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星期五

墙外楼: 杨彼得:禁止私自批评 享受私自赞扬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Looking for a Helpdesk?

Try Freshdesk - the preferred helpdesk system of over 15000 businesses. So easy, sets up in two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杨彼得:禁止私自批评 享受私自赞扬
Jun 20th 2014, 02:05, by 墙外仙

6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一个奇怪的通知,要求各新闻单位把好新闻采访关,禁止新闻记者和记者站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开展批评报道;同时把好报道审核关,禁止记者站和新闻记者私自设立网站、网站地方频道、专版专刊、内参等刊发批评报道。
公众感到大惑不解的是,难道批评报道还有"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开展"的一类吗?退一步说,就算批评报道属于"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开展",但批评报道既经采写出来,如果符合事实,则所谓"本单位"又有什么理由不予同意呢?这等于是说,批评报道因为要经过本单位同意,实际上通常是发不出来的。现在有人私下照批不误,所以要严令禁止。
这项禁令,从形式上说,违背了新闻生产的专业特征。新闻这种东西既有"可计划"性,也有不可计划的突发性。新闻报道,既可以先"报计划",在部门与"本单位"两个层面搞个"新闻筹划",再行采写而成;也可以由记者临机发挥,搞一些"自选题"。比如有人见义勇为伤亡,或者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记者发回新闻报道,单位会和他理论"未经本单位同意自私开展"的问题吗?如果报道属实,而且具有社会传播价值,符合社会的正义期待,"本单位"不仅要同意放行,而且理应对记者抢抓新闻的那种专业精神给予鼓励。
这样说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禁令就显得很不专业,而且十分无理。批评无论公私属性,只要基于一定事实,指出了问题,而且有助于相关人员改正错误,任何人都应当有胸怀接纳,公权力更没有理由公然予以禁止。毛泽东不是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公开禁止批评,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公然反叛。
话又说回来,多年以来,也的确存在一种变味的"私自批评报道"。有些人扯起新闻工作的虎皮作大旗,闻到空中飘散的一丝腐败气息,找到一些政府机关或企业的腐败溃口,写一篇揭露批评的报道,但报道的目的本身不是要发表出来,不是出于公益的监督制衡,而是仅仅是遂行敲诈勒索的筹码。就算是发表出来了,也仅仅是一种"负面效果示范",等于是说:"看吧,不放聪明点,后果就是这样的!"
为了敲诈勒索的目的,一些新闻从业者私自设立网站、网站地方频道、专版专刊、内参等,用以刊发批评报道,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谓私自设立网站、网站地方频道、专版专刊、内参,其实也很难说是"私自","本单位"完全被蒙在鼓里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办个网站、网站地方频道、专版专刊、内参恰恰是"本单位"开拓进取的一种灵活策略,目的无非是搞活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福利。管理上自然宽松而灵活一些,一切由我作主,进退自如。
多年以来,很多报纸、杂志、电视台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或者记者站,宗旨根本就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借助媒体影响力拉广告、赞助,办事处主任与记者站站长其实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香港一些"党报党台"跑到内地广设办事处,眼里也只有"孔方兄"。多年前我认识一位朋友,操办人民网某省频道,每年从各级地方政府拉到的赞助不少,所发报道既有表扬,也有批评,可谓"一手软,一手硬",相辅相成,最后转化成一种可以变现为钱的影响力。
但就算这些批评报道目的是搞钱,如果所揭露的问题符合事实,为什么在中国竟然没有发表的阵地而需要"私自展开"呢?实际上,中国不仅仅是禁止了"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开展"的批评报道,而且禁掉了绝大多数的批评报道。禁止的方式,可以体现为"新闻的党性原则"、"党的新闻事业"现实、宣传部门的口头与电话禁令,还有媒体官僚的自我阉割。被禁止的批评报道,指向不仅限于公权力,而且包括贪污犯、钱权交易者、权色交易者、非法食品商人乃至黑社会。人们可以想像的大多数邪恶的东西,都受到批评禁令很好的保护。
既然官办媒体不提倡、不允许批评报道,私设的媒体与私自展开的批评就有了市场,这就像美国曾经的禁酒令使地下酒类交易繁荣昌盛一样。私自开展的批评报道在中国的繁荣昌盛,缘于中国舆论生态发育受阻,从而导致正义不彰、批评稀缺。社会需要良知和批评,而私自开展的批评报道回应了中国社会的内在需要,其结果即如乾柴遇到烈火,最后形成燎原之势。
禁掉以搞钱为目的的私自批评,给人一种正义的假象,而在皇帝的新衣下是公权力享受私自赞扬的丑陋。那些吹捧薄熙来、苏荣的肉麻报道或文章,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过审查的要求么?无厘头地赞扬与表扬,满足了掌权者的偏好,又给帮闲者带来私人好处,既有"公"的色彩也有"私"的属性。赞扬和表扬成了中国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一种习惯,深深地嵌入中国的体制之中。这明显不健康、不正常,但它让掌权者忘乎所以,习惯性走向非理性,甚至最终走向疯狂。
在中国60多年当代史中,官方长期公开主张"舆论一律",包括对敌人和对当权者两种不同的"舆论一律"。胡风反对"舆论一律",希望舆论生态多样化,但毛泽东反驳说,对敌人就是要实行"舆论一律",将他们批倒批臭。毛泽东不屑于说出的是另一种"舆论一律",即一律的歌功颂德,坚决禁止批评。享受赞同和赞扬的结果,就是"大跃进"、"一大二公"、"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问题在于,中国并没有从中吸取任何教训。禁止私自批评,享受私自赞扬,这就是当下中国的官方立场。它是如此背离理性和常识,可是国家机关却能够把它公开宣布为"规章制度",如果中国有一天堕入什么深渊,我们就不应该为之感到丝毫惊奇。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