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

墙外楼: “重庆摔婴”事件新闻报道材料的心理辨析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Host Unlimited Domains

Unlimited Domains, Unlimited Disk Space and Unlimited Transfer For One Low Price.
From our sponsors
"重庆摔婴"事件新闻报道材料的心理辨析
Dec 23rd 2013, 04:14, by 墙外仙

作者:独园居士

2013年11月25日16时10分,重庆长寿区吴女士带着一岁半的孙子原原从7楼家里下去玩耍。但是在下到一楼时(16:12),吴女士搬着童车走出电梯,原原却被关在电梯里面。短短5分钟之后,大家竟然看到原原浑身是血地躺在居民楼下。

目击者证词的有效性

南方周末的记者雷磊(实习生:王胜男、李纯、李兴丽)报道的《重庆10岁女童摔婴调查》,从文字新闻来说,无疑是最试图靠近真相的一次探索。这篇报道,在舆论场里有不少人认定,已经足以给"重庆摔婴"事件的小女子给出心理上的定义,但真的可以吗?

1."小女孩打人后,就跟没事一样,之前有人建议他们带孩子去看看,被骂了。"邻居说,李某某受伤之后就有"恶童"之名。

2.门口正站着放学归来的李某某。她走入电梯,吴世芳低头将三轮玩具车推出,但卡在电梯口,就在吴扶车的刹那电梯突然关门。"我看到那个女娃儿拦在了原原面前,她是故意的。"吴世芳说。在她转身的瞬间,她看见小女孩将原原抱起来。

3."她会扯住衣领,打我的脸。"8岁的李芳芳还记得当时被李某某打的印象。

4.在邻居刘女士眼里,李某某却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她寒暑假里会找我女儿玩,我说没在,她就悻悻地等一会儿。"刘女士说,李某某挺喜欢小孩子,不过她经常会把小区内的小男孩打哭,"似乎很厌恶(男孩)"。

5."她妈妈对她挺凶的,经常吼她,很大声。也会打她。"邻门的万师傅回忆,那些年李江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出差,李家经常只有母女俩在家。

6.水木年华小区物管处的张嫣仍依稀记得李某某的模样,她说小女孩经常代大人来拿快递,接过快递会活泼地说声"谢谢"。但她跟母亲来取快递时,却显得很拘谨,"有种害怕在脸上"。

7.邻居谭女士也觉得李家夫妻对人不错,李佳玲很喜欢她家的小男孩,每次在电梯里碰到都要逗玩一下。而李某某则很少看见,小女孩几乎是个沉默的存在。

8.桃源小学校长刘建文和五三班班主任杨娟觉得,李某某在这里的学生生活比较"正常"。学校会对一些多动症或者智力缺陷的学生做出安排,比如将他们安排在讲台附近坐,方便老师照顾。但李某某并不在这个名单之列。

9."她妈妈很强势,对女儿挺凶的,经常能听到她吼小孩,吼她不会做作业。"李家在水木年华小区的邻居谭女士说。

10.不过,李某某的同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一些"异常":李某某在案发前曾说想把一个婴儿装在包里,并且从楼上扔下去。同学以为是玩笑,并没有把这些情况反映给老师。刘建文也了解到,这个女孩子喜欢养小动物,曾亲过蜗牛,还将一只蜗牛捏碎。——来源《重庆10岁女童摔婴调查》

这篇调查报道并没有采访到摔婴女童的家人,自然也没有遇到过摔婴女童。通过旁观者、知情者来力图还原事情的真相,但只是做出还原的尝试性报道。相比其他它媒体,从新闻报道来说是值得重视的素材来源。

这份素材核心提供的关键是:摔婴女童曾因"幼年时由于奶奶照顾不慎,李某某的头曾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之后又遭遇车祸。";家庭环境是父亲经常出差,母亲强势,常吼她;欺负小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个摔婴举动只是升级了;受伤孩子原原的奶奶说她是故意的。

关于目击者证词的心理理论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来自1974年洛夫特斯和帕尔默的目击者记忆是非常不可信的,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另一种是来自1986年的尤伊尔和卡特歇尔的发现:现实生活的回忆是非常准确的。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理论的重要拐点是——诱导性提问。尤伊尔和卡特歇尔把这个理论做出的重点提示就是:目击者的描述未受到警察诱导性提问而歪曲,最终而让他们的证词更有效。

而洛夫特斯和帕尔默的诱导性提问则是经典和重点推荐的心理案例。这隶属实验心理学的范畴,试验是根据播放多起车祸的幻灯片,再让被试者描述发生的事情,并回答具体的问题。一些人被问道:"汽车相撞时速度是多少?"询问其他被试时则使用动词"猛撞"代替"撞击"。因这个动词设置的诱导,当使用"猛撞"时估计的平均时速为41英里(65.9公里),而使用"撞击"时平均时速为34英里(54.7公里)。一个星期之后,再次提问所有被试:"你看到过破碎的玻璃吗?"但原来提问用到"猛撞"一词的被试答案中有32%回答见过,用"撞击"的被试中只有14%;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组叫控制组,他们未被问及汽车车速等问题,而回答这一个议题的比例是12%。最标准的答案则是——在这起事故中没有破碎的玻璃。

但就重庆摔婴事件来说,新闻的快频率播报、时时更新,网络舆论的万声齐发。《南方周末》采访之时,这些信息早就在被访者心中已经产生,他们自己也在进行着心理还原和归因。这已经超出新闻记者的控制,这就是社会与实验室的隔绝完全不同。那么这些目击者证词就真的完全失效了吗?未必,但如果这些个言论当成是指控并由此得出摔婴女童的心理问题或摔婴动机,达不到。

叙事的习惯和记者的报道截选使得像李芳芳回忆被打,却没有任何背景或细节,只有结果;经常是中文叙事里的一种模糊语言,没人能说的清经常是一天一次还是一天几次又或者一月发生过多少次;电梯的相遇,摔婴女童并不等同大人的自我保护,沉默并不代表她一定有什么问题;吼她的原因如果是不会做作业,证明的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够妥善;异想天开和捏碎所养的蜗牛一只,并不能还原到当时的场景和具体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目击者、知情人的声音都带有一种意味:在明知摔婴结果已经明显,却都在寻找原因,最终使得这些目击者证词的可效性大打折扣。

看看最早的新闻报道:"近日,重庆10岁女童电梯里反复暴打同楼1岁男孩,并抱回家从25楼抛出,幸被大树所阻,男孩全身多处骨折。最令人恐惧的是事发后她竟然若无其事撒谎说是被其他人抱走了,还假装帮忙找人。主持人:下面这条消息,恐怕您看了会满腔的怒火。长寿区吴女士在前天带着一岁半的孙子原原从七楼家里下去玩耍。但是在下楼的过程当中,吴女士走出电梯以后,孩子却被关在了电梯里面。短短的5分钟之后,大家竟然看到原原是浑身是血地躺在居民楼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动机考察的误区

就动机考察里最值得重视的新闻,是视频新闻《记者现场还原重庆摔婴经过 女童曾说想摔婴》。这则新闻报道,算是最早介入的视频报道之一,各家新闻媒体后来所采用的捏碎蜗牛和最严重的——摔婴并非是突发的,而是一场心理的预谋。

记者:她脾气暴躁不暴躁?…那她是内向还是外向的小朋友?

小朋友:内向。

记者:成绩也不好,那她上课干嘛呢?为什么她成绩不好呢?不是有人说她挺聪明的嘛。

小朋友:是挺聪明的。

记者:哦,小聪明。

小朋友:不是,她就是把口水抹在手上弄我……上课时把书撕了。

记者的连续发问,在问话的过程之中还打断过几次小朋友的表达。这样的问话技巧却又在最关键的摔婴预谋计划之前视频编辑闪断了一次,这便使得整个新闻报道的基调从这儿已经开始走向另一端。而这次新闻探访的时间是在整体新闻跟进的早期,面对懒汉式的转载新闻轰炸,唯一的新闻来源就这样被无数的网络媒体所引用而达到一个似乎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答案。

去除诱导性提问的可能性,这还得假设记者提问视频在编辑过程之中没有特殊的删减和记者是非常有操守的前提条件下。这件事的知情来源也就是一个小孩子,就这样确凿无误,靠不住的机率增大了太多。

【解说:小区电梯内的监控录像显示,吴女士是下午的16点12分乘坐电梯下楼,正如吴女士自己描述的那样,在她走出电梯后,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走进电梯抱起了她的孙子。】(最早的新闻报道)这里面的时间和后期新闻最终确立的时间也是有两分钟的差别,这次调整时间的原因与《记者现场还原重庆摔婴经过 女童曾说想摔婴》也有关系,在视频新闻报道里,记者通过公安部门的信息通报和原原奶奶的说法,得出原原的摔婴时间只有大约3分钟。

那么后期新闻报道的5分钟时间是怎么来的呢?

【解说:小女孩带着吴女士乘坐电梯下楼之后,两人分头寻找,五分钟之后小区的保安率先发现了吴女士的孙子。原原正躺在楼下的地砖下,浑身是血。】

【主持人:因为原原伤情很严重,目前已经被转往了市儿童医院就治。事情发生以后,原原的家人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孩子关进电梯之后的短短五分钟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和原原一起在电梯里的那个小女孩和这件事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原原的家人查看了小区电梯内的监控录像,这事实的真相让众人大吃一惊。】

解说里谈的五分钟时间非常清楚,是原原的奶奶与摔婴女童一起下楼寻找之后的5分钟,而这五分钟的时间与孩子被关进电梯的时间是不一致的。那么经过加减得出的时间是从关进电梯到找到原原——时间约在8至9分钟之间。而摔婴女童所直接有的摔婴时间是多少?就是测算而得出的约3分钟时间。

这3分钟的时间还要去除出电梯、进家门、放书包(沙发里的打和阳台上的逗弄)到出门遇到正好又坐电梯上来的原原奶奶。但是这一个细节却在新闻里得不到更详尽的解释,那么只好用时间来推断,电梯里已经打过,剩下的时间并不足以支撑还要在沙发里打,直接就是——善良一点的推论摔婴女童在电梯里踢打孩子之后,因害怕而要把孩子藏起来,放到阳台上去,又因听到狗叫而慌张,失手让孩子摔下了25楼;主张人性恶的推论应该是她打完不过瘾,直接回家从阳台上扔了下去。

舆论真正的风暴眼是焦虑

哪怕推论再合理,再吻合现场的可能性,但依旧无法抚平舆论里所有在场受众内心的焦虑。可以相信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粗暴教育的产物之下,连同孩子也无法躲过暴戾,但人所想不到的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会对一个一岁半的婴儿下重手?就算把所有的假设朝更良善的角度去推演,也无法掩饰住电梯内视频所呈现的冲击力。

每一个人都从孩子时代过来,只要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也会孕育自己的生命,这导致了一个真正的缺失?我们该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行恶又如何能躲过这个社会潜藏的恶,因为最终凶手是未知的,可能还有更小的孩子犯出这样的恶行来。

这种焦虑如果思虑的稍深一层,就会掩变成恐惧。对中国人来说,消灭是最好的手段,天涯最早的一张帖就是征集2.8万有良知的人来惩罚,而且楼主开口则是:身为一个一岁孩子的母亲……

在焦虑无法抚平的情况下,关注原原的伤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么回到事件的原初,一个难结的焦点就摆在哪儿,从未移动过,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心理分析基本没有人给出过令人信服的原因。因为素不相识,毫无纠葛,也无任何前兆,是什么样的举动挑起了一个孩子对一个婴儿的暴力、令人发指的行为?

真的是巧合或偶然吗?答案就是巧合与偶然。这样的暴力行径是无法重复的,恰在那时,摔婴女童的父亲所陈述、代言的摔婴女童所说:是因为孩子作鬼脸而激发的。又因婴儿无人照料,行为无需顾忌、不受限制,那么就摔、打、踢。

她的行为平静,又该做何解释?是因为摔婴女童并不知道事情后果的严重性。就像这件事从11月25日到12月5日期间,这件事未被曝光之前,真正对摔婴女童的影响,公众没有任何耳闻,连同新闻报道也是消失的。

但有趣的是,媒体人的报道让摔婴女童的家人开始防备,只因报道里把"经常"打骂这个做出了重点报道,并成为一个归因的答案,孩子只是因为心理压抑而寻找渲泻的途径。但在后来的报道之中,摔婴女童的父亲——改口称没有经常。这同样是中文叙事里的一个难结之处,经常究竟是什么?口语化的经常是经不起分析推敲的。

而原原的家人则在媒体和舆论的同情之中,越来越具备道德能力。这使得没法原谅一时之间又成了一桩新闻,更使得消失的摔婴女童一家注定要远离新闻,因为她和她的家人已经一错再错,就算真的乞求原谅,也没人会答应。

就如同远走新疆的避祸、心理观察的确定到消失,这些事情都是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不停的变换。而公众在这件事上的越位太过于明显,探讨事物的主体是预防和解决,而不是通过人肉搜索、杀人止患,而舆论已经在干着誓不杀"小魔女"而不轻言放弃的阵地上。

输的是谁?输的是公众,答案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还有许多人在暴怒之余,倾囊助原原治疗,原原离康复还远,但毕竟已经有好消息传来。下一个好消息,会不会是那个摔婴女童的心理真的在授权之下,从信任并得到答案,给公众提供一个范本呢?未可知焉。

全文终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