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职工
老职工近期在沪宁线走了一圈,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成长原点地也在其中。
从各个领域交流的情况看,若不出意外,按照惯例,中央有关老季的程序性通报会在近期发布。
明明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而且与老职工以及同事野姑的交道也很长也有一点交情的人,不拒绝任何话题的人(吹嘘下吧,刚从扬州府调任江宁府时,季巡抚没有答应兄弟单位南周,却在"两会"分组讨论会上发言结束后单独与老职工与野姑聊了),却在一夜之间被中央都察院请去喝咖啡。按照规定,作为江宁巡抚,刑部和大理寺也一并参加了会审。
很多事情总是很怪异。想起2012年,老职工参加报道了一个原国家"七五"时期既定的一个国家级超大项目的破产案例,后来发现,当初批准这个项目的国家部委在机构改革中被兼并重组了。这如同现在的房产局,被逐步并入住建委,以后出了事情,都找不到"顶层"。
现在看来,很多政策,很多人,很多事情,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很难说。
绕了一圈回到南京。最新的一则新闻说,南京搞了一个什么心理测试的项目,是否贪腐腐败一测就能见到端倪。老职工想,纪委可以不要了,四套领导班子敢带头去测吗?
一个公职人员被督察院请去喝咖啡。这些年来,我们大致有些经验:
一、 坏事做多了,必遭报应(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 得罪了什么人,被搞(太多了);
三、 背后的靠山或其他关联人出事了,被督察院顺藤摸瓜(原宿迁副市长黄登仁);
四、内部利益分配不公,被内部人举报了(太多了);
五、收钱不干事或事干得不满意,被"包工头子"等举报(太多了);
六、被女人举报了,有光碟有照片,一看就知道是谁在干(更多了)。
我们真的做到了能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吗?大部分人是好的,一小部分人是坏的,能不能改下,说,既然是人,都会有缺点,都会有软肋,所有的人都是坏的,我们要防止人做坏事。
怎样评价一个领导有能力?与地方上的干部聊,给出了几点参考:
一、看从上级从中央争取到了多少政策,多少贷款,多少项目,多少钱(这是最重要的,换言之,也就是GDP);
二、能否培育出上市公司或强大产业或大项目(如现任宿迁市委书记蓝绍敏,在担任南通常务副市长期间,打造出来的上市公司是13个地级市最多的;如宿迁原市委书记张新实,圆满完成了时任省委书记梁保华的梦,搞大了江苏酒产业);
三、能否有效维护和满足地方公职人员及其一些老干部老领导以及本地籍贯在外高级人士的利益;
四、能否团结好领导班子,有效安排一些人员的进退之路。
如果要说老季出问题的原因,老职工会说上几句:刚愎自用、摆不正位置、自以为是、目无王法。
如今的南京,扛着青奥会、展示城市新形象的大旗,大规模的城建活动正在上演,随着城西干道上层路面在2013年最后一天的开通,这一轮或许接近了尾声。(老职工看了下,铺了一层约10公分厚的柏油,中间还加了一条花坛路,这需要吗?还没有原来的分道多!!!)
摆不正位置,或是老季出事的一大因素。"除常委会和必须的会以外,从不与一把手主动碰面。"想想当年梁保华刚当省委书记的时候,那年刚好开全省组工工作会议(不是每年一次的组织部长会,而是4年一次),书记在会上谈到领导班子团结的话题时说,这个团结问题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很多事情都是出在班子不团结的问题上。
"以前李部长在江苏的时候,我从来都是有事情第一时间向他汇报,请他指示。"这句话说好后,保华书记不经意看了下坐在旁边的新省长,又说,"我也要提醒下各位班长,找你汇报是对你们的尊重,作为一把手也要多商议,多征求意见,不要一言堂。"
2年前,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与老季的执政领导有着莫大的关系。
因为拆迁,原本位于城南的很多汽车销售店面临搬迁,正好在仙林大学城的地铁线、城市轨道线和高速公路之间,有一个三角地带,交通便利,特别适合4S店发展。
不少投资者在考察后向所在地的栖霞区政府提出,希望到这块地来投资。这块地属于南京市铁路投资公司的储备用地,但一直没有用起来,闲着也是闲着,地方政府与铁投沟通后很快达成协议,投资者们经过了招商引资等程序,顺利办好了所有手续。
起始都很顺利,建筑相比原来转型升级,装修接近尾声,不少动作快的店面都已经试营业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季在一次考察调研途中乘车凑巧路过,当时非常不满意。在老季看来,这个地方应该建设区级城市范围内地标性的高大宽阔建筑。
既然主要领导的意图很明显了,规划局长也只能硬着头皮找地方政府做工作,并带着新思路和新方案。"一切责任由我们规划局承担。"局长在文件中亲自签字。
后期过程中的种种争议与矛盾你可以想象。后来打官司,赔是赔了,老职工根据一些材料和当事人的口述估算下,相对原来几千万的投资,其赔偿额只有20%上下。要知道,搞汽车销售的都是一些硬关系,资金密集、占地大,很多都是一些重要部委办局的三产。这里面的利益关系实在太复杂了。
老季出事后,很多人开始盘点老季的底盘。比如,所谓的法学博士由来。凑巧的是,老职工认识的一个人,正是老季同期同导师的同学。TA的一些回忆颇为有趣。
"当时一位老师说,按照老季的思路想法和观点,迟早要出事。"不过TA也坦陈,同学聚会讨论上课的地方,吃住行等,都是老季一手安排的,这让他们很满意,很感谢。
老职工问,你们为什么感觉到老季要出事。TA说,从老季的一些发言中可以看出来。比如,讨论课上,老季从来都是板着脸,都以工作中的那种角色见人,而不是真正把自己当成学生,到他发言时,会说,要是没有你们这帮律师(老季同学中,当律师的人很多),我们的拆迁不会那么麻烦。
这种发言的方式和内容,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与其主政领导的角色和素质很不般配。法学博士在实践中却根本不尊重法,实乃目无王法。
近几年来,老职工都会到帝都参加全国两会。老季是全国人大代表,当了不少年。
将老季从昆山调到扬州,其中原因之一是当时一位领导的意图。这是因为,这位领导在上海考察时,顺带到周边看看,发现昆山的城市建设很好,很多地方不比上海差,对时任昆山主政者徒生出好感。随后,将其调去扬州,并作为重点干部培养。
人之所以为人,总是有一些感情的,尤其是中国人。这种被上级领导看中的待遇,使得老季有些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此外,算算执政经历和时间,与老季同期同地为官的诸多人士,都在一定的时间内,已经官至实权副省或更高,甚至直接主政省部级单位和地区。老季,为着政绩和仕途,确实很着急。所谓一直强调的科技创新,比起地标建筑等堆累的数字,要来得慢多了。
最近副省级干部出事的越来越多,很奇怪,其他的副省级幕后的一些故事就很少看到了。南京的消息真的有这么好挖吗?有个某省纪委独立出来的杂志的哥们跑来南京等地调查了一通,说,老季鼻毛长了没人敢啃声。根据老职工的打听,所谓的牵涉的个别异性,人家现在不也好好的么?
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什么,与执政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南京要认真学习杭州,江苏要认真学习浙江,如何把公共资源放出来,才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有人要问我老季对南京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我要说,是他签署了市长令,让玄武湖不再收门票了。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