助,所以初六必然半途而废。爻辞以小狐渡河为喻,说明初六犹如柔弱幼小之狐,不度量自己的才力和客观形势冒险躁进,结果未游到对岸就气力不济,沾湿了尾巴,终有憾惜。

既济初九虽然也是"濡其尾"但既济初九阳刚得正,处离明之体,当既济之时以"濡其尾"戒其谨慎守正,不轻举妄动,所以得"无咎"。未济初六是不自量力而进,"濡其尾"是指其欲济而终不能济,所以有"吝"。同样是"濡其尾",由于所处时位不同,既济初九喻其当济而慎于济,未济初六喻其不当济而急于济。

九二,曳其轮,贞吉。

大意:九二以阳居中,当未济之时,虽上应六五,但仍居坎险之中,居中就能守正,所以能谨慎而不轻进,所以有拖曳其轮,车行缓慢之象,能谨守正道,可获吉祥。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大意:《象传》说:九二之能谨守正道,而获吉祥,是因为阳刚居中,能守持中道,所以行为必能端正不偏。

传统解释:

九二上应六五,既有阳刚之才,又得柔中六五之助,是可以有为的,但是以阳居阴,得位并不正,尽管身处坎险之中,急于脱险,但因为九二得中,所以能够持中守正,保持贞正,不急不偏,所以能够谨慎自止而不敢轻进,就像向后拖曳车轮使之缓行。能如此谨慎守正,自然可以获吉。

《易经》原则是正未必中,而中无不正,不必当位为正。九二能居于中位,则必能行正,所以《象传》说:"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既济初爻亦言"曳其轮",两者说的都是要审慎而行,但两者义同而时位不同。既济初九因居于一卦之初,故以"曳其轮"为喻成其小心行事,未济九二以阳刚而获中德,但仍然要像既济初九那样"曳其轮",可见未济的处境是多么艰难,故尤须谨慎行事。

其实在既济之时,初九、六二两爻都不敢轻举妄动,何况未济。不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而勇于赴难,不过匹夫之勇,必败无疑。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大意:六三阴柔失正,处坎险之上,力弱不足以济事,所以不宜躁进,若急于求进,必有凶灾。所以不利于做大事。

这里只有在利涉大川前加一个字才能解释。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大意:《象传》说:六三力弱不足以济事,若急于求进,必有凶灾者,因为六三阴柔失位而不中,又处坎险之上,居位极其不当。

传统解释:

六三的爻辞似有矛盾,既言"征凶",又言"利涉大川",历来说《易》者曾有多种解释,但都不圆满。

因为从六三的《象传》"位不当也"来看,是表示"不利涉大川",可能是辗转抄书,脱去一个"不"字。

如果这样,就是六三在事未成之时,以阴柔之质处坎险之上,属居位不当,此时不宜妄动,更不利涉大川,若强行前进,必有凶险。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六三居下卦坎的极位,阴柔不中而居险,而乘承皆刚,所处又刚,阴柔力弱不足以济,未有可济之道,所以凶,所以说"未济,征凶"。但是六三又上应阳刚上九,有助,所以未济有可济之道,险终有出险之理,若能涉险而往从上九,居于坎极,是将出坎险之象,有"利涉"之象,所以可以济,所以说"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大意:九四已岀下卦坎而入上卦离,秉阳刚文明之质,事有可济,但是失正而有悔。所以如果能固守正道,则可获吉祥而无悔。所以如果能振奋有为,敬慎济事,则可成就非凡,就像攻打蛮夷鬼方,三年而有成,将被封赏为大国之侯。(震,同"振",振奋有为)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大意:《象传》说:九四秉阳刚文明之质,若能固守正道,则可获吉祥而无悔,就可以践履其济险之志。

传统解释:

九四已脱离下卦坎险进入上卦离明,总体说来命运已开始改变,未济将有可济的希望。但九四以阳居阴,处位不正,仍然有悔,须守持正固方可获吉,消除悔恨,所以爻辞戒之以"贞吉"。

九四处在未济之时,要真正地守正除悔,不能靠坐等,而应奋起斗争,立志于求济的行动,这就是《象传》所言"贞吉悔亡,志行也"之意。因为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要想拯救未济走向既济,就要全力以赴投入艰苦卓绝的斗争,像爻辞所比喻的那样,以雷霆震动之势讨伐鬼方,坚持不懈地战斗三年必能取得胜利,获得封赏为大国之侯。

既济卦九三也以伐鬼方为喻,这是因为既济九三倒转过来就是未济九四,所以喻象相同(既济九三,以阳居阳,是君伐之;未济九四,以阳居阴,是臣用君命伐之),不过既济九三与未济九四两爻喻意各有侧重。既济已处于事成之时,言高宗伐鬼方之事,只是说明胜利来之不易,故在胜利之后要谨慎行事,"勿用小人"。未济处事未成之时,举伐鬼方之事,意在说明要经过艰苦斗争才能转向既济;而三年得胜更是强调斗争的艰巨性、持久性,劝勉九四拼搏到底:"有赏于大国"则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必可获得成功。

《易经》是积极向上的,喜欢说"贞吉、贞凶",也就说吉凶结果不在天而在人,事在人为,人生祸福无不是自己求来的。未济一卦三言贞吉,就是劝告。

从卦象看,九四不得位不得中是有悔的,但是九四岀坎入离,阳刚文明,是能济险者。以刚居柔,柔者臣职,刚者臣才,上近虚中文明之君,奋其戡乱济世之才,信专宠固,所以有赏于大国。

未济至此,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胜利在即,曙光在望。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大意:六五居离明之中,高居尊位,有文明之德,得中,所以能谨守正道,所以可获吉祥,虽不得位,亦无所悔憾。更因为下应九二,上比上九,均为阳刚济事之才,若能以其离明虚中之德,诚信待人,任人以能,则事有可济,并得以显现其君子之光彩,所以可获吉祥。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大意:《象传》说:六五内蕴诚信,外耀辉光,诚于中而形于外,故获吉祥,所以具有君子之光彩。

传统解释:

六五是从未济转向既济的关键,六五虽以阴居阳不当位,但居中,^中则无不正,所以可守持正固获得吉祥,而没有悔恨。

九四言"悔亡",是指有悔而后悔亡,六五言"无悔"是根本没有悔恨。所以六五爻位非常好,《彖传》说"未济亨,柔得中也",指的正是六五。

六五得中,所以"贞";居离明,所以"光";虚中应下卦坎中,所以"孚"。上下交孚,事无不济,"吉"。

六五居上卦离卦之中位,是文明之主,以阴柔之德,居离火之明,有虚中之美,六五他不仅自己能守持正固获得吉祥,没有悔恨,而且以柔居刚,下应九二,上比上九,象征着他能带领大家共同渡过未济难关,进入既济的太平盛世,一人之光及于天下,天下之光皆其光。所以爻辞将六五君子之德比作东方的太阳,礼赞太阳驱散了乌云,光照大地,给人们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带来了幸福吉祥。

六五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完美统一体。所以《象传》说"君子之光,其晖吉也",晖是阳光照射,光披四海之意。君子之光所以能带给人们吉祥,是因为它不是只照亮了自已,而是同时照亮了大家,使入们告别了黑暗,走向光明。

黄寿祺先生说:六五居上卦离日之中,所谓"君子之光"也,正是化未济为既济之写照。杨万里曰:六五逢未济之世而有光辉,何也?日之在夏,曀之益热,火之在夜,宿之弥炽,六五变未既为既济,光明之盛,又何疑焉?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大意:上九以阳刚居未济卦之极,物极而反,遂成既济,所以诸事皆宜,心无烦忧,诚信孚众,饮酒逸乐,无所咎害。而若其饮酒逸乐无度,荒废政事,则有涉水濡首之危,这样诚信孚众就会丧失。(失是,有失正道。是,正)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大意:《象传》说:上九居安不能思危,行为不知自我节制,饮酒逸乐,荒废政事,而至于失其诚信,偏离正道,有濡首之危。

传统解释:

上九以刚在上,刚之极;居上卦离明之上,明之极。明能看清楚形势,刚能决断,刚极而能明,所以不会浮躁,也不会犹豫不决。但是居未济之极,非得济之位,无可济之理,只能乐天顺命,安命顺时,待机而行而已,则可无咎。

但是上九以阳居未济之极,物极必反,未济有可能既济,于是举杯庆贺,天下太平,得意忘形,这时就不能安其处,这样就会诚信全失,人心涣散。就会转向其反面,重演小狐濡首的悲剧,正道尽失,既济又将变为未济。未济转既济的核心其实是孚,也即以诚信获得人心,凝聚人心。

既济卦之终,有乱之理,所以上六以濡首为时事之危象征,未济之终,有济之理,所以上九以濡首为人事之失告诫。

在这最后一爻中,再次浓缩和再现了未济转为既济、既济转为未济"物不可穷"的观点,提醒审慎小心,须臾不可耽于逸乐。这就是辩证思想。

黄寿祺先生说:上九已从未济转为既济,但若逸乐无度,必将再从既济返回未济,爻辞"无咎"二字,含有"善补过"之义,正见其设诫之深。李简曰:"未济之终,甫及既济,而复以濡首戒之,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

小结:未济卦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慎始慎终,就能从未济转变成既济,这是包含了《易经》最根本的思想:变,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情都能变。

从六爻来看,下面三爻处于未济之时,强调要慎,上面三爻开始向既济转化,强调要进,要行。因为下三爻都处于坎险之中,初六有"濡尾"之咎,九二有"曳轮"之贞,六三有"征凶,位不当"之戒,都是没有成功;上三爻处于离明之中,九四是"伐鬼方,有赏",六五是"君子之光,有孚",上九是"饮酒,无咎",是大功告成。但是成功是暂时的,不成功是长期的,随时既济就会转成未济,由既济而未济的变化关键在于"不知节"。所以实际上是在警戒不要得意忘形。

至甘之中,藏有至苦,厚味之中,含有厚毒,恃其有孚,而必然失去。所以《易经》以"时中之道"示人,既则太过,未则不及。所以《易经》核心无非"一中"而已,不易者,易之中也;变易者,易之时中也。

《易经》由既济卦而未济卦的安排实际上是朴素的否定之否定思想,体现了《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附,孰知其极?"思想。

其实《易经》讨论的是生活常识和智慧,是古人对生活的感悟,64卦描述了入生波澜起伏的过程,总结了上升下降的经验,把人生生长衰亡,从头再来的循环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可以鼓起勇气,正视人生的残酷,奋勇拼杀。

二、牵强附会--屡败屡战

楚汉相争,刘邦屡败屡战,经常从头再来,其坚韧不拔是成功的关键。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后,实际是被软禁在汉中,北边三个王看着他: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这三人由于对20万秦卒被坑和焚烧咸阳负有主要责任,在关中已经失去民心,秦民痛恨不已。实际上项羽为刘邦修建的这个监狱,已经不堪一击。

韩信于是公开宣布修建栈道,并有意让关中守将注意力集中在栈道的工程上,然后攻击陈仓。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果然章邯中计,当樊哙的前军已攻陷陈仓时,章邯才勉强集结手中军队,赶往陈仓驰援。但民心向背,一触即溃。陈仓陷落后,章邯向东退却。这时,刘邦进入陈仓,指挥樊哙、灌婴、周勃三大军团会师。
章邯军队则退至好畤,布阵准备抵挡刘邦大军,并派急使向司马欣、董翳等求救,司马欣、董翳因为民心已无法掌握,自保都有问题,坚守不出。而韩信引臃河之水淹灌章邯都城废丘,章邯自杀身亡。

刘邦于是轻易攻入咸阳,司马欣、董翳投降。由于刘邦深的秦国父老推崇,所以顺利控制关中,这时离他被迫进入汉中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萧何把关中划为渭南、河上、上郡三个郡,纳入汉国的管辖中。

当王陵营救刘邦家属离开沛县,使刘邦无后顾之忧后,开始与项羽作战争天下。

其实王陵倒向刘邦,就是项羽火烧咸阳导致的。而项羽不能让王陵投降,竟然烹煮王陵母亲尸体泄恨。

张良这时开始起作用,先是写信给项羽,表示:"汉王离开汉中,以目前动向来看,只是想占有关中,以取得他原来应得的关中王而已,我看他仍不敢轻易东向而进入中原。"然后将齐王田荣和梁王魏豹联合造反、昭告天下的文件同时交给项羽,并表示齐国将联合赵国和梁国来共同对抗楚国,这股势国将比同是楚国出身的汉王刘邦军队,对项羽威胁更大。

项羽与蒋介石一样,攘外必先安内,首先要消灭原楚怀王(义帝),下令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联合袭击义帝,并暗杀之于长江中。然后开始北伐。

在韩国的张良确认项羽已全力部署北征计划后,便暗中由韩国进入关中,重行投奔刘邦,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于是在张良策划下,刘邦率军出函谷关,镇抚关外的秦部落长老,并掌握韩地。河南王申阳原为张耳部属,在张耳号召下也投奔刘邦,成为汉国的河南郡。

这时项羽正在亲自率军北上,准备和田荣决一生死。当时田荣已经控制原齐、赵、梁地。项羽一天之内便将田荣大军击溃,田荣兵败为乱民所杀。田荣战死后,其弟田横收拾残军数万人,坚守在东南淮州的城阳,并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

为了报复自项梁时代以来齐人不肯积极协助楚国的旧账,项羽军队于是焚烧城郭、屋室,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一路之上,楚军军纪败坏,丧尽天良,无恶不作,"烧夷齐城廓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使军队所到无不残破。这就彻底激起齐国的反抗,齐国人民组成游击队袭击楚军,使项羽的楚国主力部队深陷于齐地。

刘邦决定趁此机会袭击项羽的大本营彭城。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楚国的董公对刘邦说: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对如此十恶不赦的共贼,一定要向天下公布其滔天罪行,以此东伐,则师出有名,四海宾服,成就三王之业。

刘邦接受了董公的建议,立即郑重其事地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同时派出使者奔赴各地,向各路诸侯发出讨伐项羽的皇皇檄文: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前戏做足,刘邦开始出兵,为收服人心刘邦下令军队所到之处不可扰民,遵守严格的军纪。

但是刘邦兵力实在可怜,进入汉中时,刘邦只有三万人左右,沿途流亡及逃回中原的大约有三分之一,最后核心部队只有两万上下。在关中补足了一些兵力,以秦人为主,也就三万,所以刘邦进攻彭城,只有六万不到。

然而项羽除掉征齐十万主力部队外,留在楚地的守备人马还有十万以上。

所以刘邦只能大量采用结盟方式,拉拢集结诸候的兵力,根据史料记载,进入洛阳时的刘邦阵营兵力已高达56万之多。但是直属部队不到十分之一。而补给上由镇守关中的萧何负责。

当刘邦进入外黄时,盗贼出身的魏地大角头彭城也率领属下三万多人前来投奔。

当韩信率领50万大军火速攻向彭城时,楚地附近的长老几乎完全束手旁观,亲项羽的九江王英布等人也不愿卷入这场为义帝复仇的攻防战,项羽的确没有凝聚力。

刘邦顺利拿下彭城,也被这次的大胜利冲昏了头,他下令没收项羽私有的货宝、财富、美女,并且每天在项羽的宫殿里开庆祝酒宴。攻进彭城的联盟部队实际是土匪,好淫掠杀,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为了抢女人和财物而兵戎相见。

项羽之所以忘了彭城的防务,是因为他从未想过有人会攻击他的基地,他自认天下无敌。

由于田横采用游击战术,项羽的十万大军高度分散,要集结并不容易,项羽立刻将指挥交给大将龙且,自己则率领三万余主力部队急速返回彭城。

而此时刘邦的庆功宴还没有开完。破晓时刻,项羽亲率大军攻入部署于彭城西北方的汉军。当时汉军大部分犹在睡梦中,根本毫无准备,因此溃不成军,大多火速退向彭城。

在彭城的刘邦听到楚军反攻,也立刻集结人马准备抗拒。但军纪混乱的乌合之众一触即溃,韩信只能下令掩护刘邦撤离彭城。彭城汉军大乱,自相践踏。

刘邦逃命途中,在灵壁东边的睢水附近被项军追击溃败,张良和陈平各自逃命,夏侯婴则率领侍卫军勉强保护刘邦逃入山中。

汉军被挤杀在睢水中十数万人,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攻打彭城时,他的家属想回沛县得瑟,显摆衣锦还乡,但是彭城大败,只得紧急移送刘公、吕氏至山区避难,但是最终被项羽抓获。

刘邦脱离战场后,也和夏侯婴火速返回沛县,但找到刘邦两个孩子,载上车共同逃亡。楚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刘邦只好亲手推下两位孩子,以求减轻重量逃命。

这时原投入汉阵营的诸侯纷纷反叛,魏、赵等均投降楚军,连关中的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加入楚军行列。

刘邦这时一败涂地,陷入绝境,身边只剩数十骑逃命。逃命途中,在下邑碰到张良,根据张良的情报,项羽南回后,田横又收复了三齐,所以项羽必须重新北伐。
刘邦可以稍喘一口气了。

其实刘邦是自取其败。乘项羽不在彭城投机一把是失败的关键。因为张良、韩信和萧何是知道乌合之众是毫无战斗力的,一旦碰到逆境,就会做鸟兽散。

彭城败讯传出时,镇守关中的萧何便将关中守军分出一部分进占米仓荥阳,以保证对中原粮食的控制。接着急速编组未满20岁的青年军和年纪较大的老弱军,由其负责关中地区的守备,以及关中和荥阳间的联系和补给。所以刘邦说:只要萧何还在,我就有拚下去的本钱。

乘项羽北伐,刘邦根据张良建议,在荥阳建立根据地,筑甬道将敖仓和荥阳接连,打通黄河运输线,保证关中粮食供应,准备和项羽开展持久战。而史书中关于楚军粮少、粮尽、粮绝的记载不断。

刘邦接着开出价钱:"愿意放弃函谷关以东的统治权,让给肯和我合作共同来对抗项羽的人"。这其实是楚汉相争中,刘邦用与人共分天下建立联盟的基本策略。这个策略是针对项羽对有功者忌之,不愿给予奖赏的致命缺点的有力武器。

张良认为:可以有效地协助对抗项羽的有三个人。第一位是九江王英布,是项羽以外的楚国猛将,在灭秦战役中曾多次出任先锋大将,出生入死,功劳卓越。所以他对只得到九江王之位,心里非常不满,和项羽间已出现严重貌合神离的现象。第二位是游击王彭越,他的出身低,和项羽一向格格不入,分封时他和田荣一样遭到刻意贬低,所以不久便加入齐国反叛阵营,目前已掌有大部分梁地。第三位是韩信,可以独当一面,独立掌握一个军团,以和汉军互为犄角。

所以可以联合这三个人分享天下,便足以击破项羽。计议已定,立即实施。

从此楚汉相争态势形成,双方互有胜负,一直呈胶著状态。

然后刘邦将荥阳交给韩信,返回关中,梳理内政: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命萧何协助太子主守关中以稳定后方,并下令大赦,同时设置了中地、北地、陇西3个郡。并着手建立法令制度,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并授权萧何诸如民政、徭役、治安、税收、财政等等全权管理,遇有紧急的事情可不用禀告即可实施,只要事后备案即可。

紧接着关中发生大饥荒,一斛米值万银钱,易子而食。刘邦移关中居民到汉中垦殖。

待后方稳定后,刘邦又蠢蠢欲动了。

彭城大战后,魏王豹公开向项羽投诚。魏豹说自己投降项羽的理由是:汉王粗野傲慢,不懂国际礼节,常无故对诸侯怒骂,对待群臣如同奴才,我不想再看到他了。

刘邦决先向魏豹下手,以韩信率领灌婴和曹参去攻击魏国。魏豹本人御驾亲征,率主力于蒲坂,韩信利用其后方空虚,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安邑,魏豹急速返回救援,结果半路遇伏,全军覆没,魏豹被俘,魏地向汉军投降,改置河东、上党、太原3郡。

彭城大败后,陈余也宣布脱离汉军联合阵营,联合齐国田横抗击刘邦和项羽。

韩信建议以魏国首都安邑作攻击发起点,带兵三万,向北攻略赵国和燕国,并东击齐国,向南切断楚军攻打荥阳时的粮食补给,以彻底奠定楚汉南北对抗的局势。

刘邦同意韩信的计划,并派张耳率军支援。

韩信最大征服中原的关键是井陉之战。当时韩信张耳只有2万多人,陈余的赵国大军号称20万,李左车认为韩信和张耳乘在魏、代的胜利,士气颇高,不可轻视之。但最头痛的是粮食问题。井陉口的地形有利,道路狭窄运粮车无法并行,骑兵也不能成列,因此以奇兵从小路袭击他们的粮袜补给队,主力深沟高垒坚守防线,不与其作战。如此一来,韩信和张耳大军前不得战、退不得还,又没有可以劫夺粮食的地方,不到10天,这两位敌将的头颅一定可以呈献在将军麾下。否则我们若过于轻敌,反将为他们所败。但是陈余轻敌。

韩信摆下背水阵,吸引赵军出战,陈余下令开关迎击,韩信、张耳在前冲杀,汉军士气高昂,赵军不能胜。陈余亲率大军,倾巢而出。韩信下令尽弃鼓旗,火速退回在河边的阵营。赵军随后攻击水边的汉军阵营,战况激烈,死伤惨重,陈余下令关上守军全部出动,加入战局。
汉军已无退路,全力死战。

这时候,埋伏的汉军乘机攻入空虚的井陉关口,激战数小时,赵军一直未能有效突破韩信的背水阵,准备退回井陉关口休整,发现关口堡垒已为汉军所占,立即混乱,传言说赵王歇已向汉军投降,赵军士气崩溃,纷纷逃散,陈余死于乱军之中赵王歇被擒,赵国残军全部投降。

韩信背水一战,征服赵国,这时楚汉相争态势已经逆转。因为项羽虽号称拥有楚梁,实际上梁国大部地区是在彭越的控制下,楚国也有不少地区是由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统辖。所以项羽真正掌握的区域仅彭城和江东地区而已,和刘邦掌握荥阳、关中、汉中相比,项羽已经没有优势。韩信拿下中原的魏、代、燕、赵,刘邦实力已经占上风。这时候,楚汉相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而项羽深陷齐国,数十万大军在项羽不在时,为田横所败而退回楚境。

然后韩信利用李左车建议,暂时按兵不动,向刘邦建议命张耳为赵王,以安抚方式来稳定赵国,然后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去燕国要求和谈,制服燕国,使之成为汉军盟友。然后再兵临齐境。

这时项羽正在做把同盟者推向对手的事情。

韩信于井陉口大获全胜之时,项羽已亲临荥阳,准备对荥阳发动总攻击。刘邦一边希望韩信支援,一边希望九江王英布反水,使其从后方牵制项羽,以减轻荥阳的压力。

而这时候项羽又派使者到九江来催逼英布共同出兵荥阳,以配合全力攻击刘邦的军事行动。但是刘邦派出的随何探听到此消息,立刻赶往开会地点。楚使者正在传布项羽指令,责备英布为何迟迟未能发军配合。随何直入会场大声表示:九江王已加入汉军阵营,不可能再发兵协助楚军了。随何随即向英布表示:事情已决定了,请立刻杀掉楚军使者,莫让他回去泄露军机,并且请求汉王助您对抗楚军。

英布此时即使杀了随何也很难解开项羽的怀疑,因此英布只好杀害楚国使节团,正式起兵加入汉军阵营,准备和楚军作战。

项羽在获知九江王英布造反后,非常愤怒,立即派龙且率5万人攻打英布1万多人,英布战败,只好率直属部队突围而出,直奔荥阳,刘邦拨出数万兵力,由英布率领而驻守于成皋。项羽将英布妻子家人全部斩杀。

项羽全力猛攻荥阳,刘邦也尽其所能地防守荥阳,他将大多数兵力部署在荥阳及前哨站的成皋间,以此一犄角阵式来阻挡楚军的猛烈进击。

敖仓居于荥阳和成皋之间,在荥阳东北方的黄河边,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关中各地运送粮食的库存站,萧何从关中转运来的汉军粮食都囤积在此处。四方虽有足够的防御工事,但没有可以驻军防守的屏障。刘邦只能在外围部署机动性较大的骑兵部队来护卫安全。

项羽把攻击放在敖仓,荥阳守军若缺乏粮食,立刻会溃不成军。所以张良主张放弃荥阳,退入关中后再谋重举大业之事。为了保证刘邦撤退时不致有被追击的危险,决定让纪信作替死鬼,以拯救刘邦及荥阳守军。

纪信假扮刘邦,大声表示:"荥阳粮食已尽,汉王向楚军投降。"刘邦领数十骑火速撤向成皋,和英布的守军会合。项羽在荥阳城外火烧纪信。

刘邦逃回关中后,不禁对自己的作战能力有点气馁,但这时镇守和经营关中地区的萧何却将编组好的生力军和粮袜交给刘邦,让刘邦自己去决定是否要卷土重来。

刘邦决定再从头再来一回。这一次不敢再去荥阳冒险,而是出武关、入宛城,以便吸引项羽引军南下,为韩信的北方守军获得休养生息时间,有可能安抚河北赵地并联合燕、齐军队,由北方威胁牵制楚军,然后才能再入荥阳和楚军正面对抗。英布也和刘邦会军于宛城。

项羽听到刘邦在宛城驻守,立刻率主力军南下,企图击溃刘邦。

这时彭越也放弃他在梁地占领的城池,引军北上到黄河北岸打游击,突击楚军粮道。在刘邦出兵宛城,项羽主力南下时,彭越攻击在下邳的薛公和项声,结果薛公战死,项声则侥幸逃出以奔告项羽。项羽立刻率军东向攻击彭越,以免危及大本营彭城。

刘邦立刻北上猛攻成皋,再次得手。

项羽大军回防下邳,彭越听到楚军主力东返,立刻下令向北撤退。项羽再次火速引军攻击荥阳,不久攻陷。并烹杀守将周苛。

攻破荥阳后,项羽主力开始攻击成皋,刘邦判断无力防守,唯恐重蹈荥阳大败覆辙,放弃成皋,率军退回宛城。

公元前204年,楚军攻占荥阳、成皋。但是没能乘胜追击,因为项羽军粮已接近磬绝。

刘邦立即北渡黄河,亲自去向韩信调军。凌晨天未亮时,刘邦便和夏侯婴快马驶近韩信驻营,自称为汉王使者,急驰进入韩信大本营。韩信和赵王张耳均犹在睡梦中。

刘邦向值夜将官显露身分后,就到韩信卧房内夺其将印。刘邦仍命张耳驻守赵地,又拜韩信为赵国相国并统领部分兵力,然后立刻带着韩信的兵南下驻军于小修武,准备渡河与英布等败兵会合,再和项羽对抗。刘邦此时决定以高垒深堑以待项羽,再联合友军从各方面侵扰楚军并断其粮给,采取消耗战持久战解决项羽。

于是派刘贾和卢绾将步兵2万人及骑兵数百,渡过白马津后进入楚地,与彭越的游击队合力袭击楚军粮道,造成项羽主力部队补给粮食的严重困难,项羽不得不回师对彭越展开攻击,彭越的所有部队弃城,包括陈留、外黄、睢城等均再度回到项羽的掌握中。

刘邦对又遭项羽轻易击破感到灰心丧气,打算放弃。这时郦食其说:
民则以食为天,敖仓自古以来便是粮食转运站,储存有大量粮袜。楚军攻陷荥阳后认为他们的粮食补给路线在东方,因而不愿坚守敖仓,只将重军安排在成皋以阻挡我军,这无疑是上天对我们特殊的资助。
所以希望陛下尽心整顿兵力,努力收复荥阳并再度拥有敖仓,若陛下能据守成皋之险,杜绝太行之道,以防诸侯西向,拒兵于蜚狐山口,坚守白马津渡口,将楚军限制于梁楚之地,这样打败项羽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韩信利用郦食其在游说齐国与刘邦结盟,放松戒备之时,先锋部队攻到了齐国首都临淄城。齐国不得不派使者向楚国求救。项羽派出龙且驰援,龙且的救援部队号称20万,韩信军队却5万不到。

当时齐国建议龙且采用防御策略,让韩信缺粮,不战自溃,但是龙且轻敌,急于会战。

韩信在潍河截水,制造人造洪水,诱敌打败渡河的楚军,龙且死于万箭之下,楚军瓦解。然后齐国兵败如山倒,完全征服了齐国。

《资治通鉴》记载:"四方归心焉!"刘邦已取得绝对优势了。这时《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道:"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据说鸿沟和谈成功后,项羽立刻下令大军火速返回彭城,以补充粮秣袜:"急行军到彭城,便可吃一顿饱餐。"这种状态必败无疑。)这以后,项羽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至于以后的鸿沟议和,垓下之战都只是历史插曲。

楚汉相争四年后,公元前202年,项羽自刎,死时仅三十一岁。

刘邦之所以能成功,第一是顺从"民意":国家要统一,社会要安定,百姓要和平与安宁的生活;第二就是坚韧不拔,随时可以从头再来。而且豁达大度,从谏如流,与天下同利,还能知错必改。《明太祖实录》卷一,朱元璋说:"陈涉作难,豪杰蜂起,项羽狡诈,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强忍而承以柔逊,知其暴虐而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刘邦才是打不死的小强。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