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星期五

墙外楼: 生而贫穷:中国历史上的阶层固化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Blog-Building Process

The exact steps that I used to build my blog to 10,000 subscribers and $250,000 in sales - yours, at no cost whatsoever!
From our sponsors
生而贫穷:中国历史上的阶层固化
Mar 7th 2014, 14:06, by 墙外仙

十年砍柴

"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这是习近平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的一段讲话。可以看出,在国家、社会和国民层面的这三大改革目标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而其中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关联点。

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法律、司法、经济分配、公共服务,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给民众特别是底层民众提供更开放、畅通和公平的上升渠道,形成一种避免社会板结化和社会成员上行遇阻的制度和文化。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各项事业也有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社会制度改革的步伐滞后于经济发展,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普通人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弟人生发展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上行的阻力越来越大,而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既得利益集团变得越来越坚固,掌握社会各类资源的精英阶层实现了"内循环"和"近亲繁殖"。社会上许多出身贫困家庭的子弟越来越感觉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需要"拼爹";社会有识之士在惊呼:寒门再难出贵子。

社会板结化首先体现在不同阶层家庭的子弟所享有的教育机会不均等。这些年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呈现两大看似矛盾但有着内生性关联的现象,其一是正向的:全国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少年文盲,普通人家庭包括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的机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就;同时,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大幅提高,各阶层包括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二则是负向的:从学前教育开始,小学、中学和大学,东西部、城市和农村、重点校和普通校,教育资源的分配越来越呈现不均衡趋势。从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起跑线"上,不同阶层的子女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是越来越均等而是相反,高等学校特别是进入"211""985"的名校,来自农村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比例较恢复高考后十来年呈下降趋势,社会不同阶层的鸿沟已经开始在高校学生中出现。因此。"教育平权"成为这些年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社会板结化另一重要的表现是在就业上,即使是农民、工人家庭的子女通过千辛万苦进入高校并成绩优异,他们在就业上处于十分弱势的境地。2013年12月2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大学毕业生就业,农家子弟最困难》。该报道援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调查表明: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进入体制内有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47.8%)远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 (31.1%)。调查数据还显示,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其失业率高达30.5%,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就月薪而言,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2851元)每月要比城市家庭出身毕业生(3505元)少挣654元。

社会各阶层在竞争中面临的机会不均等、制度欠公平的问题,已经影响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业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那么,中国社会板结化到底到了何等地步?纵向比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是什么样的程度?横向和美、英、日发达国家相比,又是一种什么样差距?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不妨先简单地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上阶层流动的情况,以及社会板结化程度对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全的影响。

【社会板结化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社会动荡】

中国社会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重大制度变革发生在商周之际。周武王伐纣,周朝代替殷商成为天下共主。武王姬发和辅佐其子成王执政的周公姬旦相继建立了一系列迥异于殷商的政治制度。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道:"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封建子弟之制"适应当时经济不发达、生产力低下、信息人员商品流通缓慢的社会状况,它是一种使宗族和区域能相对自治并发挥自我潜能的制度,但其导致的后果是"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

这种职业父子相承的社会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是落后的、妨碍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甚至在相当的时期内它发挥了正效益。

协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相国管仲曾经论述了 "世业相承"的合理性:

——"令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恒为士……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芟,及寒,击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耰而疾覆之,以待时 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以旦暮从事于田野。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露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 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农之子恒为农。"

管仲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一个人处在某种家庭中,因耳濡目染,对父辈的职业比对其他的职业更熟悉。读书人的孩子,"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每天接触的就是文章、礼法,成为一个"士"远比其他阶层的子弟容易;同理,农民的孩子从小跟着父亲种田,熟知"耒、耜、芟"等工具,"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 见异物而迁焉"。

但是,社会的职业分工父子相承,能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生产力低下、信息流通不畅、交通很不发达、底层社会几乎没有公共教育服务所造成的。在周朝早期,只有贵族才能接受礼法教育,能识字为文,其他阶层的子弟,哪怕天资再高,也很难跨阶层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农家子弟几乎没有机会接受"士"的教育,每天只能跟着父亲去种庄稼,当然是"不见异物而迁"。

但是管仲所处的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废弛,生产力的提高,荒地得到开垦,社会人员流动加快,各阶层人员相互交往,特别是教育开始向平民子弟开放,出现了孔子这样开设"私学"、"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的职业分工受到了挑战——用大白话说,穷人的孩子有了见识,已经不甘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这一趋势逐步加剧,各国竞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人才竞争,平民子弟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问鼎长期被贵族子弟把持的职位。管理人才的选拔由"选贵"变成"选贤"。管仲本人能登上相位便是"选贤"的结果。他不属于齐国国君姜氏一族,亦不属于齐国传统的政治豪门国、高两姓。他虽然是周穆王后代,姬姓,但家族早就破落,父亲早亡,为奉养老母,早年不得已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他这位王族之后已经不是"士之子恒为士"了。孟子列举了数位"励志帝","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在这样历史大背景下才可能出现,张仪、苏秦这类"职业经理人"也才有了周游列国、待价而沽的机会。

最后历史证明,列国相争,谁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谁能打破旧贵族的垄断地位,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秦国在这方面做得最彻底,几代国君改革的总体趋势就是打破旧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建立了不论出身只论业绩的激励机制,重用来自他国的商鞅、李斯等人。商鞅变法重要内容便是以军功授爵位。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论"秦始皇变封建为郡县":"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而士有顽而农有秀。秀终不能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

船山先生敏感地看到战国时代,"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的旧格局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可以说,秦国的改革是因势利导,符合时代潮流。但秦二世而亡,他没有总结出一套和平年代相对公平的官吏遴选制度,军功论爵只能在战争年代管用,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其"以吏为师"的选拔制度只能将就一时。在"秀终不能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的大背景下,耕田的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最强音。以刘邦、萧何、韩信、樊哙这些小吏、小商贩为骨干的汉集团战胜了以旧贵族项羽为核心的西楚集团。

【科举制只能维持有限度的社会阶层流通】

汉高祖刘邦出身寒微,对底层社会相当了解,追随他一起建立汉帝国的功臣集团,也多是寒门人士。因此,在汉朝早期,底层人士上升的渠道是比较畅通的,一个县衙门的小吏成为太守甚至朝廷大员,亦属正常。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肇始于高祖,完善于武帝的"察举制","征召""公府辟除""试吏""赀选(纳捐)""太学擢选"为补充。"察举制"的基本程序是:首先由皇帝下诏,确定举荐科目;然后由"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等高级官员按照旨意举荐人才;最后被举荐者到京师参加策试,根据考试成绩授予官职。

应当说,这项制度的理想效果是通过推荐和考试结合,选拔德才兼备的士人进入国家的管理层,比起根据血统的世袭制度,以及秦朝单纯论军功,是一种进步,更适合统治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的需要。"察举制"实施初期,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一项制度,如果没能及时革新,时间一长就会弊端丛生。当年参与打江山的平民子弟,当了官后,通过手里掌握的资源维护家族利益,于是当初的"贫下中农"变成了豪门世族,彼此盘根错节,声气相通,结成了稳固的、排斥寒门俊秀的利益集团。察举制到了后来,成了一种官府的职位特别是高级职位由豪族把持的游戏,因为高官推荐是第一道门槛,寒门子弟哪怕才华出众、德行服众, 也常常被"潜规则"搞掉,进入不了推荐名单,而豪族相互包庇,形成利益同盟,出现了"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的腐败,"察举制"和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东汉末年至隋朝统一中国的三百多年间,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较为公平、公开、稳定的人才选拔制度,底层精英的上升通道狭窄,只有通过战争这种极端方式才能实现社会阶层的重新洗牌,屌丝也只有在社会急剧变动中才有出头的机会。这三百多年,中国也陷入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之中。

由隋文帝确立的科举制,成为了此后一千四百年中国各个时期朝廷选拔人才进入官员体系的最重要的制度。科举制因为标准比较刚性——几乎完全凭考试。而且具有开放性——不论出身(极少数"贱业"除外)的子弟都可以参加。其公平性得到中外的史家肯定,尽管到后来出现了诸多弊端,但在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帝国里,这是最不坏的一种选拔制度。但必须承认,这也只能是适应古代中国那种农业帝国的选拔制度,其对维持社会阶层流动、防止过于板结化是有限度和低水平的。

后人津津乐道于隋唐以后,寒门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个人只要中进士,社会地位立刻发生质的变化,从生长在偏僻乡村的农家子变为朝廷命官。理论上是这样的。从隋文帝开科取士,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历朝都有寒门子弟科举及第,尔后成为名臣的佳话。但多数进士,乃至举人、秀才,家庭相对殷实——即使苦读亦需要基本的条件,如晚晴重臣曾国藩算是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曾家虽非大富,但在湘乡乡下,是一个解决温饱并有余力供子弟读书的小地主家庭。进士、举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很小,以清代为例,近三百年会试一共112科,录取了两万余名进士,每科取士约200名左右——而到道光年间,整个国家的人口已经达到四亿多。举人录取比例也很低,像湖南、湖北这样的人口大省,每次乡试(按规定是三年一次,其间加有恩科)录取的举人也就50名左右。可见,能够通过科考改变命运,进入上层社会的平民子弟真是凤毛麟角。

多数农家子弟,不要说进学为秀才,再去考举人、进士,就连接受最基本的教育的机会都没有。"农之子恒为农"是绝大多数乡村青年的命运,他们多数人不得不承袭父祖职业。——能够通过勤劳和精明做点小生意,买些田土,改变家族在乡村的地位,使儿女生活能够温饱,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

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虽然艰难,但这个制度因为相对公平,也因为农业帝国的超稳定性。后人观察帝制时代中国社会,似乎其社会板结化程度不高。这不是历史的真相。

正因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相对落后,人员、资本、商品、信息交流不畅,多数人受教育的机会少,也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是底层基数极大的金字塔形,能进入到上层社会——在中国就是当官的人是极少数,这极少数人对多数人并不构成心理上的冲击,多数人对自己的处境"能心安焉"。

【为何底层生存状态优于历史上任何时期却不令人满意】

纵观周朝封建制建立以来三千年的大历史,或者考察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政65年的历史,我以为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是历史上最为公平的时期,普通人上升的渠道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要畅通。

可是,对于很多来说,感觉不是如此,而是觉得社会严重不公,社会呈现了高度板结化,底层人上升通道堵塞得非常厉害。

应该说,这种判断也是比较真实的,那何以有这种反差?道理其实很简单,时势异也。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商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并能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而权利意识增强,那么在前现代社会——即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里长期逆来顺受、甘于沦为底层的普罗大众特别是底层青年对公平、公正、民主与法治的要求远远超过其前辈,"社会不公平"和"底层青年上行遇阻"才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在帝制时代,如前文所述,统治者只要保障农村极少数的人—-那些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精英有上升的通道就够了,这些人成为官员或者是乡绅后反过来帮助朝廷维护社会秩序。帝制时代朝廷对九成以上沉默的大多数,只要不太严酷,社会就稳定了。所以中国宋代以后,几次大规模的起义的领导人多是被边缘化的底层精英。如明末的李自成是下岗的公务员;清代的洪秀全是科场屡次落第的书生。

二十世纪中国有三件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1905年废科举,1911年清室逊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1905年废科举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七十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数次巨变,国家的执政者和官方意识形态也有数次巨变。但整个社会结构并没有质的变化,依然是生产力落后、文化教育落后的农业国家,科举被废后,一种稳定的、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底层精英上升渠道并没有建立起来。从1905念到1949年,中国的几代精英青年,多数人要么去当兵,要么去革命。

1949年中共建政后,前三十年几乎是一个社会阶层流动近乎停滞的前现代社会。建政初期的社会资源的主要掌握者——即管理社会的官员,其构成和历朝历代开国时差别不大,主要是"军功集团",在新政权建立过程中有战功的各级军官走上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管理岗位。在1966年"文革"开始前17年,新政权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精英——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这些人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领导者。

执政党推行户籍制度而建立了"二元社会"——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的人,因身份差异导致其生存状态几乎是云泥之别。在1978年前,占总人口80%以上的中国农村居民,其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谓其他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更是无从谈起。农村青年,只有极少数的人才可能通过当兵、推荐上大学或招工等方式向上流动,进入工人或干部阶层。

这种社会的板结化程度恐怕是几千年来最严重的。不但绝大多数青年上升的通道被堵塞,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阶层反向流动,即向下流动,如城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当农民,与本来生存状态极差的农民争夺资源。

由于建政初期执政者对社会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也由于多数人处于平均的平穷和平均的无权利状态。社会的不公和板结化并没有成为一个引起多数人关注的问题。当然不是说无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占据意识形态高地的执政者绝对不允许社会讨论这类问题,"文革"期间遇罗克所撰写的《出身论》即是对"老子英雄儿好汉"这类按照血统权力世袭的主张有力驳斥,但他的结局是那样的悲惨。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前十几年,中国人尤其是多数处于底层的青年,确实觉得生活有希望,前景很光明。这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是改革初期必然会释放的巨大能量使然。被禁锢在土地上太久的大多数农民,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也可以离开故乡去南方打工。尽管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前,中国农民和普通工人家庭的子弟,考上大学成为国家干部的比例很小,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是所有选拔制度中最刚性和公平的,也由于"文革"对中国各项事业的耽误并导致人才断层。考上大学的底层精英,毕业后能有一份收入不错并受人尊重的职业;而去沿海打工的乡村青年,在流水线上挣到了远比在故乡种田多得多的钱。那么他们自然觉得社会变得更公平,自己的上升的通道是畅通的。其实单就生活质量相比,80年代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结婚后在一间筒子楼里生儿育女不是少数,他们比现在毕业后成为"蚁族"的青年生存状态好多少?那些到南方工厂打工的农村青年,他们被收容遣送是家常便饭,许多人在有毒的环境中劳作,用健康换取薪水。

显然,这种禁锢太久得到解放而容易满足的社会普遍心态并不能持续太久。当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如果政治制度不跟着改革。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的大多数底层青年,决不会因为纵向对比——即比较自己和自己的父辈生存状态而觉得满意。而是自然地横向比较。为什么自己天资不差,也很勤奋,就因为没有一个好爸爸而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社会总的财富虽然增加很多,底层人群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但在贫富悬殊加大、权力导致的腐败加剧的社会现实面前,底层青年不但不会满意,他们反而会更加愤怒。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用很大的篇幅论述了为什么法国革命发生的时期,并不是普罗大众生活最糟糕的时期。那时,法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政府也开始实施一些改革措施,但那时候的法国民众觉得最难忍受,对公权力极为愤怒和仇恨。

【 祛除"官本位" 激活民间社会】

对社会底层人士上升遇阻、社会板结化的问题,应当说,执政党的高层和学者、媒体有清醒的认识: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希望持续发展、社会希望长治久安的定时炸弹。

那么如何解决?大而言之,政治改革应全面启动。具体而言,我认为要在社会各个领域祛除"官本位"文化,激活民间社会,使普通人在各个领域——不仅仅是官场,都有公平的、畅通的上升渠道。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保证社会的绝对公平,阶层固化在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经济发达法治健全的美、英、日等国也一定程度地存在。

以美国为例,尽管美国已经有了黑人总统,但美国黑人族群和拉丁裔、亚裔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一些政治、文化、商业世家的子弟在教育、就业和自主创业以及从政等方面优势巨大——而且往往不是智力优势或者更加勤奋。《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丹尼尔·金的一本著作《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最近在中国翻译出版。这本书披露许多让人震撼的事例:副总统戈尔、参议院多数党主席弗里斯特的儿子如何凭借显赫的家世,作为排名最后的申请者而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优先录取;杰出优秀的亚裔学生如何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常青藤名校一一拒绝。该书详细揭示了美国一流大学招生中存在的鲜为人知的双重录取标准,披露美国一些名校录取中有一种"特权优先"的潜规则,即容许一个学业平平的学生轻易越过另一个成绩优秀者而进入常春藤大学。

日本的情况和美国差不多,政商界的豪门子弟进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这些名校的几率远超平民子弟。大型跨国企业的高管,其出身贫寒的不多,政界更是由那些政治门阀轮流坐庄。如近些年担任过首相或政党领袖的桥本龙太郎、河野洋平、小泽一郎、鸠山由纪夫皆出生于政治世家。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中曾根内阁的外相,外祖父是曾两次任首相的政界大佬岸信介。

但美、日这种阶层固化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我认为原因有三个:一是制度能保持社会竞争的大体公平,尽管因家境的贫富差别,穷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不如富家子弟多,父辈的人脉关系更没法比,但在社会各领域竞争的程序至少是公平的,而且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也对社会的不公平有相当的校正作用;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多元,成功的标志不仅仅是当官或者有钱,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成功者都可以获得尊重成为楷模。如出身黑人家庭的穷孩子,有体育天赋,他成为NBA的明星,一样可以傲视总统;三是西方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是橄榄球形状,巨富和贫穷者所占的比例不大,中产阶层占多数。如日本当年号称"一亿总中流"。那么社会绝大多数人不会因堕入赤贫而对社会的仇恨,也不会羡慕那些亿万富翁,生活得比较踏实稳定。

中国当前制约平民子弟特别是底层青年进入上升通道从而改变命运最大的原因,乃是公权力过于强势,对社会资源垄断过甚。因此,大学毕业生才挤破头去当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是分蛋糕的,分蛋糕的人如果权力太大,受到的监督与制约有限,那么可以对社会各领域的资源进行人已分配,那么谁还愿意去做蛋糕呢?反正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人说拿走就拿走。而工商业、文化、教育、卫生部门也是有权者通吃,工商业领域是"国进民退",大学、科研单位成为衙门的变种。国有企业宁愿雇一个有后台而能力不行的大学毕业生,也不会用有能力的穷家孩子——因为他得罪不起前者的后台,而人才选拔是否得当为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和自身利益并不息息相关。一个开饭店的私人老板,在雇佣员工方面更加公正—-因为赚钱和亏钱都是自己的。

李克强总理在履新后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主张:"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政府必须从市场竞争中退出,单纯地做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裁决者,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部门去行政化。如此,公务员仅仅是职业的一种,其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尊荣并不高于其他职业。只有社会各个领域是开放的、相对公平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进行选择,并乐意承担风险,才能真正实现成功的路千万条。也只有民间社会激活了,"官本位"文化祛除了,社会底层进入中间层的机会增加,社会中间层逐步扩大成为社会稳定最大的地盘,从而让多数人获得平凡的成功,享有庸常的幸福。毕竟,每个社会都有处于底层的穷人,但穷人太多,社会难稳;而处于政治权力和社会财富高层的人也只能是少数。

以历史的视野来看今日中国,我们不能否认改革开放在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底层上升渠道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今非昔比,任何人不是生活在历史中而生活在现实中。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