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墙外楼: 宋志标:未来为谁而来?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Calculate ROI Correctly

Your ROI numbers are probably wrong. Download this whitepaper to learn how to properly measure your digital marketing activities.
From our sponsors
宋志标:未来为谁而来?
Jul 25th 2014, 00:24, by 墙外仙

在大陆新闻史上,1994-2014年之所以值得留意,是因为都市报完成了它一个兴衰的周期。这段历史不仅由一些现在看起来苍老的人物所组成,它们所包含的兴衰缘由,也值得反复琢磨。从这些历史当中,可以看到现时的无能、无力与无赖,自然也有不甘心。

市场化报纸的兴起,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为母报党报赚钱。在赚钱的过程中,企业家办报、文人办报与政治家办报各司其职,协力并进。至于后来为人称道的启蒙价值观,之所以成为集体选择,也仰仗趋势使然。它回应了80年代的支脉末流。

报业在最近五年压力迫身,这个压力来自于市场化报纸在既定的价值观吁求下,无法突破障碍所导致。此为前锋萎靡,累及经营,广告崩塌,信息市场中的都市报遂成"鸡肋"。母报之所以不抛弃子报,是因为利益捆绑,无法切割,于是大谈转型。

报纸的转型困难不用多说,使用了各种概念包裹下的说辞。因为这些说辞不能回应读者的需求,或者说无法进入读者的需求清单中,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坐而论道,空口白话;二是屡试屡败,不得门径。澎湃乍起,被认为是出现了解决方案,无为中的有为。

评价《澎湃》,不论弹赞,可能要对照新闻野史,看看这样的"再出发",究竟回应了什么样的问题意识。二十年前是为了赚钱,现在还是吗?二十年前是在旷野里撒野,现在还是吗?二十年来的这些,到底是不是再出发的累赘?这是"再出发"吗?

二十年前,管制与办报的竞争,一直是后者突破前者围堵,总有个时间差,花了十来年十年才算兜头拦截。现在的问题是,管制是办"报"的起点,一开始就要处理这个关系。很多人在说澎湃时,都回避这一点。如果不能正面地谈判这个问题,澎湃不是榜样。

在下判断的时候,可能要区分"转型"与"断裂"的分别。从各种方面看,澎湃相较于报业,都很难称得上是转型,其起点更合适用"断裂"来形容。"转型"是带着过去展开的,"断裂"则始于新地。很多报纸已经丧失了转型的资格,包括南方报业。

从断裂处出发,澎湃所回应的就不是转型问题,它建立了新的坐标系。它们包括政争的媒体平台布局,包括意识形态新型阵地的需求,也包括正面宣告面向现实的姿态。对澎湃而言,"过去"不是包袱也不是荣誉,它用"断裂"解决了所谓转型的焦虑症。

既然是"断裂"而生,许多媒体人对澎湃报之以热切,恐怕会错了感情。这是因为它要解决的问题对行业并无普遍的启发。"断裂"是建立在权力特许的基础上,就决定了如果要复制它,就需要那种高度一致的管控出让空间缝隙。很明显,特权不是谁都能争到的。

这就会涉及到代价的问题。之所以在谈论澎湃时,希望提醒它的风险,也是因为它用"断裂"消除了其他报纸常见的焦虑感后,可能会坠入"无感"的状态。无感一直被认为是挣脱历史包袱的最好姿势,但"无感"所影响的媒体功用,只怕也不是可有可无。

新闻史不能提供有效借鉴的是,现在的内容生产变得越来越复杂,机构产能是否一定占据上风,则怕未必,这就有的猜想了。总之,《澎湃》让其他人最尴尬的是,它不是用胜利突围激励人,而是提示与权力、体制谈判的能力多寡。可实际上,除非被选中,否则没有筹码。

要是给我猜,大陆现在的媒体业,正处在某个重大时期降临前的阶段上。这个阶段八成是要被浪费的,但有人一定要做什么,那就做吧。正像澎湃竭力回避去描述"未来"图景那样,过去不重要了,未来也不重要。只是,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里,何为澎湃?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