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

墙外楼: 薄案大审幕后公开程序vs秘密掌控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et coupons for your local stores

The Entertainment Coupon Book is a valuable companion on your daily adventures. Flip through anytime for great ideas... and big savings.
From our sponsors
薄案大审幕后公开程序vs秘密掌控
Aug 31st 2013, 01:15, by 墙外仙

作者:江迅

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案开审,过程首度以微博「全程」播报,被视为中国法治的一大突破。亚洲周刊获悉,薄案从依法指定管辖,到公开透明审理,都由总书记习近平拍板。在北戴河期间,习近平还下达济南中院这场审判「一定要严格依法审理审判」的指令,并批准启动官方微博播报。但薄案也反映了中共的秘密掌控,案件并没涉及薄熙来在重庆打黑期间的严重问题。

八月二十二日,是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人物邓小平一百零九岁诞辰。中共选择这一天开审薄熙来,表明一种意愿:三十多年来,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治理念,至今仍在推进。薄熙来案被视为中国政治生态环境晴雨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要以审判薄熙来,树立反腐败而重建法制的形象,也希望尽快了结薄熙来案,集中精力谋动十一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探讨经济改革路径。历届三中全会大多推出重大改革举措,两个多月后的三中全会令人期待。薄熙来案的审理,程序的公开赢得掌声,但由中南海高层对薄熙来犯罪限定受贿、贪污、滥用职权范畴,却引来宪政派抨击,指他践踏法治带来的危害,远甚于他的贪腐。他在重庆、大连那几年涉嫌违法乱纪,被视为根本改变国家路向,包藏极大祸心。

这是中国的「世纪大案」。原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案,八月二十二日八时四十三分起,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中院)开审,至二十六日十三时零四分,随着审判长、济南中院副院长王旭光敲响法槌,宣称「庭审结束,合议庭将在休庭后依法评议,择期宣判」,经过五天的开庭审理,薄熙来案一审结束。世界从中掂量出法治中国的质地与成色如何,中国人从中也领会究竟什么是法律的公平正义。

这位当年的政治「超级新星」薄熙来,曾被认为是中共十八大能步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后闯入中南海权力金字塔塔尖的强有力候选人。对他的审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审判「四人帮」以来,中国最为敏感的大案。当年的审判,中共首度用电视播送庭审部分画面,而这一次首度以微博「全程」播报。济南中院的官方微博,在即场审讯后仅有几分钟,长微博仅半小时、一小时的时间差,便不时接连发出。近百万人围观「@济南中院」。据悉,官方审查删除不多,它的错字错句却不少,印证审查匆促。济南中院成了这次庭审媒体的主角,而不再是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就连在法庭外现场的境外媒体记者,能做的事也不多了。

据亚洲周刊从北京获悉,自薄熙来被查处、开除党籍和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后,中共党内不同利益的不同派系曾一再「作局」,对薄熙来的是是非非、罪与非罪,不时有争议。不过,从依法指定管辖,到公开透明审理,最后都由总书记习近平拍板:「严格按法律办」,定下「依法依规公正公开处理」的基调。在北戴河期间,习近平还下达济南中院这场审判「一定要严格依法审理审判」的指令,启动官方微博播报,也由他批准。

在五天的法庭上,针对受贿部分,薄熙来推翻较早时受审查期间的供词,否认控罪,多次在庭上自辩,怒骂证人、行贿者唐肖林是骗子、疯狗,他妻子谷开来提交的书面供词和录像中,反复重申薄熙来对其收受利益知情,薄熙来斥之证据虚假,「可笑滑稽」,指她「变了,疯了,经常说假话」,对获赠二千多万元人民币(约三百二十万美元)的法国尼斯别墅,并不知情。庭审第三日,是五天过程中最具亮点的一天:掀开薄熙来下台序幕的前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现身法庭,指证薄滥用职权,他俩针锋相对。王立军忆述两人翻脸导火线,称薄因他查谷开来杀人案而暴怒,挥拳将他打得嘴角和耳朵流血,薄则承认在王叛逃过程中有错误过失,但否认犯罪,强调自己没有枉法袒护谷开来,也没有想逼走王立军。他透露谷开来认为他有外遇,这令妻子愤怒而赌气把儿子薄瓜瓜带去英国读书,他更暗示妻子是为获减刑才指证他犯罪。

在法庭辩论环节,控辩双方就薄熙来得知妻子杀人后的一系列涉嫌滥用职权的行为质辩证据,薄熙来声言事件是「一场闹剧」,由谷开来和王立军共同导演。在庭审最后一天,薄熙来自揭「三角关系」,指王立军暗恋谷开来,且到了「情感纠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地步,他两次用「如胶似漆」描述谷和王的关系。薄熙来声称,自己撞破王立军向谷开来表白,是导致王立军叛逃的真正原因。

审判的最后阶段,审判长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公诉人指出,经过当庭举证和质证,充分证明起诉书指控薄熙来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公诉人强调,薄熙来庭上翻供,拒不认罪,必须依法从严惩处。薄熙来在辩论中仍以「不知情」、「与自己无关」、「印象模糊」、「证人证言不合情理」等辩解,否认起诉指控。辩护人从被告人的犯罪动机、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取证过程合法性等角度发表了辩护意见。

薄熙来在最后陈述中说:「我得知此事在劫难逃,所以我内心有软弱的时候。我现在深陷牢狱之灾,百感交集,也只剩余生……我只想强调起诉书对我贪腐的指控,是严重失实的。我没有管好家人和下属,我有大过……王立军叛逃有责,但不是我逼走他的。这次审判历时五天,让控辩双方都有机会充分发表意见,还有微博传送了信息,表明了中央搞清事实、追求公正的决心……在看守所,我的医疗饮食都好,表明山东人厚道,没有落井下石。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对于绝大多数办案人员,我认为是有素质的,办案是文明的,我在此予以肯定。」

避免政治审判?

中共选择以受贿、贪污和滥用职权三方面审判薄熙来,似乎是想避免被外界诟病的「政治审判」。不过,中国地产大老、万科企业老总王石说:「薄熙来的要害是『秃子打伞』,无视党籍国法,为政治要求践踏人权,视生命为草芥。」北京时政评论家曹景行也对亚洲周刊表示:「打老虎一定要彻底,不能亮一半藏一半,必须连根拔、整体端。薄熙来最大罪行是在重庆推行法西斯专制,打黑是怎么打的,人是怎么杀的,李庄是怎么抓的,又如何滥用劳教实行言论监控和压制,唱红背后又是什么,这些才是薄案的核心,或许都要『另案处理』吧。这次审判的本质,是对薄的权力的审判。所有已曝光及更多没曝光的恶行,都是这个权力恶质化的蔓生,薄就是这一大团脏东西的核心。贪污、受贿、腐化,都只是他个人品德的事情,滥用职权才是大事,尤其是掌控重庆那几年的胡作非为,如打黑,如言论箝制,不仅违法乱纪,而且要根本改变国家路向,包藏极大祸心。」

曹景行说:「最重要的是要搞明白,怎么会把这样的人物提拔上来,还成为封疆大吏的。北京的陈希同,上海的陈良宇,重庆的薄熙来,到此为止?对薄案就事论事没多大意思。只要想想他们杀掉的如果不是英国人,如果他们有办法把这个案子捂住,如果王立军没有铤而走险跑入美领馆,如果薄的罪行是在十八大之后而不是十八大之前半年才暴露,今天他又会在什么地方。」不少学者认为,薄熙来虽然贪腐,但不是他主要罪行。他践踏法治的危害,远甚于贪腐。以贪腐罪名起诉,对推动社会进步意义不大。更应起诉他践踏法治的罪行,公布他操控司法的细节,还宪法尊严,就更有价值了。

公权力落实宪法的进步

薄熙来贪腐案颇受海内外关注,整个审讯过程是首例高官贪腐案的微博直播,具标志性意义。由于微博快捷、简洁,传播范围广,透过微博图文向公众传播审讯实况,包括薄熙来当庭否认指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知情权,一定程度上彰显审讯的公开、公平、公正。从陈希同案、陈良宇案的不公开审理,到薄熙来案的公开庭审,见证了公权力落实宪法的进步。

此际,在中国,一场围绕「宪政」的论争仍在持续,理论碰撞之剧烈、舆论关注之密切,为近年来所少有。有舆论认为,「宪政」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所属,与中国现行制度水火不容;有舆论则针锋相对,认为「宪政」可以在中国实施,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抵触。偏左的「反宪派」与偏右的「泛宪派」,围绕中国宪政问题激烈争议。有香港媒体认为,十八大后,习近平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薄熙来案开审,就是因为他有超越宪法和法律、滥用公权力的嫌疑;公诉方、被告人、辩护律师能够各陈己见,对簿公堂,就是因为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庭审实录向媒体和公众适时公开,就是因为宪法和法律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落实宪法精神的努力一刻也不应停歇,这是薄熙来大案给这场理论之争提供的最大启示。

不过,被称为「泛宪派」代表人物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却不认为薄熙来案开审与「宪政」有关联。他对亚洲周刊说:「这个案子之所以这么公开,也不见得都是为了审判更公正,因为公正不公正,首先要看当局事先是不是有给法庭审判的范围做一个界定。如果事先做了一个很严格的界定,画了一个圈,圈之外的东西都不允许提,那庭审过程就变得根本不重要。因此说,薄熙来案审理与宪政无关,相反这场审判仍然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司法被最高领导层所牢牢控制。透过微博方式,让所有人看到法庭表现,也许能引发一些人对薄熙来的同情,但数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多,他的自辩也让一些不了解内情而不懂法律的人有些同情。这样的公开审理,实际上会让最后的结果变得更轻描淡写,就是可能从宽发落,也可能相反,他在法庭上狡辩、抗拒,最后从重处罚,这些都有可能。这案件太特殊,没办法从宪政突破的角度来理解。」

贺卫方说:「官方和左派理解的宪政实际上和司法公开是没有多少关联的。宪政主要是三权分立,是政党制度,所以他们可以继续一方面支持反宪政,一方面也可以让这样的案件更公开些。其实,薄熙来在法庭上的表现,他内心非常清楚他在高层有很多实际上的支持者,这些是重要的。审判政治局委员,也不是第一、二次,所以和宪政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认为,宪政应该是国家在宪法中清楚表明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对政府权力的约束,这部宪法在现实生活中能得到落实,不仅约束公权力,立法也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甚至也约束民主本身,宪政本身不等同于民主,也要警惕多数人的暴政。

贺卫方说,当然,薄熙来案的审理,与同类型的审判相比,程序上的公开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进步。有舆论认为,有济南中院审查薄熙来的案例在,今后各地法院审理案件就不那么容易蒙混过去了。不过,贺卫方却认为,从薄熙来案件的审理现场看,法官还不是一个能做出真正决策的法官。所以如果不需要做出终极决策的话,这样的审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难度。如果真正司法独立了,法官判决案件的确是比较困难,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法官的表现不能活跃、积极,而应该是一个中立的裁判者,实际的决策过程要在审理的法官的头脑中慢慢形成,然后他们还有法庭之外的交涉和讨论,任何国家的司法都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就庭审本身来说,法官的角色反而应该是消极的。

贺卫方说:「这次济南的庭审,法官从头到尾没说几句话,看上去还不错,表现得还是有司法官所应有的庄重、严谨和克制。法官最重要的是要独立,这样冤假错案就会少很多。实际上现在冤假错案仍少不了,主要法庭背后另外一批人,他们怎么决定,这是法官控制不了的。像我提出的谷开来案的审理,你会发现实际上也是疑点重重。甚至在这次审理薄熙来时,你可以知道谷开来本身应该是受贿罪的共同犯罪人,但审理谷开来时这根本没提,所以是顾前不顾后,漏洞依然很多。」

官方的微博播报虽然也作了删节整理并延时发布,但和中共此前在此类案件上的做法相比,这已经算得上是显著进步。这次审判的公开与公正,相信是迄今为止给人们留下的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中国被视为缺乏法的精神的国度,司法公正因而任重道远。在薄案的审理过程中,审视庭审实录细节,法律程序的遵循,旁观控辩双方的较量,公诉方的控告,被告人的申诉,出庭作证,证人对质,交叉询问,自辩反驳,平等交锋,细节一览无遗,满足了媒体和公众对该案的关注和信息渴求。在这样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中,民智有望得到启发,法的精神有望得到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判决结果如何,薄案的程序意义和法的精神已远远超越案件本身,有望为中国司法文明的提升留下新的刻度。从程序公正来说,舆论已经给薄案庭审加分喝采。

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人权委员会副主任陈有西说:「庭审的公开性程度出乎我的预计,特别是将庭审笔录同步公布,而且书记员能如此全面记录,是中国刑事法庭上破纪录的。对中国职务犯罪审判将产生深远影响。济南中院比较好地贯彻了新刑诉法的法律精神,在中国目前的官员职务犯罪审判中,很好的体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审判公允、审判公开的精神。我对庭审打高分。这是充分保护被告权利的审判。被告这种自我辩解很正常可能是翻供,也可能是实话,用证据链由合议庭进行综合评析。」不过,他还认为,审判中暴露出来的侦查薄熙来案件中的很多缺陷,令人遗憾,很可能使这场审判成为一场有长久隐患的审判。薄熙来案的庭审显示,谷开来完全构成了受贿罪的共犯,而且是主要的受贿策划人和行为人。

官员观摩庭审研究推演

审判过程,是窥视中国司法细节的一个样本。网民们目睹济南中院的审案微博,纷纷议论薄熙来案中的「倒下一个大贪官,就倒一批企业家」现象。各地大批官员这几天什么工作都不干了,天天观摩庭审,把自己当成薄熙来,翻来覆去研究攻防推演,总结经验教训,一个被多人提炼的教训,就是老大不要轻易和自己的小弟翻脸。儿子清算老子,妻子检举丈夫,最好的朋友掌握了最多的「秘密」,以备随时出卖,还有各类积极向组织靠拢的群众举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到今天,一直没有改变。

时下,有两条令全国震撼的广告在网络上疯传:「要减肥,找纪委││代言人徐明」;另一条广告是关于安全套的:「薄,迟早是要出事的。」有网民说,这场审判是「一个巨蟹座男人的爱情和家庭剧」,编剧们看完薄案审理,都默默地自惭形秽下岗了。这一「世纪大案」审到最后,竟然演变为「谷王恋」成了案情主线,这是中国人的悲哀,重庆那几年的事情都不必再提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