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墙外楼: 安邦-每日经济-第4717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each Customers Instantly

CallFire offers affordable Voice Broadcast solutions for businesses just like yours. Smarter communication for today's mobile-driven market. Sign up free!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经济-第4717期
Jul 24th 2014, 01:29,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中国半导体产业前景并不光明】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思路仍是定向放松】
【政策:房地产税短期无望,消费税将挑大梁】
【形势要点:普惠式养老休闲产业在中国大有前景】
【形势要点:华人财团控股福布斯传媒有重要象征意义】
【形势要点:预算法将迎四审今年有望获得通过】
【形势要点:房企将加速以价换量以求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形势要点:铁路投资加速难改总体投资增速回落局面】
【形势要点:国企混改门槛高回报率不稳令民企却步】
【形势要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卡在银行借贷】
【企业竞争:"国企病"和"历史病"制造了国企奇葩】
【形势要点:强化建筑节能是中国集约发展的一个关键】
【形势要点:从红十字协会再遭质疑看中国发展NGO】
【形势要点:"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将带来多种商机】
【学界观点:国内经济规律出现新变化】
【形势要点:西方制裁严厉推动了俄企赴港上市意愿】
【市场:PC产品更新潮带动英特尔利润猛增】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中国半导体产业前景并不光明】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让人伤心的产业。以半导体芯片产业为例,虽然国家对此持续投入巨资扶持,但中国的芯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站不住脚,更谈不上与国际主流半导体企业的竞争了。一组被经常引用的数据称,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中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
要指出的是,中国进口的许多芯片都是用于出口(外资基本不会采用中国芯片),但即使如此,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窘境也难以掩盖。据我们掌握的情况,除了在部分低端芯片制造中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实现市场化运营之外,很多貌似先进的中国境内的半导体芯片大厂,实际上很难培养完整的造血机能。如果离开了股市融资、银行信贷以及政府支持,它们恐怕很难独自存活。从产业链条来看,目前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主要是封装测试厂,缺乏中、上游的设计与制造环节。本质上,中国的半导体芯片产业是靠在政府财政支持上的战略产业。
不过,中国政府仍然坚持发展这一战略性产业。今年较早时候,国内曾传闻,中国将推出10年总规模达5000亿元人民币的半导体产业基金,打造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希望在"十二五"规划结束时(2015年),半导体产业规模翻一翻,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今年"624推进纲要"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披露,把2015年中国半导体业的销售额目标由原先的3300亿元调高到3500亿元。
众所周知,总体上中国半导体业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地区之间有不少的差距,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但是相对而言,由于设计业的特征所在,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最小的,而从制造业的规模与先进性相比,中外的差距拉大,在封装方面的差距是最大的。
与业界大多数看法一致,3500亿元的目标反映出"624推进纲要"有着巨大的发展雄心。不过,越是在有利的条件下,我们越需要具有风险意识,有必要思考即便实现了3500亿元的目标,它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据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CSIA)的数据,2013年中国半导体销售额240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设计808.8亿元,增长30.1%;制造600.8亿元,增长19.9%;封装1098.8亿元,增长6.1%。而进口半导体芯片为2313亿美元。
中国所追求的3500亿元产值中,将会有不少是外资的贡献,目前的产值构成就有反映。根据安邦(ANBOUND)半导体产业顾问莫大康提供的数据,在2013年中国半导体前10大制造商中,外商占4家,包括如SK、Hynix、Intel、TSMC及和舰,未包括在成都的德州仪器。总销售额为454.1亿元,其中4家外资为187.5亿元,占比贡献为41.2%。在2013年中国前10大封装制造商中,外商占7家(未计及西安的美光),总销售额为442.9亿元,其中外资为257.9亿元,占比贡献为58.2%。
中国半导体业的销售额包含两个方面,有人称为GDP型,以及GNP(National)型(仅统计国内公司的产出),尽管这里的N很难界定,但业界心知肚明的是,在现阶段,尤其在芯片的制造与封装部分中,外商独资的占比贡献尚不少。因此,对于3500亿元的销售额,业界既要充满信心,也需要冷静的思考。
从市场需求和产业安全性来看,半导体产业应该成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但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国内本土半导体产业似乎掉进了一个很难爬出的循环:产业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要差,很难独立地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去经营发展,国家虽愿意投入资源,但大量的补贴和优惠贷款很难转化成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客观评价,在全球竞争来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仍然十分脆弱,对其产业发展前景应该保持足够的冷静。(NHJ)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思路仍是定向放松】
7月15日,李克强在与专家学者的座谈会上重申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具体来说,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这表明政府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思路和路径已清晰明确。分析认为,"喷灌"意味着政策仍然需要精准发力,需要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细分,从财政、货币、投资政策等各个方面向部分行业或企业进行倾斜。"滴灌"则意味着"微刺激"的程度会更加适时适度。当前形势下需要将改革和逆周期政策进行结合,政府政策的意图是在维持对经济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继续避免进行粗放的总量调控,选择定向放松,从而起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作用。学者们预计,政府将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继续进行定向"微刺激",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推进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的改革;促进收入分配、养老保障体制、社保制度的优化与完善,释放消费需求。定向精准发力这一宏观调控新思路和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完成全年目标提供有力保障。(RWSQ)

【政策:房地产税短期无望,消费税将挑大梁】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提出,税制改革将重点锁定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等六大税种。近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称,财税改革的配套文件即将公布,但预计年内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无实质性动作。贾康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营改增,争取一年多做到全行业覆盖;营改增之后,资源税和房地产税有望成为地方税的主力税种。但贾康强调,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由于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需要先立法,但截至目前,尚未纳入人大立法工作计划,因此年内将不会有实质性动作。对于房产税的征收模式,贾康称,"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中国的房地产税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模式,而要更多地借鉴日本'第一单位扣除'这样的有东方色彩的模式,或者它只调节高端。"在个人所得税改革方面,贾康称,将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通过信息系统的构建做好相关的专项扣除,但"我估计短期之内很难提到改革议事日程上"。对于资源税,贾康称,"与资源税有关的几个部门都已经表态,年内要把从价机制覆盖到煤炭。"新的配套方案将把消费税改革作为重要事项做出部署,使其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财政部体制内的智囊,贾康在中国一向是力推房地产税,但他的上述表态显示,涉及到千万户老百姓财产权的房地产税,其开征起来并不容易。因此,短期内房地产税推出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消费税可能会成为中央向地方政府"让利"的重要税种,在央地税制改革中挑大梁。(NWX)

【形势要点:普惠式养老休闲产业在中国大有前景】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未来20年,中国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面对养老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各路资本也已经虎视眈眈。但是眼下中国的养老产业面临诸多困难:高额的土地成本支出,全方位护理养老模式覆盖人群低,老年人整体收入不高等。如何突破这些藩篱找到切实可行的盈利性养老产业模式自然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近期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在田野调查时发现湖北西部某山区的养老休闲产业作的风生水起,可能有一定推广价值。当地在晚上举办上百人的广场舞集体表演,能够吸引武汉、重庆的退休老人。这些老人住在当地农家,吃住全包每人每月1800元。一般农家总共3层,一层吃饭,2、3层出租,每层3、4个房间,每个房间两个床位,如果按一年经营3个月,有效床位10个计算,每户农家的收入大概有5.4万,这笔收入对当地农户而言也算不错的收成了。在安邦(ANBOUND)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要做好普惠式养老休闲产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政府要放水养鱼,少收税或者不收税,少取或不取即是富民;其次,要突出亮点,像广场舞这种在城市极不遭人待见的娱乐活动可以在农村充分发挥;再次,旅游、休闲、养老、健康不同产业的业态可以叠加,打造适用性养老产业;最后,要把产业落脚点放在交通便利之地,例如高铁能到达的地区,使得跨区域的普惠式养老休闲旅游成为可能。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一直认为,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并不需要"高大上"的刺激政策,以中国广大的国内市场,只要环境基本具备,政府不做过多干预,这种普惠式的国内消费市场就能够自发启动。(NSC)

【形势要点:华人财团控股福布斯传媒有重要象征意义】
在历时8个月后,福布斯寻求出售业务最终尘埃落定。美国福布斯传媒公司18日宣布,其大部分股权将被一个亚洲投资者组成的投资团体购买,不过交易有关细节并未披露。此次交易的收购方是刚成立的香港财团本汇鲸媒体投资公司。本汇鲸的两位主要投资人都是华人,分别是任德章和谢伟琦。任德章是本汇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要从事上市股权和私募股权投资,擅长电信、金融和科技等领域的投资。谢伟琦是华硕电脑公司的联席创始人,来自新加坡。福布斯传媒是《福布斯》、《福布斯亚洲》和《福布斯生活》杂志以及福布斯网站的出版公司,拥有多样化的资产组合。由于广告商纷纷投资数字化领域,印刷行业开始走下坡路。近年来,美国纸媒行业动荡频繁,《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洛杉矶时报》三大家族报业均已出让给富豪。为支持公司运营,福布斯家族已经变卖了许多艺术收藏和高端地产。此次股权出售是福布斯解决资金问题、为其未来计划寻求支持的重要手段。要指出的是,《福布斯》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财经媒体,是美国财经文化的标杆之一。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读者数量超过600万。在全球,自2008年以来,经授权的当地版《福布斯》杂志已达36种,涵盖63个国家,使用21种语言。福布斯商业资讯每月通过纸媒、数字媒体、电视、会议、调研、社交和移动等渠道覆盖全球约7500万用户。此次华人财团获得福布斯的控股权,象征着华人在世界主流财经舆论上又占据了一席之地。过去,在收购西方重量级媒体上,中资企业持续踢到铁板,这次复星集团未能收购福布斯就是一例。这并非只是钱的问题,西方国家出于对中国"大国崛起"的顾虑,担心就此失去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甚至传统西方价值的诠释权。要知道,西方重量级媒体因穿透社会精英阶层,其拥有的影响力超乎想象。根据英国人的说法,《泰晤士报》的读者在管理国家,《卫报》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管理国家,而《金融时报》的读者则拥有国家,这些媒体的份量可见一斑。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也有类似地位。(LWSQ)

【形势要点:预算法将迎四审今年有望获得通过】
历经10年的预算法修订,终于有望获得通过。在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后,预算法草案将于8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迎来"四审",并将同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表决。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如果预算法八月上会审议,估计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总体方案》已经从政策上明确"改革到什么地步"。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预算法修订早就应该通过,以适应现实需要,执行新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人士表示,因为预算法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修改幅度、分歧争议均比较大,没有匆忙表决。根据《立法法》,法律案审议一般实行"三审制",预算法修订走到四审,审议次数已经比较多,程序也较为完善。值得注意的是,该人士表示,今年4月三审后并非不能通过,考虑到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税体制改革新的精神,待国务院及其财政部、财税总局等相关部委的改革安排大体成熟,新预算法的出台时机也就成熟了。据了解,全国人大法工委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向多方反复征求意见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上周,全国人大法工委还邀请部分地方省级人大法工委主任和预算工委主任,集中两天专门讨论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制度要不要改,是三审稿争议热点之一。而在四审稿中,可能将继续保持现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制度。对于预算法的另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预算法的核心"强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权",近日有学者上呈建议稿,希望成立预算委员会,作为预算初审主体,并在人大常委会设立预算审查办公室。对此,施正文表示,要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就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努力来推进改革。不过,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指出,预算法不可能解决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所有问题,通过立法的利益博弈,形成共识,至关重要。(LLX)

【形势要点:房企将加速以价换量以求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尽管今年多数房企均制定了相对保守的销售目标,但随着楼市的迅速转冷,如若下半年不加大以价换量力度,多数房企恐将难以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今年上半就是例证。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全国30家房企公布了半年销售业绩,30家企业中,有万科等完成比较好的企业,也有恒盛等企业销售困难。从同比数据看,30家企业中,有14家同比下调,这是数年来首次出现,其他大部分企业的涨幅放缓。分析指,不仅是中小型房企,对于A股市场的标杆房企来说,各项财务指标也出现下滑。从招保万金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来看,除万科外,其他三家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均出现双降。而主要城市新房市场的巅峰期已过,大部分已进入平稳期,增长空间有限,其中部分二、三线城市增长过快,需求已被透支。因为去年结转的部分销售额,目前数据其实低估了企业的压力,下半年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在楼市转冷已成趋势的背景下,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大部分房企恐将加大以价换量力度。(NWX)

【形势要点:铁路投资加速难改总体投资增速回落局面】
时至年中,铁路建设投资明显回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2%,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投资方向,市场预计铁路投资在下半年将继续提速。为保证高负债的铁总能顺利推进重大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多部委从不同角度都进行了政策的"兜底"设计。据悉,发改委已下达5000亿元铁路基建投资计划,交通部则根据"保续建、开新建、抓前期"的思路,梳理了一批加快建设的项目名录。中央财政经费方面,财政部将督促加快铁路财政投资,从去年开始支付给铁总过渡性财政补贴。此外,有关银行对铁路项目的贷款发放力度也在加大。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铁路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来自于贷款和发债。尽管铁路债务已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但在政策调控下,铁路系统从银行贷款还是不难的。"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中央推动铁路投资,希望通过稳投资的方式稳增长,将成为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基调。这样的举措在二季度已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当季同比增长回升到7.5%,全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应无疑问。不过,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减速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增速放缓状态,存在不小的投资缺口。根据我们的测算,这部分投资缺口难以被政府投资所完全覆盖,即使下半年铁路投资加速,也难改投资增速回落的局面。(RLX)

【形势要点:国企混改门槛高回报率不稳令民企却步】
中央大力提倡国企改革,国资委更是出台试点方案,但国企要实行混合所有制绝不容易,而属于战略资源的石油业更难。以中信泰富的引资经验为例,民企仍未能在国企股权中占有重要位置。中信集团通过注资中信泰富来港整体上市,被市场视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步。不过,从中信泰富所引入的28位投资者来看,"国家队"占配售新股比例为75%,国企的绝对控制地位并没有削弱。除国企的引资态度仍然倾向保守外,国企的资产规模庞大,也是民企不敢贸然入股的原因。某基金经理表示,民企与国企的实力太悬殊,而且民企必须有稳定回报,才能维系公司业务,"民企入股国企后,首先便是丧失了话语权,其次就是不能保证回报率的稳定性,所以很多民企都不愿承担入股国企的风险,宁愿通过并购壮大实力。"此外,中石化自2月宣布拟引入社会及民营资本后,上月底列出潜在投资者应具备的条件,首个便是对销售公司的"报价及其拟投资规模",潜在投资者的"行业地位、品牌形象和声誉、财务实力"、"是否可与销售公司实现优势互补"等因素亦会被纳入考虑之列。有分析指,一般民企的投资规模都比不上国企,这令他们在竞投方面已经不占优势,另一方面,国企很多时肩负政策性任务,因而回报率未必是国企最看重的着眼点,故对民企来说,国企资产的吸引力也并非很高。如此看来,如不破除过高的门槛条件限制及明确国企的盈利目标导向,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恐难以真正吸引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BWX)

【形势要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卡在银行借贷】
融资难、融资贵向来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近日,南京市经信委对全市409家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显示,除了融资难,税负重、人才短缺也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障碍。首先,多因素导致融资难、融资贵。受访企业普遍反映,导致融资难的第一位原因是融资成本过高,其次是"融资渠道少"和"缺少抵押物、抵押折扣率高"。调查显示,除自有资金外,企业当前需求资金的主要来源是:67.6%来自于银行借贷,8.4%依靠民间借贷,6%来源于风险投资。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仅有19%的企业选择借助担保公司进行融资。因而,受访企业迫切希望政府加强融资服务。其中,认为应该完善"银企合作平台"和"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的占47%;认为应该尽快成立"民营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的占30%。其次,税负重。90%的受访企业表示,企业负担的主要来源是"税费"。其中,67.3%的企业认为是税收过高,16.5%的企业认为是经营服务性收费过高,7%的企业认为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过高。此外,人才流失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调查显示,94%的企业遭受人才流失困扰,同时,超七成企业称遭遇过用工短缺。其中,高级研发人员和一线技术工人需求最为迫切。从调查所发现的问题来看,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主要还是卡在银行信贷这一环节,银行信贷这一主渠道如果不通畅,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除了面临融资难、税负重以及人才流失等难题外,缺乏核心技术也是重要障碍,甚至是决定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国内人工等成本不断上升的当下,大部分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民营企业,急需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NWX)

【企业竞争:"国企病"和"历史病"制造了国企奇葩】
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有八十几年发展历史,但2011年至2013年,抚顺石化累计亏损额达到了187亿元,其中去年亏损60亿元,成为中石油下属炼化企业中亏损最为严重的。这家大型企业巨亏有行业产能过剩的因素,但更重要是公司内部管理失控造成经营效率低下从而产生亏损。公开资料显示,抚顺石化公司现有在籍全民所有制员工22766人,集体企业在职职工11293人。公司下辖11个生产企业、1个消防支队、1个开发公司、1个矿区服务事业部和一家拥有13家集体企业的集体企业集团。与整体员工众多相对应,抚顺石化管理人员也非常多,达到5850人,从而导致层级多、效率差的问题。比如为抚顺石化供应电力、热力的抚顺石化公司热电厂的煤炭多年来一直存在煤质不达标的问题。热电厂外部采购的煤炭原本应该是5000大卡,但实际只有3200大卡左右。该热电厂一年使用煤炭采购量的总价能达到13亿元左右,仅按照每吨煤炭损失400大卡计算,造成的总损失就超过一亿元。另外抚顺石化有很多"投资失败"的个案。2000年,石油二厂投资1.6亿建设年产量为1.8万吨重油接触裂解制乙烯工业化实验装置,巨大的投资建成后才知道根本不能生产,如今该工程被荒废在原地已十多年。2003年,抚顺石化石油一厂建成年产50万吨的醚化装置也是根本不能用的工程,而且建设在危险的石油一厂老区,这一项目很快就随着一厂的整体关停而被淹没。至2013年6月,抚顺石化已建成的石油二厂天然气利用改造和洗化厂天然气利用改造项目,由于配套管道建设进度慢等无法投用,涉及投资1.38亿元。抚顺石化的巨亏与其内部管理混乱密不可分,这种乱局已经远远超出市场化手段所能化解的范围。(RSC)

【形势要点:强化建筑节能是中国集约发展的一个关键】
作为世界第一建筑大国,我国建筑业存在着严重的建筑浪费问题。建筑全生命周期,分为设计、建造、使用、拆除、废旧建材处置等五个阶段。其中,建造和使用阶段是能耗中心。受制于节能标准不高、设计理念欠缺、建造精度不足等综合因素,我国建筑能耗浪费在其全生命周期内都普遍存在。建筑节能虽提倡多年,但仍被五大突出问题掣肘。一是设计环节缺乏科学统筹,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大。二是建筑工业化水平低,建筑现场大多依靠工人手工操作,施工误差大、资源消耗大、环境代价高。三是机制性障碍。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普遍高于一般建筑,企业建设动力不强。四是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难度大。五是后续监督和评估缺失。针对建筑浪费病症,专家认为,建筑业不能再一味"铺摊子",应尽快把着眼点转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两次节能"齐抓共管,扭转建筑浪费。"一次节能"指的是建造过程中的节能,主要依靠推进建筑工业化来实现。建筑工业化就是要实现建筑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前提是标准化,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建筑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减轻环境污染。中国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规模,按照平均1000元每平方米计算,建造投入2万亿元,经测算减少浪费一项直接节省7000亿元,还不包括环境治理的间接成本。"二次节能"指的是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节能,主要依靠严格执行节能建筑标准,加快老旧建筑保温改造。在建筑"二次节能"领域,目前我国标准设定过低,必须通过提高标准来控制。同时,加强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监控,用精细化监控管理手段节能,可以事半功倍。从中国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抓好建筑节能是推动国内以集约方式发展的关键。(BWSQ)

【形势要点:从红十字协会再遭质疑看中国发展NGO】
中国红十字协会今年遭遇诸多质疑,比如2013年的郭美美事件。近日,中国红十字会的专业性再遭质疑。四十年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威马逊"横扫海南广东、广西,至20日已造成31人死亡或失踪,导致近千万灾民在高温酷暑、断水断电中等待救援。而据新华网报道,广东省十字会昨天证实,中国红十字会已调拨存储在广州的两千条棉被,运往台风灾区的镇江、茂名、杨江。向在高温酷暑中的灾民捐赠棉被,被批是"把宝贵的人力、财力和运力用错了地方!"报道引述湛江徐闻系重灾区的官员称,"因水电中断,灾区现在急需供水;安置点里的群众需要凉席、毛巾被,但棉被肯定是用不上的。"而广东红十字会则称,救灾物资的需求是由灾区上报的。但这一说法遭到灾区的基层干部和民众否认,他们强调,强调"灾区水电中断,需要的是凉席、饮用水、粮食、急救防疫药品等,"但"棉被是肯定用不上的。"报道称,中国红十字协会向高温酷暑中的灾民捐赠棉被是为了去库存。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中国红字协会的专业能力明显不足。继郭美美事件使得中国红十字协会遭受信任危机后,红会的专业能力又遭质疑。在我们看来,中国慈善事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与其让中国红十字协会这样"胡作非为",应该鼓励更多的民间机构参与进来承担更多的责任。实际上,中央强调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一个社会如果有高水平的专业NGO组织大量存在,那么社会的整体专业能力就很强。(BWX)

【形势要点:"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将带来多种商机】
7月1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珠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要求努力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这意味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按一般的理解,未来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以创造许多投资机会。首先,交通物流行业将直接受益。国务院批复指出,要着力打造综合交通大通道。目前广西已经开始加强西江交通大通道建设,提升港口能力建设和现代化水平,推进两广经济一体化合作。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将获得大力提升。多种因素促使珠三角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向有承接能力的地区转移,而西江经济带可是说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最佳之地。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必定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招商引资。广西近日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开展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初步确定实施十二大类166个项目,总投资6300多亿元人民币。第三,生态环保产业、旅游观光产业将兴起。国务院批复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珠江—西江生态廊道,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随着未来区域整合和交通的改善,相关产业必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第四,出口贸易迎来新机遇。珠江—西江经济带将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区",借助此桥头堡,中国可直通中国—东盟自贸区。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交通的畅通以及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出口边贸将大有可为。(RWSQ)

【学界观点:国内经济规律出现新变化】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演变,以往很多经济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就业的GDP弹性增强,保就业不需要过于强调GDP增长率。近几年来,就业对GDP的弹性明显增大,原因在于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强。按照李克强总理引用的人社部数据,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大概只需要"7.2%"的GDP增速。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供给高峰即将过去,相比于过去我们总担心GDP增速下滑影响就业,未来中国真正需要担心的可能是"用工荒"。第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增加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从历史上看,工业增速的确与GDP走势高度吻合,相关系数基本维持在0.9以上。但近两年来,GDP增速与工业增速的相关性明显下降。原因主要是中国正在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型,工业占比正在加速下降,其增速难以反映经济全貌。第三,克强指数(发电量、中长期贷款和铁路货运量)对经济的代表性明显下降。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加值的比率和全社会用电量/GDP的比率出现大幅下降。发电量增速与经济增速并不一致。银行体系内的表外融资和银行体系外的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则使得中长期贷款的代表性下降。第四,上证指数下跌并不代表股市没有机会。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一种牛熊并存、结构分化的新常态,新兴工业和新兴服务业等板块的牛市可能与传统产业的熊市并存。(RWSQ)

【形势要点:西方制裁严厉推动了俄企赴港上市意愿】
近来乌克兰政局波谲云诡,欧美加大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令俄企海外融资渠道受阻。市场消息透露,随着近年欧洲收紧税务及法律等监管要求,加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令向来倾向在伦敦上市的俄企拟转道香港,开始重新探讨来港上市的机会。伦敦一直是俄企最重要及最受青睐的融资平台,俄企在伦敦上市效率很高、也很快,但自去年年底,欧洲大力打击逃税、洗黑钱等不法行为,俄企在伦敦上市已较前困难,加上今年乌克兰政治危机恶化,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转差,俄罗斯已瞄准东方市场,其中又以香港最有机会取代伦敦及纽约等成为俄罗斯海外融资主要平台。目前发生马航遭击落事件,俄企于欧洲上市更加不受欢迎,有利于香港吸引俄企来港上市。可以说,俄乌局势的发展是影响俄企上市地点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继续恶化,俄企来港上市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加。对于近年积极招揽海外企业前来上市的香港来说,对俄企赴港上市自然是乐见其成。不过,在俄罗斯注册的企业要来香港上市现时仍有不少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俄罗斯仍不是港交所接纳的上市司法区。据悉,证监会对俄企来港上市态度审慎,关注风险及投资者保障等问题,而且俄罗斯法律与香港亦很不同。就算俄企不是在俄罗斯注册,于其他国家注册重组,证监会的态度亦同样审慎。俄企在港上市"龙头"俄铝,当年来港上市,便因负债高企,被证监会罕有要求大幅提高入场门槛。(BWSX)

【市场:PC产品更新潮带动英特尔利润猛增】
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PC和服务器系统晶片制造业龙头英特尔公司这两年日子并不好过。但由于微软不再提供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更新,许多企业要升级其软硬件设备,英特尔的业绩也明显提振。最新报表显示英特尔二季度净利润为28亿美元,同比增加40%,营收同比增加8%,每股盈余55美分,高于去年同期的39美分。受利好消息推动,英特尔股价16日早盘上扬7%,达到每股33.95美元,为十年来最高水平。对未来公司走势,英特尔预计营业收入将年增约7%,达到144亿美元,超越市场平均预估的140.3亿美元,而毛利率预估可再增加到66%。同时英特尔表示将扩大储藏股计划,准备加码200亿美元回购自家股票,估计第三季度就要买40亿美元。对于公司近来的发展态势,英特尔CEO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表示,企业应该会持续更新PC设备,虽然消费用PC市场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他估计目前装机至少四年的PC约有6亿台,大公司和中小企业换机潮的迹象非常明确,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英特尔仍然能够享受这股更新设备潮带来的红利。(BSC)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