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墙外楼: 安邦-每日金融-第3846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Acquire Clients Globally!

Attention Advertisers: What's your CPA? Have Us Acquire Additional Clients for You Utilizing International, Localized PPC on AdWords, Bing, & Facebook Exchange!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金融-第3846期
Sep 18th 2013, 01:48,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实体经济可借鉴"财团化经济"】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要起作用还需要条件 2
境外投资审批有望从"核准制"转向"备案制" 2
中国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势头差异明显 3
宏观审慎监管将在三个方面长期探索 4
中韩自贸区模式谈判阶段达成诸多共识 4
内资租赁公司的不公平处境急需改变 4
香港升级国际金融中心助力不足 5
传REITs将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同步推出 6
义乌金改方案重点涉及7个领域 6
中国完全可能成为新兴市场中的"异数" 7
不良贷款率的市场调查数据高于官方数据 7
中国企业跨境贷款需要注意汇率风险 8
亚行建议使用人民币和日元稳定亚洲经济 8
应将一些金融权归还实体经济 9
阿里与民生推出首个无牌电子直销银行 10
"巴Ⅲ债券"可能在资本市场成为潮流 10

〖分析专栏〗
【实体经济可借鉴"财团化经济"】
国内金融与实业脱节、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现象有其深层次原因。日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撰文称,中国金融要迈上新的台阶,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必须深刻认识实体经济部门的内生性金融要求,改变只有金融机构方才能够从事金融活动的监管意识,将票据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发行等"金融权"归还给实体经济部门,才能形成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互动的金融创新发展新格局。
对于中国金融的现状,一贯理性的王国刚给予了毫不情面的批评:就体制机制而言,中国金融的相当多方面甚至尚未达到发达国家在19世纪的水平。而这一切源于中国金融舍本逐末的研究倾向。王国刚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研究较多地将视野集中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尽管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探讨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消费金融却十分有限,探讨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权"问题更是凤毛麟角。
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人为割裂,正是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乃至不得不介入高利贷融资的原因。而实体经济本质属于各个产业相互交融组成的经济系统,只要部分行业相对被限制获得资本,整个实体经济都将受到拖累,这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表现尤其显著。实体经济信心由此不断遭受打击,这从近五年来居民储蓄存款从20万亿猛增到43万亿即可见一斑。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信心进一步下滑,尽管决策层一再表示要盘活货币存量支持实体经济,但1-8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多增2.26万亿元,远大于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的3912亿元,企业新增定期存款增加而活期存款下降,更是显示企业新增的流动性主要用于储蓄而非用于经营活动。
在这方面,日韩普遍存在的把商社和金融整合为一体的"财团化经济"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以来的表现更是值得刮目相看。这种实体经济和金融相结合的财团经济通过内部的相互支援稳定了流动性,避免了实体经济的大批量倒闭。在中国,这几年金融危机中江浙中小企业的大面积倒闭,正好折射出财团化经济的优越性。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对实体经济财团化的支持业已走出坚实的一步,比如近几年大力支持和鼓励地方上行业龙头企业发起小额贷款公司。2013年6月,监管层进一步表态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这对金融服务再次回归实体经济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由于有着新老民营经济36条被束之高阁的前车之鉴,我们依然担心的是,这些实际上只是让民营资本实现平等国民待遇的举措仍然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能否有效推广更令人存疑。而如果没有民营实体经济与金融更密切地结合,以服务于更广泛的细分行业的中小企业,让实体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发行高风险债券,以及通过新三板之类的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更将是一句空话。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金融落后西方上百年并非危言耸听,改变金融与实体经济人为割裂的现状,需要积极增加实体经济的财团化特征,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AYZR)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要起作用还需要条件】
近期,中国银监会对地方债进行了一个摸底,据有关学者保守估计,地方债总量保守估计将突破20万亿。为解决地方债问题,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曾是一个设想。日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公司表示将合作进行地方政府主体及相关债项评级。早在7月份,财政部就宣布,将积极创造条件使地方政府未来在自行发债过程中逐步推进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也有消息称,近期监管层正在研究探讨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未来有望逐步推广。不过,在安邦(ANBOUND)看来,中国的地方政府不是底特律,它们的信用最终要靠中央政府来支撑,地方政府更没有破产机制。在现有条件下,即使能够对地方政府评级,那么该由谁来进行评级才能更然人信服?如果是国资背景的机构,难免让人怀疑左手管右手。如果是民间机构,又怕其扛不住相关压力;如果给中国的地方政府评级,实际上也是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央政府评级,这种评级是否精确?即使地方政府获得评级,一旦出现违约甚至破产等问题该如何解决?要知道,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给地方政府搞信用评级,在技术上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这还需要其他条件。(A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境外投资审批有望从"核准制"转向"备案制"】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批制度已经多次简化并实现权限下放。日前有消息称,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积极推进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进一步减少项目核准的范围,下放核准权限,还将探索从现行"核准制"转向"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将原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道审批,改为只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标志着境外投资管理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此后,商务部和发改委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将大批核准权限下放地方部门。目前,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需经发改部门对境外投资项目分级核准,商务部门对境外开设企业分级核准,以及外管局对外汇资金来源和使用外汇核准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目前只有中央管理企业在投资额限额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可以自主决策并适用备案制。核准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是环节过于繁琐、监管过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例如,超亿美元的重大投资项目,逐级审批一般需要耗费4个月以上的时间。其次,增加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确定性。专家称,被并购企业由于不能确定并购交易是否能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因而会提高报价,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再次,为规避核准过程产生的不便,一些企业可能采取资本外逃的形式,不利于我国监控跨境资本流动和掌握真实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境外投资的需要,对目前境外投资核准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势头差异明显】
中国已经是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而中国的对外投资还在进一步加速增长。据商务部的统计,2013年1-8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35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1-8月,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391.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2%,同比增长3%。除对中国香港和日本的投资分别下降11.4%和25%外,对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东盟的投资分别实现了260.3%、109.3%、85.1%、36.4%和24.2%的高速增长。1-8月,中国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1%,高于全国增速3.1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山东、江苏位列前三。近九成的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和制造业五大门类。不过,安邦(ANBOUND)在此前的研究简报中也指出,衡量中国对外投资效果的依据,不是投资金额,而是投资收益。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加速增长,大多数项目上投资收益更应该成为中国对外投资衡量的硬标准。否则即使再多的投资,也只是白忙活。此外,要指出的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势头正在减弱。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1-8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480家,同比下降8.2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7.7亿美元,同比增长6.37%。8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3.77亿美元,同比增长0.6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宏观审慎监管将在三个方面长期探索】
宏观审慎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日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以下三方面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首先,系统性风险涉及经济金融的各个方面,仅靠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的一己之力根本无力应对。要有效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需要各参与和执行机构的通力配合。各参与和执行机构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树立宏观审慎的理念和视角,一方面要有意识地监测和识别所管辖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注意评估所出台的政策对系统性风险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其次,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不仅需要宏观经济数据,还需要市场信息、行业信息、跨境信息以及微观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信息,系统性风险的全面识别与准确判断依赖于各参与和执行机构间有效的信息共享。另外,宏观审慎监管目标还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潜在的冲突和相互影响,例如逆周期资本附加不仅会影响系统性风险,还会给价格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带来影响。第三,宏观审慎工具箱的有效性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巴Ⅲ实施以来,系统重要性资本附加已经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层面得到执行,多数国家也已确立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程序和方法。但对逆周期资本的触发和释放条件仍存有较大争议,其背后是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判定方法存在的较大分歧。(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韩自贸区模式谈判阶段达成诸多共识】
韩国在加入TPP谈判同时,并没有把中韩贸易区谈判束之高阁,中韩自贸区模式谈判阶段实际已经达成诸多共识。据商务部公布的消息,中韩自贸区谈判分为模式谈判和出要价谈判两个阶段。双方在模式谈判阶段达成共识,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协定范围及各领域谈判原则、框架以及内容要素等。根据已达成的模式,双方同意,最终实现自由化的产品应该占全部商品税目的90%,涵盖进口总额的85%,并通过具体出要价谈判达到互利公平的结果。此外,商务部发言人也表示,中韩自贸区模式谈判只是整个谈判的阶段性成果,对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中韩自贸区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谈判模式不可能简单地照搬。(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内资租赁公司的不公平处境急需改变】
16日,商务部发布了25家企业作为第十一批(今年第二批)内资融资租赁业务试点企业,超越上批次的19家创下历史最高,致使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23家,但依然占700多家国内融资租赁公司的少数,内资试点租赁公司相比外资和金融租赁公司被歧视的处境依然没有改变。又如,在注册资本上,内资租赁公司准入门槛也是最高。目前,金融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金1亿元,外资租赁公司最低1000万美元,内资试点租赁公司最低1.7亿元。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注意到,内资试点租赁公司的不公平待遇,实际源于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早在2010年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已经全球第二,尽管租赁业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助力颇大,比如促进设备更新、资本输出、资本品销售等方面效果显著。目前,三类租赁公司分别属于三个制度在规范,也即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及银监会制定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依据的则为2004年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内租赁业在2011年开始试行一年期的比银行风险监管标准还更为严厉的七大类47个指标的风险监管,不过一年后并未及时根据试行情况调整政策,直到近日商务部才刚刚审理完《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不过该办法目前依然没有最后出台。(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香港升级国际金融中心助力不足】
16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六次会议"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以及粤港两地政府多名官员一同出席。双方签订8份新合作文件,主要涉及服务贸易自由化、前海合作意向、电影、旅游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这是国家调研组刚刚对拟议中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调研后发生的事情。据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表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定位不同,上海定位在国际性多边贸易区,而粤港澳定位在区域性自贸区,在未来规划中,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包括推动贸易自由化、粤港高端服务合作,利用香港的优势提高华南区域的经济发展。至于具体内容、定位、功能等内容目前仍在商议,初步涉及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商品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创新合作。香港特首梁振英则指出,香港相比内地其他各省市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优势,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内地进一步开放也是大势所趋,相信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促进实现互惠互利。梁振英强调香港在与内地多个省市的合作中,尤其以与广东省的合作成果最为显著,至今已有79个在广东省"先行先试"项目。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广东和香港的做法比较含蓄和低调,但实际也出于无奈,的确,先搞起来也是一种智慧,毕竟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无法只靠政策堆出来,还得靠市场。正如安邦(ANBOUND)不久前曾经指出,香港相比上海更有条件和优势建设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尚无力打造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因此,中国应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升级国际金融中心,帮助香港夯实实体经济产业链以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充分融合。(A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传REITs将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同步推出】
近段时间,房地产再融资开闸的预期强烈。从8月开始,多家上市房企推出再融资方案。日前,《中国证券报》援引权威人士报道,有关机构已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相关政策方案提交至主管部门,可能伴随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推出。业内人士表示,从当前房地产再融资政策执行情况不难看出,促进房地产业融资市场化、多元化和规范化,将是政策方向。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可能对此予以强化。目前,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正在酝酿中。业内人士认为,有关房地产融资的政策有可能强化市场化方向,放松行政管制和限制。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前会长聂梅生近日表示,当前正处于政策准备期,主要体现政府和市场分工的整体思路会逐渐形成。其中,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酝酿过程中,相关直接融资政策会得到明确。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直接融资政策可能获更多支持。业内人士预计,停牌筹备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多家房企,可能成为房地产直接融资政策重启的首批"吃螃蟹者"。在安邦(ANBOUND)的研究团队看来,REITs要开闸的话,法律法规这一关始终还没有跨过去。国内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对基金的资产结构、资产运用、收入来源、利润分配和税收政策等加以明确界定和严格限制。REITs开闸的传闻对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来讲,是一个好消息,但好事可能还会多磨,就像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一样,迟迟无法面世。(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义乌金改方案重点涉及7个领域】
9月17日,标志着义乌金融专项改革启动的义乌金改方案发布,重点涉及七个方面:一是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在各类银行加大对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服务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入外资银行。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申请上市等;二是加快贸易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创新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高效贸易金融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内保外贷、境外融资贷款等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等;三是完善外汇管理机制。在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框架下,对"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监测、分析与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探索建立义乌非居民个人交易数据库,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自然人在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等;四是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力度等;五是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制订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货币兑换监管措施等;六是促进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支持优质民营骨干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相关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或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挂牌。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与场外交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和上市公司债、企业债,发展区域集优债券融资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探索资产证券化工作和"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证券化工作等;七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推进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等办法。(L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完全可能成为新兴市场中的"异数"】
最近一段时间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是否会造成资金流出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困惑。据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了解,国内相当一些政策部门都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担心。不过在我们看来,从目前形势来看,这种担心似乎可以在短期内放下。以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以及中国政府加强"稳增长"的力度,中国完全可能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异数"。最近,为数不少的西方投行开始转调。高盛亚洲及香港策略师刘劲津日前表示,短期内存在支持中国市场技术性反弹的因素,包括中国宏观数据好转,最近的利好政策如上海自贸区、内地银行可能有获准发行优先股等措施相继出台,释放出新领导层以政策支持经济的信息,这对提升市场气氛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在美联储退市前,资金开始撤离全球新兴市场,暴露了不少新兴市场的问题和风险。但刘劲津认为,这正好凸显出中国相对安全的优势,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相信会有一部分资金回流中国股市。由于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加上中国的经常账是顺差,现在许多投资者关注的一些风险因素,在中国市场都找不到。不过,在2年至3年内,中国仍有较多结构性的问题有待解决,这是中国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A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不良贷款率的市场调查数据高于官方数据】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实体经济表现脱节的现象一直为市场存疑。16日,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2013: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称,整体上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将呈现上升趋势,相应的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上升。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会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高的行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此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增速最快。调查结果显示,有63.46%的受访者认为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真实不良贷款率在0.95%-1.5%,认为真实不良贷款率在1.5%-2%和2%以上的受访者分别占21.25%和9.62%,但也有5.77%的受访者认为真实不良贷款率在0.95%以下。不过,中国银监会数据则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95%,当年新增不良贷款650亿元人民币。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自2008年起,已连续第六年发布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调查报告,以往五年的调查研究针对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四类主体(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开展,今年则主要针对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主要供求两方,即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来开展调查研究。(LYZR)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企业跨境贷款需要注意汇率风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9月16日公布的数据表示,2013年第一季度,面向新兴市场的跨境贷款飙升2670亿美元,达到约3.4万亿美元,增幅为8.4%,是迄今最高纪录。其中,银行间贷款规模扩大近2000亿美元,增幅为12%。面向中国借款者的跨境贷款增加1600亿美元,增幅达31%。目前新兴市场企业也更多地转向香港等离岸金融中心的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在截至2013年6月,中国企业通过离岸金融中心的借款从2002年的不到10亿美元飙升至510亿美元。其中16%债券以人民币计价,剩下的多数以美元计价。安邦(ANBOUND)认为,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利率水平接近于零,这是吸引中国企业跨境贷款的重要原因。在此前的分析中我们曾提到,不仅是中国企业,一些中国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境外贷款。不过,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美元有走强趋势,中国企业在跨境贷款的同时还要注意汇率风险。此外,中国也有巨大的货币存量,如何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货币存量有效的为中国企业服务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亚行建议使用人民币和日元稳定亚洲经济】
由美联储缩减QE引起的美元回撤,令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承压。印度、印尼成为最大的牺牲品。日前,亚洲开发银行(ADB)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CHANGYONG RHEE)撰文建议,在国际交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和日元能够增强亚洲经济的稳定性,因为这将使亚洲在应对地区危机方面有更大影响力,同时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李昌镛表示,东亚的救助基金《清迈倡议》(CHIANG MAI INITIATIVE)应考虑在其货币组合中减少美元,纳入日元,并最终纳入人民币,以实现货币组合的多元化。他还表示,在地区双边货币互换、贸易结算和债券发行中更多使用日元和人民币将是一个不错的终极目标。文章还建议,若出现地区性的危机,应允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地区金融安全网直接提供资金或担保,以此减少单个国家因直接向IMF借款而背负的信用污点,并提高地区金融安全网的影响力。亚太地区国家的财政部长本周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据官员们称,此次会议的议事日程中包括区域金融网安排。李昌镛表示,亚洲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否则,随着亚洲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亚洲对美元的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一旦本地或其他地区出现问题,由此引发的资本流波动将使亚洲国家更容易受到冲击。李昌镛称,增加以区域货币进行的地区内交易能降低亚洲的金融脆弱性。印度和印尼近期出现的市场震荡就凸显了这点。他表示,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结构性问题时,它们能够自己应对,原因是它们拥有国际储备货币,它们的央行能够发行货币,并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来进行调整,而多数亚洲国家都没有种奢侈的选择。此外,李昌镛还表示,若未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额中的占比能升至20%左右,将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比例,也与日元的占比相当。(RLX)返回目录
【学界观点:应将一些金融权归还实体经济】
迄今为止,中国金融基本上还是以机构为主的金融,城乡居民储蓄的主要功能在于,以存款方式向这个金融体系提供最为低价的资金。到2013年4月,中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42万亿元。这些资金极大地支持了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但与此相比,金融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在中国的金融研究中,人们较多地将视野集中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探讨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消费金融却十分有限,探讨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权"问题更是凤毛麟角。从金融发展来看,也许这些方面的探讨在中国更加有实质性意义。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指出,中国金融要迈上新的台阶,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首先必须认识到,众多金融创新的内在机理不来自于金融部门,而来自于实体经济部门。由此,必须深刻认识实体经济部门的内生性金融要求,然后,方才有扎实的金融创新。为此,必须改变"金融是金融机构专利"的理念,改变只有金融机构方才能够从事金融活动的监管意识,将票据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发行等"金融权"归还给实体经济部门,启动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形成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互动的金融创新发展新格局,真正落实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要义。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中国金融应走进百姓家庭、服务于百姓一生,从消费品金融和消费服务金融向金融投资延伸。(LLFJ)返回目录
【市场:阿里与民生推出首个无牌电子直销银行】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民生银行在周一(9月16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除传统的资金清算与结算、信用卡业务等合作外,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互联网终端金融、IT科技等诸多方面也成为合作的重点。洪崎介绍,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将在10月推出,目前准备工作一切顺利,是国内第一个没有牌照的电子直销银行。洪崎指出,在理财业务方面,民生银行将根据阿里巴巴及其关联公司需求及淘宝用户的特点,设计推出针对淘宝用户的专属理财产品,并通过在淘宝平台上建立淘宝店铺,实现专属理财产品及其他适宜产品的展示和线上销售功能。据洪崎介绍,在直销银行方面,双方达成一致,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并且具备必要的技术条件的前提下,民生银行为直销银行提供丰富实用并符合阿里巴巴或其关联公司客户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而阿里巴巴或其关联公司将负责利用自身渠道与资源大力促进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发展。据悉,双方已就民生银行在淘宝网开立直销银行店铺,以及民生银行直销电子账户系统与支付宝账户系统实现互通等事宜达成一致。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表示,互联网透明、平等、开放的特点为金融企业服务小微企业和草根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民生银行的本次战略合作是阿里小微携手银行打造金融开放平台,服务小微企业和草根消费者的第一步。在各大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一直以服务小微客户为自己的特点,这一共同理念和目标将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LLX)返回目录
【市场:"巴Ⅲ债券"可能在资本市场成为潮流】
《巴塞尔协议Ⅲ》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另外,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该规定将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BBC经济事务分析员罗伯特•佩斯顿曾指出,新规最引人注目的是,银行未来将首次可以把企业债券、股票和高质量的可交易证券计入"流动性资产"。中国最大银行工商银行的一个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最快会在下周发行亚洲第一个符合巴塞尔协议Ⅲ新全球性资本规则的美元计价债券(简称"巴Ⅲ债券")。之前已经有其他的亚洲银行发行过符合巴塞尔Ⅲ规则的债券,但是它们都是以发债人的本国货币计价的。分析人士认为,符合巴塞尔协议Ⅲ的债券有额外的风险,如果发行人的国内监管机构认为银行面临破产风险,则符合巴塞尔协议Ⅲ的债券的持有者将首先面临冲销或债转股风险。考虑到这种额外的风险,目前还不清楚机构投资者会对这些债券有多大需求。当然,并非所有机构都有资格持有这类债券。银行家和投资者预计,中国银行业将经历一个大规模的资本化过程。经过后危机时代政府主导的多年信贷扩张之后,这些银行都在力图增强自己的资产状况,而具有较高信用特征的"巴Ⅲ债券"有可能成为一个潮流。(RYXD)返回目录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