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来,亚洲经济似乎仅仅关乎中国。这种十几年来单一地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亚洲——甚至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不过在今年,所有人都开始前所未有地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更高的兴趣。
日本目前正在进行一个大胆的货币政策实验,他们为之冠以"定性量化宽松"(QQE)。而今年就是验证其效用的一年。目前结果存在三种可能。首先,基础货币翻番的任务有可能失败,通胀会随之回归零点。第二个可能是状况愈趋严重。也就是说"安倍经济学"会变成"安倍末日(Abegeddon)",通胀将会失控,利率蹿升并且资本出逃。第三个可能也就是QQE的成功。如果政策起效,那么日本经济将成功享受到2%的通胀和1.5%的经济增速。
在近期的研报中,汇丰银行分析师Frederic Neumann认为,两个亚洲经济驱动因素——美联储的廉价货币供给,以及快速的中国经济增长都打了水漂。不过他提到:
"然而我们得到了第三个力量,它将在2014年对整个亚洲地区造成更大的影响力,那就是日本。"
对于亚洲来说,日本不仅是一个土豪投资客,也是一个底蕴丰富的竞争者。日本拥有着两倍于巴西的经济总量,也拥有着巨大的流动性资源。他从被Neumann誉为"史上最大货币刺激"中汲取支持,而释放的流动性甚至可以弥补美国削减量化宽松带来的缺口。Neumann认为,单单是日本的银行就可以为东南亚经济体带去600到1400亿美元的流动性。如泰国,其60%的直接投资都来自日本。此外,日本的企业已经找回了他们也"野性"。比如三得利就在今年斥资1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威士忌生产厂商Beam。
当然,中国的9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仍然高出日本的6万亿。不过中国政府正竭力推行市场化改革,同时地方债和银子银行的违约危机也若隐若现。然而中国素有谣言粉碎机的美誉,而打破这一谣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在2014年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
对于日本,消费者价格则是关键。安倍已将其名誉系于两年内完成2%的通胀目标上。目前而言成果是振奋人心的,今年则要关注其可持续性。日本去年11月核心通胀(剔除新鲜水果,但包括能源)录得1.2%。值得担忧的是近期的物价上涨或仅仅反映了由日元走软引起的能源进口成本走高。若这一情况属实,那么通胀就是停滞的。不过纵使剔除能源,通胀仍然能达到0.6%,而这已经是15年高点——通胀也许真的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工资增长当然是通胀的重要环节,而这显然可遇不可求。安倍政府希望大型企业通过提升薪资为通胀做点贡献。不过纵使大型公司就范,拥有着更大劳动力基数的小型企业却会因为资金短缺而难予援手。至少就业市场正在紧缩。失业率下降致4%,而求才求职比却升至1.0。
从负面的角度,日本消费者将会面临额外3个百分点的消费税。这甚至令安倍的经济顾问Etsuro Honda觉得不可思议。4月的消费税上调将令产品需求大幅萎缩。
中期而言,经济增速持于趋势水平上方将是弥合产出缺口的关键。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上个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出缺口目前为1%至1.5%,这一水平较之过去已经明显收窄。在这一水平上,经济可能在一两年内维持"略微乐观"的状态。
不过,2%通胀仍非灵丹妙药,就像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Martin Wolf)所说的,通胀对于日本人口结构危机无甚助力,因为你无法像印钱一样印出新生儿,也无法印出女性就业的春天或者稻谷的丰收。不过诚然,如果日本能够斩获2%的通胀和1.5%的经济增速,那么日本经济的表现比之往年毫无疑问会更好。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