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星期日

墙外楼: 用懶人包堆疊而成的公民意識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用懶人包堆疊而成的公民意識
Mar 23rd 2014, 02:39, by 墙外仙

這幾天最引我關注的新聞是探測到了太初重力波,只要稍微懂一點點物理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是多麼了不得的事情,
就像《大西洋月刊》說的:「This is big! Einstein big! Nature-of-space big! Big Bang-big!」不過這話顯然還是太「大美國」了一點,
在台灣,就像我臉書上朋友說的,這東西激起的漣漪就跟它本身差不多,沒有使用特殊方法幾乎偵測不到。
週一晚上消息出來之後,新聞媒體的雷達依然只用來繼續搜索馬航MH370和暴走港女,無暇顧及重力波,
後來相關的報導則又是一貫的「研究團隊裡面有台灣人耶」公式,台灣之光的光波又強壓過了太初重力波,終至泯滅無蹤。
雖然台灣人那麼崇拜愛因斯坦,就連寶傑和西屏也不時要談談愛因斯坦,可是卻沒人關心愛因斯坦後半輩子最在意的事,
當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終於出現融貫的契機,這是愛因斯坦一生最後二三十年念茲在茲卻徒勞無功的事情,如今出現了轉圜,
這不只是理所當然可以得諾貝爾獎而已,也許大統一理論要成真了,也許人類的物理學就要進入嶄新的時代了,也許…

不知道「大統一」在台灣人耳裡聽起來會不會不舒服?不過這幾天我們關心的是另一個「大統一」,那就是服貿協議。
雖然我臉書的好友名單僅有50人,可還是被一股腦的反服貿訊息給洗版了,熱血青年們高聲疾呼揪眾加入這偉大的戰役,
有些激昂一點的意見甚至說台灣之成敗轉圜便在此一戰,要愛台灣就在此刻,讓我想起兩部有點年代的好萊塢系列電影片名,
上集叫做《愛國者遊戲》,下集叫做《迫切的危機》。我說這些並不是要嘲弄這些熱血青年,只是想描述當前情況,
因為我想說的東西並不只針對服貿,也不是這幾個月才出現的現象,所以希望可以用橫切面的方式瞧瞧不同的議題,
以前我在不同的文章裡多多少少也提過了一些觀察,此刻我打算總括地再把這個趨勢整理一下,算是自己的一點感想。

服貿協議在台灣引起了這麼大的風暴,其實不是用一般學理可以解決的,因為到頭來這根本不是自由市場或全球化的問題。
台灣人深恐被孤立,平時巴不得越全球化越好,因此不論哪一黨都會把跟簽下經貿協議當政績,說要簽TIFA的反對聲浪也很小,
是以才會有蔡英文那句「跟世界一起走向中國」的口號。真要是左派思維,這些助長全球化與競爭的貿易協議都該有問題才是,
起碼反對的聲音不應該那樣平靜,應該像國外那樣引起激辯,甚至走上街頭抗爭,然而在台灣這些幾乎都只對中國時才成立。
我不是說不應該對中國設防,而是問設防的對象為何只有中國。「逢中必反」不一定是問題,但「必只反中」卻不太對頭了。

當此敏感時刻,談服貿免不了要先招供自己的立場。身為一個偏向自由市場的沒良心不愛國冷血自利的死右派,
我對服貿的答案是:不確定立場。這不是我取巧騎牆,而是真的無法判斷,也可以說我學問不夠見識太淺所以至此。
我以前寫文章批評過郝明義對於出版業的意見,至今我仍然抱持著相同的看法,然而服貿關係到的可不只是出版業而已,
雖然我看過許多網路上的資料,包括鄭秀玲教授的說帖,然後也去聽過幾場關於服貿的正反意見的座談會,
可是至今依然不覺得了解得夠多夠深入,即使我有些「感覺」和「想法」,但不覺得我有資格可以告訴別人什麼「判斷」。
我「覺得」服貿的程序上確實有問題,就算那只是行政命令好了,也是國民黨自己願意拿去立院審議和協商的,怨不得人。
至於「逐條審查」到底有沒有必要,我也無法判斷,因為正常狀況下的確我會說不需要如此,可是現在的對象畢竟是中國,
有些項目真是有國安疑慮(例如金融業可能洩漏情資),這種情況就不能單憑效益原則來計算得失,的確應該更嚴格把關,
不過這樣的審查到底要把尺度放在哪裡?真的要一個個翻到底朝天才行?一旦國際貿易協議這樣子做,幾乎等於實質作廢。
凡此種種,我到目前依然抓不準要怎麼下判斷。你可以說我龜步,甚至說我冷血,每個人都像我這樣的話正合政府心意,
反正到時候「不該發生的事情早就發生完了」,台灣已經成為中國的囊中之物,到時候再說些「判斷」都只是屁話而已。

這樣「先做再想」(更有甚者是「做就對了幹嘛想」)的聲音在台灣並不少見,而且不只是服貿,幾乎所有的社運議題均有之。
這兩三年反核議題超級火紅,台北的非連鎖咖啡店有一半以上都掛著顯眼的反核旗,講到核能時幾乎是「眾望所廢」。
當我跟這些咖啡店老闆或碰見的反核熱血青年聊天,我這人心地不好,有時候喜歡刺探人家,會問起一些基本常識,
像是「你知道鈾235和238的差別嗎」、「你知道核電廠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爆炸』嗎」、「你聽過日常輻射或煤灰輻射嗎」,
想當然耳幾乎每次的答案都是不知道、不清楚,但更重要的是「不在意」,大家就只是覺得核能該廢,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我身為一個至今仍對核四充滿疑慮的人,每每看到大家對自己的判斷可以如此深具信心,都覺得實在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有時我真想要問,如果你們懂得比我還少,卻可以給出比我確定的判斷,那到底是你太厲害還是我太蠢笨?
當然現實上當著人家的面也不好這樣問,所以我通常會改個問法:「你從哪裡得到關於核能的資訊的?」
答案往往是媒體對於核災的報導,或是朋友之間充滿正義感的對談,此外還有一個最大公約數,就是網路上的懶人包。

懶人包這種形式的資訊在多年前就已有之,然而真正大行其道還是在社群網站興起之後,每年網路上流傳的懶人包數之不盡。
很多稍微熱門一點的社會議題都有懶人包,如果是大熱門者,像是大埔、文林苑、服貿、核四、樂生等往往有好幾個懶人包。
這種資訊形式有其正面價值,它可以降低親近議題的門檻,讓原本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心力去了解問題的人藉之快速進入狀況,
我敢說如果沒有懶人包的存在,上述那幾個社運議題的熱度與強度絕對會大大萎縮,畢竟「耐心」在網路上是一個很高的門檻,
有時候連願意讀完懶人包的「懶人」都不可得了,如果沒有這些便給的資訊管道,多少人會願意關心那些有距離的議題?
然而,懶人包一方面幫我們提昇了整體公民對於社會問題的關心與意識,另一方面卻可能也抑制了個人理解的深度與廣度。
這說法乍聽之下似乎有點怪,難道這個「個人」在看了懶人包以後,引起興趣與好奇的話不會再主動去吸收多方資訊嗎?
當然可能如此,可是很遺憾的是,我看到的現象卻不是如此,絕大多數人都是看過(還不見得細看)懶人包後就滿意了。
這道理就像要大家寫作業交報告一樣,你自己找資料、花時間讀文章後寫出來的東西,一定跟看Turnitin.com後寫得不一樣,
可是今天有那麼方便的工具在那裡,大家很難不會去利用,這是人性。而當多數人都是靠著懶人包來理解社會議題時,
這些懶人包本身反而會堆疊成一個新的壁壘,你想要懂得大眾在講什麼,想跟大家對話,就得要去看、去拆解這些懶人包,
導致資訊傳來傳去就一直是這些懶人包的內容,連打筆仗時都直接引用轉貼,最後懶人包便成了新的文本,成了一家之言。

也許有人會問,懶人包變成最受歡迎的一家之言又怎麼樣?我的答案是這會造成排擠效應,而這問題要分幾個層次看。
我曾經不只一次說過,網路容易讓人自我感覺良好,而我認為懶人包對此風氣助長尤烈。
當我們自己實際去搜尋資料時,就像走進了一個大圖書館,看到滿坑滿谷的說法和理論,我們會意識到自己所見的侷限,
然而懶人包恰恰好就是幫你省了這個工夫,而且一個個寫得綱舉目張,你好像很輕易地就獲得了所有「必須的」資訊。
另一方面,有動力寫懶人包的作者其實大都背負著某種「使命感」,覺得不把這些想法與論點整理給大家看看不行,
可是這樣的動力往往很容易導致偏向單一觀點,所以你可以看到多數的懶人包立場都非常鮮明,甚至宣告某某方才是正義。
當我們養成了收看懶人包的習慣,不但有可能無助你追尋更多面、更複雜的思考,甚至會讓你覺得自己懂得夠多了,
結果就是培養出了前述的那種「自信」,明明對於另一面的思考不甚了了,乃至毫無所悉,卻依然覺得胸有成竹。
更有甚者,長期累積下來就會變成一種黑白分明的正義感,看到不一樣的就罵,連說理都免了。以譖易證,孰敢不正?

說了這許多,我還是要強調,這樣的結果其實不見得是懶人包的「必要之惡」,問題還是在我們的思辨習慣與公民素質。
懶人包是有用的工具,可是當你選擇照章吸收裡頭的觀點,不再做進一步的比較與查證,說穿了這真的就是「人懶」的問題。
當然,不是每個公民都有義務要下這麼多的工夫,尤其我一向主張關心社會並不是公民義務,只能算是超義務而已。
在民主時代,不論是怎麼樣素樸簡單的意見也一樣是意見,大家實質上都應該具有平等的地位,否則就成了菁英主義,
然而當我們認為自己的想法不再只是一己之見,而是一個普遍有效的判斷,甚至以此要求他人應該跟自己站在同一邊之時,
這時候就沒資格犯懶,更不能說「思考不是我的責任」,當然也不應該只是停留在懶人包層次的思考。
在這個網路風氣大幅向左的年代,大家總喜歡強調即知即行,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我這是高調迂論,甚至是反動的修辭,
但是我還是寧願相信應該多看多聽多想,雖然我們不像西方那樣有那麼多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報刊評論可以檢閱,
不過這畢竟是網路時代,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工具,至於要不要用、要怎麼用,就留待你自己來決定了。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