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会成为中国政府最终收起空白支票的一年么?有迹象显示中国正准备终止债务规模大幅扩张的局面,因此投资者们需留意此举可能带来的"伤亡"。
尽管2014年伊始中国的一些经济数据令人失望,其中汇丰(HSBC)的12月份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9,但中国政府似乎会执行严格的紧缩政策,而非往常的经济刺激政策。
媒体报道显示中国政府准备压缩多个产能过剩的行业,首当其冲的是钢铁和太阳能行业。
中国政府之所以现在采取行动,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前不久假日期间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报告的出炉,这份审计报告是在中国领导人的要求下进行的。
中国审计署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增至人民币17.9万亿元(合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自2010年的上一次审计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了70%。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称,2014年将是中国严肃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及企业债务的一年。
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一转型将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新年伊始,上证综合指数已再次逼近重要心理支撑水平2,000点。
法国兴业证券(SG Securities)在一份新的报告中称,改革不仅不会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相反,该机构警告称,短期内还可能会导致中国的问题债务以更快的速度暴露出来。该机构称,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可能不会顺畅,因为中国由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缺乏应对金融市场违约的经验。
从实际操作上看,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将开始清理依赖廉价信贷资金生存的僵尸企业和那些产品已没有需求的工厂。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以及钢铁行业或许将面临一场极其艰难的考验。中国政府在大幅压缩中国严重过剩的太阳能电池行业方面似乎尤为坚决。有报道显示,这一行业将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其余被淘汰的企业将无法获得信贷资金或出口退税。其中就包括尚德太阳能(Suntech Power)旗下的核心子公司,这家公司一度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但之后已申请破产保护。
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钢铁行业也面临大规模的产能调整。近日有报道显示,中国政府正在要求最大的钢铁生产省份河北削减四分之一的产能。
当然,中国政府以前曾经因为面临来自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既得利益者的坚决反对而放弃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过这一次,中国政府似乎下定了新的决心,同时也具备了采取行动的能力。
目前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任一年后已经巩固了权力基础。近来他被任命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称,这一任命可能会增强外界对中国政府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对那些既得利益者能力的信心。
尽管对于把中国经济带上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被认为是积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但短期而言,这些调整和改革举措不仅实施起来会遭遇困难,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些较为严重的棘手问题。例如,这些举措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消息,包括企业关闭、工人失业和坏账等。
而投资者也需要留意可能由此造成的"伤亡"和不利影响。
例如,对圣诞节前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的一个解释是,这是因为中国银行业对同业拆借的态度变得越来越谨慎。如果这是因为中资银行已预计中国政府准备停止对各类原先偏爱的借款人放贷,这种谨慎心态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不难想像,利率的上升可能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之痛蔓延至中国其他产能过剩的问题行业,比如房地产业。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