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墙外楼: 毛泽东的孩子:文革领袖蒯大富韩爱晶采访札记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estselling eBooks

It's easy: sign up in under 10 seconds, tell us what kind of eBooks you love & we'll email you a list of deals every day - FREE! Join now!
From our sponsors
毛泽东的孩子:文革领袖蒯大富韩爱晶采访札记
Dec 27th 2013, 16:16, by 墙外仙

201312272236z_special1
作者与韩爱晶(右)合影 来源:作者博客

本文来源:凤凰博报,作者:乔海燕,原题为:《毛泽东的孩子们——蒯大富、韩爱晶采访札记》

11月底,我应凤凰网历史频道之约,与编辑唐智诚一起,去深圳采访蒯大富、韩爱晶。这是历史频道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专题内容的一部分,借文革期间北京"五大学生领袖"之口,谈谈个人对毛泽东的印象,还有见面后的感触。

蒯大富有一定知名度,知道文革的人大概都听说过这个名字。清华大学"井冈山"的负责人,北京"五大学生领袖"次座(头把交椅归北大聂元梓,虽然她并不是学生),北京市革委会常委。文革后,被判17年徒刑(不知人们注意没有,各省有一些此类"被判刑"者,差不多都是这个刑期,13年以上,17年之内)。刑满后出狱,娶妻生女,下海畅游,目前在深圳定居。韩爱晶在文革期间是北京航空学院"红旗"的负责人,我把他屈尊为"五大学生领袖"季军。韩爱晶也是北京市革委会常委。文革后也被判刑,也是十几年,出狱后也娶妻生子,下海畅游,目前也在深圳定居。韩爱晶是个有头脑,有思想的人。蒯大富也承认,说他是自己的"军师"。1968年7月28日,毛泽东召见"五大学生领袖",韩爱晶当面向毛泽东请教"老人家百年后列王纷争,相互攻讦"的问题,震惊四座。毛泽东则击节叫好。我个人以为,韩爱晶请教的问题,绝对属于文革中的"异端思想",可与遇罗克的"出身论",林立果的"五七一工程纪要",李一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同列史册。而且,"请教"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按:有关蒯大富、韩爱晶的介绍,网上注家蜂起,汗牛充栋,这里就不再介绍。有关韩爱晶的"请教",网上亦多见,本文也不详细列出。值得提醒读者注意,欲看"请教"原文,最好看韩爱晶本人所写,就是今年在《炎黄春秋》刊登的两篇文章。)

由于凤凰网历史频道的专题内容设定在毛泽东本人,所以,我拟定的采访提纲,尽可能局限在对毛泽东的印象、言谈举止、生活习性上。思考几天,我大致拟定了采访提纲。第一部分,就是对毛泽东本人的印象,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吸烟喝茶,穿衣吃饭,尽量不谈政治。——其实,哪能没有政治?不过都在毛泽东身上而已。听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网友自会明白。第二部分,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泽东召集北京五大学生领袖,聂元梓(北大)、蒯大富(清华)、韩爱晶(北航)、谭厚兰(北师大)、王大宾(地院),在人民大会堂有一次谈话。谈话时间持续5个小时。虽说以前这些学生领袖多次见到毛泽东,但是这次是离毛泽东最近的一次,说话最多,也是他们感触、印象最深的一次。因此,也是我采访提问的重点。(按:有关728召见的背景,网上亦多见,本文不再累述。)第三部分,说到毛泽东,就不能不提到江青,她不仅是毛泽东的妻子,在她身上,无可避免的感染着毛泽东的习性、气质,同样可以窥见毛泽东的影子;同时,她也是中央文革副组长,与学生们接触最多的人。当然,我的提问也集中在她的穿着、打扮、爱好、品味、审美等习性上面。第四部分,禁不住的诱惑,我对两人都设计了一些"敏感"话题的提问。

我从网上看到不少采访蒯大富的材料,都介绍他是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学生。这次,我专门问到他的专业。蒯大富说,他是工程化学系核辐射专业。他进一步说明,这个专业是为我国核工业培养人才而设的(蒯大富1963年9月入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10月爆炸),入校学生全部是"红五类",政审一遍一遍又一遍。蒯大富说,我家是贫农出身,爷爷曾经是新四军,父母都是40年代的中共党员。同样,韩爱晶也是贫农家庭出身,他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配到飞机制造系,座舱设计专业(就是战斗机座舱设计)。这个专业也是为国防工业培养人才。询问他俩的专业,我猛然醒悟:表面看,蒯大富、韩爱晶(还有文革中千千万万个红卫兵)是造反派,实际上,他们从根儿上却是中共信得过的"红五类",从一开始就是被挑选出来作为接班人培养的。当然,他们在文革中也是重点培养的造反派战士。那时候培养年轻人,尤其在政治方面的要求,都要放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放在路线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去培养。我又想,如果放到现在,蒯大富和韩爱晶这样的人,很可能都进入"五个一批"中,或者放在国企,或董事长,或总经理,年薪百万,奥迪A6L,花园住宅……成为中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的人才、接班人。历史都是阶段性的。文革时期,中共没有培养经济人才,而是培养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接班人。我们现在怎样评价这一段呢?如果说选错了人,如果说培养方向出错,谁又应该为这错误负责呢?——毕竟这种"培养"涉及到千百万人的一生啊!历史的现实却是"被培养者"为培养者承担了责任。

文革期间,谁都希望自己是"培养"对象,谁都希望自己在舞台上有个亮相的机会,谁都眼巴巴等着"旗手"召见。——那年代,什么叫进步?什么叫"紧跟共产党"?人往高处走,常情、本性也,无可厚非。即使在今天,三年前,大家还不是一窝蜂西南望,唱红歌吗?不过墙倒众人推,一扭脸,射天狼。

有关这次采访的内容,凤凰网历史频道已经推出专题,请诸位博友悉心浏览,我这里仅就采访做一些说明,同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包括李志绥写的回忆录),都提到毛泽东不是照片上的样子,而是一脸倦容,皮肤松弛,头发花白,满嘴黄牙带黑,行动迟缓。我专门问道蒯大富和韩爱晶,你们看毛泽东健康与否?他俩都十分肯定的说,非常健康。蒯大富说,毛泽东也不是照片上的那样,满面红光,皮肤细腻,不是,他脸上的肤色,是一种久经风霜、日晒的褐色,有红色,但不是光亮,有些粗糙,像树皮那样,但是很健康。韩爱晶说,1967年国庆节,我们在天安门城楼见到毛泽东,他走过来与我们握手,动作灵活,步履稳当,握手很有力量。蒯、韩都说,毛泽东说话声音很亮,流畅,显得底气很足。蒯大富说,毛泽东吸烟很多,是一种粗大的雪茄烟,吸烟很随便,挥着手,烟灭了,就用长梗的火柴点着,偶尔咳嗽,我还吃惊,觉得毛泽东怎么会咳嗽。——老蒯认为毛泽东不是凡人,是神。韩爱晶说,毛泽东说话吐字比较清楚,虽有口音,但不难听懂。但是,他们也说,那是在1968年见到的毛泽东,他的身体状况很好。估计在1971年"913事件"以后,毛泽东的身体才垮了。913以后看到毛主席的画像,与68年相比,判若两人。

我很容易的就发现,蒯大富和韩爱晶都崇拜毛泽东,称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蒯甚至说自己对毛泽东"高山仰止",那是一座在你面前矗立的高山,你到了他面前,不由自主就产生了敬意。韩爱晶也说毛泽东是"一位最亲切最慈祥的老人。"我问老蒯,你见到毛泽东哭了?他说,那是一种孩子在外面惹祸,被人打了,回到家看见自己爷爷的感觉。我小心向他俩提醒,你们是否在一种既成的"桎梏"中说这个话题?他俩却激烈反驳我,称颂毛泽东,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提问蒯大富"敏感"问题时,我又提到思想解放,批判"两个凡是",都涉及到毛泽东本人,这是中国人向前走绕不过去的。我还提到他在分配工作后,不断接受审查,是否就此对毛泽东有怀疑?但是,蒯大富仍然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就应该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因为要避免一些更为敏感的政治问题,有关对毛泽东的评价,我没有更深入的提问。但是,我也看出,蒯大富对毛泽东的肯定,比较空泛,而且,他多是对毛在民族性、历史地位加以肯定,对当局现在极力推崇的"毛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具体内容,如反右,如大跃进,如文革,如"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老蒯说不出什么。我隐隐看出,他们对毛的肯定是表面,潜意识里,还是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曾经岁月的肯定。当然,这个肯定不是那么简单,更不是对文革的肯定,这里面有深究。我没有再细问。我突然想起,我认识几个文革时期红卫兵组织头头,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他们差不多也是老蒯和韩爱晶的观点。——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现在研究文革的人,可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题目。这几天看金雁教授的《倒转红轮》,书中有专文简述俄罗斯"分裂派"的历史及在俄罗斯思想史上的地位,颇有感触。不研究老蒯这批人的思想,欲说文革,怕是空说。

韩爱晶请教毛泽东的问题,我问的比较多。前面说过,我觉得他请教的问题很有思想深度,与1971年"913事件"之后中央公布毛泽东给江青的信,有同样的思维方向。无独有偶,老蒯对我说,1966年,韩爱晶曾对他说(彼时两人正在长安街散步),江青若走在毛泽东之前,算是福气,若在毛泽东之后,恐怕下场不好。亦与毛泽东的信相对应。可见韩爱晶这个人对文革的思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说,不挖掘、研究这些人的思想,尤其对文革的思想,会失掉相当有价值的一块。在采访中,韩爱晶说到,"毛主席身边的一些人,说假话,哄毛主席。"我请他说明,韩爱晶说:比如我说一句话,总有人拿过去,按照自己的观点解释给毛主席,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或者说与我的观点有差别。我请他指出某某,韩爱晶就说:姚文元、陈伯达;还是728接见时,陈伯达说我不懂马列,毛泽东马上制止他,陈伯达,你懂多少马列?不要再说他们了。韩爱晶说,其实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但是他人按照他人的想法说了,就成了我的意思,再传到外面,就固定成我的了,我也只好按照这个传到外面的说法了。可见,人的思想是怎样被扭曲的。

在我的红卫兵研究思想中,1968年7月28日毛泽东接见五大学生领袖,是红卫兵运动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走向低潮。我就此问韩爱晶,他很肯定的说,确实如此,在此之后,姚文元有"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就是针对728接见写的,也说明文革开始转向。韩爱晶认为,毛泽东设计的文革,有斗、批、改三项,他认为"改"是文革最重要的环节,是毛泽东设计文革的重头戏,而学生无法承担此重任。而且,依靠工人、农民,即依靠人民,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改",很可能也要依靠工农,而不是学生。韩爱晶这个观点——"改"是文革的最重要一环。——我没有继续问下去。我觉得这是个新观点。文革整个过程,充斥着"斗、批",唯独没有改。直到文革后期,才开始"改",也是搞到非驴非马、荒唐可笑的地步。而毛泽东到底是怎么想的?谁又知道呢?韩爱晶说,红卫兵被不恰当的推到一个不恰当的高位,跌落、失败是必然的。韩爱晶对我说,现在每天都在写作,整理资料,准备写10本书。

在问到江青时,蒯大富和韩爱晶一致对她做出正面评价。我很吃惊。我对江青的了解,更多的是看维特克夫人的《江青同志》(即"红都女皇"),所以,一开始问到江青,我就说,她是不是像维特克夫人写得那样,充满了说话的欲望,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又是一付颐指气使的样子?蒯大富和韩爱晶都说"不是"。江青衣着剪裁得体,很注意打扮。蒯大富说,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江青把他叫到身边说话,她把头发解开,叫服务员站在身后为她梳头。蒯大富说,江青的头发又黑又密,很好,不是外面说的那样。我还问蒯大富,江青与周恩来,在公开场合,两人讲话、言行、神态、表情,是否有一致性?蒯大富的回答是肯定的

采访结束闲聊,我问老蒯家庭,他介绍了夫人罗晓波,女儿蒯小琼。说起女儿,老蒯满脸得意,忙不迭在电脑上找女儿的"光辉形象",找到小琼在澳门电视台主持节目的形象,很得意的叫我们看。韩爱晶带着儿子来接受采访,自己带着DV,将采访内容录制下来。看样子,儿子是他的得力助手。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