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星期五

墙外楼: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36-38)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ooking for a Helpdesk?

Try Freshdesk - the preferred helpdesk system of over 15000 businesses. So easy, sets up in two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36-38)
Mar 14th 2014, 14:54, by 墙外仙

第三十六回 造社会风潮绝杀价改,逼通货膨胀挤兑新皇

88年8月中旬,《河殇》风波还没有完全得到平息,赵紫阳又被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物价、工资改革方案,第二天,公报发表,立即引起全国性的挤兑与抢购风潮,物价大幅度上涨。银行普遍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将柜台推到。成麻袋的纸币,堆放在铁路沿线,随时调运到挤兑最严重的地方。
1987年,中国GDP增长11.6%,物价上涨只有7%,物资相当丰富,主要是某些品种的食品价格上涨。按道理,推出物价改革,不应该造成如此大的恐慌。蹊跷在哪里呢?蹊跷之一是,早在87年北戴河会议时就提出价格改革,13大后,国务院也多次宣布要进行价格改革,都没有事,政治局公报一发表,事情就来了,这显然是局内人做的局。13大前,决定总理人选时,小平认为李鹏不懂经济,过于亲苏,紫阳做总书记后,要继续负责经济,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如果国务院决定导致抢购挤兑,板子就打在李鹏、姚依林屁股上了,政治局公报导致恐慌,打的自然是紫阳的脸,还可以夺走紫阳的经济主导权。
蹊跷之二是,1988年1月,新华社就组织了一篇物价问题的文章:《关于物价的通信》,发通稿给所有报纸,《人民日报》夜班编辑问该稿是否送审过,说没有,他们建议送审,但社长穆青没有理睬。第二天,除了《人民日报》,几乎所有报纸都头版刊出,引起全国一片哗然,对物价上涨有了接近恐慌的预期。
蹊跷之三是,政治局开会前,作为配套措施,赵紫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多次提出,尽快提高银行利息,实行保值储蓄,但李鹏和姚依林借口拖延。如果此措施出台,对存款贬值的担心就会减少,抢购与挤兑风潮很难形成。
这件事再次说明,不论毛社派,还是特社派,要想稳固手中权力,顺利实施自己的政策主张,两系(共青政系与太子政系)四力(兵力、财力、舆力、票力)不可少。因为与耀邦的关系疏远,共青政系也疏远,因为价格攻关要尽快结束价格双轨制,太子们倒卖差价前景堪忧,自然不爽。决定价改成败的财力(财政部)和舆力(中宣部)也都不在自己手里,不败也难。况且,手握重兵的杨国老,更不在赵这边。
这次风潮后果严重,治理整顿出台,改革严重受挫。这番操作,在中国政治史上有一项新发明:经济杠杆+舆论宣传+社会心理=群体事件,以此作为政治工具打击政敌。别以为这个发明够牛B了,才不是,还有为紫阳私人定制的"夺命三招"准备伺候他呢。

第三十七回 夺命三招招招夺命,逼宫奇谋谋谋逼宫

88年下半年,挤兑潮还在发酵,"倒赵风"开始猛刮。

以抢购挤兑风潮作为罪证,实现了毛社派的两个政策追求:第一是用治理整顿终结改革,第二是夺回被邓小平钦定给紫阳的经济领导权。从7月之后,国务院不再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帐,架空紫阳,你开你的会,你提你的问题,不予讨论,更不执行。但除了小平以外的不少元老们,却在纷纷议论甚至谴责赵紫阳不务正业,不抓政治思想工作,干涉经济太多。还有元老联名写信给小平告紫阳的状。

但这还没有达到那些要紫阳立即下台的人的目的。为此,他们联合起来,为紫阳私人定制了"三招夺命"大法。第一招是"打面门",就是在会上当面批评甚至谴责紫阳。李先念退到政协主席后,很生气,把自己老乡王任重弄来做了政协副主席,代表他列席政治局会议,扮演老马前卒的角色。风潮后,每次政治局开会,王都要发言,要求追究责任,甚至要紫阳检讨。沪上和津门总督也对价格改革急于求成提出批评。1989年元旦前,政治局常委开生活会,李鹏、姚依林带头批评紫阳,要紫阳担责。就差没说出引咎辞职了。这时候看出杨国老提前清君侧的远见来了,如果万里、田纪云也是常委,会毫不客气地反驳,乔石、胡启立不附和批评就不错了,哪敢顶撞李姚?姚一直温良恭俭让,从不领头,这次来势凶猛,显然在他自己的毛社家族之外,还获得了杨国老的暗中支持。

第二招是"借嘴巴",就是自己不方便说的,借别人的嘴巴说,最好是洋人的嘴巴,或港台人的嘴巴,或老百姓的嘴巴。当时的香港报纸不断收到来自北京或中南海高层信息,今天说赵出问题了,被架空了,不过问经济了;明天说小平88年底在上海期间,李先念向邓建议要赵下台,赵将成为耀邦第二。这些爆料出口转内销,传得比风还快。

第三招是"踹裆下",就是踢你的阴部,你有儿子或女儿吗,传你儿子或女儿有问题。1988年秋季以后,到处传说赵家的几个孩子倒卖彩电,倒卖汽车,倒卖粮食,倒卖金刚……发了大财。紫阳下台后,赵家被彻查,没查出问题。

所有这些招法,其实都是在逼邓小平的宫,造成紫阳已成过街老鼠的局面,你不抛弃他,你就可能被抛弃。小平打算抛弃紫阳了吗?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回 师徒俩释嫌应危局,老太祖放出胜负手

就在香港报纸报道赵紫阳不再管经济之后几天,赵紫阳陪邓小平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某会议代表,照相时,两个人相邻而坐。小平问紫阳:"怎么香港报纸说你不再过问经济了?你怎么能不管经济呢?"紫阳只有苦笑。这个交谈表明,他们俩不经常见面,那些不让紫阳管经济的人,既没有请示邓同意,也没有把邓放在眼里,只是借香港报纸打个招呼。

到年底,就不是不让紫阳管经济的问题了。紫阳看到香港报纸说李先念在上海找邓小平,建议让紫阳下台,邓没有接受,当即写了几句话给邓的大秘书王瑞林,让王转给邓看看,问邓是否知道。邓怎么会不知道?1989年元旦后李鹏、姚依林等在政治局常委生活会上向赵发难后,邓很不高兴,召李鹏到家里来询问情况。李鹏做了解释和辩白。邓说,紫阳要搞两届总书记,而且要他回去转告其他政治局常委。

邓小平这时或许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么着急要紫阳下台,已经不像简单的观念分歧,而是权力之争,权力之争的根源,在紫阳地位的不确定性。有两个不确定性:第一,总书记任期多长?第二,总书记何时接任军委主席职务?这两个问题定了,也就断了某些人的念想。在明确表明赵要任两届总书记后,89年春节邓去上海前,赵去他家送行。邓对赵说:"我考虑了很久,还没来得及跟别人说,第一次跟你说,我很快就辞去军委主席,你来做。"紫阳愣住了。邓接着说:"我不完全退下来,还保留军委主席,就不能阻止其他老同志干预。现在只能这么办。"

紫阳坚决不同意邓马上退下来,说,您完全退下来,事情更难办。东西方政治不同,在东方,不是退下来就不干预了,也不是他们统统没了职务就不再干预了。只要那些开国元勋还在,要他们不干预是不可能的,你不干预,他们干预,我更不好办,你在,我还好办一些。紫阳建议,一年内不要再提全退问题。小平沉思有顷,说,"就按你的意见,一年内不提。"特社帮新老帮主师徒俩尽释前嫌,首先是为了应对危局,其次,小平比谁都更清楚,攻击紫阳价改失误,其实就是冲着他来的,价格攻关小平首先提出来,88年5月19日,他会见朝鲜客人,提出要像关公一样过五关斩六将,攻克价格改革难关。

相约一年后彻底解决紫阳军委主席到位问题,政治稳定、改革发展看来有了希望,但有一个人彻底绝望了,第一时间知道小平在家里见任何人,谈任何话,是这个人生存的首要法则。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有何应招呢?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