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

墙外楼: 安邦-每日金融-第3823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金融-第3823期
Aug 16th 2013, 03:32,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央行"锁长放短"可能不利于稳增长】
中国的不良贷款正在出现回潮迹象 2
银企联姻潜在的利益输送受到质疑 3
中国地方政府变卖资产浪潮或将来临 4
保险中介卷款潜逃事件暴露了保险监管的漏洞 4
资产管理公司的坏账依然要用财政资金兜底? 5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多费思量 5
国内IPO开闸问题仍然吊着市场的胃口 6
中金所和大商所大幅降低指定存管银行门槛 7
私有化在改革中应有合法位置 7
"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活跃市场交投 8
半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业仍维持两位数增长 8
工行董事长称已做好准备面对利率市场化 9
中国银行业的信贷投放依然保持高速 9
官方智囊认为中西部更该补振兴产业的课 10
券商试点资金消费支付可能会赔钱赚吆喝 11
最坚定的黄金多头也开始斩仓认赔了 11

〖分析专栏〗
【央行"锁长放短"可能不利于稳增长】
中国央行在8月初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介绍了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上的创新。央行称,为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形势的变化,对部分到期的3年期央票开展了到期续做,续做对象是流动性相对充裕、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大的金融机构;同时,央行根据一些参与续做机构的当期需要,向其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央行认为,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对流动性影响的综合效果总体上是中性的,同时兼顾了稳健货币政策下保持流动性适中水平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双重要求。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流动性供求方向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对部分到期的中央银行票据进行续做,不仅有助于增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7月起,央行便已在市场上进行了这种"锁长放短"的操作(但一直未对外公布);进入8月后,这种操作逐渐常规化了。本周,央行先在周一(8月12日)对2010年第六十九期央票进行续做,以3.50%的利率锁定了755亿3年期资金;又在周二(13日)和周四(15日)分别以3.90%和4.10%的利率,进行了7天和14天的公开市场逆回购,交易量分别为110亿和280亿;再加上1300亿的央票到期量和460亿的逆回购到期量,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475亿元,表现出中性偏紧的基调。
不过我们要问的是,央行的这次货币政策创新,当真是中性的吗?对流动性反应灵敏的债券市场投资者并不这样认为。8月15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上行,升至3.9622%,离进入"4时代"仅有一步之遥。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上行也使得新债发行结果不那么乐观。8月14日,财政部招标发行300亿元3年期固息国债,加权中标利率为3.77%,超过此前3.69%的市场预期,更高于银行间市场3年期固息债3.6824%的收益率水平;而在更早前发行的国开行组合金融债,除1年期品种中标利率符合市场预期外,3-10年期品种中标利率均高出市场预期,超出幅度在5个基点左右。
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反应表明,中国市场上的流动性正在趋紧,而非央行报告所言的"总体中性",在安邦(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这与央行的"锁长放短"操作是分不开的。央行的这种操作,虽然在数量上保持了平衡,但却改变了资金的期限结构,令收益率更为陡峭——锁长放短,在保持短期资金利率平稳的同时,将抬升长期资金利率。体现在市场上,便是货币市场(1年以下)利率维持平静,而国债市场(1年以上)收益率节节走高。这一分析判断已经得到了相关市场的验证。
央行通过"锁长放短"推升长期利率的做法令我们感到疑惑。当前,中国经济减速,经济增长率逼近"下限",宏观经济政策向"稳增长"倾斜。对于央行而言,需要做的应当是降低实际利率,而非像现在这样,引导长期利率上行。央行改变收益率曲线的做法,似乎也是在鼓励短期投机行为,而非将金融资源投入到长期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与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取向背道而驰。从这个角度看,央行"锁长放短"在客观上可能会起到给稳增长"拆台"的效果,这可不是央行想要的结果。
其实,央行近来令市场感到费解之处还有很多。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此前指出,中国央行亟需改善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与市场的交流沟通。在这一点上,央行本周可算作出了改变,8月12日首次发布了央票续做的公告,而非像之前那样秘而不宣,只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才笼统告知这一消息。当前市场普遍感觉,监管层与市场的沟通不充分,预期引导不足,政策信号仍不够清晰,央行需要再接再厉,继续改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锁长放短"令市场费解,这客观上有不利于"稳增长"的一面,不利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在这一点上,央行有必要予以澄清。此外同,前瞻性地引导市场预期,应该成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最重要的操作目标之一。(ALX)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中国的不良贷款正在出现回潮迹象】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超常规货币增长为标志的信贷投放,从根本上降低了我国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2009年以来,我国新增人民币信贷近40万亿元,约占当前信贷余额的一半,主要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地产行业,不仅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升级转换,反而又形成了新的产能过剩,导致社会资金在房地产行业过度积聚,明显降低了货币资金的生产效率。2008年末,我国GDP/M2为0.63,而2012年末降低至0.53,这表明2012年每1元货币供应仅能形成0.53元的增加值,较2008年下降了0.1元。货币资金生产效率的下降,反映出实体经济生产收益难以覆盖生产成本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蕴含着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按照以往经验,信贷资产质量周期滞后经济周期大约3到5年,2009和2010年这两年大量发放的贷款,其质量将在今明两年接受严峻考验。事实上,全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上升。苏、浙、鲁三省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占全国六成,仅浙江一省的不良贷款余额便达1046亿元,不良贷款风险开始加速向东部地区蔓延。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尚未真正缓解,而货币资金配置效率下降,新一轮不良贷款周期回潮可能性增大,应引起高度警惕。据初步统计,浙江、江苏、山东三省的不良贷款余额约占全国的45%。新一轮不良贷款周期回潮的可能在增加。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的信贷狂欢,都会带来不良贷款增加的灾难性影响。即使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延缓企业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危机,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不良贷款风险。而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单方面努力,又往往会演变成多家银行的集体催收行动,加速企业破产倒闭。当务之急,需要真实面对不良贷款上升压力,统筹协调商业银行风险处置行动,尽量避免大面积企业倒闭可能引发的社会群体性问题。(LLF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银企联姻潜在的利益输送受到质疑】
在银行界备受"钱荒"煎熬之际,唯有浦发银行偷着乐。究其原因,是因为拥有3000多亿存款的中国移动是其第一大股东,并且将388亿元的存款放在了浦发银行。中移动与浦发银行的联姻始于2010年9月,当时浦发银行向中移动定向增发,中移动成为浦发银行占股20%的第一大股东,拉开了两家公司的跨界合作序幕。浦发银行中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中国移动在浦发银行存款高达388.45亿元,其中,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存款为329.78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财务公司存款58.67亿元。正是由于中移动的鼎立支持,6月末的"钱荒"让浦发银行挣足了面子。据浦发银行的年报表述,由于准备充分,公司6月份对外支付和超额备付均处于正常水平,无任何对外违约,与其他同类型商业银行相比,公司流动性风险相对可控,各项流动性指标均未突破监管限额。在本次市场动荡中,公司延续一贯的市场形象,不仅未发生任何违约,未求助央行,且多次紧急支持一部分兄弟银行的融资需求,维护了市场稳定,保持了一个大行对维持市场流动性稳定应有的态度,并得到央行等监管部门的肯定。不过,市场也有质疑:二者是否涉及利益输送?浦发银行中报披露,有一笔高达3000万元的针对中移动的"业务与管理费用",但浦发银行并没有具体披露这笔费用的详细情况。在安邦(ANBOUND)看来,产融结合、银企联姻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不过能傍上中国移动这个超级打款确实是浦发的幸运。随着利率市场化越演越烈,各家银行争夺存款势必更加惨烈,银企联姻带来的稳定,会进一步推动银行与垄断央企合作,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地方政府变卖资产浪潮或将来临】
在过去一年,随着逐渐放缓的中国经济受到更多的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有人估计,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一些经济学家担忧,清算日将在2014年到来,届时大量债务将集中到期。然而,大量的债务到期并不会带来经济的崩溃。首先,中国没有联邦体制,各级地方政府都是中央政府的分支。说到底,中央政府站在各级地方政府背后,在许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甚至会"代表地方政府"销售债券。所以,永远不会出现中国版的底特律。其次,尽管在过去35年里,政府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政府因而得到了更多收入,资产负债表也更加健康。在新增税种、提高税率和改善征收手段的推动下,总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达到了22.6%。政府在数量众多的银行、电信运营商、港口、道路、铁路、房地产控股公司和工业企业中拥有控股股份。更不用说总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国政府债券。然而,因为中国的财政赤字快速增长,银行力不从心,出售土地也无法维持,想为进一步经济增长提供资金的政府已经别无他法;再者,国有部门过于壮大,遏制了私营部门,更抑制了经济增长,所以为避免长期停滞,中国很快就会走到必须变卖资产的地步。这一波不可避免的私有化进程还会产生附带的收益,对粗放、低效、膨胀的经济产生出与之相应的结构性调整。幸运的是,新任领导层似乎认识到这是必要的。在制定政策的圈子中似乎产生了这样一个共识,在财政刺激的效果减弱之时,结构性改革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LLF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保险中介卷款潜逃事件暴露了保险监管的漏洞】
这几天,上海滩保险中介龙头企业泛鑫保险总经理携款5亿元潜逃海外的消息,震惊了国内保险市场。今天(8月15日),上海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在检查中发现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擅自销售自制固定收益理财协议,目前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据透露,这名疑似跑路的美女高管名为陈怡,是上海滩保险中介市场的老大,市场传陈怡携款5亿元潜逃加拿大,创下保险史上高管携款潜逃案。据与泛鑫保险有代理合作的某保险公司负责人称,该公司确实收到了关于陈怡携巨额款项潜逃国外的通知,并且保监会和公安部门已经开始介入。这一事件就像在上海保险业内扔了一颗炸弹,目前上海保险圈内纷纷传闻,泛鑫保险代理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领域里的事件往往会带来连锁效应,如果由此引发群体退保和资金窟窿问题,将会对保险公司产生不小的震动。据业内人士透露,泛鑫保险利用保险公司给予的高额佣金和渠道费用来迅速提升公司规模,并用这些代理所得以新客户名义购买新保单,继续套取保险公司返还的代理费用,达到短期内扩容保费规模的目的,并且以此为由要求保险公司给予更多的佣金和渠道费用,如此循环操作,直到资金链断裂。业内人士称,泛鑫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不假,但其存在贴现、误导等违规销售行为也属实。今年3月1日,保监会就曾因其旗下的销售人员存在销售误导问题而对其进行5万元的处罚。很显然,泛鑫保险事件暴露出保险业管理上存在不小的漏洞,而且持续时间甚长。不知保险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对此作何解释?(L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资产管理公司的坏账依然要用财政资金兜底?】
利用资产管理公司(AMC)化解银行坏账,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处理坏账的重要经验。1999年时,为挽救已经技术性破产的国有银行,中国政府成立了四大AMC(信达、华融、东方及长城),以账面价值购买了四大国有银行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一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AMC的坏账随着资产的转好被逐步消化掉了。不过,INET中国的经济学家陈龙认为,事情可能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陈龙指出,为收购四大行的不良资产,这些AMC一共发行了价值约8400亿元的债券,而剩下的大部分由中国央行支付。分析这些债券的偿付情况,可以知道当初的银行坏账到底是怎样消化的。依照成立之初的设定,这些AMC只打算存在10年,相关债务也应在10年内逐步还清。不过,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直到2009年,在8000多亿元AMC债券中,只有1000亿已经偿还给银行——这意味着,这些债券被展期了。但有趣的是,从2009年开始,AMC债券的偿还速度突然加快。据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2012年年报,它们持有的AMC已经大幅减少。而四大国有银行其中三家持有的未偿付AMC债券比例,也从2010年占原规模的94%,下降到2012年的只有55%。陈龙认为,这似乎表明,有其他人帮助它们偿还了债券。陈龙指出,他至少有一个证据表明,这些债券是财政部偿还的。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的公告显示:中国建设银行最近收到财政部的通知,财政部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立了一家联合管理基金,用来保证信达向建行发行的面值2470亿元债券本金的偿付。财政部将继续支持信达债券利息的偿付。这家联合管理的基金由财政部持有,在使命期内由财政部和信达共同管理。联合管理基金资金的来源除了银行应付的企业所得税以外,还包括财政部的其他拨款。也就是说,最终还是要利用财政资金给过去危机留下的坏账埋单。这一结论,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多费思量】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突然时髦了起来。人人贷、余额宝、财付通、融360等新型金融产品接连面世。但互联网金融在巨大发展机遇面前,同样面临很大的不确定风险,这其中监管风险最值得关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指出,发展互联网金融,应注意防范风险,两个底线不能击穿: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这番话折射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困境。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因为是新鲜事物,存在监管真空,这让许多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跃跃欲试。但仔细琢磨刘士余副行长的讲话,不难发现,"两个底线"又基本上封杀了互联网金融的想象空间。以P2P贷面临的监管困境为例,对于这一业务,目前监管责任不清。如果将其定性为金融企业,显然它们没有银监会发放的牌照。如果说它们是互联网企业,很多业务根本又不在互联网上发生,工信部也很难向对待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来监管它们。而工商部门受限于地域限制,对于业务网络化的企业也束手无策。正因为没有明确的监管,P2P也没有一个行业规范。P2P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对外披露详细的运作信息。即使一些企业披露信息,也没有政府部门对其核查,公众也无从考证其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这也是当前业内P2P数据缺失以及已披露数据的可信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最后,不能排除部分P2P企业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熟悉这类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P2P企业招揽出资人的业务,都是一种变相的吸存揽储行为,一旦P2P企业出现哪怕一笔虚构借款人的行为,实质上就已经构成了非法集资或集资诈骗。此时,一旦监管者介入,那么不但这家企业的这笔业务会被叫停,整个P2P行业可能都会受到牵连。由此观之,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多费思量,不仅体现在如何监管方面,更要体现在拿捏监管与创新的尺度上。(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国内IPO开闸问题仍然吊着市场的胃口】
关于国内IPO开闸的时点,业内预期一再落空。市场先是预期7月中旬开闸,一些投行甚至开始为已过会的IPO项目准备路演。接着又有传言称时间窗口是8月中旬,但这一希望也已经破灭,业界的"心理底线"直接后移到10月份甚至更晚。根据证监会网站公布的IPO在审企业情况表,截至8月8日,共有748家企业排队申报IPO。其中拟在上海主板上市的企业有174家,拟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为311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则达到了263家。从今年初开始,证监会启动了史无前例的IPO在审企业专项财务核查,要求保荐、审计和律师三大中介机构对800家拟IPO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开展全面的核查,同时证监会也对核查结果进行抽查。截至目前,这次核查已在收尾阶段,超过260家企业终止IPO申请,另有河南天丰节能板材在证监会的抽查复核中暴露出涉嫌财务造假的问题。在上周的一次座谈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财务核查发现的一些问题比较严重,未来会以案例形式在保代培训期间向外公布。证监会今后会把审核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和初审报告对外公开,只是时间表尚未确定。投行人士称,财务核查涉及800余家企业,最后仅抽查40家企业就发现了天丰节能严重的造假案件,照此比例,财务质量问题的确比较突出。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目前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仍可能会有新的调整,券商对于自主配售政策的细节也还有不同意见,这些都使得IPO窗口打开的时点更加不确定。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认为,证监会在IPO上的谨慎态度可以理解,但长期搁置IPO也不是办法,这是在掐掉市场功能,国内股市不能总被IPO给吊着胃口!(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金所和大商所大幅降低指定存管银行门槛】
因为门槛的限制,银期合作一度是五大银行的专利,而这一专利将被打破。昨日(8月14日),中金所和大商所各自发布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纷纷将指定存管银行门槛大幅降低。根据规定,申请的商业银行注册资本应达到10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在1.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净资产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分支机构在600个以上。此外,申请银期合作的商业银行还应设有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具有健全的期货保证金存管制度和服务良好的全国集中式银期转账系统,以及安全存管监控所需的设施和技术水平。此前具备期货保证金存管资格的只有国有五大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大商所和中金所纷纷对各自的特殊客户开放门槛。大商所规定与交易所上市品种密切相关的政策性银行,可以豁免总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营业网点匹配度等方面的要求,申请交易所的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资格。(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私有化在改革中应有合法位置】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日前,企业家王瑛再一次内部讨论会中表示,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并不全靠城市化推动,还有另外一条腿就是私有化。当然私有化并不完全合法,整个社会转型不可能完全是在合法状态下推动或完成私有化。这里有合法的,有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还有完全非法的。善恶同行推动了这30年的私有化,而到现在它和民间金融一样完全没有真正在合法位置上,这恐怕已经成了社会再往前走甚至大家在呼唤改革往前走的障碍。关于私有化的问题,就是能不能给私有化正名。在转型期有着特殊的利益,完全靠合法手段,很难完成资产的重新分配、资源的重新分配。但是,无论意识形态和体制就是不承认。如果在不承认,不把正面的东西调动出来,是很难再谈改革的。三十年来资源分配改革趋于完成,可怕的是,一些官员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欲念膨胀的越来越厉害,他们变化着手段投资,抢夺不该得的蛋糕。因为反腐的风气盛行,现在有些官员开始收回投资,但是这带来的悲剧就是要干掉一批企业家。近两三年来发生的各种各样案例里面,都是以这种方式在腾笼换鸟。所以,政治体制改革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给私有化正名。如果没有为私有化正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金融,而没有这些,我们的前途就会渺茫。(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活跃市场交投】
中关村试点7年来市场交易较为清淡,挂牌公司的成交价未形成连续的价格曲线,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尚未形成。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定价及风险管理功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在总结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经验、广泛听取市场参与主体的意见建议、充分借鉴境内外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三板"原有交易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新设计。在保留协议转让方式的基础上,"新三板"创新地并行实施做市商制度。挂牌公司股份可以采用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等进行转让,并可以转换转让方式。另为防止做市商制度下出现"坐庄",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市场效率,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将在制度层面进行诸多配套安排:一是实行竞争性做市商制度。通过做市商之间的竞争,促使做市商通过分析公司的情况、投资者市场行为等方面使报价更加趋于股票价格的实际价值。同时,由于多个做市商对做市的股票有一定持仓量,投机炒作者因担心做市商抛压、抑制价格,抬高价格的意愿大大降低。二是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参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转让的投资者均为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证券投资经验、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投资,一般会在审慎决策基础上参与市场交易,较少出现盲目跟单、肆意炒作的情形。三是对做市商报价价差进行严格限制。通过多个做市商之间报价的竞争和对做市商报价价差绝对数的限制,防止出现报价价差过大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四是加强对做市商的行为监管。运管机构将在做市资金、股票、报价管理及相关的风控、合规等提出严格要求,对做市商的报价进行严格监管,采取开立专用证券账户、动态监控做市报价等措施切实防范做市商出现串通报价或相互买卖操纵股份转让价格等损害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半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业仍维持两位数增长】
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发布,8月14日,银监会也提前披露了上半年银行业的经营状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净利润达到75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00多亿元,增幅达到13.8%,其中,仅第二季度就增加净利润3843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第二季度银行利润增速加快的原因与净息差略有扩大有关。数据显示,第二季度,银行净息差扩大至2.59%,较一季度的2.57%增加了0.0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银行对贷款进行重新定价,导致了净息差的波动幅度比较大。而尽管第二季度净息差有所反弹,但仍较去年底的水平低0.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也有小幅回升,但仍较去年同期的水平略有下降。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5395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了13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与一季度末持平。据统计,这一增幅,为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单季增加最低值。尤其是大型银行,今年第二季度仅增加不良贷款余额13亿元,为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单季增加最低值。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已成为不良贷款增加最多的机构。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增加了159亿元,不良率增加了0.08个百分点。城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增加了77亿元,不良率增加了0.05个百分点。华夏、兴业和浦发银行的半年报也显示,三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均处于上升状态。相比第一季度多家银行减少了拨备的计提,第二季度,拨备计提的力度有所加强。二季度末,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上升至292.50%,较一季度末增加了0.55个百分点,但仍较去年末低约3个百分点。(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工行董事长称已做好准备面对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只剩下最后一步,各家银行也在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据悉,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使商业银行面临盈利模式、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全方位的挑战,短期内银行利差收入会受到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会令中国银行业呈现异质化竞争格局,或出现价格战。为了迎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工行过去5年已大力发展非信贷类业务,又提高非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幅,并且积极推动电子化。工行已经在资产、收益、渠道、客户结构四大方面进行调整,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要把握机遇,真正成为跨国银行。除了四大结构上进行调整,工行还在努力推进从本土传统商业银行走向全球化大型金融集团,逐渐提高综合化、国际化业务的资产和盈利占比,工行成为跨国银行的建设之路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几年是决定工行能否真正成为跨国银行的关键时期。姜建清认为,目前社会信贷余额为68万亿元人民币,若每年提高信贷周转率0.1次,即能缩短贷款平均期限约1个月,相当于通过存量周转多增加贷款6万亿-7万亿元人民币,而调整空间非常大。对于拥有逾8万亿元贷款的工行而言,每年贷款周转率若提高0.1次,相当于通过存量周转增加贷款8000亿元。今年(2013年)上半年工行人民币贷款增长6.1%,高于首季增幅3.18%,亦高于首季整体贷款增速5.24%。(B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银行业的信贷投放依然保持高速】
进入8月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投放依然保持高速。8月14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8月前11天信贷投放平稳,新增贷款投放1550亿,同期存款继续负增长超1600亿,基于此,有市场人士预期8月全行业整体信贷投放或达7300亿,存款增长7000亿左右。在安邦(ANBOUND)的研究团队看来,全月新增7300亿的预期不算低,较下半年的预定节奏,以及7月的投放量处于高位。按照全年9万亿,季度比3:3:2:2的节奏看,下半年平均每个月的信贷投放量约6000亿,按照这样的投放速度,全年的投放量可能会超标。事实上,自从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上下限论"后,信贷投放的稳步增长应当就可以预期到了。下半年,包括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及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都会陆续展开,将对长期信贷构成有力支撑。(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官方智囊认为中西部更该补振兴产业的课】
中国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近几年,西部地区主政者普遍存在一种情绪,认为东部已经完成了崛起,前期已经投资过了,该轮到我们了。对此,国资委研究员罗天昊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东部的发展,并非完全靠投资,从改革开放至今,广东以及浙江的综合投资率,是低于全国水平,而非高于全国水平。比如广东,改革初期至1994年,投资猛涨,而1995年至2001年,投资放缓,年均增长竟然跌破10%,2002年以后,才重回10%以上,其中2000年广东GDP增速10.5%,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出现了投资增长低于GDP增长的现象。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业工厂",佛山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只有31.7%,远低于全国水平。而同期开山造城闹得轰轰烈烈的兰州,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却高达79.2%,足足是佛山的2.5倍。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虚妄之火猛烈,一个巨大的假象,即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这种依靠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被全国各个区域和城市仿效。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投资楼台会所、铁工基等,对社会财富的消耗,远远大于投资企业、更新设备、技术创新。但对于GDP的短期拉动作用,前者却远大于后者。这就是最近十年地方拼命造城造房,而逐步废弃实业的根源。中国远非制造过剩,而是受制于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导致消费结构畸形,低端消费和奢侈消费两端挤压,"中端消费"不振,由此造就制造过剩的假象。未来国民收入增加,必造就恢弘之大众消费,制造业大有可为。由此观之,未来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兴企业,并不会造就太大的投资消耗。真正的消耗,在于超前透支,造市造楼造路。中西部最需要补的课,是振兴产业,而非追赶投资。(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券商试点资金消费支付可能会赔钱赚吆喝】
为拓宽业务领域,增加收入来源,券商积极试点证券资金消费支付。日前,除国泰君安爱,又有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安信证券、华创证券、东海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等8家券商获得试点资格。目前,该试点主要是券商通过与第三方中国银联合作,借助中国银联的渠道对接商户并完成支付。目前还不能绕开第三方存管银行,客户的证券保证金都是通过第三方存款银行进行股权交易或者消费交易。但是国泰君安证券获得的资格比较特别,申请的是直接试点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相对于其他几家券商要高一个级别。国泰君安证券上报的客户证券资金消费支付创新方案和思路也比较特殊,它是希望自己直接开发独立的支付应用系统,直接与银行结算。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券商可以成功加入央行支付系统,这意味着券商可以跳过第三方银行托管,其证券资金账户将由虚拟账户转变为类银行账户,将可以开展消费、汇款、储蓄、理财等类银行业务。业内人士称,从创新角度来看,这项业务对券商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对银行属于利空。券商将可以从协议商户或者银联等第三方合作渠道获得手续费,也是经纪业务之外的一笔潜在收入来源。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从人群属性来看,股票投资者仍然是年纪大的人相对较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股票账户等于投资已经根深蒂固,观念上也需要一个转变和认可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消费的商户数量有限,同时,线下消费时商家还要选用匹配证券账户的专门的POS机给客人刷卡,商户肯定首推刷银行卡或信用卡的POS机,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道障碍。此外,从收入贡献来看,消费支付这块产生的佣金收入极小,比如客户用证券账户在某商户消费100元,银联收千分之一,其中分配10%左右给券商,这个数字是很微小的,只有规模做的特别大,才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收入效应。在商户数量和推广力度有限、以及投资者人群特征的背景下,目前仍是赔钱赚吆喝,一时很难做大,券商应该还是先把主业、专长做好才是王道。(RYXD)返回目录
【市场:最坚定的黄金多头也开始斩仓认赔了】
在"中国大妈"苦等金价回暖的时候,市场又给浇了一碰冷水。据悉,对黄金最坚定的"多头"鲍尔森终于扛不住了,在一次一次表示坚持看多黄金后,他终于将其SPDR黄金信托持仓削减了53%,而另一巨头索罗斯则抛空了其黄金持仓。根据SEC8月14日的文件显示,在第二季度,鲍尔森公司将SPDR持仓从一季度末的2180万股削减到1020万股,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抛空了所持有的530900股。SPDR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交易产品。当4月份黄金暴跌的时候,鲍尔森当月亏损达26.5%。然而,鲍尔森在给投资者的心中却暗示,别再把如此之多的注意力放在我的黄金投资上。到6月份,鲍尔森黄金再次亏损23%,全年亏损65%。但鲍尔森在给投资者的信中说,如果长期来看,我们相信(黄金)基金有潜力带来超额回报。第二季度,黄金期货创纪录地下跌了23%,SPDR价值损失447亿美元。在金价连续上涨12年,美国股市在2013年上半年上涨,并且美国通胀低于美联储的目标,一些投资者因此不再将黄金当做保值产品。安邦(ANBOUND)特约经济学家钟伟教授在内部讨论表示,黄金或将进一步遭遇全球机构投资者的抛弃,在美国经济日益稳健之际,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之际,黄金这种实物形态的金属,很难再有机会了。(RYXD)返回目录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