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

墙外楼: 陶冬:市场试图在告诉我们什么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陶冬:市场试图在告诉我们什么
Dec 31st 2013, 02:42, by 墙外仙

中国经济在转型中,旧的增长模式已经变得难以为继了,新的增长模式尚未形成,但是萌芽开始露头。银行、房地产、基建曾是旧的增长模式中的绝对主力,也是几年前牛市中的佼佼者,但是如今他们的盈利高增长期已过,政策性风险高涨,信用风险更令投资者止步。

相对于权重股,中小板块却是一片春意。经济转型中,一批行业脱颖而出,一批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带出新的盈利增长点,新的投资故事。这些公司多数不大,盈利模式也显单薄,但是他们在行业内却又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行业本身更处结构性上升期。比起银行、地产的龙头老大,资金显然更青睐这些上升行业中的新星(当然不排除有过度追捧的地方)。

拿出上证指数中的成份股,和十年前的成分组合相比,不难发现当时的指数组合中没有银行,房地产占比也不大。股市指数成分的变化,折射着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那是由当年上升行业龙头老大的资产升值故事串起来的。民生银行法人股当时价格为0.7元。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执中国经济牛耳的国企,虽然仍是行业的巨人,但是行业本身的渗透率已经接近极限,竞争愈来愈激烈,政策限制越来越大,垄断亦难维持。除非他们能够在盈利模式上独辟蹊径,过去的高速增长和高额利润均难持续。

今后十年的中国,靠的是消费经济。中国五亿消费者已经成型,城镇化过程会带来另外三亿消费者,加上储蓄率的下降,这是极其庞大的购买力。当然,股市投资需要较高的利润率,需要"门槛"和竞争力。在中国发掘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和管制水平良好的企业并非易事,但是绝非不可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这类企业,和他们一起长大,才是价值投资的法门。换言之,我们今天需要去发掘0.7元时民生银行,而不是跟在今天的民生银行后面起哄。

另外,最近债市利率升得很快,AAA级企业债的发债成本,比七个月前翻倍有多。这是市场试图告诉我们的第二件事。资金需求,有其周期性,年检、税收入账的时候,资金成本例行扯高,分析员们往往循此途径解释市场利率的高企。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作为或不作为,进一步加大商业利率的波动,甚至有时触发市场恐慌。

撇开季节性噪音,市场利率其实在一路上升。每当市场接近恐慌状态,央行会采取行动稍微舒缓一下资金的情绪,不过它并没有因此改变其偏紧的政策立场,等到市况稍有平复,人民银行接着抽取流动性。

笔者看来,持续十年的货币扩张周期已经结束,银根紧缩已经开始,只是央行将此意向包装得比较温和。人民银行既不调高利率也不提准备金率,而是选择象征意义较小、进退余地较大的公开市场操作来贯彻其政策意图—去杠杆、降风险。由于目前实体经济中对资金的需求不大(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除外),经济对此的反应不大。过去几年贷款勇猛的中小银行和影子银行,年期错配、风险错配比较严重,在静悄悄的银根紧缩中受压最大。这种压力先是反映在银行间利率上,现在蔓延到债券市场。

商业利率上扬,反映的是货币周期的改变,以目前央行的态度看,流动性紧缩只会慢慢地越来越紧。商业利率走高,诱使更多的银行储蓄外流,压缩银行的借贷能力,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倒逼存款利率市场化,而这些对银根和资金成本是不利的。联储减少购债,措施温和,料一时不至于严重影响美国的流动性,不过停止QE只是时间的问题,随后还会加息。由于中国的汇率贴近美元,联储所为对中国的货币环境有直接的冲击。

商业利率高企不下,实际上是资金市场在预先准备逐步抽紧的流动性,资金交易员们对资金环境是最敏感的。笔者以为货币大环境的改变,在中国刚刚开始。未来几年中,守住风险门户对于投资者可能比赚钱更重要。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