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墙外楼: 那些留下来的民国教授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那些留下来的民国教授
Dec 28th 2013, 02:25, by 墙外仙

作者:和谈

1

刚刚看完大陆两年前出版的《民国的底气》,书里介绍了12位民国时期蜚声中外的北大、清华教授,其中有几位我从前根本没有留意过,很有收获。书中提到了北大校史展览馆里有当年教职员工的工资表原件:像李大钊月薪300元;胡适100,鲁迅60,而排在第五名的是刘文典,每月160元。毛泽东告诉斯诺他在北大图书馆也做过,《红星照耀中国》里面有这样的内容:(毛泽东说,)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李大钊给了我图书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刘文典何许人也,他教30天课,毛泽东要在图书馆里干20个月?

刘文典出生在1889年,安徽人,17岁时进芜湖公学念书。读书期间受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和影响加入了同盟会。1909年他到日本留学,期间应章太炎之邀,参加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编辑工作。辛亥革命胜利后回国,在宋教仁办的《民立报》担任翻译和记者。1913年宋在上海火车站遇刺,刘文典手臂也中了枪弹。再次到日本后,刘给孙中山当过秘书,所以也算是民国的元老和功臣。

1916年,陈独秀到北大出任文科学长,顺便把刘文典介绍给了蔡元培。这个刘文典在北大期间把古籍校勘和注释学作为自己研究方向,1923年出版了专著《淮南鸿烈集解》,自此确立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地位。1927年离开北大筹办安徽大学,后在那任校长一职。

1928年11月,安徽大学发生学潮,正在安徽的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质问他,你校长怎么当的?刘回答,你是总司令,就管带好你的兵,学校的事情我来管。言来语去惹怒了蒋,被下令关押了起来。这个事情在当时影响很大,胡适写文章《人权和约法》,质疑当今社会是人治还是法治?蔡元培致电蒋介石:"文人学士,理当优待。今先生拘叔雅,敢问何由?"那时,手握重兵的蒋总司令在民国秀才面前真的表现得"搞独裁没有胆量",7天后把刘文典放了出来。章太炎听说此事亦觉不平,赠刘一幅对联:"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弥正平",借汉末狂士弥衡击鼓骂曹的典故,颂扬刘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节气。

1949年,胡适为刘文典联系好了美国的大学,办好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机票。但是刘文典拒绝了胡适的好意,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 好,有骨气!就是嘛,蒋介石不怕,为什么要怕毛泽东?

其实刘文典考虑问题并不周到,他那时大概不知道"祖国"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但也包含了一种政治属性。同样是那块土地,49年前由民国政府统治,而49年后则成为共产党的天下。对于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意识的知识分子,不能简单地从地域上来确定哪里是自己祖国,有时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你个人的学术思想以及价值观是否能够在那块土地上被认可、被接受。

49年之后,曾经桀骜不驯的民国教授,刘文典不得不妥协和屈从,但那并没有能够逃脱"祖国"施加给他们的压力和帽子。正因为留在祖国是他个人主动的选择,所以他必须吞下所有由之带来的后果。1958年4月19日,云南大学校刊发表社论:《把一切资产阶级思想搞臭、烧透》,文章点名刘文典"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态度很恶劣"。5月2日,刘作长篇自我检查,但是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解脱,反而成了批判他的有力证据。6月11日,校党委决定对"刘文典必须反复批判"。在经历了那些年的改造、斗争,58年时刘教授的身心已经垮了,下一个批判会还没有来得及开,他突发脑溢血,7月14日自己先死了。

被蒋介石释放后,刘文典告诉冯友兰,他之所以敢当面顶撞蒋介石,是因为国民党还没有任意处置文化人的先例。其实民国那时还有另外一种态势:当文人遭遇强权的淫威时,他们不是只顾自保。那时的知识分子知道,当一个教授不能自由表达观点和权利时,如果他的周围鸦雀无声,接下来必将是知识分子这个集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地位。

2

钱学森曾经提出"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么一个问题。他对温家宝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我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依我看,这个问题还可以这么问,49年后的中国大学里还有没有像民国时期那样具有自由意识/意志的教授?就算还有那样的教授,他们还能不能像在民国时那样独立、自主地给学生上课?
陈寅恪出生在1890年,比刘文典小一岁,他们曾经同事。1925年,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陈是四位导师之一。刘文典对陈寅恪的人格和学术水平非常钦佩,他常常在课堂里竖起大拇指对学生说,这是陈先生。然后又翘起小拇指指着自己:这是刘某人。

1948年,按照政府"抢运学人"的计划,陈寅恪随胡适同机撤退到了南京,但是最后却被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留在了大陆。

1953年,陈寅恪过去最得意的学生、北大历史系教师汪篯登门作说客,面交郭沫若、李四光的邀请信,请陈寅恪北上,出任中科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说:"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他还提出两个具体要求:第一条,允许中国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义就是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习政治。不止我一人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真要调查,也只是这样;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政治上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陈寅恪这些话,就是在60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在对社会历史发展作了细致深入了解后才会有的睿智和见识?当然,49年后的中国政府是绝对没有肚量听取、接受陈寅恪这样民国教授们的谏言的,不管他们公开时使用什么标语,怎样的口号。

从40年代开始,陈寅恪左右双眼分别失明,他一生后期的研究写作都是在助手的帮助下完成的。1962年摔断右腿股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966年7月,文革风暴刮到了岭南,大字报从陈寅恪居住的楼房外面一直贴到室外,甚至连躺在床上的陈寅恪的衣服上也被大字报盖满,一个高音喇叭也安装在陈的床头,勒令他检查交待。此外,陈寅恪工资停发,存款冻结,书籍查封,手稿没搜。1969年新年刚过,陈寅恪被责令搬出生活了16年的家,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的人生路。

3

刘文典,陈寅恪和毛泽东的年岁相仿。事实上,民国那些著名教授很多都是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出生的,比如胡适1891,赵元任1892,吴宓1894,金岳霖1895,傅斯年1896,等等。毋庸讳言,和这些文人教授相比,1893年出生的毛泽东,其家学渊源,他个人智力都有很大的差距,读书考试不是他的强项,否则他也许就做教授了。那时,当别的年轻人20岁上下出洋留学,扎扎实实为将来做学问而打基础,他却在湖南、上海、北京来回彷徨,还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

毛没有接受过任何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但是他无师自通计谋权术;因为英文学不好而退学,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马恩著说顶礼膜拜。他不懂管理,贬低书本知识,蔑视读书人,却拿一个国家的福祉,几亿人的生灵去实践那些乌托邦理论;他虽然没有下令剥夺刘文典、陈寅恪这些民国教授做人、做学问的权利和资格,但是他的那一套思想、手法却颠覆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框架。

4
1978年1月17日,在陕西泾阳一家医院里,一个跛足失明的84岁老人去世了。他就是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的教授吴宓。吴宓生前给他自己一生分了三个阶段、各28年。自1894出生到1921年从美国留学回来,那是他人生的求学阶段;从1921到1949年,吴宓分别在国内几所大学著述、任教,那是他事业有成的阶段;从1949到1978年去世,那是他落魄落难一生最后的28年。1921年和1949年,这两个年份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也正好是吴宓教授人生的两个转折点,十分诡异。

1921年回国后,吴宓先是在南京东南大学开设"中西诗之比较"课,同时创办《学衡》杂志。《学衡》集聚了汤用彤,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等民国大家,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文化群体,世称"学衡派"。吴宓一生最让他自豪也最为人们所铭记的功绩,可能还是1925年他负责筹办清华国学研究院,为清华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位导师。吴宓去延请王国维时,进门就先三鞠躬,表示了十分的诚意,让王国维非常感动,自此结下了信任和友谊。两年后王国维投河自尽前写下遗嘱,表明要让吴宓、陈寅恪二人打理他的后事。

1942年,吴宓被国民政府聘为英国文学"部聘教授",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陈寅恪(历史)和汤用彤(哲学)。之后,吴宓还获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一职。1943年至1944年吴宓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到武汉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校务委员会委员。1948年辞退岭南大学和台湾大学文学院长的职位,入蜀定居,后一直在西南师范学院任教。

1952年,吴宓被迫参加知识分子改造运动。2月28日他的长达数千字的《改造思想,站稳立场,勉为人民教师》的思想检查登载在重庆中共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上。在那份检查中,吴宓在对自己1949年以前的求学、教书、写作、办报刊以及生活行为进行了全面检讨、自我批判否定之后还谈了对新社会的认识。希望通过在昔非今是的情感转换和理性认同中,实现个人身份和社会角色的重新设定,以此完成从政治认同到思想改造的过程。毋庸置疑,那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不得不经历的所谓"思想革命",只是像吴宓这些选择留在大陆的民国教授,遭遇更坏,更差罢了。

文革开始,吴宓经历了更多的厄运,因为他那些个人的历史自动地又成了文化革命的对象了。他蹲过牛棚,下过乡,参加过体力劳动。66年他已经72岁了,但还是被架上高台批斗示众,因此而跌断左腿。到批林批孔时,吴宓不肯批判孔子,表示没有孔子,中国仍在混沌之中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那时,吴宓右目失明,左眼白内障严重,77年时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胞妹吴须曼才得以将他领回陕西老家。吴教授老了,那最后28年给了他太强烈、太深刻的记忆了,以致吃饭时还总要问"还要请示吗"?

5

1949年,金岳霖也选择留在北京,改造运动来了之后,他转变得很快也很彻底。他开始认真学习马列,批判梁漱溟、费孝通、章伯钧,他还批判胡适,批判杜威,甚至包括自己一直非常敬仰的罗素。他用很大的热情,和钱钟书、王佐良等一起翻译《毛选》。在自己写的《晚年的回忆》里他告诉读者:毛泽东曾经请他吃饭,还给他夹过菜。有一次,毛对金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岳霖听后真的在北京大街上找了一个板车夫,让他每天在王府井一带转悠,如此风雨无阻地和社会"接触"了两年。知道这种事情的人心里一定会产生一种唏嘘,几多酸楚。

在我看来,金岳霖的人生在情感方面本来就是一出悲剧,49年后他背叛自己原先的学术思想,放弃知识分子的良知,在人格方面又演了一出丑剧。但是,我怎么都看不出毛泽东有什么资本、有什么资格可以教训金岳霖。金岳霖16岁考入清华,19岁赴美,25岁拿了博士。25岁时的毛泽东有什么呢?他告诉斯诺:"我在师范学校读了五年书,抵住了后来一切广告的引诱。最后,我居然得到了毕业文凭。"

我们知道,毛泽东的一生,既没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和知识,也没有社会科学研究范围里的专长,只不过因为成王败寇的规则而让他成为一代君主。历史地看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以及在某些区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以武力、依权谋去争夺,去掌控统治权力而不是以个人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知识经验去衡量高低 ,去竞争优劣。在那种社会形态下,得天下者并不一定是智者,也不可能是仁者,很可能还是相反。毛泽东死后中共宣称,到了1976年,整个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就足以说明毛泽东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任何年代,喜欢革命的、热衷造反的,几乎都是当官、发财、做学问的路统统都已经走不通的人。当我看完这本《民国的底气》,知道有那么多留下来的民国教授的遭遇,我从心底里希望,如果毛泽东也出生在那么一个书香门第,或者是官宦人家,他年轻时就不至于那么惶惶没有方向。如果他那时有一点出路,他也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民国教授,那么这120年后,也同样会有人追捧,有人歌颂。如果这样的话,这一个世纪来,中国,中国人要少受多少灾,少受多少罪啊。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