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星期六

墙外楼: 朝日新闻: 日中围绕靖国神社在海外媒体展开舆论战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ooking for a help desk?

Try Freshdesk - the preferred helpdesk of over 15000 businesses. So easy, sets up in two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朝日新闻: 日中围绕靖国神社在海外媒体展开舆论战
Jan 25th 2014, 02:48, by 墙外仙

文:广岛敦史

  本月以来,中国驻各国大使们在当地媒体投稿或借记者会加强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日本也开始全面反驳,日中论战在世界媒体上持续上演。

  为了引起当地舆论的关注,中方使用了激烈的措辞。

  "希望大家试想一下给希特勒墓献花"——中国驻法国大使在1月16日的《费加罗报》上强烈批评去年底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在以色列,中国外交官引用犹太人大屠杀作类比;在英国,则以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作比喻。

  中国似乎还瞄准时机攻击日本外交的软肋。本月中旬,安倍首相结束对非洲3国的访问后,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举行记者会,称安倍是"亚洲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中国诉诸国际舆论的"负面竞选(原指在竞选中指责、批判对手的问题点,使其失信)",已经波及约50个国家。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1月10日的《华盛顿邮报》上主张"参拜靖国神社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的挑战"。从中可以窥见中方试图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构筑"美中两国对日本"的格局。

  对此,日本驻美大使佐佐江贤一郎也在该报纸的1月17日版上投稿回击,反过来批评中国称:"令人对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感到担忧的,不是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是中国不断增强军备,对周边国家的威压。"佐佐江大使还进一步称:"几乎没有美国国民担忧日本会军国主义化。"

  前年日本政府对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后,中国国内爆发大规模激烈的反日游行,受到国际社会批评。鉴于这次教训,中国政府对本次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一事,采取了"不允许进行反日游行"(公安当局语)的姿态。另一方面则加强宣传攻势,积极诉诸国际舆论。

  尤其可以感受到中国想让安倍首相及政权中枢陷入"孤立化"的意图。中共相关人士称:"中国并不想永远在历史问题上与日本全面对抗。而是想让安倍首相陷入日本舆论的批评中,让首相和他身边的人沦为少数派。"

  22日著名日本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拉尔德·柯蒂斯(Gerald Curtis)在纽约的专题讨论会上指出:"这样互相争吵很难看,毫无建设性。"关于(将问题)诉诸国际舆论的中国,柯蒂斯教授认为"这种战术会对中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接着他谈道:"日本作出判断认为应该采取相同手段予以还击,这很令人意外和遗憾。如果不采取同样措施,而是置之不理,(这种攻势)自然会崩溃。"

  1月22日,安倍首相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了与各国媒体干部的会谈。就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安倍首相解释道:"向那些为了国家而倒下的人双手合十,悼念亡灵,这是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共同姿态。"

  去年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随即发表了题为《誓约永久和平》的讲话。安倍政权将其翻译成英文、中文等8种语言,通过日本大使馆向各国政府作出了说明。2012年尖阁诸岛国有化之际,中国在各国媒体上对日本展开批评,抢占了先机。

  外务省认为中国诉诸国际舆论批评日本是"彻底否认战后日本路线的言论,有必要认真回应"(外务省干部语)。因此对于中国在海外媒体的投稿,日本大使们也向海外媒体投稿予以反驳。外务省还向驻海外的大使们提议应在反驳时加入"日本对联合国维和活动(PKO)所做的贡献"等内容。

  然而,外务省内也有另外的声音,在承认需要进行反驳的同时也主张"不可能永远无止境地相互指责下去。必须早点结束(相互指责),推进对话和交流"(另一干部语)。

  安倍首相在中国农历春节来临前,向在日本国内发行的中文周报等媒体投稿称,"(日中两国)有必要重新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之上。我的对话大门一直是敞开的"。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