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墙外楼: 方可成:记者“在现场”的真与假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方可成:记者"在现场"的真与假
Jul 30th 2014, 09:17, by 墙外仙

时隔四个多月,马航再次发生空难,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能力也再次引发大众的关注和质疑。腾讯文化"反思媒体"栏目曾在MH370失联事件后反思中国媒体的表现,其中提到:西方媒体胜在人脉和采访资源。那么,在国际新闻的激烈竞争中,中国媒体有没有可能逐步建立起人脉和资源?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须知西方媒体的资源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积累下来的。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媒体有能力特派驻外记者,或特约身在国外的记者、撰稿人长期供稿,这样的积累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需要真正在现场调查采访,而非躲在房间里翻译外电。

拼贴外媒新闻是"伪现场报道"

MH17空难发生后,专注于国际新闻的《环球时报》连续多日在头版关注此次事件。从记者的署名栏来看,报道阵容颇为强大。例如,7月21日头版报道《西方逼俄罗斯"给个交代"》的记者是"环球时报驻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巴斯 萧雅文 萧达 青木 陈一 玉鹏 伊文"。

在这么多地方有特约记者,想必这篇稿件一定有不少来自现场的一手信息吧?但是很遗憾,真正的一手信息为零。

让我们来拆解这篇报道,仔细研究其信息来源——

第1段为导语和概述。

第2段的信息引自德国《图片报》。

第3段的信息引自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第4段的信息引自英国《独立报》和《一周》杂志。

第5段的信息引自美国彭博电视台、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路透社。

第6段的信息引自美国《纪事》杂志、《萨克拉门托蜜蜂报》和日本《外交学者》杂志。

第7段的信息引自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观点报》和"俄罗斯之声"。

第8段的信息引自德国《焦点》杂志和法国BFM电视台。

第9段的信息引自美国博客网站"Inquisitr"、德国《南德意志报》和《今日美国报》。

第10段的信息引自德国《日报》。

第11段的信息引自香港《南华早报》和日本共同社.

第12段的信息引自CNN。

第13段的信息引自CNN和俄新社。

第14段的信息引自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德国全球新闻网。

整篇报道就是这样依靠从多家外媒报道中摘取的片段整合而成,全部是经过挑选和剪裁的二手、三手消息。不过,剪裁方式很讲究——例如,第一个小标题下,先是大量引用了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指责,最后回到俄罗斯媒体的辩白:"俄罗斯无疑很委屈,拒绝各方泼'脏水'。"这样的顺序如果进行调换,表达出的意思将会完全不同。

阅读更多报道就会发现,这是这份报纸的操作常态——徒有在现场之名,但并没有体现任何在现场的优势,既没有"特约记者"亲身的体验和观感,也没有一手的采访和调查,有的只有在信息剪裁和编排上的心思。如果说这种做法在二十年前还有优势——那时外媒的报道并不容易读到,那么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世界媒体的年代,生产这样的内容大可不必费这样的周章,在国内请几个会外语的大学生就可以完成素材的收集,再由一名编辑来进行拼贴和整合即可。

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际新闻报纸,《环球时报》的新闻操作方式依然是相对落后的,其新闻内容依然是对二三手信息的剪裁和拼贴。这种"伪现场报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向读者构建了本不存在的权威形象,很难说是在尽力尝试理解这个世界。

在真正的现场是记者的最大美德

其实,在现场,既是记者工作的常态,也是这一职业的最大美德。

"在风中,在雨中,在火中,在一切故事发生的时刻。在城市,在原野,在旅途,在任何苦难欢乐的现场。"这是《新京报》社歌的片段,或许也是整首歌中最能令所有新闻人产生共鸣的两句话。出现在新闻现场,发动全身感观记录一手信息,竭尽所能寻找知情人追问真相,是到达优质报道的路径。简言之,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正因为现场对记者而言极端重要,注重新闻品质的媒体一般都会在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不吝惜成本地将记者派往现场。而在最终发表的报道中,各媒体也会特别强调自己的记者在现场:"本报记者XX发自汶川","本刊特派马来西亚记者XXX",等等。这些出现在记者署名旁边的地名,很大程度上是为报道的权威性提供佐证。《环球时报》的做法即带有这样的意味。

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在或不在现场,写出的稿件的确有着巨大的差距。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错误会因为记者编辑不在现场而流传甚广,同时也会终结于在现场的记者。例如,MH17空难发生后,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称"第20次全球艾滋病大会上为那些在马航遇难的艾滋病专家预留了位置",而在现场参加会议的新华社记者徐俨俨很快就指出了这是假新闻:"我在大会现场了解到,这些一开始空着的位子,是为多个相关抗艾机构代表预留的,当时他们在主席台上默哀,完毕后便回到座位,该区域基本坐满。"

但是,来自"伪现场"的报道则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真正的在现场需要持之以恒的探索、沟通和理解

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中国媒体有没有可能逐步积累起国际报道竞争中所需要的人脉和采访资源?有,但这样的资源不可能依靠摘译外媒报道获得,只能在真正的现场采访中跑出来。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假如《纽约时报》派了几个记者到中国,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办公室里看报纸、刷微博,我们是否对他们所写报道的客观性抱有信心?而他们又能否在中国建立起人脉和资源,能否真正地了解和理解中国?

实际上,大多数西方媒体的驻华记者活跃于国内各类新闻现场,他们甚至时常比中国记者更早到达。而在没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他们也经常出没于人群中,在另一种现场了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和各种类型的中国人交朋友。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地探索、沟通和理解的过程,何伟、欧逸文等著名的驻华记者大都在中国待了十年乃至更久,而他们只不过是西方媒体众多驻外记者中的一小部分。可以想见,这种真正跑现场、泡现场的驻外记者在国际新闻竞争中的优势,是中国记者难以企及的。

结语

在国际报道方面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国媒体不必过度自卑。现在,越来越多中国记者走向了全球新闻现场。只要不忘记"真现场"的意义,有意避免"伪现场报道",以开放的心态持续地探索、沟通和理解这个世界,中国媒体就可能不断生产出有质量的作品,同时也逐步积累宝贵的人脉和采访资源。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