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星期日

墙外楼: 俄罗斯议会批准普京在乌克兰克里米亚使用军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俄罗斯议会批准普京在乌克兰克里米亚使用军队
Mar 2nd 2014, 06:03, by 墙外仙

俄罗斯议会批准普京总统提出的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使用俄罗斯军队的要求,这令两个邻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当局称俄罗斯正在黑海克里米亚半岛部署军队,而这俄罗斯议会星期六的投票正式批准了军队的部署。

俄罗斯议会上院还建议普京总统召回莫斯科驻美大使。

就在一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俄罗斯军队在克里米亚动向的报道表达了关注,警告俄罗斯不要干涉乌克兰局势,否则将会带来后果。

星期六早些时候, 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新任总理阿克西诺夫声称控制了该地区的军队和其他安全部队。他请求普京帮助恢复"和平与平静"。

奥巴马告诉普京: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明显违反国际法

美国总统奥巴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一个半小时,表达了白宫对乌克兰局势深切关注。

早些时候,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星期五占领了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的两个主要机场,导致乌克兰指责俄罗斯武装入侵乌克兰。据称那些武装人员是俄罗斯军人。

美国官员说:奥巴马对普京说,俄罗斯明显侵犯了乌克兰主权,也违反了国际法。

奥巴马总统还说,美国暂不打算参加今年晚些时候在索契举行G8 (八个工业化国家)经济高峰会议的预备会议。

俄罗斯新闻机构说,普京对奥巴马说,如果乌克兰东部克里米亚发生暴力活动,莫斯科保留其保护当地俄罗斯人的权利。

奥巴马说:解决问题的最恰当方法,就是通过国际监督人,直接接触乌克兰政府。

星期六早些时候,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乌克兰临时总统图尔奇诺夫通电话。克里说,他建议乌克兰政府面对明显直接的危险,最大限度地采取克制态度。

最新消息

【克利钦科呼吁乌克兰”全国军事动员”】北京时间3月1日23时10分左右,俄议会上院批准在乌克兰用兵后,前世界拳王、乌政客克利钦科刚刚呼吁乌议会进行全国军事动员。克利钦科还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开会讨论危机。

【快讯】路透社报道,克里姆林宫代表卡拉辛表示,"可能在乌克兰使用俄军的提议可能不会被立即实施。" 路透在转译时,连用了两个"可能"(possible,may)。

【快讯】路透社消息,欧洲国家外长将于布鲁塞尔当地时间下周一(3月2日)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莫斯科卢宇光
莫斯科时间3月1日,乌克兰单方面宣布临时关闭莫斯科至基辅所有航线。克里米亚地区两个机场也被关闭。

俄罗斯由南部军区组成的前指巳在克里木有序工作,俄军在克里木地区集结战机百余架,军舰数百艘,完成军事部署。俄军空降七十六师待命,一旦基辅轻举妄动,可在几小时占领。按照俄乌2012年黑海舰队驻泊协议,可有两万五千名战勤人员合法停留。

【安理会24小时内连续两次紧急开会】英国驻联合国代表宣布,应英国方面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将在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3时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这将是24小时内,安理会第二次就乌局势紧急开会。

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哈尔科夫政府大楼都升起了俄罗斯国旗

保罗预测乌克兰局势:美国和欧盟都不敢直接与俄罗斯武力对抗,不敢派兵。乌克兰军队和人民会与俄罗斯展开战争,会死很多人。联合国什么作用都起不了,美国和欧盟会暗中支持乌克兰。奥巴马和欧盟这些软蛋早就让世界正义人民失望多次了。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人权理事会早就该撤销,要重组反共反俄的新联合国

奥巴马打电话给普京,在90分钟的电话中明确告诉他,俄罗斯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宪章,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赫尔辛基最终协议,1997年达成的军事基地协议。美国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委员会拒绝承认基辅新政权

俄罗斯不惜背"入侵"之名,出兵乌克兰保护俄语公民。中国政府以不干内政为由,拒绝为被屠杀的印尼华人提供保护。这一点上,普京确实了得。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